《春日偶成》 (程颢)阅读答案
古诗两首之春日偶成【北宋】程颢
![古诗两首之春日偶成【北宋】程颢](https://img.taocdn.com/s3/m/cca8060343323968011c9294.png)
将 时傍 云 谓 人花 淡 偷 不随 风春 闲 识柳 轻日 学 余过 近偶 少 心前 午成 年 乐川 天
关键字词注解
• • • • • • • •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 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也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我。 将谓:就以为。将: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春日偶成
—— 程 颢(hà o)
作者简介
程颢(hà o),北宋诗人, 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 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 封“先贤”,与程颐为同胞 兄弟,世称“二程”。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1、近:接近 2、川:河流 3、余:我
4、将谓:要说, 还以为
古诗译文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 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 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 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 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 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表达了诗 人对于春日的 喜爱赞
宋代-程颢《春日偶成》原文、译文、注释
![宋代-程颢《春日偶成》原文、译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a92de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5.png)
宋代-程颢《春日偶成》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
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
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原文:
春日偶成
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翻译: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程颢《偶成》原文及赏析
![程颢《偶成》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5af30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b.png)
程颢《偶成》原文及赏析偶成程颢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卷二《春日偶成》已介绍,诗人是著名的理学家,此诗中所提到的“道”也就是“理”、“天理”。
他认为理是永恒存在的,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而且是先于天下万物而存在的,所以说是唯心主义的。
《偶成》是《秋日偶成二首》其一,是一首表达其哲学思想的哲理诗。
颔联强调“静观”两字,三句写万事万物只要认真观察,潜心思考,就能明白其中的“道”或“理”。
据说理学家能静观天道的流行于万物中,一般人当然不会这样去做。
四句是说至于“四时佳兴”,如对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都怀有美好的兴致,在这方面,理学家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
“佳兴”,美好的兴致。
颈联高度概括了理学家的哲学思想。
五句是说在天地万物之外还有个主宰一切的“道”,换句话说就是天地万物都要受到“道”的支配。
六句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了同样的道理,风云变化表面上千奇百怪,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们仍然在“道”的掌控之中。
尾联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明“道”与“理”。
程颢所谓的“道”与“理”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第七句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大体上分为富贵与贫贱两个阶层,如果做到了“富贵不淫贫贱乐”,那么封建社会的秩序就稳定了,封建社会的政权也就巩固了。
末句用赞美的语言鼓励男儿努力做到这一点。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富贵的人很难做到不淫,而贫贱的人也难以快乐,所以才会出现社会矛盾,才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理学家很聪明,他们写诗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所以都写得通俗易懂。
即使运用典故,也毫无痕迹,丝毫不影响阅读。
如尾联暗用了《孟子·滕文公下》以及《论语·雍也》中的话,前者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后者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古代诗歌程颢《秋日偶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辽宁抚顺高三模拟)
![古代诗歌程颢《秋日偶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届辽宁抚顺高三模拟)](https://img.taocdn.com/s3/m/4b9dacd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5.png)
辽宁省抚顺市2022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成(宋)程颢①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②,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①程颢,宋代大儒,著名理学家、哲学家。
②道,世界运转的原理、规律。
形,物质。
有形外,即超越物质的存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诗题目中的“偶成”,表明诗人的题材是在生活中信手拈来,而非刻意探求,是心灵品质的自然流露。
B. 诗人认为,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酣睡到东窗红日高升才悠然转醒,事事从容,心态闲静安适。
C. 在诗人眼中,万物静止皆呈圆满自得之态,欣赏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致兴味盎然,人与自然流通不隔。
D. 诗人化用孟子文句,提出当心灵不受困于外在的条件限制时,最终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
16. 作为一位伟大的理学家,程颢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生活家。
作者在此诗的尾联提出了修身成人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谈一谈,诗人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感悟这个道理的。
【15~16题答案】【答案】15. B 16. ①作者在尾联提出的修身成人的道理是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这就是作者认为的英雄豪杰的精神境界。
②首联作者由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的日常生活中,感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这种清静无为即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境界。
③颔联和颈联作者从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四时”、天地形体、风云变态中感悟虽然世事、自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才能达到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的境界。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闲暇有助于心灵恢复自由”错误,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
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不是“闲暇”。
春日偶成赏析
![春日偶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5519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0.png)
春日偶成赏析为了让您更好地理解春日偶成这首古诗,我为您整理了春日偶成赏析,盼望对您学习这首诗有所关心1【原文】: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作者】: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居中山,后徙开封,又徙河南(今河南洛阳)。
嘉祐二年(1057)进士。
熙宁初,以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
因与王安石不合,谪镇宁军判官。
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
与弟程颐同受学于周敦颐,并称二程。
后人合编有《二程全书》。
《宋史》有传。
【译文】:晴空云淡,和风轻拂,又正是中午丽日高悬。
沿着繁花翠柳的小径闲逛,正走到前头的河边。
旁人哪会理解我此时心中感受到的欢快,还以为我在偷闲学那热衷于寻花问柳的少年。
【评论】:清·王相:此明道先生自咏其闲居得意之趣。
言春日云烟淡荡,风日轻清,时当近午,天气融和,傍随于花柳之间,凭眺于山川之际,正喜眼前风景,会心自乐,恐时人不识,谓余偷闲学少年之游荡。
(《千家诗评注》)今·倪其心、许逸民:这风光景物,给人以安静、暖和、生动、拘束的感受,显示出作者精神上的满意和满意,一无他求,只需这样信步漫行,就布满乐趣。
后二句用否定方式来说明自己的乐趣,划清一条界限,留下一个问题。
这界限是时人的乐趣和作者的乐趣之间的区分。
程颢有句名言:‘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爱护出来。
’(《上蔡语录》)这诗所谓‘余心乐’,便是他自家爱护出‘天理’的一种乐趣。
(《宋人绝句选》第78页)【鉴赏】:此诗以时人不识作反衬,强调自己别有乐趣。
这三、四两句说理而涉趣,颇能启人要寻绎诗人乐趣之所在,好像寄兴在前两句的写景之中。
然则,景亦寻常的春日风光,何所别于偷闲少年游荡之乐?但作者自称别有余心乐,留下一个疑问,让读者寻思。
诗味隽永,亦富理趣。
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https://img.taocdn.com/s3/m/9f9dd9d189eb172ded63b7c8.png)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1、近:接近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2、川:河流 3、余:我 4、将谓:还以为
***
练习
一、背诵课文。 二、几首描写春景的诗。
三、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 的内容,发挥自己的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 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 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 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 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 等职。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 者,世称“二程”。
《春日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f58b0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2.png)
《春日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日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日偶成》原文及翻译赏析1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古诗简介《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翻译/译文韵译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散译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注释⑴偶成:偶然写成。
⑵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⑶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⑷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⑸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
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
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赏析/鉴赏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
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
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
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
《春日偶成》阅读练习
![《春日偶成》阅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a6ef64b1ed9ad51f01df283.png)
春日偶成①一天,接近中午,诗人程颢独自一人在外面郊游。
天上飘着淡淡的云,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真是风和日丽。
②程颢来到一片树林里。
红杏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姿态各种各样: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如同害羞的姑娘;有的半张半闭好像不愿让别人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还有的……③不远处,柳树抽出了嫩芽,披上了绿袍,格外迷人。
程颢不禁吟诵出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程颢一边赏景,一边漫步,走着,走着,便来到了一条小河旁。
河水轻轻地流着,两旁的垂柳倒映水中,犹如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正照着镜子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④看到如此美景,程颢十分兴奋。
这时,河的对岸有人在劳作,他们很好奇地看着闲逛的诗人。
程颢心想:他们不理解我此时此刻内心的快乐,是不是以为我在学年轻人,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⑤程颢触景生情,回到住处后,提笔写下了《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圈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再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分)风和日丽:触景生情:(2)联系上下文,在第2自然段中的横线上补充合适的语句。
(3分)(3)短文中,与“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对应的是( )。
(2分)A.第1至2自然段B.第1至3自然段C.第1至4自然段(4)用横线画出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意思相同的句子。
(2分)(5)《春日偶成》是()代诗人程颢的诗作。
这首诗描写了美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的心情。
(2分)(6)短文中提到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请写出这首诗另外两句。
(4分)(7)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在原文用波浪线分别划出一句,并批注出修辞手法的名称。
(6分)(8)这篇文章采用()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的创作来由。
(2分)(9)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请再写出两句。
(4分)1) 2)。
宋·程颢《春日偶成》
![宋·程颢《春日偶成》](https://img.taocdn.com/s3/m/a5f8810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f.png)
宋·程颢《春日偶成》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出处】宋·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译注】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①偶成:偶然写成。
②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③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④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⑤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说明】《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赏析】“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二句,写诗人陶醉在迷人的春色中,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但这在旁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以为诗人在学着年轻人的样子忙里偷闲呢?这二句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一则包含了诗人对自然真性情的追求和理解,二则流露出对旁人的嘲笑与讽刺,表现出诗人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情趣。
诗人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他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书斋中度过的,一旦走出书斋,融入到大自然中,作为诗人本真、感性的一面便展现出来了。
他“傍花随柳过前川”,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甚至流露出少年的一股轻狂劲儿来,但诗人并不以此为耻辱,反而嘲笑旁人不识自己的乐趣。
这二句可以用来形容中老年人高兴地做着某事,举动与年轻人相仿,而使旁人以为他在模仿年轻人;或用以形容中老年人模仿年轻人或参与年轻人喜爱的活动,并自得其乐。
程颢《春日偶成》翻译及赏析
![程颢《春日偶成》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1e795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f.png)
程颢《春日偶成》翻译及赏析程颢《春日偶成》翻译及赏析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①傍花随柳过前川。
②时人不识余心乐,③将谓偷闲学少年。
④【注释】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中午时候。
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依傍,靠近。
随,沿着。
川:河流。
这句说:在花丛柳树间随步慢行,已来到前面的河边。
③时人:当时的人。
余心:我的心。
余,我。
④将谓:就要说。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这句说:人们还以为我像青少年一样,贪图赏玩呢!【浅评】《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
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短短十四个字,便画出了一幅春景图。
后两句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
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在程颢的诗作中,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
【翻译】一、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将近中午的时候,天上飘着淡淡的云,风轻轻地吹着,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走过了前面的小河。
人们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乐,还以为我学少年的样子,偷偷跑出来玩耍呢!【赏析】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优质】程颢《春日偶成》 阅读试题及答案-实用word文档 (1页)
![【优质】程颢《春日偶成》 阅读试题及答案-实用word文档 (1页)](https://img.taocdn.com/s3/m/372c15fa8bd63186bdebbc2d.png)
【优质】程颢《春日偶成》阅读试题及答案-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程颢《春日偶成》阅读试题及答案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诗中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景象?(1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反映出来?(1分)
参考答案:
6.①云淡风轻、春花烂漫、柳枝翠绿的春日景象。
②轻松自在、悠闲愉悦的心境。
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州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反映出来。
程颢《春日偶成》原文及译文
![程颢《春日偶成》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69a14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9.png)
程颢《春日偶成》原文及译文《春日偶成》原文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日偶成》译文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注释⑴偶成:偶然写成。
⑵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⑶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⑷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⑸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赏析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
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
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
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
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
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雅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二年级下册一米阅读语文主题丛书题目春日偶成
![二年级下册一米阅读语文主题丛书题目春日偶成](https://img.taocdn.com/s3/m/13bf763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e.png)
二年级下册一米阅读语文主题丛书题目春日偶成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了,大地也慢慢地动了起来。
这时,“我”(北宋诗人程颢)乘着宜人的春风,兴致勃勃地来到快接近中午的郊外。
这时的郊外是多么的美呀!你看,淡淡的白云在天空中轻轻地漂浮,天空如洗过一般洁净。
微风轻轻地吹着,是多么的柔和,真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风景如画的草地,绿如茵的草地上长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
这些花颜色各异,看!红似火、白如雪、黄赛金、粉似霞……多美呀!这些花除了颜色各异,姿态也很多。
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对着镜子在梳妆打扮;有的像一把撑开的油纸伞,在为人们遮挡风雨;还有的像一双小手,正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这些美丽的花儿散发的清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可爱的小精灵们翩翩起舞,为草丛增添了无穷的生趣。
“我”弯下腰来,摘了一朵野花放在鼻子边闻了闻,“呀!真香。
”迎着依依绿柳,“我”继续向纵深行进。
忽然,我抬头一看,远处的一棵树上聚集着许多鸟儿,有黄鹂,有夜莺,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鸟儿。
只听见它们“唧唧唧,喳喳喳……”地叫个不停,那声音是多么的美妙!看完鸟后,我又来到了河边,波光粼粼的湖水平静的像一面银色的镜子。
小鱼儿在“镜子”里游来游去,活像顽皮的孩子们在追逐打闹,时不时还停下来跟我打招呼。
此时的“我”早已完全陶醉在这春深似海、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里。
我想:身边的人们一定都不知道我是多么的快乐。
他们又要说我好吃懒做,学那些贪玩的少年了。
不管他们怎么说,只要我自己感到快乐就行了。
想着,想着,“我”就情不自禁地吟诵道:“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4.《春日偶成》2
![4.《春日偶成》2](https://img.taocdn.com/s3/m/6b56dd04763231126edb11a1.png)
描写春天美景的成语
• 桃红柳绿 • 花团锦簇 • 草长莺飞 • 鸟语花香 • 百花齐放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万木争荣 姹紫嫣红 草丰林茂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lè), 将(jiānɡ)谓(wèi)偷闲学少年。
前2句字义理解:
• • • • • • 近:临近,接近。 午天:中午。 傍:依傍,靠近。 随:沿着。 过:到。 川:河流。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 句意:将近中午时,春光明媚,云 淡风轻,我在花丛柳林间行走,走 过了前面的小河。
朗诵: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小组讨论:
• 读了这两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 你是否看到过类似的春景? • 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春”字开头的成语:
• 春风得意 • 春意盎然 • 春华秋实 • 春光明媚 春兰秋菊 春风化雨 春风满面 春色满园
《春日偶成》
------(宋)程顥 (七言绝句)
解释诗题 : • 春日:春天的某一天。 • 偶成:偶有所感,写成诗歌。 • 春日偶成:春日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 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 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 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 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 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这首 诗是作者春日郊游,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作 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春日偶成 参考答案
![春日偶成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499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4.png)
春日偶成参考答案春日偶成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
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特殊的激动和喜悦。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在我心中奏响。
春天的阳光明媚而温暖,轻柔的微风吹拂着脸庞,仿佛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愉悦。
大自然也在春天展现出了它最美丽的一面。
鲜花盛开,绿草茵茵,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喜欢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感受大自然的呼吸和活力。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们展现自己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总是感到自己充满了力量和动力。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充满热情和创造力。
春天给了我无限的动力和勇气,让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春天也是一个思考和反思的季节。
当大自然万物复苏时,我常常会停下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我会想象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春天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的内心声音。
春天是一个与家人和朋友相聚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总是会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去郊外踏青或者野餐。
我们会一起欢笑、玩耍,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困扰。
这种亲密的交流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
春天让我明白,真正的财富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与亲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
春天也是一个读书和思考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总是会选择一本好书,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静下心来阅读。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通过读书,我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春天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季节。
它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在春天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奋斗,追逐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春天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季节,它给了我无尽的力量和希望。
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喜悦和激动。
春日偶成程颢
![春日偶成程颢](https://img.taocdn.com/s3/m/54e915e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0.png)
春日偶成程颢
第一篇:
春日偶成程颢
近日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唐代诗人程颢的一首名叫“春日偶成”的诗歌。
在这首诗歌里,程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让我们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那个春天的清晨。
在这首诗歌中,程颢用到了很多优美的词汇来形容春天的景色,比如“红豆生南国”,取材自《离骚》,表现了春天里南方盛产红豆这一特色。
还有“春来遍是桃花水”,将春天中盛开的桃花形容得绚烂多彩,形如云霞的美景。
最后,程颢用一个美妙的比喻将春天的景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夜来风雨声,花落
知多少”,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触动了我们的灵魂。
这首诗歌极富感染力,表现出了程颢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生命的热爱之心。
通过这首诗歌,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文化的精华,还能更好地领略到春天的美丽与神奇。
第二篇:
春日偶成程颢
程颢的这首诗歌极富诗情画意,将春天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这首诗歌中,程颢用到了大量的生动词汇,描绘出了春天这个季节的万般风景。
在诗歌中,“红豆生南国”这个词句让人过目难忘,它表现了南方盛产红豆的特色,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最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诗歌更是表现了文人对生命的感悟,节奏
流畅,意境深远。
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的深厚内涵,同时也能够更加感性地体验到春天的美丽与魅力。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程颢《春日偶成》原文、译文、赏析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程颢《春日偶成》原文、译文、赏析不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3426703389eb172dec63b704.png)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程颢《春日偶成》原文、译文、赏析不分版本程颢《春日偶成》原文、译文、赏析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解此明道先生自咏其闲居自得之趣。
言春日云烟淡荡,风日轻清,时当近午,天气融和。
傍随于花柳之间,凭眺于山川之际,正喜眼前风景,会心自乐,恐时人不识,谓余偷闲学少年之游荡也。
宋程颢,字伯淳,洛阳人。
谥明道先生,,从祀孔子庙庭。
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
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一作“望〞。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③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④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译文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
可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赏析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全诗写出了诗人思念少年时在故土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故土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