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时间的测量教案
时间的测量 教案
时间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测量和估计时间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是指时间的长短和顺序,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和持续的长短。
2. 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有秒、分钟、小时、天、月、年等。
3. 时间换算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1天=24小时,1年=12个月。
4. 测量时间的方法:停表、秒表、电子表等。
5. 估计时间的方法:通过生活经验、计时工具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难点:测量和估计时间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时间的测量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停表、秒表、电子表等计时工具。
3.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介绍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演示测量时间的方法,如使用停表、秒表、电子表等。
4.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测量不间长度,如1分钟、1小时等。
5. 学生相互交流实践活动中的感受,讨论如何估计时间。
6. 总结时间测量方法,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和估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时间长度。
8.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的掌握,测量和估计时间的实践能力。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实践活动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七、作业设计:1. 绘制时间单位换算表,标注各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选择一个日常生活场景,如上学途中,记录时间,并计算相关时间长度。
七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1
第一章第六节时间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的单位,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2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初步学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不断进步的计时仪器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重点: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2、时间的常用测量工具和使用难点:1、计时的原理2、停表的使用和读法,三、预习内容收集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的资料四、教法、学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1、新课的引入欣赏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用多媒体播放,学生静静聆听)问:这篇散文《匆匆》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生:时间的飞逝师:的确是讲时间的飞逝,你们知道什么是时间吗?……师:我也没有见过时间,但是我体验过时间的厉害和可怕!通过时间的效果来感知时间的存在,使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初步使学生意识到要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那请问聪明的你们,你们聆听这篇散文用了多少时间呢?(学生的不同意见表达)引出课题——时间的测量2、时间的测量工具要正确知道用来了多少时间,我们需要寻找测量工具来进行,那我们都是用哪些工具来测量时间,进行计时的呢?学生列举可以测量时间的各种仪器,联想到古人有怎么计时呢?再此列举各种不同的计时工具(表、钟、日晷、沙漏、香、影子、脉搏……)思考为什么这都些能用来计时呢?学生思考回答,并归纳出计时的原理:周期性、等时性。
现代计时工具: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
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介绍天文的方法测时报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时间的单位现在我们的工具先进多了,以前人们就把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称为一天,再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小时,分,秒等。
这里的天、时辰、小时、分、秒就是时间的单位。
(板书)时间的常用单位:秒(S),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毫秒。
七年级科学上册《时间的测量》教案1 浙教版
第一册第一章第6节《时间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认知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时间有长短,时间的单位。
了解时间是可以被测量的。
了解时间和时刻的关系,学会使用两种停表,会粗略估计时间的长短。
2过程和方法目标:怎么测量单摆的周期3情感目标:通过对日晷的介绍,知道各种计时工具的演变,以及听散文《匆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分析:重、难点:停表的使用及计数。
三教学仪器: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录音机玻璃球(20粒)筷子(2双)单摆四教材分析:《时间的测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江版七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科学入门中的第6节。
在第三节的时候教材编写了怎样学习科学这节,就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以及第四节的仪器介绍,纲领性地讲述各种仪器的使用,并指出: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对科学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而后的几节就是对长度,体积,温度,质量,以及时间的测量方法,及其工具的使用进行具体的介绍。
作为科学的入门,我们不仅是要学生掌握这些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使用的技能和技巧。
五教学思路:六.教学过程(略)2004/10附阅读材料:漏壶·盂漏现在计时使用钟表,古时没有钟表怎么办呢下面介绍几种中国计时器。
漏壶:漏壶是以漏壶滴水在刻箭上表示出时刻的记时器。
漏壶一般由铜制成,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早期的漏壶叫“沉箭壶”。
它是这样制作的:在壶底部钻一个孔,壶的中间竖着一根标有刻度的箭杆。
使用时,壶里装满水。
随着壶里的水慢慢地从小孔里往下滴漏,壶里的水平面也逐渐地下降,箭杆露出水面的部分则越来越长。
古人就用箭杆露出水面的长度来计算时间,水面上箭杆上的刻度就表示时间数字。
漏壶的制造,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在世界上是头一位。
西方的水池钟和漏壶的功用一样,它是雅典法庭用来限制发言人的发言时间的。
公元前159年传到罗马,现在雅典还存有这种遗制。
浙教版科学七上《时间的测量》word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时间的测量》word学案年级:七年级学科:科学执笔:内容:1.4温度的测量课型:新授讲学时刻:【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明白时刻的单位,会估量一段时刻的长短,了解时刻和时刻间隔的区别.(2)了解时刻的测量工具,初步学会使用停表测量时刻2、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计时的原理(周期性)。
(2)探究除了钟、表等常用的计时器外,还有哪些计时的方法和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爱时刻,合理利用时刻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不断进步的计时仪器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展的促进作用的教育【课前预备】1、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_______________,其他的计时工具或者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的计时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计时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刻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时=______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__秒3、简单了解授时系统【学习过程】一、填入适当的单位1、一节课时刻是40 ,2、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2 ,3、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的时刻约1____单位换算1.5小时10分30秒= 秒= 分720秒= 分= 小时二、时刻测量实验室常用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常用工具:钟表读出下图中秒表指示的时刻【课堂练习】1、以下测量工具不能用来测量时刻的是()A 手表B 摆钟C 天平D 打点计时器3、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刻中最接近1秒的是()A 人眼睛迅速一眨B 人心脏跳动一次C 人正常呼吸一次D 人打一个呵欠4、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刻。
相互测量每分钟的脉博(1)先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臂腕部,找到搏动着的桡动脉,先估量脉搏跳动一次的时刻比1秒长依旧短,再用秒表实测一分钟,记录下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运算出你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刻,与别的同学比一比,每个人的脉搏是否相同.(2)估量脉搏跳动一次的时刻_______秒(填“<”“>”或“=”)(3)用停表实测1 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为______次,(4)列式运算:_________________;(5)每个人的脉搏是否相同:____________.【自我检测】作业本。
时间的测量教案初中
时间的测量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2. 学会使用停表和秒表测量时间。
3. 掌握时间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速度计算。
教学重点:1.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2. 使用停表和秒表测量时间。
3. 时间换算方法和速度计算。
教学准备:1. 停表和秒表。
2. 计时工具,如计时器或者手机。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大家平时是怎么测量时间的呢?2. 学生回答:用钟表、手机等。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准确的时间测量工具——停表和秒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时间的概念,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2. 演示如何使用停表和秒表测量时间。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熟悉停表和秒表的使用。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停表和秒表测量时间。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时间换算和速度计算(10分钟)1. 讲解时间的换算方法,如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
2. 学生练习时间换算,教师批改并指导。
3. 讲解速度计算的方法,如速度=路程÷时间。
4. 学生练习速度计算,教师批改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练掌握停表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2. 练习时间换算和速度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停表和秒表的使用方法,以及时间换算和速度计算。
在实践操作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避免误差。
在时间换算和速度计算环节,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测量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1.6时间的测量说课稿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1大伙儿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时刻的测量》,我将从说教材与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几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与学生本节课是浙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六节内容,第一章《科学入门》是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引入,内容上贴近生活没有难度,要紧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科学的爱好为目的。
《时刻的测量》这一节的内容专门贴近生活,是学生熟悉的知识,教材在学生生活体会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知识,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也能够从生活体会入手,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时刻。
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的读数。
教学难点:会正确在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上进行读数。
关于初次接触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的学生,要正确读数有点问难。
现在采纳多次练习进行强化学习。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学习时刻的测量,能够学会实验室的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
⑵通过学习能够在时、分、秒之间进行单位转换。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学会使用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时刻的测量,体会时刻的宝贵,养成珍爱时刻的适应。
说教法说学法教法:依照《时刻的测量》这节课的特点,本节课要紧采纳互动探究,实验探究,练习强化的教学方法。
并配合课堂讲授、课堂趣味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以直观的教具展现,课件模拟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课堂,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
学法:采纳练习法,实验学习法。
说教学程序1.新课引入提问:老师要在上课之前问问同学们这节课是几点开始的?又是几点终止的?大伙儿是通过什么来明白时刻的?学生们会回答手表,钟之类的。
课件展现:刘翔110m跨栏成绩,12'88又是如何测量的?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学习,学会测量时刻。
2.古人测量时刻一.提问:古人没有手表和钟,那么他们是如何测量时刻的呢?请同学们阅读P24后回答。
在同学们回答日晷之后提问:日晷是如何测量时刻的?又有什么弊端?同学们积极讨论,回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展学生的智力。
最新科学:1.6 时间的测量 教案C(浙教版七上)
1.6 时间的测量教案C一、教学内容分析《时间的测量》是在前几节有关测量内容的基础上的再拓展。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探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时间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关系,学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初步学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古今中外发明的众多计时器,初步了解在自然界中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同时明白要精确地测定时间,要用天文的方法。
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时间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搜集资料了解多种计时的工具,探究它们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特别是几种停表的读数和使用方法,从而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几种计时工具的发明,树立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爱国情感;从计时工具的发展史中,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对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时间的有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也了解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当然对时间深层次的了解是很不足的。
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长度、温度、和质量的测量方法以及一般的探究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探究时间的测量工具和测量过程,了解测量时间的一般步骤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师生共同参与、探索,掌握时间的各种知识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时间的常用测量工具及使用。
难点:让学生明白任何有周期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从而会灵活的运用大自然中的一些工具来测量时间。
六、教学过程。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就是这么简单——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就是这么简单——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
一、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一个普通的时钟每日可误差几秒,我们需要更准确的时间测量工具——标准钟。
标准钟中,比较常见的有原子钟和天文钟两种类型。
原子钟利用原子的自然震荡频率来制成钟,具有超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国家物理实验室研制的铷原子钟,误差不超过1秒钟/300万年以上。
也有氢原子钟误差更小,约为1秒/亿年。
目前,原子钟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天文学观测、标准时间信号等领域。
天文钟则是利用恒星的视运动来测量时间,其误差较大。
天文钟的使用是建立在良好的天文观测基础之上,已经逐渐被淘汰。
二、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可以通过直尺、卷尺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
但在科研、工业生产等领域,需要更加精确的测量工具。
1.光学测量
在一些精密加工或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光学测量技术。
光学测量最基本的方法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进行的测量。
常用的光学测量工具有望远镜、显微镜、经纬仪等。
2.激光测量
激光可以进行超高精度的测量,特别适用于长距离、高精度测量。
激光测距仪、激光干涉仪、激光测量仪等都是利用激光技术进行长度测量的工具。
3.电磁测量
电磁测量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量的技术,其精度取决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其代表工具是雷达、卫星定位系统等。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领域各异的。
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测量工具正在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了解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提供一些参考。
时间的测量教案
时间的测量教案教案标题:时间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秒、分钟、小时和天,并能够使用时钟和日历进行时间的测量和表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重视和珍惜,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钟和日历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时间的测量和表示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时间的基本单位: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分钟、小时和天,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方法。
2. 时钟的使用:向学生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和指针的运动规律,教导学生如何用时钟来表示和读取时间,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时钟的使用方法。
3. 日历的使用:向学生介绍日历的基本结构和日期的表示方法,教导学生如何用日历来表示和读取日期,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日历的使用方法。
4. 时间的测量与表示: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时间的测量和表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时间的测量和表示。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向学生展示时间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进行时间的测量和表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学习:向学生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钟和日历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时间的测量和表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和活动,考察学生对时间的测量和表示的掌握程度。
时间的测量 教案
时间的测量教案教案标题:时间的测量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测量和表示时间。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时间测量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工具和策略进行时间测量。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时间概念:通过展示钟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和数字,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
2. 提问学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时间?我们为什么需要测量时间?知识讲解:1. 时间单位介绍:讲解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和年等时间单位的概念和用途。
2. 时间测量工具介绍:介绍钟表、秒表和日历等常用的时间测量工具,并解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精确度。
示范与实践:1. 示范时间测量:通过展示钟表上的不同时间,让学生观察指针的位置,并帮助学生读取和表示时间。
2. 练习时间测量:给学生分发练习题目,要求他们读取和表示给定的时间。
鼓励学生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
应用拓展:1. 实际应用问题: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如“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或“你通常在什么时间做作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时间测量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 时间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时间游戏,如“快速计时比赛”或“时间拼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时间测量技能。
总结与评估:1. 时间知识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时间测量知识,并回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个人评估:给学生分发一份简单的时间测量测验,评估他们对时间概念和测量技能的理解程度。
教案延伸:1. 时间换算:引入时间换算的概念,让学生学习如何将不同时间单位进行转换。
2. 时间线:引导学生制作时间线,将重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帮助他们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1. 钟表图片或实物2. 练习题目3. 时间测量工具(钟表、秒表、日历等)4. 时间游戏材料(如计时器、拼图等)教学反思:1. 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时间测量》教学设计
《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准备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教材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是在前几节长度、温度和质量等有关测量内容基础上的再拓展。
停表的使用在很多实验探究中都要涉及到,并且学会珍惜时间将令学生受益终身。
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对时间有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也了解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但深层次上的了解不足。
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长度、温度和质量的测算方法以及一般的探究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方法去解决某些未知的具体问题。
本节课的重难点:停表的使用,让学生有珍惜时间的观念;学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时间的单位和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初步学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查找资料——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应用感受——理念升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几种计时工具的发明,树立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爱国情感;通过对本节课实验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以及珍惜时间的科学态度。
四、课前准备教师演示用具:散文《匆匆》,时间作息表,钟,表,停表。
学生实验器材:学生课前准备有关时间测量方式的图片及历史资料,学生每桌准备机械停表。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以《匆匆》为切入点,环环相扣,螺旋上升,达到理念的升华。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请一位同学来朗诵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片段,要求听内容的同时,一部分同学估计,另一部分同学计算一下这位同学朗诵所用去的时间。
提问:1.散文《匆匆》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它有怎样的特点?时间的转瞬即逝,它来无影,去无踪,一去不复返。
2.刚才我们还记录下了这位同学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朗诵时间,那么它们表达的含义是一样的吗?①时刻与时间间隔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属于时刻,朗诵时间属于时间间隔。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时间的测量》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时间的测量》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重点1.时间的单位,停表的正确使用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停表的正确使用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动手实验、教师点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提前收集有关记时间测量工具的。
教学器材:常用的计时器、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激趣导入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时间的单位用停表测时间国际单位简介复习巩固思考并回答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相互合作学习。
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同桌相互总结并补充完善提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个别答疑引导学生归纳教师精讲安排课外查找古今中外的记时工具,下节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提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人人都拥有的东西是什么?(启发并允许学生有多种回答,最后点明是时间)讲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那么到底什么是时间呢?时间又应该用什么来测量呢?请同学们自学回答如下问题:1。
时间测量的工具和方法。
2。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二、新课教学学生以学习小组(4人一组)的形式交流自己提前收集的有关古今中外的记时工具和方法,相互合作学习时间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古代:日晷,燃香,沙漏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在记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和主义教育。
常用:手表、闹钟、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原子钟时间的单位及换算秒、分、时、天、月、年……1小时=60分1分=60秒设问:你知道现在最先进的计时方法什么吗?教师简介:世界时、铯原子钟(也可以让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教师根据情况补充)设问: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呢?3.时间的测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同桌相互总结并补充完善实验室常用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使用方法:回零、开始、停止,读数。
读数方法:机械表中的短针读出的是分,长针读出的是秒,注意每大格,每小格各代表多少。
学生练习: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
初中物理时间的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时间的定义和单位,学会使用停表和秒表等工具进行时间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实例,体验时间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时间测量的兴趣,提高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耐心。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时间的定义和单位,停表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2. 难点:精确时间的测量和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停表、秒表、计时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如一分钟有多长,一小时能做什么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测量的方法和工具。
二、时间的定义和单位(10分钟)1. 讲解时间的定义:时间是一种物理量,用于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和持续的间隔。
2. 介绍时间的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等,以及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停表和秒表的使用(10分钟)1. 演示停表的使用方法:启动、停止和重置功能的操作。
2. 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启动、停止、计时间和重置功能的操作。
3. 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停表和秒表,并记录时间。
四、时间测量的实验(15分钟)1. 实验一: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实验器材:停表、计时器、高度计实验步骤:a. 将计时器固定在一定高度,让小球从计时器上方自由落下。
b. 使用停表测量小球落地的时间。
c.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时间数据。
d. 计算小球落地时间的平均值。
2. 实验二:测量物体通过一定距离的时间实验器材:秒表、卷尺、障碍物实验步骤:a. 在教室中设置障碍物,测量物体通过障碍物的距离。
b. 使用秒表测量物体通过障碍物的时间。
c.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时间数据。
d. 计算物体通过障碍物时间的平均值。
五、误差分析(10分钟)1. 讲解误差的定义: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 分析时间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如操作不当、仪器的精度等。
教师指导: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师指导:时间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时间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掌握钟表的使用方法;(3)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2.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掌握时间的测量方法;(2)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测量和转换;(3)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探究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2)通过时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时间的概念和钟表的使用方法。
(2)基本的时间测量和转换。
三、教学难点(1)时间的测量和转换。
(2)时间的概念和说法的正确性。
四、教学准备(1)电子钟表、秒表、计时器、卡片等。
(2)制作实物钟表模型和钟表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钟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如何使用钟表呢?请同学们脑海中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看表记时的?2、探究环节(1)钟表的组成及类型通过制作实物钟表模型以及讲解,让学生掌握钟表的基本组成和常见的钟表类型。
(2)时间的测量和转换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秒表、计时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基本的时间测量和转换。
以及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他方法进行时间测量和转换。
3、总结环节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确定时间的概念和正确的说法,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时间。
4、拓展环节请学生自主搜索并了解更多有关于时间的知识和相关的习惯养成。
六、教学注意事项(1)安全实验时需小心。
(2)教学应融合生活实际,避免偏离主题。
(3)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教师应该重视时间的教学,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明确时间的概念和正确的说法,掌握测量时间和时间转换的方法,树立良好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物理时间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时间测量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2)学会使用停表和秒表进行时间测量。
(3)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并能正确处理测量数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日常生活实例,体验时间测量的实际应用。
(2)运用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会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2)停表和秒表的使用。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及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1)停表和秒表的精确使用。
(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如运动员比赛、烹饪等,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测量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各自对时间测量的认识和经验。
2. 讲授新课(1)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停表、秒表、倒计时器等。
(2)停表和秒表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随练习。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测量结果错误。
3. 实验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测量工具(停表或秒表),进行时间测量实验。
(2)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数据,观察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4. 数据分析(1)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2)学生讨论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5. 总结与反思(1)学生总结时间测量方法和技巧。
(2)学生分享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时间测量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学生对误差和错误的理解及处理能力。
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朱自清的《匆匆》片段和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出的道理,说说平时生活中该如何做到珍惜时间。
学生讨论交流。
使学生意识
培养珍惜时
(以下教学时间安排上为7分钟)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有了哪些想法。
(四)巩固练习
1.100米短跑的世界纪录大约是()
A.5秒
B.10秒
C.15秒
D.20秒
2.此时下图机械停表的读数是多少?
3.此时下图电子电表的读数是多少?
八.板书设计
6.时间的测量
1.古人的测时工具
日晷、滴漏、沙漏等。
2.现代测时工具
钟、表、原子钟等。
3.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课时练习《初中新学案优化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