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024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2024)
个案研究法
对单一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探 究其特点、成因和发展规律。包括确定研究 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和解释资料等环节。
2024/1/30
31
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及评价
成果表述
将教育科研成果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呈现出 来,以便读者理解和评价。包括研究报告、 学术论文、专著和教材等形式。
2024/1/30
19
美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美育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
2024/1/30
美育内容
包括艺术教育、自然美欣 赏、社会美体验、科学美 探索等。
美育方法
强调感受体验、表现创造 、鉴赏评价等多元化艺术 实践活动。
20
德育与美育关系探讨
相互联系
德育和美育都是全面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寻求社会支持
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 调节情绪和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与同事、领导、家长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系,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减轻 工作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
追求专业成就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 养和能力水平,获得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 。
。
2024/1/30
德育对美育的引导
德育为美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 道德支撑。
美育对德育的促进
美育通过艺术形象和情感熏陶,增 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1
当代德育挑战和对策
挑战
多元化价值观冲突、网络信息泛滥、家庭教育缺失等给德育带来挑战。
对策
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网络德育建设、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同时, 注重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翻译为《雄辩术原理》),但比中国古代的《学记》要晚300多年。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
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
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 “白板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理论家,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著作。
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
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赫:教材教师课堂杜:经验儿童活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 A. Kahpoba, 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状况及其规律的科学,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状态。
1、(论)科学的心理观——心里的本质:1、人的心理意识是高级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2、人的心理医师来源于客观事实,具有社会性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4、人的心理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5、实践是检验人的心理意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6、科学的心理关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2、(论)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2、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1、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2、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3、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4、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5、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发展性、实践性4、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第二章5、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轴突构成的6、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7、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在枕叶后端,听觉中枢在颞叶上部,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中央后回第三章8、注意的外部表现:1、感觉的趋向活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的变化9、(论)注意的规律在教育学中的应用:(一)无疑注意的规律在教育学中的应用:1、教育内容力求新颖丰富2、教育方法力求多样3、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4、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二)有一注意的规律在教育学中的应用: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2、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严格而适当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4、组织学生实际操作5、利用间接兴趣10(简答)、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11、影响主义为定性的因素:1、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3、和主体状态有关第四章11、感觉产生的物质条件:1、直接作用于我们人体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物2、接受刺激的相应的感觉器官12、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13、感觉的现象: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联觉4、后像14、知觉分类:1、物体知觉2、社会知觉。
教育学心理学内容
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指导教学:是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3.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4.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7.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8.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9.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10.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1.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2.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3.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联系的过程。
14.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主要是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并尽可能地达到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两个学科,它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教育学的重点知识1. 教育学的定义与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以及培养人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旨在培养和发展人的能力、品质和智慧。
2. 教育目标与任务教育目标是对学生个体和社会的期望,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教育任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3. 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
教育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实践、讨论等多种形式。
4. 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成果和发展情况的评估,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考试制度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手段,旨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5. 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是组织、协调和监督教育活动的过程,包括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领导是指在教育机构中具有指导、激励和推动作用的人员。
二、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学习、记忆、思维、情绪、动机等方面的内容。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解释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指导着教学实践。
3.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周期内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4. 教育心理评价与测量教育心理评价与测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业水平。
它包括智力测量、兴趣爱好测试、性格评估等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
5. 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和支持的专业服务。
它通过个体或集体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4) 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二、教育及其发展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等几个阶段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2.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3。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三)教育与科技文化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3)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力量;2)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五、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至结束的全部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引言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相关心理现象的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必备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2.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和有意识地引导,促使个体在思想、知识、品德、技能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2.2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可分为个体发展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
个体发展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社会效益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和繁荣。
2.3教育内容的分类教育内容可分为学科知识、技能和德育三个层面。
学科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技能是指实际操作中所需的技能和技巧;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4教育方法的分类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
不同的教育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
3.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科学,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2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是指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获取、加工、组织、运用信息,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创新等环节。
3.3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
这些理论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4.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4.1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学为教师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如启发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师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一、教育学常考知识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教育学科的基础,是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
教育学理论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教育学时,需对以下教育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主义教育学派(洛克、卢梭)•实用主义教育学派(杜威)•心理主义教育学派(赫尔巴特)•社会主义教育学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人本主义教育学派(马斯洛、罗杰斯)•综合主义教育学派(吴敬琏)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主要包括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学策略与调整、教育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备考教育学时,需要对以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有所了解:•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比亚格斯认知心理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知科学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琼斯学习风格理论。
•教育评价: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实验设计和量化研究方法、教育评价的实施和策略等。
•学生的心理问题:注意力缺陷症(ADHD)、自闭症、分裂人格症、情绪障碍、人格障碍等。
3.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科学的核心内容,研究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规律等。
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师行为、知识传授、学习者的参与和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备考教育学时,需了解以下教学理论:•教学设计: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學方法選擇、教学材料的准备等。
•教学评价:测试与评估、学习评估、教学评估、咨询与反馈等。
•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虚拟教学实验室等。
二、心理学常考知识1. 心理学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以及与行为间关系的学科。
备考心理学时,需要具备以下心理学基本概念:•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细胞,主要负责信息的传递。
•线性心理学:又称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是通过观察环境刺激对人体产生的反应行为进行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概述对教育这种现象的各种解释和说明(教材P26),都从某一侧面、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起源人类教育是如何产生的,历来是教育学家在展开其理论研究前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北师大孙喜亭:“教育起源所涉及的问题实质是教育的产生、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教育的社会职能问题,是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科学抽象的起点问题”。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雷徒诺(利托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雷徒诺在其所著的《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他根据对各种动物生活的观察,认为在动物世界里存在着如母鸭带雏鸭、母熊教幼熊等各种示范与学习。
由这些观察中他坚定地得出结论: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本上有同样的基础,人类教育的进行与动物的教育差别不大,在低等人种中进行的教育,与许多动物对其孩子进行的教育相差无几。
他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动物是基于生存和繁衍的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
沛西能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之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他又说:“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教育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
他们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间的相似性,从类本能这个角度对教育起源做出了生物学解释。
这个解释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的,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中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个要素。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 /反思三个过程。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的一般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具体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 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发展:是指从个体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的四个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心灵断乳期:在初中阶段一一少年期(11、12 岁到14、15 岁)青年期(14、15 岁至17、18 岁)个体身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学习准备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 岁);前运算阶段(2 岁) ; 具2 7体运算阶段(7 岁);形式运算阶段(11 岁)。
1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就是儿童自身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与成人帮助所能到达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人格(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O人格的发展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0-1. 5 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圉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 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一、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它的本质特点在于其社会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离开了培养人的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教育的社会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总体目的上,而且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教育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这一点决定了教育社会性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二是怎样培养人,即教育的方法性问题。
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2、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教育必须针对一定的社会需要来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育的针对性也要不断变化。
这种针对性既表现在培养人的种类上,也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的针对性上。
3、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正是保证其社会性的必要条件。
4、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功能。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这种影响作用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来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传播文化知识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教育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就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教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满足主体(人)的需要上。
教育的主体(人)包括教育者(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两个方面。
因此,教育的价值也就包括它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1、教育对个体的价值。
教育的个体价值就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二是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是指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作用和效能。
个体的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借助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与社会生活的广泛,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自己的个性,选择或创造自己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中,有许多关键的知识点是学习者必须牢记的。
这些知识点不仅对于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对于家长和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揭示了通过建立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可以形成新的行为反应。
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则强调了强化在行为塑造中的作用。
正强化,如给予奖励,能增加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负强化,如消除不愉快的刺激,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
例如,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强调学生应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则指出,新知识只有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才能够被有效地理解和吸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构建对世界的认识。
二、发展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则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经历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例如,在幼儿期,主要的危机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在青春期,面临的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三、学习动机(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对知识的兴趣、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驱动,如考试成绩、老师的表扬。
(二)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感到既有挑战性又能够实现;提供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教育学理论知识: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3、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4、孔子的教学基本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5、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6、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8、法国教育家卢梭代表作是《爱弥儿》9、赫尔巴克特的《普通教育学》面世,标志着教育学的诞生。
10、1902年,清政府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
同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班级授课制就此推广。
11、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
12、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13、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4、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15、人的身心发展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6、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因素的是教育。
17、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教育心理学: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学发展的基础。
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4、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差异两个方法。
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
5、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
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7、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8、学校传授的知识主要是陈述性知识。
9、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策略等。
10、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的感知效果。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问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改革等。
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2. 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学生心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意志等。
教育心理规律: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所遵循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3. 教育目的与功能教育目的: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育功能:教育对社会、个人、家庭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如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素质等。
4. 教育制度与政策教育制度: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规范。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教育事业而制定的指导性原则和具体措施。
5. 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传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
教育方法:教育活动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6. 学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结构的形成。
情感发展: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和情感调节能力的提高。
意志发展:学生意志力的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7. 教师心理与职业发展教师心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如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情感等。
职业发展: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职前培训、职后培训、专业发展等。
8. 教育评价与改革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教育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进行的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革。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9. 教育公平与差异教育公平:指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教育差异: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不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10. 教育环境与资源教育环境: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解读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解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
在这两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外部刺激和反应。
根据行为主义者的观点,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以及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形成习惯和行为的过程。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提供积极的刺激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儿童在认知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发展过程。
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传感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根据这一理论,教育者需要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指导。
三、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交流来实现的。
文化背景、社会情境和语言使用等因素都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者应提供有意义和具有社会参与性的学习体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提出的,强调个体对学习和行为的内在动机和自主性的重要性。
根据这一理论,教育者应鼓励学生参与决策,提供支持和自主选择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
五、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和情绪对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在情感上的积极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情感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
六、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的、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教育者应提供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思考和合作,以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理解。
七、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多个不同的智能类型。
根据这一理论,每个人在不同的智能领域可能有不同的才能和优势。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汇总-《学习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才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和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与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与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教育漫画)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聘中,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知识点:1.教育的定义和本质: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和引导人的发展过程,旨在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差异性原则、个别性原则、师生互动原则、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3.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4.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协作学习方法等,以及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方法。
5.教育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社会构建主义教育学等理论。
教师应了解不同的教育学理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
6.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小学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教师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心理学知识点:1.心理发展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应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教育。
2.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教师应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个体差异和诊断评估:包括智力、性格、情商等个体差异的诊断评估方法。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
4.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教育心理学:包括认知发展心理学、动机与情绪心理学、教育评估心理学等。
教师应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6.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包括心理疾病、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等。
教师应了解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教育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通过对人类认知、情感、学习、发展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命全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以及此过程的实际组织和指导。
以下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1. 教育目的:教育学认为教育有各种不同的目的,包括增长性目的、减轻性目的和变革性目的。
2.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那些帮助学生学习的特定技巧、方法和策略,通常包括讲授、讨论、演示、实验等方式。
3.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为了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果,评估教师的教育效果等等,一般包括测试和考核等方式。
4.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模式,以及如何通过理论和实践改善教育的学科。
5. 教育思想史:教育思想史反映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发展变化,是教育公共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科学,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的思想和行为。
以下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1. 心理分支:心理学分为各种子分支,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
2. 思维:思维是人脑中利用知识、经验和推理来形成思考和判断的过程,其形式和内容都有其独特特征。
3. 学习:学习是指人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经验后,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4. 认知:认知指人类感知、理解、记忆、思考和推理等诸多心理过程的总称。
5. 行为:行为是指人类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是人类生活中最为真实和具体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