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土保持监测为基础 以网络系统建设为重点

合集下载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海洋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海洋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海洋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4.04.02•【字号】沪水务〔2024〕145号•【施行日期】2024.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海洋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沪水务〔2024〕145号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城投集团:《上海市水务海洋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3月29日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扎实做好水务海洋管理精细化工作。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2024年4月2日上海市水务海洋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全面提高水务海洋管理精细化水平,根据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水务海洋工作实际需要,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要求,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精细化。

以超大城市水系统治理现代化需求为发展导向,以更韧性、更智慧、更宜居的治理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发展契机,以数字化转型为发展赋能,全面提升水务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上海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水务海洋贡献。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能力提升,补短板强弱项。

围绕防汛基础设施建设、防汛隐患排查治理、供水安全保障、初雨与污水治理、海洋资源利用、水文海洋测报等能力提升,加快补短板、强弱项。

二是坚持长效管理,抓持续促完善。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要求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要求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要求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它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工作。

水土保持的对象不仅是土地资源,还包括水资源。

其主要目标是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土地生产力,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提高抗旱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减少江河湖库泥沙淤积,减轻下游洪涝灾害,以及减少江河湖库非点源污染,保护与改善水质等。

为实现这些目标,水土保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农、林、牧、水利等综合措施,以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覆盖,防止土壤侵蚀。

这些措施可以分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范围、目标、措施和投资等。

同时,水土保持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工作,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宏观决策以及科学、合理、系统地布设水土保持各项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水土保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它不仅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强工作要求通常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为了提升效率、确保质量、保障安全以及促进整体发展,而对员工或团队提出的更为严格或细致的规定和期望。

这些要求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团队协作、时间管理等。

以下是对加强工作要求的简要概述:明确目标与责任: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责。

设定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和时限明确(SMART)的目标。

提升专业技能: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进修,以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定期组织内部或外部的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

强化工作态度:强调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鼓励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

培养细致认真的工作习惯,减少错误和疏漏。

加强团队协作:强调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促进跨部门和跨层级的合作。

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

水 土 保 持 监 测

水 土 保 持 监 测

(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发布水土保持公报。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与公告工作的全面开展,满足了全社会的水土保
持知情权,为区域乃至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土流
失灾害监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对整个 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收、发送 发送 安装GPS 信息采集 计算机预处理
数据处理中心RS
化建设得到加强,管理与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水土
保持监测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
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第一次全国水
利普查以及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推动了水土保持事业全面发展
1、机构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
建成了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大流域机构监测中心
站、 31 个监测总站以及 175 个监测分站构成的全国水土保持监
有助于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
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有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研发监测设备,推广咨询服务,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
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人员就业
(3)在社会公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定期公告国家、省、地、县等不同尺
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地位
(1)是履行水土保持法律职责的基础
落实第四条规定的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 落实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水土流失调查与公告制度
落实第四十条规定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和水土流失动态
监测制度 落实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制度 落实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水土保持监测与公告制度
技 术 标 准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监测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代码规范》 《水土保持元数据规范》 《水土保持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总体 要 求
( 一) 指 导思 想 。全 面贯彻 党 的十八 大和 十 八届 三 中、 四 中、 五 中、 六 中全 会 精神 , 深入 贯彻 习近 平 总 书记 系 列 重要 讲 话精 神 和 治 国理 政新 理念 新 思想新 战略 , 紧 紧 围绕 统 筹推 进 “ 五 位 一体 ” 总体 布局 和 协 调 推进 “ 四个 全 面” 战略 布局 , 牢 固树 立新 发展 理 念 , 认 真 落 实党 中央 、 国务 院 决策 部 署 , 以改 善 生 态环 境 质 量 为 核 心 , 以保 障 和
施。
( 七) 明确属 地 管理 责任 。地 方各级 党委 和政 府是严 守生 态保 护 红线 的 责任 主体 , 要 将 生 态保护 红 线作 为相 关综合 决策 的重要 依据 和前提 条件 , 履 行好 保护 责任 。各 有 关部 门要 按 照职 责分 工 , 加 强监 督 管 理 , 做 好 指 导协 调、 日常巡护 和执 法监督 , 共 守生态保 护 红线 。 建立 目标 责任 制 , 把 保 护 目标 、 任 务 和要 求层 层 分 解 , 落到 实处 。 创新 激励 约束 机制 , 对 生 态保 护红 线保 护成 效 突 出的单位 和 个人 予 以 奖励 ; 对造 成破 坏 的 , 依 法依 规 予 以严 肃 处
态功 能 , 通过 自然 资源统 一确权 登记 明确 用 地性 质 与 土 地权 属 , 形 成 生 态保 护 红 线全 国“ 一 张 图” 。在 勘 界 基础 上设 立统 一规 范的标 识标 牌 。 确 保 生 态保 护 红线 落地 准确 、 边 界 清晰 。
( 六) 有序推进划定工作。环境保护部、 国家发展 改革委会 同有关部 门提 出各省( 自治 区、 直辖 市) 生态保护 红 线空 间格局 和分 布意 见 , 做 好跨 省域 的衔接 与协 调 , 指 导各 地 划定 生 态保 护红 线 ; 明确 生 态保 护 红 线 可保 护 的 湿地 、 草原、 森林 等 生 态 系统数 量 , 并 与 生 态安全 预 警监 测 体 系做 好 衔 接 。各 省 (自治 区、 直辖市) 要 按 照相 关要 求, 建 立划定 生 态保 护 红线 责任制 和协 调机 制 , 明确 责任部 门, 组织 专 门力量 , 制 定 工作 方案 , 全 面论 证 、 广泛征 求

水利部关于印发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关于印发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关于印发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09.08•【文号】水保〔2021〕278号•【施行日期】2021.09.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水利部关于印发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水保〔2021〕278号部机关有关司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省(自治区)水利厅:《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水利部2021年9月8日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治水事业的一项根本措施,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入黄河泥沙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有力支撑了流域省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但受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黄河流域依然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之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不够完善、质量有待提高、成效尚不稳固。

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为主线,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目标,全面加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构建水土保持新格局,为实现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支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6.11•【字号】晋政办发〔2023〕36号•【施行日期】2023.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23〕3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6月11日山西省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选取10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建设10个以上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打造100条高质量精品小流域,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100万亩,扶持1000个水保生态经济专业户。

充分发挥“十百千工程”示范引领作用,水土保持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66.18%。

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我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成果,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2.43%。

二、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一)实行水土保持空间管控。

落实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

科学划定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范围,实行差别化预防保护治理措施。

将七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等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适时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严格水土保持监督。

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

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

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摘要:1.引言2.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概述3.监测方法与技术流程3.1 遥感监测3.2 地面观测3.3 数据处理与分析4.监测指标与评价标准4.1 水土流失强度4.2 水土保持措施效果4.3 土壤质量改善与生态恢复5.成果应用与管理5.1 成果发布与共享5.2 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5.3 监测成果的更新与维护6.组织实施与技术保障6.1 监测网络建设6.2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6.3 经费保障与政策支持7.总结与展望一、引言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提高水土保持管理水平,制定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政府决策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概述2023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遥感监测、地面观测和数据处理与分析。

遥感监测利用卫星、航空遥感等多种手段,获取全国范围内水土流失相关信息;地面观测在重点区域进行,以验证遥感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对获取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处理、统计和评价,为成果应用提供基础。

三、监测方法与技术流程3.1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土流失相关信息,包括光学遥感影像、雷达遥感数据等。

通过对遥感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数据校正等环节,生成水土流失强度、水土保持措施分布等专题数据。

3.2 地面观测在重点区域设立地面观测站,开展长期定位观测。

地面观测主要包括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等指标,以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遥感监测和地面观测的数据进行整合,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

根据处理结果,对全国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以及土壤质量改善与生态恢复情况。

强化监督执法 增强法制观念 全面开创海林市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强化监督执法  增强法制观念  全面开创海林市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土保持法》 及有关配套法规,
认 真 开展 了水 土保 持 预 防监 督 规 范化建 设 ,完善 了水 土
保持 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以及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严 格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查处制度 ,规范了管理程序 ,使 水 土保 持 方 案在 编制 、报 审 、实施 、检 查 、验 收 等方 面 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取得 了较好的成效,曾多次得
近 年 来 ,我 们 与 海 林 团 市 委 、 海 林 市 教 委 共 同举 办
了以 “ 系家园 , 情 保持水土”为 主题 的系列实践活动 ,
以 两 所 “ 土 保 持 基 点 校 ” 为 阵 地 , 实 施 了 “ 土 水 水 保 持 从 少 年 抓 起 ” 的 水 土 保 持 宣 教 工 程 。 并 相 继 开 展 了 “ 土 保 持 从 我 做 起 ” 征 文 、 “ 领 巾 与 绿 色 水 红
市政府 的有关文件 , 我市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护队伍, 建立起了市、林业、乡、村 ( 林场 )四级监督管护 网络。
为 强化 教 育保 障 , 区 、 ( ) 650 名教 师参 与授课 1 0 各 县 市 0 余 320多课 人 进 行 了 培 训 。 通 过 培 训 , 使 授 课 均 成 立 了 由 水 务 、教 育 部 门组 成 的 时,受教 育学生达 2 6万余人 。 教 师 更 深入 地 掌握 了水 土保 持 知 识 ,
水土保持办法》、 《 海林市水土保持监督管护方案 》、
《 海林 市保 护 海 浪河 、根 治斗银 河 、建 设莲 花湖 全 民生
态建设规定》等地方配套法规。同时制定 了相应 的办理 流程图, 并经市法制办审核 , 为刚性收费依据和标准 , 作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青海省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青海省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青海省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7.12•【字号】青政办〔2023〕51号•【施行日期】2023.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青海省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23〕5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生态环境,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水土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助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加强全省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持续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谱写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新时代青海水土保持新篇章。

到2025年,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社会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水利部门1800平方公里,林草、农业农村等部门6100平方公里),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7.6%。

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8.94%,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措施探讨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措施探讨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措施探讨摘要: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保证。

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全面落实水土保持规划和法律法规的必要手段。

运用适宜的技术手段监测水土流失相关信息,做好水土流失区域记录,通过动态监测数据掌握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和规律,为相关部门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信息支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促进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措施引言在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扰动范围、土方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等数据采集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如何高效、精确获取上述监测数据是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与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1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1.1系统掌握水土流失区域动态数据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大量严重的水土资源破坏。

利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监测点,获取水土流失区域的动态数据和发展规律,为水土保持预防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受外界因素和原状侵蚀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地形地貌变化不稳定,给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对建设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自然灾害的变化趋势,可以避免水土流失的损失,将危害降到最低。

1.2提高水土保持规划的科学性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工作。

监测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对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和采取相关治理措施具有科学意义。

同时,水土保持监测可以实时动态监测水土流失面积,为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及相关方案节省调查时间,有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高质量运行和效率提升,促进水土保持规划科学发展。

水土保持监测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水土流失进行全面监测,为研究水土流失的成因、发展规律和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要求研究人员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水土保持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在水土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防治思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水利水土保持站年终工作总结8篇

水利水土保持站年终工作总结8篇

水利水土保持站年终工作总结8篇篇1一、背景过去的一年,水利水土保持站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以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扎实推进水利水土保持工作。

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水土保持项目规划与治理本年度,我们围绕区域水土保持需求,完成了多项水土保持项目规划和治理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开展土壤侵蚀普查,制定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坡面生态修复工程,增强土壤保持能力;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2. 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建设本年度,我们加强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完善了监测网络体系,提高了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

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监测效率和水平。

3. 水土保持宣传与教育工作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工作。

包括制作宣传展板、举办专题讲座、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本年度,我们参与了多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具体内容包括:水利工程勘察与设计;工程施工技术监督;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

三、工作成效1.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实施一系列水土保持项目,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 监测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监测工作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了社会各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 问题:项目资金不足,制约了工作的推进。

改进措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强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

2. 问题: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改进措施:加大项目治理力度,创新治理模式和方法,提高治理效果。

3. 问题:监测信息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赵永军;冯伟;许永利【摘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管理任务重。

随着国家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下放事权,水土保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亟需创新管理手段。

水土保持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空间数据库和“3S”技术,搭建现代化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的高效管理。

目前,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目标、思路明确,正在稳步推进系统建设与试点应用工作。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作者】赵永军;冯伟;许永利【作者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100053;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100053;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加快推进。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抓手,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重视,工程规模不断加大,实施范围不断扩展。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管理任务重,如何做好项目管理一直是各级管理部门探研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转变政府职能、逐步下放事权要求的提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变化,亟需创新管理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手段,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短板,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1 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1.1 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质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在内的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指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和空间信息技术,对工程建设相关信息进行分级录入、存储和管理,满足不同管理层级对项目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的需求,以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和远程监管的目的。

水土保持站年度总结(3篇)

水土保持站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水土保持站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水土保持工作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政策,扎实开展水土保持各项工作。

现将2023年度水土保持工作总结如下:一、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1. 水土流失治理2023年,我站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XX万亩,治理程度达到XX%。

其中,坡耕地整治XX万亩,沟道治理XX万亩,生态修复XX万亩。

治理过程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工程、生物、农业等措施,确保治理效果。

2. 水土保持监测全年共开展水土流失监测XX次,监测面积XX万亩。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了全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水土保持宣传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全年共举办培训班XX期,培训人员XX人次;悬挂宣传标语XX条,发放宣传资料XX份。

4. 水土保持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年共申报水土保持项目XX个,争取资金XX万元。

项目涉及坡耕地整治、沟道治理、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有力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 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

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治理任务繁重。

2. 水土保持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然水土保持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 水土保持宣传力度不够。

部分群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不足,导致水土保持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 深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政策,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确保治理任务顺利完成。

2.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拓宽资金渠道,确保水土保持工作资金需求。

3.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及时掌握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围。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9.25•【字号】赣府厅发〔2023〕9号•【施行日期】2023.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9月25日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推动新时代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江西实际,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及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的需要,围绕美丽江西建设,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贡献力量。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持续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86.57%。

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87.87%,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

二、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三)严格水土保持空间管控。

结合江西“三区三线”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范围,根据省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家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分类分区提出差别化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措施,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管控,切实减少人为活动影响。

水土保持法 第四十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水土保持法  第四十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水土保持法第四十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经费。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完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国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

二、主旨:本条是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性质、经费保障,以及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动态监测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一、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1)水土保持监测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可以准确掌握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情况,分析和评价水土保持效果,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部署、规划布局、防治措施科学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掌握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情况、防治成效,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监督检查、案件查处等提供重要依据;可以积累长期的监测数据和成果,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标准规范制定等提供可靠数据资料。

(2)水土保持监测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基础。

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全国生态环境现状、变化和动态趋势,分析和评价重大生态工程成效,为国家制定生态建设宏观战略、调整总体部署、实施重大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3)水土保持监测是国家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可以不断掌握水土资源状况、消长变化,为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发展格局与产业布局、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4)水土保持监测是社会公众了解、参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

可以使公众及时了解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满足社会和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的提高。

二、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和成果是服务于政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的,因此,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领导,保障监测工作经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纳入水土保持规划,将监测网络运行经费、监测业务工作经费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任务

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任务

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任务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施水土保持工程中,水土保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工程实施效果和环境效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本文将探讨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和任务。

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获得基础数据水土保持监测的第一目标是获得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制定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方案、确定设计参数、计算工程造成的环境风险,以及监测工程实施效果等。

因此,水土保持监测需要获得有关土地、地形、水文、气象、生态等方面的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满足精度高、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好等要求。

2.评估环境风险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造成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因此,水土保持监测的另一个目标是评估环境风险。

监测需要关注水土流失情况、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情况、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

3.评价工程效果水土保持监测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评价工程效果。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工程实施的效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工程效果的评价需要关注工程治理的面积、治理程度、生态效益等方面,以便为工程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监测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监测数据水土保持监测的第一任务是采集监测数据。

数据的采集需要注意监测点的设置、监测参数的确定以及监测频次等。

监测点的设置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和监测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监测参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水质、生态等方面影响的情况;监测频次需要根据监测目标的要求确定。

2.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质量的验证、异常值的排除以及数据的加工和转换等,目的是确保数据可靠和有效。

数据分析需要运用各种统计和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为工程效果评价和环境风险预警提供依据。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0.02.24•【文号】办水保〔2020〕28号•【施行日期】2020.0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的通知办水保〔2020〕28号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深入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部党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2020年度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工作,现将《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相关工作。

水利部办公厅2020年2月24日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担当、狠抓落实,以提高水土保持率为目标,以健全制度和强化执行为主线,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务实管用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责任落实体系,健全以基础扎实、创新引领为核心的工作保障体系。

强化监测、信息化、科研、标准、计量等基础性工作。

切实管住人为水土流失,加快重点地区治理速度,推动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见实效、上台阶。

一、突出水土保持监管1.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制度体系。

制定出台水土保持方案承诺制、区域评估、监测“三色”评价等制度,修订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5号令)。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系统梳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政策制度,做好“立改废释”。

2.开展人为水土流失卫星遥感常态化监管。

水利部利用2020年上半年卫星遥感影像,组织开展覆盖全国范围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地方负责现场复核、认定和查处。

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利用2020年下半年遥感影像,至少加密开展一次遥感监管。

水土保持宣传方案(通用5篇)

水土保持宣传方案(通用5篇)

水土保持宣传方案水土保持宣传方案(通用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土保持宣传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土保持宣传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水土保持法》,强化全社会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为目的,以媒体宣传和国策教育为主要手段,面向各级领导干部、面向社会公众、面向广大青少年,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使全社会认识我市水土流失的状况和危害,了解水土保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营造广大公民自觉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关心支持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围。

二、基本目标与主要任务(一)基本目标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开展广泛的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基本实现三提高、三增强的目标: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制观念,提高各级水保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增强全民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增强开发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法律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各级领导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主要任务1、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要突出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和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性。

2、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水土保持重点、试点工程的建设成就和典型经验。

各“长治”工程所在县要做好“长治”20年的总结及治理成效宣传,各“中央预算内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县区也要对治理成果广泛宣传。

3、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以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近期主要利用水土保持执法专项行动执法等途径对水土保持的违法、执法、守法典型进行曝光和宣传。

4、大力宣传推广水土保持科学和实用技术,宣传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成果。

5、大力宣传水土保持防治理念,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构架覆盖全社会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水土保持监测为基础以网络系统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危害严重。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力减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沙化面积不断扩展;据不完全统计,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近267万hm2,造成各种土地退化面积100万km2。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洪涝、干旱和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目前,黄河下游河段已成地上"悬河",长江荆江河段已变成"悬江",洞庭湖也成为"悬湖";而且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水库、山塘总库容就达200亿立方米,这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已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措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适应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需要,满足21世纪信息化时代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要求,我们按照水利部确立的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以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和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以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和决策水平。

1、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1999年3月启动实施的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是水利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的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大项目。

该项目全面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行全流程数字作业,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国数据的集成;2002年1月水利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发布了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公告。

第二次遥感调查的顺利完成,成为水土保持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里程碑;特别是总结出的一套科学的技术方法,取得的丰富的基于信息化的数据成果等,为水土保持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面依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人机交互判读分析,获取土壤侵蚀专题信息;以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作为数据信息处理、管理、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

特别是采用全流程数字作业设计与实施,从数据准备到结果生成均采用数字作业形式,且专题数据采用数字式分层管理方式,为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数据信息基础。

具体技术流程见图1、图2。

第二次遥感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全国土壤侵蚀的类型、强度、数量和分布。

在调查时,以TM影像为信息源,结合地形图、土地利用图、区域性土壤侵蚀调查及其治理成果,参考泥沙径流资料,采用全数字化人机交互作业方式,首先是分省(市、自治区)完成调查任务,然后全国统一接边完成数据集成和汇总。

土壤侵蚀类型和强度分级遵照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要求,按照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主导因素与综合性相结合、逻辑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确定和划分。

表1 全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一级类型强度等级(二级类型)1 水力侵蚀 11 微度 12 轻度13 中度14 强度 15 极强度 16 剧烈2 风力侵蚀 21 微度 22 轻度 23 中度 24 强度 25 极强度 26 剧烈3 冻融侵蚀 31 微度 32 轻度 33 中度34 强度1.2取得的成果1.2.1 摸清了全国水土流失情况和发展趋势根据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4.88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0.67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26.98万km2。

和全国第一次土壤侵蚀调查结果比较,可以得出下列结论:(1)全国土壤侵蚀总面积减少本次遥感调查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面积为355.56万km2,比第一次减少了11.47万km2。

说明10年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2)全国水蚀面积有所减少,强度有所下降本次遥感调查水蚀面积164.88万km2,减少了14.53万km2。

强度以上水蚀面积由37.72万km2减少到26.34万km2,减少了11.38万km2。

(3)东、中、西三大地区水蚀面积增减幅度不同东部地区水力侵蚀面积减少了3.87万km2,减少29.25%。

中部地区水力侵蚀面积减少了13.44万km2,减少21.64%。

西部水力侵蚀增加了2.77万km2,增加2.66%。

这表明今后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是西部。

(4)风蚀面积基本持平,略有增加此次调查为190.67万km2,较第一次增加了3.06万km2,增加1.63%。

说明了我国风蚀面积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另外,从土壤侵蚀分布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土壤侵蚀严重地区处于长江上游的云、贵、川、渝、鄂和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晋、陕、甘、蒙、宁。

这与国家目前确定的重点治理区基本吻合。

1.2.2 建立了土壤侵蚀空间数据库建立了七大流域及各省、县土壤侵蚀图形库、遥感影像库,建立了具有统一坐标系统的分省、分县和分流域土壤侵蚀数据的全国土壤侵蚀空间数据库,填补了我国水土保持信息化领域基础数据库的空白。

分省土壤侵蚀图形与属性数据库数据总量1802兆;分县土壤侵蚀图形与属性数据库县数据总量2067兆;7大流域土壤侵蚀图形与属性数据库数据总量1571兆。

建立了全国、分省、分县的耕地坡度构成情况数据库,数据总量达4600兆。

编制完成了全国、分省、分流域土壤侵蚀数字地图,数据总量747兆。

1.2.3 建立了土壤侵蚀演示与查询系统主要包括:一是建立了基于Arc/info软件环境下的全国、7大流域、各省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字地图演示系统;二是以ArcView为平台,建立了包括分县遥感图像、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空间分布状况、不同图斑的实地面积与类型和强度属性、典型区域景观照片对照等内容的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演示查询系统。

1.2.4培养和锻炼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队伍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是现代高新技术在水土保持中应用的一次重大尝试。

经过不断地强化培训和实战锻炼,培养了一批能利用遥感技术、熟悉全数字作业、熟练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人员,建立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高的监测技术队伍,为水土保持信息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2、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要求,1995年水利部就启动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期工作,在经过几年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2000年编制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2年7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了该项目(《国家计委关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计农经[2002]1176号),同意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同意系统分两期建设。

2.1系统建设的目标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省级监测总站及其监测分站为监测信息管理的基本构架,以监测点的地面观测为基础,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形成快速便捷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系统,实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动态监测的信息化、现代化,促进监测数据、设备、理论和技术方法等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全面提高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科研、示范、监督和管理水平,为水土流失预测预报和评价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提供准确数据,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决策提供支持。

2.2系统建设的任务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全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主,全国性、区域性的控制性监测与局部地区的定位观测相结合,努力实现与相关行业的资源共享,建成满足不同层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设计、防治示范、监督管理和决策的需要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其建设内容主要是:(一)建设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个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总站及其175个监测分站;(二)水土流失观测和试验设施、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数据管理和传输设备等,工程建设期为5年。

一期工程建设主要涉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2个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总站及其100个监测分站,建设期3年。

截止2003年7月,一期工程建设1个监测中心、2个流域机构监测中心站、13个监测总站和100个监测分站的机构已全部得到了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批准,人员也已基本到位。

3、近期工作重点3.1 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促进水土保持信息化,迫切需要在充分吸收最新水土保持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建立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指标的采集方法、数据记录方式和更新周期等。

3.2 全面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监测根据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推进黄河中游、长江上游、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东北黑土区、京津风沙源等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重点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监测。

3.3 开发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针对我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域和动态监测的复杂性,治理目标的多元性的特点,开发研制多种空间尺度的、多种用途的、多种形式的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水土流失预测预报信息化技术支持体系,为全国水土流失定期公告提供连续的数据支持。

3.4 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在吸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思路的基础上,确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的分类、要求和范畴,制定和完善水土流失监测、监测数据整(汇)编、监测设施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体系。

3.5 水土保持公务系统研发按照水土保持工作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工作规范化和业务处理程序化的要求,在"中国水土保持公务管理系统1.0试用版"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公务管理系统继续进行深度开发,逐步形成一个涉及水利部、流域机构、省、地、县水土保持公务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以促进水土保持行业的信息共享和办公自动化。

3.6 推广"3S"等信息化技术,建立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应用队伍继续坚持不懈地试验研究、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培养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应用人员,使其熟练掌握现代信息管理设备操作和数据分析技术,确保水土保持信息传输、处理、交换的准确、快速和畅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