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必修四)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重难点知识速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重难点知识速记
1. 理解“哲学”的概念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注意:“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 把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内容包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3.正确理解唯物主义
①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③划分基本形态的依据:对物质的理解不同。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正确理解唯心主义
①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觉得物质。

②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③划分基本形态的依据:对意识的理解不同。

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理解为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意识理解为客观精神。

5.全面理解哲学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看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其次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6.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它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成: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⑥中国化重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其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7.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①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③物质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可知性”。

④要弄清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

⑤要明确哲学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

注意:①“客观实在”不能表述为“客观存在”。

②区分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与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哲学上的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8.正确理解“规律”概念
①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特点:固有、本质、必然、稳定。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④哲学上的规律,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⑤哲学上讲的规律可总结为“三是、三不是”,即规律是固有的联系,不是主观臆造的联系;是本质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是必然的联系,不是偶然的联系。

⑥规律具有稳定性,但不是不变的,是随着客观事物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9.全面理解“意识”概念
①从意识的本质上来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从意识的起源上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从生理基础上来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注意: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能动的,反映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

10.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11.正确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哲学依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到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③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④怎样做:首先,要全面辩证地把握实际。

要全面地了解客观实际,从整体上把握实际,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其次,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再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最后,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2.正确理解“实践”概念
①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②内容: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④理解: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整个世界,也不是主观世界;实践含义中“改造”是使客观事物形态发生变化,而不是“认识”。

13.正确区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关系
区别: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也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②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③理论是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的认识,包括正确的理论和错误的理论。

④科学理论是正确的理论,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真理。

联系:①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是第二性的。

②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认识的系统化。

1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联系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②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③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⑤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15.辨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关系
区别:①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②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物质觉得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从实际出发强调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矛盾各有特点,反对一刀切。

联系:二者都要求了解实际情况,使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16.把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方法论要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19.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办事情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不要忽视次要矛盾。

⑤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20.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
①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②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体。

注意: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不同。

21.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④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⑤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2.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①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并实现人生价值。

②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我们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