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正常CT及常见疾病影像表现

合集下载

脾脏的正常与异常CT表现

脾脏的正常与异常CT表现
弥漫性脾肿大 超过5个肋单元
第二节 副脾
❖ 副脾(accessory spleen)又称额外脾。为先天性异位脾
组织,与主脾结构相似,具有一定功能的脾组织。约占尸 检10%~30%,多为单发,常位于脾门或沿脾血管分布, 也可沿脾脏的悬韧带分布。约有20%的副脾发生在腹部或 后腹膜的任何地方。
【诊断要点】
脾脏的正常CT表现及常见疾病的 CT表现
第一节 脾肿大
❖ 脾脏弥漫性疾病多表现为脾肿大(enlarged spleen)。脾脏大小个体差异较 大,解剖学测量脾脏的平均长10.5cm,宽6.5cm,厚2.5cm,最大径超过 15cm者肯定增大。引起脾肿大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炎症性、淤血性、增殖性、 寄生虫感染、胶原病和浸润性病变等。
1.症状与体征:通常无临床症状,较大者可于上腹部触及 肿块。
2.消化道钡餐造影:位于胃壁或胃周围者,可显示类似胃 粘膜下肿瘤征象。
3.MRI检查:形态上呈圆形或椭圆形,信号特征与主脾相 同,增强扫描,副脾与主脾的强化一致。
4.DSA检查:可见脾动脉的小分支进入副脾,与主脾染色 一致。
❖ 【CT表现】 1.CT平扫脾门部小结节,多数直径不超过2.5cm,边缘光滑。偶见位于脾门 以外者。 2.增强扫描副脾与主脾强化一致,CT值相同。 3.动态增强扫描:两者的增强与消退之动态变化也完全一致。 4.鉴别诊断:需与腹部肿瘤鉴别,勿把副脾误认为淋巴结肿大或其他肿物。 脾摘除后副脾可增大。副脾也可发生脾脏的病变,如淋巴瘤。
❖ 诊断要点: 1.症状和体征: 1)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2)脾肿大病因不同而致临床症状各异。 3)深吸气时,脾脏触诊在肋缘下超过2~3cm。叩诊时,脾浊音区相应扩大。 2.X线平片:脾脏X线测量长径超过15cm,宽径超过8cm可诊断脾肿大。明显 增大时可引起左膈升高,胃泡右移,左肾轮廓影向内下方移位。 3.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脾大对胃肠道的压迫、推移征象,结肠脾曲下移, 相应的横结肠上缘出现压迫。 4.MRI检查:单纯性脾肿大MRI信号强度均匀。

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

脾脏常见疾病CT诊断

整理版ppt
45
CT表现
平扫:
1、脾弥漫性肿大,无特异性
弥漫浸润型、粟粒型:脾肿大,但肿瘤太小CT 不能显示
2、结节型、肿块型:脾密度不均,单发或多发 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大于1cm,边 缘模糊不清
增强:轻度强化但低于正常脾脏强化程度,肿块 显示清楚
全身恶性淋巴瘤脾浸润者淋巴结肿大,多见腹腔
整理版ppt
39
CT增强动脉期及门脉期脾实质内低密度病变, CT值约19Hu,无强化,明显分叶;病灶周边 脾实质内可见多个小囊状卫星病灶
整理版ppt
40
整理版ppt
41
脾错构瘤
脾脏错构瘤是第三常见脉管源性的良性肿瘤,仅 此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常为孤立性,少数为多发 性。病灶内成分多样化,如:扩大的血管腔、淋 巴网样细胞,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等。偶见含铁 血黄素沉着和钙化。
脾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
影像科
整理版ppt
1
脾脏的解剖
位于左上腹,上位横膈,内侧为胃底,外接 胸壁
大小变异较大;平均长10.5cm,宽6.5cm, 厚2.5cm
脾脏外缘圆隆光滑,内缘呈分叶状,不同层 面形态不同,近似于新月形或内缘凹陷的半 圆形
整理版ppt
2
检查技术
脾脏示USG、CT、MRI最容易显示的脏器 USG是首选检查方法 CT图像更清晰 MRI与USG、CT相仿,更适合显示弥漫性病
病灶常为多发,表现为多个楔状病灶;梗死可伴 发脾内出血
可无临床症状整理,版pp亦t 可引起左上腹痛,发热
22
脾梗死CT表现
平扫:
-脾内三角形低密度影,基底位于脾外缘,尖端指 向脾门,边缘可清或略模糊
-大的梗塞灶中央可以伴有囊性变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 血行感染多见, 死亡率较高
平片 左膈上升,肺 不张、胸膜炎脾内液 平面等为特异征相。
LOREM IPSUM DOLOR
• 增强扫描:可明 确区别脓肿与正 常界限
T1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 周围有稍高信号的脓肿壁,
脓肿可单房也可多房
• CT平扫呈限局 性低密度影,密 度不均,边缘欠 规则。脓腔内可 见气-液平面
病灶,对定性有一定帮助
• T1病灶内不均匀 GD-DTPA增强扫描强 低信号,信号低 化方式与血管瘤相似。 于正常脾组 织, 但边界多不清 边界部分清楚
脾转移瘤 (metastatic tumor of spleen)

可来源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 胃肠道恶性肿瘤,少数也可来源 于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恶性黑 色素瘤、骨及软骨恶性肿瘤等
• 具有造血 • 破血
• 滤血
• 免疫等多种功能
脾的解剖及正常影像
• 脾的 X 线解剖:位于左 肋区深部,胃与膈之间, 长轴与第 10肋平行,凸 面为膈面,凹面为脏面。 • 脾的正常影像:平片: 位于左上腹,相当于 9—11 后 肋 部 位 , 其 长 轴与第 10后肋一致。边 缘完整、新月形,密度 均匀。
• 平片:脾大,有 时可见星芒状钙 化。
血管造影;属富血
增强显示不规则、
供肿瘤。
不均匀的增强效果。
MRI
• T2 不均匀高信 号且境界清,内 可见更高信号、 等信号、低信号
含脂肪、钙化为主者和囊
性表现为主者无强化 周边 或中间少许纤维分隔可轻 度强化

T1 低或低等混合信 号,由于病变内含脂 肪(对定性帮助较大) 或出血,T1内可出现 高信号,需做脂肪抑 制序列以区别

医学影像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医学影像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病理学 贫血性梗死.在脾淤血时,贫血性梗死病灶周围有出血带 梗死的病灶常为多发 表现为尖端朝向脾门的楔状分布 有时脾梗死还可伴发脾内出血
CT
多发生于脾前缘处近脾门的方向 平扫时为低密度区 梗死灶呈三角形或楔形、底近脾的外缘.尖端面向脾门 增强扫描显示更为清楚
脾密度增高而梗死灶不增强,对比更好 若整个脾脏梗死.则在增强扫描时,整个脾脏呈不强化现象,只有脾包膜有增强现象
症状 不典型,多在体检中发现,扭转时出现疼痛。查体触及一活动包块 平片 脾窝处脾影消失 胃肠造影 腹腔内活动性肿块应 CT 可显示异位脾的形态位置 血管造影 可显示脾动脉位置,脾扭转时,可见脾动脉突然中断消失
额外脾(副脾accessory spleen)
常位于脾门处,单发占88%,双副脾占9%,两个以上占3% 症状 多无症状,查体时或无意中发现 胃肠造影 副脾位于胃壁或为周围者,可产生类似于胃粘膜下肿瘤征相 血管造影 可见脾动脉分支进入副脾,实质期副脾呈边缘光滑密度增高影,与主脾染色一致 CT 脾门处小结节影,类圆形,光滑。直径不超过2,5cm.其CT值与主脾相同
厚3—4cm。重量150g 长径:下极最低点到脾上极最高点的最大距离 宽径:垂直于长轴的最大径
脾的解剖及正常影像
血管造影 动脉期:脾动脉起源于腹腔A,有的起自腹主A,或肠
系膜上A分支 毛细血管期:脾的密度开始不均匀,以后逐渐变均匀,
密度增加 静脉期:脾静脉5-8mm
•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脾的转移瘤以血行播散为主,少数也可为淋巴管转移。 可来源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少数也可来源于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骨及软骨恶性肿瘤等 占全身转移瘤的2-4%。
临床表现

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2

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2

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2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1-引言脾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免疫反应、造血、血液滤清等。

因此,了解脾脏的正常形态和病理变化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脾脏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脾脏及脾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2-脾脏的解剖结构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分为脾实质和脾窦两部分。

脾实质由红髓和白髓组成,红髓主要参与造血功能,白髓则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脾窦则为贮血和滤清血液提供了空间。

3-脾脏的正常影像学表现3-1 脾脏大小和形态正常情况下,脾脏长约12-15厘米,宽约7-8厘米,厚约3-5厘米。

形状多为椭圆形或楔形,边缘光滑,表面呈纵行褶皱。

3-2 脾脏的密度和强化特点脾脏的密度与肝脏相似,略低于肝脏。

在不同的CT或MRI扫描阶段,脾脏可有不同的强化特点,如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

3-3 脾脏的血供和引流脾脏的血供主要来自脾动脉,引流则通过脾静脉和脾窦。

脾窦是脾脏内特殊的血窦结构,有助于滤清血液。

4-脾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4-1 脾梗死脾梗死可呈团块状或局限性低密度区,边缘模糊。

增强扫描可显示周围强化环,类似于肝梗死的表现。

4-2 脾肿瘤脾脏常见的肿瘤包括脾血管瘤、脾囊肿、脾肿瘤和脾转移瘤等。

脾血管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可有壁结节。

脾囊肿呈圆形囊性低密度病灶。

脾肿瘤通常呈圆形或分叶状,可有强化。

4-3 脾创伤脾脏创伤可表现为脾脏破裂、脾出血或脾血肿等。

脾脏破裂可导致脾脏表面不规则、出血或积液等。

脾出血和脾血肿呈高密度影像,可有包膜或分层。

4-4 脾囊肿脾囊肿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囊性低密度占位,边缘清晰。

囊内可有液平或壁结节。

4-5 脾脓肿脾脓肿通常呈多房性或单房性囊腔,囊内可见液平或壁结节,边缘模糊。

增强扫描可显示周围壁强化。

以上仅为部分脾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请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附件:无注释:1-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2-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06
07
脾恶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脾脏增大或手触其边缘有结节状感觉 患者感觉左上腹疼 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 全身淋巴瘤,则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区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添加标题
脾恶性淋巴瘤
01
添加标题
平片
02
添加标题
脾脏增大
03
添加标题
血管造影
04
添加标题
脾动脉分支受压移位,动脉可见浸润狭窄、充盈缺损
化脓性脾脓肿
脾外伤(trauma of spleen)
指腹部受到外在力量的撞击而产生的闭合性损伤,是常见的腹部严重创伤,多由高处坠落、交通意外等引起 被膜下破裂 中央破裂 完全性破裂 症状:剧烈患部疼痛,严重者多以失血性休克、腹部膨隆为首发症状
平片和透视 较肝挫裂伤更为常见,出血首先聚积在脾的周围使其肿大 X线透视或照片会见到脾影增大,密度增加,脾周缘模糊 邻近的脏器因脾的肿大受推压移位 左隔上升尤其是外侧的上升 胃膈间距的增宽及胃气泡下内移 脾曲结肠受推压下移 相应的肋腹壁的软组织挫伤肿胀 相应的肋骨骨折,是脾破裂的合并症 如若合并有左侧气胸或胸积液又或左下肺病变时,则会影 响对脾挫伤的判断
大部分淋巴管瘤表现为多房性,MR可显示其囊壁和分隔。
脾错构瘤(splenic hamartoma)
又称脾结节增生,脾腺瘤、纤维瘤等,少见良性肿瘤,多种正常组织异常混合形成。 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表现 小------无症状 大------疼痛、左上腹包块 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脾淋巴瘤
多发脾淋巴瘤
脾淋巴瘤
脾恶性淋巴瘤
脾血管肉瘤(splenic angiosara
很难与血管瘤去鉴别,血管肉瘤以下特征更突出 血管造影:肿瘤血管、肿瘤染色 肿瘤内造影剂贮留更显著 可出现明显动静脉短路 CT 不规则增强更为明显

2023修正版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2

2023修正版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2

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2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一、脾脏的解剖结构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腔,被胃、左侧膈肌和大网膜所包裹。

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参与免疫反应、造血调节、储存血细胞及细菌清除等。

它由纤维组织与血管组织构成,并分为红髓和白髓两部分。

二、正常脾脏的影像学表现1. CT扫描在CT扫描中,正常的脾脏呈现均匀且稍高密度的状态,与周围组织有清晰的分界。

脾脏容积通常在100-300ml之间,大小通常为11-14cm之间。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脾门、外形及脾囊等结构。

2. MRI扫描常规MRI扫描中,脾脏呈现均匀的低信号强度。

使用短T1加权序列(如T1-加权扫描)可以更好地显示脾脏边缘,并准确评估脾脏的体积。

三、脾脏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1. 脾囊肿脾囊肿是脾脏的一种常见囊肿病变,通常表现为脾脏内或脾脏边缘可见的液性低密度影像。

在CT或MRI扫描中,可见囊肿壁光滑,内部液体密度均匀。

根据病变大小和临床表现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2. 脾梗死脾梗死是一种由于脾动脉或其分支的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脾脏组织坏死的疾病。

在CT扫描中,脾梗死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灶。

MRI扫描中,梗死区域显示为高信号强度。

梗死的大小和范围取决于缺血时间和梗死的原因。

3. 脾脓肿脾脓肿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病,常常由脾创伤、感染或脾梗死引起。

在CT扫描中,脓肿呈现为周围水肿,大部分为囊性或实质囊性混合性病变。

脓肿的边缘模糊,并常伴有局部梗死。

4. 脾肿瘤脾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常见的良性脾肿瘤有脾血管瘤、脾囊肿等。

良性肿瘤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或等密度病变。

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脾白血病、脾肉瘤等,在CT或MRI扫描中呈现不规则形状的病变,边缘模糊或不规则。

5. 其他脾脏疾病其他脾脏疾病包括脾静脉曲张、脾血管瘤、脾结核等。

这些疾病在影像学中具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如扩张的脾静脉、脾内可见的异常血管形态、脾内钙化灶等。

脾脏CT、MRI诊断

脾脏CT、MRI诊断

脾脏转移瘤

临床与病理


为其它脏器恶性肿瘤血行转移而来,也可为 邻近脏器恶性肿瘤直接侵犯 一般为多发,少数为单发
脾脏转移瘤

CT表现



平扫:多为低密度肿块,中央可见更低密度 坏死区 增强;不同程度强化 可见腹膜(腹水或结节块阴影)、肝及其他 脏器有转移灶
脾转移瘤
脾转移瘤
脾梗死

脾血管瘤

CT表现


平扫: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区,大的病灶中央 可见更低密度的疤痕区 增强扫描:早期病灶周围明显结节状强化, 然后逐渐向中央充填,延迟扫描大多能完全 充填,与脾脏呈等密度
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亮灯 泡征) 增强扫描同CT

MR表现


脾血管瘤
脾血管瘤
脾脏恶性淋巴瘤

脾梗死
脾梗死
脾梗死
脾损伤
CT表现 局限性包膜下血肿


新月形或半月形病变,位于脾缘处,相邻脾 实质受压变平或呈内凹状 增强扫描:脾实质强化而血肿不强化 圆形或椭圆形略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血肿不强化

脾内血肿

脾损伤

脾撕裂伤

急性期:边缘不清,增强后脾内线样低密度 后期:形成边缘清楚的裂隙,类似脾切迹 脾损伤常合并脾周血肿、腹腔积血 发现脾周血肿、积血,须快速明确有无脾损 伤

密度的异常:
单纯的脾肿大MRI信号强度和均匀度无改变 脾肿瘤常表现为T2WI高信号
脾肿大
脾脏密度改变
脾肿大
脾脏信号改变
脾脏常见疾病的CT、MRI诊断

脾血管瘤

脾脏的正常CT表现

脾脏的正常CT表现

• 【诊断要点】 1.症状: 1)发热:发热前常有寒战,多为弛张热。 2)腹痛:脾区持续性钝痛、胀痛。 3)其他: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和消瘦。 2.体征:脾大,脾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10×109/L,中性>0.7。 4.X线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左横膈升高,盘 状肺不张和胸膜炎等,若在脾内出现气液 平面为特征性表现。 5.B型超声:脾内局限性低回声区,边界不 规则。
• 【诊断要点】 1.明确的左上腹创伤史。 2.脾脏外伤后,可出现左腹部痛,脾脏增大, 压痛以及腹膜刺激征象。 3.当伴有脾破裂时,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急 速下降,并有休克等严重症状。 4.X线平片:脾脏形态变化,破裂出血时轮 廓不清或消失,反射性肠郁张,合并肋骨 骨折,胸腹腔积液等征象。 5.腹腔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溢,动脉闭 塞,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形成,无血管 区和包膜下血肿及脾周围腹腔内血肿可导 致脾脏受压、移位征象等。
副脾
• 副脾(accessory spleen)又称额外脾。为 先天性异位脾组织,与主脾结构相似,具 有一定功能的脾组织。约占尸检10%~30%, 多为单发,常位于脾门或沿脾血管分布, 也可沿脾脏的悬韧带分布。约有20%的副 脾发生在腹部或后腹膜的任何地方。
• 【诊断要点】 1.症状与体征:通常无临床症状,较大者可 于上腹部触及肿块。
3.动态增强扫描:两者的增强与消退之动态 变化也完全一致。
4.鉴别诊断:需与腹部肿瘤鉴别,勿把副脾
误认为淋巴结肿大或其他肿物。脾摘除后
副脾可增大。副脾也可发生脾脏的病变, 如淋巴瘤。
多脾综合症
• 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 syndrome)为先 天性脾脏发育异常伴有多个内脏畸形和心 血管畸形的综合征。本病较为罕见。

脾脏正常表现、常用测量径线、肿大临床诊断、X线平片测量、B超测量、 CT测量和影像图判断脾大症状指南

脾脏正常表现、常用测量径线、肿大临床诊断、X线平片测量、B超测量、 CT测量和影像图判断脾大症状指南

脾脏正常表现、常用测量径线、肿大临床诊断、X线平片测量、B超测量、 CT测量和影像图判断脾大症状指南脾脏的正常表现脾的大小、重量还因不同年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状态而异,在成年人、通常大约10cm长,6cm宽,3-4cm 厚。

在老年人则趋减小。

在成年人脾平均重量的为150g(正常范围为80-300g,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血液的含量) 。

脾脏常用的测量径线1、脾厚径(t):脾门中心层面之脾内缘至脾外缘的最短径。

2、脾长径(b):脾门中心层面脾的最长径(前后直线)。

3、脾上、下径(I):脾的上缘至脾的下缘的垂直距离,即脾下极床位减去脾上极床位。

4、脾肋单元计数(ru):脾最大截面之层面脾外缘占据肋单元数。

脾脏肿大的临床诊断1、轻度肿大: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2、中度肿大:脾肿大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

3、高度肿大:脾缘超过脐水平线以下或超过前正中线,也称巨脾。

X线平片测量1、可依据临床诊断标准。

2、长径超过15cm,宽径超过8cm可诊断脾肿大。

明显增大时可引起左膈升高,胃泡右移,左肾轮廓影向内下方移位。

B超测量1、轻度肿大:脾形态饱满,长径>12.0cm,厚度>4.0cm,脾门静脉内径>0.8cm,右侧卧位左肋缘下长<4.0cm,仰卧位时可探及脾脏下缘,实质回声颗粒增粗。

2、中度肿大:脾形态饱满且边界不规则,脾门切迹变浅,长>13.0cm,厚>5.0cm,脾静脉内径>1.0cm,右侧卧位左肋缘下长>4.0cm或平脐,实质回声明显增粗。

3、重度肿大:大小形态失常,长>15.0cm,厚>5.0cm,脾静脉>1.2cm,右侧卧位脾下缘超过脐孔,实质回声颗粒明显增粗,脾门周围有低回声结节(副脾及肿大的淋巴结)。

4、巨大脾:脾脏大小形态明显失常,脾门切迹消失,右侧卧位脾下缘超过脐孔下甚至达盆腔,实质内有钙化斑及占位病变。

B超和CT判断脾脏正常表现、测量径线、肿大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表现特征

B超和CT判断脾脏正常表现、测量径线、肿大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表现特征

B超和CT判断脾脏正常表现、测量径线、肿大临床诊断及如影像学表现特征脾脏正常表现脾的大小、重量还因不同年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状态而异,在成年人、大约10cm长,6cm宽,3-4cm厚。

在老年人则趋减小。

在成年人脾平均重量为150g 。

脾脏常用测量径线1、脾厚径(t):脾门中心层面之脾内缘至脾外缘的最短径。

2、脾长径(b):脾门中心层面脾的最长径(前后直线)。

3、脾上、下径(I):脾的上缘至脾的下缘的垂直距离,即脾下极床位减去脾上极床位。

4、脾肋单元计数(ru):脾最大截面之层面脾外缘占据肋单元数。

脾脏肿大临床诊断1、轻度肿大: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2、中度肿大:脾肿大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

3、高度肿大:脾缘超过脐水平线以下或超过前正中线,也称巨脾。

X线平片测量1、可依据临床诊断标准。

2、长径超过15cm,宽径超过8cm可诊断脾肿大。

明显增大时可引起左膈升高,胃泡右移,左肾轮廓影向内下方移位。

B超测量1、轻度肿大:脾形态饱满,长径>12.0cm,厚度>4.0cm,脾门静脉内径>0.8cm,右侧卧位左肋缘下长<4.0cm,仰卧位时可探及脾脏下缘,实质回声颗粒增粗。

2、中度肿大:脾形态饱满且边界不规则,脾门切迹变浅,长>13.0cm,厚>5.0cm,脾静脉内径>1.0cm,右侧卧位左肋缘下长>4.0cm或平脐,实质回声明显增粗。

3、重度肿大:大小形态失常,长>15.0cm,厚>5.0cm,脾静脉>1.2cm,右侧卧位脾下缘超过脐孔,实质回声颗粒明显增粗,脾门周围有低回声结节(副脾及肿大的淋巴结)。

4、巨大脾:脾脏大小形态明显失常,脾门切迹消失,右侧卧位脾下缘超过脐孔下甚至达盆腔,实质内有钙化斑及占位病变。

钙化斑由于脾纤维化所致。

CT测量1、脾脏在任一径线上>12cm。

2、横断面图像上以5个肋单元(相邻肋骨和肋间隙的宽度分别代表一个肋单元)。

脾脏的正常与异常ct表现

脾脏的正常与异常ct表现

CT在脾脏疾病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评估病变范围
通过CT检查可以准确评估脾脏病 变的范围和程度,为治疗决策提
供依据。
指导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脾脏疾病, CT可以帮助制定手术方案,评估 手术难度和风险。
监测治疗效果
CT检查可以动态监测脾脏疾病的治 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脾脏位置与形态
位置
脾脏位于左上腹部,胃的左侧, 膈肌之下,通常呈现为横椭圆形 的软组织影。
形态
脾脏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分 叶或不规则突起。
脾脏密度与CT值
密度均匀
正常脾脏在CT图像上密度均匀,无明显的低密度或高密度区 域。
CT值
脾脏的平均CT值通常略低于肝脏,但高于周围脂肪组织。具 体CT值可因个体差异和扫描参数而略有不同。
将CT与其他影像技术(如MRI、PET等)进 行融合成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脾脏病变 的性质和范围。
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
个性化扫描方案
借助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开发智能 化辅助诊断系统,提高脾脏病变的诊断准 确性和效率。
针对不同患者和病变特点,制定个性化的 扫描方案,优化扫描参数和对比剂使用, 提高检查效果和患者体验。
CT在脾脏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要点一
优势
要点二
局限性
CT能够清晰显示脾脏的形态、大小、密度和结构,对于脾 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CT检查具 有快速、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CT对于某些等密度病变和早期病变的检出率相对较低,需 要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此外,CT检查具有 一定的辐射性,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 。
THANKS

脾的CT诊断

脾的CT诊断
及水肿。
【CT表现】
平扫
早期:脾弥漫性增大,密度稍低但均匀。 组织液化坏死后:单个或多个圆形、椭圆形低密 度灶,境界清或不清;脓肿内小气泡液气面 增强 。 脾实质和脓肿壁有强化,而液化区无变化。 正常脾实质和脓肿壁之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多发脾脓肿(图)
二十、脾肿瘤和瘤样病变
良性肿瘤
【CT表现】
表现与肝海绵状血管瘤类似。
平扫:边缘清晰低密度区,较大病灶中央可
见更低密度的疤痕区。
增强:对比剂快速注入,病灶周边明显结节 状增强,向中央充填。延迟扫描病灶完全充 填,与正常脾实质密度一致 。
【MRI表现】 T1WI稍低于脾信号,T2WI显著高信号。 增强:同CT。
亦可见于腹部脏器的严重感染。
【临床】
败血症症状: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白
细胞升高。
典型症状:局限于左上腹痛或左肩胛区痛。
体征:左上腹触痛和摩擦音,左侧胸腔积
液,脾大
【病理】
早期以急性炎症反应为主—脾脏弥
漫增大。
脓肿形成,可单房或多房;可孤立
或多发。
脓肿壁外有反应性的毛细血管扩张
脾脏CT.MRI影像诊断
影像教研室
相关内容 一 、概述 二 、正常脾脏的解剖
三 、脾脏正常影像学表现 四 、脾脏异常影像学表现
一、概述
脾脏:是淋巴器官,主要功能是参与身体的
免疫反应。
呈暗红色,质软而脆,受暴力打击时容易破
裂。
胚胎时期,产生各种血细胞,正常情况下,
产生淋巴细胞。
二、相关解剖
(一) 囊肿
(二) 脾血管瘤
脾恶性肿瘤
(一)脾恶性淋巴瘤 (二)脾转移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脏正常CT及常见疾病影像表现作者:兖州人民医院影像科郭臣脾肿大:脾脏弥漫性疾病多表现为脾肿大(enlarged spleen)。

脾脏大小个体差异较大,解剖学测量脾脏的平均长10.5cm,宽6.5cm,厚2.5cm,最大径超过15cm者肯定增大。

引起脾肿大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炎症性、淤血性、增殖性、寄生虫感染、胶原病和浸润性病变等。

诊断要点:1.症状和体征:1)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2)脾肿大病因不同而致临床症状各异。

3)深吸气时,脾脏触诊在肋缘下超过2~3cm。

叩诊时,脾浊音区相应扩大。

2.X线平片:脾脏X线测量长径超过15cm,宽径超过8cm可诊断脾肿大。

明显增大时可引起左膈升高,胃泡右移,左肾轮廓影向内下方移位。

3.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脾大对胃肠道的压迫、推移征象,结肠脾曲下移,相应的横结肠上缘出现压迫。

4.MRI检查:单纯性脾肿大MRI信号强度均匀。

【CT表现】CT平扫:显示弥漫性脾肿大的程度、形态、实质密度变化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压迫推移征象。

1) 长径超过10cm,短径超过6cm,上下方向长度超过15cm即为脾肿大。

2) 横断面图像上以5个肋单元作为标准,超过者为脾肿大。

若肝下缘消失的层面上,脾下缘仍能见到则可认为脾向下增大。

3) 当脾脏密度高于肝脏密度时,提示有肝脏弥漫性病变。

增强扫描:动脉期脾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密度逐渐均匀。

副脾副脾(accessory spleen)又称额外脾。

为先天性异位脾组织,与主脾结构相似,具有一定功能的脾组织。

约占尸检10%~30%,多为单发,常位于脾门或沿脾血管分布,也可沿脾脏的悬韧带分布。

约有20%的副脾发生在腹部或后腹膜的任何地方。

【诊断要点】•症状与体征:通常无临床症状,较大者可于上腹部触及肿块。

•消化道钡餐造影:位于胃壁或胃周围者,可显示类似胃粘膜下肿瘤征象。

•MRI检查:形态上呈圆形或椭圆形,信号特征与主脾相同,增强扫描,副脾与主脾的强化一致。

•DSA检查:可见脾动脉的小分支进入副脾,与主脾染色一致。

【CT表现】•CT平扫脾门部小结节,多数直径不超过2.5cm,边缘光滑。

偶见位于脾门以外者。

•增强扫描副脾与主脾强化一致,CT值相同。

•动态增强扫描:两者的增强与消退之动态变化也完全一致。

•鉴别诊断:需与腹部肿瘤鉴别,勿把副脾误认为淋巴结肿大或其他肿物。

脾摘除后副脾可增大。

副脾也可发生脾脏的病变,如淋巴瘤。

多脾综合症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 syndrome)为先天性脾脏发育异常伴有多个内脏畸形和心血管畸形的综合征。

本病较为罕见。

【诊断要点】•多脾:多在2个以上,大小相近,位于双侧腹部或右腹部,脾总重量等于正常脾重量。

•心血管畸形:如肝段下腔静脉缺如,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异常连接并扩张,肝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双上腔静脉,双主动脉弓,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单心房及心脏位置异常等。

•两侧肺分叶异常。

•内脏异位:可为部分性或完全性内脏转位。

•其他表现:如胆囊缺如,胆管闭锁等。

【CT表现】•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脾脏,呈结节状或球状,其密度和增强扫描强化特征与正常脾脏相同。

•脾脏异位,可位于右侧腹部。

•复杂的心血管畸形及心脏位置异常等。

•肝左右叶反位或对称等大,胆囊缺如等畸形表现。

脾外伤:脾外伤(trauma of the spleen)占腹部外伤的1/4。

因受力机制不同,可为单纯性脾外伤,也可同时合并肝及其他器官和组织损伤。

脾外伤的分型:①脾挫伤。

②脾包膜下血肿。

③脾实质内出血而无脾脏破裂。

④脾破裂。

【诊断要点】•明确的左上腹创伤史。

•脾脏外伤后,可出现左腹部痛,脾脏增大,压痛以及腹膜刺激征象。

•当伴有脾破裂时,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急速下降,并有休克等严重症状。

•X线平片:脾脏形态变化,破裂出血时轮廓不清或消失,反射性肠郁张,合并肋骨骨折,胸腹腔积液等征象。

•腹腔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溢,动脉闭塞,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形成,无血管区和包膜下血肿及脾周围腹腔内血肿可导致脾脏受压、移位征象等。

•B型超声:脾实质内片状或团块状回声增强或强弱不均。

当包膜下血肿时,呈梭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脾包膜中断,脾周围积液和腹腔游离积液征象。

•脾挫伤:CT可无异常表现。

•脾包膜下血肿:在脾外周见半月状密度异常区。

•CT平扫:血肿密度与受伤时间有关,新鲜血肿或等同于脾密度,或稍高于脾密度,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也逐渐降低。

•增强扫描:血肿不增强,脾实质增强形成密度差异,清晰显示血肿形态和边缘。

当血肿较大时,脾可受压、变形。

脾实质内出血而无脾破裂:1)CT平扫:显示脾内不规则高密度区。

2)增强扫描:血肿呈相对低密度区,与增强的脾脏实质形成对比。

脾包膜下血肿脾破裂:1) 局部破裂:脾实质内局限性低密度带状影和/或稍高密度区,增强扫描更为清楚,早期血肿境界可不清晰,随着时间延长血肿呈境界清晰的椭圆形低密度区。

2) 完全破裂:脾周、脾曲、腹腔内均可见不规则的血肿存在,此时脾脏轮廓不规则,体积增大,实质内可见有撕裂裂隙贯穿脾脏,呈不规则状低密度带。

脾梗死•脾梗死(infarct of spleen)是脾内的动脉分支梗塞,形成脾脏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

脾梗死后,其坏死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因瘢痕收缩,脾边缘出现局限性凹陷,较大梗死病灶中央产生液化形成囊腔。

•大多数脾梗死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左上腹疼痛、发热等。

•X线平片:可见左侧膈顶抬高和胸腔积液。

•MRI检查:对脾梗死较敏感,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强化。

•B型超声:脾实质内楔形低回声区,尖端指向脾门。

【CT表现】急性期:1)CT平扫:见脾实质内三角形低密度灶,基底位于脾的外缘,尖端常指向脾门,边界清楚或模糊。

2)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边界较平扫时更加清楚。

慢性期:1)CT平扫:梗死区密度逐渐增高,脾脏因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而致边缘局部内陷。

2)增强扫描:瘢痕组织呈轻微强化的低密度区。

脾脓肿脾脓肿(spleen abscess)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性病变。

发病率在0.14%~0.7%之间,死亡率较高。

脾脓肿是败血症脓栓的结果,致病原因分为:①全身感染或脾周感染。

②脾外伤后继发感染或脾囊肿继发感染。

③免疫机制低下的患者,如HIV阳性。

④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后继发脾脓肿等。

【诊断要点】1.症状:1)发热:发热前常有寒战,多为弛张热。

2)腹痛:脾区持续性钝痛、胀痛。

3)其他: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和消瘦。

2.体征:脾大,脾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增高,>10×109/L,中性>0.7。

4.X线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左横膈升高,盘状肺不张和胸膜炎等,若在脾内出现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现。

5.B型超声:脾内局限性低回声区,边界不规则。

6. MRI检查:早期可有脾脏肿大,信号轻微异常。

当有脓肿壁形成时,T1WI呈低于周围组织的信号区,T2WI呈明显的高信号,且信号均匀。

增强后脓肿壁呈环形强化,中央区无强化。

【CT表现】CT平扫:1)脾脓肿早期表现为脾弥漫性肿大,密度稍低且均匀。

2)发生液化坏死后,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CT值大多在20HU左右,边界不清。

3)少数脓肿内可见小气泡或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现。

增强扫描:见脓肿壁明显强化,中心坏死区无强化。

当脓肿为多发而又较小时,则常表现为增强后脾内斑点状或粟粒状低密度灶。

脾血管瘤脾血管瘤(splenic hemangioma)为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尸检发现率为0.3%~14%,好发年龄为20~60岁,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儿童多为毛细血管瘤。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肿瘤生长缓慢,病史长达数年以上。

【诊断要点】•瘤体较小者,一般无临床症状,多为体检时偶尔发现,瘤体较大者可有腹胀表现。

•B型超声:超声表现多样,可为花斑状低、等、高回声。

•MRI检查:对血管瘤的显示较CT敏感,T1WI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重T2WI可显示“灯泡征”,为特征性表现。

•X线平片:可见脾区内斑点状、星芒状钙化。

【CT表现】1.CT平扫:1)脾内见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楚。

2)较大血管瘤时,脾脏体积可增大,瘤体中央可有瘢痕形成,表现为更低密度,当内部有新鲜出血时,可见高密度区。

3)病灶大小不等,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可见有斑点状、星芒状钙化灶。

2.增强扫描:1)肿瘤边缘多呈斑片状强化,静脉期和平衡期强化扩大并逐渐向中心充填,延迟后与正常脾脏密度一致。

与肝血管瘤呈类似改变。

2)当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或瘢痕存在时,中心可有始终不强化区域。

脾淋巴瘤脾淋巴瘤(lymphoma of the spleen)是脾脏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脾淋巴瘤及全身性淋巴瘤脾浸润两种,后者多见。

病理学上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这两种淋巴瘤均可累及脾脏。

CT检查难以区分组织结构。

【诊断要点】•脾脏增大,不规则发热,贫血,胃肠道症状等。

•全身淋巴瘤: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区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B型超声:1)弥漫性脾肿大,脾实质呈弥漫均匀中等或低水平回声。

2)局限性病变:可分为囊肿型、低回声型、回声增强型和钙化型。

•MRI检查:T1WI呈等信号或等低混合信号,T2WI信号略高于脾。

【CT表现】1.原发性脾淋巴瘤:1)CT平扫:脾肿大,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性低密度灶,边界不清。

2)增强扫描:低密度病灶呈不规则轻微强化,边界清晰。

2.全身性淋巴瘤脾浸润:1)脾肿大,弥漫性脾浸润,呈小结节状低密度灶,密度不均匀,结节大小在1cm以下。

2)增强扫描脾实质低密度轻度强化结节。

肝脏多同时受累。

脾淋巴管瘤脾淋巴管瘤(splenic lymphangioma)是一种少见良性淋巴管畸形。

多为中青年患者。

病理学分为三种类型:①毛细血管性淋巴管瘤;②海绵性淋巴管瘤;③囊性淋巴管瘤。

以囊性淋巴管瘤多见,病变累及多个脏器时称淋巴管瘤病。

【诊断要点】1.左上腹轻微胀痛,也可无任何症状,常因脾脏增大而进行检查发现。

2.腹部平片:可见脾脏阴影增大,其内无钙化。

3.MRI检查: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内可见有分隔。

4.B型超声:脾增大,瘤体边界清晰,呈多房性或蜂窝状结构,囊壁菲薄,内无回声,后壁回声显著增强。

【CT表现】CT平扫:脾脏增大,脾实质内见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病灶内见粗大分隔。

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分隔有轻度强化,中央无明显强化,囊壁显示清晰。

鉴别诊断:脾淋巴管瘤的CT表现类似囊肿,其CT值比囊肿要高,且有粗间隔,增强扫描见边缘和间隔强化,并见囊壁显示,而脾囊肿密度均匀,增强无囊壁显示。

脾转移瘤脾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the spleen)占全身转移瘤的2%~4%,多见于中老年,主要由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经血行转移至脾;周围脏器恶性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等)直接侵入脾;淋巴管转移较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