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43基因敲除小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

合集下载

CX43、PKC及HSP70在心源性猝死者心脏中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的开题报告

CX43、PKC及HSP70在心源性猝死者心脏中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的开题报告

CX43、PKC及HSP70在心源性猝死者心脏中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心源性猝死是人类最常见的突然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室颤动、心室停顿或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的意外死亡,而针对心源性猝死的早期预警和有效干预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焦点问题。

细胞间连接蛋白CX43是心肌细胞中最主要的缝隙连接蛋白,可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蛋白激酶C(PKC)是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在心肌细胞的功能调节和心室重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一种具有保护心脏细胞的能力的蛋白质,其可以调节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炎症反应,并增强细胞的应激耐受性。

因此,研究CX43、PKC及HSP70在心源性猝死者心脏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法医学意义,对于探究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机制、寻找早期预警指标、为其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CX43、PKC及HSP70在心源性猝死者心脏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1.采集心源性猝死者心脏及正常心脏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CX43、PKC及HSP70在样本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CX43、PKC及HSP70在正常心脏组织与心源性猝死者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性;3.探讨CX43、PKC及HSP70在法医学鉴定心源性猝死中的应用价值,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CX43、PKC及HSP70在心源性猝死者心脏中的表达情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心源性猝死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其早期预警和有效干预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该研究对于在法医学领域中鉴定心源性猝死也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法医学鉴定水平,减少误判率。

昆明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及动作电位、L型钙通道电流记录

昆明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及动作电位、L型钙通道电流记录
显著减轻二甲苯导致耳廓肿胀;显著抑制大鼠蛋 清性足跖肿胀;使溃疡面积显著减小,加快溃疡 愈合,明显改善受损组织病理变化;且相同剂量 不同品种间的作用无差异性,提示不同品种大黄 的抗炎、减轻局部炎症、改善皮肤受损,促进创 面肉芽及皮肤生长的作用一致。 对于外用中药促创面愈合的使用机理,中医 有“去腐生肌,煨脓长肉”之说 。是指在疮面愈 合的后期阶段,运用外敷中草药膏(散),经皮肤和 创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的气血通畅,增强 其防御能力,使创口脓液渗出增多,载邪外出, 从而达到促进创面生长的目的。此法一是提脓祛 腐拔毒,增加局部脓液的渗出;二是渗出的脓液 有助于创面肉芽、皮肤的生长,祛腐生肌。在创 面愈合中期,此种脓液越多,则创面愈合越快。 又经查询中药功能 - 临床应用 - 药理作用数据库可 知治疗下肢溃疡内服功能主要是清热解毒、散结 止痛、活血消肿、敛疮生肌等。皮肤溃疡是中医 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以皮肤溃疡为主要临床 表现长期不能愈合为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 化坏死的一种体表疾病,本实验证明大黄油糊能 显著减少溃疡面积,加快溃疡愈合,提示大黄治 疗溃疡的关键在于收敛生肌。大黄外用也可用于 冻疮溃烂、化脓性中耳炎、烫伤、糖尿病并发下 肢溃疡、口腔溃疡等的治疗,这与大黄的外用收 敛生肌功能是一致的。本实验为临床皮肤溃疡提
收稿日期: 2012-02-21
[3]
[4]
[5]
[6]
[8]
昆明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及动作电位、L 型钙通道电流记录

李映新 a,黄媛恒 b,林兴 c,黄仁彬 a*(广西医科大学,a.药学院;b.基础医学院实验生理学科学实验中心;c.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南
宁 530021)
摘要:目的
探讨耐钙昆明小鼠心室肌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及动作电位、L 型钙通道电流的记录。方法

简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过程

简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过程

简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过程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极化阶段:在休息状态下,心室肌细胞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为安静电位。

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相对稳定。

2. 快速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当心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快速钠离子通道会迅
速开放。

这导致细胞膜内的钠离子从细胞外部流入细胞内,从而产生钠电流。

3. 快速钠离子通道的关闭:当细胞膜上的电位大约达到+30毫伏时,快速钠离子
通道会自动关闭,结束钠电流的产生。

4. 缓慢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在快速钠离子通道关闭后,细胞膜上的缓慢钙离子通
道会逐渐开放。

这导致细胞膜内的钙离子从细胞外部流入细胞内,从而产生钙电流。

5. 钙离子通道的关闭和钾离子通道的开放:随着缓慢钙离子通道的开放,细胞膜
内的钙离子浓度逐渐增加,同时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也开始开放。

这导致细胞
膜内的钾离子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从而产生钾电流。

6. 动作电位的复极化:钙离子通道的关闭和钾离子通道的开放导致细胞膜内外的
电位开始逐渐恢复到安静电位。

这个过程称为复极化。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过程可以简化为:极化阶段、快速钠离子通道开放和关闭、缓慢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通道关闭和钾离子通道开放、动作电位的复极化。

这些阶段的电位改变和离子通道的开关控制了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从而使
心脏能够有效地泵血。

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陈伟呈;张颖;黄国英【摘要】目的研究Cx43基因纯合敲除(Cx43-/-)小鼠胚胎心脏近端流出道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可能导致Cx43-/-小鼠流出道梗阻的关键基因.方法以胎龄(embryonic day,ED)14.5的Cx43-/-和野生型(Cx43+/+)鼠胚心脏近端流出道部分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在体外转录为cRNA,同时进行生物素标记及片段化,再与Affymetrix-430 2.0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后,应用相关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Cx43+/+组相比,Cx43-/-组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143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235个.其中表达差异的基因参与转录调控、细胞周期、细胞黏附、细胞活动和细胞骨架的信号通路等主要生理过程.进一步筛查表达差异1.5倍以上的基因发现,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相关的TGFβ/BMP信号通路上的多个基因以及Ssr1、Ptk2、Bmp6等基因在Cx43-/-组有明显变化.对这些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P<0.05).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与Cx43-/-鼠胚心脏近端流出道发育有关的多个基因,并经荧光定量PCR验证.其中TGFβ/BMP信号通路上的多个基因以及Ssr1、Ptk2、Bmp6等基因可能与Cx43-/-小鼠流出道梗阻的发生有关.【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7)001【总页数】7页(P52-58)【关键词】心脏发育;Cx43;基因芯片;TGFβ;BMP;Ssr1;Ptk2;信号通路;小鼠【作者】陈伟呈;张颖;黄国英【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201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1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在新生婴儿中的发病率约6‰~10‰,其中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onotruncal defects,CTD)约占33%~38%,包括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和动脉单干等。

动作电位k离子 生理学

动作电位k离子 生理学

动作电位k离子生理学
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中的电信号,它们是神经和肌肉
细胞传递信息的基本方式。

在动作电位的生成过程中,离子通道起
着关键作用,其中包括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等。

在动作电位的
过程中,钠离子通道在细胞膜上打开,导致钠离子内流,使细胞内
部电位迅速升高,形成峰值。

随后,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使细胞内电位迅速下降,最终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这一过程是动
作电位的典型特征,它的传播是神经信号传递的基础。

从离子通道的角度来看,动作电位的生成与K离子通道密切相关。

在动作电位的复极化阶段,K离子通道的打开导致K离子的外流,使细胞内部电位快速下降。

K离子的外流是动作电位复极化的
主要机制之一,它对于动作电位的形成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动作电位的生成和K离子的参与是神经细
胞和肌肉细胞正常功能的基础。

动作电位的形成和传播是神经信号
传递的基础,它们在神经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K离子通道
的打开和K离子的外流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和动作电位的正
常传播至关重要。

因此,从生理学角度来看,K离子在动作电位过
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动作电位的生成和K离子在其中的作用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涉及到离子通道的开闭、离子内外流动态平衡等多个方面。

从离子通道和生理学角度来看,K离子在动作电位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方面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神经传导的机制和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调节。

心肌Cx43在缺血预处理抗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心肌Cx43在缺血预处理抗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心肌Cx43在缺血预处理抗心律失常中的作用陈向来;唐燕华;杨崛圣【摘要】目的从缝隙连接蛋白(Cx43)角度探讨缺血预处理(IP)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将家兔建立左心室肥厚模型和肥厚心肌急性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肥厚心肌缺血再灌组(IR组),肥厚心肌缺血预处理组(IP组),每组7只.观察2组缺血后改良Curtis and Ravingerova评分的情况和Cx43面积,并将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R组评分为(4.286±1.976)分,IP组评分为(2.286±1.380)分,IP组较IR组评分显著下降(P<0.05).IR组Cx43面积为(1443.35±231.46)μm2,IP组Cx43面积为(1 911.72±214.77)μm2,IR组较IP组显著减少(P<0.05).随着心肌Cx43面积(x)水平的升高,Curtis and Ravingerova评分(y)值呈下降趋势,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r=-0.683,P=0.007),二者的回归方程为:y=10.137-4.08×10- 3x,P-0.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心肌Cx43与心律失常指标之间存在负相趋势,提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减轻Cx43的表达的下降来减少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12)008【总页数】3页(P12-13,16)【关键词】Cx43f心律失常;缺血预处理;动物,实验;兔【作者】陈向来;唐燕华;杨崛圣【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是细胞自我保护机制的启动过程,1986年C.E.Murry等[1]提出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律失常,但其机理仍未完全阐明。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基因敲除技术是现代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近年来在药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是指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基因编辑,使其从细胞或组织中被删除。

目前,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药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要用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药物的研发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而这些试验需要用到动物模型。

然而,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巨大的生物学差异,因此新药在动物模型上研发出来并不一定能够在人类中起到相同的疗效。

这就要求我们寻找一种更加适合人类模型的动物。

小鼠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药理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之一。

小鼠基因组结构与人类基因组非常相似,同时又具有生殖力强和繁殖速度快等优点,因此成为药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型动物。

而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则能够对小鼠模型进行精细的基因编辑,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因此成为了药理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前景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神经科学研究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神经发育、行为学和神经变性疾病等。

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敲除,可以使患有相关疾病模拟动物模型的小鼠失去神经元,从而研究该基因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例如,在帕金森氏症研究中,通过敲除小鼠基因的方式,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在帕金森氏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 肺癌研究小鼠基因敲除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寻找相关治疗方法。

例如,通过敲除小鼠肺癌相关基因,可以研究该基因在肺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寻找相应的治疗方法。

3. 心血管疾病研究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心脏肌细胞研究中,可以通过敲除特定基因,使得小鼠心脏失去该基因的功能,从而研究该基因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总结: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众多的研究表明,该技术在神经科学、肺癌研究和心血管疾病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去分化现象观察

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去分化现象观察

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去分化现象观察沈文艳;陈瑶;李军【摘要】目的观察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是否存在去分化现象.方法 20只成年小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只,观察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心肌组织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横纹肌蛋白(α-actinin)、转录因子nkx2.5、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于细胞标记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 mRNA,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心肌组织磷酸化组蛋白(PH3)、连接蛋白43(cx43).结果观察组心肌组织α-SA、α-actinin、nkx2.5、mef2 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Ki67、flk-1、mRNA表达量及PH3、cx43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存在去分化现象.【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18【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细胞;细胞去分化;α-横纹肌肌动蛋白;横纹肌蛋白;转录因子;细胞增殖核抗原;磷酸化组蛋白【作者】沈文艳;陈瑶;李军【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217;上海交通大学Med-X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Med-X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Med-X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22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1]。

心肌梗死发生后,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因为缺血损伤而失去了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严重受损[2, 3]。

目前常用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一般是药物和介入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对已梗死的心肌无法修复。

传统上认为,哺乳动物的心脏是一个终末分化器官[4],而心肌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的细胞,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没有再生能力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5]。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变化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变化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变化【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连接蛋白43(Cx43) 表达的变化及与细胞周期分布的关系。

【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72h后用RT-PCR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心肌细胞Cx43基因和蛋白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法观察心肌细胞周期分布变化以及Cx43 表达量的关系。

【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处理后的心肌细胞表现细胞肥大且细胞活力增强,S 期、G2-M 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细胞内G2-M(二倍体)DNA含量降低,Cx43 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Cx43 mRNA 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下调,Cx43 蛋白表达下调与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相关。

【结论】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Cx43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导致Cx43蛋白表达亦出现下调,这一改变可能与心肌肥大过程中的细胞周期变化有关,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可能通过调控Cx43基因的表达而参与缝隙连接重构过程,而Cx43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心肌肥大的机制有关。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心肌细胞肥大;连接蛋白43;缝隙连接;细胞周期[J SUN Yat-sen Univ(Med Sci), 2007, 28(3):292-296] 心肌肥大是多种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的病理过程,尽管心肌肥大曾被认为是心脏的一种适应性代偿反应,但目前已认识到心肌肥大(myocardial hypertrophy) 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心肌肥大本身即明显增加心血管病死亡率,而其内在机制认为与心肌肥大所致的电生理重构有关。

目前发现细胞间缝隙连接的改变在心肌电生理重构起着重要作用。

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 43, Cx43)是心肌细胞间隙连接的主要蛋白成分,该连接构成相邻细胞间亲水管道,对于细胞间信息传导,细胞的生长、分化及维持心肌节律性同步收缩有重要意义[1] 。

有学者发现心肌肥大后的心肌Cx43 表达下降[2-4] ,但也有学者报道实验性高血压引起心肌肥大时其心肌Cx43表达无改变[5]或Cx43 表达增加[8];而对于心肌肥大过程中Cx43改变的机制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对缝隙连接蛋白重构的影响至今还鲜见报道,我们通过本实验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Cx43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影响,探讨心肌肥大过程中Cx43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Ⅱ对缝隙连接蛋白重构的可能作用和机制。

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C4 x3一/ 一鼠胚 心 脏 近端 流 出道 发 育有 关 的多 个 基 因 , 经 荧 光 定 量 P R验 证 。其 中 T F / MP信 号 通 路 上 并 C G  ̄B
的 多 个基 因 以及 S r 、 t 2 B 6等 基 因 可 能与 C 4 一/一 鼠 流 出道 梗 阻 的 发生 有 关 。 s l P k 、 mp x3 小 【 关键 词 1 心 脏 发 育 ; C 4 ; 基 因 芯 片 ; T F ; B ; S r ; P k ; 信 号 通 路 ; 小 鼠 x3 G [  ̄ MP sl t2
,h r b sweeh b ii d w t fm er o s n me4 0 2 0 I ep o e r y r z h Afy t x M u eGe o 3 . 、 d e i i ry a .Ge e Ara cn e su e o n ry S a n rwa sd t Re t mi s Am o g h n te
p o i lc r ie o t o rxma a da uf w ta t e t m. l rc s pu M eh d t os Th c e DNA wa rto rn citd fo s er ta srpe rm RNA . whc ih
etatdf m T sus f ohC 4 xrce o OF t se t x3一/一 adC 4 i p C 4 +/ r i ob n x 3wl t e( x 3 dy +)mo s mby s ne ro i uee ro mby nc o
野 生 型 ( x3+/ 鼠胚 心 脏 近 端 流 出道 部 分 为 研 究 对象 , 别 提取 总 RN 逆 转 录成 c NA, 在 体 外 转 录 为 C4 +) 分 A, D 并

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在皮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在皮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在皮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摘要: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细胞膜上的通道结构,其介导的细胞间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对内环境的稳定、细胞生长调控及新陈代谢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分布最为广泛的间隙连接蛋白,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皮肤创伤后Cx43的表达会随着伤口愈合的过程发生动态变化,并影响伤口愈合的速率和质量,人为调控Cx43的表达水平会改善伤口愈合的速率和质量。

主要就Cx43结构与功能、Cx43的水平对伤口愈合各阶段的影响及Cx43与慢性伤口的关系进行总结,以期为探索皮肤创伤,尤其是慢性伤口治疗新途径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间隙连接:伤口愈合:慢性伤口在动物组织中,相邻细胞间广泛存在着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

各种离子、营养物质、代谢物质及其他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kD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及钙离子等),可以通过GJ在细胞间交流,发挥细胞间信息及能量的传递功能,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细胞的增殖、分化、生长调控及新陈代谢等起到重要的作用[1,2]。

GJ由相邻两细胞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组成,每个连接子含有6个相同或不同的连接蛋白(connexin,Cx)。

Cx是一类较保守的膜蛋白家族,至今在人类中已经发现了21种Cx,小鼠中20种Cx,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将不同的Cx命名为Cx26、Cx32、Cx43等[3,4]。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哺乳动物皮肤中存在多种类型的Cx,包括Cx26、Cx30、Cx31、Cx31.1、Cx32、Cx37、Cx40、Cx43、Cx45等,Cx之间具有重叠表达和功能多样性的特点,能够形成一个复杂的间隙连接网络。

Cx的正常表达是皮肤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Cx基因突变后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如红锥样鱼鳞病性耳聋、角膜炎一鱼鳞病一耳聋综合征、变异性红斑角化病和指趾缩窄综合征等[5~8] 。

2021观察SK通道在AF早期阶段心房肌细胞中的功能变化范文2

2021观察SK通道在AF早期阶段心房肌细胞中的功能变化范文2

2021观察SK通道在AF早期阶段心房肌细胞中的功能变化范文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病,心房重构是其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小电导钙激活钾(SK)通道是钙激活钾通道家族成员,包括3种亚型(SK1~3),是介导细胞内Ca2+调控与细胞膜电活动的重要离子通道。

近年来发现,SK通道呈“心房选择性”分布,且与AF 发生密切相关。

本课题组前期工作首次证实,慢性AF患者心房肌细胞SK1、SK2亚型下调。

但在AF早期阶段,SK通道功能如何变化却存在争议。

本研究观察SK通道在AF早期阶段心房肌细胞中的功能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与分组成年雄性比格犬8只,体质量13~15kg。

分为快速心房起搏组5只与对照组3只。

1.2方法 1.2.1快速心房起搏犬模型的制备快速心房起搏组犬置于无菌环境、全麻状态下(氯胺酮5.0mg/kg+地西泮0.2mg/kg,静脉注射;1.5%异氟醚吸入),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10mL/kg,频率20次/min),于胸骨右缘第5肋间开胸,暴露心脏将起搏电极缝合在右心耳部,起搏器(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研究所制作,输出电压4V,脉宽0.5ms)频率调至400次/min,持续起搏4h。

对照组手术方法相同,但不进行起搏。

1.2.2膜片钳全细胞记录1.2.2.1心房肌细胞分离采用自制改良的Lan-gendorff灌流法和自制的冠脉插管装置。

分离后的左心房肌细胞保存在改良KB液中,室温下静置孵育6h后进行实验。

1.2.2.2全细胞钙激活钾电流(IK,Ca)记录选取纹理清晰、杆状和大小适中的细胞在24℃条件下进行实验。

将适量细胞(约1.5mL)放于倒置显微镜(OL-PUSIX70型,日本)的细胞池中,贴壁8min后,开始实验,灌流速度约1.5mL/min。

在电极拉制仪(Nar-ishigePP830型,日本)分两部拉制电极,灌电极液后电阻为2~4MΩ,并置于推进器上,通过三维操纵器(Narishige,日本)驱动电极,并轻压在细胞表面。

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是心脏正常起搏和传导的基础。

了解这一机制对于心律失常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心室肌细胞的基本结构。

心室肌细胞是构成心室壁的主要细胞类型,具有自主收缩和传导能力。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关键界面,对动作电位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的内外两侧存在电位差,我们称之为静息膜电位。

这个电位差是由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细胞膜内侧主要含有钾离子(K+),而外侧则富集有钠离子(Na+)和钙离子(Ca2+)。

此外,膜上还存在两种类型的离子通道:振荡性钙离子通道(If通道)和钠离子通道(INa通道)。

当心脏兴奋开始传导到心室肌细胞时,If通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通道在静息膜电位下呈现开放状态,允许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随着钙离子的进入,细胞膜电位逐渐升高,进入了“电位上升期”。

同时,INa通道也开始开放,很快大量的钠离子进入细胞内。

这会引起一个明显的快速膜电位上升,直到达到顶峰,我们称之为“电位峰期”。

随后,INa通道关闭,而钾离子通道开始开放。

这使得静息膜电位得以恢复,并使细胞膜电位迅速下降至负值。

这个过程被称为“电位下降期”。

细胞膜电位的回复并不意味着动作电位的结束。

在下降期,钙离子的再次进入通过L型钙离子通道(ICaL通道)完成,并导致钙离子的释放。

这个过程用于肌细胞的收缩,并引起心肌收缩,从而推出心脏的血液。

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在心室肌细胞间的传导形成了心脏的正常起搏和传导。

这种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能够保证心脏正常的收缩和舒张,确保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

总结起来,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来调节。

这一过程包括振荡性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以及钾离子通道的开放等步骤。

只有当这些步骤进行正常时,心室肌细胞才能有效地起搏和传导,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了解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Galpha13信号通路与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关系.doc

Galpha13信号通路与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关系.doc

Galpha13信号通路与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关系心脏锥干部畸形是常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端流出道隔对锥干部的发育至关重要。

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敲除(Cx43KO)小鼠心脏锥干部发育畸形,流出道梗阻,生后即出现死亡,表明Cx43在心脏流出道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x43是连接蛋白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作为一种重要的通讯连接,是细胞间代谢偶联、冲动传导的结构基础。

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发现Cx43KO小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异常,提示复杂的分子机制参与心脏流出道梗阻的发生。

为此,本课题拟研究Cx43KO小鼠胚胎心脏近端流出道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可能导致Cx43KO小鼠心脏流出道梗阻的相关基因,进一步阐述Cx43KO小鼠心脏流出道梗阻的发病机制。

第一部分Cx43基因敲除小鼠心脏发育心肌化过程中的形态学研究研究目的利用Cx4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Cx43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在心脏心肌化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差异。

材料与方法成年2月龄Cx43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交配,选取ED11.5~ED15.5天的胎鼠以及新生小鼠为研究对象,根据基因型分为Cx43基因敲除纯合子(Cx43-/-)、杂合子(Cx43+/-)及野生型(Cx43+/+),采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

显微解剖及HE染色观察心脏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的表达。

结果1.所有Cx43-/-小鼠出生后很快死亡,其心脏大体解剖上可见右室流出道圆锥部明显膨出。

Cx43+/-新生鼠心脏无明显异常。

2.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出生后很快死亡的Cx43-/-小鼠右室流出道圆锥部组织异常增生,小梁间囊明显,结构排列紊乱,流出道腔缩窄,右室壁心肌致密层的厚度较野生型明显变薄。

Cx43+/-新生鼠心脏无明显异常。

3.野生型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心内膜垫组织于ED11.5天开始有融合趋势,ED13.5天完成融合;心肌化过程从ED12.5天开始,ED15.5天完成。

Cx43基因对小鼠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doc

Cx43基因对小鼠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doc

Cx43基因对小鼠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锥干部畸形是常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端流出道对锥干部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端流出道隔是指半月瓣水平及瓣下的流出道分隔,此隔起初是由心内膜嵴形成的一个间充质形式的垫组织。

在心脏发育过程中,近端流出道隔的间质成分被心肌成分取代,此过程称为“心肌化”。

心肌化过程是流出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心肌化障碍可导致流出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因此阐明流出道隔心肌化的形成过程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流出道畸形的发病机制。

一些参与或影响心肌化过程的可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被相继提出,其中心脏神经嵴细胞、细胞凋亡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2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近年来人们还发现间隙连接蛋白(Conecxin, Cx)43与胚胎心脏锥干部的发育密切相关。

Cx43缺失和过表达模型均显示了右室流出道畸形和梗阻,并且心脏神经嵴细胞可能参与了其发病机制。

因此,本课题利用Cx43基因敲除(knockout, KO)小鼠模型,旨在研究Cx43在心肌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一步揭示Cx43KO小鼠锥干部畸形的发病机制。

第一部分正常小鼠心脏流出道隔的心肌化过程研究研究目的探讨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时空规律以及心脏神经嵴细胞、细胞凋亡在这一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材料与方法成年2月龄C57/BL6小鼠交配,选用胎龄(embryonic day, E)11.5天(day, d)至出生后1d小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α-Sarcomeric Actin),神经嵴细胞的标志物AP-2α(Activator protein-2a),凋亡相关分子Active Caspase-3的表达;采用TUNEL(terminal deoxyl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原位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

Cx43基因敲除鼠胚心脏近端流出道组织中Galpha13信号通路基因的差异表达

Cx43基因敲除鼠胚心脏近端流出道组织中Galpha13信号通路基因的差异表达

Cx43基因敲除鼠胚心脏近端流出道组织中Galpha13信号通路基因的差异表达齐春华;黄国英;赵晓晴;周国民【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07(15)2【摘要】目的研究Cx43基因剔除(Cx43 KO)小鼠胚胎心脏近端流出道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可能导致Cx43KO小鼠流出道梗阻的相关基因.方法以胎龄(embryonic day,ED)14.5天的Cx43KO和野生型(Cx43WT)鼠胚心脏近端流出道部分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并在体外转录为cRNA,同时进行生物素标记及片段化;再与Affymetrix-430 2.0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后,应用相关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Cx43WT组相比,Cx43KO 组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287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199个.其中表达差异的基因参与转录调控、细胞周期等主要生理过程.进一步筛查表达差异1.5倍以上的基因发现,Galpha13信号通路上的多个基因在Cx43KO组有明显变化.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与Cx43KO鼠胚心脏近端流出道发育有关的多个基因,其中Galpha13信号通路上的相关基因可能与Cx43KO小鼠流出道梗阻的发生有关.【总页数】5页(P81-85)【作者】齐春华;黄国英;赵晓晴;周国民【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与组胚学教研室,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Cx43基因对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调控机制 [J], 赵晓晴;黄国英;谢利剑;彭涛;陈萍;周国民2.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的关键基因 [J], 陈伟呈;张颖;黄国英3.Cx43敲除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内第二生心区和心脏神经嵴来源间充质细胞减少[J], 李行;景雅;李云华;李海荣;杨艳萍4.Cx43敲除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内第二生心区和心脏神经嵴来源间充质细胞减少[J], 李行;景雅;李云华;李海荣;杨艳萍5.针刺对胶原性关节炎Cx43基因敲除鼠血清TNF-α的影响 [J], 颜灿群;占克斌;黄光英;王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室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

心室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

心室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电位是—90mv,这个时候钠离子处于备用状态,当细胞膜受到刺激,就会发生除极,此时,仅有少部分的钠通道被激活,形成的内向性电流较小。

当膜电位达到阈电位(—70mv),钠通道迅速全部被激活,在很短的时间内,膜内电位就变成+30mv.从—90mv到+30mv 之间形成动作电位(AP)的0相,当膜内电位是+30mv时,钠离子通道迅速失活,内向性钠离子流消失。

钠通道失活的同时,钾离子通道被激活,于是引起膜的复极,形成AP 的下降支,当膜电位复极到达—55mv时,钠通道开始复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复活的钠通道逐渐增多,膜电位恢复—90mv时,细胞膜上钠通道全部复活,处于备用状态,这时候细胞膜的兴奋性恢复到正常水平。

当膜电位在+30mv 到—55mv之间,膜电位的变化主要是外向性钾离子流,所以曲线较陡,所以由0相和在+30mv到—55mv之间的曲线构成峰电位。

在这段时间内(0相时间忽略不计),钠离子通道失活,细胞膜没有兴奋性,叫绝对不应期,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膜的除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x43基因敲除小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钾离子通道电流的
变化
李晓东;叶琳;赵勇;周南南;王荣
【期刊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卷),期】2010(24)1
【摘要】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敲除对心室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选用2~3月大的Cx43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和相匹配的野生小鼠作对照,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小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钾离子流;电流钳状态下,记录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电压钳状态下,用钾离子通道外液灌流5 min,依次记录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K1)和4-氨基吡啶不敏感的外向钾电流(ISS).结果 Cx43基因敲除小鼠心室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到50%和90%的时间缩短,IK1离子流没有变化,而ISS离子流增加.结论 Cx43基因敲除导致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缩短,ISS离子流增加.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李晓东;叶琳;赵勇;周南南;王荣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21;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1.3+8
【相关文献】
1.延胡索叔胺碱和季胺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HERG通道电流的影响 [J], 孟红旭;姚明江;任钧国;刘建勋
2.葛根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J], 陈悦;徐晓;鲁颖
3.严重烧伤早期大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及动作电位的变化 [J], 李敏
4.大鼠肥大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瞬时外向钾离子电流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J], 范茁;吴振强
5.氧化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单通道钠电流的影响 [J], 陈霞;张文杰;吕文伟;李英骥;钟国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