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试行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陶天遵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年)、《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 2 版(张明岛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 年)、《实用小儿骨科学》第 2 版(潘少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1)出生后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上有软骨样的包块,肌肉变短,失去弹性;
(2)头向患侧偏斜,下颌部指向健侧;
(3)严重时面部发育不对称,患侧面部和颅骨均较健侧为小,双眼裂水平不对称。

(4)彩色超声波检查:彩色超声波显像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增厚,或可探及肌性肿块,回声增高或减低。

(5)除外其他疾患所致的斜颈。

如:颈椎先天性畸形(半椎体、先天性短颈),颈椎损伤(骨折或旋转性半脱位),锁骨产伤骨折,炎性病变(扁桃体
炎、颈淋巴腺结核、颈椎结核)引起胸锁乳突肌痉挛,自发性颈椎半脱位,视
力障碍引起头部倾斜等。

(6)必要时,拍颈椎 X 线片以明确诊断。

(二)疾病分类
1.肿块型:
(1)卵圆形肿块型,在临床上多数患儿肿块位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 且肿块大小不一,大者约6×5 cm ,轮廓清晰,不需触摸;小的1.5×1 cm,需要触摸方知,肿块质地较硬,其形状为卵圆形。

(2)条索状肿块型,在临床上患儿肿块不明显,但胸锁乳突肌变粗而短,可
摸及到条索状包块。

2.非肿块型:患侧胸锁乳突肌轻度痉挛,无肿块,头部畸形,下颌斜向健侧, 患侧颜面小于正常颜面,头部活动受限。

二、治疗方案
(一)小儿推拿
1.肿块型:
(1)患儿及医者体位:患儿仰卧位,医者坐于患儿头顶侧,使患儿头面部
转向健侧,充分暴露患侧胸锁乳突肌;
(2)点摩法:医者先用中指指腹点患侧翳风、缺盆、扶突穴,再用食、中、无名指指腹并拢在患侧颜面及颈部做顺时钟方向摩动,以肿块处为操作重点;
(3)按揉法:应用拇指指腹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 1/3 部分及颈后肌群,同时按揉人迎、水突、扶突、肩井及风池穴,以肿块处为操作重点;
(4)弹拨法:医者用食、中二指固定肿块一侧,然后用拇指对肿块反复进行弹拨。

(5)捏拿法:应用拇食中三指捏拿肿块;
(6)牵拉法:一手扶住患儿头后枕部,另一手扶于其下颌部,双手配合使患儿头部转向患侧至最大范围;再一手扶住患儿头后枕部,另一手按压住其患侧肩部,双手同时反方向用力,使患儿头部向健侧牵拉至最大范围;
(7)最后医者用拇指按揉法(或擦法)放松胸锁乳突肌和患侧颈肩部肌群,结束治疗。

(8)注意两侧颈部不能同时按压。

治疗每次 20~30 分钟,每日 1 次,每周 6 次。

2.非肿块型:
患儿治疗体位、治疗时间与肿块型治疗相同。

治疗手法不应用弹拨法,其余手法与肿块型相同。

但点摩按揉患侧颜面、胸锁乳突肌及颈肩后部肌群的时间共为 8-10 分钟,捏拿胸锁乳突肌时间为 2-3 分钟,头颈部牵拉每种方法要连续操作 6-8 次,最后也应用按揉法(或擦法)放松胸锁乳突肌和患侧颈肩部肌群2-3 分钟。

3.按、揉、牵三法:
(1)按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用拇指在患部施加垂直方向的按压,力点在患侧胸锁乳突肌突起处,力度由医生手感决定。

(2)揉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于患侧相同侧手拇指罗纹面吸定患处做顺时针的旋揉。

(3)牵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双手捧住患儿头颈,一手拇指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突起处固定,向健侧做弧形牵拉。

(二)中药外敷
中药饮片水煎取汁,温度 38~43℃时,用4cm×5cm纱布块 5 层厚浸润温敷患处,每次 10~15 分钟,每日 1-2 次。

治则: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地黄、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红花。

肿块型加炙乳香,炙没药,元胡;非肿块型加血竭,伸筋草,葛根。

(三)其他疗法
1.颈托矫形器:将颈托加工成由健侧至患侧逐渐增高的形状,后将最高处放置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略靠后处,以保持患儿头部处于面向患侧,歪向健侧。

2.TDP 加磁疗:采用特定电磁波辐射器,以患区为中心照射,距离 25~35cm,温热舒适感为宜,照射 20 分钟后,再给患处敷上爽身粉或滑石粉,继而打开 CS-2 型交直两用磁疗机开关,以 1600~2000 转/分的频率,将磁探头置于患侧包块部位 30 分钟。

10 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 2 天。

3.超激光照射:日本产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强度 100%,照射持续时间 3 分钟,间隔时间 1 分钟,光束直径 10mm,B 型透镜部件照射,每人照射 1 次,6 天为 1 个疗程。

(四)护理
嘱患儿家长注意控制患儿头部经常保持面向患侧,歪向健侧体位。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刘国华、张明岛主编《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003 第二版)制定。

治愈:患儿头颈可自由向两侧旋转,运动幅度正常,并可长时间保持于中立位,畸形消失。

好转:患儿头颈可自由向两侧旋转,运动幅度基本正常,能保持于中立位,但习惯处于轻度斜颈位(<10°),或斜颈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者(≥15°)。

未愈:患儿头颈仍不能保持于中立位,或近期治疗效果尚可,但远期又恢复斜颈畸形者。

(二)评价方法
疗程结束时,对患儿头颈部活动情况加以评价,评价方法参照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002 年第二版)为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