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成为日常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关于传统文化》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下边小题。
资料一: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取增添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
这其实仍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
表面上看,这能够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付”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经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论。
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是综合素质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论在大学、高中招生中确实发挥作用。
而在推动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解、灌注,转变为更多的研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论,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论。
学校教育也不可以囿于教材、课本,而应当采纳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多感悟优异的传统文化,从而帮助其做一个承袭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中国教育报》 2017 年 03 月 07 日第 2 版)资料二: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大纲》,此中提到“厘清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腐的表现形式,给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朗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
鼓舞媒体创办主题专栏、节目。
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网络流传”。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发掘指了然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沉与厚重。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根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根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
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传统文化也是这样,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示。
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日“ 90 后”“ 00 后”的手中,变为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三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当代社会应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文论证的前提,文章在此共础上论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三种途径。
B.文章第三段阐述中国传统艺术关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是为了论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缺少传统艺术。
总之,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一个生动体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古今中外、优胜劣汰”的原则,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吉,也不能崇洋媚外或唯我独尊,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说要坚持开放、发发展和辩证的态度。三个途径虽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中国的文化自觉并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B (3分)【解析1以偏概全,中国秀的传统文化远远不指这几个方面。
(摘编自张新科《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三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应该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以儒.道、禅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
B.通过对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国学经典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就能内化于心。
C.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比西方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是世界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而中国传统艺术可以说是其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不论是昆曲、京剧,还是黄梅戏、河北梆子,其化妆、服裴、语调、唱词、步法无不体现着中国特色,这与以欧洲歌剧为代表的外国戏曲艺术明显不同。中国的水墨画使用宣纸、毛笔、墨汁,讲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追求在一幅有限的画境里觅得无限的天地,这与西方油画的画布、笔刷、颜料等工具以及将绘画当做科学从而追求客观、逼真的传统绘画态度也大相径庭。中国书法更是发展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成为世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的精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缺少传统艺术。
2023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改病句(附答案解析)
修改病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正定古城的元宵花会上,最惊心动魄的节目还属威风凛凛的正定高照。
粗而长且配有多种彩饰的大竹竿,在舞者的手中①__________,时而像游龙出水,时而像凤凰展翅,时而又像参禅礼佛。
它高高在上,一会儿动,一会儿静,竿上彩旗猎猎、铜铃声声,伴随着大气雄浑的鼓点,就像一支找斗胜利的队伍,煞是威风。
然而,高照给观众带来欢乐的背后,却是古老技艺传承者们艰辛的付出。
每一次成功飞跃、每一次向上托举都来自于舞者们一次又一次②__________地练习和无畏无惧地奋起……高照技艺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导致了③__________的现状。
可即便困难再多,将传承高照作为一生事业的郭建兵,依旧不断地找寻接班人、外出展演、研究创新,因为他坚信,老祖宗留下的这宝贝不会到他这里消亡,高照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也会代代传承下去。
的确,高照表演中各种惊险刺激的动作,不就蕴含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于挑战、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坚信,这一方土地无论知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高照都会是人们永久铭记的美丽画卷,它所装载的美好景象和欢声笑语将长久地陪伴着我们。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几年,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
然而,事实和大家的认知有很大出入。
首先,无糖饮料并非“零糖”。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的,即可称之为无糖食品。
因此,无糖饮料只是低糖,但很多人以为无糖饮料是完全无糖,就疯狂摄入,结果越喝越胖。
其次,无糖饮料一般不含有蔗糖和淀粉糖,但它可以含有代糖,如糖醇、低聚糖、阿斯巴甜等甜味剂。
甜味剂本身热量不高,但长期、过量饮用含甜味剂的饮料也可能使人发胖。
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果蝇进行实验,发现甜味剂可以使果蝇的摄食量增加将近三分之一。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电视连续剧《绝命后卫师》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再现了当年那支由闽西6000余名子弟组成的红34师绝命断后,一路鏖战,最终浴血湘江全军覆没的英勇事迹。
他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为中国革命视死如归的壮举,就是长征精神的注释。
而电视剧还原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已逝的英灵们重新闪耀在yíng屏,就是对长征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和传承。
血雨xīng风的岁月早已过去,而今全国人民正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奋力前行,这也是一种长征□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这也是一种赶考。
因此,我们要以《绝命后卫师》的播出为契机,大力宣传闽西人民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精神,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根据互联网内容编写)(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yíng xīng________________屏血雨________风鏖战(2)请给文段□处加上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3)请解释“赶考”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
(4)请用“正能量”一词写一个句子(要与文段中的意思相同)。
(5)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荧;腥;áo(2);(3)赶考:原意为参加考试。
文中比喻经受严峻考验。
(4)示例一:网络媒体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网上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示例二:红灯还亮着,就有几位小朋友正准备穿过马路,小东立刻上前阻止并说服了他们,他的行为充满了正能量!(5)“弘扬”与“传承”互换位置【解析】【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初中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两小题。
时下的电视荧屏上,民宿类“慢综艺”节目扎堆。
【甲】《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以及《三个院子》等“慢综艺”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与竞技类“快综艺”不同的味道,还在于其贯彻的一种“慢生活”和“远方想象”,击中了现代人的内心。
【乙】这些“慢综艺”节目在拍摄地的选择上特别讲究,不约而同地构筑了一种远方想象:远离现代都市的城市森林和车水马龙,到某个安静美好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亲近,与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在地谈天说地。
与远方相对应的,是眼下生活的苟且。
关于远方的向往,首先意味着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和逃离,想挣脱现实臃肿的肉身,到远方寻求美与自由。
【丙】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里准确描述了这种“逃离”的心理。
远方不仅仅是一个旅行目的地那么简单,它还被构建成一种可以逃离的现实,实现精神自由,心灵自由的庇护所。
(1)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扎堆B.还在于C.车水马龙D.关于(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1)D(2)C【解析】【分析】(1)A扎堆:凑在一起。
这里使用正确。
B“还在于”与“不仅仅”搭配,构成递进关系的复句,这里使用正确。
C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这里使用正确。
D关于:就而言。
这里就远方而言,作状语,这里应该用“对”,对远方的向往,做主语。
(2)AB运用正确。
C“ 精神自由”和“心灵自由”属于并列关系的短语,中间应该用分号。
故答案为:D【点评】(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这样的题,与其说是考查词语运用的,其实最根本的是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辨析词语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做出选择。
非连续性文本《每个节气日都是一堂自然和文化课》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淄博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
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北京冬奥会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如果说开幕当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是巧合,那么用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则是神来之笔。
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的结晶。
先民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变化规律,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已经先后确定“二至”(日影最长的冬至、日影最短的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初步形成四季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四时八节”。
至秦汉时期,《淮南子》已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与顺序沿用至今。
我国当前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其中阳历(也叫太阳历)依据的是太阳运行规律,能够直观反映四季变化;阴历(也叫太阴历)则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反映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
阳历与阴历配合使用就是阴阳合历。
二十四节气便是阳历算法,反映的是四季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与排序大有学问: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
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的多少;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
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
比如,“二至”中的“至”意为极,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运行至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达到极值开始转折的自然现象,实质上正是物极必反辩证思想的体现;而“二分”是昼夜平分线,之后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反映的是阴阳交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设立“汉字节”①国人的汉字书写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重视。
②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指出,数字化时代,很多人对电脑、手机产生依赖症,再加上网络语言表达的不规范性和粗鄙化倾向,导致提笔忘字的“失写症”逐步蔓延。
③他认为,当今基础教育重在认字,忽视汉字的美。
汉字的教学不应该只是高速,而更应该是高质。
他指出,汉字国际传播起步较晚,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汉语的国际推广和传播在建立中国与世界有效的话语系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④因此,他建议,必须在国家层面上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设立“汉字节”,并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精神堡垒。
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加强引导推广。
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培养孩子的写方块汉字的习惯和对汉字母语的认同与亲和力,使汉字教学能够从传统文化层面进行。
要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民普及汉字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打造“振兴汉字文化”类精品节目,让观众学习汉字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⑤他还建议,将汉字书写融入社会评价体系之中,“不管是大中小学生还是各业成人应提倡书写,让书写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方式。
”⑥全国政协委员苏士澍呼吁:“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已成为关系到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提升甚至国家文化安全的大事,全体国人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我们共同向所有国人发出倡议——‘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⑦据了解,为推动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2016年,苏士澍联合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到全国20多个省、上百所学校就“书法进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中小学校书法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书法教师严重短缺,开课率严重不足等教学瓶颈和困难。
⑧苏士澍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用汉语,多动笔写字;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加强书法教师培养,拓展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大力推进“书法进课堂”的汉字书写教育,教导孩子们会写字、规范写字;建议设立“全国汉字书写日”,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社会氛围。
2023年泸州市泸县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泸州市泸县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
(25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10分)给生活添一份诗意潘悦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
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提出“古诗鉴赏有没有答案”的疑问。
②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独特魅力。
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讲求用雅致凝练的语言实现抒情表义,含义深长的同时又追求音韵协调,朗朗上口,易于记诵。
看到大雪纷飞,写下“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银装素裹,感慨“千树万树梨花开”;赞举瀑布奇观,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也会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这些千古流传的诗歌以其意象、哲理和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韵味悠长,成为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③“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歌也是人的情感意志的表达载体。
古人将人生体验、生命思考、事物观察凝聚到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世界。
相似的生命经验,促使今人与古人在情感与思想上同频共振;阅读时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间,迸发出激励人心的力量。
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卓绝,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超然……每读及这些诗句,就更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一时的挫折便显得不再难以逾越。
④今天,身处现代文明的快节奏中,那些亲近自然、缘事而发的诗句,能让人逸兴遣怀,为人生掬”,流连秋日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充满趣味的“闲看儿童捉柳花”,一捧清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 散文二篇》2021年同步练习卷(附答案详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2021年同步练习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臼.齿(jiù)洗涤.(dí)不朽.(xiǔ)怪癖.(pǐ)B. 茸.毛(róng)兴.味(xīng)飓.风(jù)肆.意(sì)C. 俯瞰.(gǎn)桑.梓(zǐ)嘲讽.(fěng)遏.制(è)D. 深渊.(yuān)孤寂.(jì)濒.临(pín)思绪.(x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卑微凋谢蔓延混为一体B. 炫耀牛犊云霄闲情逸志C. 想象神密星辰煞费苦心D. 际遇消逝愉悦苦思暝想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池塘是养殖动物栖息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病原生物潜藏和___的地方。
(2)他从蜀江上游宦游万里,来到下游的扬子江,一见到这阔别多年的江水,就___不住自己心中的激情。
(3)由于长期过度捕捞,长江刀鱼如今个头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已____灭绝。
A. 繁衍遏止濒危B. 繁殖遏制濒临C. 繁衍遏制濒临D. 繁殖遏止濒危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生命是一支铅笔,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写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_____你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轻轻将之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
②生命是一支铅笔,你可以在未来的未知面前用流畅的线条勾勒你的蓝图。
③生命是一支铅笔,总能给予我们____。
④生命是一支铅笔,它还给予我们——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第①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③句和第④句中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A.许多美妙而又深刻的遐想B.一个深刻的启示5.从2016年9月上线至今,抖音的发展历程一直毁誉参半,某班学生计划围绕“抖音的影响”进行拓展探究。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让优异传统文化“活”起来》一文,达成后边小题①今年故宫举办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特别火爆,一票难求。
这表示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长久魅力,也让人们为传统文化焕发新姿而感觉振奋。
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进度中,中华民族创建了广博精湛的绚烂文化。
在当下,怎样“让珍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成为我们一定面对的现实问题。
②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经过愈来愈多样的形式融通古今,让优异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比方,北京故宫博物院,经过多轮富裕创建力的探究改造,在很多人眼中,它已不再不过那个坐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 72 万平方米的皇家庭院。
不只这样,在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当今,提及我们与诗歌书信近来的一次重逢,自然会想到《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一档档文化节目。
正是在一次次创建性转变和发展中,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和蔼感、新鲜感和知足感,也让传统文化自己更为拥有“时代感”。
③有人说,故宫等传统文化符号的炼成并不是有时,是由于它很好地切合了中国人对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深依恋之情,激倡始了人们心里深处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可。
事实上,回首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我们的发展有过顶峰也有过低潮,行进的道路有过平展也有过崎岖,但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一直不曾改变。
④事实证明,一些文化创意类产品之因此遇到宽泛认可,追根溯源就在于,它们真实与公众的平时生活成立起了亲密的联系,知足了人民日趋增加的美好生活需要。
正所谓,“以先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只有更切近现实、更切近民众,优异传统文化才能真实走进人们心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成为我们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
1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20.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21.文章第②段先总述 __________的现象,而后列举了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事实详细阐释,最后重申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感觉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初中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新初中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
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A】那的色彩,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
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1)根据要求答题。
①在拼音格中写出“泉州”的“泉”字的拼音:________②文段【A】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2)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A.丰富浓烈B.浓烈奇特C.奇特丰富(3)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是什么?【答案】(1)quán;”。
;印;映(2)B(3)色彩丰富、艳丽。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2)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
(3)这里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辨别和判断修辞手法类型,明确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点评】(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某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请你参加。
(1)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调查结果。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2)调查情况,校团委选择了民族剪纸、对联、中医药三个项目开设兴趣课程,面向全体同学招收学员。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题)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题)(一)议论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①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走向充满生机的未来。
②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
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
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③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
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
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那也恰恰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
如何缩小这一距离,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
以文物为例,近年来我国在缩小文物与现代生活距离,让文物融入人们生活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这些成功尝试证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⑤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
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陕西剪纸、遂昌龙棕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
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二○二三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翌.日(yì)赋予.(yú)殷.红(yān)铢两悉称.(chèn)B.狩.猎(shòu)潜.力(qián)哺.育(bǔ)挟.而不服(xiá)C.熏陶.(táo)束缚.(fù)顷.刻(qǐng)强.词夺理(qiǎng)D.罅.隙(xià)黝.黑(yǒu)相符.(fǔ)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帐篷瞻仰郑重其事望眼欲川B.稽首枯燥如雷贯耳神彩奕奕C.妥贴琐屑雕梁画栋锲而不舍D.抉择谰语和颜悦色人情世故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那乐声,高亢雄浑。
在夜雾中直冲霄汉,令人叹为观止....。
B.自媒体时代,一些人通过博眼球的标题哗众取宠....,我们要抵制这种现象。
C.这部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D.《经典咏流传》将古典高雅的诗词和现代优美的旋律完美融合,二者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映照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B.“无我之境”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它是一种评判诗词境界,也是做人境界的标尺。
C.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
通过阅读,人们不仅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还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
D.大数据的生成,有其内在的规律。
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这些规律,才能提高科学认识大数据的能力。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雷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
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专题练(附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2分)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
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
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
“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
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
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
“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
“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2021年新课标新高考语文复习练习讲义: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复习纲要考情探究课标解读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备考策略 考点 内容语序不当多层定语、状语位置不当,虚词、并列短语、分句位置不当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分句间关系 理解句意,根据语境判断分句、修饰语的顺序,并能修改 1.训练讲方法。
要注重分析语境,突出理解,善于结合语法知识和表情达意来辨析句子是否有语病。
2.解题有思路。
首先,读懂句子,明确大意。
然后要仔细比对选项,确定答案。
搭配不当 主谓、动宾、主宾、修饰语与中心语、关联词搭配不当句子主干、成分搭配 梳理句子主干,先分析主干是否搭配,再看附加成分与主干是否搭配,并能修改 成分残缺或赘余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残缺,语意重复,滥用介词、关联词、表约数的词语 语法知识结合语法知识,在语境中分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并能修改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藕断丝连、中途易辙常见句式杂糅的类型、暗中更换主语的类型 压缩主干,注意辨别分句是否更换陈述对象,并能修改 表意不明指代不明,词义、停顿、修饰有不同理解歧义句 通读句子,判断是否有两种以上理解,并修改消除歧义 不合逻辑 概念混乱、自相矛盾、主客颠倒、否定失当、强加因果、一面对两面、不合事理 词汇知识,范围、程度、否定副词 注意并列概念和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抓住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真题探秘必备知识自测自查语病的一句是(3分)( )1.(2019天津,3)下列各句中没有..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文化传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以下小题。
文化传统无所不在 , 既在全部传统文化之中,也在全部现实文化之中。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
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 成擅长民族的频频实践,成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心识。
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进而也就有一个民族共同的意识和无心识,或许叫共齐心理状态。
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类共同生活中出生、成长,经过共同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 表达梦想。
因此,生活关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 语言关于他们即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类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由这类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 . 用这类语言不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类语言没法道出来的思想,自然不会成为这一民族的共齐心理。
即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到的心理, 也常常因为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快速藏形匿影, 即是陷于自命不凡的境地,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援。
惟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习、所崇尚的心理,才能时辰获得鼓舞和倡导,包含社会的尊崇和个人的神往,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物质财产和精神力量。
这样,与日俱增,署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它限制着人们的思想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感情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兴趣, 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心。
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血肉超不出皮肤同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
但也正因这样,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集的力量、集,团的象征。
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怎样可以存在, 一个社会怎样可以不松散一个国家怎样可以稳固。
自然这并不是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
因为跟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所可用而渐渐淡化以致衰灭;生活中某些新的要素会慢慢积淀, 并经过挑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可是一定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不论怎样老是迟缓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便在社会急巨变化的革命期间也是这样。
人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练习2024年11月5日说明: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在密封线内填写个人信息。
一、基础·运用(共14分)(一)金秋十月,学校举办了盛大的秋季运动会。
年级宣传部的同学采集赛场上的新闻;准备编辑一份运动会特刊。
下面是两篇新闻特写的节选,请阅读并完成1-4题。
(共8分)【甲】他手持实心球,缓缓走向起点。
他抬手的一瞬间,场内场外的观众都屏息liǎn()声,翘.首以待。
只见他两脚前后叉立,双手持球手腕后翻,将球置于额头右斜上方,他的身体仿佛弓弦被缓缓拉紧,实心球化作弹弓上的石头蓄势待发。
然后,右脚奋力蹬地,腰部、腹部、手部肌肉同时向前发力。
沉甸甸的实心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观众和选手的目光紧紧追随。
随着一声闷响,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一声惊叹——这凝结着辛勤汗水和热切盼望的球,最终完美地落在了12米线上。
“太棒了!”观众席中发出一声惊呼。
紧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乙】“预备——”,她将上身下压,呈起跑姿势,犹如居高临下的狼王。
随着发令枪“砰”地一声响,她疾驰而出,快如闪电。
跑道上,她步伐矫健,身姿轻yíng(),像在风中穿梭的猎豹。
向前!向前!向前!她的双腿似滚滚车轮般转动,看得观众眼花缭.乱,看得对手胆战心惊。
每一次大幅度的摆臂都凝聚着对胜利的渴望【】每一次沉稳的呼吸都向世界宣告她已胜券在握。
尽管强手如林,她的眼里只有终点。
1.将文段中拼音对应的汉字依次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2.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qiào liáoB.qiào liàoD.qiáo liào C.qiáo liáo3.在文段(二)的【】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2分)标点:理由:4.下面画线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2分)A.实心球化作弹弓上的石头蓄势待发。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非连续性阅读训练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非连续性文本〔一〕(2021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
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珍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
“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
(3分)对于诗词大会,19岁以下的群体(年轻人)关注度较高,50岁以上人群关注度较低。
(或:关注人群的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
(至少说出两点,4分)例如:我认为有必要。
因为积累、背诵古诗词能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能拓展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学习。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2021厦门质检)对1950~2000年出生人群的抽样调查说明,当今,旅游已成为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年份2021年2021年2021年类别城镇居民7900万人次9210万人次9600万人次农村居民1250万人次2520万人次3700万人次材料二:中国民众出境游群体调查图1图2材料三:中国民众出境游类型调查1.从材料一“中国民众出境游人数统计〞的数据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①2021年至2021年三年来,中国民众出境游的人数逐年增长;②2021~2021年中国城镇居民出境游人数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出境人数;③近三年来,中国农村居民出境游人数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出境游的增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传统文化成为日常课
①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有媒体报道,最近上海一些中小学校将吟诵经典、学民俗、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以此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积淀中,蕴藏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开学第一课”中开宗明义地摆明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喜欢传统文化,当然是必要的。
③但问题并不止于此。
中小学生传统文化这一课,关键还在于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
然而,大潮之中,泥沙俱下,一方面,传统文化固然是宝库,但其中也不乏糟粕;另一方面是推广者、教育者在具体操作中的偏误。
④比如《三字经》和《弟子规》中,固然有教导人严于律己、敬亲尊师的一面,但也有强调绝对服从、愚忠愚孝的一面。
古诗词数量庞大,不知凡几,情怀高蹈、意境开阔的佳作当然不少,但无病呻吟、闺阁艳情的作品就不适合孩子学习。
传统民俗中,有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讲究,但也有很多已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
更有一些“学习”,流于哗众取宠和形式主义,一说传统文化,就是穿汉服、行跪礼、拜孔子,重表而不重里,重仪式而轻内涵,有追逐热点之心,无真诚教导之意,并没有多少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⑤传统文化的学习,很容易形成风潮,但风潮,终有退去的时候。
英语成了热门,大家都拼命学英语;诗词火了,不少人又开始背诵诗词;更有甚者,国学热中,有人将国学与升学挂起钩来,使它变成了学生们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是功利而短视的。
⑥传统文化的学习,并非照搬照套,它是一个扬弃的过程,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真加以鉴别,在发展中继承创新。
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不是一场“运动”,更不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
孩子们需要的是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浸润,这样才能潜移默化,久久为功。
⑦唯其如此,才可能真正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让它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优秀传统文化,也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民族文化血脉中继续滔滔奔流。
⑧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已经下课,但传统文化的大课堂还在进行。
希望它不仅是“第一课”,也是日常课;不仅是“泛读课”,也是“精品课”;不仅是“课内课”,也是“生活课”。
它其实也是社会、学校和家长一门共同的课程。
(选自《光明日报》。
作者:宋詹詹)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小学教育加入传统文化内容,让孩子们从小熟悉、喜欢传统文化是有必要的。
B.传统文化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关键,是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C.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需要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浸润。
D.传统文化已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正滔滔奔流在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
【答案】D
【解析】D“传统文化已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正滔滔奔流在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
”和原文“唯其如此,-----而优秀传统文化,也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民族文化血脉中继续滔滔奔流”不符,混淆模态,把可能性变成了必然性。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下列不属于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存在的问题的一项是
A.一些学校将传统活动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
B.没有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C.具体操作流于形式、哗众取宠,重表不重里。
D.对传统文化的学校容易出现跟风现象。
【答案】A
【解析】A.一些学校将传统活动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
这不是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在“开学第一课”中开宗明义地摆明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喜欢传统文化,当然是必要的。
但问题并不止于此”,这是混淆是非,所以选A.
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段引出论题: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
B.第三段提出分论点:传统文化发展传承大潮中,泥沙俱下。
C.第六、七段指出了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
D.最后一段发出呼吁,提出了让传统文化成为日常课等主张。
【答案】C
【解析】C.“第七段指出了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因为第七段讲的是正确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惟其如此”中的此指代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后面谈的的是意义。
所以选C。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