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2《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12课,内容为《古诗二首》。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诗歌,感受古人诗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诵读《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4.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抽象的情感表达。

•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

二、教学安排1. 教学准备•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材料准备:准备课本中《古诗二首》的内容。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介绍本课要学习的《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

2.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演练朗读《春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学生自由朗读并感悟诗歌之美。

第三步:拓展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写下自己的小诗歌。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学效果评价•多角度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诵读、理解和表达等方面。

•综合评价学生对《静夜思》和《春晓》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是否简单清晰地解释了文本内容,确保学生理解。

•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课堂互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古诗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3.互动式教学,提高参与度: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4.融入生活实际,增强体验:将古诗中的意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古诗的意境,提升审美情趣。
5.拓展课外阅读,丰富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古诗,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提高文学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内都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
2.讨论主题: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讨论以下问题:
a.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b.诗人通过哪些词汇和句式表达了情感?
c.古诗中是否蕴含了道德观念或人生哲理?
3.小组分享: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成员补充。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熟练朗读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掌握古诗的基本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水平。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古诗中的重点词汇,如“春晓”、“花落”等,丰富词汇量。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古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意境,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让学生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如勤奋、诚信、爱国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在古诗的朗读节奏、韵律把握上存在一定难度,对于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理解不够深入,创作古诗时用词和句式运用不够熟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品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品教案通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全文解读,对每句诗字词、意境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全文,并能正确朗读、背诵。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欣赏能力,理解古诗意境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全文背诵和理解,诗句中关键词汇和意境分析。

难点:对古诗意境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两幅与古诗相关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情境。

2. 课文学习:(1)学习《静夜思》a.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诗韵律美。

b. 分析诗句,解释关键词汇,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c. 逐句讲解诗句意境,让学生体会诗人孤独和思乡之情。

(2)学习《春晓》a. 朗读课文,感受古诗韵律美。

b. 分析诗句,解释关键词汇,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c. 逐句讲解诗句意境,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喜爱和赞美。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默写两首古诗,并互相检查、改正。

4. 例题讲解:针对两首古诗意境,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a. 诗句b. 关键词汇c. 意境分析2. 《春晓》a. 诗句b. 关键词汇c. 意境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静夜思》和《春晓》两首古诗,并背诵。

b. 根据课堂所学,用自己话简要描述两首古诗意境。

2. 答案:a.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关注学生对古诗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古诗⼆⾸(池上/⼩池)》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科书分析: 1.课⽂的两⾸古诗,分别是唐代⽩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的《⼩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个可爱的顽童形象;《⼩池》则描绘夏⽇的⼀处由泉眼、流⽔、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景,富有夏天⽣活情趣。

诗歌语⾔浅显易懂,朗朗上⼝,有利于学⽣诵读理解。

2.课⽂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中华传统⽂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道开”表现得不够,⽽且没有“开”;《⼩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显得“⼩池”不⼩。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由两⾸古诗组成,但⼀篇课⽂相对⽽⾔是⼀个整体,从优化的⾓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前,学⽣已经通过课⽂和语⽂园地,学习了10⾸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是不容易理解,甚⾄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具体情况采⽤不同的策略⽅法进⾏教学。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背诵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孩顽⽪、天真的形象以及⼩池夏⽇美景。

3.能正确认读“⾸”等12个⽣字新词,正确读记“泉⽔”等8个词语。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7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采”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板书:古诗二首。

2.教学“首”。

(1)量词,一首歌,一首诗等。

(2)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画出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来到池边,看见发生在荷花池里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

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

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

(揭示诗题)4.板书课题:池上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宝宝,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首”为翘舌音,“踪”为平舌音、后鼻音,“萍”为后鼻音)(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

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三笔是长横,第四笔是短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古诗二首》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

会写“首、采”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池上》。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思。

4.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的方式理解诗句,初步感知古诗描绘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古诗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夏天有哪些美丽的景物?有哪些好玩的事?预设:夏天有美丽的荷花,夏天可以去水上乐园……过渡:古人是怎么写夏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二首》,去看看夏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夏天的美景和好玩的事,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桥梁,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诗文过渡:要想学好一首古诗,了解它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白居易以及他创作《池上》的背景吧。

1.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魔”“诗王”,与刘禹锡并称为“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创作背景《池上》创作于公元835年,白居易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

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诗。

3.情境诵读播放《池上》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可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4.纠正读音。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

(1)自读要求: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5.全班齐读《池上》。

6.集中识字。

本课中有几个生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识记它们吧。

一首踪迹浮萍(1)首,独体字,金文的“首”,上面是头发,下面是脸,脸上还有眼睛。

头是人体最上面的部位,“首领”指一个集体中地位最高的人。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教学设计赛教优秀精品教案12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教学设计赛教优秀精品教案12古诗二首

12.古诗二首一、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 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 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

12《古诗二首》导学案
中线上。

7.指导自由练写其他三
个字。

“树”,左右结构,写的
时候要紧凑,部件之间
要穿插避让,中间低,
两边高。

“又”的横撇要写到木
字旁的点下方,长点位
于“寸”的点的下方。

“木”与“又”的捺要
变成点。

“尖”,6画,上下结构。

上部“小”字变成部件
后,竖钩变成短竖,位
于竖中线上。

下部“大”
字的横位于横中线上,
撇、捺舒展,位于同一
高度,撑起整个字。

教师总结: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加油吧,孩子们!。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二首》的内容和意义。

2.能背诵《古诗二首》。

3.能初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课文《古诗二首》的教材和图片。

2.课程PPT或教学板书。

3.背诵卡片。

4.情感小故事或声音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古诗二首》配图,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好奇。

2.介绍古诗的背景,简要介绍作者及诗歌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识字(10分钟)1.分段逐字逐句教授生字,注重正确的发音和书写。

2.演示如何正确朗读整首古诗。

第三步:理解与诠释(15分钟)1.分段翻译古诗,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形象和情感,进行简单的情感渗透。

第四步:背诵与朗读(15分钟)1.让学生依据教师的朗读进行跟读练习。

2.组织学生背诵整首古诗,培养语感及记忆能力。

第五步:情感引导(10分钟)1.以情感小故事或音乐配合《古诗二首》展开情感引导。

2.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情感,并与自身经历连接。

第六步:反思与总结(5分钟)1.让学生就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与总结。

2.激发学生对《古诗二首》的进一步探究与理解。

四、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二首》。

2.写一段简短的对《古诗二首》的感悟或理解。

3.画一幅与《古诗二首》意境相关的图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配合情感设定,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诗的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以上就是本次《古诗二首》教案的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案)

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白居易的《池上》和宋?杨万里的《小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小池》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首”、“无”、“爱”、“角”、“采”、“树”、“尖”7个汉字,背诵课文,了解诗句意思。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的夏日美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的夏日美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荷花。

师:你们知道荷花还有什么颜色吗?师:白色、粉色、紫色。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呢?师: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唐宋两位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说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师:让我们走进这两首古诗。

师:古诗要读得有节奏,让我们看着停顿符号,把古诗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shǒu wú ài jiǎo cǎi shù jiān首无爱角采树尖(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采”的偏旁是“爫”;“树”的偏旁是“木”;“尖”的偏旁是“小”。

(3)指导生字的笔顺。

“无”:横、横、撇、竖弯钩。

“角”:撇、横折、撇、横竖钩、横、横、竖。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牛角爱人树荫采药尖尖一角爱心大树采花刀尖三、精读领悟1.师:学完了生字宝宝,让我们走进《池上》这首古诗吧!(播放视频)。

师:“池上”是哪里呢?池塘上。

(1)师:仔细观察图片,图中有什么?小娃、小船、白莲、浮萍、水草。

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解题,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教学“首”。

知道这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划出来,读一读。

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

(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精品教案

《古诗二首》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3.联系实际生活、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釆、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会写“首、釆、无”等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什么?哪个季节才会有呢?2、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板书课文题目:《池上》。

二、初读古诗,初识字词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正音。

2.学生自由古诗,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古诗,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三、合作交流,趣味识字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

(3)学生齐读。

借助图片了解“浮萍”。

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用“/”标出诗的停顿。

2.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全班齐读。

五、细读古诗,品味情趣1、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

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

“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

“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4、讨论:从诗中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六、指导写字,养成习惯出示要写的字“首”“釆”。

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首”“釆”。

4.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七、布置作业1.把《池上》背诵给别人听。

2.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充满夏日情趣的古诗——《小池》。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部编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12,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部编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12,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部编版【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12,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池上》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

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 《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古诗二首》。

2.能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3.能通过古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1.《古诗二首》的朗读与理解。

2.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一些古代文化背景知识。

2.帮助学生从古诗中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古诗二首》教材及教学PPT。

2.讲解古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表。

3.图片或视频展示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创作诗歌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学习《古诗二首》(15分钟)第一首古诗让学生先独立阅读《古诗二首》,然后进行齐读。

辅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二首古诗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第二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思,并进行朗读练习。

3. 感悟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就古诗中的意境、情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开拓视野,丰富情感。

4.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解释他们的答案,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课后要多次朗读古诗,加深理解。

六、课后作业背诵并熟读《古诗二首》,并在本人家长的陪同下解释古诗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古代诗歌,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上为本节课《古诗二首》的教学方案,希朳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古诗二首》掌握其中涉及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体会古诗中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通过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熏陶,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 理解并背诵《古诗二首》中的两首古诗。

课件准备包含两首古诗的文本、背景介绍、注释及译文等。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和背景。

通过讲述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简要介绍今天所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的作者和背景。

展示古诗一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句含义。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然后结合课件中的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解释相关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与古诗一的教学方法类似,先展示古诗二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句含义。

通过讨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同样结合课件中的注释和译文,深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讲解生词和难词的用法和含义。

通过分段背诵、整首背诵等方式,指导学生逐步背诵两首古诗。

通过默写、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通过学生背诵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评价学生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讲解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需要提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段落内容在新课开始之初,向学生介绍本古诗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列举诸如“翠”、“轻”、“风吹草低见牛羊”等关键词句中的生字新词,并简要解释这些字词在古诗中的大致含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古诗二首导学案》

《古诗二首导学案》

《古诗二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3. 掌握古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导学内容:本次导学将重点介绍两首闻名的古代诗歌,分别是《登鹳雀楼》和《静夜思》。

通过进修这两首诗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深入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二步:进修《登鹳雀楼》1. 讲解《登鹳雀楼》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分析《登鹳雀楼》的诗意和意境;3. 解读《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在《登鹳雀楼》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是如何描绘自然景色的?第三步:进修《静夜思》1. 讲解《静夜思》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分析《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解读《静夜思》的艺术特点和语言表现;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在《静夜思》中表现了怎样的孤独和思念?第四步:诗歌鉴赏1. 让学生朗读《登鹳雀楼》和《静夜思》,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美感;2. 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异同的地方,探讨诗人的表达手法和情感;3.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两首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展示个人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五步:教室小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能够深入理解《登鹳雀楼》和《静夜思》两首古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作业安置:1. 要求学生背诵《登鹳雀楼》和《静夜思》,并写出自己对这两首诗歌的感悟;2.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解读和鉴赏,展示在下节课上。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美的力量,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一、课程背景1.1 学科和年级•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1.2 教材信息•书名: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章节:《古诗二首》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静夜思》和《咏鹅》的内容、作者及背景。

2.让学生能够正确背诵并朗读这两首古诗。

3.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内容:《古诗二首》3.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导入《古诗二首》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4.2 学习古诗《静夜思》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静夜思》。

2.逐句解读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慨。

3.播放朗读该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3 学习古诗《咏鹅》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诗《咏鹅》。

2.逐句解读古诗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3.播放朗读该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4.4 合作学习•分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他们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堂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感悟,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背诵古诗。

五、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3.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提高。

六、延伸阅读•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相关的古诗文,拓展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结语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的优秀教案,通过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品味。

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茁壮成长!。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12古诗二首
学生预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熟读课文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正确断句。
预习字词
1.拼一拼,连一连。
zōnɡ jì 浮萍
fú pínɡ 踪迹
quán shuǐ 荷叶
hé yè 泉水
2.形近字组词。
首( ) 采( ) 无( ) 角( )
自( ) 来( ) 元( ) 用( )
21小壁虎借尾巴
学生预学案设计
课题
小壁虎借尾巴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学内容
熟读课文
本课问句较多,要读好问句,还要读好“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这个感叹句。
预习字词
1.读准下列词语。
壁虎 墙角 捉蚊子 咬住 挣断 您好 拨水 甩着 房子 转身 爬到 一条 姐姐 吃草
赶蝇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捉 爬 您 房 条 姐 草
3.选字填空。
条 只 头
一( )壁虎 一( )鱼
一( )牛 一( )蚊子
一( )燕子 一( )蛇
内容感知
本课主要讲了一只小壁虎( )的事,是按小壁虎( ),( ),又( )的过程来写的,向我们介绍了各种( )的作用。
资料搜集
上网搜集资料,了解关于壁虎尾巴的知识。
阅读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在心里,上课的时候问老师。
内容感知
1.《池上》和《小池》描写的都是诗人在( )季的所见。
A.春 B.夏
2.《池上》中的小娃是一个( )的孩子。
A.令人讨厌 B.顽皮、纯真
3.“泉眼无声惜细流”中“惜”的意思是(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导学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导学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导学案导学案:古诗二首【本课教学目标】1.能通过学习《古诗二首》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风格和特点;2.掌握《古诗二首》的内容,理解诗意;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创作简单的古诗;4.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美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古诗二首》的诗意,感受古诗的美。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创作简单的古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古诗二首》的课件或教学PPT、活动道具、学生的作品展示等。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古诗《春晓》。

2.请学生谈谈他们对《春晓》诗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出示《古诗二首》的题目和作者名字。

2.教师朗读《古诗二首》。

3.教师简要介绍《古诗二首》的背景,并讲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三、课文学习(20分钟)1.为学生播放《古诗二首》的音频,并大声跟读。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诗意。

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想法。

四、诗意探究活动(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古诗二首》的意境、主题和表达方式。

2.请学生比较《春晓》和《古诗二首》,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教师提问:你认为为什么古代诗歌一直受到人们喜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让学生通过分组朗读《古诗二首》来提高对诗意的理解。

2.教师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创作古诗。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播放一些古诗的音频,并让学生通过听音判别古诗的名字。

2.教师带领学生做手工制作,制作古诗的展板。

七、总结反思(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让其他同学猜测所示的古诗是哪一首。

2.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总结古诗的特点和魅力。

【板书设计】古诗二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秋夜将晓林鸟啼,声声慢。

数乌桕树边,十三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指名读古诗时,对于容易读错的字要加以强调。如,“踪”是平舌音,“萍”是后鼻音。
三、再读古诗,识字解意(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逐句朗读,找出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学习“踪、迹、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个生字。
(1)出示“踪迹”卡片,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踪、迹”。用“踪迹”造句。
(2)借助图片识记“浮萍”。
1.指导学习诗的第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第一、二句。
(2)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简单理解第一、二句。
(3)播放课件,老师配乐范读。
(4)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2.指导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1)出示课件,教师范读古诗。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古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池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4)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1)看课件,听老师范读古诗。
(2)学生带着问题读古诗并汇报: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的池塘。因为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学生融情想象。
3.根据画面展现的内容,找到相对应的诗句。
4.带着欣赏和惊喜的心情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3.再读古诗,指导学生结合图画理解诗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交流。
4.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进行点拨。
(2)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①引导学生想象小娃的内心活动,体会“偷”字的精妙。
②出示课文插图,结合画面感受“不解藏踪迹”一句的传神。
5.师生配乐齐读,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1.逐句朗读古诗,圈出生字。
2.在疏通古诗大意时,可以用图文对照的方式。
3.在体会“偷、藏”等关键词语的意思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小娃的天真、可爱,体会作者的情感。
4.在师生配乐读时,可以出示景物图片,让学生感受诗句与画面的对应。
四、品读古诗,熟读成诵(用时:3分钟)
1.指导学生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来自主练写。
2.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田字格中会写字的间架结构,重要笔画的占伴。观察教师的范写等,从中有所收获。
2.在教师指导下,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认读“踪迹”,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用“踪迹”造句。
(2)通过图片加深对“浮萍”的认识。
3.自由读古诗,结合图画理解诗意。小组内自学、交流。
4.汇报学习收获。
(1)说一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诗句。与老师交流、探讨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2)结合对重点句的体会,感悟古诗用字的精妙:
3.小组里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用了什么好方法。
4.汇报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运用了什么好办法。“泉”,上下结构,上白下水。“爱”,用一句顺口溜来识记:张开手拥抱朋友。“流”,结合词语来识记,流水、水流。“荷、露”,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识记。“角”,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5.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古诗,针对字音和节奏进行师生评议。
1.倾听教师范读,听准字音和节奏。
2.按照自读要求学习。
(1)出声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默读,圈画生字,识记字形;(3)轻声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1.范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听清节奏,能够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教师范写“爱”。
“爱”,10画,上下结构。上部爪字头较小,撇是平撇,秃宝盖扁而宽。“友”字的横在横中线上,第二笔撇较长,第三笔横撇较短,第四笔捺长而舒展。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5.组织学生二次练写。
6.指导“角”的写法。
“角”,7画,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刀字头短撇从竖中线起笔。下部“用”中间两个短横不能碰到左右两边,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
1.在疏通古诗大意时,可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古诗短小,诗中的景物形象生动,极具夏天的特色。可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对照课文插图,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
2.在指导学生朗读诗句时,可创设情境,通过画面的展示,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朗读形式要多样,师生接读、男女生合作读、配乐读等。注意:“头”在诗中为了押韵不读轻声,读tóu。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1张活动卡。(教师)
2.整理学过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入,揭题释题(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引发学生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引导学生说出图画大意。
1.先自由观察,然后全班交流。
2.认真观察生字每笔的行笔方法,伸出食指与老师一起书空。
3.描红,独立仿写一个“首”。
4.说说自己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别人写的字哪里值得自己学习。
5.根据刚才的点评情况,练习再写3个“首”,争取做到比刚才写得还要好。
6.学习“采”。了解它是平舌音,会意字,它就像一只手正在树上采摘果实。“采”的本义是: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
1.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识记“泉”时,可以借助图片和汉字的演化过程进行识记。“荷”可以出示荷花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露”可以做相应的动作来识记。同时,还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通过组词、拓展词语来巩固所学。
2.指名检查古诗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节奏。必要时,教师可逐句朗读来做示范。
三、图文结合,体会诗意(用时:10分钟)
①一个“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娃的天真、可爱。
②“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了小娃顽皮、纯真的情态。
5.与老师一齐读,感悟古诗意境。
1.在认读“浮、萍”时,教师要结合浮萍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记。帮助学生明白:“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旁,“萍”是草字头。同时注意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到相对应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古诗。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的第一、二句。
(1)读诗的第一、二句。
(2)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理解诗的第一、二句。
(3)在教师指导下读诗句。
7.指导自由练写其他三个字。
1.先自由观察,然后全班交流。
2.认真观察生字每笔的行笔方法,伸出食指与老师一起书空。
3.描红,独立仿写“爱”。
4.说说自己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别人写的字哪里值得自己学习。
5.根据刚才的点评情况,练习再写3个“爱”,争取做到比刚才写得还要好。
6.练习写“角”,先描红,再书写。
1.展示平时积累的古诗。
2.自由发言,互相补充,理解“池上”:荷花池塘上。
3.在教师引导下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在教师指导下自由表达,说清楚谁在哪儿,在干什么。
课上鼓励学生交流作者资料,教师适时补充。
二、初读感知,自学存疑(用时:9分钟)
1.用课件在插图中插入古诗,配乐范读。
2.出示“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古诗;二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7.借助课文插图发挥想象,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创编故事。
1.在生字书写中,教师要讲清生字的书写要领。
2.对一年级学生创编故事不要有过高要求,只要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把故事讲出来即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复习巩固:指名背诵古诗《池上》。
四、背诵古诗,总结全诗(用时:7分钟)
1.组织全班比赛背。
2.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池的样子。
1.自己背,小组内互背,汇报背。
2.在本子上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小池的样子。
在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时,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五、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无、树、爱、尖、角”五个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占格情况。
二、观看动漫,初读古诗(用时:10分钟)
1.播放《小池》朗读动漫。
2.指导学生自读古诗,圈画生字。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4.出示生字:“泉”“流”“爱”“柔”“荷”“露”“角”。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5.指名检查古诗朗读。
1.观看动漫。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同时圈画诗句中出现的生字。
2.范写“首”。
“首”第三笔是长横,下方“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横折的折。
3.巡视,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5.组织学生二次练写。
6.指导“采”的写法。“采”,8画,上下结构。上小下大,爪字头。“木”的横位于横中线,撇、捺舒展。
7.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2.出示荷花池的景色图片。
3.板书古诗题目并引导学生理解题目。
4.引导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1.齐背古诗《池上》。
2.欣赏图片,产生学诗的兴趣。
3.齐读古诗题目。知道“小池”就是小池塘,这里指小荷花池。
4.汇报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和古诗创作背景。
出示荷花池的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有什么样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