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四首

合集下载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借代
“卷”:席卷,极言行走之快。形象地描 绘了出猎队伍的装备齐全,庞大,速度之 快,场面壮观;表现了出猎者的情绪高昂、 精神抖擞。
解读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①用典②以孙权自比,③表现词人打猎时的英 勇形象和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表现了词人的 “少年狂气”和建功立业的决心。
解读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初读课文
词牌名 地点,事件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创作背景
苏轼在熙宁四年因对王安石 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熙 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 州太守。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 僚出城打猎时所作。江城子,词 牌名。
D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休微将霜白发,唱又黄鸡何。妨!
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我虽然年纪大 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衬托,“鬓微霜”衬托“少年狂”表现出词 人壮心未已,老当益壮的英雄本色。
解读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魏①像 委尚用 婉派典含冯唐蓄,赦②表免达以魏了魏尚自尚冯一己自唐样喻希持重望,节冯用得渴去唐自到望赦己朝朝免,廷廷魏③重能尚 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愿望。
解读 天狼指天狼星,这里指侵犯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终将
①用典、比喻,②天狼喻指骚扰西北 边境的西夏军队。③委婉含蓄表达了 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 的决心,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思考探究 品读全词,体会词人“聊发少年狂”的“狂”

苏轼在惠州四首著名的诗

苏轼在惠州四首著名的诗

苏轼在惠州四首著名的诗摘要:一、苏轼简介二、惠州四首诗的创作背景三、四首诗的内容概述四、诗中所体现的苏轼思想及艺术特点五、总结正文:【一、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

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之一,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四大家”。

【二、惠州四首诗的创作背景】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

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

在惠州期间,苏轼写下了许多描绘当地风土人情的诗篇,其中以《惠州四首》最为著名。

这四首诗描绘了苏轼在惠州的生活境遇,表达了他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社会的独特见解。

【三、四首诗的内容概述】1.《食荔枝》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惠州品尝荔枝的美妙情景,以荔枝的美味寓意生活的美好,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2.《题临安邸》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寓所在临安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身处逆境的无奈心情。

3.《惠州一绝》这首诗通过描绘惠州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游南山》这首诗描绘了苏轼游览惠州的南山景色,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诗中所体现的苏轼思想及艺术特点】1.真实反映生活:苏轼的惠州四首诗以真实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2.乐观向上:尽管苏轼身处逆境,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诗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寓意深刻:苏轼的诗篇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寓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使诗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五、总结】苏轼的惠州四首诗是他在逆境中创作的瑰宝,诗中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对逆境的抗争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PPT优秀课件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PPT优秀课件

精读细研
表现出潇洒豪放、不受羁缚的 气韵和姿态,以及慷慨激昂、粗犷 豪放的阳刚之美,形象地刻画出太 守出猎时的威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卷”字生动地写出了狩猎人 数之多、速度之快,描绘了出猎的 壮观情景。
精读细研
报知。 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很多。
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出猎 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为朝廷效命的决 心,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 的愿望。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diāo qi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
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hān
bìn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
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2.“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①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②狂在动作(狂举),
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③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 胆开张;④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都体现了 作者想要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江城子·密州出猎
知识备查Βιβλιοθήκη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

第14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4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狂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 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 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 情作了铺垫。
正文解释下阕:
•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 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 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 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 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 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
试比较这首与课文的不同点。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
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 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 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 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情意缠 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 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 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 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 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 人口的名作。
正文解释:上阕
•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 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 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 卷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 太守观猎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 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
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生动、传 神地描绘了( 孤鸿 ) 的形象,它孤傲、
自甘寂寞,正反映了作者(

的心幽情愤。寂黄苦庭坚称其“语意高妙”、

九下课外古诗词前四首赏析资料

九下课外古诗词前四首赏析资料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前四首赏析资料1.《定风波》(苏轼)(北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整体感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

【词句注释】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高声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料峭:形容微寒。

斜照:偏西的阳光。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雨具先去:雨具先前被拿走了。

【白话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文学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优秀教案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优秀教案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第1课时《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一、导入新课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或将士戍守边关的诗词(学生补充诗词名句)。

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也是描写边塞的,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范仲淹笔下的边塞特点。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渔家傲秋思》1.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两个字概括。

明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2)词人开篇就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请你说说塞下风景“异”在什么地方。

明确:①异声(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②异寒(霜满地);③异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千嶂,孤城闭)。

这都充分说明了入秋以来,塞北的荒凉,环境的恶劣。

(3)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塞风光图。

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写,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2.品读本词,赏析语言美。

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1)衡阳雁去无留意。

明确:“大雁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

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戍边条件的艰苦。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明确: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

“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由此也可见边塞战事紧张。

词曲四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曲四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壮美如画
课 文 讲 析
下阕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 灰飞烟灭”)描写周瑜的形象。 第二层(从“古国神游”到“一樽还酹 江月”)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怀古片段分析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小组 讨论) 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侧面衬托)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儒雅斯文 谈笑间 ——作战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
散文:唐宋八大家 诗歌:开创豪放词风
字词详解
千古: 风流: 樯橹:
长远的年代。
有文采有功绩。 樯,桅杆;橹,浆。这里 指北军的战船。
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华发: 白头发。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羽扇纶(guān)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苏轼
(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山人。文学家, 书画家。
思想:苏轼思想 较复杂,虽以儒家思 想为主,但老庄哲学 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 柳宗元 (宋)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诗——“苏黄” 词——“苏辛” 疾
苏轼 黄庭坚 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
念奴娇 怀周瑜 赤壁怀古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抒怀 感人生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整体感知
• 请具体说下,哪些句子写赤壁,哪些言怀古? •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全文赏析
提问: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 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析。

水调歌头.苏轼[共四首]

水调歌头.苏轼[共四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 苏轼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宋 ] 苏轼原文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译文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

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

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

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

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

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

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 ] 苏轼原文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

苏轼著名的古诗有哪些

苏轼著名的古诗有哪些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大大文豪,其在诗词歌赋和书画方面都具有非常杰出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语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另外在书画方面也具有非常的成就。

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苏轼留下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其中他的古诗词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苏轼最出名的古诗词应该是《赤壁赋》、《后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四首吧。

很多人就算不知道苏轼的其它作品也会听过这四首诗词。

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现代还有人给他编了个曲子。

苏轼的诗词有着记事题材的,例如《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这一些;也有着题词的作品,例如《题金山寺》、《题西林壁》。

在总结了苏轼的古诗词之后,他其实给后世留下了很多首诗词。

可以看出苏轼最爱的是《浣溪沙》这一词牌名,总共有八首,其次是《江城子》这个词牌名的,有五首最出名的应该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吧。

苏轼的诗词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蝶恋花》有三首,《定》有两首,《水龙吟》一首,《洞仙歌》两首,《贺新郎》一首,《减字木兰花》两首,《临江仙》一首,《满江红》两首,《满庭芳》一首,《木兰花令》一首,《南歌子》一首,《南乡子》四首,《沁园春》两首,《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阮郎归》一首,《少年游》一首,《哨遍》一首,还有虽然也叫做《水调歌头》却没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出名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简介苏轼,字东坡。

生于宋朝年间,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苏轼,生于1037年,在人世间度过了六十四个春秋后离开人世,享年六十有四岁。

他的一生从政生涯方面显得极为坎坷,为政期间曾有两起两落,给他的后半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苏轼并不是一个杰出的政客,但上帝在关门的同时给他留下了一扇窗,那便是他的文学创艺之路,苏轼的一生写下了很多篇朗朗上口的诗词,从那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他的伟大抱负、他的大起大落、他的忧心、他的喜悦、他的不忿、他的悲伤。

苏轼的宋词10首

苏轼的宋词10首

苏轼的宋词10首碧纱窗下水沈烟。

——苏轼《阮郎归·初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轼的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山村五绝[宋] 苏轼杖藜里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山村五绝[宋] 苏轼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堕,方念平生马少游。

孙莘老寄墨四首[宋] 苏轼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

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

此中有何好,秀色纷满眼。

故人归天禄,古漆窥蠹简。

隃糜给尚方,老手擅编划。

分余幸见及,流落一叹赧。

孙莘老寄墨四首[宋] 苏轼我贫如饥鼠,长夜空齩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孙莘老寄墨四首[宋] 苏轼吾穷本坐诗,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闭口洗残债。

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

]先生不讥诃,又复寄诗械。

幽光发奇思,点黮出荒怪。

诗成自一笑,故疾逢虾蟹。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宋] 苏轼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归沐休早衙。

遥知清虚堂里雪,正似薝卜林中花。

出门自笑无所诣,呼酒持劝惟君家。

踏冰凌兢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

羡君五字入诗律,欲与六出争天葩。

头风已倩檄手愈,背痒却得仙爪爬。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幅巾起作鸲鹆舞,叠鼓谁掺渔阳挝。

九衢灯火杂梦寐,十年聚散空咨嗟。

明朝握手殿门外,共看银阙暾朝霞。

上元侍宴[宋] 苏轼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西江月送钱待制[宋] 苏轼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

与君各记少年时。

须信人生如寄。

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

拍浮何用酒为池。

我已为君德醉。

减字木兰花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宋] 苏轼春庭月午。

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迥廊。

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

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

只与离人照断肠。

占春芳·红杏了[宋] 苏轼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

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词四首九年级下册

词四首九年级下册

词四首九年级下册1. 《渔家傲·秋思》 -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 《满江红·小住京华》 -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词四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词四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词四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注释译文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注释1、江城子:词牌名。

2、密州:今山东诸城。

3、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

4、聊:姑且,暂且。

5、狂:豪情。

6、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7、黄:黄犬。

8、苍:苍鹰。

9、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10、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11、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12、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13、太守:指作者自己。

14、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15、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16、尚:更。

17、微霜:稍白。

18、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19、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20、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苏轼渔父词四首

苏轼渔父词四首

苏轼渔父词四首
《渔父词四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分别为《渔父饮》、《渔父醉》、《渔父醒》、《渔父笑》。

以下是这四首词的内容:
1. 《渔父饮》: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

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2. 《渔父醉》: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

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3. 《渔父醒》: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4. 《渔父笑》: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这四首词描绘了渔父饮酒、醉酒、酒醒、笑对人生的不同状态,表达了苏轼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每首词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展现了苏轼词作的独特风格。

苏轼在黄州四首著名的诗

苏轼在黄州四首著名的诗

苏轼在黄州四首著名的诗苏轼在黄州四首著名的诗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朱栏明旦曙,露草绿于苍苔。

几处旅人肩挽楚歌,扁舟春雨帆悬过。

归帆去,人去汉阳白鹤楼。

黄鹤楼上送孟浩然,使君车马度湘江。

青山隐隐水迢迢,明月露从云中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写景描写细腻,以黄鹤楼为背景,表达了对好友孟浩然的送别之情。

苏轼以绚丽的词藻描绘黄鹤楼,将孟浩然的离别与大自然的变化巧妙地相结合,表达了自己的深情厚谊。

二、《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写下这首诗时,正身处于一座名为西林的山上。

他以朴实的笔法,提醒人们不要被山的表象所迷惑,只有真正亲身接触庐山才能了解它的真面目。

这首诗犀利地指出了一个人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对事物有真正的认识。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风劲角弓鸣,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

邯郸先震惊,还将士元勋,缟素荆轲裘。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冲冠听风波。

风波不信菱枝弱,霍然断鬓寄飞晓。

此诗描绘了一幕狩猎场景,以及当时的英雄壮举。

苏轼以豪迈激昂的词藻,表达了对江城子的羡慕嫉妒之情。

他以满腔热血激昂地吟唱出对江城子的崇敬之情,表达了自己在安定的时代渴望能有一番风波的壮志豪情。

四、《赤壁赋》世人欲寄以满川之名者,曰“赤壁赋”。

此赋贵在真乎!然泛舟云霞,明月溯洄,芳草凝绿,群山衔川,左右极。

是故停船暂驻,抚孤径寄,都人园醉,千里孤峰披素。

苏轼以《赤壁赋》描写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他描绘了宏伟壮丽的山水风景,以及江边人物的丰富多样。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篇赋文流畅清晰,意境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总结:苏轼在黄州创作的四首著名诗歌,以不同的题材和写作方式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七言绝句书法欣赏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七言绝句书法欣赏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为我国文学史上“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南宋四大家。

他的诗文书法,自古传世,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他最有名的十首诗七言绝句更是成为了后人传唱品读的经典之作。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诗写明了苏轼的豪情壮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痛心和对理想境界的憧憬。

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驰骋繁华,若梦一场。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灵敏的感慨,深情描写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以及对历史的沉痛思索。

三、《临江仙·夜归临皋》夜归临皋,舟中宿。

酒醒何处?念一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的人生情怀,凄美而隽永,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四、《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江城子梦李太白。

猎缘顺风阁,太白乘五牙。

此诗所展现出的壮美和豪放,让人对李白的诗情画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的庐山一词,直接召唤了北宋初年以来对庐山的占山川风水重要地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刻理解。

六、《念奴娇·赤壁怀古》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磐桓赠一枝。

此诗描绘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幻想,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爱情的感慨。

七、《蝶恋花·春院第一》对篱乍见,翩若惊鸿,那音何洋洋。

笔下只星星,不知占局幢幢。

春砌挂欢迎,嫩损茶梅养。

此诗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对生活美好的热爱和追求。

八、《六六词四首·其三》金凤罗袍,掩黛要飞。

嫁与春微,欲为夫人衣。

身随玉仙,翠盖似披。

此诗以繁复华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九、《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的诗词《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

苏轼的诗词《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

【导语】元丰⼆年(1079),苏轼由于和新党政见不合⽽发⽣剧烈冲突,他的诗⽂被⼈断章取义,被指责为“讥讽⽂字”,于阴历⼋⽉⼗⼋⽇⼊狱,史称“乌台诗案”。

这四⾸诗作于狱中。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苏轼的诗词《御史台榆槐⽵柏四⾸•⽵》赏析,欢迎阅读! 《御史台榆槐⽵柏四⾸•⽵》 宋•苏轼 今⽇南风来,吹乱庭前⽵。

低昂中⾳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已回,猗猗散青⽟。

【赏析】 苏轼爱⽵,他在⼀⾸诗中写道“宁可⾷⽆⾁,不可居⽆⽵。

⽆⾁使⼈瘦,⽆⽵令⼈俗”,可见⽵是苏轼⽣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诗⼈何以对⽵⼦情有独钟,这⾸诗便给出了⼀个答案。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囚禁在御史台,⽽御史台前的⽵⼦,便成了诗⼈情感的寄托。

那风雪中的⽵⼦显得孤寂冷落,它虽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却仍有凛然不可侵犯的风姿,那“可折不可辱”的风⾻,是诗⼈最为敬重的。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两句,歌咏⽵⼦柔韧刚毅的坚强品格。

这两句妙在表⾯咏⽵,实则抒写⼀⼰胸怀,写⾃⼰虽处逆境却刚正⾃持,宁可受尽摧残,也不接受任何污辱。

现可⽤以咏⽵,也可⽤来赞美那种⾝处逆境却有不可摧折的意志的⼈。

扩展阅读:苏轼的乌台诗案简介 元丰⼆年(1079年),苏轼四⼗三岁,调任湖州知州。

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公事,但苏轼是诗⼈,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彩,说⾃⼰“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不⽣事或能牧养⼩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说他是“愚弄朝,妄⾃尊⼤”,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讽刺政府,莽撞⽆礼,对皇帝不忠,如此⼤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他们从苏轼的⼤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时间,朝廷内⼀⽚倒苏之声。

这年七⽉⼆⼗⼋⽇,苏轼上任才三个⽉,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

这就是北宋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苏轼的古诗四首

苏轼的古诗四首

苏轼的古诗苏轼的古诗四首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下面一起去欣赏四首苏轼的`古诗吧。

1、白帝庙宋·苏轼朔风催入峡,惨惨去何之。

共指苍山路,来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

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

迟回问风俗,涕泗悯兴衰。

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族旗。

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

崎岖来野庙,悯默愧当时。

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

荆邯真壮士,吴柱本经师。

失计虽无及,图王固已奇。

犹余帝王号,皎皎在门楣。

2、八阵碛宋·苏轼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绝。

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啮。

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神明非学到,自古不留诀。

至人已心悟,后世徒妄说。

自从汉道衰,蜂起尽奸杰。

英雄不相下,祸难久连结。

驱民市无烟,战野江流血。

万人赌一掷,杀尽如沃雪。

不为久远计,草草常无法。

孔明最后起。

意欲扫群孽。

崎岖事节制,隐忍久不决。

志大遂成迁,岁月去如瞥。

六师纷未整,一旦英气折。

唯余八阵图,千古壮夔峡。

3、永安宫宋·苏轼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因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4、入峡宋·苏轼白昔怀清赏,今兹得纵探。

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

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

余流细不数,远势竞相参。

入峡初无路,联山忽似龛。

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

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

坠崖鸣皋皋,垂蔓绿毶毶。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

绝涧知深浅,樵童忽二三。

人烟偶逢郭,沙岸可乘篮。

野戍荒州县,邦君古子男。

放衙鸣晚鼓,留客荐霜柑。

闻道黄精草,丛生绿玉参。

尽应充食饮,不见有彭聃。

气候冬犹暖,星河夜半涵。

遗民悲昶衍,旧俗接鱼蚕。

版屋漫无瓦,岩居窄似庵。

伐薪常冒险,得米不盈甑。

叹息生何陋,句劳不自惭。

叶舟轻远溯,大浪固常谙。

矍栋空相见,呕哑莫与谈。

蛮荒安可驻,幽遂信难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词四首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年代: 宋作者: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
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