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贺传
李贺传 旧唐书
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晋肃, 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辨》 ,贺竟不就试。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 ,当时文士从而效之, 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百度文库讽 诵。补太常寺协律郎,卒时年二十四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 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为悬鹄,行 文注重客观性,个人感情较为隐晦,故较多采用第三人称全 知视角,按照时间顺叙传主 事迹,以与读者保持距离,甚至 形成了按照传主 的姓名—籍贯—世系(家世、祖先的状况) —幼年经历—科举入仕—仕宦生涯—子孙状况这一方法组织 传记素材的程式。文学传记则可能在传文中较多采用多层次 叙述和叙事视角转换,形成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
李贺传 新唐书
较旧唐书,加入了 事迹与他交往的人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 ,援笔辄就如宿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 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 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 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 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 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 。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 鲜焉。
结论
由于传记文章一般是死者生前的好友或仰慕者写成,故不免
对死者有所回护,对敏感话题有所回避,所以文本中时常存 在对事件叙写模糊的现 象,如李商隐《李贺小传》对李贺不 参加进士考试 只字未提,而是写‚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 史传作品则需叙事明晰、事实可靠,要说明事件的原委。
结论
在叙事方面,正史以实录,‚不虚美、不隐恶‛
比较《新唐书》与《李贺小传》
《新唐书·李贺传》和李商隐《李贺小传》对李贺事迹选取之差异主要
体现在四点:一是《新唐书》保留了《旧唐书》中李贺父亲名晋肃,因 ‚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李贺避父讳不举进士一事,《李贺小传》 未记录此事;二 是《李贺小传》重点记叙了李贺临死前的幻觉, 认 为自己被上帝所召为白玉楼作记,《新唐书》对此没有采录;三是《新 唐书》和《李贺小传》对李贺诗歌的评价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前者 较为平实客观,后者却一笔带过;四是《李贺小传》中提及李贺之姊王 氏夫人,并作为李贺生平的见证人,《新唐书》没有提及此人。
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 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 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 ,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 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 ,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 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 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 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 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 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 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 、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史学与文学的差异性
《新唐书·李贺传》与《李贺小传》在素材选择方面的不同,部分显示了史学与文 学的差异性。 唐人对中进士极为看重,《隋唐嘉话》记载唐太宗 时正二品中书令 薛元超曾以自己为官不以进士出身为人生一大恨事‚: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 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对李贺因避父讳不能参 加科考,两《唐书》都进行了载录,但《李贺小传》却未作记叙,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李商隐的情感取舍。对于李贺临死前认为自己被上帝所召一事,《李贺小传》做 了 大篇幅的记叙,这件事最能表现李贺生前郁郁不得志而又希望有所作为的人生反 差,但两《唐书》却因事涉虚诞并没有采录。
叙事之差异
两《唐书》之《李贺传》先说李贺不参加进士考试,再说韩愈为之做《 讳辨》 ,具有两层含义: 表层是李贺以避父讳的缘故不肯参加进士考 试, 深层即通过韩愈《讳辨》所传达,李贺以高才而不得不屈于世俗 礼教,且与李贺争名之人以避父讳 以示孝道为由阻止李贺参加考试, 用心险恶,韩愈为其鸣不平。 李商隐《李贺小传》对李贺未参加进士 考试 一事只字未提,但有‚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 礼太常中,当 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可以看出李商隐对李贺生前遭受世人的排挤极 为不满。对李 贺为何没能参加进士考试,李商隐没有在传文中 记叙, 根据韩愈《讳辨》‚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 同然一辞‛推测,这可 能与阻挠李贺参加考试的人尚在世或位居高官有关。
谢谢观看
本PPT内容多采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柳卓霞之论文,在此表示衷 心感谢!
描写细致,文 学性更强
李贺小传
加入两段无法断定真假的 东西,倾注入作者对李贺 的褒扬。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 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 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 ,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 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 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 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 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 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 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 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感情之差异
李商隐浓墨重彩地叙述李贺被天帝召升,
另一原因是借此寄托自己的 人生感愤,以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与李贺相似,李商隐的一生也 坎坷多舛,心怀报国之情,到头来壮志难酬,潦倒 终生。因此对于李 贺的悲剧,李商隐深有同感。他不仅用李贺临终时奇幻的情景来表达悲 情,而且还在结尾处连设六问,为李贺呐喊,一吐自己备受排挤,不得 施展抱负的愤懑,感情浓郁悲壮,喷薄而出。
借题发挥,将自己一肚子‘才命两相妨’的牢骚与郁闷,通过层层似认
真似戏谑的设问、推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结论
正史列传往往比文学传记更注重选择传主有利于社会教化的
事迹,突出对传主有重要人生意义的事件。 如对于李贺为何 没有参加进士考试,《李贺小传》没有记录。作为对唐代士 子至关重要的考试, 两唐书《李贺传》均有说明,且突出了 李贺的孝道。 如果传主曾担任重要官职,那么正史作为官方 叙事,传文会用较多笔墨对传主仕宦经历和军国大事进行记 载,这在各种附传中表现的最典型。
李贺传 旧唐书
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晋肃, 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辨》 ,贺竟不就试。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 ,当时文士从而效之, 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百度文库讽 诵。补太常寺协律郎,卒时年二十四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 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为悬鹄,行 文注重客观性,个人感情较为隐晦,故较多采用第三人称全 知视角,按照时间顺叙传主 事迹,以与读者保持距离,甚至 形成了按照传主 的姓名—籍贯—世系(家世、祖先的状况) —幼年经历—科举入仕—仕宦生涯—子孙状况这一方法组织 传记素材的程式。文学传记则可能在传文中较多采用多层次 叙述和叙事视角转换,形成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
李贺传 新唐书
较旧唐书,加入了 事迹与他交往的人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 ,援笔辄就如宿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 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 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 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 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 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 。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 鲜焉。
结论
由于传记文章一般是死者生前的好友或仰慕者写成,故不免
对死者有所回护,对敏感话题有所回避,所以文本中时常存 在对事件叙写模糊的现 象,如李商隐《李贺小传》对李贺不 参加进士考试 只字未提,而是写‚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 史传作品则需叙事明晰、事实可靠,要说明事件的原委。
结论
在叙事方面,正史以实录,‚不虚美、不隐恶‛
比较《新唐书》与《李贺小传》
《新唐书·李贺传》和李商隐《李贺小传》对李贺事迹选取之差异主要
体现在四点:一是《新唐书》保留了《旧唐书》中李贺父亲名晋肃,因 ‚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李贺避父讳不举进士一事,《李贺小传》 未记录此事;二 是《李贺小传》重点记叙了李贺临死前的幻觉, 认 为自己被上帝所召为白玉楼作记,《新唐书》对此没有采录;三是《新 唐书》和《李贺小传》对李贺诗歌的评价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前者 较为平实客观,后者却一笔带过;四是《李贺小传》中提及李贺之姊王 氏夫人,并作为李贺生平的见证人,《新唐书》没有提及此人。
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 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 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 ,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 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 ,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 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 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 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 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 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 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 、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史学与文学的差异性
《新唐书·李贺传》与《李贺小传》在素材选择方面的不同,部分显示了史学与文 学的差异性。 唐人对中进士极为看重,《隋唐嘉话》记载唐太宗 时正二品中书令 薛元超曾以自己为官不以进士出身为人生一大恨事‚: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 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对李贺因避父讳不能参 加科考,两《唐书》都进行了载录,但《李贺小传》却未作记叙,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李商隐的情感取舍。对于李贺临死前认为自己被上帝所召一事,《李贺小传》做 了 大篇幅的记叙,这件事最能表现李贺生前郁郁不得志而又希望有所作为的人生反 差,但两《唐书》却因事涉虚诞并没有采录。
叙事之差异
两《唐书》之《李贺传》先说李贺不参加进士考试,再说韩愈为之做《 讳辨》 ,具有两层含义: 表层是李贺以避父讳的缘故不肯参加进士考 试, 深层即通过韩愈《讳辨》所传达,李贺以高才而不得不屈于世俗 礼教,且与李贺争名之人以避父讳 以示孝道为由阻止李贺参加考试, 用心险恶,韩愈为其鸣不平。 李商隐《李贺小传》对李贺未参加进士 考试 一事只字未提,但有‚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 礼太常中,当 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可以看出李商隐对李贺生前遭受世人的排挤极 为不满。对李 贺为何没能参加进士考试,李商隐没有在传文中 记叙, 根据韩愈《讳辨》‚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 同然一辞‛推测,这可 能与阻挠李贺参加考试的人尚在世或位居高官有关。
谢谢观看
本PPT内容多采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柳卓霞之论文,在此表示衷 心感谢!
描写细致,文 学性更强
李贺小传
加入两段无法断定真假的 东西,倾注入作者对李贺 的褒扬。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 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 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 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 ,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 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 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 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 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 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 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 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感情之差异
李商隐浓墨重彩地叙述李贺被天帝召升,
另一原因是借此寄托自己的 人生感愤,以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与李贺相似,李商隐的一生也 坎坷多舛,心怀报国之情,到头来壮志难酬,潦倒 终生。因此对于李 贺的悲剧,李商隐深有同感。他不仅用李贺临终时奇幻的情景来表达悲 情,而且还在结尾处连设六问,为李贺呐喊,一吐自己备受排挤,不得 施展抱负的愤懑,感情浓郁悲壮,喷薄而出。
借题发挥,将自己一肚子‘才命两相妨’的牢骚与郁闷,通过层层似认
真似戏谑的设问、推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结论
正史列传往往比文学传记更注重选择传主有利于社会教化的
事迹,突出对传主有重要人生意义的事件。 如对于李贺为何 没有参加进士考试,《李贺小传》没有记录。作为对唐代士 子至关重要的考试, 两唐书《李贺传》均有说明,且突出了 李贺的孝道。 如果传主曾担任重要官职,那么正史作为官方 叙事,传文会用较多笔墨对传主仕宦经历和军国大事进行记 载,这在各种附传中表现的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