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七级语文下册 6《黄河颂》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教学设计
7.多元评价,关注成长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5.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黄河的作文。通过课后作业,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黄河的文化内涵,提高写作能力。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3.领悟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黄河颂》这一课时,我将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雄浑气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河颂》作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母亲河——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生字、生词,如“波涛”、“摇篮”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黄河的自然特点、历史贡献和文化意义。
1.课后阅读:要求学生课后再次阅读《黄河颂》,深入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情感,加强对黄河的认识。
2.写作练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黄河的作文。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要充实,表达要流畅。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三篇】
哺育:喂养。
五、合作探究: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 颂的? 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 3、结合时代背景,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 河精神。
课前准备 准备相关资料 设计说明 个案补充
教学环节
由描写黄河的古 诗词名句导入。 1. 课前导入 2、检查预习 情况 3、整体感知 内容 4、合作探究 5、拓展延伸 6、当堂达标 讨论学案课前准 备部分。 反复 诵读课文, 在 读中体会作者感 情 课文内容的分析 与评价 对于课文的深入 细致的分析及理 解 拓展延伸
(1)黄河之水天上来,( ) (2)( ),万里写入胸怀间。 (3)( )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 ) (5)大漠孤烟直,( ) 五、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诗中“望黄河滚滚”的“望”字所“望”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表达作用? 七、诗歌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来什么样的作用? 八、把诗文分为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九、尝试着完成本文板式。
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
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黄河颂》。
(2)理解诗歌《黄河颂》的主题和情感,了解作者对黄河的赞美和敬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黄河的敬畏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黄河颂》的主题和情感。
2.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歌《黄河颂》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诗歌《黄河颂》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1. 导入:(1)播放《黄河大合唱》的片段,引起学生对黄河的关注。
(2)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朗读和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黄河颂》。
(2)学生自主背诵诗歌《黄河颂》。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和拓展:(1)教师总结诗歌《黄河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黄河颂》,并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分享。
2.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3. 思考和表达: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注意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篇1课时计划20xx年上期总第课时计划课时第课时课题:黄河颂教学内容:《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能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设计: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以诗歌第二节的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教学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1)、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2)、学生欣赏。
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
师(配画音):这就是的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3)、师: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啊!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板书:黄河颂。
二、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1、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
(听录音磁带。
)2、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明确:激昂、雄健、悲壮!3、教师配乐诗朗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黄河颂》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描写黄河的颂歌。
课文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示了黄河的雄浑壮美,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母亲河的热爱和敬仰。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以及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力和分析能力上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2.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
3.课文注释和解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录音带或视频,播放《黄河颂》的朗诵或歌曲,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对黄河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景象。
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黄河的描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课文中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黄河?”等。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
(2)理解《黄河颂》的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分析诗中黄河的形象,体会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黄河颂》。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分析黄河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韵律特点。
2. 黄河形象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河颂》的课件和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黄河的形象。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精神。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背诵课文,提高记忆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进行拓展思考。
6. 作业布置(1)学生抄写《黄河颂》并背诵。
(2)学生写一篇关于黄河的作文,表达自己对黄河的敬仰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抄写和背诵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作文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如增加对黄河文化相关内容的介绍,或组织学生参观黄河相关景点,以增强学生对黄河的认识和感情。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精选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精选3篇)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第一篇(656)字一.教学目标理出故事情节,明确写作技巧。
体会文章标题的深刻含义。
弘扬雷锋精神,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结构。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驿路梨花》。
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
其创作形式丰富,涵盖小说、纪实文学、文学评论、电影文学剧本等。
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颇受好评。
学习生字这篇课文按时间的顺序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概括本篇课文的五件好事,学习插叙的作用。
第一件:“我们”路过住宿,修屋;第二件:瑶族老人借助照看小茅屋;第三件:梨花姑娘出嫁后,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第四件: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建小茅屋;第五件: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揣摩语句,感悟主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这句话点名了文章的主题:为别人着想。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这句话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虚幻的美景衬托了人物心灵的美好。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话双关花和人,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四.拓展教育办好事,办实事,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爱心传递,世界会更美好!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第二篇(498)字【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小说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
2.体会小说设题的精妙。
3.弘扬传承雷锋精神。
一、直接入题,明确目标二、精读课文,初识小屋及屋主人1. 请同学们齐读8--11段,从文中提炼信息,说说这是一间怎样的房屋。
2.从小屋陈设可以看出屋主人的什么特点?三、略读课文,体味悬念和误会的妙处3.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作者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和误会,请同学们跳读课文,说说这些悬念、误会及它们的妙处。
《黄河颂》教案(6篇)
《黄河颂》教案(6篇)《黄河颂》教案篇一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必然导致语文教案的设计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个性化,那么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怎么编写呢?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生子词。
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通过感受诵读品析运用的四步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3、同学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三、品析课文师:我们学诗要读出诗的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板书教学目标三品析:让我们细细地品。
)1、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2、教师总括全文(一)序曲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明确: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生答:伟大坚强读朗诵词板书:序曲黄河伟大坚强(二)主体:望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生答: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师问: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生答:望。
黄河颂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
黄河颂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黄河颂语文教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依据】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黄河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一、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要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三、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很好的朗读课文,教学时应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文意,培养语感。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黄河颂》是著名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与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文章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新课程中强调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根据《黄河颂》的特点,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可从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整体领会文意的角度出发,激发并强化学生的朴素的爱国情感。
本案例设计了四个活动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
首先以“黄河知识知多少”,调动学生知识积累,了解黄河历史,同时可调动起学习情感;然后以“吟诵黄河诗作”完成本课的朗读训练任务,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反复体味诗歌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第三个板块中,注重从学生的理解感悟入手,让学生探究黄河精神的实质所在,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各抒己见,更是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虽没有诗人的生活体验,但仍可从自己所处年代出发,明确新时代的青年应持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念;最后以“咏唱黄河歌曲”作结,强化了课文的情感,深入了学生的心灵。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初中七年级语文《黄河颂》精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 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4.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 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
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三)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
(2)理解《黄河颂》的内容,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
(3)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黄河颂》的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黄河颂》的韵律和节奏。
2. 《黄河颂》的内容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 《黄河颂》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知识。
2. 《黄河颂》的艺术特色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黄河颂》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让学生朗读、背诵《黄河颂》,感受其韵律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黄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黄河颂》(1)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逐句翻译诗歌,解释生僻词汇和古文知识。
(3)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3.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分发讨论题目,如《黄河颂》的主题、艺术特色等。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4. 分享讨论成果(1)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借鉴,提高自己的理解。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朗读《黄河颂》,注意韵律和节奏。
(2)组织学生背诵《黄河颂》,培养记忆力。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黄河颂》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黄河颂》的作文。
(3)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朗读和背诵《黄河颂》的准确性。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
(2)理解《黄河颂》的内容,体会诗歌中所描绘的黄河的雄浑气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黄河颂》的主题和意境。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黄河颂》。
(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对《黄河颂》的作者和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2)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想象和情感,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黄河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的情况,分组讨论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主题。
4. 情感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中体验诗歌的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写心得等方式,表达对黄河和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黄河颂》。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黄河颂》的内容和主题,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指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黄河大合唱之--《黄河颂》配乐朗诵及歌曲,壶口瀑布视频,保卫黄河的歌曲导入新课:被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魂之所在,历来为人们所歌咏。
同学们到过黄河没有? (没有)好,咱们先来看看黄河,好吗?(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这黄河以他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他,因为他古老,他孕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他厚重,他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黄河以他的雄浑力量激励他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
.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黄河边,来到壶口瀑布,涛涛黄河水在诗人胸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随后又一气呵成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尊严而战。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一.初读课文,感知歌词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黄河颂。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揣摩思想感情。
边读边思考边体会,诗歌结构分为几部分?诗歌饱含什么样的感情?(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自由诵读)1诗歌分为几部分?生:分为两部分,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
歌词分为描绘黄河,赞美黄河2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歌颂,爱国之情总结:也就是体现在一个字上的话就是“颂”。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
(2)理解《黄河颂》的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分析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黄河的形象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黄河的形象特点。
3.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多媒体课件。
2. 相关黄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诗歌注释和译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黄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自然风光。
(2)简介诗人光未然和《黄河大合唱》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主学习诗歌中的生字词,查阅注释和译文,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诗人是如何赞美黄河的。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析诗歌(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析诗歌中黄河的形象特点,如雄浑、伟大、坚韧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黄河的壮阔景象,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黄河的感受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黄河颂》。
(2)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黄河的感受。
8. 板书设计《黄河颂》光未然黄河——雄浑、伟大、坚韧祖国——雄厚的基础、不屈的精神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1. 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情况如何?2. 学生对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如何?3. 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程度如何?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讲解不清晰、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初中课文黄河颂教案.doc
初中课文黄河颂教案【篇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 课《黄河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黄河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情感目标:①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②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能力目标:①运用质疑、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②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诗境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自先祖以来炎黄子孙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提起黄河谁不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板书课题)(二)说黄河,激发诗情话说黄河:现在,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
大家的发言,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颂黄河,读懂诗意1.背景介绍。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9 年,诗人光未然跟随到了黄,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 黄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成,经 冼行全国。
本文即是第二章。
2课文。
首先读,将你听气旁上。
听完择 你的一句读,生作批 注) 3。
自。
自酿情感情感。
(四)、整体感悟 1、黄河》: 1 片、歌声中理的内容,体会作品的情感(展示黄河源、 口、黄河公伯口片,听vcd )下面我们 把画面、文字、合起一步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 感。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
(2)理解《黄河颂》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3)分析《黄河颂》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强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 诗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黄河颂》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分析诗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5. 口语表达:(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感受。
(2)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黄河颂》。
2. 分析《黄河颂》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写一篇短文。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首关于家乡的诗歌。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黄河颂》的文本、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黄河颂》的情况以及课后写作的质量。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黄河颂》。
(2)理解《黄河颂》的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分析诗人对黄河的描写,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课内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介绍。
三、教学难点1. 诗歌韵律特点的把握。
2. 诗歌中形象和意境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河颂》的文本、相关资料、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黄河颂》,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关注黄河在中华民族的重要地位。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黄河颂》,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诗歌的结构、韵律特点,分析诗人对黄河的描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总结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5. 课内外资料搜集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黄河的资料,分享对黄河的了解和感悟。
6. 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7.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8.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以及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9. 作业布置10.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七级语文下册6《黄河颂》教案
6《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