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
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
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
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
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3课 古代印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3课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早期文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出现小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统一: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含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主要内容
(1)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2)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
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第3课古代印度
【知识框架】
古代印度
【重点梳理】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知识延伸】
1.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有哪些?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2.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固化了社会阶层,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它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
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客观上促成了佛教的诞生。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
第3课《古代印度》预习笔记一、古代印度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恒河流域也是其重要的发祥地。
2.出现时间:最早的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前23—前18世纪。
3.国家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定居于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国家。
4.鼎盛时期:王朝(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古印度文化: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实际上起源于印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2.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时间:;2.创始人:,后来被称为“”。
3.教义:提出“”(最早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宣扬“忍耐顺从”。
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点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约公元前23世纪至前18世纪,出现哈拉巴文明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达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埃及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文明成果。
-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它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对后来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它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也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数学水平。
例如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 太阳历: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制定了太阳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后来的罗马历法以及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这种历法。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 地理位置: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文明成果。
-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是一种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泥板上刻写的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 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 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内容:法典条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方面。
- 地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3. 古代印度文明。
- 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 文明成果。
- 种姓制度。
- 内容: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还有“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 影响: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它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 佛教。
- 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 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忍耐顺从。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
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主干落实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文明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文明再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时期:公元前324-前187年,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1)版图: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2)经济:农业和工商业比较繁荣,出现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
(3)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等级阶层权利或义务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不可接触者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创立佛教,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2.主要教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外传:(1)时间: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2)路线:重点任务驱动【思辨启智慧——悟森严等级】材料一(1)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种姓制度进行研究性学习,对森严的种姓制度感悟颇深。
结合所学知识,大胆想象,把吠舍对婆罗门的抱怨写成一段文字。
(4分)答:吠舍: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
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工艺用品,并把它们运到各地供你们享受,凭什么我们却不能与你们一样拥有特权,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的孩子恋爱都要遭到你们的反对?(意思相近即可)【故事触宗教——知佛教发展】材料二在舍卫城,有个姓名叫尼提的挑粪者,当他在路上遇到佛陀时赶快躲开,但佛陀却主动去找尼提,让尼提跟他出家修行。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总结整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概述】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要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称为“种姓制度”,分别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提倡众生平等,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知识要点】1.古代希腊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
雅典和斯巴达是两个最著名城邦。
雅典的伯里克利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2.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3.亚力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影响:(消极)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点归纳
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考点归纳二、基础知识三、知识阐释1、你认为尼罗河给埃及人民带来哪些好处?定期泛滥,留下肥沃土壤;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便于航行,为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埃及人通过观察尼罗河的涨落,发展了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2、你认为金字塔有何意义?对金字塔的修建你有什么样的认识?(1)意义: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认识: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金字塔的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
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3、说说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古埃及人民为什么要赞美尼罗河?)(1)尼罗河便于航行,成为加强埃及南北方交流的纽带,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2)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的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3)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发现规律,发展了天文学,制定了第一部太阳历。
(4)尼罗河洪水退却后,对土地面积的重新测量使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有突出成就4、《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它体现了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统治,维护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地位;(3)它全面维护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5、种姓制度的影响(危害)(1)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
种姓制度,使社会四分五裂,人民之间缺乏团结。
(2)在历史上,它为异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印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外族征服的历史,其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整个印度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性和利已性不无关系。
它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量。
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历史进程。
时间跨度:本单元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世纪。
课节概述:公元前3000多年至公元前2000多年,东方出现了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文明古国。
阶段特征:早期亚非文明的萌芽。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明进程。
时间跨度:本单元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前8世纪到1世纪。
课节概述: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这里曾出现了两个强大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出现于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阶段特征:古代欧洲文明的出现。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古欧洲国家的兴衰历史。
时间跨度: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
课节概述: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称作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人员对法律进行了整理和汇编。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逐渐发展壮大的许多新兴城市用赎买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同时大学纷纷兴起。
阶段特征:中古文明的相继兴衰,近代文明开始浮现。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进程。
课节概述:5世纪,亚洲东部的日本完成统一。
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世界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内容概要(二)知识清单第1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文明1.诞生地: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2.诞生时间:公元前3500年3.统一时间:公元前3100年,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4.强盛时期:新王国时代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5.灭亡时间: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过古埃及。
6.成就:天文学——太阳历、文字——象形文字、医学——制作木乃伊二、金字塔:1. 用途: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2. 名称来历: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的称谓。
3.意义: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也是法老王权的体现。
②金字塔的大小反映了法老实力、权利的大小。
③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三、法老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4.成就: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备注:《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用楔形文字书写)历法: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盈亏制定了阴历二、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措施: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法典。
3.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最为强盛。
三、《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古巴比伦分为(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代埃及。
-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2. 古代两河流域。
- 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苏美尔、巴比伦等文明。
- 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 内容:法典刻在黑色石柱上,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婚姻、债务等多方面,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 意义: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 古代印度。
- 种姓制度。
- 四个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向国家纳税)、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
- 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 佛教的创立。
- 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的不平等,主张“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 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主要有北传(经中亚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地)和南传(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两条路线。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代希腊。
- 希腊城邦。
- 特点:“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 雅典民主政治:- 发展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津贴制度保证了公民参与政治。
- 局限性:仅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 亚历山大帝国。
- 建立者:亚历山大大帝。
- 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
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地理位置:尼罗河流域。
- 文明成果:金字塔(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象形文字、太阳历。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
3. 古代印度文明:- 地理位置: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 文明成果: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佛教的创立(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1. 希腊城邦:- 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 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3.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4.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
-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 封君封臣制:形成了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2. 西欧庄园:- 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2.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1.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2. 文艺复兴运动:-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3. 探寻新航路:-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
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
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
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
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框架】
古代印度
【重点梳理】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森严的种姓制度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知识延伸】
1.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有哪些?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等。
2.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固化了社会阶层,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它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
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客观上促成了佛教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