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17张)【课件5】
合集下载
统编版《古代非洲与美洲》PPT完美课件5
探究问题三 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
材料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大道。 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 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 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 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 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 块“黑暗的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10-15世纪东非国家发展环印度洋对外贸易; 因此,真正的先进文明确实需要各种文明互动交流。
……据考证玛雅人昌盛时,居住地区是比较文明卫生的,而且医疗条件也好于在周围的人类。 (2)你觉得玛雅文明迅速衰败的原因怎样才能真正解开? 历史上玛雅人所居住的地区,也难免遭受地震之害和风灾之苦。
8-15世纪西非诸帝国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 作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
——摘编自弗朗兹·博厄斯《种族的纯洁》
从古代非洲来看:从内部考察,地处东北红海沿岸,与外界有广泛 联系的阿克苏姆文明发展相对较快,对后世影响也是积极的,非洲古代 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 华文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非洲大陆在与各种文明的互动交流中 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历史。而其他地区始终处于原始状态,即使是曾经 发展到比较高水平的南非的大津巴布韦,后来也不知所终。因此,真正 的先进文明确实需要各种文明互动交流。
探究问题四 曾经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衰败? 黑格尔的观点带有明显的近代西方人的西方中心论和种族歧视色彩。 玛雅陶器“神鸟纹三足盘”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课件
3.东非文明 (1)原因: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 教的传入。 (2)概况 ①政治:10~15 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②经济: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 城市繁荣。
4.西非文明 (1)马里:征服加纳后,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2)桑海 ①崛起与强盛: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 世纪达于极盛。 ②表现:实行 中央集权 ,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政治);扩 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经济);兴建学校, 鼓励文化发展(文化)。 ③衰落:16 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5.南非大津巴布韦 (1)4~5 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 (2)11 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 (3)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梳理(二) 古代美洲文明 1.玛雅文明 (1)繁荣 ①发展了以种植 玉米 为主的农业。 ②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 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③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 ④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 表意 文字,用复杂的历 法纪年,采用 20 进位制。 (2)衰落:15 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摘编自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探究]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玛雅文字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玛雅文明在世界古代 文明中有怎样的地位?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什么特征?
[提示] (1)特点:属于象形文字;独具特色,较难破译; 由音符和意符组成;在美洲水平最高;主要由祭司主持雕刻描 写;主要记录玛雅历史和文化。
都是他们的战争以及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各个城邦在相互之 间的连绵不断的战争中被削弱摧毁了,从他们在伯利兹的一个 地方发现的武器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一次发 掘中发现了成堆的人头,从这些被砍下的头颅中,考古学家得 出了相似的结论,并估计玛雅人在公元 820 年前后,其数量就 锐减到其以前的 5%。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课件
对外贸易发达
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
▲中国瓷器 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村的一处伊 斯兰墓园,这些瓷器被镶嵌在墓柱 之上。 (图片引自丁雨:《中国瓷器与东非柱墓》)
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非地区
(2)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系列国家。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 有很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 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 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 销埃及等地。
政治统治: 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 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
二、古代美洲文明
1.神秘的玛雅文明
文化成就: 独特的文字;历法纪年;20进制,“零”的概念
玛雅文字
玛雅数字
二、古代美洲文明
2.奇特的阿兹特克文明
成就:
➢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
掌握军队
➢ 经济基础是农业,
发明“浮动园地”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 马金鹏译 《伊本白图泰游记》
特点:畜牧业发达;手工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非地区
(2)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系列国家。
非
瓷器、纺织品
印度
洲
阿拉伯商人
波斯
黄金、象牙和奴隶 中国
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非地区
(2)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系列国家。
➢ 它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 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 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 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 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 的交通和运输。(P31D2)
16世纪初西班牙人绘制的特诺奇蒂特兰城地图
二、古代美洲文明
3.富足的印加帝国
✓ 印加人怎样统治他们的庞大帝国? P31
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
▲中国瓷器 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村的一处伊 斯兰墓园,这些瓷器被镶嵌在墓柱 之上。 (图片引自丁雨:《中国瓷器与东非柱墓》)
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非地区
(2)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系列国家。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 有很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 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 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 销埃及等地。
政治统治: 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 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
二、古代美洲文明
1.神秘的玛雅文明
文化成就: 独特的文字;历法纪年;20进制,“零”的概念
玛雅文字
玛雅数字
二、古代美洲文明
2.奇特的阿兹特克文明
成就:
➢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
掌握军队
➢ 经济基础是农业,
发明“浮动园地”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 马金鹏译 《伊本白图泰游记》
特点:畜牧业发达;手工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非地区
(2)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系列国家。
非
瓷器、纺织品
印度
洲
阿拉伯商人
波斯
黄金、象牙和奴隶 中国
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非地区
(2)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系列国家。
➢ 它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 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 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 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 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 的交通和运输。(P31D2)
16世纪初西班牙人绘制的特诺奇蒂特兰城地图
二、古代美洲文明
3.富足的印加帝国
✓ 印加人怎样统治他们的庞大帝国? P31
第5课 中古时期的非洲和美洲(共26张PPT) 中职历史高教版世界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曼萨·穆萨是马里最为知名的 国王。 1324年,他带领一支庞大的 商队前往麦
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 黄金。 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 致当地市场
金价下降了1/4。 十多年后,开罗人仍在谈论穆萨的慷慨
(二)西非地区——桑海 中古时期的非洲
14世纪末,马里遭遇内乱和外来入侵。原为马里属国的 桑海乘机获得独立
伊斯兰教的传入
②代表: 10-15 世 纪 , 东 非 沿 海 地 区 桑 给 巴 尔 、
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 起。
黄金、象牙和奴隶
东非
阿拉伯商人
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考古遗迹:中国瓷器 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村的一处伊斯 兰墓园,这些瓷器被镶嵌在墓柱之上。
(图片引自丁雨:《中国瓷器与东非柱墓》)
材料:15、16世纪桑海国家在政治方面划分行政区, 军事上建立常备军,统一度量衡,加强了中央集 权。…桑海盛行奴隶制,由于奴隶处境困苦,经常反 抗。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
(二)西非地区——桑海
中古时期的非洲
政治:①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 达于极盛。②奴隶制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 由国王任免。
阿克苏姆文明的最大标志: 北非皇陵上的尖塔
东非文明
西非马里文明标志: 杰里古城红黏土建筑
西非文明
东非津巴布韦标志: 大津巴布韦遗址
南非文明
第二部分
中古时期的美洲
美洲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 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 和北美洲各国。
玛雅文明
(二)阿兹特克文明
中古时期的美洲
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 黄金。 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 致当地市场
金价下降了1/4。 十多年后,开罗人仍在谈论穆萨的慷慨
(二)西非地区——桑海 中古时期的非洲
14世纪末,马里遭遇内乱和外来入侵。原为马里属国的 桑海乘机获得独立
伊斯兰教的传入
②代表: 10-15 世 纪 , 东 非 沿 海 地 区 桑 给 巴 尔 、
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 起。
黄金、象牙和奴隶
东非
阿拉伯商人
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考古遗迹:中国瓷器 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村的一处伊斯 兰墓园,这些瓷器被镶嵌在墓柱之上。
(图片引自丁雨:《中国瓷器与东非柱墓》)
材料:15、16世纪桑海国家在政治方面划分行政区, 军事上建立常备军,统一度量衡,加强了中央集 权。…桑海盛行奴隶制,由于奴隶处境困苦,经常反 抗。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
(二)西非地区——桑海
中古时期的非洲
政治:①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 达于极盛。②奴隶制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 由国王任免。
阿克苏姆文明的最大标志: 北非皇陵上的尖塔
东非文明
西非马里文明标志: 杰里古城红黏土建筑
西非文明
东非津巴布韦标志: 大津巴布韦遗址
南非文明
第二部分
中古时期的美洲
美洲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 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 和北美洲各国。
玛雅文明
(二)阿兹特克文明
中古时期的美洲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课件
r a
Congo
N
东非沿海·一系列城市国家时间:10—15世纪兴起经济:广泛使用奴隶, 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 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文化:伊斯兰教传入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时间:8—15世纪相继 兴起经济:黄金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文化:城市和文化繁荣,信奉伊斯兰教
东非·阿克苏姆王国时间:公元前后兴起, 4世纪达到鼎盛经济: 农牧业为主;国际贸易兴旺文化:信仰基督教
西拉夫卡 伊苏 哈 尔
环印度洋贸易势贝卡利库奎阳别罗里马尔代夫
黄金、象牙、奴隶等阿拉伯商人瓷器、纺织品等
印度、 波斯、 中国 等地
东非、西非、南非——非洲文明的多样面貌
W摩加迪沙 马林遭蒙 巴 南基瓦尔
东非
霍尔木兹
东 非
东非沿海·一系列城市国家时间:10—15世纪兴起经济:广泛使用奴隶, 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 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文化:伊斯兰教传入
SPECIAL AGRO-CHEOUR
00000 RESERVE BANK OF ZIMBABWE
5000000000050
50000000
500000000
50000000000
750000
RESERVE BANK OF ZIMBABWE
100000000000000
50000
班图人——非洲文明的开端
东非、西非、南非——非洲文明的多样面貌
度大津巴布韦■洋表示不同时期出现的王国的大致范围(浅黄色除外)
北非大
● 古代埃及文明古迹▲ 迦太基、希腊、罗马文明古迹△ 阿拉伯文明古迹非洲各古王国古迹或铁器时代 文化遗址
页宁型摩加迪沙
非加纳廷巴克图
南非
东非
中非
Congo
N
东非沿海·一系列城市国家时间:10—15世纪兴起经济:广泛使用奴隶, 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 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文化:伊斯兰教传入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时间:8—15世纪相继 兴起经济:黄金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文化:城市和文化繁荣,信奉伊斯兰教
东非·阿克苏姆王国时间:公元前后兴起, 4世纪达到鼎盛经济: 农牧业为主;国际贸易兴旺文化:信仰基督教
西拉夫卡 伊苏 哈 尔
环印度洋贸易势贝卡利库奎阳别罗里马尔代夫
黄金、象牙、奴隶等阿拉伯商人瓷器、纺织品等
印度、 波斯、 中国 等地
东非、西非、南非——非洲文明的多样面貌
W摩加迪沙 马林遭蒙 巴 南基瓦尔
东非
霍尔木兹
东 非
东非沿海·一系列城市国家时间:10—15世纪兴起经济:广泛使用奴隶, 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 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文化:伊斯兰教传入
SPECIAL AGRO-CHEOUR
00000 RESERVE BANK OF ZIMBABWE
5000000000050
50000000
500000000
50000000000
750000
RESERVE BANK OF ZIMBABWE
100000000000000
50000
班图人——非洲文明的开端
东非、西非、南非——非洲文明的多样面貌
度大津巴布韦■洋表示不同时期出现的王国的大致范围(浅黄色除外)
北非大
● 古代埃及文明古迹▲ 迦太基、希腊、罗马文明古迹△ 阿拉伯文明古迹非洲各古王国古迹或铁器时代 文化遗址
页宁型摩加迪沙
非加纳廷巴克图
南非
东非
中非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优秀教学课件
政治:上层垄断、部落自治; 农业:是基础 浮动园地; 城市建设:特诺奇蒂特兰城
南 印加 12世 美 文明 纪
统一的 大帝国
最高统治者国王;土地国有; 四大政区、人口调查; 完善的道路系统; 征服地区居民迁移。
特征:文明独立发展、辉煌灿烂;缺乏交流,封闭性,难以抵 抗其他文明的冲击。
回顾本单元所有内容,简述中古时期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的各自历史 发展状况?(参考单元引言)
A
7.《全球通史》中写道,“玛雅人的城市, 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 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这是因 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在两三年 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需要不断 地迁移驻地”。据此可以判断 A.玛雅人尚未建立起最初的国家 B.古代美洲没有出现战争和军队
发展:①农业 以种植玉米为主; ②政治 众多城市国家。
③城市 金字塔庙宇。 ④手工业: 精美陶器。
文化:文字,历法纪年,20进位制。
用于祭祀的金字塔
◎玛雅人塑像
(2)阿兹特克文明
地区: 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发展: ①政治: 上层垄断,部落自治。
②经济: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
③城市: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
古代美洲文明
阿兹特克文 明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北非埃及文明 古代非洲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西非文明
东非文明
南非文明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 1.欧洲: 西欧: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 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产生,王权的强化和封建民族国家的形成。 东欧:(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 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2.亚洲: 西亚: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 的桥梁; 南亚: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 东亚: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后来幕府掌握了 实权。 3.非洲: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4.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 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 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南 印加 12世 美 文明 纪
统一的 大帝国
最高统治者国王;土地国有; 四大政区、人口调查; 完善的道路系统; 征服地区居民迁移。
特征:文明独立发展、辉煌灿烂;缺乏交流,封闭性,难以抵 抗其他文明的冲击。
回顾本单元所有内容,简述中古时期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的各自历史 发展状况?(参考单元引言)
A
7.《全球通史》中写道,“玛雅人的城市, 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 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这是因 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在两三年 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需要不断 地迁移驻地”。据此可以判断 A.玛雅人尚未建立起最初的国家 B.古代美洲没有出现战争和军队
发展:①农业 以种植玉米为主; ②政治 众多城市国家。
③城市 金字塔庙宇。 ④手工业: 精美陶器。
文化:文字,历法纪年,20进位制。
用于祭祀的金字塔
◎玛雅人塑像
(2)阿兹特克文明
地区: 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发展: ①政治: 上层垄断,部落自治。
②经济: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
③城市: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
古代美洲文明
阿兹特克文 明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北非埃及文明 古代非洲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西非文明
东非文明
南非文明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 1.欧洲: 西欧: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 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产生,王权的强化和封建民族国家的形成。 东欧:(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 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2.亚洲: 西亚: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 的桥梁; 南亚: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 东亚: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后来幕府掌握了 实权。 3.非洲: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4.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 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 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课件(共39张PPT).ppt
2
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称“黑非洲”,泛指撒哈拉中部以南的非 洲。……公平地讲,非洲黑人文明是世界文明极富特点的一部分, 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却是发展比较缓慢的一部分。在 物质文明方面,长期停滞在锄耕农业,甚至没有发展犁耕农业,在 精神文明方面,非洲黑人传统文明没有留下众多的思辨性的哲学和 论文著作。非洲黑人传统文明发展滞后的原因,用种族主义理论来 解释是站不住脚,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条件,黑人社会的内 部机制和外界交往不发达共同作用所使然。
一、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 漫长的岁月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 作物,……当今世界广泛生产的玉米、马铃薯、番茄、 可可、咖啡、向日葵、辣椒、花生、烟草、橡胶等几十 种农作物,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创造性的劳动。……美 洲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了养蜂和驯化野生动物。他们培 育出了火鸡、鸭、鸽和鹅等家禽。此外还培育出了像愈 疮木那样可以健身治病的药草和植物1200多种,丰富 了人类医药宝库。
9
2、西非王国更替——加纳
加纳本身并非黄金产地,但国王们设法从尼日尔河 和赞比亚河等地获得黄金,从而控制了黄金贸易, 加纳也因此成为西非最重要的黄金贸易中心。阿拉 伯商人骑着骆驼穿过沙漠来到加纳,用马匹和手工 业品换取加纳的黄金、象牙和奴隶。随着阿拉伯人 活动的增多,伊斯兰教的影响扩大。 13世纪,因受到撒哈拉沙漠游牧民的侵扰,加纳 逐渐衰落,马里开始兴起。
古玛雅城市遗址
(2)政 治
建立众多城市国家(城邦),阶级关系明显。
城玛
玛雅人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城邦); 市 雅
在玛雅人国家中,氏族首领、祭司和 遗 文
贵族等构成统治阶级,最高首领兼掌 址 明
政治和军事大权,以祭司为顾问。广
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称“黑非洲”,泛指撒哈拉中部以南的非 洲。……公平地讲,非洲黑人文明是世界文明极富特点的一部分, 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却是发展比较缓慢的一部分。在 物质文明方面,长期停滞在锄耕农业,甚至没有发展犁耕农业,在 精神文明方面,非洲黑人传统文明没有留下众多的思辨性的哲学和 论文著作。非洲黑人传统文明发展滞后的原因,用种族主义理论来 解释是站不住脚,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条件,黑人社会的内 部机制和外界交往不发达共同作用所使然。
一、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 漫长的岁月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 作物,……当今世界广泛生产的玉米、马铃薯、番茄、 可可、咖啡、向日葵、辣椒、花生、烟草、橡胶等几十 种农作物,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创造性的劳动。……美 洲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了养蜂和驯化野生动物。他们培 育出了火鸡、鸭、鸽和鹅等家禽。此外还培育出了像愈 疮木那样可以健身治病的药草和植物1200多种,丰富 了人类医药宝库。
9
2、西非王国更替——加纳
加纳本身并非黄金产地,但国王们设法从尼日尔河 和赞比亚河等地获得黄金,从而控制了黄金贸易, 加纳也因此成为西非最重要的黄金贸易中心。阿拉 伯商人骑着骆驼穿过沙漠来到加纳,用马匹和手工 业品换取加纳的黄金、象牙和奴隶。随着阿拉伯人 活动的增多,伊斯兰教的影响扩大。 13世纪,因受到撒哈拉沙漠游牧民的侵扰,加纳 逐渐衰落,马里开始兴起。
古玛雅城市遗址
(2)政 治
建立众多城市国家(城邦),阶级关系明显。
城玛
玛雅人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城邦); 市 雅
在玛雅人国家中,氏族首领、祭司和 遗 文
贵族等构成统治阶级,最高首领兼掌 址 明
政治和军事大权,以祭司为顾问。广
历史课件 第5课历史非洲和美洲课件
二、古代美洲文明
3印加帝国文明
发展:12世纪秘鲁库斯科为都城建国 13世纪崛起,15世纪末 16世纪初,鼎盛当时
最强大印第安人国家。1532为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2)特点 ①最高统治者国王,世袭,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②全国分四大政区,政区设长官贵族任;政区下,人口多少设各级官员。 ③为征税和征兵,编制详细人口调查表。 ④修建完善道路系统,传递命令和情报,调动军队。 ⑤将征服区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防止他们反抗。 ⑥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2阿兹特克文明
(1)发展:14世纪,兴起 墨西哥区。16世纪初进入 鼎盛时期,1521年西班牙 人毁灭。
(2)特点
政治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部落首领 管理,但需缴纳贡赋,结构松散王国
经济 农业,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 积。
城市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水渠道路纵横交错,太阳金字塔。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5—14世纪)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 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本课:通过了解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 文明的多元面貌。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家(文明)大致时间和地理位置; 2、了解把握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主要成果和特点,认识对人类文明贡献。
2.西非文明:
8—15世纪国家 加纳、马里、桑海 经济:①黄金资源,
②控制撒哈拉沙漠商路和黄金交易。 ③出口象牙奴隶,买马、布匹和盐。
马里①政治:征服加纳后扩张,把塞内加尔河和尼 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西非最强大(14世纪)。 ②经济文化:外贸兴盛;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 图西非文化中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21张PPT)
罗埃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纺织品出口成为麦罗埃财富的主要来源之
一。
——郑家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明:非洲文明之路》
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
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
埃及。
——希林顿《非洲史》
区域 文明地区 存在时间 国家形态 统治特征或文明成果
——普雷斯科特《秘鲁征服史》
玛雅文字
印加结绳记事
墨西哥人(注:即阿兹特克人)和秘鲁人(注:即印加人),
在他们的各自的文明的特点上互不相同,似乎可能的是,他们彼此不 知道对方的存在……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例证:即人类的 思想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向,从黑暗中奋力挣脱出来,走向光辉灿烂的 文明。思考:你觉得它们之间的交往密切吗? 为什么?我们是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玛雅文化惊鸿一瞥
玛雅石柱
奇钦伊察古天文观象台
库库尔坎古金字塔
库库尔坎金字塔建于10世纪,四 方对称,底长55.3米,高为24米, 四边棱角分明。整座塔呈阶梯形, 共有9层,向上逐层收缩。
残暴的阿兹特克人
阿兹特克人祭祀场景
他们曾经:在一年中杀了5万人,当做献 给神灵的祭品;在一个庆祝特诺奇蒂特兰的 神庙落成的派对上,他们用了2万活人祭 品…… ——泰瑞·狄利《狂暴易怒的阿兹特克人》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伦巴
踢踏
桑巴
摇滚乐
爵士乐
蓝调
一、时空定位——古代美非
班 图 人
印 第 安 人
时间轴
阿克苏姆
古 代
摩加迪沙 等
非
加纳、马
洲
里、桑海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课件
——(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
本课小结
古 非洲
代
非
洲
与
美 洲
美洲
文明产生 班图人:培育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作物
区域文明
东非: 今埃塞俄比亚地区:阿克苏姆王国 沿海: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南非:津巴布韦文化
文明产生 印第安人:培育了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
生等作物
区域文明
4、印加文明
南美洲安第斯高原; 12世纪,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 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 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 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为征税和征兵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
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
公元前后,形成了阿克苏姆国家,通 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迅速繁荣起来。
4世纪达于极盛时期,向东渡红海征 服了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地区,成为该 地区的强国。
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阿克 苏姆国家赖以兴旺的红海贸易逐渐削 弱,阿克苏姆国家也日趋衰落。
2、东非
在沿海地区
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 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10—15世纪 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 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中心。 桑海帝国比原先的两个帝国更为复杂
。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每个省都
上图描绘了一支沙漠商队即 将到达古城廷巴克图的情景
设有一名长期任职的总督。桑海帝国还可 以炫耀的是它开始拥有职业军队,甚至还
桑海帝国:
拥有几个部——除了分管帝国撒哈拉边境 崛起:15世纪下半叶成为西非的霸主;
地区的阿拉伯人和柏柏人外,还分管财政 政治:实行中央集权;
本课小结
古 非洲
代
非
洲
与
美 洲
美洲
文明产生 班图人:培育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作物
区域文明
东非: 今埃塞俄比亚地区:阿克苏姆王国 沿海: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南非:津巴布韦文化
文明产生 印第安人:培育了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
生等作物
区域文明
4、印加文明
南美洲安第斯高原; 12世纪,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 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 政、立法和军事大权;
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 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为征税和征兵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
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
公元前后,形成了阿克苏姆国家,通 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迅速繁荣起来。
4世纪达于极盛时期,向东渡红海征 服了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地区,成为该 地区的强国。
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阿克 苏姆国家赖以兴旺的红海贸易逐渐削 弱,阿克苏姆国家也日趋衰落。
2、东非
在沿海地区
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 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10—15世纪 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 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中心。 桑海帝国比原先的两个帝国更为复杂
。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每个省都
上图描绘了一支沙漠商队即 将到达古城廷巴克图的情景
设有一名长期任职的总督。桑海帝国还可 以炫耀的是它开始拥有职业军队,甚至还
桑海帝国:
拥有几个部——除了分管帝国撒哈拉边境 崛起:15世纪下半叶成为西非的霸主;
地区的阿拉伯人和柏柏人外,还分管财政 政治:实行中央集权;
课件5: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东非 (1)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 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最盛时版 图包括红海两岸大片地区。 公元 7世纪后,由于阿拉伯人的进攻,阿克苏姆王国逐渐衰落; 11世纪初,阿克苏姆王国灭亡。
(2)东非沿海地区的国家 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 是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兴起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斯兰教的 传入。 特点:广泛使用奴隶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 个围墙围成的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顶部砌着大石 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 围墙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大津巴布韦遗迹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 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
师等,都给与很高待遇。……
国王不仅富有,并且享有极大权威。他拥有一支10万人的军队,包括1万名的骑兵,在尼日尔河上还有水
军。马里君主致力于极权统治,他亲自向地方派遣行政长官,农村则由传统的部落首领负责。各地番薯都
须对他效忠、纳贡。
——马克垚、朱寰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经济上,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城镇兴起;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图人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而西非居民班图人在推动 非洲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图人的生产方式被历史学 家认定为混合农业,包括农业、牧业和金属冶炼业。
(1)农业:培育了甜高粱、西瓜、棉花等重 要农作物 (2)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绵羊和山羊 (3)冶炼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4)活动区域: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 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 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 技术也传播到非洲的大部分地区。
2.东非 (1)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 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最盛时版 图包括红海两岸大片地区。 公元 7世纪后,由于阿拉伯人的进攻,阿克苏姆王国逐渐衰落; 11世纪初,阿克苏姆王国灭亡。
(2)东非沿海地区的国家 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 是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兴起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斯兰教的 传入。 特点:广泛使用奴隶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 个围墙围成的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顶部砌着大石 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 围墙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大津巴布韦遗迹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 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
师等,都给与很高待遇。……
国王不仅富有,并且享有极大权威。他拥有一支10万人的军队,包括1万名的骑兵,在尼日尔河上还有水
军。马里君主致力于极权统治,他亲自向地方派遣行政长官,农村则由传统的部落首领负责。各地番薯都
须对他效忠、纳贡。
——马克垚、朱寰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经济上,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城镇兴起;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图人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而西非居民班图人在推动 非洲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图人的生产方式被历史学 家认定为混合农业,包括农业、牧业和金属冶炼业。
(1)农业:培育了甜高粱、西瓜、棉花等重 要农作物 (2)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绵羊和山羊 (3)冶炼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4)活动区域: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 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 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 技术也传播到非洲的大部分地区。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精品课件
学习重难点
难点
美洲印地安文明和非洲文明相对孤立发展的原因和后果。
重点
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成果:非洲三大文明的概况 和成果。
一、古代非洲文明 二、古代美洲文明
一、古代非洲文明
1.班图文明:西非居民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 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并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非地区因与古埃及和西亚
文明保持密切交流,文明程度较高,故 A 项正确。 答案:A
2.一位考古学家说道:“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到西班牙
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个事物或记录足以证明
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段话表明
美洲古文明是
()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有交流,因此文明发展相对缓 的高原地带
慢
[练经典小题]
1.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多数地区发
展缓慢,但东北非地区较早形成了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
A.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西亚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
典型例题
4 . 斯 塔 夫 里 阿 诺 斯 在 《 全 球 通 史 》 中 指 出 : “ 阿 兹 特 克 人 与 印 加 人不同,并不试图使他们的臣民受阿兹特克人的生活方式的同化 ,为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作准备。”这说明在阿兹特克人国家中 ()
A . 中 央 对 地 方 实 行 严 格 的 控 制 B . 被 征 服 者 由 原 部 落 管 理 C . 被 征 服 地 区 对 国 家 没 有 义 务 D. 所 有 人 都 可 享 有 公 民 权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课件)高一历史教学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穆萨统治的25年,是 马里帝国的黄金时代 。其疆土从撒哈拉沙 漠边缘的廷巴克图, 一直延申到大西洋 1324年,穆萨带领庞 大商队前往麦加朝圣 ,其中用100头骆驼驮 黄金 。到开罗后,他 分发黄金,导致当地 金价下降。
(3)桑海
①兴衰:攻灭马里,确立在西非霸主,16世纪达 于极盛,16世纪末衰落。 ②统治:
古代非洲与美洲有 着悠久历史和灿烂 文化,同亚欧文明 共同展现了世界文 明的多元面貌。世 界文明具有多元性 、不平衡性,但是 都共同推动了人类
文明的进步。
1、20世纪的考古学家发现,乌干达西部的铁器时代遗址同津巴布韦的铁器
时代遗址的相似处非常惊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偶合,而且可以说(两地的古
代文化)是在同一个树干上长出来的。导致两地古代遗址惊人相似的因素最
吐 出 长 舌 的 蛇 形 唇 饰
“浮动园地”
“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 草上面铺垫上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 湖底的浮岛。每次播种之前,农民们都要 挖些新的湖土,铺在“浮动园地”上,因 此其表面随着一次次耕种而不断增高。“ 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口和财富不断剧 增。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番茄、花生等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 (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
②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玛雅、阿兹 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
特克和印加文明。
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 美洲主要文明分布
美洲和北美洲各国。《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二、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公元前10世纪-公元15世纪中叶衰落)
。
盐来自北方,黄金来自南方,白
银源自白人的国度,但神的教诲 和智慧的珍宝只能在廷巴克图找 到。 —西非谚语
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 ,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必经 之地,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 的中心。它享有“苏丹的明珠”、 “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 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 的一个古城。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课件
人口迁移、建立殖民地
课堂小结
古
代
东非:阿克苏姆王国
非
洲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文
南非:津巴布韦
明
古
代
玛雅文明
美
洲
阿兹特克文明
文
印加文明
明
古代非洲、美洲 人民创造了独特 的文明,同亚欧 文明共同展现了 世界文明的多元 面貌。
墨西哥湾
玛雅 潘OO
奇
特诺奇蒂Q兰 元
点·佛玛察 雅文明
中美州文明
加
(1) 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
西
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 阿兹特克文明
安
南
亚 马孙 河
番茄和花生等。
中安第斯文明 第
平
o 库斯科 美
印加文 明
○蒂亚瓦纳科
(2)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
斯
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 洋
山 洲
洋
三大文明。
脉
公元400—600年的玛雅文明区
DD
16世纪前期的阿兹特克文明区
16世纪前期的印加文明区 —— 洲界
一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
1)起源 发源于尤卡坦半岛,因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属
于石器文明,历史十分悠久。
2)特点: ①经济: a.农业:种植玉米为主。 b.手工业:精美陶器 ②政治: a.城市国家 (城邦)
nl
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
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 阿克苏姆文明正是一种在多种
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
一 古代非洲文明
2.东非地区
2)东非沿海地区
印 10-15世纪: 桑给巴尔 蒙巴萨 摩 加 迪 沙
课堂小结
古
代
东非:阿克苏姆王国
非
洲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文
南非:津巴布韦
明
古
代
玛雅文明
美
洲
阿兹特克文明
文
印加文明
明
古代非洲、美洲 人民创造了独特 的文明,同亚欧 文明共同展现了 世界文明的多元 面貌。
墨西哥湾
玛雅 潘OO
奇
特诺奇蒂Q兰 元
点·佛玛察 雅文明
中美州文明
加
(1) 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
西
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 阿兹特克文明
安
南
亚 马孙 河
番茄和花生等。
中安第斯文明 第
平
o 库斯科 美
印加文 明
○蒂亚瓦纳科
(2)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
斯
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 洋
山 洲
洋
三大文明。
脉
公元400—600年的玛雅文明区
DD
16世纪前期的阿兹特克文明区
16世纪前期的印加文明区 —— 洲界
一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
1)起源 发源于尤卡坦半岛,因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属
于石器文明,历史十分悠久。
2)特点: ①经济: a.农业:种植玉米为主。 b.手工业:精美陶器 ②政治: a.城市国家 (城邦)
nl
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
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 阿克苏姆文明正是一种在多种
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
一 古代非洲文明
2.东非地区
2)东非沿海地区
印 10-15世纪: 桑给巴尔 蒙巴萨 摩 加 迪 沙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课件
农业是基 础,发明 了“浮动 园地”, 扩大了耕 地面积
特诺奇蒂特 兰
位于特斯科科湖 中的岛上,引水 渠提供淡水,架 桥梁方便交通, 全程水渠和道路 纵横交错
四、印加文明
地区
秘鲁
印 的库 加 斯科 文 地区 明
政治
建筑
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
立法和军事大权 ②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担任,政 区之下按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课后作业
1、熟记本节课的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册”P31-32 1-3 选择题
CBA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习目标
认识这一时期美洲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自学指导
阅读第二目内容,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5分钟
根据以下表格,归纳美洲文明的发展状况
文明
地区
政治
经济
建筑
文化成就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 明
印加文明
B、B、A、C
一、古代非洲文明的创造者 ——班图人
表现:农业 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 畜牧业 驯养牛、引进绵羊和山羊 手工业 掌握了冶铁技术
班图人是非 洲最大的民 族,占全非 洲人口总人 数 的 1/3 左 右,主要居 住在赤道非 洲和南部非 洲国家。
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兴起于今埃塞俄比亚地区,首都阿克苏姆城,4世 纪,进入鼎盛时期,在多种文明影响下形成混合型文明,7世 纪,由于阿拉伯人的进攻而逐渐衰亡。
在12世纪的时候,廷巴克图是四大沙漠通道的交汇点, 为横跨中东和西班牙的阿拉伯世界提供补给支持。财富 的不断累积使廷巴克图成为当时地球上最富庶的地方之 一。同时商业往来频繁,民族成分复杂,是一个交通要 道、文化中心,许多穆斯林学者和圣徒在此定居,是伊 斯兰教是在非洲传播的重要地方。
课件4: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 廷巴克图有十几所大
学和120座图书馆,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有历史、天文甚至
逻辑学。 “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
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的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图学术之
盛。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统治: ①政治: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②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重要力量 ③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材料二:伊斯伊兰斯教兰促教进影苏响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
《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 图的大学里从事高深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
学……此外,西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帝先国进,,中其央中集,桑权海制帝国
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太阳金字塔
3.印加文明
库斯 科
区域 中美 中美
南美
文明
时间
玛雅文明 前2500年--15 世纪中
阿兹特克 14---16世纪
文明
13---16世纪 印加文明
国家 形态 城市国家
结构松散 王国
统一 大帝国
其他特征、成果
金字塔庙宇、20进位制、 表意文字 、复杂历法
太阳金字塔 城市建设 浮动园地 国王集权、划区设官 土地国有 详细人口调查 完善道路系统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一、古代非洲文明
北 非
思考:阅读教材,非洲文明的创立者是什么居民?为什么?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
(“班图”意为人或人民,班
图人因说班图语而得名),又
称班图尼格罗人,主要以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多元化/多样性(1分);原因:阿拉伯人移民带来新的生活方
式,传入伊斯兰教(2分);西非班图人遍布东非(1分);环印度 洋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国家、印度、波斯和中国有贸易往来(2 成分就)。:培育甜高粱、西瓜、棉花等农作物(1分),驯养牛并引进 绵羊和山羊(1分)影;响:由于农业的进步,10-15世纪在东非 沿海地区产生系列城市国家;在西非,马里和桑海帝国强大(2分)
同意观点1(非洲文明是封闭的): 撒哈拉沙漠与苏德沼泽地使得非洲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的 联系较少,相互影响较少;平直的海岸线使得非洲与其他 大陆的联系困难,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响,保持独 立发展,并持续到近代以来,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 观上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晚于美洲,导致非洲现代化进 程慢于美洲。
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
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 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 若同意观点1,阅读 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 材料四,分析地理环境对 ……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 非洲历史的影响。若同意
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 观点2,阅读材料五,结
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 合所学,举例说明外部联 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中外历 系和内部关系。 史纲要》必修下探究与拓展
帝国
完善道路系统 5.文化:注重教育,文化繁荣
手工业;政治上,国家权力更为 集中
造成桑海帝国与印加帝国经济上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是
什么?尝试结合两个国家各自的地理环境特点加以分析。 地理环境存在差异。西非气候干旱,不宜发展农业。桑海帝 国靠近撒哈拉沙漠,黄金资源丰富,因此控制沙漠商路和黄 金交易,以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美洲印加帝国气候 湿润,借崇山峻岭开发梯田,农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二者地理环境不同导致生产方式不同,最终导致两国选择不
非洲桑海帝国与美洲印加帝国有哪些异同之处?
同
异
西非 桑海 帝国
1.历史发展:16世纪初鼎盛 后遇入侵渐衰 2.历史地位:强大帝国
,
经济上重视对外贸易,控 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制撒
哈
3.政治:中央集权,地方划区,
美 洲 设官;最高统治者为国王
经济上凭借环境优势发展农业、
印 加 4.社会:重视公共设施建设,
同的经济发展道路。
1.简述中古时期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的各自历史发展状况? 2.中古时期各大洲分别与其他大洲存在哪些联系? 3.世界整体文明具有怎样的特点? 多样性、多元化,各大洲文明之间有所联系,相互影响, 又各不相同,特色鲜明。
课堂检测: 1.右图所示为特斯科科湖中的浮动园地,
发明该项农业成就的国家( C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东非和西非国家各自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东非:城市国家,园艺业和环印度洋贸易发达, 受伊斯兰教影响; 西非:多为内陆帝国,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 全 面 性 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上 综合性 受伊斯兰教影响。
概括中古时期横跨亚非地 区的国际贸易具体内容?
古代非洲与美洲
A 中古时期:5-14世纪
马里帝国 桑海帝国
加纳帝国
阿克苏姆王 国
大津巴布韦
材料一:[摩加迪沙]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它的居民有很多 骆驼和绵羊,他们每天要杀上百头骆驼。它的居民是有能力的商 人。这座城市有无与伦比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 市命名,被运到远至埃及和其他地区。
人”……上述两条格言可以说明( D )
A.非洲人历来注重财产继承问题 B.非洲文明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 C.非洲人善于思考哲学问题 D.非洲文明存在财产私有和个体主义的概念
4.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桑海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分别是欧 、亚、非、美四大地区的重要国家。下列有关四大帝国共同之处
的论述正确的是(C )
陆没有的农 作物:马铃 薯、玉米、 番茄和花生
础,发明“浮 制掌握军队,被 动园地”扩大 征服者由原部落 耕地面积;都 首领管理,向阿 城基础设施规 兹特克人缴赋 划完善
庙宇建筑: 太阳金字塔
加
/
国拥有大权;生产 /
文
资料归国家所有;地
明
方划区设官、编制人
口调查表、完善道路
系统、强制居民迁移
材料六: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 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 从事最高深的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 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 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同意观点2(非洲文明是开放的): 外部联系: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非洲,影响非洲历史 文化发展;10-15世纪东非国家发展环印度洋对外贸易, 8-15世纪西非诸帝国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1324年, 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圣。 内部关系:西非居民班图人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7-9 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A.四大帝国在15世纪初均达到鼎盛时期 B.四大帝国都很重视对外贸易 C.四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握大权 D.四大帝国都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5.非洲东海岸的斯瓦希里文化魅力非凡,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位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 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 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 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 阿拉伯人因其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 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也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 原因。(6分) (2)结合所学,指出班图人在农业方面的成就,并用一句话概述农业的发展对东 非与西非分别带来的政治影响。(4分)
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 品等手工业品输入非洲, 作为交换,非洲出口黄金、 象牙和奴隶。
非洲传统文明是丰富多彩、斑驳陆离的。对于非洲传统文明的 主要特点有如下两点认识:
材料三:观点1: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 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 素。
A.崛起于库斯科地区 B.在15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 C.要求被征服者向其交付贡赋 D.建造了波南帕克神庙
2.曼萨·穆萨是古代非洲的一位著名的 国王,他曾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 加朝圣。该国王前往朝圣的出发点最可
能位于图中所示的(B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非洲文明中有许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格言,例如“等“牲口可 以被继承,人应该自己选择”、你有了自己的主意,再去请教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第140页 观点2: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 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005年版)第313页
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二者观点?
观点1认为非洲文明是封闭的、与世隔绝的; 观点2认为非洲文明是开放的、与外界有联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七: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一万多公里…凭借崇 山峻岭建成梯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握纺织技术,能用浇 铸法制造金属器具……同时,他们研究天文历法,采用“结绳记事 ”,设立“知识之家”教育体系……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 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阿兹特 克文明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经济
政治
文化
玛 雅 文
明 农业成就: 印第安人培
农业:种 植玉米; 手工业: 制造陶器
建立城市国家,
建筑精美,金字塔 庙宇;波南帕克神
划分统治阶级 庙壁画;表意文字、
与平民
历法纪年、20进位
制、0的概念
阿 育出其他大 农业是经济基 上层阶级垄断管
兹 特 克 文 明 印
——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 材料二: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 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 学里从事高深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 西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 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材料四: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 材料五:公元1世纪,基督 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 教传入非洲,成为阿克苏姆 条连接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 王国国教。 海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
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
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
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
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
式,传入伊斯兰教(2分);西非班图人遍布东非(1分);环印度 洋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国家、印度、波斯和中国有贸易往来(2 成分就)。:培育甜高粱、西瓜、棉花等农作物(1分),驯养牛并引进 绵羊和山羊(1分)影;响:由于农业的进步,10-15世纪在东非 沿海地区产生系列城市国家;在西非,马里和桑海帝国强大(2分)
同意观点1(非洲文明是封闭的): 撒哈拉沙漠与苏德沼泽地使得非洲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的 联系较少,相互影响较少;平直的海岸线使得非洲与其他 大陆的联系困难,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响,保持独 立发展,并持续到近代以来,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 观上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晚于美洲,导致非洲现代化进 程慢于美洲。
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
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 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 若同意观点1,阅读 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 材料四,分析地理环境对 ……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 非洲历史的影响。若同意
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 观点2,阅读材料五,结
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 合所学,举例说明外部联 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中外历 系和内部关系。 史纲要》必修下探究与拓展
帝国
完善道路系统 5.文化:注重教育,文化繁荣
手工业;政治上,国家权力更为 集中
造成桑海帝国与印加帝国经济上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是
什么?尝试结合两个国家各自的地理环境特点加以分析。 地理环境存在差异。西非气候干旱,不宜发展农业。桑海帝 国靠近撒哈拉沙漠,黄金资源丰富,因此控制沙漠商路和黄 金交易,以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美洲印加帝国气候 湿润,借崇山峻岭开发梯田,农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二者地理环境不同导致生产方式不同,最终导致两国选择不
非洲桑海帝国与美洲印加帝国有哪些异同之处?
同
异
西非 桑海 帝国
1.历史发展:16世纪初鼎盛 后遇入侵渐衰 2.历史地位:强大帝国
,
经济上重视对外贸易,控 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制撒
哈
3.政治:中央集权,地方划区,
美 洲 设官;最高统治者为国王
经济上凭借环境优势发展农业、
印 加 4.社会:重视公共设施建设,
同的经济发展道路。
1.简述中古时期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的各自历史发展状况? 2.中古时期各大洲分别与其他大洲存在哪些联系? 3.世界整体文明具有怎样的特点? 多样性、多元化,各大洲文明之间有所联系,相互影响, 又各不相同,特色鲜明。
课堂检测: 1.右图所示为特斯科科湖中的浮动园地,
发明该项农业成就的国家( C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东非和西非国家各自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东非:城市国家,园艺业和环印度洋贸易发达, 受伊斯兰教影响; 西非:多为内陆帝国,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 全 面 性 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上 综合性 受伊斯兰教影响。
概括中古时期横跨亚非地 区的国际贸易具体内容?
古代非洲与美洲
A 中古时期:5-14世纪
马里帝国 桑海帝国
加纳帝国
阿克苏姆王 国
大津巴布韦
材料一:[摩加迪沙]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它的居民有很多 骆驼和绵羊,他们每天要杀上百头骆驼。它的居民是有能力的商 人。这座城市有无与伦比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 市命名,被运到远至埃及和其他地区。
人”……上述两条格言可以说明( D )
A.非洲人历来注重财产继承问题 B.非洲文明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 C.非洲人善于思考哲学问题 D.非洲文明存在财产私有和个体主义的概念
4.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桑海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分别是欧 、亚、非、美四大地区的重要国家。下列有关四大帝国共同之处
的论述正确的是(C )
陆没有的农 作物:马铃 薯、玉米、 番茄和花生
础,发明“浮 制掌握军队,被 动园地”扩大 征服者由原部落 耕地面积;都 首领管理,向阿 城基础设施规 兹特克人缴赋 划完善
庙宇建筑: 太阳金字塔
加
/
国拥有大权;生产 /
文
资料归国家所有;地
明
方划区设官、编制人
口调查表、完善道路
系统、强制居民迁移
材料六: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 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 从事最高深的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 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 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同意观点2(非洲文明是开放的): 外部联系: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非洲,影响非洲历史 文化发展;10-15世纪东非国家发展环印度洋对外贸易, 8-15世纪西非诸帝国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1324年, 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圣。 内部关系:西非居民班图人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7-9 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A.四大帝国在15世纪初均达到鼎盛时期 B.四大帝国都很重视对外贸易 C.四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握大权 D.四大帝国都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5.非洲东海岸的斯瓦希里文化魅力非凡,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位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 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 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 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 阿拉伯人因其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 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也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 原因。(6分) (2)结合所学,指出班图人在农业方面的成就,并用一句话概述农业的发展对东 非与西非分别带来的政治影响。(4分)
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 品等手工业品输入非洲, 作为交换,非洲出口黄金、 象牙和奴隶。
非洲传统文明是丰富多彩、斑驳陆离的。对于非洲传统文明的 主要特点有如下两点认识:
材料三:观点1: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 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 素。
A.崛起于库斯科地区 B.在15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 C.要求被征服者向其交付贡赋 D.建造了波南帕克神庙
2.曼萨·穆萨是古代非洲的一位著名的 国王,他曾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 加朝圣。该国王前往朝圣的出发点最可
能位于图中所示的(B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非洲文明中有许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格言,例如“等“牲口可 以被继承,人应该自己选择”、你有了自己的主意,再去请教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第140页 观点2: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 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005年版)第313页
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二者观点?
观点1认为非洲文明是封闭的、与世隔绝的; 观点2认为非洲文明是开放的、与外界有联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七: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一万多公里…凭借崇 山峻岭建成梯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握纺织技术,能用浇 铸法制造金属器具……同时,他们研究天文历法,采用“结绳记事 ”,设立“知识之家”教育体系……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 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阿兹特 克文明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经济
政治
文化
玛 雅 文
明 农业成就: 印第安人培
农业:种 植玉米; 手工业: 制造陶器
建立城市国家,
建筑精美,金字塔 庙宇;波南帕克神
划分统治阶级 庙壁画;表意文字、
与平民
历法纪年、20进位
制、0的概念
阿 育出其他大 农业是经济基 上层阶级垄断管
兹 特 克 文 明 印
——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 材料二: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 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 学里从事高深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 西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 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材料四: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 材料五:公元1世纪,基督 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 教传入非洲,成为阿克苏姆 条连接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 王国国教。 海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
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
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
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
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