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文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技巧古文翻译是一项艰巨而精细的任务,需要对古代语言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古文翻译的技巧,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1. 理解古文背景:在进行古文翻译之前,需要对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这有助于理解作品中的隐喻、象征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2. 把握用词和句法:古代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着差异,需要对古文中的用词和句法结构进行准确的理解。

经常阅读古代文献和经典作品,可以帮助熟悉古代用词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3. 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古文中常常会涉及到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并且要有独立思考和解读的能力。

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能够帮助提高古文翻译的水平。

4. 翻译的审美追求:古文作品往往具有优美的文笔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译者需要在保持原作风格的基础上,追求翻译的精确性和流畅性。

注重翻译的音韵、节奏和韵律,能够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情感和意境。

5. 掌握古文翻译技巧:古文翻译有一些特定的技巧和方法,例如逐字逐句翻译、按意翻译、大意翻译等。

不同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熟练掌握这些技巧,能够提高古文翻译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古文翻译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通过深入理解古文背景,把握用词和句法,积累广博的知识,追求审美追求,以及掌握古文翻译技巧,译者能够更好地传达古文作品的含义和艺术价值。

古文翻译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除了前面提到的技巧外,还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古文翻译中运用这些技巧。

首先,古文翻译要求译者对古代语言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在翻译之前,需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进行全面的了解。

只有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古文中描述的情景和思想,从而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同时,还需要对当时的文字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古代汉语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服从,其次再也没有什么比严厉的法令更好了。
水性懦弱,人民就轻视它玩弄它,就有很
多人死于水,所以采用宽和的政策很难。
高考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2007年广东高考题) ①【原文】: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翻译】: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但:只是,仅仅) ②【原文】: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翻译】: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德:感激,感恩)
词义变化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
01
02
03
04
05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01
单音换双音:每年、每月
02
主要是针对倒装句 包括: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
例1:求人可使报秦者。
求可使报秦之人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为这些既是命题设置的关键点,也是得分点,如本题中“但”“以”“异”“以是”“德”等词,“持以白王”的介短后置句式等就是。另外,掌握古代官职、地理、军事、称呼、礼仪、节气、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快速地读懂理顺文言文,为正确,流畅,自然美观地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与备考】: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无误,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
审清采分点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一、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例如“楚人有涉江者。

”这里的“楚”是国名保留不译。

再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是官名也保留不译。

二、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如“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从其所……”前省略了主语“他”。

翻译时就应补充出来,译为: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三、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如《童趣》中“徐喷以烟”一句,就应该调整语序理解为“以烟徐喷”,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

四、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如“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的“也”表示肯定语气,没有实在意义。

再如“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的“而”连接两个动词,没有实在意义。

五、换,即替换之意。

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

如“环堵萧然,不避风日”中的“堵”在古文中是墙壁的意思,而不是“堵塞”。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意特殊句式和特殊词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古文涵养。

到那时,我们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御书带经堂记(清)朱书古书契未立,天地民物之常理,灿然上下间。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备之于身,以成理万物,无经之名,而莫非经也。

至孔子不得位,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而后世奉之为六经。

古文翻译实用技巧和细节

古文翻译实用技巧和细节

古文翻译实用技巧和细节古文翻译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艺术。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实用技巧和细节,以确保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古文。

1. 深入理解上下文古文中的语言和用词常常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理解上下文是非常重要的。

仔细阅读整个句子和段落,寻找线索、逻辑关系和语境,以帮助您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2. 善用词典和语料库在翻译古文时,词典和语料库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使用权威的古代汉语词典和在线语料库,以便检索古文中生僻词或专有名词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可以查找使用类似语言和词汇的现代文章,以得到更多参考。

3. 掌握古文的常用结构和修辞手法古文中常常采用一些特定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例如对仗、排比、比喻等。

熟悉这些常用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古文。

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翻译,保持古文的风格和特点。

4. 注意字义和词序古文中的字义和词序有时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仔细研究每个字的含义,并考虑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决定是否将某个字翻译为具体含义或抽象意义。

5. 保持简洁和清晰古文中通常以简洁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思想。

在翻译时,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

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并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词语和短语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以上是一些古文翻译的实用技巧和细节。

通过深入理解上下文、善用词典和语料库、掌握古文的常用结构和修辞手法、注意字义和词序,以及保持简洁和清晰,您将能够更好地翻译古文,传达其原始的韵味和含义。

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

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古文作为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考点。

在阅读和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古文的意思。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提升古文水平。

一、全文理解:全文理解是翻译古文的基础。

在翻译古文时,首先要明确全文的主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化背景。

通过阅读全文,可以了解文章的基本脉络和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二、词义理解:古文中经常使用一些生僻的词汇和词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要注重词义的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阅读古文注释和参考资料等方式,加深对生词的理解和掌握。

三、语法分析:古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常使用倒装、并列句、比喻等修辞手法。

因此,在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语法分析,理解并准确运用古文的语法规则。

四、省略理解:在古文中,作者常常使用省略的表达方式。

为了准确地翻译古文,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推断和逻辑判断,补全省略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古文中一些代词或指示词的具体指向,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五、意象把握:古文中经常使用一些形象的描写和意象,这给学生理解和翻译带来了困难。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需要注重对意象的把握。

通过对句子和段落的整体理解,抓住作者的形象描写和意境表达,以便更好地翻译古文。

六、逐字逐句翻译:在翻译古文时,我们要注意逐字逐句地翻译,尽量保持原文的句式和修辞特点。

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意思,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实践演练:提高古文翻译水平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演练。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文材料进行阅读和翻译,并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通过多次的实践演练,逐步提高古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总结起来,高考语文古文翻译技巧包括全文理解、词义理解、语法分析、省略理解、意象把握、逐字逐句翻译和实践演练等。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古文翻译的水平,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中的古文题目。

古文翻译方法与技巧

古文翻译方法与技巧

古文翻译方法与技巧
古文翻译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与技巧。

以下是一些古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1. 了解背景知识
在进行古文翻译时,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和原意,从而更准确地翻译古文。

2. 逐字逐句理解
古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语言不同,需要仔细地逐字逐句地理解每个字和句子的意思。

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原文,并避免翻译过程中的歧义和错误。

3. 考虑上下文
在进行古文翻译时,需要考虑上下文的语境,包括前后文和文
章的整体结构。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并帮助翻译更好
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4. 注意文学风格和修辞手法
古文常常使用文学手法来表达含义,包括比喻、夸张、反复等,这需要注意在翻译时保留原文的文学风格和修辞手法。

同时,需要
注意翻译的自然流畅程度和准确性。

5. 积累词汇和用法
古文的词汇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进行积累和熟悉。


以通读古代文学作品,积累并模仿古代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加对
古文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一些古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需要进行古文翻译
的人们有所帮助。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方法归纳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方法归纳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方法归纳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诀:对、换、留、删、补、调。

首先是“对”,即对译。

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需要将其翻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例如,《论语》中的“学”可对译为“研究”,“”可对译为“温”。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文言文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双音词,对译时要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其次是“换”,即替换。

一种情况是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

例如,《岳阳楼记》中的“薄”译为“迫近”,《幼时记趣》中的“明”译为“眼力”。

另一种情况是要把通假字换成本字。

文言文中,有时要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这叫做古字通假。

在翻译时,需要先换成本字,再作解释。

例如,《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一句中的“诎”同“屈”,“屈”是本字,意思是弯曲;“左手倚一衡木”中“衡”同“横”,“横”是本字。

留”即保留。

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

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如“山、水、牛、羊”等,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保留在译文中。

删”即删除不译。

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

例如,《曹刿论战》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只起引发议论的作用;“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中的“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也可删去不译;另外,如“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中的“云”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用翻译。

补”即补充。

一种情况是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

例如:“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应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罢了”。

另一种情况是指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翻译时要补充完整,有以下4种情况:1)省主语。

例如,《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在“具答之”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在“便要还家”之前省略了“村人”,翻译时要增补进去。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技巧古文翻译是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些古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1. 熟悉古文语言特点:古文翻译需要对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词义和句式有一定的了解。

熟悉古文的定位词、助词、副词等词性和用法,并能辨析常见古文词义。

例如,“之”、“其”、“乃”等词的用法需要清楚。

2. 理解上下文:古文翻译时,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测句子的意思,特别是对于有省略的句子,需要通过上文和下文来补齐句子的意思。

同时,要注意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正确理解句子的蕴意。

3. 注意书写格式:古文翻译时,要按照古文的书写格式进行翻译,包括标点符号、句子结构、用词等。

例如,在翻译《论语》时,要注意使用古文的语气助词“士”、“亦”、“吾”等。

4. 使用适当的译文:在古文翻译中,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译文。

尽量使用地道的汉语表达,避免直译和生硬的翻译。

要注意译文的流畅度、自然度和可读性。

5. 注意动词和名词的选择:在古文翻译中,一些古代动词和名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有明显差异,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的选择。

另外,要注意古文的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表达方式,避免翻译不准确。

6. 研究古文注释:古文翻译时,可以参考相关的古文注释和研究资料,帮助理解古文的词义和句法结构。

注释中的解释和讲解,有助于理解古文的意思和背景,并帮助选择合适的译文。

7. 辅助工具的使用:在古文翻译中,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古文词典、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阅读材料等,帮助理解古文的意思和背景。

同时,可以借助翻译软件等工具进行初步翻译和校对。

总之,古文翻译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对古代文化、语言、文化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通过多读、多译古文,加强对古文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古文翻译的能力和水平。

古文翻译的八种方法

古文翻译的八种方法

古文翻译的八种方法古文翻译包括文言文和古诗词翻译,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

所以,“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特别重要。

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总结下古文翻译的八种方法。

一起来看看吧!古文翻译的八种方法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一、加。

即加字法。

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

如: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

(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

(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减。

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

如:(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4) 备盗之出入也。

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及10大技巧,建议收藏

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及10大技巧,建议收藏

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及10大技巧,建议收藏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近年各地的高考试卷古诗文分值都在30分以上,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不少同学在文言文翻译上总会丢分,其实文言文翻译也是有技巧哒。

文言文翻译口诀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接下来小书为大家一一解析: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高考古文翻译复习

高考古文翻译复习
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 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
调——调整法。特殊句式的翻译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实际操作:对、换、调、留、增、删
留——保留法。翻译时保留一些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词 (如年号、官名、专业术语、特定称谓)
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译:郯子这些人 ,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 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呢!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4.(王湛与王济)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 叹不能测。
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 没听说过,感叹(王湛)深不可测。
2.其牧守(太守)稍薄,则又移居, 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 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
3.后(周顗)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 其情,亦未加黜责。
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 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4.(马文升)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实际操作:对、换、调、留、增、删
对——对译法。译文对应原文,遵照原文句式翻译, 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
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译:考察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换——替换法。翻译时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汉语词汇
例: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我如果不是到你这里来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内行人讥笑。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一、翻译要求:(1)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3)雅:语言优美。

二、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翻译考点: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义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议词等)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四、翻译步骤:(1)审:审清踩分点,即两类考点。

(2)切: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3)连:按现代汉语语法的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4)誊:抄在答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五、翻译方法:(1)对:即对译法。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己灭亡。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字的翻译1. 请略陈固陋。

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瑟鄙陋(的意见)2.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使大国之间的交往呢?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求学问的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并谨慎的选取它。

(2)留: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译相同的专有名词(地名,人名等;年号…)(3)换:即替换法。

(4)删:即删减法,包括发语词、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停顿…例:师道之不传也久已。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之”、“也”删掉)(5)补:即增补法,原句中的省略,古今用词的不同。

1.单音节实词对译成双音节实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变更你的差役,回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2.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哪一个更快乐?”…3.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6)调:即调位法,包括:主谓倒置等六、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高考语文:文言文6大翻译技巧,实词记不住也能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6大翻译技巧,实词记不住也能用!

(利用汉字字形)汉字中的形声字占 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

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课内实例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解析】“畴”的含义可根据“田”字旁能推出“田地”之意。

课外实例1、启听淮北取籴。

【解析】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 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2、袖空牒窃印【解析】部首“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 的意思。

(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课内实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解析】句中“用”和“以”位置相同,而“用”的意思又是我们拿得准的,“以”的意思是“任用”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解析】见:被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解析】弥:愈,越4、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解析】固:险固的地势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解析】族:族灭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析】“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7、追亡逐北【解析】亡,北对应,均为溃败。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 任务四 文言文翻译题 二 谨记文言文翻译“6字诀”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 任务四 文言文翻译题 二 谨记文言文翻译“6字诀”

二谨记文言文翻译“6字诀”翻译时要做到:①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时再意译;②坚持“3原则”,即“信”(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达”(文通字顺,句意畅达)、“雅”(用语得体,简明优雅);③熟练运用文言文翻译的“6字诀”。

字决1留类型例析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可保留不译劳苦而功高如此。

(《鸿门宴》)“劳苦功高”可保留不译专有名词如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可保留不译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原列传》)“楚怀王”“左徒”是专有名词,可保留不译字决2换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具体如下:类型例析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节词、词语不再使用,需替换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思”换为“思考”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等,需替换成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词语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爪牙:爪子和牙齿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中的标志词,要对应译出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师通假字替换成本字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采:同“彩”字诀3调类型阐释例析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将状语移至谓语的前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蓝草颜色深。

定语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译为:后置句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敲击后能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

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译为: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

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为: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礼物?字诀4删“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技巧古文翻译是对古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

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加。

即加字法。

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单音节变双音节。

如: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二)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

(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

(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减。

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

如:(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4) 备盗之出入也。

(《鸿门宴》)(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论积贮疏》)(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石钟山记》)(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考查我们对文言文词汇、语法的理解,还检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词句,准确无误地把原文翻译出来。

这要求我们不能随意增减内容,更不能曲解原文的意思。

2、达“达”指的是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要避免生硬、晦涩的翻译,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3、雅“雅”则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尽量使译文生动、优美,富有文采。

不过,在考试中,我们重点追求的还是“信”和“达”。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保留原文中的一些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等,不需要翻译。

比如“沛公军霸上”中的“沛公”“霸上”就可以直接保留。

2、删删除原文中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比如句首发语词、句中停顿词、句末语气词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之乎者也”等。

3、换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换成“我”,“日”换成“每天”,“省”换成“反省”。

4、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要将其调整为正常的语序。

例如“何陋之有”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这就是宾语前置的调整。

5、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通顺。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翻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这里补充了省略的主语“士兵们的勇气”。

三、文言文翻译的解题技巧1、积累常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这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

我们要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如“走”“去”“使”“假”等;还有常见的文言虚词,如“而”“以”“于”“之”等。

可以通过背诵文言文课文、做相关练习来加强积累。

高考古文翻译注意的“三步”

高考古文翻译注意的“三步”
09年辽宁卷
原: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
译:已经到,高祖赞赏他清廉高洁,非常以礼相待认为奇特,每次朝见,还请求繁忙
原为:职自效。
译:工作自己证明。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対译的形式。
上面所说的“三步”,我们是力求把古今结合起考虑,这样做起高考翻译也许会更有效些。
下面举一些高考的言翻译的练习
第一步是“补满”。所谓“补满”就是把古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我们知道古崇尚简洁,言简意赅,且古中省略是常态,这就是我们在学古中很不适应的一个方面;我们要翻译就首先把它“补满”,补充完整这些省略的内容,让这个“漏洞百出”的古句子和我们现代汉语一样的语法、句式,那么我们就很容易操作了。一般说古中省略的有主语、介词、姓氏、宾语等,有时也省略谓语。括号内的内容为补充的内容。
高考古文翻译注意的“三步”
古翻译是高的难度。可以这样说,古翻译做不好,说明考生的古能力相对较差。在高考中古翻译的要求是三个字“信”“达”“雅”,也就是,忠实于原,语言要流畅,而且要富于采。一般说考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有关古翻译这个方面的复习方法有很多,有“增、减、删、移、调、补”等“口诀法”,有“分类対译法”等,虽然是言之凿凿,但学生还是“难求深解”,达不到高考的要求。
09年海南卷
(城)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朱)昭以智补(城墙)御(敌兵),(策)皆合法,然(势)不可复支。
09年广东卷
(献太后)语(李)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今子)殆过矣。
上面的句子我们“补满”之后再看,就和我们现代的句子一模一样了,后面我们要做的只是后面要讲的“対译”就好了。
第二步是“明句”。我们把省略的内容“补满”还不够,因为古中很多的句子和我们现代汉语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二步是要明晓这些句式。

(完整版)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完整版)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

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加字法:古文一般都是单字词,用加字法改成双字词。

如: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其中“名余”加字为把我的名字取为改字法:古文中有古今异议词如上面例句的“余”在现代汉语中是“我”改变顺序法:注意改变倒装句语序重要一点就是多练,练多了自己也会总结出方法,改写得更加得心应手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

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梦溪笔谈》) 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学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的翻译虽然说比较难,但是仍旧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盼望大家喜爱!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一1.把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分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2.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3.词性法解答文言文,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解某一干扰项。

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关心解题。

4.代入法文言文课外学问是课内学问的拓展和延长,把握了课内学问点,特殊是把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5.对比法文言文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挨次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比,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留意是否张冠李戴、大事的时间是否精确、人物性格是否精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谈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二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挨次,首览全篇,把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看前文,联系后句,认真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文翻译技巧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扣分点。

翻译的句子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与前后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这就需要有语境意识,而且必须强化语境意识,只有把句子放在原文中,联系前后内容,方保翻译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一、翻译时如何分析语境
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它包括句外语境,也包括句内语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包括内容因素,也包括结构因素。

1、分析句内与句外语境
先看句内语境。

具体要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看。

翻译时一定要从内容上真正理解这句话,如是记叙性的,则要关注人物的身份、人际关系,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它是在描述物还是在描述人;如是说理性的,则要关注评述对象、内部逻辑关系。

总之,一定要从内容上真正理解这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懂得句子的整体意思后,再翻译就容易多了。

从结构上分析主要是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句子的主谓宾等语法成分,尤其要确定好动词,因为动词关涉很多内容,既涉及词类活用,也涉及主动被动;还有句式
特点,如有无排偶句等。

再看句外语境。

句外语境包括文段内的上下文与外部语境(社会背景、情理事理、知识积累)。

分析句外上下文语境,主要是从内容上找到译句与上下文字上的意义关联点,次是看译句与上下文的语句结构上的内在联系,如存在句式的一致性。

联系语境的意识,不仅仅是停留在内容、语法阶段,还应推及逻辑事理层面、推及文章的写作目的层面。

译句大多与主人公的行为或作者的想法相关,翻译时,要想一想译出的句意是否符合生活逻辑,是否符合写作目的。

练习:请有意识地结合语境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高桢,辽阳渤海人。

桢少好学,尝业进士。

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

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

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

(节选自《金史·高桢传》,有删改)
翻译:
答案: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高永昌。

(采分点:“遂”“降款”;“遂来降”后省略主语;“告以永昌降款非诚”,介宾短语后置句)
全文的参考译文:
高桢,辽阳渤海人。

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曾经从事进士举业。

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沈州后,高永昌畏惧,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

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高永昌。

打败高永昌后,任命高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予猛安。

2、特别关注从人物对话中截取片段要求翻译的语句的语境从人物对话中截取语句要求翻译,是命题者较通行的做法,考生对这样的语句的语境关注远远不够,以致出现译不准、改变原意的情况。

如何关注这类语句的语境呢?
(1)了解说话人对话前后语境,如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这番话的,是对谁说的,对话之后的结果如何,等等。

(2)关注该语句所在“说话”中的语境,如它的前面是什么内容,后面是什么内容,说话的目的是什么。

尤其是句中人称代词和省略内容,避免把说话者的人称搞错,如句中代词“之”本该译为“我”却译成了“他”等。

练习:请结合对话语境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曾樱,字仲含,峡江人。

天启二年,稍迁常州知府。

樱持身廉,为政恺悌公平,不畏强御。

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樱不应。

御史危言恐之,答曰:“僚属已尽,无可纠,
止知府无状。

”因自署下考,杜门待罪。

抚按亟慰留,乃起视事。

(节选自《明史·曾樱传》,有删改)
翻译:
答案:御史用严厉的话恐吓他,曾樱回答说:“下属已经尽力,没有可纠举弹劾的,只有我表现不好。

”[采分点:“危言”“纠”“止”;大意对;“答曰”应补出省略的主语“曾樱”;“僚属”根据上下文应译为“下属”(曾樱的下属),不是自指;“知府”应译为“我”。

参考译文:
曾樱,字仲含,峡江人。

天启二年,逐渐升迁常州知府。

曾樱保持自身清廉,施政和乐平易公平,不畏强暴。

屯田御史向他索要属吏中应受弹劾的官员姓名,曾樱不回应。

御史用严厉的话恐吓他,曾樱回答说:“下属已经尽力,没有可纠举弹劾的,只有我表现不好。

”于是自己署名考核为下等,闭门等待罪罚。

抚按官急忙安慰挽留,他才出来处理政事。

二、翻译中需要紧扣语境的主要情形
1、借助语境确定关键词、疑难词的含义
对于译句中关键词、疑难词的推敲、翻译,可以通过字形推知字义,可以通过组词猜测词义,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联系句内外语境推敲进而确定其义。

例如《窦参传》中的一道翻译题:按狱江淮,次扬州,节度使陈少游骄蹇,不郊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