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4fb20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6.png)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内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共分两个大块(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而且两栖动物是学生生活当中比较熟悉的动物,所以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而言更容易接受,但需要与此前学习了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适当区别。
二、教学目标【生命观念】:通过了解青蛙求偶过程中各种行为,确定两栖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通过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
【科学思维】: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比较、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
【科学探究】:尝试收集生活当中环境变化影响生物生存的实例。
【态度责任】: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难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资料分析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栖动物视频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检测】1、家蚕的发育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时期,属于_______发育。
2、家蚕的幼虫有退皮现象,所退掉的皮叫做_______。
3、吐丝是在家蚕的_______时期进行,作茧自缚是_______时期。
4、蝗虫的发育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时期,它的发育属于____发育。
5、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危害最严重的是_______。
4分钟限时检测。
巩固上节课内容。
6、蝗虫的若虫与成虫相比,个体小,_______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
【复习导入】1、你还记得两栖动物的概念吗?2、你还能举出几种不同类型的两栖动物吗?【过渡】每当夏季夜晚,乡间的田野里就会响起阵阵蛙鸣声,此时此地,青蛙聚集,你们知道这是清完在干什么吗?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并一一回答。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第三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能力提升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9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第三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能力提升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9](https://img.taocdn.com/s3/m/54288e34aa00b52acec7cadf.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大多数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为()A.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B.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C.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陆地上进行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2.蛙的发育称作()A.完全变态发育B.变态发育C.不完全变态发育D.两栖发育3.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A.卵→蝌蚪→成蛙B.卵→蝌蚪→幼蛙B.受精卵→蝌蚪→成蛙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4.每到春末夏初时节,人们常能听到或见到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随后雌蛙闻声赶来的现象。
你知道这属于动物的哪种行为()A.防御行为B.社群行为C.繁殖行为D.攻击行为5.下列哪一项不是成蛙的特征()A.能够生活在水中B.能够生活在陆地上C.用鳃呼吸D.用肺并兼用皮肤呼吸二、填空题1.青蛙的发育离不开,幼体在生活,经过发育,可以在陆地生活,从其生殖和发育的特征看,两栖动物是由开始向过渡的类型。
三、简答题1.过去经常有人会说“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这样的俚语。
可是现在三条腿的蛤蟆却屡见不鲜,有数字表明美国和加拿大的某些地区畸形蛙的个体数量已经达到了10%左右。
你认为导致青蛙畸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2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3章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C.每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两块骨上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牵拉2.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猴子骑车C.黄牛耕田 D.蜘蛛结网3.某同学伸出手臂做一个屈肘动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骨骼肌包括肌腱、肌腹两个部分B.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叫作关节C.做屈肘动作时,上肢肌肉的变化是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支配下共同完成的4.如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关节面包括结构①和④B.结构②是骨骼肌,为运动提供动力C.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两骨间的摩擦D.结构⑤可以缓冲运动产生的震动5.下列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是( )A.猴子骑车 B.飞鸽传书C.家燕筑巢 D.谈虎色变6.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51 28 4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的这种行为只由遗传物质决定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7.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鸟类求偶 B.小鸡觅食C.飞蛾扑火 D.工蜂筑巢8.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7.1.3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共24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7.1.3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3ab29cbceb19e8b9f6ba02.png)
体外受精有什么不好?
抱 对 有 什 么 意 义 ?
发育要经过哪几个时期?
为什么蛙的发育叫变态发育?
那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生 活习性有哪些主要区别?
青蛙幼体与成体的比较
比较项目 外形特征 感觉器官 呼吸 幼体(早期蝌蚪) 成体(青蛙)
运动
除了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是 两栖动物吗?
2.25亿年至今
从上表可知,影响两栖动物由盛至衰 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 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 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 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 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 蛙的畸形个体数达 10%左右。为 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 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 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 也发生畸形。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辨音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在什么季节能听到蛙鸣?
会鸣叫的是雄蛙还是雌蛙?
繁殖过程
雄蛙为什么能发出那么 大的叫声?
?
雄 蛙 鸣 叫 有 什 么 意 义
蛙是有性生殖,还是无 性生殖?依据是什么?
蛙是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
造成青蛙畸形的主要原因是 。
上述例子表明,两栖动物的 生殖发育受到环境因素 的 重要影响。
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之所 以受到水的重要影响,是因为它 们的受精方式是 。 这种受精方式使它们的受精 及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在四川省一 个林场附近的公路 上,曾出现 10 多万 只青蛙集群行进的 壮观场面。研究发 现,它们是在寻找 水源充沛、水质良 好的产卵场所。” 这说明 对 青蛙的繁殖有重要 影响。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223056f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3.png)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以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青蛙是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两栖动物,它们经历了七个发育阶段,从蛋到蝌蚪再到成年青蛙。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蛙的成长过程。
第一阶段:产卵青蛙的生命周期始于产卵阶段。
雌性青蛙在适合的水域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产卵,通常是静水中的植物叶片上或者水底的石头上。
每颗卵都被包裹在一层透明的凝胶中,这层凝胶可以保护卵不受外界的伤害。
第二阶段:卵在卵中,青蛙的胚胎逐渐发育。
卵中的胚胎通过吸收周围的水分和氧气来生长。
在这个阶段,卵的外部可以看到一个个黑点,这些黑点是青蛙的眼睛。
第三阶段:孵化当卵中的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开始孵化。
孵化时,胚胎会用头部的尖锐结构破开卵壳。
一旦孵化完成,青蛙蝌蚪就会从卵壳中游出。
第四阶段:蝌蚪青蛙孵化出来的是蝌蚪。
蝌蚪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和没有腿的身体。
它们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植物和浮游生物为食。
蝌蚪会通过摆动身体左右晃动尾巴来游泳。
第五阶段:后脚出现在蝌蚪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它们的后腿开始生长。
一开始,后腿只是小小的突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变长。
这标志着蝌蚪即将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第六阶段:前脚出现在后腿发育完成后,蝌蚪的前腿开始生长。
前腿的生长速度比后腿要慢一些,但最终也会完全发育。
当蝌蚪长出前腿后,它们可以用前后腿一起爬行。
第七阶段:成年青蛙当蝌蚪的四肢都发育完全后,它们就会变成成年青蛙。
成年青蛙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和弹跳力强的后腿。
它们可以离开水域,进入陆地上的树林或者草地。
成年青蛙以昆虫或者其他小型动物为食,通过舌头的快速伸缩捕捉猎物。
总结起来,青蛙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产卵、卵、孵化、蝌蚪、后脚出现、前脚出现和成年青蛙。
每个阶段都是青蛙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部分,它们经历了从无足无鳞的蛋到有四肢的成年青蛙的全过程。
青蛙的成长过程不仅是自然界中的奇迹,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丽和有趣的景象。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af6300d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b.png)
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以青蛙成长的七个发育阶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卵阶段在青蛙的生命周期中,最初的阶段是卵阶段。
青蛙的生命从一个小小的卵开始,这个卵通常被母青蛙放在水中。
卵是由一层透明的胶质包裹着的,这层胶质可以保护卵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在卵内,青蛙的胚胎开始发育,最终成长为一个小青蛙。
二、孵化阶段在卵内发育一段时间后,青蛙的胚胎最终进入孵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卵壳开始破裂,小青蛙逐渐从卵中钻出来。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小青蛙需要用嘴巴啄破卵壳,然后挣扎着爬出来。
一旦成功孵化,小青蛙会在水中寻找食物和安全。
三、蝌蚪阶段一旦小青蛙孵化出来,它会进入蝌蚪阶段。
蝌蚪是青蛙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它们是水生生物。
在这个阶段,蝌蚪没有四肢,呼吸通过鳃进行。
它们会在水中游动,寻找适合的食物。
蝌蚪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为食。
在蝌蚪阶段,它们会不断生长,并逐渐形成后腿和前腿。
四、四足动物阶段在蝌蚪阶段的末尾,青蛙开始进入四足动物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蛙的后腿和前腿会逐渐长出来,并且它们的尾巴会逐渐消失。
青蛙也会开始从水中爬上陆地,寻找其他的食物和栖息地。
这个阶段是青蛙从水生动物转变为陆生动物的关键时期。
五、亚成体阶段亚成体阶段是青蛙发育的下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蛙的身体逐渐成熟,变得更加强壮。
它们的皮肤会变得更加光滑,颜色也会更加鲜艳。
亚成体青蛙会继续在陆地上生活,寻找食物并繁殖。
六、成体阶段成体阶段是青蛙的最终发育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蛙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可以进行繁殖。
成体青蛙会在适合的季节寻找伴侣,进行交配。
青蛙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产卵来完成的,雄性青蛙会在水中产生精子,雌性青蛙会在水中产下卵子。
七、老年阶段最后一个发育阶段是老年阶段。
青蛙的寿命通常在几年到十几年之间,具体取决于物种和环境条件。
在老年阶段,青蛙的身体会逐渐衰老,活动能力也会下降。
最终,青蛙会死亡,为新一代的青蛙让出生存的空间。
总结起来,青蛙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七个发育阶段:卵阶段、孵化阶段、蝌蚪阶段、四足动物阶段、亚成体阶段、成体阶段和老年阶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8385ed9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8.png)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1年1月19日,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消息称,近日,丽水市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两栖纲蟾科新物种,命名为百山祖角蟾,下列关于百山祖角蟾的说法,错误的是()A.百山祖角蟾必须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B.百山祖角蟾幼体生活在水中C.百山祖角蟾皮肤裸露且有黏液D.百山祖角蟾成体仅用肺呼吸2.下列属于体内受精、卵生的是()A.金鱼B.青蛙C.蛾3.美西钝口螈的幼体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成体用肺呼吸需要间隔浮出水面换气,在分类上它属于()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软体类4.巢湖位于合肥南部,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水产丰富,其中银鱼,螃蟹,白米虾更是享有“巢湖三珍”的美誉。
关于这三种生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B.银鱼与娃娃鱼的成体都是用鳃呼吸C.螃蟹体表有贝壳D.白米虾属于节肢动物5.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原因是()A.体温不恒定B.生殖发育离不开水C.皮肤辅助呼吸D.蝌蚪的结构像鱼,有尾6.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下列有关大鲵的说法,正确的是()A.终生用肺呼吸B.皮肤裸露,可进行气体交换C.卵外有坚韧的卵壳D.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7.下列动物中,幼体和成体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A.青蛙B.鳄鱼C.鲫鱼D.家鸽8.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B.青蛙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C.蜥蜴头后有颈,可以灵活地转动;青蛙的身体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部和尾部D.蛇的体壁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9.青蛙的发育离不开水,青蛙的发育过程先后经历的四个阶段是()A.受精卵→幼蛙→成蛙一两栖蛙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D.受精卵→幼蛙→休眠体→成蛙10.下述对两栖动物的“两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幼体大多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B.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地上C.主要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D.受精卵和幼体必须在水中发育,成体大多在陆地上生活二.解答题(共5小题)11.大鲵和鳄鱼都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活动的动物。
青蛙的生长过程介绍
![青蛙的生长过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6cd82f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e.png)
卵→小尾巴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带尾巴的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带尾巴的蝌蚪→去掉尾巴的小青蛙→长大的青蛙1、小蝌蚪大约经过40天,蝌蚪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2、首先长出后肢,然后长出前肢。
3、尾部逐渐缩短,最后消失。
4、内鳃逐渐萎缩、消失,同时,体内形成了肺,转而用肺呼吸。
5、心脏变为二心房一心室,血循环路线由一条变成两条。
6、这时蝌蚪已发育成幼蛙,能够离水登陆,在水边生活,继续发育成成蛙。
7、总结: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与昆虫的变态发育相似,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有显著的变化.因此,青蛙的发育也是变态发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b210dba216147916112850.png)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以青蛙为例讲述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具体描述、分析了青蛙的鸣叫、雌雄抱对,产卵,体外受精和蝌蚪的发育过程等现象,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本节教材中的资料也提出了很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本节内容位于教材的第十二页至十五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及分析使学生知道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并进行体外受精。
并了解鸣叫和抱对的意义。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理解体外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喂养蟾蜍的幼体-蝌蚪,帮助学生认识蟾蜍的发育过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比,仗学生认识到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联想、想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意识。
培养学生关注并关爱我们人类自身生活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 青蛙的鸣叫,以及鸣叫的意义。
青蛙的生殖方式和体外受精的过程、意义。
青蛙的发育过程,以及发育过程中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难点: 雄性青蛙的鸣囊及其作用。
雄性青蛙鸣叫的意义。
体外受精的过程及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准备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资料。
准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准备一些关于新疆北鲵及其它两栖动物的图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备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的图片。
学生准备:四人小组捕捉、喂养蟾蜍幼体-蝌蚪,观察蝌蚪的发育过程。
复习前两节所学的内容并预习新课。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环境变迁对青蛙生殖发育的影响。
重点要掌握的是青蛙的生殖过程中的体外受精和变态发育过程.并且要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板书设计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受精卵――→蝌蚪↓青蛙←――幼蛙。
幼儿园自然科学观察案例: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幼儿园自然科学观察案例: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c9af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c.png)
幼儿园自然科学观察案例: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蝌蚪是人们熟知的两栖动物,是青蛙的幼体阶段。
很多幼儿园会通过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
在某个幼儿园的自然科学观察课上,老师带着15个孩子来到了学校后面的小池塘,开始了蝌蚪变青蛙的观察。
孩子们一边兴奋地观察着蝌蚪,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
第一天,孩子们发现池塘里有很多小小的、透明的蝌蚪,它们像一条条小小的泡泡一样在水里舞动。
孩子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蝌蚪的身体周围有很多的黑点,这些黑点就是蝌蚪的眼睛。
孩子们还学会了如何分辨蝌蚪的前后端,通过观察尾巴的形态和位置确定蝌蚪的前后。
第二天,孩子们再次来到小池塘,发现很多蝌蚪似乎变了样子,它们的尾巴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小小的后腿。
孩子们都很兴奋,跑来跑去,观察那些变化的蝌蚪。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蝌蚪在变革,正在慢慢地变成青蛙。
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发现那些蝌蚪从原来的游泳和呼吸,开
始慢慢地朝着陆地爬行。
经过一番艰辛的爬行,它们最终变形成了青蛙。
孩子们兴奋地叫着:“蝌蚪变成啦!青蛙出现了!”
通过这次观察,孩子们不仅从视觉上观察到了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发现、总结信息。
他们理解了蝌蚪到青蛙的生长
变化,更加欣赏动物的神奇,有了日后进一步学习生态科学的基础。
这次观察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与神秘,也激发了他们对
自然和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探究打下了基础。
青蛙的发育和变态过程
![青蛙的发育和变态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2372c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e.png)
青蛙的发育和变态过程青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两栖动物,其发育和变态过程引人注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蛙的发育和变态过程,从卵的孵化到成年青蛙的全过程。
一、卵的孵化青蛙是卵生动物,其繁殖过程始于卵的产生。
一般来说,母青蛙在水中产下大量的卵,这些卵会与雄蛙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通常具有黑色斑点,并在水中漂浮。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卵壳被打破,幼小的青蛙胚胎脱离卵壳。
二、蝌蚪阶段一旦孵化出来,青蛙的胚胎将进入蝌蚪阶段。
蝌蚪是青蛙的幼小形态,具有长长的尾巴和无肢的外形。
它们主要以植物的残骸和浮游生物为食,并通过腮呼吸。
蝌蚪在水中生活,并在这个阶段经历巨大的生长变化。
三、蛙蛹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逐渐发育成为蛙蛹。
蝌蚪的尾巴开始变短,后肢开始形成。
蛙蛹逐渐脱离水中的生活,但仍依赖水分来保持身体的湿润。
在这个阶段,蛙蛹的后肢和前肢将逐渐成形,并且它们已经具备了呼吸空气的能力。
四、青蛙的变态过程当蛙蛹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将开始经历青蛙的变态过程。
这一过程中,蛙蛹的尾巴会逐渐消失,同时眼睛和嘴巴也会发生变化。
青蛙开始从水中爬上陆地,寻找适合的栖息地。
这个过程通常称为“蛙蛹蛻皮”,因为蛙蛹会蜕去外皮,露出成年青蛙的外貌。
五、成年青蛙经过青蛙的变态过程,蛙蛹最终发育成为成年青蛙。
成年青蛙具有四肢和强壮的后腿,它们的皮肤多为绿色或棕色。
成年青蛙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主要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成年青蛙拥有强大的跳跃能力,并且在繁殖季节会返回水域进行交配和产卵。
总结:青蛙的发育和变态过程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奇妙过程。
从卵的孵化到成年青蛙的全过程,每个阶段都呈现了不同的特征和环境适应能力。
通过理解青蛙的发育和变态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物种在自然界中的生态角色和生活方式。
观察青蛙成长的实验报告
![观察青蛙成长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b7fb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2. 观察青蛙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3. 探讨青蛙生长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青蛙卵;2. 青蛙幼体;3. 青蛙成体;4. 实验容器(塑料桶、玻璃缸等);5. 水质检测工具(pH试纸、温度计等);6. 饲料(小鱼、昆虫等);7. 记录本、笔。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青蛙卵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0颗;2. 实验环境:将甲组青蛙卵放入塑料桶中,乙组青蛙卵放入玻璃缸中,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3.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青蛙卵的孵化情况,记录孵化时间、孵化数量、死亡情况等;4. 幼体饲养:待青蛙卵孵化后,将甲、乙两组青蛙幼体分别放入塑料桶和玻璃缸中,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定时喂食;5. 成长观察:观察青蛙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变化,如体长、体重、颜色、皮肤等;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青蛙生长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1. 青蛙卵孵化情况:甲组青蛙卵孵化时间为第5天,孵化数量为18颗,死亡数量为2颗;乙组青蛙卵孵化时间为第4天,孵化数量为19颗,死亡数量为1颗;2. 青蛙幼体饲养情况:甲、乙两组青蛙幼体生长状况良好,体重、体长、颜色等指标无明显差异;3. 青蛙成体观察:甲、乙两组青蛙成体生长状况良好,体重、体长、颜色等指标无明显差异。
五、实验分析1. 青蛙卵孵化时间:甲、乙两组青蛙卵孵化时间差异不大,说明实验环境对青蛙卵孵化时间影响较小;2. 青蛙幼体生长情况:甲、乙两组青蛙幼体生长状况良好,说明实验环境对青蛙幼体生长影响较小;3. 青蛙成体生长情况:甲、乙两组青蛙成体生长状况良好,说明实验环境对青蛙成体生长影响较小。
六、结论1. 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卵、幼体、成体三个阶段;2. 青蛙在成长过程中,体长、体重、颜色等指标会发生变化;3. 实验环境对青蛙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但水质、温度等环境因素对青蛙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练习(含答案)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fddc5ea76e58fafab00340.png)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3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选择题1、青蛙的发育是()A、经过完全变态的发育B、经过由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C、经过由卵到蝌蚪的变态发育D、由卵到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2、下列是两栖动物的是()A、龟B、大鲵C、鳄鱼D、中华鲟3、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4、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A、陆地B、水中C、空中D、水中或陆地上5、青蛙将卵块产在()A、水中B、青草上C、泥土上D、水底6、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呼吸器官是()A、鳃、肺B、鳃、皮肤C、肺、皮肤D、鳃、肺和皮肤7、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A、歌唱春天B、招引昆虫C、招引异性青蛙D、吓退天敌8、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最先消失的器官是()A、外腮B、尾C、心脏D、侧线9、两栖动物不能成为完全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A、体温不恒定B、心室中有混合血C、肺不发达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10、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A、乌龟、青蛙、鳄鱼B、大鲵、小鲵、乌龟C、蝾螈、大鲵、蟾蜍D、蟾蜍、鳄鱼、水獭11、对蝌蚪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非常像鱼B、外部形态像鱼,内部结构与鱼类根本不同C、蝌蚪在成长的过程中,先长出前肢D、有很多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夭折12、两栖动物是指()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13、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变化顺序是()① 蝌蚪的外鳃消失长出内鳃② 蝌蚪长出后肢、前肢③ 先长出外鳃④ 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C、幼体和成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差别很大D、环境的改变对两栖动物影响不大15、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雌蛙与雄蛙抱对的生物学意义是()A、表示友好B、使产在水中的卵受精C、孵卵D、确定“配偶”二、判断题16、水质污染可导致畸形蛙的出现。
探究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探究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ef73c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e.png)
探究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青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青蛙从胚胎到成年的过程,并讨论一些影响它们发育的因素。
青蛙是典型的卵胚发育动物,它们在一开始时就是由一个单细胞卵开始的。
当卵受精后,它会分裂成两个细胞,然后四个细胞,八个细胞,一直到达几百个细胞。
在这段时间内,这些细胞还没有进行特殊化,它们在未到达固定位置之前都可以转换成其他类型的细胞。
在青蛙发育过程的早期阶段,胚胎会形成三个不同的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外胚层会发展成皮肤和神经系统,中胚层会形成骨骼、肌肉和生殖系统,而内胚层则会形成肝脏、胰腺和肺。
这个过程的重点是特殊化,这意味着细胞最终会赋予不同的功能和形态。
在成为蝌蚪之前,青蛙的胚胎还经历了两个主要的组织重塑阶段。
在第一次重塑中,体部会裂开形成主要部位的轮廓,包括脊椎和头部。
在第二个重塑阶段中,胚胎会折叠并形成一个小椭圆形,这个形态特征在整个蝌蚪期间都会存在。
青蛙的蝌蚪阶段通常持续6至9个月。
它们的身体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包括四肢的出现和尾巴的消失。
蝌蚪的生活方式是以在水中开展,它们通过腮来呼吸,吞噬植物的小颗粒和浮游生物。
在这个阶段中,蝌蚪会经历大量的增长和进化。
蝌蚪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内外因素影响的。
内因素包括环境中的营养和激素水平,外因素则包括天气和栖息地。
例如,如果蝌蚪是在一个富含营养的环境中生长的,它们会发展得更快,并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成年期。
在相同营养水平下,天气变换不断也会影响蝌蚪的成长速度和形态特征。
在成年后,青蛙会开始繁殖。
除了性别外,青蛙的成年发育过程还涉及到身体的改变,比如发育成一个圆形的身体和增强骨骼和肌肉。
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可以改变它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包括它们的行动能力和食物来源。
总之,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它们从一个单细胞卵发展成成熟的成年青蛙,同时受到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影响。
虽然每个青蛙的发育过程都不尽相同,但研究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能够向我们提供深入的生物学洞见,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态系统。
中班科学活动《青蛙的生长过程》
![中班科学活动《青蛙的生长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27d6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f.png)
中班科学活动《青蛙的生长过程》青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它们的生长过程是非常有趣的。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到青蛙的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奥秘。
青蛙的生长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卵(蛙卵)、蝌蚪、蝌蚪变态、成蛙。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第一个阶段是卵(蛙卵)阶段。
青蛙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产卵繁殖的。
母青蛙会选择一个适合的场所,如水中的草叶上或者水底的石头上,产下一团团黑色的卵。
这些卵通常是黏在一起的,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
蛙卵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胶质保护,可以保护蛋内的胚胎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第二个阶段是蝌蚪阶段。
蛙卵孵化后,会孵化出小小的蝌蚪。
蝌蚪呈现出长而扁平的身体,有一个小小的尾巴。
它们的嘴巴位于身体的前端,可以用来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
蝌蚪的皮肤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内部的器官。
蝌蚪靠嘴巴的吸吮和腹部的摆动来游动。
蝌蚪的生长速度很快,它们需要摄取足够的食物来满足生长需求。
第三个阶段是蝌蚪变态阶段。
蝌蚪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发育,会逐渐发生变化。
它们的尾巴会变得越来越小,后腿和前腿会逐渐长出来。
同时,蝌蚪的嘴巴也会发生变化,变成适合陆地上生活的形状。
这个阶段的蝌蚪被称为“青蛙蝌蚪”。
在蝌蚪变态期间,它们的呼吸方式也会发生转变。
蝌蚪通过鳃来呼吸水中的氧气,而变态后的青蛙则通过肺呼吸空气。
第四个阶段是成蛙阶段。
当青蛙蝌蚪发生完全变态后,它们就会从水中爬出来,成为陆地上的青蛙。
此时的青蛙已经完全失去了尾巴,四肢完全长成,身体上也长出了一层光滑的皮肤。
成蛙的青蛙可以通过肺呼吸空气,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氧气。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别,它们的眼睛可以转动,能够看到前后左右各个方向。
青蛙的后腿非常有力,可以跳跃到较远的地方。
它们的前腿也可以用来爬行和抓取食物。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这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科学活动,也是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生物的认识和兴趣的好方法。
通过亲自参与观察和实践,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652a0f5022aaea988f0fad.png)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3)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难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主要通过讨论和多媒体来进行渗透引导来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青蛙是农业益虫,经常被古人描绘的入诗入画,比如宋朝诗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们今天就以青蛙为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畅所欲言:关于青蛙,你了解多少呢?(展示青蛙图片或活体。
)学生:青蛙小的时候叫蝌蚪,能在水里游来游去,到处找妈妈;青蛙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它长大以后尾巴就逐渐消失了;青蛙视觉和听觉都很敏锐,它是用肺来呼吸,适于在陆地上生活。
它的四肢中后肢是比较强大的,前肢短小,特别适于在陆地上跳跃。
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青蛙除了用肺呼吸以外,它的皮肤也能辅助呼吸;而且青蛙的皮肤很光滑,在游泳时是能够减少水的阻力的。
设计意图:给其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把握学生对青蛙知识的了解,以便为下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创设问题:我想提出几个问题,请大家阅读教材P1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帮我找找答案1、who :谁发出交配的信号?2、When: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3、Where:蛙的交配和发育在哪里进行?4、精子和卵子如何相遇?5、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学生:春末夏初,我们在野外经常能够听到青蛙的鸣叫,这些鸣叫的青蛙都是雄蛙。
2024年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
![2024年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848ec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0.png)
2024年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生长过程》精选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命的成长》,具体内容为《青蛙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蛙从卵孵化、蝌蚪、幼蛙到成蛙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阶段的青蛙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的发育过程分为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青蛙生长过程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青蛙从卵到成蛙的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蛙生长过程图片、PPT、视频、实物展示(青蛙模型、蝌蚪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青蛙的生长过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PPT,讲解青蛙从卵孵化、蝌蚪、幼蛙到成蛙的生长过程。
(2)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各个阶段的青蛙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青蛙的生长过程。
(2)邀请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描述青蛙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青蛙的生长过程:卵→ 蝌蚪→ 幼蛙→ 成蛙2. 各个阶段的特点:卵:圆形、黑色蝌蚪:长尾巴、无四肢幼蛙:短尾巴、有四肢成蛙:完整四肢、绿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2. 答案:(1)画出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2)在每个阶段旁边用文字描述其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青蛙,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同时,可拓展延伸其他动物的生长过程,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小青蛙的成长历程
![小青蛙的成长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8ff8b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c.png)
小青蛙的成长历程从一只小小的蝌蚪到一只美丽的小青蛙,这是一段震撼人心的成长历程。
以下将详细描述小青蛙从蝌蚪阶段到成年青蛙的转变过程。
蝌蚪阶段:孱弱的开始小青蛙的成长历程始于蝌蚪阶段,这是它们最弱小、最脆弱的时刻。
刚孵化出来的小蝌蚪身体柔软、呈透明状态,没有四肢和鳃。
它们只能依靠游泳摆动身体前进,吞食水中浮游生物以获得营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蝌蚪的身体逐渐长大,侧面出现了膨胀的腹部。
此时,它们的生活重心逐渐转向水下。
通过悄无声息地摆动身体和尾巴,小蝌蚪开始学会保持平衡,并且能够在水中不断前行。
青蛙蝌蚪的食性也发生了变化。
在早期阶段,它们主要以悬浮在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如小型水蚤和浮游植物。
随着鳃的形成,蝌蚪开始能够主动捕食更大的水生昆虫和其他水生动物,比如小型蛇、蜻蜓等。
这一过程也标志着它们逐渐接近成年青蛙的时刻。
青蛙脱变:焕然一新的转变当蝌蚪发育到一定程度,体型增大,尾巴变粗后,将逐渐进入脱变阶段。
脱变是小青蛙成为成年青蛙的关键过程。
在此过程中,蝌蚪的身体会进行全面的改变。
首先,蝌蚪的尾巴会逐渐萎缩并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四肢的生长和发育。
前肢和后肢会逐渐长出,原本的蝌蚪形态随之破裂。
它们的蛙嘴变得更加突出,眼睛也变得更加明亮,展现出小青蛙的特征。
脱变阶段是非常敏感的,小青蛙在这段时间里需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一旦条件适宜,小蝌蚪会选择一块平滑的石头或草叶,然后用后腿来拍打身体,帮助身体脱离尾巴。
脱变成功后,它们会进一步调整身体,寻找水陆两栖的生活环境。
从陆地到水中:绚丽的蜕变成功从脱变阶段过渡到成年青蛙的小青蛙将开始从陆地进入水中生活。
刚开始,它们会在水边逗留一段时间,逐渐适应水中的环境。
它们会在水中寻找食物以及构筑居住地。
成年青蛙的食性非常多样,它们可以捕食小型节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例如昆虫、蚯蚓等。
青蛙利用其黏液覆盖的舌头迅速舔住猎物,将其困住后一口吞下。
与此同时,成年青蛙还要面对许多生存挑战。
青蛙的奇幻变形解析青蛙的代谢与生长发育关系
![青蛙的奇幻变形解析青蛙的代谢与生长发育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7cf37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d.png)
青蛙的奇幻变形解析青蛙的代谢与生长发育关系青蛙,这种具有独特生命周期的两栖动物,一直以来都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其奇幻的变形过程,从卵到蝌蚪再到成年青蛙,让我们对青蛙的代谢与生长发育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好奇。
本文将通过解析青蛙的奇幻变形过程,来揭示青蛙的代谢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一、卵阶段青蛙的生命周期始于卵阶段。
卵是青蛙的初级形态,它富含各种营养物质,能够滋养蛙胚的发育。
在这个阶段,青蛙依托卵黄囊中的养分进行发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卵内的蛙胚逐渐发育壮大,准备蜕变为蝌蚪。
二、蝌蚪阶段蝌蚪是青蛙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受人关注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蝌蚪长有一个长长的尾巴,无腿,生活在水中。
蝌蚪通过吸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来获取养分。
其消化系统开始形成,养分被身体吸收后,通过新陈代谢转化为能量。
这个过程中,蝌蚪的代谢率相对较低,但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蝌蚪体内的新陈代谢也逐渐加快。
三、蛙蛹阶段当蝌蚪的生长发育达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就会进入蛙蛹阶段,而这也是青蛙自然变形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蝌蚪的尾巴会逐渐吸收,四肢开始形成。
与此同时,蛙蛹开始从水中爬上陆地,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这个过程中,蛙蛹代谢率明显提高,以满足身体生长的需求。
蛙蛹的代谢活动主要包括消化和吸收养分、排泄废物、维持体温和修复身体组织等。
四、成蛙阶段蛙蛹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育后,最终会完成变形,成为成蛙。
成蛙是青蛙生命周期的最终阶段,它们在陆地上生活,同时具备了水生和陆生两种生活方式。
成蛙的代谢率与其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它们通过摄取昆虫、蠕虫等小型生物来获取养分,同时也依靠新陈代谢来保持体温和维持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
青蛙的奇幻变形过程中,代谢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随着青蛙从卵到蝌蚪再到成蛙的不同阶段,其代谢活动逐渐增强。
蝌蚪在水中以植物和微生物为食,通过代谢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而成蛙则具备了更高的代谢率,通过摄取有机物质来维持生活。
7.1.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7.1.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1fb70814791711cc79172e.png)
7.1.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一、目的要求
①通过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了解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蝌蚪与蛙的区别,以及什么是两栖动物。
二、材料工具
活的青蛙卵、水槽或模型、PPT视频
三、方法步骤:
1让学生观察活的青蛙卵
2、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观看视频
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观看图片并进入思维状态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4、以组为单位完成蝌蚪与成蛙比较表:
比较早期蝌蚪成蛙
生活环境
四肢
尾
运动器官
呼吸器官
3、引导学生归纳青蛙发育的特点:变态发育,幼体发育离不开
水。
小结:大家谈让学生当个小小演说家,总结两栖动物的概念及生殖发育特点。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一、目的要求
①通过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了解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蝌蚪与蛙的区别,以及什么是两栖动物。
二、材料工具
活的青蛙卵、水槽或模型、PPT视频
三、方法步骤:
1让学生观察活的青蛙卵
2、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观看视频
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观看图片并进入思维状态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4、以组为单位完成蝌蚪与成蛙比较表:
比较早期蝌蚪成蛙
生活环境
四肢
尾
运动器官
呼吸器官
3、引导学生归纳青蛙发育的特点:变态发育,幼体发育离不开
水。
小结:大家谈让学生当个小小演说家,总结两栖动物的概念及生殖发育特点。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