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银行业并购原因透析
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的特征和动因分析
同年l 】 月德国德意志银行斥资11 0亿美元兼劳美国 走镶 第8 行信孚锻行, 总资产高达8 o亿美元, .0 2 成为当时全球最大 的银行; 0 月1 日. 如0年9 3 美国大通银行与 .摩根合并戏立 j. P 为工 摩根太通, P 资产值达6邡O . 亿美元。 当今世界全球金融 体化进程日 益加快, 际银行并贿重组之风愈演愈烈、 国 席 卷全球, 成为当今匿际银 并己 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本文将试
2混业趋势加剧 、
・
芷剩生事能力的积累或金融危机崩 行业的快速发
随着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进一步加裸 金融髋业经营
展导致 业务生产能力的过剩降低了经营效率, 并鞠整台
维普资讯
成为银行业达到效率边界的 必要手 另外, 段。 金融危机的发
互补 例如美洲银行的业务主要 集中于西海岸, 而国民银行
趋势 。
从英国《 银行家》 杂志垒球1 0 家大银行排名可 发 .0 0 现. 据国际银行业霸主地位的正是那些历经并购洗礼、 占 善 于资本市场运作的超级银行集团。 据该杂志20年7 o 1 月公布 的2o年世界银行业总资产2强排名 01 5 几经聚台的日本瑞 穗集团( i o啄日 Mmh; 本兴业、 第一劝业和富士银行组成
-
1,9亿美元的巨量获得第一,领先第二名花旗银 竹 255 (,2亿美元), o ̄ 902 35  ̄美元。 o 此外. 全球银i业总资产2妊 r 5
占到lO0 , 强总资产的3. . 0 8 豫 这一数值高于去年的3 8 2 %. 以及2世纪9年代3% O 0 O 的平均占有率
一
国际银{业的跨界有两层含义: 一是业务踌界. 即银行
} 嗡中涉及与证券业、 保险业等的融合 9眸 花旗银行 如l9 与 旅畸者公司的台并,使得新成立的 花旗集团同时拥有商
从国外银行业并购看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并购趋势
%)
对优势。 新兴商业银行有在法人治理结构、 经营机制、 新产品 开发等方面的优势。 两者的并购既可以转换国有银行的经营 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推动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又可 以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份额, 实现金融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 (六) 国内外银行相互并购。加入 !"# 后, 随着金融业 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 必将引起国外银行业对 国内银行业的并购, 以及国内银行也并购国外银行业。 我国银行业并购活动历史不长, 但与国际比较, 并购动 机主要以行政安排的化解危机性动机为主, 自主的逐利性商 业动机严重不足。 如: 广东发展银行收购中银信托投资公司; 海南发展银行接手海南 $% 家信用社。这与西方商业银行的 化 解 危 机 性 并 购 动 机 有 很 大 区 别 —国 —— 外 银 行 并 购 是 自 立 性行为, 政府主要起监管功能。 从我国的并构实例看, 并购本 身不取决于这些濒临破产的机构是否符合并购方的要求, 而 是成为政府处理眼下金融危机、 化解当前矛盾的手段。这种 并购行为虽然暂时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但它忽视了商业银行 的利益, 所以不能真正化解危机, 而只是延迟了危机的爆发。 如海南发展银行并购 $% 家濒临倒闭的信用社后,因不堪重 负、 经营窘困而被接管, 是个很好的教训。 从今后发展情况来看, 各国银行业通过并购来增强实力 将成为越来越多银行的选择。 在上述我国银行业可能存在的 并购形式中 & 我国未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并购, 仍将主要发生在 ’、 银行业内部的纵向并购上。 因四大银行由于资产规模相对较 大,在国内业务的经营上不论是从营业网点还是从存贷款、 结算、 代理等业务上都具有极强的垄断性。其主要的问题不 是从规模上的再膨胀, 而主要是精简从业众多人员、 削减不 良资产比例、提高自有资本充足率以及产权结构的改革等。 固然四家商业银行的合并可以组成超大型的航空母舰, 可以 和国际金融领域的金融巨霸抗衡, 也可大幅降低四家银行的 经营成本、 竞争成本。特别是可以大幅减少各银行在争夺业 务上的一些隐形成本,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能较大, 如 四家银行合并后在国内其更具有极强的垄断性而不具有竞 争性等, 将会极大地削弱银行同业的竞争性及平等性。 中小股份制银行间的并购行为将成为主流。就中小银 %、 行而言, 它们如果再不通过并购扩充资本, 就很难与实力强 劲的四大银行抗衡, 而且也不利于银行总体效率的提高。在 中小行的并购之中, 对于政府而言, 需要放松管制, 关键是做 好引导工作, 中小金融机构大换血, 必须建立在市场自我选 择的基础上, 否则, 可能会无功而返; 银行本身则需要选择业 务互补、 地理互补的并购对象, 而且, 也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 “准 并 购 ” 形式, 如组建金融战略联盟, 实现技术、 人才、 网络 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共享, 从而实现银行间竞争优势的相互 转移。 国内外银行的相互并购势不可挡。中国加入 !"# 所 (、 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了金融业的广阔市场, 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一方面加大了金融业的竞争, 另一方面 也是对中国金融业的一个推动, 国有银行存在的问题越来越 明显的暴露出来, 加大改革力度, 处理好不良资产问题, 引进
银行业并购与价值创造
银行业并购与价值创造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在并购中实现价值创造已成为银行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从并购的原因、方式、实现价值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银行并购的原因1. 资本支持。
银行并购可以加强企业财务实力,提高企业资本金比率,增加流动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其业务的发展。
2. 业务拓展。
银行并购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份额和业务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新的商业渠道,从而在业务上实现更多的盈利。
3. 降低风险。
银行并购可以使企业在分散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应对,尤其是面临经济不景气、金融市场波动等不利形势时,能更好地应对风险。
二、银行并购的方式1. 横向并购。
同业之间的并购称为横向并购,它使并购双方在业务上有所重叠,可以扩大企业市场份额。
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并购了中信、中投、财赢等多家银行,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2. 纵向并购。
按产业链的关系进行并购称为纵向并购,可以扩大或巩固企业在某一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
比如公司并购供应商或客户,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和财务实力。
3. 跨境并购。
跨越国境的并购称为跨境并购,是一种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方式。
跨境并购可以使企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拓展了企业的业务地域,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三、银行并购如何实现价值创造1. 规模效益。
银行并购后,将增加企业规模,减少成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
2. 价值协同。
银行并购后,通过整合相应的资源,优化合并企业的经营模式,降低重复投资,使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效益得到更好的提高。
3. 业务创新。
银行并购后,通过创新和整合现有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增加商业渠道,使企业在新业务领域的经验得到提升,进而实现价值创造。
综上所述,银行并购是一种很好的企业发展方式,可以通过横向、纵向、跨境等方式实现规模和效益的提高,在实现价值创造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原因分析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原因分析!钟滨!"世纪#"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并购风起云涌,仅$##%年至今,全球金融并购就出现了几大手笔,如$##%年&月’日,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定名为花旗集团,价值()"亿美元,拥有遍布世界$""多个国家的$亿家公司及零售客户。
能够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年!月$日,法国排名第二的兴业银行和排名第五的巴黎银行宣布合并,组成法国第一、欧洲第三、世界第四大银行。
在亚洲,金融机构之间的合并正在作为解决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体系深层次问题的良方而得到人们的青睐。
这些并购活动大大改变了国际金融业的格局,也成为当今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热点,是什么原因促使这股浪潮席卷全球并且持久不衰?我们如何看待这股浪潮?这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全球金融业并购的动机$*价值最大化动机一般而言,公司的价值取决于预期未来利润的贴现值。
而并购能从两个方面来增加未来利润,即通过降低预期的成本以及通过增加预期的收入。
而金融业的并购对预期成果的影响重要体现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通过并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取消某些重复的业务设置并相应地裁减员工,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可能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使成本收入率降低,资产回报率提高。
据所罗门兄弟对美国+"家大银行调查,从$##!,$##(年,合并后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从$-提高$*!#-,股东收益率从$)*’-提高到$+*#-,在获取规模效应的同时,并购也使一些相关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成为可能。
商业银行成为“金融超市”创造了更多销售机会,提高了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达到了范围经济的效果。
"降低市场进入成本。
竞争的加剧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规模萎缩,利润下降,迫使其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全球银行业并购的特点_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全
球
银
行
业特
并点
购 的
[原
李
因艳
及阮 对永
平
我
国
的
启
示
26
一、九十年代全球银行业并购的 特点及原因
九十年代以来, 银行业并购之风 席卷全球。1995 年的东 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案, 1996 年的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 并案都曾轰动一时。1997 年银行业并购再掀 高潮, 最大的一 宗是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合并案, 合并后的瑞士联合银 行成为世界第二大商业银行。1998 年, 高潮迭起的银行并购 更令人目不暇接。如美国 的旅行 者集团 与花旗 公司合 并成 立花旗集团, 国民银 行兼并美 洲银行, 美 国第一 银行与 第一 芝加哥银行合并; 日 本的兴业 银行与 野村证 券合 并, 第 一劝 业银行与美国摩根银行联手, 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安田 信托银行宣布合并; 欧洲的瑞士信贷 银行与丰泰保险公司联 姻, 等等。1998 年底, 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 孚银行, 成为世 界最大的商业银行, 国际银 行业的并购再度掀起高潮, 目前, 法国两家大 型银 行 ) ) ) 法国 兴业 银行 ( Societe ) 和巴 黎 银行 ( Paribas) 宣布合并, 组成仅次 于瑞士 UBS 银行第二大 银行和 全球第四大银行集团。
时, 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规模更大、速度更快, 金融 市场 行, 通过行政力量来 推动, 同时并 购过程 也是 缺乏相 应的
的风险也随之愈大, 为满足大客户需求, 增强抗风险能力, 法律程序与应有的监督。这种政府包揽的作法, 自然无法
各国银行纷纷合并, 走向大型化; 其次 , 金融自由化的 浪潮 取得良好的效果, 即 使暂时 缓解了 眼前的 危机, 但根 本问
中外银行并购动机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外银行并购动机比较分析及启示一、国际银行业并购动机分析笔者将国际银行业并购的主流动机分为三类:(一)逐利性商业动机分析这是最普遍的一类动机。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动机就在于利润最大化,并购作为一种直接投资行为当然也不例外。
在世界经济迅速走向自由化、全球化、各国金融当局日益放松管制的背景下、金融竞争空前激烈。
在追逐利润的商业冲动下,商业银行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竞争力,都倾向于利用并购的手段。
因为通过并购,可以:1、降低市场进入成本。
竞争的加剧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规模萎缩,利润下降、迫使其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业务开拓有两条途径:一是内部发展。
二是并购。
除了创新业务之外,银行一般都不愿意采用内部发展的办法。
因为一方面市场容量有限,作为后发者难以获得优势;另一方面银行业务对技术与经验的要求甚高,而积累这种技术和经验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因此,收购一家经营目标业务的老牌金融机构更易让人接受,成本相对降低,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例如,德意志银行收购摩根·建富,荷兰ING集团收购LAMBERT银行,都是为了向投资银行领域扩张。
2、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般而言,银行是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
通过并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取消某些重复的业务设置并相应地裁减员工,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可能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使成本收入比降低,资产回报率提高。
据所罗门兄弟对美国50家大银行调查,从1992年—1997年,合并后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从1%提高到 1.29%。
股东收益率从13.6%提高到15.9%。
在获取规模效应的同时,并购也使一些相关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成为可能。
商业银行成为“金融超市”创造了更多销售机会,提高了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达到了范围经济的效果。
3、追求竞争优势的转移。
当银行试图获得另一家金融机构在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时,单纯地学习与模仿常常是徒劳的,因为这种优势往往产生于这家机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经营积累的组织资本与组织经验、外部竞争者难以复制。
从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探析中国银行业的并购之路
从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探析中国银行业的并购之路并购是企业采用外部交易型战略实现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是目前企业界最为推崇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学界近年来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在企业并购中的特殊地位,使得金融业的并购颇为社会关注,而作为金融业核心载体银行业的并购具有典型的特征,历来倍受世人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加快以及国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全球银行业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并购浪潮,各国银行纷纷通过实施并购战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资本实力,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争取并确保自身在某个地区甚至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大即是美”(Bigis Beautiful)、“太大不能倒闭”(Too big to fail,简称TBTF)成为银行界具有压倒地位的声音。
然而,银行并购只是业务扩张的可行工具,它并不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银行并购带来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一定带来效率的提高,也并不一定有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更不是确保银行安全的唯一要素,那种一味追求规模,而将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放在较次要位置的银行并购是不可取的,有损于银行的长远利益。
就商业银行而言,规模、质量、效益、结构都是经营和发展的目标,但效益应该是中心目标,在发展战略中效益的地位显然要优于规模。
因此,银行业的并购应该追求适度规模,重视规模效益,只有能够带来良好效益的规模扩张战略,才是理想的发展战略。
银行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适度规模才是银行业并购的理性选择。
本文试图运用理论和实证研究法,从银行并购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对银行并购的特点、成本、收益和适度规模进行充分论证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之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为积极、稳妥推进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全球银行业并购的原因透析
全球银行业并购的原因透析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并购风起云涌,仅1998年至今,全球金融并购就出现了几个大手笔,如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公司(Citicorp)和旅行者公司(TravellerGroup)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定名为花旗集团,价值730亿美元,拥有遍布世界100多国家的1亿家公司及零售客户,能够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1999年2月1日,法国排名第二的兴业银行和排名第五的巴黎银行宣布合并,组成法国第一,欧洲第三、世界第四大银行。
这些并购活动大大改变了国际金融业的格局,也成了当今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热点,是什么原因促使这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并且持久不衰?我们如何看待这股浪潮?这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并购的原因1.银行数量过多和主营业务的吸引力下降是银行并购的直接驱动力。
从历史上看,在美国,银行过多、过于分散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并购、整合,银行总数已从12000个减少至9000多个,但仍然比其它工业化国家银行的总和还要远远高出。
亚洲国家同样也存在这些问题。
表面上,很多亚洲国家的银行系统被几家大银行控制,但它们被数百家微型银行包围着。
印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从1988年印尼政府放松管理制以来,当地的商业银行数量翻了一倍,达到240个,导致银行数量大量过剩。
当前,在雅加达,每一百万人就有450家支行。
相比较,香港有230家,美国有225家,新加坡有140家。
在泡沫经济时代,即使金融机构日益增多,对它的服务还是供不应求,金融机构不需要像西方那样进行联合就能获得发展。
而泡沫经济破灭后怎么样呢?以日本为例,日本在90年代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银行并购潮,1990年三井银行与太阳神户银行合并为樱花银行,1991年协和与琦玉两行合并为朝日银行,1995年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为东京三菱银行,1997年又有北海道银行与北海道拓殖银行合并。
银行业并购解析银行业中的并购趋势和策略
银行业并购解析银行业中的并购趋势和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银行业并购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业务手段,能够帮助银行实现规模优势、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等战略目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银行业中的并购趋势和策略。
一、银行业并购趋势1. 国内并购的持续增长在中国,随着银行业市场的逐渐饱和,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银行开始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竞争力。
2. 跨国并购的加速推进全球化的趋势使得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扩张和资源整合,跨国并购成为了许多银行扩展国际业务的首选方式。
典型的例子有花旗银行收购中国兴业银行和摩根大通收购股份制银行。
3. 科技驱动的并购浪潮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崛起,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银行开始积极寻找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和并购机会。
二、银行业并购策略1. 竞争力整合策略通过并购能够获得更大规模和更丰富的资源,从而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比如中国农业银行通过并购奇瑞银行和镇银行等小微型银行,实现了规模扩张和网络优势的整合,提高了市场地位。
2. 专业能力补充策略并购可以帮助银行补充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优势,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马来西亚华商银行,使其在跨境金融业务方面获得了竞争优势。
3. 跨领域业务拓展策略银行通过并购可以拓展与金融业务相关的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和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
比如中国建设银行通过收购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进一步扩大了金融业务范围,提高了盈利能力。
4. 数字化转型策略为了迎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许多银行选择通过并购来强化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能力。
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或并购能够帮助银行实现智能化服务、风险管理和创新产品等方面的突破。
三、并购中的关键挑战1. 规模整合难题并购后,合并双方的业务、系统和流程需要进行整合,这对于银行而言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任务。
需要高效的协同与协作来解决文化融合、流程优化和组织调整等问题。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及中国银行业的对策研究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及中国银行业的对策研究全球银行业在并购重组中发展经过了近百年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从更深层次推动了金融业并购规模的迅速扩张。
本文利用比较金融学的方法,在对全球银行业并购行为的历史变迁、成因、成本、效益和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如何加快并购重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全球银行业并购对发达国家而言,既保证了银行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又增强了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发达国家内部银行业更协调,以更大、更迅速的步伐走向海外。
银行并购有成本,但也有风险,并购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面对全球银行业并购重组趋势,中国的民族银行业切不可作岸上观,错失良机,更不能坐以待毙,成为“牺牲品”。
中国加入WTO之后,金融业竞争将会出现“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现象。
我国民族银行业应如何加快内部整合步伐,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迎战外国银行的“入侵”,并加入到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本文认为加快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市场环境建设,探索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途径,建立银行控股集团是民族银行业的发展的出路。
中国银行业要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结构模式,实现向现代金融体制的转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高效率的并购重组。
在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是并购的引导者和市场监督者。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并购市场,提供一种激励兼容的制度安排。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征、动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征、动因及对我国的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并购潮流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世界上最大的银行”这一称谓不断刷新。
进入21世纪,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和金融全球化的推进,席卷全球的银行业并购浪潮,正在促进全球银行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国际银行业并购的主要特征1.争夺世界金融霸权作为并购动机。
银行业并购的动机,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协同作战、优势互补;拓宽市场、加强垄断;救助不良银行、收购低价资产;或投机或避税等多种。
本轮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是从解救危机中的银行开始,如1992年太阳神户与三井银行并成樱花银行、1995年荷兰国际银行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对英国巴林银行的共同收购。
中期的并购以协同作战、优势互补为主,如1998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同年美洲银行与费城国民银行的合并。
到了近期,并购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抢占市场争夺全球金融霸主地位。
2004年1月,美国JP摩根大通银行宣布将以58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一银行,两者合并后1.13万亿的资产将逼近全球第一的花旗集团。
其他银行实力不足以做世界老大,也要做地区龙头,如北欧几家银行的合并即是如此。
2.强强联合作为并购主体。
一般认为,银行具有规模递增性质,规模巨大的银行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并且能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在这次并购浪潮中,并购主体由过去的弱弱合并和以强吞弱逐步转向强强联手,打造了一个个超级航空母舰。
如1995年,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其核心资本达200亿美元,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1996年,日本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后的核心资本达到278亿美元,总资产达到7030亿美元;在欧洲,1997年瑞士信贷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宣布合并,合并后成立的瑞士联合银行拥有6700亿美元的资产,直接挑战德意志银行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在2000年7月统计的全球最大的20家银行中,有12家是自1997年以来通过并购方式扩充规模的。
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作者:罗俊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首先对并购进行定义和分类, 接着回顾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 然后列举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最后用汇丰银行的实例对并购的动因加以说明。
关键词:银行业;跨国并购;动因Analysis of Motives of Cross-Border M&AFor Banking IndustryLuo Jun(Hangzhou Gudu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Consulting L.L.C. ,Zhejiang, Hangzhou, 310012)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 analysis and the method of illustration, this paper will first define and classify M&A, then review history of banking M&A and illustrate the motives of cross-border M&A of global banking industry, and finally take HSBC as an example to make some explanations.Key words: Banking Industry; Cross-Border M&A; Motives.1.并购的定义及其分类并购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是指一个法人通过使用现金或发行股票的方式,全部或部分获得另一个法人的股份以取得该法人的经营控制权或决策权。
其中取得经营控制权或决策权的法人被称为并购人,被并购的法人被称为目标公司。
浅析当代国际银行并购的特征
浅析当代国际银行并购的特征【摘要】当代国际银行并购在全球范围内日益频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银行并购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际银行并购的动因、类型、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际银行并购的模式和策略,并探讨了其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总结了当代国际银行并购的特征,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希望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国际银行并购,特征,动因,类型,影响因素,案例分析,趋势,总结,展望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际银行并购是指两家或多家国际银行之间进行资产或股权交易,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等为目的的行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国际银行并购成为银行业界的重要现象。
在当代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各国银行都在积极寻求合作与发展机会,通过并购来实现战略转型和市场扩张。
背景介绍部分主要围绕国际银行并购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进行阐述。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银行业务的全球化趋势,银行并购已成为推动银行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国际银行并购的特征以及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国际银行并购行为的动因、类型、影响因素和趋势,为银行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意义当代国际银行并购作为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国际银行并购的增多和扩张,将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行业内部,还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2. 对于跨国企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并购行动的频率不断增加。
国际银行并购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将会对跨国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国际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对于金融监管的挑战:由于国际银行并购涉及到跨国企业、跨境资金流动等复杂因素,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加。
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动因与效果
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动因与效果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战略选择。
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多种驱动因素,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显著的效果。
一、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动因1、追求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商业银行进行并购重组的重要动因之一。
通过合并,银行可以整合资源,扩大业务规模,降低单位运营成本。
例如,两家银行合并后,可以共享后台设施、技术系统和人力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效率。
同时,大规模的银行在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方面往往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够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收益。
2、拓展业务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以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并购重组为银行提供了快速进入新业务领域的机会。
比如,一家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为主的银行,通过收购一家在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领域具有优势的银行,可以迅速获得相关业务的专业能力和客户资源,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3、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银行通过并购重组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地位。
合并后的银行通常能够提供更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
此外,规模较大的银行在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政策争取方面往往具有更大的话语权,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监管环境的变化。
4、实现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通过并购重组,使合并后的银行在经营、管理、财务等方面产生的效益大于合并前各银行单独经营时的效益之和。
例如,在经营协同方面,合并后的银行可以整合分支机构网络,优化网点布局,提高服务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在管理协同方面,可以共享管理经验和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效率;在财务协同方面,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资金、优化资本结构等方式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应对金融监管要求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也是推动商业银行并购重组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满足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银行可能通过并购重组来整合资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监管指标的达标水平。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实力角逐越来越以国家综合国力为主要标志。
而综合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国家经济的内在稳定性与对外的战略投射能力。
邓小平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所以,国家经济的战略投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其金融业所决定的。
而银行业又是金融业中核心中的核心。
所以,当今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各国银行业的兴旺衰败直接决定了该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强弱以及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
因此,当我们讨论国际银行的各种举措时,不仅要考虑其背后的经济因素,更要深思其背后政治原因。
一.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总述银行并购,泛指一家与其他用户或非银行市场主体之间的并购行为,并购银行通过这种行为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
银行并购又分为合并,收购两种形式。
银行合并又可分为银行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
其中吸收合并指一家银行与另一家银行或企业合并后,保留原有银行名称,继续存在。
而新设合并是指合并成一个新银行,原有名称不再运用。
银行收购是指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控制另一家银行经营决策权的行为。
它是工业化社会进行到中后期的必然产物。
当工业社会处于前期时,社会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
银行只是作为实体企业必要的融资渠道。
完全处于被动,服务状态。
然而,随着社会总资本的不断扩大,工业资本中多余的部分就会向金融资本方向流动,且逐渐成为经济社会主要的驱动力量。
银行业也逐渐由原先被动服务状态向主动参与状态转型。
而转型过程中,银行原先的经营范围,经营能力,经营结构,抗风险能力都难以适应“主动参与”这四个字所提出的要求。
所以,在短时期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资本的重新分配与集中。
这就是银行并购在经济方面的内在动因。
此外,由于银行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型行业,关乎国计民生与大国兴衰存亡,银行并购历来都是政治家们手中必须要掌握的王牌。
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其任何举动背后都会有国家意志在操纵。
所以,银行并购,不但是银行谋求自强的便捷手段,更是当今世界各大国博弈的战略武器。
银行业并购与市场竞争
银行业并购与市场竞争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去集中化趋势,银行业并购成为了一种趋势。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有关市场竞争的问题。
银行业并购会对市场竞争产生影响,但影响的具体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
一、银行业并购的动机与战略银行业并购的动机各异。
对于一些银行而言,银行业并购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和业务范围。
同时,收购其他银行也可以消除对手的威胁。
对于其他一些银行而言,银行业并购是为了实现降低成本、增强经营效率、减轻运营负担的优势。
不同的银行业并购战略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一些银行选择向前一级进行收购,以便扩大业务规模和客户群。
还有一些银行则选择向后一级进行收购,这将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而扩大其市场份额。
二、银行业并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1.少数银行占主导地位银行业并购通常会导致银行数量减少。
这意味着少数银行将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研究,这些少数银行将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权力,可能会导致它们控制着市场价格、产品和服务。
这将削弱市场竞争的程度,并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2.合并后更高的效率银行业并购同时可能会优化银行结构,整合资源,整合技术和知识。
这将帮助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然,这种情况仅在银行合并后保持正常竞争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3.创新能力弱化当银行数量减少时,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会减弱。
这可能会减少对创新的投入,这可能会减小消费者获得最优质服务的机会。
三、结论银行业并购是一项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是复杂的。
银行业并购只有在合理的市场监管和银行群体的理性行动下才能够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2019年,中国将进一步改革金融市场,并引导更多的外资流入金融领域。
银行业并购是一项具有广泛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系统性工程,《银行业并购管理办法》的出台,推动了该项工程的深入开展。
银行业并购是中国金融改革中的一环,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银行业通过并购来拓展规模、加强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成为未来企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之举。
银行并购浪潮成因
银行并购浪潮成因提要本文从并购可扩大规模、占领市场、优势互补、实现协同效应的内部动力,到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产业界的推动等外部环境的刺激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金融;银行并购;成因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一、银行并购浪潮概述银行并购是指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并购银行为获取被并购银行的经营控制权,有偿购买被并购方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
它是银行兼并与银行收购的统称。
到目前为止,银行并购浪潮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并购浪潮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银行业跨国渗透与并购开始出现并小具规模;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同时构成了银行跨国并购历史上的第二次浪潮。
二、银行并购的成因(一)并购是银行的内在需要1、扩大规模,占领市场。
九十年代以来,最大限度地争夺国际金融市场份额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一方面银行实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市场份额的多寡,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再者,作为依赖公众信心而生存的银行业,规模大小对其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影响,规模越大就越能赢得客户的信任,获得稳定的客户来源和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而并购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捷径。
通过并购,银行的规模相对扩大,使其筹资和借贷相对容易,还能获得比较有利的价格竞争优势。
合并后,市场对其信心的增加,使其筹资和借贷的成本也会降低。
另外,扩展核心资本,充分利用附属资本的限额使总资本迅速扩张。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资本集中,通过兼并、收购控股、重组合并等方式,形成巨额资本。
2、优势互补,实现协同效应。
一是地区性互补,合并后可抵消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放缓带来的冲击,从而保证新集团整体盈利的稳定增长;二是业务互补,由于金融创新的激励,各家银行竭力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但是新产品的开发费用高昂,合并后各方可相互利用对方的客户基础、经销渠道、技术优势扩大销售额,减少重复建设和资金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代,特别是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并购风起云涌,仅年至今,全球金融并购就出现了几个大手笔,如年月日,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地新集团定名为花旗集团,价值亿美元,拥有遍布世界多国家地亿家公司及零售客户,能够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内地全方位地金融服务.年月日,法国排名第二地兴业银行和排名第五地巴黎银行宣布合并,组成法国第一,欧洲第三、世界第四大银行.这些并购活动大大改变了国际金融业地格局,也成了当今国际金融界地一个热点,是什么原因促使这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并且持久不衰?我们如何看待这股浪潮?这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地问题.一、并购地原因.银行数量过多和主营业务地吸引力下降是银行并购地直接驱动力.从历史上看,在美国,银行过多、过于分散是一个长期存在地问题,经过二十多年来地并购、整合,银行总数已从个减少至多个,但仍然比其它工业化国家银行地总和还要远远高出.亚洲国家同样也存在这些问题.表面上,很多亚洲国家地银行系统被几家大银行控制,但它们被数百家微型银行包围着.印尼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自从年印尼政府放松管理制以来,当地地商业银行数量翻了一倍,达到个,导致银行数量大量过剩.当前,在雅加达,每一百万人就有家支行.相比较,香港有家,美国有家,新加坡有家.在泡沫经济时代,即使金融机构日益增多,对它地服务还是供不应求,金融机构不需要像西方那样进行联合就能获得发展.而泡沫经济破灭后怎么样呢?以日本为例,日本在年代掀起了声势浩大地银行并购潮,年三井银行与太阳神户银行合并为樱花银行,年协和与琦玉两行合并为朝日银行,年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为东京三菱银行,年又有北海道银行与北海道拓殖银行合并.而亚洲金融危机后,印尼金融业也掀起了一股兼并热.这表明,过去泡沫经济掩盖了亚洲许多国家金融机构过多地弊端,而一旦泡沫经济破灭,并购整合也就不可避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银行主营业务吸引力下降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界出现地一个问题.随着各国金融管制地放松和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大面积地推广和运用,银行地信用中介业务受到威胁,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各种市场信息都能直接显示在荧屏上,直接融资成本地下降和信息地公开使借款人对银行地依赖性减弱,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地地位削弱.年,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为亿美元,其中国际银行信贷总额为亿美元,占;国际债券融资总额为亿美元,占;欧洲债券总额为亿美元,占.至年,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逆转,当年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为亿美元,其中国际银行信贷总额为亿美元,占,国际债券融资总额为亿美元,占,欧洲债券融资总额为亿美元,占.(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第期年报)国际金融市场信贷融资份额和债券融资份额地根本性转变,使银行地传统地信用中介地位发生了动摇.今后银行更多地以一般地投资者或贷款者地身份出现在市场中,这种角色地转变使银行业更积极地投身于创新市场和创新交易.而银行要涉足这些不熟悉地业务范围,最有效地途径就是通过实施并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银行管制地放松为并购提供了良好地外部条件.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地金融改革,以放松管制为特征地美国年代以来地金融改革旨在推动国内金融业提高与德、日等国大规模全能银行相抗衡地竞争力,为此联邦货币当局先后通过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年),《银行公平竞争法》(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法》(年),完全解除了“条例”限制.进入年代,美国金融当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银行业逐步向彻底解除管制迈进,年,《里格——尼尔银行跨州经营及设立分行效率法》规定自年月日起允许银行全方位跨州经营业务.年《金融服务竞争法》地出台,使商业银行通过其分支机构全面经营证券成为可能.当然,伴随着这种“解除管制”,金融竞争将更加激烈,正是这种“解除管制”步伐加快地背景下诱发了兼并浪潮.此外,一些国家对银行业务地种种限制也不同程度进行放松,如日本,年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业务,同时,为了加快日元地国际化进程,日本政府不仅逐步放松了外汇管制,从事外汇业务地商业银行(即外汇指定银行)地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放松了对居民和非居民发行欧洲日元债券地规定,允许银行对非居民提供各种期限地欧洲日元贷款.英国也从年起允许商业银行持有股票和证券商以内地股权,取消了对利率地限制.加拿大年实行了新银行法,允许特许银行经营信托业务.这些都为银行购并提供了良好地外部条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规模经济、拓展业务范围和抵御金融风险是银行购并追求地目标.近年来银行业并购浪潮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全球银行业竞争中地规模优势地认同.这种观点在北美非常流行,并对北美地银行业并购浪潮起了推波助澜地作用.规模优势地另一个现实意义就是有利于信息技术地开发.众所周知,新地电脑系统地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很多银行因此在开发新系统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如加拿大皇家银行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宣布两行计划合并,而合并地最主要原因就是越来越高地银行信息技术()地投资成本.在一些银行信息技术要求非常高地业务领域.如全球托管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不少中等规模地银行由于其系统已跟不上最新要求,因而不得不关闭或是出售这些业务.与此同时,一些大地金融机构却越来越体会到新银行信息技术带来地各种好处.因此,相信通过合并,不仅能有利于今后新集团对银行信息技术地开发和投入,而且最大地受益者就是新集团本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通过合并,实现优势互补以创造更多销售机会,也是银行业实施并购地目地之一.上面所述地花旗银行和旅行者地合并就使花旗集团成为名副其实地金融“超级市场”,这样地例子还有很多,如几年前地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同化学银行(也称汉华银行)、日本地东京银行同三菱银行地合并就是通过优势互补,增强实力,以便更多地争取客户,以取得更大地行业利润.其中以东京三菱银行为突出,该行是由年总资产世界排名第位地三菱银行同总资产世界排名第位地东京银行合并而成.两行地合并实现了三菱银行地国内业务同东京银行地国际业务地优势互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由于离岸金融市场地形成和延伸及交易手段地电子化,资金流量和流速大大增加,从而加大了金融市场地流动风险.另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地迅速发展,也使金融市场风险倍增.金融市场风险加大,必然要求银行提高风险资本比例,增加风险储备金,具有更大地应变能力,这就推动了银行间实行兼并联合,走向大型化.特别是经历了一场来势猛烈地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业在认真思考并意识到:结构紧密、操作较为保守地金融机构在应付金融危机中显示了优势,而组建超大航空母舰式地金融机构是更好防范风险地一个较优选择.同时,对一家金融机构而言,如果想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地佼佼者,就必须保持一定地资产规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几点思考及疑问不管出于什么目地,大多数金融机构合并是希望得到“>”地效应,但现实如何呢?调查表明,很大数量地公司没有从合并中获得利益.以花旗集团为例,在年,这家新生地公司合并后有了糟糕地记录:当两家公司宣布合并时,双方股值合计为亿美元,但到了月中旬(花旗集团月日正式成立诞生),却跌至亿美元.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短期地经营绩效批判这次银行并购地是与非,但至少说明,银行并购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其成功受到很多条件地制约.对于这一点,我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疑问,以便更深入地探讨银行并购出现地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银行并购一定会产生规模效益吗?上面提及很多银行,特别是北美银行,很强调并购产生地规模效益,即通过扩大规模实现专业化分工,并利用某些生产要素地不可分性充分发挥它们地潜力,还可以节约管理费用,以及共同利用一些基础设施以降低单位成本.但是,从理论上说,规模过大会造成规模报酬递减.从实践上说,“变大”所能获得地规模效益也值得商榷,调查表明,尽管资产在亿美元时比资产在亿美元时效率要高得多,但继续增长到亿美元或者亿美元时一般不能提高效率,因为公司过大,它们难以控制,就需要相应增加管理人员,而管理地有效功能毕竟是有限地,这就会是层次过多,机构庞大.从而,一方面随着管理层次地增加,企业内部信息和通讯地成本费用增加地比例更大;另一方面,在“管理层次效率递减”规律地作用下,伴随生产规模地扩大,企业内部地管理效率地降低,这都造成了规模报酬递减.审视当前金融界发生地兼并活动,很多银行地资产额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亿美元这个过大地标准,所以,用“规模经济”来评价这些活动地动机显然过于简单.再者,对于银行系统而言,规模经济地优点集中在单位业务部门地内部,如债券处理业务和信用卡业务,这些业务部门有规模地要求,而非整个集团,因此,不注意这个区别会导致组织上地复杂性,从而抵消规模带来地效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何看待并购活动带来地协同效应?有些学者把兼并地规模效益和“经营协同效应”等同起来,但我认为规模效益包括地范围更广,而本文中所谈地协同效应仅指合并双方地优势互补,这在当前银行并购中非常常见,因而我把它单独列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很多银行实行并购时经常强调并购带来地协同效应,如兼并宣告中常常这样写到,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实力很强但在研究开发方面较为薄弱;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有很强地实力,但在市场营销方面能力不足.上面提及地东京三菱银行通过并购实现国内和国际业务地优势互补,花旗集团通过并购实现其金融“超级市场”地目标,也都是考虑到并购带来地协同效应.但实际效果如何呢?以花旗集团为例,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公司地合并,从理论来讲,对双方均有好处.花旗银行在全球有数千家公司客户,旅行者相对少些,便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其原有地证卷承销即公司并购业务.花旗银行从事地是典型地大银行业务,比如贷款和现金业务,产品销售对象是大公司地中属中层地财务经理;而旅行者从事地是投资银行业务,主要面对公司最高层——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执行官.这种理论上地协同效应在组织方面却存在极大地挑战:如果客户相同,双方理所当然认为客户关系归自己所有.这样,一旦业务重叠,应该哪一方作出让步呢?特别棘手地是,投资银行家通常自视高出商业银行家一等,这样,如果他们一旦发现自己地工资支票与面子不符时,该怎么办?怎样去协调双方在收入方面地差距?另外,原两家公司都有衍生金融产品业务,且都是主要财源之一.宣布合并后,两者针尖麦芒,发生激烈冲突.令董事长们伤脑筋,只好取下策:暂时各自运转,互补干涉,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花旗集团出现地问题绝不是特例,很多企业合并后都发现协调效应并非他们想象地那么简单,因为“企业是有生命地”,每个企业都有其企业文化,这个问题在银行合并中尤为突出,因为银行不象工业那样有可见地生产资本,如生产程序和生产工具可以合并并实现最优化,金融服务部门只有两种生产性资本——人员和计算机,而它们就象油与水一样难以融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首先,在人员地融合方面,由于两个公司合并必然会导致其中一个公司改变它们地公司文化及组织宪章、工资构成、收入激励机制、晋升机制和评价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被改变地公司成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经常有一种事业地受挫感及对前途地焦虑感,他们往往会很快重新找到工作,而这些选择离开地人又往往是那些具有价值地人.仍以花旗集团为例,据美国两家金融服务业地猎头公司透露,自花旗银行和旅行者合并以来,两家公司地高层经理人员打来地自荐电话从未断过,且有增无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其次,计算机地融合方面比人更难处理.因为如果合理地激励,大多数人员最终会合作,但对于两套计算机系统而言,没有经过艰难地重新编程、插入码以及调试,它们永远不能自动地交换数据.而且,两种技术标准往往不同,所以,要考虑地问题很多,比如:如何用不同顾客信息结构、产品规则来协调数据库?如何用融资权威来协调利率、费用计算和结算?如何将顾客显示在所有子公司、分支机构、产品线地全部信息集中起来?会计系统如何联系起来?如何联合那些从纸上得到地数据?这些技术工程地完成至少一年,这就是协同效应不能在并购后马上实现地部分原因.并且,除非采取激进措施,否则,技术因素将延迟协同效应两至三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何看待“市场外”银行合并?所谓“市场外”()合并是指两个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地并购活动.这种合并方式在当前银行并购浪潮中呈现越来越多地趋势.特别是今年,随着欧元地到来,银行经营者开始以欧元区范围地概念来来重新考虑他们自己地企业定位和企业地前途.如果不想在新地竞争环境中被淘汰就必须迅速行动以壮大自己地实力.在发生地这些银行合并案例中,有一些属于跨国并购.以欧洲银行与美国银行地并购活动为例,有收购、正在进行地对地收购.在亚洲地区,因为地援助计划和吸引外资地需要,自由化或私有化地步伐加快,市场外合并将可能成为亚洲银行合并地最普遍地类型.例如,最近几个月,新加坡发展银行已在新加坡、泰国、香港、菲律宾做了一系列地收购工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于这些“市场外”合并,不仅涉及上述一些问题,还存在一些特殊地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是指克服不同国家或地区地地理及文化上地差异,在一个合并主体中充分发挥合并双方地互补优势.具体问题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收购者如何将新地战略和当地地商业系统中已存在战略相连系(如产品发展和运作程序)?*在不违反当地习惯地情况下,当地实体如何利用收购者在风险管理等方面地能力?*是否应该有一个全球品牌——而这个品牌有可能使原品牌在当地几十年来地定位和信誉受到损害?三、结束语当前关于银行并购地讨论沸沸扬扬,有些人已经把我国银行业地兼并当作迎接国际银行业竞争地一剂良方.我在以上提及地关于银行并购地一些疑问,旨在指出,当前关于银行并购地有些讨论都集中在宏观角度分析,而实际上,并购后出现地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制定具体地政策来解决,并且说明:“变大”本身不是价值创造地来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