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得区分

合集下载

【会计实操经验】注会利得和收入、损失和费用的辩析

【会计实操经验】注会利得和收入、损失和费用的辩析

【会计实操经验】注会利得和收入、损失和费用的辩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六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对于利得和损失并没有单独作为一个会计要素,而是分别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子要素来体现的.我国基本准则的这一做法,不同于美国会计准则的独立要素概念,也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中将其分别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子要素的方式.这种分类方法是新会计准则会计理念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的一个具体体现.因此,在基本准则中,明确将利得和损失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子要素.在利润表中,利得和损失虽然是构成了企业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但是却是将其与企业的营业利润分离开来.在资产负债表中,利得和损失与企业的留存收益区分开.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所谓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经常性活动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等,上述业务收入和费用是通过记入”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来核算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如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用原材料等,其收入和费用分别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来核算的.而与经常性活动无关的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都构成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两种情况:3.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主要有以下八种情况:(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借记”管理费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行权时,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待该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收入”.(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金融资产的重分类: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日以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或摊余成本,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的利得、损失不变,于处置时转出.②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待处置时转出.③原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现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待其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将上述差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6.可转换公司债券余额与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使相关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按照准则规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资产负债表日,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属于有效套期的,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总而言之,利得和收入,损失和费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利得和损失产生于非日常活动,收入和费用产生于非日常活动;从核算科目上,利得和损失或者计入”资本公积”科目,或者计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而收入和费用或者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或者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无论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还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还是每个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进行核算的收入和费用,最终这四个项目均构成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以记账和核账为主要工作,发展到现在衍生出来包括预测、决策、管理等功能。

2023年CPA会计预习笔记

2023年CPA会计预习笔记

【知识点】会计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注:货币不是唯一计量单位,还可以用数量、重量等,如原材料可以用“公斤”计量。

【知识点】会计职能基本职能核算职能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监督职能拓展职能①预测经济前景②参与经济决策③评价经营业绩【知识点】会计目标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成的标准,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内部使用者是企业管理层,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

财务报告目标体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各有侧重并不矛盾。

进而提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

【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

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界定1.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

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可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括:企业、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等。

(二)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

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但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所以,法人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

收入与利得的区别
收入和利得是财务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征税和财务报告中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下面是它们的区别:
收入(Income):收入是指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经营活动、工作、投资或其他来源获取的货币或货币等价物。

收入可以包括工资、薪水、租金、特许权、销售收入等。

在个人财务中,收入通常是指个人从工作、投资或其他来源获得的金额。

利得(Capital Gains):利得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出售资产或投资获得的金额差额。

当一个资产以高于购买价格的价格出售时,产生了利得。

例如,当你购买一只股票,然后以较高价格出售时,你会获得资本利得。

利得也可以来自于不动产(如房地产)或其他投资资产的出售。

区分收入和利得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来源和性质:
收入通常是由日常工作、经营活动、租金收入等来源产生的,是个人或组织经常性的货币流入。

利得则是通过出售资产或投资获得的差额,是一次性的或非经常性的收益。

在征税方面,许多国家对收入和利得有不同的税务政策。

通常情况下,收入会根据所得税率进行征税,而利得可能会根据资本利得税率进行征税。

税务法和规定可能会对收入和利得的定义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可能需要参考特定的税法和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概念和区别,具体情况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法律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特定情况下咨询会计师、税务顾问或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相关的准确信息。

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的相关问题探讨

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的相关问题探讨

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的相关问题探讨摘要: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使得利得和损失的引入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在内容上的进一步趋同。

然而,我国准则并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而是通过将其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分类,分别归入了利润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

文章将先对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各自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最后又提出了与此相关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字:利得和损失收入和费用区别和联系问题和建议一、基本概念(一)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指出: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和损失没有单独作为报表要素出现,而是通过两种不同的分类,即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分别归入了所有者权益要素和利润要素。

其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二)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基本准则第三十条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第三十三条指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的区别和联系从概念上看,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点:利得与收入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而且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损失与费用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是利得吗?

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是利得吗?

1.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是利得吗?为什么?
不是,是其他业务收入。

利得的概念是偶发的,不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基本上是每个月都会有,属于日常收入的一部分,不是经营收入,所以可以算入其他业务收入。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该利得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另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该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增加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贷方的相关金额;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按照确定的金额;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时贷记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将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按规定贷记资本公积的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中,按相关规定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资产负债表日,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等。

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020年中华会计网 中级职称 会计实务第一章重点知识点汇总

2020年中华会计网 中级职称 会计实务第一章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会计概述一、课程内容二、基本章节考试情况年份章节题型2019 投资性房地产计算分析题无形资产计算分析题2018 投资性房地产计算分析题2017 存货计算分析题2016 固定资产计算分析题一、考情分析本章属于全书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等内容。

几乎每年考试都会以客观题形式对本章进行考查,每年的分值在1~2分,近几年考点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应用、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理解上,总体难度较低。

2020年本章预计无实质性变动。

二、目录(一)财务报告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四)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一)财务报告目标★会计——经济管理活动财务报告目标——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基础★1.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①会计主体②持续经营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①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提示1]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提示2]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比如一个车间或一个集团公司,均可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但两者均不属于法律主体。

②持续经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③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④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财务会计(十二)——收入和费用

财务会计(十二)——收入和费用

2. 分期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单位 3. 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四) 委托代销方式:
委托代销有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两种。 1.视同买断 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协议,委托方按协议价 收取所代销的货款,实际售价可由受托方自定, 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

2.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全 部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 金额确认劳务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 本结转成本。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 的劳务成本的金额的差额,确认为损失。
3.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 能得到补偿,则不应确认收入,但应将已经 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损失。
• •
• (三)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P.287) • 1.安装费收入 • 2.广告费收入 • 3.入场费收入 • 4.特许权收入 • 5.订制软件收入 • 6.定期收费 • 7.包括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
1.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各种支出时: 借:劳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等
(二)货已发出但不符合确认条件的:
如果发出商品后不能确定货款能否收回, 应通过“发出商品”账户核算发出商品的成 本。待能够确定货款可收回时,再确认收入。 1.发出商品时(不能确认收入): 借:发出商品——××单位 贷:库存商品——××品名
2.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单位
第三节
提供劳务收入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 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否可靠估计,依据 以下条件进行判断。如果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则可认为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利得与收入的区分

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利得与收入的区分

一、概念利得与收入是财务会计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会计处理和税收申报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和要求。

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正确区分利得与收入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得的概念1. 利得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非日常性收益,包括但不限于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赞助收入等。

利得通常是指企业在其正常经营活动之外获得的收益,一般会计报表中将其列为非经常性收益项目。

2. 利得的认定企业在确认利得时,需要参照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进行认定。

通常情况下,利得的确认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投资收益需要符合相关投资标准,资产处置收益需要满足相关处置条件等。

企业在确认利得时需要审慎处理,避免虚报或者误报利得。

3. 利得的会计处理利得的会计处理通常需要将其单独列示在利得表中,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收入分开列示。

利得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展示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外获得的收益情况,并为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方提供重要信息。

三、收入的概念1. 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经济利益,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提供资产使用权等。

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来源之一。

2. 收入的确认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需要参照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进行确认。

一般情况下,收入的确认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销售商品需要符合交付条件、提供劳务需要符合完工条件等。

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需要注意遵循收入确认原则,确保收入的准确和合规。

3. 收入的会计处理收入的会计处理通常需要将其分别列示在营业收入表和利润表中,以反映企业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果。

营业收入表和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部分,它们可以展示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情况,并为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方提供重要信息。

四、利得与收入的区别1. 定义上的区别利得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非日常性收益,而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经济利益。

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
2
(四)收入
念 1 。 收 入 的 概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 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中形成:经常性经营活动所产生,偶然性交 易不属于收入的范畴。
◆经济利益流入:收入对企业的可能影响是导致资产增 加、负债减少或兼而有之。能够对企业产生这种影响的 会计事项不止收入一项,但收入实现必然产生如此结果 。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非本企业享有的 利益流关。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企业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和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 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 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 积,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 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金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盘亏损失、非常损失、 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 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 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
3-15
以现金为核心的企业资金运动
投资者、债权 人(资本市场) 偿债、分红等
供应过 程 原材 料
发行股票、 债券等
购入股 票、债 券等 被投资者 (资本市 场)
3-16
现 金 (企业)
程生 产 过 产成 品
转让股 票、债 券等
销售过 程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 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 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 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会计学基础》第四讲
讲课人:姜艳丽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案例:麦士轩是一家面包店,2010年取得20 万元的销售收入,同时为制作面包和蛋糕 支付了12万元的成本费用(其中消耗面粉、 鸡蛋等原材料5万元;支付面点师工资3万 元、水电费等1万元;另外支付管理人员 工资、办公费、修理费等2万元;还有广 告宣传费1万元),请问同学们这20万元 是什么?12万元呢?那这家面包店2010年 赚了多少钱?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利得和损失的理解一、基本概念辨析 1.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概念差异分析: (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 (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

此外,企业的日常活动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不同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相同。

通常的工业性企业,其日常活动多为采购、生产、销售,此外,投资也是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

而对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较为典型的为固定资产的处置、捐赠收支、债务重组等。

二、利得与损失的分类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换言之,利得和损失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或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利润表中。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

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利得和收入的概念

利得和收入的概念

利得和收入的概念利得和收入都是指个人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经济利益,但它们在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利得(profit)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剩余收益。

利得是经济主体用于回报其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收入,如劳动力、资本等。

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然后扣除成本、费用和税务,剩余的部分即为利得。

利得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企业发展、分配利润和提高竞争力。

收入(income)是指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收入可以来自多个渠道,如工资、奖金、利息、股息、租金、赞助费、政府福利等。

收入是人们获取物质和非物质需求的重要来源,对个人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和社会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利得和收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来源不同:利得主要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收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而收入则是个人或家庭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来源更加多样化。

2.计算方式不同:利得的计算方式主要是减去企业的成本、费用和税务后的剩余部分;而收入则是个人或家庭所获得的总收益,不包括成本和费用的扣除。

3.权益归属不同:利得归属于企业所有者或股东,是企业的所有权益;而收入属于个人或家庭,是个人的经济权益。

利得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息息相关,而收入是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需求的表现。

4.影响范围不同:利得主要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可以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作条件等;而收入对个人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和社会地位有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利得和收入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利得是企业在经营中获得的剩余收益,是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的重要指标;而收入是个人或家庭所获得的总收益,是个人经济状况和生活需求的表现。

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主体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活动的结果。

[01-02]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01-02]利得和损失的理解

[01-02]利得和损失的理解利得和损失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也有不少考生问过类似的问题,在此做一下简单的总结:一、基本概念辨析1.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概念差异分析:(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

此外,企业的日常活动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不同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相同。

通常的工业性企业,其日常活动多为采购、生产、销售,此外,投资也是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

而对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较为典型的为固定资产的处置、捐赠收支、债务重组等。

二、利得与损失的分类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换言之,利得和损失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或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利润表中。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

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收入和利得区分

收入和利得区分

收入和利得区分收入和利得如何区分〖解答〗要想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收入和利得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熟练地判断和运用收入和利得,需要从二者的定义入手: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二者最终均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并都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二者的区别在于,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而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判断一项交易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到底属于收入还是属于利得时,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判断依据。

定义中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这里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二是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

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

而工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用原材料等,则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也构成企业的利得。

利得又进一步可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相对应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会计要素(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例如,某工业企业将制造的产品售出,获得20万元。

由于产品销售是该企业的日常活动,该收入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但是,如果该企业拥有一项专利技术,出租给另一企业使用,收取的租金也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因为这是与日常活动相关的其他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若把该项专利技术出售给另一企业,该项活动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则出售净收益不能作为企业的收入,而应作为企业的利得。

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入的分类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内容,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根据重要性要求,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所实现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

(要记住)【例题12·单选题】《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的收入不包括()。

A.销售商品的收入B.提供劳务的收入C.因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的收入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答案】D【例题13·判断题】收入的特点之一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所以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均不构成收入。

()【答案】√(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发生的总流出,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

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笔记与真题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利润与本章总结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笔记与真题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利润与本章总结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笔记与真题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利润与本章总结第三节利润★★★一、利润的构成1.利润与利得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得: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其他收益:主要是指企业日常活动相关,除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以外的政府补助。

二、营业外收支(一)营业外收入【例5-33】某企业结转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净收益179 8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179 800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收益179 800【例5-34】某企业在现金清查中盘盈200元,无法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

(1)发现盘盈时:借:库存现金2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2)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二)营业外支出【例5-36】2017年2月1日,某公司取得一项价值1 000 000元的非专利技术并确认为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摊销期限为10年。

2019年2月1日,由于该技术已被其他新技术替代,公司决定将其报废处理,报废时以累计摊销2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800 000累计摊销200 000贷:无形资产 1 000 000【例5-36】(改)2017年1月1日,A公司取得一项价值1 000 000元的非专利技术。

2019年1月1日出售时已累计摊销10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出售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55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51 300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906 300累计摊销100 000资产处置损益45 000贷:无形资产 1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300【例5-37】A企业发生原材料自然灾害损失270 000元,经批准后全部转作营业外支出。

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收益的不同方面

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收益的不同方面
入 广 义 的解 释是 采 用 了全 面 收 益 观 , 为 所 有 引 起 认 经 济 利益 流 入 的事项 都 应纳 入 收入 的范 围 。如 国际 会 计 准则 委 员 会 就 认 为 收 益 ( 实 目的利得 和损 失 。 不
于负债是企业的一种义务 , 以它会导致企业经济 所 利 益 的流 出 , 由资产 和 负债 共 同形 成 的滞 留在 企 业 中的经济利益 , 是企业所享有 的剩余权益。因此 , 资 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就构成 了企业在某一 时点上
经 济利 益 的平衡 。
企 业 经 营 活动 并 不 是 静 止 的 , 业 的 资金 运 动 企 是川 流 不息 的。按 照 马克 思 理 论 , 资本 最 初 表 现 为
“ 真实 的收 益 ” 企 业 所 有 利 益 相 关 者 都 期 望 是
的。但 什 么才 是真 实 的收 益 , 济 学 与 会 计 学 有 不 经 同的 看 法 。 经 济 学 认 为 收 益 的 本 质 是 “ 富 的 增 财 加 ”, 收益 是 伴 随 着 未 来 服 务 的 现 时 价 值 的增 加 而
内, 从所 有 者 以外 的交 易 以 及其 他 事 项 和 情 况 中所
产生的某一主体权益的权益变动。国际会计准则委
员 会则 直接 采用 了“ 收益 ” 的概 念 , 为 收 益 是 指 会 认 计 期 间 内经 济利 益 的增 加 。我 国 2 0 06年《 业 会计 企
准则》 中规定 :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 的净额 , 直 接 计入 当期 利 润 的利得 和损 失 。 二、 收入 与 利得— — 企 业经 济 利益 的流 入
常发 生 的交 易 或 事项 要 在 收益 中反 映 , 会 误 导 投 将 资人 。 因此 , 益 只 能 反 映 企 业 正 常 经 营 下 的收 入 收

会计经验: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特征

会计经验: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具有以下特点:
 (一)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工业企业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活动,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由此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

工业企业对外出售不需用的原材料、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取得现金股利)或债权性投资(取得利息)等活动,虽不属于企业的经常性活动,但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

 收入形成于企业日常活动的特征使其与产生于非日常活动的利得相区分。

企业所从事或发生的某些活动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罚款等,这些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属于企业的利得而不是收入。

利得通常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属。

收入与利得、费用和损失

收入与利得、费用和损失
收入与利得的区分
界定
举例
利得
影响损益的利得
贷记“资产处置损益”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收益;
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收益。
(转让、出售)
贷记“营业外收入”
①罚款收入;
②债务重组利得;
③现金盘盈;
④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当日所占的被投资方公允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增值;
处置时转入留存收益
②其他债权投资的增值;
③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造成的投资增值;
④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形成的增值;
处置资产时转入“投资收益”
⑤自用房产、存货转为公允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增值;
房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⑥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差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
④债务重组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暂时减值;
资产处置时转入留存收益
②其他债权投资暂时减值;
③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贬值;
④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形成的贬值;
资产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⑤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价值差额借记“其他综合收益”;
⑦权益法下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净负债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造成的投资价值增值。
将来不得转入损益
费用与损失的区分
界定
举例
损失
影响损益的损失
借记“资产处置损益”
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损失;
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损失;
(转让、出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收入和利得区分(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 FS-QG-86777
收入和利得区分
In come and gain disti ncti on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收入和利得如何区分
〖解答〗要想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收入和利得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熟练地判断和运用收入和利得,需要从二者的定义入手: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二者最终均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并都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二者的区别在于,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而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判断一项交易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到底属于收入还是属于利得时,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判断依据。

定义中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这里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二是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

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

而工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用原材料等,则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也构成企业的利得。

利得又进一步可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
入。

相对应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根据上述定义,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接受损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所产生的利得属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如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另外,因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股利收入,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其具体的确认和计量应参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处理。

简单来说利得对应的科目是营业外收支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对于费用和损失的理解应类比收入和利得把握。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