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文笔曲折、微言大义,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文字称为“春秋笔法”
比较普遍的认为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春秋》是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经过孔子的修订,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年(前481年)期间的鲁国历史。因其文字简洁精辟,多含议论褒贬,这部史书的写作技巧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例如,《春秋》中,“郑伯克段于鄢”,虽然只四六个字,却记录了这样一件大事:鲁隐公元年,郑国君之弟共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这个地方打败共叔段,使他“出奔”。《左传》对《春秋》这句经文隐含的褒贬用意解释道:“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春秋》中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似乎的纯客观的记录,不流露作者的思想倾向,实际上是有褒有贬的。
“春秋笔法”是指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史记·孔子世家》说 :“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游、子夏之徒,不能措一辞,不能改一字。”即指此。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用语准确,选词严谨,常根据事件的性质、情形和结果以及作者对该事件的态度,选用不同的词语。《春秋》的记事极简短,一般一件事只有一两句话。可是这极简短的记叙,往往微言大义,有着很丰富、很深刻的含意,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且也给读者以深刻地影响。
其基本特征有பைடு நூலகம்:一来虽文字简短而微言大义,二来尽管富含褒贬,又每每中规中矩。又有人认为其特征是内在的法律精神和外在的委婉平易的表达方式。不才以为二者的意思并太大的差别,只是文本不同罢了。
这种行文方法往往要求用词准确,选词谨慎,事件的性质,情形和结果的描述,其间往往会流露出的作者的态度。貌似客观的纪录,却是有褒有贬的,可以看出作者的倾向。春秋笔法的表达方式,则是把价值判断寓于看似平淡的语句之中。平淡的背后,是深思、再思、三思后的定论。高简的文笔,传达的是历史法庭的泠泠寒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