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

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

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1.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2.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阿那克西曼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3.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4.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

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5.巴门尼德——存在是一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

6.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7.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8.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9.芝诺——飞矢不动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

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10.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

11.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赢得了足够的尊重。

12.柏拉图——物质世界的背后存在一个理念的实体世界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13.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4.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物质主义与精神主义的辩证关系

物质主义与精神主义的辩证关系

物质主义与精神主义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与探索。

物质主义和精神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物质主义强调物质的物质存在和物质变化,是以物质的物质形态为基础的,它认为物质是现实世界的根基;而精神主义则认为精神的存在具有独立的本质和意义,是超越物质的存在。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着物质主义和精神主义之间的矛盾。

物质主义注重物质的物质存在和发展,追求物质的繁荣和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主义倾向于强调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便利。

这种倾向使得人们常常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要和价值。

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陷入了物质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如物质欲望无止境、人际关系的恶化等。

然而,物质主义并非完全否定了精神,它也意味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个人利益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人们需要物质的物质存在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如食物、衣物和住房等。

但亦需认识到,物质主义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物质价值的片面理解,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增加,进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精神主义则强调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发展。

人的精神需要不仅仅是来自物质层面的满足,更需要来自心灵的满足和精神的培养。

精神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内心的丰富。

它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人的价值观、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感受到精神层面的需求,如追求真善美,追求幸福和快乐等。

精神层面的满足可以使人更全面、更深层次地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然而,单纯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也会带来问题。

精神主义的过度追求可能会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基础,导致生活困难和社会问题。

精神追求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和幸福。

因此,在物质主义和精神主义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来解决物质主义和精神主义的矛盾。

精神与物质的哲学思辨

精神与物质的哲学思辨

精神与物质的哲学思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精神与物质一直是哲学探讨的重要议题。

精神是指人的思维、意识、心灵等非物质的存在,而物质则是指客观世界中的有形实体。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否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或者说,它们是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的?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辨。

首先,我们可以从古代哲学的观点出发,探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柏拉图曾把这两者看做是相对立的:精神是理念的世界,而物质只是理念在有形世界中的投射。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精神被看做是灵魂的本质,而物质只是精神的外在表现。

然而,这种观点也被许多哲学家质疑。

亚里士多德认为,精神与物质两者相互依赖,精神不可能独立于物质存在。

进一步深入思考,我们可以从现代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康德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融合者,他认为精神与物质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观念形式,既不能认为精神是完全独立于物质的存在,也不能认为物质是完全独立于精神的存在。

这种观点被视为一种相对中庸的立场,认为精神与物质是同等重要、相互渗透的。

另一个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它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精神和物质是相互依赖、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在这种观点下,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则为精神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这一观点强调了社会物质条件对精神的影响,辩证地看待社会的物质与精神层面。

然而,虽然存在多种哲学观点来思考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种思辨不是孤立于哲学理论的,而是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人类,我们在物质世界中生活,需要满足物质需求以维持生存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例如思考、创造、道德伦理等。

物质给予我们生活的保障,而精神则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目标。

这两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综合存在的本质。

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和提高。

然而,在物质富足的同时,人们也面临着新的精神困境,如迷失、焦虑、孤独等。

传统西方哲学二元论

传统西方哲学二元论

传统西方哲学二元论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是一种基本的哲学观念,它将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或原则,比如心灵/身体、理性/感性、理性/感性等。

这种观念源自希腊哲学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成为整个西方哲学的基础。

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是世界的感觉性部分,只是真实世界的影子。

他将人的灵魂分成两个部分:理性和欲望。

理性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欲望灵魂追求感官享受和快乐。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应该通过哲学追求理性的境界,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

因此,柏拉图的二元论强调了理性和精神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不可分割的。

亚里士多德通过他的形而上学系统将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形式和物质。

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和特性,而物质是实际存在的基础。

他认为,物质和形式是相互依赖和共同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更加强调实际存在和包容性。

在随后的西方哲学中,二元论继续发展,并逐渐成为哲学的一种范式。

笛卡尔的思想二元论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基础。

笛卡尔将世界分为思维和扩展。

他认为,思想是自证明和独立的,而扩展是物质的外在属性。

笛卡尔认为,思维和扩展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他提出了心灵-身体二元论。

休谟则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印象和理念的二元论。

他认为,印象是感官经验的直接结果,而理念是我们对经验的反思和总结。

休谟的二元论暴露了知识的有限和主观性,进一步挑战了传统的理性主义。

康德则试图解决二元论的困境,他提出了合成判断的概念,将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

康德的二元论被称为合成主义,他认为,我们的理性需要通过经验来验证和补充。

合成主义强调了经验和理性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可能性。

尽管有不同的变体和争议,传统的西方哲学二元论展示了对世界和人类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它试图理解和解释人类存在和现实世界的本质,并为哲学提供了基本的范式。

总的来说,传统西方哲学的二元论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对立和相互割裂的思维方式。

然而,这种二元对立的观念也引发了对于统一、整合和和谐性的追求,从而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西方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先驱,现代社会的基石,以及现代日常思维方式的根源。

这种哲学精神得到了古希腊哲学家们的创造,并在中世纪和现代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西方哲学精神的探源主要始于古希腊哲学思想,而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可以分成三个重要的时期:前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

前苏格拉底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主要代表是像泰勒斯、希波克拉底、安西缪斯和赫拉克利特等人。

在这一时期,哲学家们主要是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例如“最初物质是什么?”“宇宙是如何被构建的?”和“自然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希波克拉底认为,真知来自于观察和实证,而不是来自于神明或传统的信念。

与此相反,泰勒斯坚信,所有事物都可以用自然科学去解释。

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他认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无论是宏大的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

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哲学时期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当时的哲学家主要是关注道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正义?”,“美丽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等等。

苏格拉底是哲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是作者,而是通过对话、讨论和提问来寻求真理。

他关注的是道德和伦理问题,他认为人们只有当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才能在生活中表现自己。

柏拉图是一个比较理论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论著《国家》和《理论篇》中。

他的哲学思想中,很大程度上是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中,重点关注人的心灵和个人的特质。

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自然哲学。

他的哲学思想可以说包含了基础科学、形而上学、良好生活以及实践方法等方面。

他的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识别即真理”,他认为观察和实证是获取知识的关键途径。

总之,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精神的起源,主要始于前苏格拉底时期,然后是苏格拉底哲学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哲学精神从古希腊逐渐蔓延到罗马,然后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等时期,一直影响着我们日常思考的方式。

黑格尔哲学中的精神与物质辨析

黑格尔哲学中的精神与物质辨析

黑格尔哲学中的精神与物质辨析在哲学史上,黑格尔被视为德国哲学的巨擘之一,其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黑格尔哲学中,精神与物质是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对它们的辨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黑格尔的思想。

首先,黑格尔认为精神(Geist)是绝对者(Absolute)的自我表达,是自我意识在世界上的活动。

精神是自由的、自我意识的集合体,通过对世界的认知和实践来实现自我展开和自我实现。

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是真理的主体,以不断的辩证运动推进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最终达到绝对知识的阶段。

相比之下,物质(Materie)在黑格尔哲学中被视为较低级的存在形式。

物质是精神的外部表现,是非自我意识的对象化。

在黑格尔看来,物质是由精神自身产生和决定的,是逻辑发展的结果。

物质的存在是为了精神的实现和表述,它的本质是被动的、外在的。

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在黑格尔哲学中体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黑格尔认为,精神和物质是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动态的关系。

精神通过实践来认识物质,而物质又通过影响精神来推动其发展。

可以说,精神和物质是相互依存的,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最终实现了对立统一。

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是绝对的现实,是世界的本质,而物质只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精神具有自我意识和理性,能够超越物质的局限,创造出新的形式和结构。

物质则是精神的外部载体,是其存在和展开的场所。

精神和物质虽然有着不同的属性和本质,但二者又密不可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总的来说,黑格尔哲学中的精神与物质辨析体现了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和世界本源的深刻思考。

精神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和实现,是绝对者的自我呈现。

物质则是精神的外部表述和实现,是其运动和变化的对象。

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二者共同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框架,引领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实践。

在当代,我们可以通过对精神与物质的辨析,进一步深化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并探索其在当代哲学和文化领域的启示和价值。

柏拉图对话录:精神追求与物质世界

柏拉图对话录:精神追求与物质世界

柏拉图对话录:精神追求与物质世界
引言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在其
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精神追求和物质世界的思考,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将通过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一些片段,探讨精神追求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

对话一:物质世界的幻象
“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是否真实?” “不,它只是幻象的影子。

” 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只是精神世界的影子,真正的实在在于理念世界,我们应该追求理念的美、善、真。

对话二:精神追求的奥秘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还是追求精神上的完美?” “生命
的真谛在于内心的提升和精神追求。

” 柏拉图强调,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精神追求,而非物质的欲望。

追求真理和智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对话三:超越物质的智慧
“追求精神上的智慧,是否可以超越物质的束缚?” “是的,真正的智者能够超
越物质世界的限制,通往精神的境界。

”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智慧的追求,人类
才能真正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精神上的境界。

结语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思想,引领我们思考精神追求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在追求物
质财富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精神世界的提升。

只有平衡物质与精神的追求,才能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完整。

以上即是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几段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愿我们能够在精神
追求和物质世界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内心的真正丰盛。

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五篇模版)

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五篇模版)

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五篇模版)第一篇:西方哲学史—物质与精神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 ***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学院:******** 学号:******* 姓名:***从现代哲学观点看,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实体。

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

人的世界也因此具有物质精神二象性。

自古希腊哲学文化开始繁荣之际,在大量众多的神学论中开始诞生如米利都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等的自然哲学思想,与宗教不同,他们更加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即人类对物质的客观存在具有初步认识,即便当时还不成熟。

而自苏格拉底起,他主张客观真理,认识事物的可能,并且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这就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雏形。

古希腊哲学与现代哲学的渊源都是可以逐步去深究的。

物质精神二象性人的本质问题,就是哲学的本质问题。

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从人的角度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

不少人对物的偏执崇拜是唯物主义,对精神的单纯追求则出现不完整的世界观。

道德冲突的实质就是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冲突。

物的功能迅速提高,人的道德却徘徊不前,这是人类的智慧与道德的“精神分裂症”。

爱因斯坦写道:“物理学当前的局面可以概括如下:有一些现象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但是不能利用波动理论来解释,如光电效应;有一些现象只能用波动理论而不能用量子论来解释,如光遇到障碍物会弯曲的现象;但是又有一些现象既可用量子论又可用波动论来解释,如光沿直线传播。

那么对于这么多对光的定义,到底哪一个才能确切说明其特性,最终证明,波粒二象性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结果。

波粒二象性是物质的辩证属性,从此也体现了现代物理学的新思维方式,更反映出,在辩证物质与精神的观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物质与精神的在当代社会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不得不说,物质有点像粒子,精神有点像波,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是互补的。

例如:物质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物;物质是实体,精神不是实体;物质无需载体,精神必须以物质为载体;物质受时空限制,精神不受时空限制;其次,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是必须的,故从哲学的立足点出发,我们必须同意物质精神二象性这一说法。

物质与精神:平衡和谐,共同发展

物质与精神:平衡和谐,共同发展

物质与精神:平衡和谐,共同发展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哲学话题。

对于这一关系,我认为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精神则是物质的升华,是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思考和超越。

首先,物质是精神的基础。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如食物、水和庇护所,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

一个饥饿或身处困境的人很难集中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因此,物质条件的保障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

然而,仅仅满足物质需求并不足以实现人类潜能的全面发展。

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尤为重要。

这些追求包括知识、艺术、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的成长。

通过追求这些目标,人们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拓宽视野,提高思维和情感水平。

同时,精神层面的追求可以反过来影响物质生活。

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目标可以决定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影响他们的物质生活状况。

例如,一个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可能会选择更健康的食物和锻炼方式,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整体生活质量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动态的、相互作用的。

物质提供基础,精神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建和创新。

正确看待这一关系要求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关注精神层面的发展,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与和谐。

4.6.2西方哲学史第29讲大陆唯理论笛卡尔

4.6.2西方哲学史第29讲大陆唯理论笛卡尔

伽桑狄哲学
(6)对“身心交感说”的批判:
没有广延的心灵无法与具有广延的身体发生交感, 除非心灵本身也是物质性的(古代原子论的观点)。
伽桑狄哲学
伽桑狄是如何解决身心关系问题的?
从古代原子论或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把心灵归 结为物质,从根本上否定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马勒伯朗士哲学
尼古拉.马勒伯朗士 (Nicola Malebranche 16481715) 法国17-18世纪唯心主义哲学 家、神学家
伽桑狄哲学
(1)对“怀疑一切”方法的批判:
怀疑一切是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一个真诚的 哲学家应该实事求是,承认客观存在的物质世 界。
伽桑狄哲学
(2)对“我思故我在”的批判:
脱离了肉体的“心灵”本身就荒谬的,笛卡尔只是说 “我”不是一个有广延的东西,却并没有说明“我”是 一个什么东西。
伽桑狄哲学
(3)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全部观念都是外来的,通过感觉传达到理性,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天赋观念“。
笛卡尔哲学
(1)观念的分类:
第一类:“天赋观念”包括几何学公理、逻辑学基本规 则,以及上帝观念; 第二类:由感觉提供的观念; 第三类:心灵虚构的观念。 这三类中,只有“天赋观念”才是真正知识的来源和前 提。
笛卡尔哲学
(2)理性演绎法:
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天赋观念”)出发,遵 循严格的演绎推理规则,一步一步清楚明白地推出 各种命题或定理,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体系。 (唯理论的基本原则)
(2)上帝存在的理论必要性:
一是通过上帝来保证“清楚明白”的真理标准的可靠性,从 而使一切来自于上帝的“天赋观念”具有不可怀疑的真理性。 (认识论)
二是通过上帝来重建已经被怀疑掉的外部世界,从而使一个 广阔的心物二元论世界得以建立。(本体论)

精神与物质的哲学争论

精神与物质的哲学争论

精神与物质的哲学争论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中,精神与物质一直是哲学争论的焦点。

精神是指人类心灵中独特的、无形的能动性和意识活动,而物质则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有形实体。

这两者之间的辩论在哲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引发了许多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争议。

古代哲学家柏拉图曾主张精神优于物质,认为真理和价值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中,物质只是理念的一种影像。

他强调思维和灵魂的重要性,认为物质是虚幻的,只是存在于感官世界中的幻象。

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精神和意识的高度重视,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然而,在近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物质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潮。

物质主义认为只有物质才是客观存在的,精神和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并且完全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解释和理解。

根据物质主义的观点,意识和思维可以通过神经元的运作过程得以解释,并且一切心理现象都能找到对应的神经机制。

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观点也开始在哲学界崭露头角。

唯心主义者主张精神和意识是独立于物质存在的,认为物质只是精神和意识的表象。

他们认为,物质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无法触及实质,而精神才是真正的核心。

类似地,现象学派也主张精神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世界。

他们认为,只有从精神的层面上去理解物质,才能真正把握其本质。

在这场争论中,还有人提出了一种折中的观点,即心身二元论。

心身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平行存在的,相互影响并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存在。

他们认为,精神和物质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纳为一种是非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和协同作用的关系。

无论是精神主义、物质主义、唯心主义还是心身二元论,这些哲学争论都加深了人们对精神和物质的理解和思考。

虽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对物质的深入认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精神的存在和价值。

精神是人类独特的思维和意识体验的源泉,也是我们思考人生意义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源动力。

精神与物质的哲学争论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场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深入思考。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整理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整理

一、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摹仿:文论意义上的摹仿说,植根于古希腊的宇宙学说和信念。

在早期希腊的祭祀活动中,人们是要通过歌、舞、乐合一的艺术形式,摹仿、进而宣泄内心的感受和激情,以求灵魂在瞬间摆脱肉体的束缚。

毕达哥拉斯学派则是将人类心灵对应于宇宙的结构和秩序,如果说艺术最终摹仿着宇宙中的数字关系,其直接摹仿的对象也只是与之相应的心灵。

至德谟克里特,摹仿的对象被重新解释为自然或者外物。

但是柏拉图在自己的著述中绝口不提德谟克里特,却强调摹仿的终极对象在于理念的世界。

2.净化:Katharsis 或者 Catharsis 净化,又译“卡塔西斯”,后来弗洛伊德所谓的“宣泄”也是用这个词。

“净化”起初是指古代宗教祭祀活动所导致的一种情感作用,即:通过热烈的歌、舞、乐将内心的激情摹仿出来,灵魂得到解脱,便也得到了净化。

“净化”后来成为亚里士多德解说悲剧的重要概念;悲剧中的“净化”,既是通过“怜悯和恐惧”、也是要排除“怜悯和恐惧”,最终求得新的和谐。

3.灵魂音乐:人类心灵也体现着宇宙的和谐,也同样存在着以数字关系为基础的感应能力。

这样,人所创造的艺术,应当是摹仿着宇宙的和谐,应当是对宇宙秩序的呼应和共鸣。

7.对立产生和谐:赫拉克利特深化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说,强调“对立产生和谐”认为和谐是由对立面相结合而成的;而赫拉克利特所谓的“和谐”是强调“斗争”。

例如:“对立的事物是协调的。

不同的事物产生最美的和谐 ,, ”。

作为一项重要的美学命题,“对立产生和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但是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既成为古希腊“和谐说”的基础,又暗示出一条通向相对主义的思路。

4.逻各斯:欧洲古代哲学术语。

希腊文的音译,意为言语、思想、思维、理性、比例、尺度等,一般指尺度、规律。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将它引入哲学,主要用来说明万物生灭变化的规律性。

斯多葛学派借以解释自然运动的秩序,并赋予它“宇宙理性”或“命运”的意义。

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认为逻各斯是“神的理性”。

物质与精神

物质与精神

物质与精神《圣经》说:耶和华在七日里依次造出光、苍穹、水和植物、太阳月亮和星辰、海中之鱼天上之飞鸟、地上的牲畜、昆虫和野兽,最后又照着自己的形像造出人类而创造了世界。

如果这只是西方世界最杰出美丽的神话,我们还可以在《社会发展始》、《生物学》、《动物学》、《进化论》中科学地、明确地看到一行行记录着世界发展的文字:在这一片广阔而神密的苍穹之下,确实是先有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而人类却是进化始过程中经历了千亿万年的层层褪变而造就的有着思想的杰出物种。

正是人类有了能用脑来思考这与动物区别开来最主要的标志,才最终骄傲地统领着整个世界。

以上得出结论:无论是从神话的还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先有了天体万物而后才有了具有思想能力的人类。

也就是说:世上的物质在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完整充余的状态之下,才有了人类来负起给于这世界思想与精神的使命,使其变成一个从物质到思想都具全的、真正完美的星际。

思想的出现,物质与精神开始合协共存,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繁华生动。

物质,在这时是代表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在这一片海水湛蓝树木苍绿、人类繁延不息的苍穹之下,时光飞跃穿行在一个个纪元变换之中,历经着往返交替的王朝陨落。

无从考究从哪一个纪元起,伟大而杰出的人类开始忽略了除了自身之外世界万物的存在,他们顶着那颗长着智慧、闪着光圈的脑袋为争霸天下、掠夺财富而自相残杀。

可怕的欲望使得原本开满鲜花的山岗刹时血流成河。

在这群贪婪人群之中的我们,是天地之下最普通和平凡的那一类人,是女娲娘娘用树枝沾了泥水做成的、代表着决大多数的一群人:渺小如沧海一溧、柔弱如小草一株。

没有机会上演玄武门下的腥风血雨、没有力量让记载史诗的笔为自己描上几划。

却也未曾忘记人类身上贪婪、自私、虚荣的本性!为蝇头小利、为一碗比别人更稠的粥、为一件比别人更派的衣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丢掉做人的尊严,更不记得活在世上更重的是那一片绿树如荫的精神家园!逐渐地,物质已经越来越不是包含了世上所有物体的一个代名词,它的定意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缩小,小到了可以只用一个字来代替,而那个字是“钱”!“有钱能使鬼推磨”。

精神与物质——精选推荐

精神与物质——精选推荐

精神与物质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是为主体而存在。

主体就是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的一贯的、经常性的前提条件,凡是存在着的东西,都是对于主体的存在。

――叔本华(德国哲学家)一、主观唯心主义18世纪的爱尔兰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万物都是"观念的集合体",即感觉的集合体。

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也没有任何事物。

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组合而已。

例如,我们看到圆的形状、红的颜色,嗅到香的气味有效美白产品,把这些感觉集合起来,就可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并把它当做一个单独事物来看待。

贝克莱由此得出结论,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并且观念本身不能独立存在,需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

观念只存在于这个东西之中,或者被这个东西所感知。

作为英国大主教的贝克莱,难免有其强烈的阶级立场,他是想通过这种哲学系统从根本上来否定物质的存在,以便斩草除根、一劳永逸消灭唯物论和无神论。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在中国有其相对应的哲学,并且比其年代要早两三百年。

中国明代的王阳明,集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

他认为,万事万物,包括月亮、太阳…都存在于人心中。

王阳明《传习录》中记载有名的"山中花树"公案说: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脸部减肥,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山中花树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学说也有其时代的背景,他为了廓清和批判宋朝朱熹以来所形成的"性统治情,理主宰心"等观点,提倡"心性说",认为普通人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心性的提升,可以和圣人平起平坐,从而达到"满街都是圣人"的社会现象。

西方文化主张物质精神的有机整体论

西方文化主张物质精神的有机整体论

西方文化主张物质精神的有机整体论整体观念的产生两千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在《诗学》中提出了有机整体的观念。

他在《诗学》第六章中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亚里士多德喜欢把其他学科例如生物学的“有机整体”的观念和方法应用到文学理论领域。

他在《诗学》第七章给整体下了一个定义,“完整’是指事物有头、有身、有尾。

显然,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体是部分的总和,各个部分之间有各自规定的秩序,相互影响,缺- -不可。

亚里士多德在第八章中提到“在诗里,正如在别的模仿艺术里一样,一件作品只模仿-一个对象,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模仿,它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旦经过挪动或删割,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

要是某- -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

”这一-论断更体现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换一句话说就是部分在整体中不但有序,而且是不能被挪动或者删除去的,否则,整体就不再存在。

亚里士多德强调有机整体观念,可以看出它的美学观点的唯物主义倾向。

它与形式主义是相对立的。

亚里士多德的有机整体观念其实是内容内在逻辑规律的反映,他的整体观对西方文学及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贺拉斯在《诗艺》中也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整体观念,他在《诗艺》中说到“上面是个美女的头,长在马头上,四肢是有各种动物的肢体拼凑起来的,四肢上又覆盖着各色羽毛,下面是一条又黑又丑的鱼尾巴,朋友们,如果你们有缘看见这幅图画,能不捧腹大笑吗?”贺拉斯在这里清楚地说明了整体的重要性,这幅图为什么令人发笑?它的原因就在于违反了有机整体的原则,贺拉斯还说道:“在艾米留斯学校附近的铜像坊里,最劣质的工匠也会把人像上的指甲、卷发雕得纤微毕肖,但是作品的总效果很不成功,因为他不懂得怎样表现整体。

”这段话鲜明地体现出了贺拉斯的整体观念,他很好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整体观念,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整体观念的发展自从亚里士多德以后,整体观念就成为西方美学、文艺学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

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

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与中国老子大致同时期的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哲学家),是古希腊埃利亚学派最重要的思想者。

他接受了毕达哥拉斯数理学派的神秘主义思想,认为宇宙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神。

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道”或“存在”,是唯一的和不变的;有形物体的变化只是一种幻觉。

所不同的是,老子认为“道”是神秘的,不能完全用语言来描述;“道”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是万物衍生的源泉,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巴门尼德认为“道”是高于神和人的神圣原则,是宇宙的统一体。

巴门尼德主张的“道”,后来被人格化为有智慧的上帝。

这种思想最终导致精神和物质的分裂,形成了具有西方哲学特征的二元论。

值得一提的是,巴门尼德认为,不会毁灭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主体。

这一观点,后来成为了西方思想的基本概念。

巴门尼德永恒不变的“存在”,与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率先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永恒变化的“存在”尖锐对立。

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们为克服二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假设“存在”显现在某些不变的物质之中,这些物质的混合与分裂造成了世界的运动变化。

后来,德谟克利特将这些不变的物质,进一步描述为不可分割的原子;原子是物质不可分的最小单元。

存在于虚空中的原子,在本质上没有活力,需要外力的作用才能运动起来,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那个“外力”来源于哪里,他们没有回答。

后来牛顿将那个“外力”解释为“上帝最初的一击”,上帝是宇宙万物运行的“第一推动力”。

这种概念成为西方思想中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身体二元对立的基本要素。

希腊的原子论者,在精神和物质之间,划出了明显的界限。

公元前5世纪,中国哲学家墨子(公元前468年~前376年,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提出了类似于原子论的“端”说。

物质与精神的原理

物质与精神的原理

物质与精神的原理
物质和精神是世界上两个基本的实体,它们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物质是指我们所能感知到的有形的实体,例如物体的质量、形状和原子构成。

而精神则是指我们的意识、思维和情感等心理活动。

物质和精神虽然是不同的实体,但它们却不可分割。

物质作为客观存在,为精神提供了感知、认知和思考的基础。

没有物质的存在,我们就无法感知到世界的存在,也无法进行思考和意识活动。

同时,精神的活动也会对物质产生影响。

我们的意识和思维能够指导我们的行为,进而改变我们对物质的运用和利用。

例如,科学家通过对物质的研究和创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质和精神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物质为精神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精神则通过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指导物质的利用和改造。

这种辩证关系体现了物质和精神的互为表现和互相促进。

总之,物质和精神是构成世界的两个基本实体,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物质为精神提供了感知和思维的基础,而精神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指导物质的利用和改造。

这种关系体现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丰富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学院:********
学号:*******
姓名:***
从现代哲学观点看,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实体。

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

人的世界也因此具有物质精神二象性。

自古希腊哲学文化开始繁荣之际,在大量众多的神学论中开始诞生如米利都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等的自然哲学思想,与宗教不同,他们更加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即人类对物质的客观存在具有初步认识,即便当时还不成熟。

而自苏格拉底起,他主张客观真理,认识事物的可能,并且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这就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雏形。

古希腊哲学与现代哲学的渊源都是可以逐步去深究的。

物质精神二象性
人的本质问题,就是哲学的本质问题。

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从人的角度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

不少人对物的偏执崇拜是唯物主义,对精神的单纯追求则出现不完整的世界观。

道德冲突的实质就是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冲突。

物的功能迅速提高,人的道德却徘徊不前,这是人类的智慧与道德的“精神分裂症”。

爱因斯坦写道:“物理学当前的局面可以概括如下:有一些现象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但是不能利用波动理论来解释,如光电效应;有一些现象只能用波动理论而不能用量子论来解释,如光遇到障碍物会弯曲的现象;但是又有一些现象既可用量子论又可用波动论来解释,如光沿直线传播。

那么对于这么多对光的定义,到底哪一个才能确切说明其特性,最终证明,波粒二象性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结果。

波粒二象性是物质的辩证属性,从此也体现了现代物理学的新思维方式,更反映出,在辩证物质与精神的观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物质与精神的在当代社会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不得不说,物质有点像粒子,精神有点像波,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是互补的。

例如:物质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物;
物质是实体,精神不是实体;
物质无需载体,精神必须以物质为载体;
物质受时空限制,精神不受时空限制;
其次,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是必须的,故从哲学的立足点出发,我们必须同意物质精神二象性这一说法。

至于物质衍生精神,精神创造物质,则就类似电磁原理一样,互生互利。

古希腊时期的”物质“
物质是现代对各种形式的物质形态的统一称谓,而古代对物质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物体“、”实体”等层面。

在古希腊,对“物质”的认识还处于“世界的本原问题上。

公元前六世纪,在东方伊奥尼亚地区部分哲学家指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开始探究我们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个世界是从什么东西演变而成,最终又回归到什么东西上去,这些哲学家被称为伊奥尼亚学派。

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赫拉克利特不但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而且认为万物永远是流动的,同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

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又相互斗争,一切都由斗争产生。

这是最早的辩证法思想。

在物质与精神的辩论中,我们视物质为人存活的基础,从而由人创造了思想,从而有了精神。

故精神的物质条件之一是人。

古希腊对人本体的认识则更加独到。

公元前五世纪,经历过几次民主改革的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智者学派也就是在此时出现了。

公元前五世纪至前四世纪活跃在古希腊各邦的一批职业教师、演说家、作家——智者们,他们对当时的古希腊社会产生了及其巨大影响。

他们讨论的中心不再是自然界宇宙生成等问题,而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

智者学派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其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被后来的哲学家认定是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

直到苏格拉底对客观真理的看法被提出来,他认为人与物体一样是客观存在于世界的,世界万物的尺度并不是人,人也不是作为世界的中心而存在。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具体事物,不是绝对,而是相对存在的,从而又将物质的客观性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否决。

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则完全将理念视为独立于实物而存在的东西。

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于世界物质的研究却更加深刻,他认为地上世界由土、水、气、火,四大元素组成。

其中每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干、湿、冷、热)中两种特性的组合。

土=干+冷;水=湿+冷;气=湿+热;火=干+热。

而且他认为白色是一种再纯不过的光,而平常我们所见到的各种颜色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的光。

这个理论在牛顿把三棱镜放在阳光下得到了论证。

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影响下,古希腊在对自然的研究上更上一层楼,如在生物领域,他解剖了多种动植物,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详述了小鸡的胚胎发育过程等。

自亚里士多德时期始,西方哲学的发展进入高速期,并且对自然地研究和科学的考证进入逐步进入全盛时期,物质世界的真实面貌开始清晰完整的被人类所认知。

古希腊时期的“精神”
从葡萄牙帝国在全球的航海资源掠夺以及大量殖民时代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人类进入相对和平发展时期,人类对物质资源的疯狂争夺整整经历了四百多年。

直到现代文明的突起,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精神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精神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就好像2400多年前的希腊一样。

那时候,“精神”的雏形在这块大地上滋生。

古希腊时期,对于“精神”的谈论还完全处于无定型时期,直到苏格拉底第一次将没得
定义,他说“美德即知识”。

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

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

“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

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

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

在今天看来,苏格拉底对于人类精神层面的探讨是功德无量的,他将抽象的精神结合到当时他最专注的事业——教育当中,可能源于他对知识的宣传,也可能是他对美德存在基础的探讨,现在看来也有些局限性。

但是却促进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美德”的追求。

到了柏拉图时期,客观唯心主义被创立,他提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组成的。

理念的世界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接触的现实世界,知识理念世界的微弱影子。

这将人的思想推向了至高的地位,把现实视为人思想的幻化演变,认为现实世界是时刻变幻无常的东西,我们只能对其意见和看法,不可能真正的认识。

提倡人们走向自身的理念层面,学习知识来认识理念,因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

这种将万物归为精神层面的影射,并且通过理念构想出一副理想的乌托邦画面。

充分体现出古希腊人已经在向精神层面深入探讨。

只是前无古者,他们的路显得异常艰难。

“形而上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却抛弃了柏拉图所提的唯心主义观点,他的理论更加偏向于理性和逻辑,他认同世界由“质料”组成并且客观存在,他认同动物与人同时客观存在。

他对人的品性进行理性的研究,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

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

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

他把人类对知识的需求纳入人类认识真理的必须方法。

也即是现在人们把只是作为精神食粮的来源之一。

现代的“古希腊”式物质与精神
站在古希腊三大哲学家的肩上,我们有了对现实世界的相对统一的认识,对万物有了较为明确的分类,对精神与物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对于现实世界的定义众说纷纭,对精神世界的了解也难以从神学论当中脱身。

鉴于哲学家急切地想改变人们的思想认知,在科学发展严重不足的条件,开始像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以求更具说服力的效果,获得更多的追随者。

但是随着各类哲学思想的碰撞,最终回归理性客观的世界观,这也才有了西方哲学发展的盛世,开启人类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对现实世界的科学认识。

从古至今哲学家在对人类精神层面的研究从未停止,不同于最初的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当初的简单形式,而是将精神层面的认知与物质基础充分结合起来,对历史发展形成的不同层面的精神层面联系起来研究,认识到精神发展的条件,必然结果等等。

如今,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物质平分秋色,精神消费也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古希腊式的“物质”与“精神”混沌的局面可能我们很难再会看到,但是却不可否认古希腊哲学家带给我们超越现实世界的创造力,从而拥有如今更加多元的物质生活,也是他们,带领人们王更深层次的精神去认知,让理念成为支持我们生活的重要支柱,为人类改变世界注入一剂强心剂,用智慧战胜困难。

也是这样,古希腊哲学以一种无形的姿态融入在我们如今的生活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