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民歌范文

合集下载

宋朝的民歌与民间音乐

宋朝的民歌与民间音乐

宋朝的民歌与民间音乐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宋朝的民歌与民间音乐扮演了重要角色,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

1. 民歌宋代的民歌流传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民歌分为宫调、商调、角调和徵调等不同调式,各自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其中,宫调以“虞美人”、“离骚”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最为著名,歌颂了爱情、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商调则以“满江红”、“钗头凤”等歌曲表达对社会不公和悲愤的情感。

角调和徵调则在民间婚丧嫁娶、坟祭和节庆等场合中广泛流传,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 民间音乐除了民歌之外,宋朝的民间音乐也占有重要地位。

民间音乐包括器乐和曲艺两大类别。

器乐方面,宋代以琴、瑟、箫、笛等为代表,其中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能够演奏出丰富的音乐和婉转的音调。

曲艺则以说唱艺术为主要形式,包括弹词、说书和评话等,常常在集市和庙会上表演,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3. 影响与意义宋朝的民歌与民间音乐在当时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民歌与民间音乐通过直接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声音,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变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这些音乐作品也丰富了当时的文化艺术,为宋代文人和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和创作素材。

最后,宋代的民歌与民间音乐传承至今,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宋朝的民歌与民间音乐是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人民的情感和声音。

这些音乐作品丰富多样,表达了爱情、社会不公和生活的美好,并且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宋朝的民歌与民间音乐,不仅能够理解当时社会的面貌,还可以体会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的音乐文化。

第2单元__—多彩的民歌(古代民歌)

第2单元__—多彩的民歌(古代民歌)

《硕鼠》 这是一首农民反抗统治者残酷剥削的诗。 农民负担重,无法忍受,因而发出对统治阶 级残酷剥削的愤怒和控拆,幵以大家所憎恶 的“大老鼠”比喻他们,十分形象而贴切地 揭露了他们贪得无厌的丑恶本质。同时发誓 要离开这些剥削成性的寄生虫,去寻找没有 剥削的理想“乐土”。正如当今之人遇有不 得志时也要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一样。
短调: 短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 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短调民歌 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 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 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 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爱情歌曲在 短调民歌中占有枀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 《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并福 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 阶级的罪恶行径,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 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 歌的代表作。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
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 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 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 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 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 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 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古诗改编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四十七岁的苏轼谪
居黄州时作。 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 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 思绪。。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 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 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分析——以《樱桃好吃树难栽》《会哥哥》为例

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分析——以《樱桃好吃树难栽》《会哥哥》为例

national music 民族音乐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分析——以《樱桃好吃树难栽》《会哥哥》为例胡 倩(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619)【摘要】山西是民歌的“海洋”,而左权民歌是这民歌海洋中一朵奇特的浪花。

左权民歌于2006年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左权民歌以它特有的地方语言特色和音乐特征,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广泛传唱,并且收录到多个高校的民歌教材之中,也成为广大音乐学者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对左权民歌的音乐特征、语言特征、演唱特征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剖析左权民歌的独特之处,让歌唱者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左权民歌的特色,在演唱表演过程中能够将左权民歌的“味道”和精髓展示给观众,让大众通过这几个方面更加详细地了解左权民歌。

对左权民歌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使左权民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也能为更多人所熟知。

【关键词】左权民歌;艺术特色分析;语言特色;音乐特征【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4-0053-02【本文著录格式】胡倩.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分析——以《樱桃好吃树难栽》《会哥哥》为例[J].北方音乐,2020,07(14):53-54.一、左权民歌产生的背景及内容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四面环山,交通闭塞,环境恶劣,正是由于这样的环境才造就了优美婉转的左权民歌,也保留了左权民歌最原始的味道。

据宋人张仲伊《辽阳城》的描述:早在宋元时期这里民歌已经发展得非常繁荣,家家吟诵,人人歌唱。

各个时期生活环境不同,歌曲的风格也不同。

在抗日战争时期,左权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产生了一大批革命歌曲,例如《左权将军》《土地还家》等,也有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思念、爱慕的歌曲,例如《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桃花红杏花白》等歌曲,还有描劳动、习俗的歌曲,例如《摘花椒》《打酸枣》等。

左权人民在生活劳动中用歌声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爱情的美好期盼,与北方民歌粗犷豪迈的风格不同,左权民歌优美婉转、清新细腻,独特的风格和优美的曲调使它在北方民歌中独树一帜。

诗词曲《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撰四、宋之乐曲

诗词曲《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撰四、宋之乐曲

诗词曲《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撰四、宋之乐曲四、宋之乐曲前二章既述宋代之滑稽戏及小说杂戏,后世戏剧之渊源,略可于此窥之。

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

然则戏曲之为物,果如何发达乎?此不可不先研究宋代之乐曲也。

宋之歌曲,其最通行而为人人所知者,是为词。

亦谓之近体乐府,亦谓之长短句。

其体始于唐之中叶,至晚唐五代,而作者渐多,及宋而大盛。

宋人宴集,无不歌以侑觞。

然大率徒歌而不舞,其歌亦以一阕为率。

其有连续歌此一曲者,如欧阳公之〔采桑子〕,凡十一首;赵德麟之〔商调·蝶恋花〕,凡十首。

一述西湖之胜,一咏《会真》之事,皆徒歌而不舞,其所以异于普通之词者,不过重叠此曲,以咏一事而已。

其歌舞相兼者,则谓之传踏(曾慥《乐府雅词》卷上),亦谓之转踏(王灼《碧鸡漫志》卷三),亦谓之缠达(《梦粱录》卷二十)。

北宋之转踏,恒以一曲连续歌之。

每一首咏一事,共若干首则咏若干事。

然亦有合若干首而咏一事者。

《碧鸡漫志》(卷三)谓石曼卿作《拂霓裳转踏》,述开元天宝遗事是也。

其曲调唯〔调笑〕一调用之最多。

今举其一例:调笑转踏郑仅(《乐府雅词》卷上)良辰易失,信四者之难并。

佳客相逢,实一时之盛会。

用陈妙曲,上助清欢。

女伴相将,调笑入队。

秦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金镮约腕携笼去,攀枝折叶城南隅。

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芳草路,东风吹鬓不可亲,日晚蚕饥欲归去。

归去,携笼女,南陌春愁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频驻。

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

石城女子名莫愁,家住石城西渡头,拾翠每寻芳草路,采莲时过绿苹洲。

五陵豪客青楼上,醉倒金壶待清唱,风高江阔白浪飞,急催艇子操双桨。

双桨,小舟荡,唤取莫愁迎叠浪,五陵豪客青楼上,不道风高江广。

千金难买倾城样,那听绕梁清唱。

绣户朱帘翠幕张,主人置酒宴华堂;相如年少多才调,消得文君暗断肠。

断肠初认琴心挑,么弦暗写相思调,从来万曲不关心,此度伤心何草草!草草,最年少,绣户银屏人窈窕,瑶琴暗写相思调,一曲关心多少。

泉州民歌研究

泉州民歌研究

泉州民歌研究长期以来,闽台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等世界各地闽南语系地区的闽南同胞都非常喜爱并传唱闽南语歌曲。

谈到闽南语歌曲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台湾的闽南语歌曲,如《爱拼才会赢》、《车站》、《烧肉粽》、《金包银》等,但作为闽南语歌曲源头之一的泉州传统民歌却鲜为人知。

泉州是我国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我国着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祖籍地。

勤劳善良的泉州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了《灯红歌》、《十步送哥》、《王大姐》(又名《四季歌》)、《病囝歌》等众多“原生态”的闽南民歌,但是这些原汁原味的闽南民歌在福建本土却很少有人演唱,年青一代知之甚少。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王耀华等学者搜集整理研究了泉州部分闽南语民歌,但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主要以记谱为主,较少对音乐区域色彩特点进行分析。

本文以泉州民歌做为研究对象,从民歌分类和音乐特点等角度探讨其所具有的地方区域色彩。

这些泉州民歌不仅脍炙人口,而且随着移民远播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是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

因此这一课题对于闽台文化的研究、加深海峡两岸骨肉之情以及保护民歌的“生态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歌种分类泉州地区包括泉州市、惠安县、南安县、晋江县、永春县、安溪县、南安市、晋江市和石狮市等。

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海域面积广阔。

由于长期海上交通的发展,许多泉州人漂洋过海到异邦谋生或往台湾开拓定居,使泉州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同胞达七百多万人;而目前在台湾的二千多万汉族同胞中,祖籍泉州的占%,约有八百多万人①。

泉州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孕育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歌种,有渔民号子、过番歌、茶歌、童谣、习俗歌、情歌等。

1.渔民号子:主要分布在晋江、惠安、石狮等地。

这是伴随着泉州人民长期“以海为田、以海为生”的渔业生活产生的,这些带有闽南方言韵味的口语化旋律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闽南人特有开拓精神的渔民号子,如惠安的《划桨号子》,崇武的《摇橹号子》,晋江永宁的《渔民号子》、《车》、《拔帆》、《拉舢舨》,石狮的《船渔号子》等。

宋元时期民歌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宋元时期民歌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宋元时期民歌的艺术与文化内涵民歌是人民创造的一种歌曲形式,其旋律、歌词、表现手法都反映着当时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在宋元时期,民歌成为了广泛的文化现象,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一、宋元时期民歌的风格特点宋元两朝的民歌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民歌的代表之一。

从风格上来说,宋元时期民歌最主要的特点是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它们常常采用流畅的旋律,简明的歌词,不同于其他音乐形式的高深抽象,而是非常亲和,让人们很容易的感受到歌中情感。

此外,宋元时期民歌的风格还表现在其广泛性上。

当时的中国处于隆盛之时,社会各层面都蓬勃发展。

宋元时期的诗人、文人、民间艺人等人才辈出,各地的民歌文化也因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

从当地土特产的歌曲,到百姓的劳动歌谣,到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宋元时期的民歌形式囊括广泛,人人可用,人人可传唱。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民歌所代表的一种民间精神,即源于民间,贴近生活。

二、宋元时期民歌的文化内涵宋元时期的民歌不仅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生活状态,还传达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爱情在宋元民间的歌词中,爱情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常常被运用到歌曲的中心地位。

由于当时的婚姻制度以及社交圈子的限制,爱情关系经常带有一种掩饰的意味,民谣歌曲往往是表达这种感情的主要形式。

如《踏歌行》中有:“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个地方,那里种有我们的爱情;那里冬天不下雪,夏天不刮风,常年温暖有暖阳。

”这首歌词描述了一对恋人渴望爱情美满的场景。

2. 生活内涵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生活的歌曲,这些歌曲常常以庆祝、抒发人们的生活幸福为主题。

这类歌曲主要表达人们对圆满家庭、健康和繁荣的追求。

如《湖心亭》中有:“桃花林边沟里水,独得中山客夫来看。

不须题桂花,绕有芳草摩或坐看,或闲行。

知事惠芝岱,仙姝许道娇,愿随常捧归天地,待两髙人夸”,这首歌词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反映人们对于自然风光和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渴望。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公元960~公元1368)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公元960~公元1368)
破词格的限制,而将“待去”两字归入下一乐 句,并用六度大跳,显得很有激情。全曲音乐 舒展,情感奔放,在古音阶七声羽调式的基础 上,两次引进#2,使音乐更有活力,充分体 现了作者的离愁乡思,并增强了乐曲的抒情风 格)。
《潇湘水云》(琴曲) 此曲表达了郭沔在湖南境内、潇湘两水 交汇处泛舟时所发出的感怀之情。曲中 不仅仅描写了云雾缭绕的九嶷山和水云 交映的潇湘两水的秀丽风光,而且侵入的愤慨。
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说唱形式,以歌 唱为主,伴奏乐器有鼓、板、笛等。它包 括了多种宫调,每个宫调又包括若干曲牌。 这种形式是由北宋时汴京瓦舍、勾栏中的 民间艺人孔三传创立的。它的出现,标志 着我国的说唱音乐已达到成熟阶段。 此外,还有陶真、唱赚、货郎儿等多种体 裁和形式。
三、戏曲音乐的形成
我国的戏曲音乐是一种包含唱、念、做、打和器乐 的综合艺术。它的标志是杂剧与南戏的出现。 宋杂剧——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为艳段,即开场 小戏;二为正杂剧,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南戏——又称戏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故又称温 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其特点是音乐丰富自然,演唱 可以不受宫调的限制,而且冲破杂剧一人主唱的程 式,已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
全曲音乐舒展情感奔放在古音阶七声羽调式的基础舒展情感奔放在古音阶七声羽调式的基础上两次引进上两次引进22使音乐更有活力充分体使音乐更有活力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离愁乡思并增强了乐曲的抒情风现了作者的离愁乡思并增强了乐曲的抒情风潇湘水云潇湘水云琴曲此曲表达了郭沔在湖南境内潇湘两水此曲表达了郭沔在湖南境内潇湘两水交汇处泛舟时所发出的感怀之情
一、民间曲子(词)的兴盛
曲子——宋代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艺术歌曲。它继承了隋唐以来的民歌、 大曲等部分音乐,在宋代成为一种具有这 个时代特色的音乐形式。

中国古典音乐系列宋代民歌曲调

中国古典音乐系列宋代民歌曲调

中国古典音乐系列宋代民歌曲调作者:莫敏妮北宋、南宋(辽、金、西夏)(960年—1279年)唐风宋韵魅力无穷,对后世文化影响恒久深远。

宋代承唐之后,如大江之水,潴而为湖,由动而变为静,由浑灏而变为澄清,由惊涛汹涌而变为清波容与。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

王权建立不久,赵匡胤就以“杯酒释兵权”消除中央集权的隐患,期望获得长治久安。

但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势积弱、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隐患。

宋代自建国之初就已经与一些相对壮大起来的民族互相依存和对峙。

两宋先后对峙的政治版图是: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

虽然政治斗争激烈,但北宋时期的中原地区和南宋时期的江南地区相当富蔗,宋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难怪现在有些文青,梦想穿越回大宋年间,期望自己是穿越迢迢烟雨款款而来,衣袂翩然的、春光般的女子。

民俗民艺得以宏阔彰显的宋代,在都城东京开封府、临安两地,商业繁华,歌楼酒肆鳞次栉比,在宫廷露台和民间勾栏瓦肆场所演出的“妓乐”、“百戏伎艺”、“角抵”、“小说讲经史”,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喧嚣热闹。

在《水浒传》第三十三回里描写宋江看社火“那舞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宋江看了哈哈大笑”。

“村村势势”是对舞蹈动作的描写,形容扮演“鲍老”的人扮演起来是那样笨拙、愚钝、滑稽。

民俗之风好娱乐席卷各地,北宋张咏(946年—1015年)有《悼蜀诗》曰:“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

奢僭极珠贝,狂佚务娱乐。

虹桥吐飞泉,烟柳闭朱阁。

烛影逐星沈,歌声和月落。

斗鸡破百万,呼卢纵大噱。

游女白玉珰,骄马黄金络。

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渐怍。

”更详细的描述,我们尽可以在孟元老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创作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中欣赏到“京瓦伎艺”等绝色风采。

《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孟元老流落江南,思忆故都往昔繁华景象,依据居汴梁之见闻经历写就。

北宋汴京“物阜民丰”的盛况,其建筑之精美,市集之热闹,民俗之风情,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一览无遗,我们仿如置身其中。

关于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关于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关于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关于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

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

《国风》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了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在《硕鼠》中,更把剥削阶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刻画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乐园”的向往。

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已经十分繁荣。

战国后期,诗人屈原等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新词,称为《楚辞》。

《楚辞》中的不少作品,充满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热烈面富于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这些乐府民歌,多以描写民间疾苦为主要内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爱憎,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这一时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发展成为长短句和五言、七言体,并开始加进了乐器伴奏,《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歌曲的产生,同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民歌在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

唐代民歌的创作也相当繁盛。

李隆基登位,杨玉环得宠,建立了杨家的裙带关系,她的姊妹都被封为夫人,气焰之盛竟至“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的地步,谣曰:“从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为“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宋元音乐】鼓子词、唱赚、诸宫调、货郎儿.doc

【宋元音乐】鼓子词、唱赚、诸宫调、货郎儿.doc

【宋元音乐】鼓子词、唱赚、诸宫调、货郎儿鼓子词最早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民间歌曲,后来引起了文人士大夫的兴趣,他们利用民间鼓子词的形式创作了一些鼓子词的作品,如吕渭老的《圣节鼓子词》、侯寘的《金陵府会鼓子词》等。

这些鼓子词在形式上还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或二、三个同宫调的相同曲调联成,如《圣节鼓子词》就用《点绛唇》反复两次,《金陵府会鼓子词》就只用《新荷叶》一曲而不再反复。

这种鼓子词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一种常在街市勾栏里表演的说唱音乐,如叙述张生和崔莺莺恋爱故事的北宋赵德璘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和《清平堂话本》里的《刎颈鸳鸯会》就是说唱鼓子词仅存的两个实例。

前者用《商调蝶恋花》一曲反复十二次,在每次反复之间总夹有一段文言的散文;后者用《商调醋葫芦》一曲反复十次,在每次反复之间总夹有一段口语的散文。

这种鼓子词在表演时,由一人主唱兼讲说,另外几人作为“歌伴”和唱兼器乐伴奏,其伴奏乐器以鼓为主,其他可能还有笛等管乐器和弦乐器(见《诗解脞语》)。

唱赚,一名道赚(见《遏云要诀》)。

它的前身,原是北宋时出现的民间声乐套曲缠令与缠达。

缠令,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中间插有若干个曲牌。

缠达,也叫传踏或转达,前面也有引子,引子后面则用两个曲牌不断反复联成。

到了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杭州勾栏里有个艺人叫张五牛。

他采用一种在北宋已经流行的民间歌曲——“鼓板”里分成四片(四段)的《太平令》或《赚鼓板》,创造成一种叫“赚”的歌曲形式,把它与缠令、缠达结合起来,才正式成为唱赚。

“赚”,既不同于自由节奏的散板曲,也不同于固定节奏的有板曲,而是一种兼有两者节奏特点的特殊曲式。

这是一个“赚”的后期实例。

曲谱取自清·洪升《长生殿》《偷曲》折。

其第一片(谱中“」”处)开头两字(“乐部”)各均匀地打一板,的确使人有一种起板的感觉。

接下去,却又转入散板,第三板作为底板打在第一逗末一个音的后面,片尾又打一个底板,这是一般散板曲共有的规矩。

第六章 宋金元的音乐(960—1368年)

第六章  宋金元的音乐(960—1368年)

第六章宋金元的音乐(960—1368年)第一节市民音乐的兴起公元960年,赵匡胤建国,史称北宋。

1127年,宋徵宗、宋钦宗被金所俘,北宋亡。

1127年5月赵构登基,史称南宋。

1234年蒙古灭金。

1271年忽必烈统一全国,建国号“元”。

1279年,元最后灭南宋,1368年,朱元璋称帝,元灭。

在此历史阶段,音乐生活最大的变化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市民音乐大盛,而宫廷音乐呈现出衰微的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宫廷财力的不足,二是全国出现了许多较大的中心城市。

音乐是依附于人的活动,全国大城市的增加,人口的聚集,为市民音乐活动提供了基础。

1在宋代,大城市中产生了许多大型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瓦舍(又称瓦市、瓦肆、瓦子)。

之所以称为瓦,为“来时瓦舍,去时瓦解”。

2瓦舍中专门演出的场所叫“勾栏”或是“游棚”。

勾栏石栏杆的别称,因其所刻花纹互相勾连,故称勾栏。

勾栏中演出嘌唱、唱赚、鼓子词、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剧等,其其他还有说经书、讲史、散耍、谈浑话、踢球、说笑话等。

3在城市里、有的地位较低的艺人不能入勾栏,只能在街头卖艺,成为路岐人。

此时的艺人们已有了自己的行会组织,称为“社会”,其编写说唱戏曲唱本的叫“书会”,参加书会人为“书会才人”,专门演出各种音乐艺术的团体,成为“社”或“社会”。

城市发展促使市民音乐的繁荣,城市中小曲发展迅速,其他各类民歌如小唱、嘌唱、耍曲儿、叫声繁盛;说唱(即曲艺)达到成熟;戏曲艺术也得以正式确立;民间器乐合奏如“小乐器”、“清乐”、“细乐”、“鼓板”等大量出现,这些标志着我国市民音乐达到前所未有的阶段。

第二节说唱音乐的发展说唱是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艺术活动之一,元宋说唱比较重要的有:一、陶真,一种用琵琶或鼓伴奏的说唱,大约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金、元。

它流行于农村,在南宋首都演出陶真的人多是“路岐人”,且多为瞽者,即盲人。

其唱词与题材比较通俗,多是七字句,音乐上大概是上下句反复吟唱。

民歌《宋城者讴三首》原文及赏析

民歌《宋城者讴三首》原文及赏析

民歌《宋城者讴三首》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宋城者讴三首》原文及赏析【导语】:其一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 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其二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 其三纵其有皮,丹漆若何! 《左传宣公二年》这是一组嘲讽宋国执政者华元的歌谣。

课题研究论文:音乐论文 论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

课题研究论文:音乐论文 论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

音乐论文论中国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一、说唱音乐及历史沿革说唱音乐,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用说、唱及表演来讲述故事的综合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与民歌、戏曲同为表演艺术,都以歌唱为主,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区别。

民歌产生最早,而说唱音乐是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形成晚于民歌;戏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又吸收了说唱音乐的某些元素。

中国的说唱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周代即已萌芽,可追溯到《荀子?成相篇》。

汉代乐府诗中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叙事诗,南北朝的《木兰词》,也可以说是一种早期的说唱形式。

曾出土的汉代“说书俑”,生动地表现了汉代说书的形象。

而说唱音乐的正式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以寺院里的“变文”为标志。

到宋、元时期,说唱音乐进一步发展,达到到成熟的阶段。

明、清时期说唱音乐发展到鼎盛阶段。

二、宋、元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宋、元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发达,城市兴起,人口的集聚,市民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为市民音乐生活提供了基础,也为说唱音乐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宋元时期城镇里的瓦子勾栏为说唱艺人提供了专门的、固定的演出场所。

“书会”的盛行以及文人参与唱本编写等,使说唱音乐达到了成熟阶段。

三、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主要形式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高度发展,创造出一些新的形式,较为重要的有陶真、鼓子词、诸宫调、唱赚、货郎儿等。

(一)陶真陶真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金、元,它是流行于农村的一种说唱艺术。

其歌词通俗易懂,多是七言句式,音乐是上下两句反复吟唱,伴奏乐器主要用琵琶和鼓。

宋代演出陶真的人大多是“路岐人”,且多为盲人。

陶真到明清时还很流行,一般认为是明清“弹词”的前身。

(二)鼓子词鼓子词流行于宋代,一种由散文的讲说和曲调轮流相间反复说唱的体裁,以唱为主,因起原始形式以鼓作伴奏乐器,故称作“鼓子词”,后加上丝竹乐伴奏。

其音乐简单,仅用一首曲调反复吟唱。

鼓子词有一种只唱不说、结构简单、无故事情节的形式,反复用一个曲调分别吟唱一年四季或十二个月景色的,如宋欧阳修《十二月鼓子词渔家傲》;另外一种是说唱性的叙事性鼓子词,说与唱相间来叙述故事,现存的有北宋赵德麟的《崔莺莺商调蝶恋花》。

第五节宋元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

第五节宋元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

宋代词人柳永善为歌词,《避暑录 话》记曰“教坊乐工,每得新腔, 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 一时”,又载“一西夏归朝官云: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婉约派风格代表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
三、宋代器乐作品
1、古琴曲
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南宋古
琴家,古琴浙派创始人之一。他收集和 整理了很多流传于民间的琴曲,也创作 一些新曲,代表作品《潇湘水云》、 《秋鸿》等。
质朴而不粗野,细腻而不呆板的演奏特
色。
《潇湘水云》(古琴曲)
此曲表达了郭沔在湖南境
内、潇湘两水交汇处泛舟 时所发出的感怀之情。曲 中不仅仅描写了云雾缭绕 的九嶷山和水云交映的潇 湘两水的秀丽风光,而且 借用山水烟波浩渺、云水 苍茫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对民族危亡的忧思之情和 对元兵侵入的愤慨。
曲子词还有令、引、近、慢等不同的类
别,标志着长短不一的音乐体裁。
宋代曲子词具有豪放和婉约的不同风格。
代表人物有:苏轼,陆游,李清照,柳 永,姜夔等等。宋代许多词人也是优秀 的音乐家,或者至少具有较好的音乐修 养。

山西民歌

山西民歌

其中,左权民歌自成脉系,婉转、柔媚,极具代表性。在左权民歌中有不少“三拍子”情歌,这 是其他民歌中所没有的。
词曲风格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西侧、山西省东部边缘,古称辽州、辽县,后因纪念牺牲在此的抗日名将 而改为左权。左权民歌蕴藏丰富,在不断创造、传承中,陆续产生了多种汉族民间音乐体裁,如山歌、 小调、号子、套曲、小花戏和吹打等。 晋中地区左权县的民歌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区的民歌,它独树一帜,自成脉络,曲调清丽而优美、 风格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左权民歌在宋元时期,已经被广泛传唱,家家弦诵。 其中以开花调最“山歌体”,因所有唱词一律以“花”为中心,以“开花”为比兴,故称开花调。 更为独特的是,所谓“花”,不仅有植物之“花”,更有各类日常用具、物品之“花”,如“门搭搭开 花扑来来,词新颖,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
以开花调为代表的左权民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一度衰微,生态失衡。在广大民众和政府 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歌风日渐恢复,新的传人相继出现,为民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 了较好的基础。刘改鱼、冀爱芳、石占明、曹彦明等都是开花调的优秀传人。
《桃花红 杏花白》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
此外,歌中用本地方言所构成的衬词衬句都堪称一绝,如“啊咯呀呀呆”、“亲咯旦
儿”、“亲呀咯亲呀门外走进哥哥来”、“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照见俺咯旦儿亲”、 “油灯灯开花一点明,小酒盅挖米不嫌你穷”等等。这些民歌构思精巧,语民歌音调么呆
呀咯呆”等,都极好地凸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音调简洁,深情感人,绝大多数由相互呼应的上下两个乐句组成, 旋律进行以级进七声性开花调音音阶为主,间或出现大跳音型,用于表现情绪、情感的起伏跌 宕,大大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 左权民歌种类自成体系,主要有"大腔"、"小调"、"杂曲"三大类别。

宋元时期的民歌和词曲

宋元时期的民歌和词曲

作者: 金建民
出版物刊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页码: 32-39页
主题词: 柳永词 宋元时期 青玉案 宋词选 分裂割据 昨夜西风 南乡子 苏轼词 元夕 南宋词人
摘要: 公元960年,后周的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后又在十余年间降服了一些分裂割据的国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史称北宋。

但是,当时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则先后被辽、金和西夏控制着,并且不断侵扰北宋。

而北宋的统治者则一贯奉行对内防守,对外退让的政策,国力完全消耗在对内的镇压上,无力抵抗外族侵略,终于于1126年被金国灭亡。

作文素材:传统民歌(12月1日更新) (1)

作文素材:传统民歌(12月1日更新) (1)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击壤歌(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2)(1)壤:据论是古代儿童玩具,以木做成,前宽后窄,长一尺多,形如鞋。

玩时,先将一壤置于地,然后在三四十步远处,以另一壤击之,中者为胜。

(2)帝力句:一说为“帝何德与我哉”。

帝力:尧帝的力量。

何有: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何德”,那就是有什么(恩惠)。

南风歌南风之薰兮(1),可以解吾民之愠兮(2)。

南风之时兮(3),可以阜吾民之财兮(4)。

(1)南风:东南风,又称薰风。

薰(xūn):清凉温和。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2)解:解除。

愠:含怒,怨恨,忧愁。

(3)时:适时,及时,合时宜的。

(4)阜(fù):丰富。

大风歌(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

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

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夏人歌江水沛兮。

舟楫败兮。

我王废兮。

趣归于薄①。

薄亦大兮。

四牡骄兮。

六辔沃兮。

去不善而从善。

何不乐兮。

①薄:商的都城涂山歌①绥绥白狐,九尾庞庞②。

成于家室,我都攸昌③。

①《吕氏春秋》说:“禹年三十未娶。

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

’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

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

’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

成于家室,我都攸昌。

’于是娶涂山女。

②绥绥:独行求匹偶之貌。

庞庞:粗大。

③攸:语助词。

采薇歌登彼西山兮⑴,采其薇矣⑵。

以暴易暴兮⑶,不知其非矣⑷。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⑸,我适安归矣⑹?于嗟徂兮⑺,命之衰矣⑻!⑴西山:即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

⑵薇:植物名,也叫蕨菜,根含淀粉,可供食用或酿造。

⑶以暴易暴:意为周武王以暴虐替代了商纣王的暴虐。

⑷不知其非:武王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期的民歌范文
作为人民的心声,宋元时期的民歌中有很多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它们是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产生的,对于封建统治者的营垒起着猛烈的冲击作用。

我们从流存下来的个别例子中可以见其一斑。

《臻蓬蓬》,又名《蓬蓬花》。

它是宣和初(1119—1120年)燕山(今北京)地区人民利用女真族民歌创作的一首“新番嘌唱”。

歌词是:
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

但看明年二三月,
满城不见主人翁。

唱时用鼓伴奏,每唱到曲尾,就有“蓬蓬蓬(鼓心),乍乍乍(鼓边)蓬,是这蓬,乍”,用鼓奏出的一段“尾声”(《宣和遗事》)。

这首歌反映了燕山人民对契丹统治者的诅咒,表示了一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信念。

正因为它唱出了人民的心愿,形式上也生动活泼,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不仅“京师翕然并唱”,而且很快“传于天下”(宋·沈良《靖康遗录》)。

南宋中期词人杨万里在夜晚去京口(今江苏镇江)的船上,曾听到拉纤的船夫们唱一首劳动号子:
张哥哥,李哥哥,大家着力一起拖。

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几州。

杨万里说这首歌“其声凄婉。

一唱众合”(《诚斋诗集》),看来它是一首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的劳动号子,那凄婉的声音正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身受的苦难。

歌中提到的“月子弯弯照几州”是一首产生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的江南吴地山歌:
《梦园曲谱》
此歌最早见于未人话本《冯玉梅团圆》及明·冯梦龙《山歌》,两书均只载歌词而未附曲谱。

据现存明清传奇中的许多吴地山歌的实例来看,各曲歌词尽管不同,但是曲调的基本轮廓还是一样的。

其中明·邱园《虎囊弹》传奇所用吴地山歌《九里山前作战场》,歌词格律——四句七言诗,与《月子弯弯照几州》完全相合,其曲式结构与歌词结构又恰好吻合。

所以,用此曲配词可能较为接近于原曲的实际。

《月子弯弯照几州》产生于建炎年间。

那时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已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所占领,南宋高宗皇帝不思北伐,只图苟安于江南一隅之地,不营人民的死活。

战火之中,大江南北,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首歌就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实,曲折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和人民的离难之苦。

由于它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因此深受人们喜爱,直到明清时期还仍在民间传唱。

再如元代施耐庵《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章中讲到白胜挑着一担酒上山时唱的一首山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对于当时下层民众遇到灾荒时的内心痛苦和不平作了深刻的揭露。

总之,宋元时期民歌的斗争精神和朴素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我国民歌的优良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