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在历史教学的路上,我们不应是“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华山旅游,而应是“边

走边看”、“经常回头看”。看出点门道,以便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去“伪”存“真”,使我们

的历史教学精益求精。

下面通过我对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教学的回顾和反思,与

同仁们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一反思我的课堂提问

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的屈

辱史,同时加深对清政府腐朽、落后挨打的理解,我先后展示了圆明园胜景图、被侵略者破坏后的圆明园遗址图。问:“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历史现象?”教室里鸦雀

无声。我又引导说:“前一幅图是胜景图,后一幅图是残迹图,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

们的想法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我把期待的目光聚焦到班里的“历史头号人物”科代表身上,科代表沉默得有点紧张,我感觉有点失望了,只好自问自答,草草收场。

反思这一幕,我的失误,导致了学生该讲时不讲而鸦雀无声。第一,我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提出的问题过于生硬、抽象,初中学生观察两幅图可以直接感受到圆明园的繁荣和圆明园所遭的浩劫,部分学生能得出“清政府腐朽落后挨打”的结论,多数

学生不能由表及里去思考问题,设问没有分层,缺乏梯度,学生思维达不到那么高。第二,我凶神恶杀的表情、急躁易怒的个性,扼杀了课堂应该有的民主、自由、和谐的气氛,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好学生不敢说,中低层次的学生不去想。考虑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问必须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层层设疑,提问要有梯度,怎么分层,分多少层?这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学情综合考虑,因材施教。其次,我们

引用的材料要直观、有趣,与课标要求相适应,向学生多方面展示历史事实,创设问题情景巧妙设疑。最后,历史是为了认识现在,因此问题的设置也应结合现实,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反思我的课堂讨论

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为了贯彻新课标,我决定玩点

新把戏,更新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对我的课堂教学形成的类似于“审美疲劳”的“课堂疲劳”。上课开始,我出示了三则材料让学生讨论:

1、清政府为什么要拒绝英、法等国“修约”的要求?

2、英、法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一切都按我上课的思路在进行,当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我问:“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谁知有一位同学说:“我

不赞成前面的观点,我认为:清政府不该拒绝英、法等国“修约”的要求,应通过和平谈判

阻止战争的发生。”接着,这位同学陈述了理由。这个观点一提出来也使我一惊,我在备

课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颖”的观点,这时课堂秩序混乱不堪。凭

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三寸不烂之舌,我只好及时表扬他的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便草草收场。

对于这堂历史课的讨论,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第一老师难当书难教。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资料,会了

解到各种不同观点的知识,在课堂上他们所提的问题可能会五花八门,当与课堂主题不同的时候,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听其自然,课堂讨论将会不断延伸,浪费时间,

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如漠然处之或避而不谈,又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

习兴趣。如何进行引导?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具有很强的临时应变能力,充分

发挥个人机智,全面掌控、驾驭课堂进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知识的化身,我们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就必须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否则将难以应对学生们课堂上的质疑。《历史课程标准》鼓励教师“要创

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

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保持住学生兴奋的势头,让学生永远感到新鲜。

第二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消失沙滩上。这节课的讨论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调动起来了,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对学生来说,当学生感觉是“要我学”时,学习便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当学生感觉是“我要学”时,学习

便成为一种愉悦的活动,学生在学习中就是幸福的。在这节课上,学生争相表达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在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在探究发现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得到了培养。最后一位学生的发言把老师难住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正是今天教育的归宿。

第三都是表扬惹的“祸”。在这堂历史课讨论中,我对最后一位同学的质疑性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表扬,犯了严重的错误。这位同学关于“清政府应接受侵略者的无理要求”的结论,很显然是不正确的。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往往是简单的,片面的。他们还不懂得结合历史史实得出历史结论,才是正确的认识。我对这位同学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没有进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这无疑会使学生们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

形成一个错误的认识。表扬是应该的,表扬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是对学生错误的观点予以否定和纠正必不可少。

三反思我的课堂语言。

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关于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时,我

让学生先看课本表格的内容,然后我逐一讲述,一会儿,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已经睡着了,有两位同学进入了准睡眠状态,为了打破他们的“美梦”,我决定提问,但这一招没有明显

的效果,我的课堂“人气指数”仍然不高,一会儿,我发现更多的学生出现了困倦感,我不

得不把讲课暂时停下来,严肃地说:“上课不听课,只想打瞌睡,怎么学得好历史?”“听了

也白听,反正要开卷”,全班哗然,睡觉的同学也睁开了眼……

想起这一幕,我都无法想象自己当时的表情:尴尬、生气、无奈。表情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反思我课堂语言的单一、沉闷和乏味;反思我认识上的误区,我以为,“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我讲了就算是尽职了。“2009年的春天,比以

往时候来得要晚一些”,现在我才恍然大悟:“这种无效教学简直是误人子弟”。历史课怎

么讲,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是有技巧的。有的放矢地讲、饶有兴趣地讲、富有智慧地讲、充满情感地讲,讲得学生愿意听、听得进、想得明、悟得透才算得上一堂真正的历史课。这要求我们的讲课必须“因材施教”,在考虑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层

次学生的特点,选择幽默、风趣、精美的语言,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有趣,让学生学得开心一点,学得积极一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提高我们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这样问学生能不能答?我采用这种教学方

式学生喜不喜欢?我这样讲学生愿不愿意听?常回首,我们才会发现;常回首,我们才会成长;常回首,效果才会更佳!“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初三历史复习教学反思

初中三年级历史课是一门副课,一般是不会引起重视的,但是在中招考试中也占有重要

位置,它将影响考生一辈子的命运.为此作为一位历史老师,在不利的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方

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解决历史课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尤其在综合考试当中,如果几位老师不能有机配合,也是很难取得可喜成绩的.去年只所以取

得全市第一的成绩,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领导的重视;其二:是各位老师的协

作精神;其三:是各班主任老师和全体学生的密切配合.下面我将从历史课的教学谈几点:

首先是树立自信心,在学生面前多讲历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本科学的不好将会

影响他的升学.将会影响他的终身,举出一些以前某些学生的实际例子:比如XX年XXX学生,

由于没有重视本科的学习,满分30分,而他只考了12分.中招的录取分数他只差了一分,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