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学派翻译理论
翻译的语言学方法资料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2001).
Nida’s Theory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 his major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2.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3. Descriptiv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描写学派翻译理论
4.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Wolfram Wills (German linguist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翻译科学: 问题与方法》1977,1982). Influenced by Nida’s theory.
Current controversies on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Criticisms:
Snell-Hornby: “Equivalence is unsuitable as a basic concept in translation theory” because it is “imprecise and ill-defined” (1988:22)
Catford’s translation model distinguishes between formal correspondence (形式对应) and textual equivalence (文本等值).
描写翻译学派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今西方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学派——描写学派的起源、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以及这个学派的特点。
文章论述了描写翻译学派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文章认为描写学派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翻译定位、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并丰富翻译实践的手段。
关键词:规范;描写;翻译研究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the orig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des 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schools of though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 today. Following a brief des cription of its major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dwells on the school’s relevance to the Chinese translators. The point is made that the des criptive theory can explain the orientation of all kinds of transla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the field of study and enrich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in China.Key words: pres criptive; des 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如严复的信、达、雅,即用自己从翻译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浓缩成警句式的“标准”,传授给后人,让别人照着去做;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研究,如奈达的动态对等,即利用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翻译理论流派
翻译理论流派翻译是一们很重要的学问,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而他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下是一些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些大体的了解。
一:尤金;奈达(1976)根据各学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与社会符号学派(Nida,1984)四个基本流派。
二:埃德温‘根茨勒(Edward Gentzler)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依据各流派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
三、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2000)在《西方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全市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四、谭载喜(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研究学者)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布拉格学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交际理论派四大学派。
五、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文学-文化学派;结构学派;社会符号学派。
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1、创始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与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2、主要成员: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主要论点:(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与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3、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罗曼•雅可布森。
简介: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
描述翻译理论
描述翻译研究的发展:描述翻译研究的思想发轫于上个世纪50年代。
1953年,约翰·麦克法兰(JohnMacFarlane)1972年,霍尔姆斯( James Holmes)在其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提出了令翻译研究界振聋发聩的翻译研究图谱,并在其中确立了“描述”性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
而在图里(Gideon Toury)发表了系统勾画描述翻译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重点及框架的《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一书之后,描述性翻译研究逐渐开始了对长期以来占据翻译研究中心地位的规范性研究的“抢班夺权”,“描述”成为了翻译研究中的新趋向。
詹姆斯·霍尔姆斯詹姆斯·霍尔姆斯 (1924-1986)是美籍荷兰学者,英-荷诗歌的杰出翻译家,长期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工作。
他的主要论文都收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他整理的集子《文学翻译和翻译学论文集》(1988)里。
其论著《翻译研究的名与实》(1972)被认为是翻译研究派的成立宣言,是翻译研究派的奠基之作。
主要对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名称、性质、研究领域、问题置以及学科范围提出了创建性意见。
他还提出了翻译研究这一新领域涉及的范围及结构模式,认为该研究方法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实践,研究的对象是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出现的译文。
他最终认为“Translation stududies”(翻译学)是术语中最适合的名称。
性质:实证学科研究范围:面向产品的研究面向功能的研究描述翻学(d escruotuve traslation studies, DTS)纯翻译研究面向过程的研究理论翻译研究终极目标普遍翻译理论(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ThTs)翻译教学应用翻译研究翻译政策翻译批评特定媒介理论特定区域理论特定层次理论部分翻译理论构成普遍翻译理论特定文类(或语类的)理论特定时代的理论特定问题的理论描述翻译学:描述现实生活中翻译这一特殊现象;理论翻译研究,运用描述翻译研究的结果,结合有关领域和学科的信息,推演出原则、理论、模式,以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
图里和描述翻译学
• 另外, 其研究的出发点为多元系统文化理论。描 述翻译研究以译文为导向, 最重要的是将翻译置于 译入语文化的社会和文学系统之中,正是这一系统 中的位置最终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
1980 年,图里出版了《翻译理论探 索》(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 一书,以求探讨发展 更全面的翻译理论,使翻译研究 的重点转为描述性研究。1995 年,他的专著《描述翻译研究及 展望》(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问世,集图里 14 年研究成果于一体,体现了他 的主要翻译思想。
描述翻译学派理论体系
埃文 - 佐哈尔
图里
勒弗菲尔
多元系统 翻译行为的规范 改写理论
• 描述翻译学的特点:
• 首先, 描述翻译学的目的是建立实证的科学翻译 学。图里指出“ 寻求普遍规律是任何学科的不变 目标和首要追求, 没有它们, 则任何的所谓理论和 科学活动都不可信” 他认为一门实证学科如果没
描述翻译学构建的方法论可归纳为三个 步骤
• 一是把文本置于译入语文化系统 内, 检验其重要性和可接受性
• 二是比较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 , 辨识译入语文本偏离源语文本 的动因, 从而抽象概括出翻译行 为规范
• 三是把所概括的规范确立为规约 未来翻译行为的规律。
图里试图描写、发现语言、文学、社 会各个方面控制翻译的规则,他的理论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决定译作的相 关因素,即制约因素的完整体系。他要 求译论必须包括文化历史事实,这些事 实即规则,他称之为“翻译准则” (Translation Norms)
吉迪恩·图里( Gideon Toury) 是以色列特 拉维夫大学( Tel Aviv University) 教授, 当今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发展 了特拉维夫学派著名学者埃文·佐哈 尔( Itamar Even Zohar) 提出的多元系 统理论,探索如何接受译语的文化背 景条件与特征,研究文化交际的规则 及翻译现象的规律。在研究的基础上, 他提出了有创建性的观点,在翻译领 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翻译理论的 发展做出了贡献。
论描写翻译学的翻译规范行为观
2008年10月号下旬刊摘要:描写翻译研究是西方翻译研究的最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规范”。
本文分析了Toury、Chesterman、Hermans等人的翻译规范研究,指出描写翻译学将翻译当作受规范制约的行为,这种观念对当代翻译研究做出了四个贡献:一是提供了一个可描写的具体对象,二是打通了翻译的文本研究与社会关系背景之间的联系,三是将译者的行为特点与语言特点统一在“规范”的概念下,使得翻译研究更具整体性,四是激发了后来的译者行为研究和翻译过程研究。
关键词:描写翻译学翻译规范翻译行为描写翻译学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
自20世纪70年代Holmes提出描写翻译研究后,以色列学者GideonToury沿着Holmes规划的翻译研究蓝图,以“翻译规范”为描写核心,开创性地开始了描写翻译研究。
Toury的研究影响深远,他的研究不仅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描写翻译行为的具体对象———翻译规范,其研究方法还激发了翻译行为的一系列研究。
从深层理论基础分析,描写翻译学是建立在将翻译视为一种受规范约束的行为的基础上的,它包含着行为理论中的规范行为观。
一、规范概念的引入与Toury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规范(norms)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以色列学者GideonToury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最先在翻译研究中引入规范的概念,用以描写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翻译行为表现出来的规律性(Baker,2004:163)。
社会学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规范的影响、约束,受规范约束的行为即是“规范行为”,是讨论得最多的行为概念之一。
“规范行为”的概念认为,行为者作为社会世界的成员,其行为受其他行为者的行为的影响,一个社团的行为者在行为上会表现出共性、规律性,进而形成行为的规范,因此社会世界是由各种行为的规范构成的,规范是社会群体的共识的体现。
在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都会对他人的行为形成期待,也会被他人期待,人们的行为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前提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行为者选择服从(或违抗)这个社会群体的规范。
图里和描述翻译学
图里试图描写、发现语言、文学、社 会各个方面控制翻译的规则,他的理论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决定译作的相 关因素,即制约因素的完整体系。他要 求译论必须包括文化历史事实,这些事 实即规则,他称之为“翻译准则” (Translation Norms)
图里14 年研究成果于一体,体现 了他的主要翻译思想。
描述翻译学构建的方法论可归纳为三个 步骤 • 一是把文本置于译入语文化系统 内, 检验其重要性和可接受性 • 二是比较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 , 辨识译入语文本偏离源语文本 的动因, 从而抽象概括出翻译行 为规范 • 三是把所概括的规范确立为规约 未来翻译行为的规律。
吉迪恩·图里( Gideon Toury) 是以色 列特拉维夫大学( Tel Aviv University) 教授,当今世界著名的 翻译理论家,他发展了特拉维夫学派 著名学者埃文·佐哈尔( Itamar Even Zohar) 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 探索如何接受译语的文化背景条件与 特征,研究文化交际的规则及翻译现 象的规律。在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 了有创建性的观点,在翻译领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 出了贡献。
描述翻译学派理论体系
埃文 - 佐哈尔 多元系统
图里 翻译行为翻译学的特点: • 首先, 描述翻译学的目的是建立实证的科学 翻译学。图里指出“ 寻求普遍规律是任何学科的 不变目标和首要追求, 没有它们, 则任何的所谓 理论和科学活动都不可信” 他认为一门实证学科 如果没有一个描述性分支就不能称其为完整和相 对独立的学科。 • 另外, 其研究的出发点为多元系统文化理论 。描述翻译研究以译文为导向, 最重要的是将翻 译置于译入语文化的社会和文学系统之中,正是这 一系统中的位置最终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
1980 年,图里出版了《翻译理论 探索》(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 一书, 以求探讨发展更全面的翻译理论 ,使翻译研究的重点转为描述性 研究。1995 年,他的专著《描述 翻译研究及展望》(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霍尔姆斯
霍尔姆斯认为, 描写、理论和应用是翻译研究的三大分支,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辩证的、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在为另两方提供资料,也都在吸取和 利用另两方的研究成果。 霍还指出,在三大分支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尚未提及,那就是翻译史 研究和方法论(元理论)研究。元理论研究关心的哪些方法、那些模式最 适用于哪个方面的研究(如翻译理论如何构建才最有效;用哪种分析方法 才能取得最客观、最有意义的描写结果等) 霍尔姆斯在早期的翻译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他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都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 而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又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 多个交叉相叠的系统组成,所以他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一术语。
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1. 多元系统论对文化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强调,扩大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围, 令翻译研究摆脱了应用导向,提高了它的 理论性和学术性;
1. 翻译研究范围的扩大。
2. 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左哈: 以色列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及翻译理论家,是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 学院教授。但严格说来,他是文化理论家而不是翻译理论家,但他 从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 ,左哈在研究希伯来文学的过程中建立了多元系统假说。 该假说主要反映在收集了他从1970年到1977年间撰写的论文的论文集 《历史诗学论文集》。
2. 在多元系统理翻译作品的轻视;
3. 多元系统理论反对以价值判断作为选择研究对象的准则,主张对中心和 边缘系统一视同仁,在意识形态的层次上直接提高了翻译的文化地位,并且 间接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
描写学派与图里
西方翻译研究, 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 研究,都是规定性的。 规定性研究的显著特点:定出一个规范,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不分工作 对象, 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在他们的翻译 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 这些研究 的缺陷: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多数译者究竟在干什么,究竟是 如何翻译,翻译的过程到底如何。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评述及其理论思考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评述及其理论思考[摘要]Toury的《描述翻译学及其他》是描述翻译研究的主要著述,标志着翻译研究从规定性研究向描述性研究的重大转向已形成。
本研究从描述翻译研究产生的起因开始,详细地介绍了该著述成书的背景及著作所包含的主要结构及理论内容,并就其基本理论框架进行了简单评述,对描述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及理论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描述翻译学;翻译研究;翻译实践;语境一、成书背景《描述翻译学及其他》(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Gideon Toury所著的一部翻译理论力作。
[1]图里教授专门从事翻译研究,是操纵学派的重要成员,主要著述除了《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之外,还有《翻译理论探索》(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及多篇学术论文。
[2]20 世纪70年代以前翻译研究主要是规定性的,即利用语言学的某些基本原理对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得出某种不变的规范、标准或理论,用以指导翻译实践[3]446,评判翻译作品,规约翻译行为。
这显然不是对翻译现象全面、正确的认识。
描述翻译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Holmes 1972年提出了翻译研究的图谱[4]67-80,他在其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把翻译研究分为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纯理论研究又分为描述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从此描述翻译研究开始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描述学派的阵营不断扩大,他们在翻译界的影响也不断加深[6]90。
Toury是其中主要的代表。
他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他早期的研究中(1972~1980),他曾与Even Zohar合作,基于多元系统理论的框架,主要从事翻译基础理论及文学翻译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
根据他多年翻译研究的总结和思索,[1]7-10对Holmes的翻译研究框架进行了阐释,认为描述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分支。
描写翻译学派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今西方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学派——描写学派的起源、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以及这个学派的特点。
文章论述了描写翻译学派对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文章认为描写学派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翻译定位、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并丰富翻译实践的手段。
关键词:规范;描写;翻译研究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the orig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des 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schools of though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 today. Following a brief des cription of its major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dwells on the school’s relevance to the Chinese translators. The point is made that the des criptive theory can explain the orientation of all kinds of transla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the field of study and enrich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in China.Key words: pres criptive; des 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如严复的信、达、雅,即用自己从翻译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浓缩成警句式的“标准”,传授给后人,让别人照着去做;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研究,如奈达的动态对等,即利用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翻译定义
1. 前苏联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2. 前苏联文艺学派翻译理论家索伯列夫说:“翻译的目的就是把一种语言中的内容和形式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3.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说:“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成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
”4. 尤金?奈达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Tran slation consists in 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messa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meaning , and secondly in style.《中国翻译辞典》(林煌天主编,1997)在引用了数位前苏联学者和尤金?奈达对翻译下的定义后,尝试着给翻译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 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这个比较完备的定义甚至不如《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辞典》的定义更句概括力。
George Steiner在其《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Aspects of Translation说:“按适当的理解,翻译是一个特定语言之内任何一次成功的言语行为所包含的交际过程。
”…translation, properly understood,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arc of communication which every successful speech-act closes within a given language.” (After Babel P. 49)尼兰贾娜(Tejaswini Niranjana):翻译自始至终是个政治行为。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要点笔记
5、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 1747-1814 )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 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 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 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 具有的通顺。
5
2、贺拉斯(Horatius) • 提倡“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这句话经常被 翻译家引用,“成为活译、意译者用来批评直译、死译的 名言 • 主张在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 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6
3、哲罗姆(Jerome) • 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并提出了 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 • 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提出“文学用意译, 圣经用直译”。
25
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
◆ 佐哈尔(Even-Zohar)创立的术语“多元体系”是指在一 定文化中始终存在着主要和次要的文学系统,而高雅文学 在其中又居于重要地位。在研究翻译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时,他指出,翻译文学并非在所有国家均处于无足轻重或 边缘的地位。翻译文学作品不仅引进新的思想,而且还提 供新的形式和模仿的样板。如果翻译文学在一个民族中处 于次要地位,译者就常常牺牲原作的形式,竭力使译文与 接受文化的现行标准保持一致。
15
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2、翻译性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技巧。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 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 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4、文本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描述翻译
描述翻译学的发展
直到60年代,麦克法兰的观点终于有了响应者。他 们是当时在阿姆斯特丹工作的美国翻译工作者和翻 译理论家詹姆斯· 霍尔姆斯以及一批捷克斯洛伐克学 者,其中包括列维、波波维奇与米科。 卡特福德响应麦克法兰,于1965年宣称它的《翻译 的语言学理论》是描写性的,但描写译学于1972年 霍姆斯发表论文《翻译的名与实》后被基本接受。
1、描述翻译学派描述的思想发端
背 景 3、描述翻译学的形成 2、描述翻译学的发展
描述翻译学派的思想发端
描述翻译学派的思想发端于50年代。1953年约 翰· 麦克法兰在杜伦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翻译的 模式”。麦克法兰在论文中指出,“否认翻译的 作用,剥夺某些译法把自己叫做翻译的权利,仅 仅因为译文没有做到在所有方面同时实现对等, 这是一种胡批烂评,简单易行,然而又是随处可 见。” 麦克法兰指出,对于同一部作品常常有不同的读 法,绝不可以认为有唯一的翻译,由于原文有不 同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从中产生出不同的翻译, 但没有一个翻译是理想的或真实的翻译。 意义既 然如此复杂、如此不可捉摸,我们便不可能从中 得出绝对翻译的绝对标准。
进入90年代以后,以巴斯内特与列夫维尔主编的论 文集《翻译、历史与文化》为明显标志,翻译描述 学派出现了文化转向,学者们开始把翻译放在政治、 文化的大背景之下研究,权利、摆布是他们的主要 议题,他们的研究另外还涉及女性主义与后殖民。 进入2000年,描述学派继续蓬勃发展。
吉迪恩· 图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专门从事翻译理 论研究的教授,操纵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主要著 述有《翻译理论探索》(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a Translation)、《描述翻译学及其他》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两书 以及多篇论文。
翻译理论流派
2011级外语(2)班:郑乾 1104015231翻译理论流派翻译是一们很重要的学问,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而他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下是一些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希望能让大家有一些大体的了解。
一:尤金;奈达(1976)根据各学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Nida,1984)四个基本流派。
二:埃德温‘根茨勒(Edward Gentzler)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1993)中依据各流派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
三、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2000)在《西方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全市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四、谭载喜(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研究学者)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布拉格学派、伦敦派、美国结构派、交际理论派四大学派。
五、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文学-文化学派;结构学派;社会符号学派。
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1、创始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2、主要成员: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主要论点:(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3、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罗曼•雅可布森。
简介: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翻译理论3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3.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在语义上和句法上非 常困难,有关的一般水平的读者有可能放弃对这 种困难设法加以理解,那就必须对译文作某些改 变并在导言或者脚注中表明那些改变的性质;
4.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翻译有可能引起原语文本 联想意义的严重误解或者在原语文本风格值的恰 当欣赏上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就应当作些反 映原文本联想意义所必需的调整;
Implies different degree of adequacy from minimal to maximal effectiveness on the basis of both cognitive and experiential factors.
A minimal level of (realistic)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
3. If a close, formal translation is so semantically and syntactically difficult that the average person for whom the translation being made is very likely to give up trying to understand it, certain changes are warranted.
描述翻译理论
描述翻译研究的发展:描述翻译研究的思想发轫于上个世纪50年代。
1953年,约翰·麦克法兰(JohnMacFarlane)1972年,霍尔姆斯( James Holmes)在其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提出了令翻译研究界振聋发聩的翻译研究图谱,并在其中确立了“描述”性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
而在图里(Gideon Toury)发表了系统勾画描述翻译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重点及框架的《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一书之后,描述性翻译研究逐渐开始了对长期以来占据翻译研究中心地位的规范性研究的“抢班夺权”,“描述”成为了翻译研究中的新趋向。
詹姆斯·霍尔姆斯詹姆斯·霍尔姆斯 (1924-1986)是美籍荷兰学者,英-荷诗歌的杰出翻译家,长期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工作。
他的主要论文都收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他整理的集子《文学翻译和翻译学论文集》(1988)里。
其论著《翻译研究的名与实》(1972)被认为是翻译研究派的成立宣言,是翻译研究派的奠基之作。
主要对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名称、性质、研究领域、问题置以及学科范围提出了创建性意见。
他还提出了翻译研究这一新领域涉及的范围及结构模式,认为该研究方法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实践,研究的对象是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出现的译文。
他最终认为“Translation stududies”(翻译学)是术语中最适合的名称。
性质:实证学科研究范围:面向产品的研究面向功能的研究描述翻学(d escruotuve traslation studies, DTS)纯翻译研究面向过程的研究理论翻译研究终极目标普遍翻译理论(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ThTs)翻译教学应用翻译研究翻译政策翻译批评特定媒介理论特定区域理论特定层次理论部分翻译理论构成普遍翻译理论特定文类(或语类的)理论特定时代的理论特定问题的理论描述翻译学:描述现实生活中翻译这一特殊现象;理论翻译研究,运用描述翻译研究的结果,结合有关领域和学科的信息,推演出原则、理论、模式,以解释和预测翻译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merica in the early 1960s
Literary-oriented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Emphas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lated texts and the target culture • Main representatives:
Advantages and Weakness of Andre Lefevere’s Theory
Weakness: 1.His theory blurs the traditional borderline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recreation. 2.Non-literary forms of rewriting are completely ignored in his study. 3.In attempting to address the importance of sociocultural context, he tends to downplay the function of linguistic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actors influencing Pound’s rewriting of Cathay Patronage
ST: 借问谁凌辱? 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 劳师事鼙鼓。 TT: Who brought this to pass? Who has brought the inflaming imperial anger? Who has brought the army with drums and with kettle drums? Barbarous kings. In the four lines of ST, there is only one question mark, but in Pound’s translation (TT), three ―Who‖ and question marks are used. Through this repetition, Pound vividly depict the scene of battlefield and intensified people’s hatred against the barbarous enemy.
Advantages: His theory of rewriting broaden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and allow us to explain some translation phenomena by examining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a translation is done.
Itamar Even –Zohar, Gideon Toury Andre Lefevere Etc.
•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 in late 1970s.
What are Descriptive Approaches?
Adopted by Literary-oriented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ommon view
实例:庞德对《华夏集》中诗歌的改写
1、To promote his imagism, he has not only chosen to translate Chinese poems with dense images, but also adopted various measures to highlight images in the original poems. 2、Pound makes several fruitful attempts to imitate the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so as to highlight images.
Constrains of Rewriting
Constrains within the literary system
1.Ideology: political sphere, form, convention and beliefs in the original text 2.Poetics: (1).literary devices, genres, motifs, prototypical characters, situations and symbols (2).social system as a whole
吉迪恩· 图里 描写翻译理论
以色列 特拉维夫大学 (Tel Aviv University)
Toury 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前提,集中研究翻译如 何受到译语文化,特别是译语文学传统的影响
主要思想: A.对描写性研究的重要性的论述 B.译入语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C.翻译规范理论 其目的不是为了制定翻译规则,而是找出在翻 译实践中译者普遍遵守的规范。 打破了传统译论的忠实对等的理想化观点和规 约性的特点,在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考察翻译过
Constrains outside of the literary system
3.Patronage: power from individuals, a group people, media, institutions
Advantages and Weakness of Andre Lefevere’s Theory
层微 面观
首要规范
源语文本 (ST)
Adequate translation foreigniz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译语文本 (TT)
Acceptable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There was a touch of paternal contempt in it, even toward people he liked— and there were men at New Haven who had hated his guts.‖
实例:庞德对《华夏集》中诗歌的改写
.1、 ST: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 walls, 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 2、ST: 惊沙乱海日。 TT2: Surprised. Desert turmoil. Sea sun
程
翻译规范理论
初始规范:目标与文化在某一时期 内的翻译政策,能够影响到翻译的 选材,比如目标语文化能够接受什 么类型的作品,作家和流派 首要规范:译者选择遵守源语还是 译语文化的语言规范,以及能不能 重译 操作规范:翻译技巧和策略,决定 译文的整体结构,语料选择和语言 组织等
宏 观 层 面
• • • • Non-prescriptive strategy-thus Descriptive Target-oriented Functional Systemi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的 影响
简介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应视为系 统而非由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才能得以充 分的解释。这些系统各自有其不同的行为模式,却 又相互依存,且共同构成一个有组织的“大多元系 统”。 因此,各种符号现象,即文化、语言、文学与社会 等由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形式,只有当做系统而不 是毫无联系的因素构成的混合体时,才能得以更充 分地理解与研究
文化地位对翻译的影响
反之,如果源语比译入语的文化地位低,译 者往往表现得更为保守,倾向于采取归化的 策略,以维护译入语的稳定性与纯洁性。此 时,译者更强调译文的可接受性。 日本早期对外来语的翻译都是按日式汉语的 形式进行的而二战后则大量出现直接日式外 来语
Gideon’s Toury’s DTS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Andre Lefevere
Andre Lefevere(1945-1996), a Belgian-born scholar, work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ermanic Languages and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Taxes until his unexpected death in 1996.
对翻译的影响
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纳入到一个宏观的社会 文化语境进行研究,使翻译研究从传统的对 文本进行孤立的、静态的对比中解放出来, 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文化地位对翻译的影响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往往受译入语与源语文化 之间的相对地位与强弱的影响。如源语比译入语文 化地位高,翻译时译者往往倾向于采用异化策略, 更可能地接近原文,也就是说,译文在复制原文的 文本关系时的充分性的可能性更大。 清末民初大量日式汉语通过翻译方式被引入到中国 如: 民主 法律 科学 体育 健康 麻醉剂 中国有些文人也在直接使用舶来的汉语如:鲁迅的 费尔泼赖 中国民间对外来词语的接受:嘎斯
Rewriting
Lefevere in his assay ―Why Waste our Time on Rewrites? The trouble with the Role of Rewriting in a Alternative Paradigm‖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notion of ―re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