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
【精品】【北京A版】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特点 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鲜明的 民族性 形式 传统 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 文艺 传统 思想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 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之一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中 国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考政治(北京专用)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考点清单
考点一
基础知识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① 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②
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都有其共性
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为 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中华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怎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①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 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 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2020年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第十节 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见诸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2)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意义和原则(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的是()A.民族节日B.传统思想C.文化遗产D.宗教信仰2.(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变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C.认同并接受所有的民族文化D.各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和吸收3.(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对待文化多样性,不正确的主张是()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互相借鉴,取消差异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4.(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易错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 进步的重要动力。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 的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易错 2】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稳 定 性 是 从 纵 向 的 角度 及 历 史 的 角 度 来 说 侧重点 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 不同 由过 去 到 现 在 具 有 历 史 继承性
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 来说的, 是指一 个 民 族 文 化 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 之处
科学精神: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2018 年 4 月选考,23 2 分 考点三 选择题 中 《 中国故事》
政治认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科学精神:观察和理解文化现象
2017 年 11 月选考,23 2 分 考点二 选择题 中 老城保护
科学精神:观察和理解文化现象,以建设性批判的态度,回应 社会转型的复杂变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
含义 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 地位
要动力
发展本民 族文化的 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 社会生活、维持 社 会 稳 定 的 重 要 作 用, 是 本 民 族 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 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各民族文化只有不断交流、借鉴和融合, 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 的发展与繁荣。
②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 和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
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一个体系:多个角度着手,全面梳理文化发展措施2.(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原因 a .共同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 .具体原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②要求: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发挥其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文化创新既要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为根基,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既要反对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面肯定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①原因:这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这是加强文化交流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利于吸收各国的优秀成果;这是推动文化创新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利于我国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②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积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以更好地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既要以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要反对拒绝任何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2020届一轮复习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真题回顾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真题回顾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
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②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
故选B。
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知识。
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可见,这说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故①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排除④。
故选A。
3.【答案】B【解析】先后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其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基因,①④正确切题。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社会实践,而非品牌的认定,②说法错误;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会受到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答案】D【解析】美国的高中开设中文课程,并且选修人数不断增多,体现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A选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侧重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两者都体现文化交流,但在方向不同,排除;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侧重对本民族内部而言,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B错误;材料强调汉语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C 犯了夸大的错误,并且侧重政治意义,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的高中开设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汉语并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互动,有利于增进美国青年人对中国的了解,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贡献,说明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符合题意。
2020年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第十节 文化传承和创新
考点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见诸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2)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意义和原则(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的是()A.民族节日B.传统思想C.文化遗产D.宗教信仰2.(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变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C.认同并接受所有的民族文化D.各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和吸收3.(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对待文化多样性,不正确的主张是()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互相借鉴,取消差异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4.(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考
解析:ACD 材料中均未体现,不选;B 说法正确且 与题意相符,应选。 答案:B
3. (2012 年 6 月· 广东学考单选Ⅰ)我国历代志士仁人、 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 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外域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 展作出了贡献。这说明( )
①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②不同文 化在传播和交流中可以相互借鉴 ③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④各国文化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 展和进步
解析: A 观点错误,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大众传媒不仅仅是网络;B 观点错误,传统媒体不会被取 代, 也不会消失;C 观点错误,பைடு நூலகம்错在唯一, 它是重要手段; D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答案:D
4.在“中英文化交流年”期间,中英两国分别举办 了“英国文化季”和“中国文化季”活动。这不仅是推动 中英两国的传统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事, 也是增进两国人 民的悠久和深厚友谊的大事。我国在中英文化交流中,应 该( ) A.平等交流、和睦相处,认同外来文化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汲取外来文化 C.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 D.取长补短、积极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我国在中英文化交流中,要做到求同存异、 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故 C 项符合题意;不能对 所有外来文化都“认同” ,A 项错误;我们要汲取国外文 化的有益成果,B 项说法不准确;D 项中的“弘扬传统文 化”与题意不符。 答案:C
双项选择题 5.目前,手机短信已成为最迅捷、最广泛、最有效 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它的最大特点 是( ) A.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 B.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 C.具有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让人回 味无穷 D.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具有 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政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业水平过关(十)一、单项选择题Ⅰ1.“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同庆中秋节是()A.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民族身份的唯一标志C.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源泉D.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解析:“举国同庆中秋节”即庆祝民族节日,故A符合;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A2.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
这说明()A.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属于人口迁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项即可。
答案:A5.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
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
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
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
2020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Ⅰ1.“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同庆中秋节是( )A.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民族身份的唯一标志C.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源泉D.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解析:“举国同庆中秋节”即庆祝民族节日,故A符合;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A2.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
这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属于人口迁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项即可。
答案:A5.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
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
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
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试卷及答案(十):文化传承与创新(必修3)
阶段验收评估(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10周年。
为纪念《公约》通过10周年,6月14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
本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这启示我们对待文化遗产()A.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和保护B.要对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D.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土耳其与中国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历史,丝绸之路象征着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文化交流。
2013年3月21日,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活动将走进中国的12座城市,届时来自土耳其的艺术家将为中国民众展现土耳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现代艺术作品。
加强中土文化交流()①是促进两国文化趋同,消除误解的举措②是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增进理解的体现③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动力④有助于发展两国经济政治关系,增进友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 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
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
这说明()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飞船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飞船内,为地面的中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有趣的太空实验课。
悬空打坐、大力神功、圆周运动的单摆、不变轴向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膜、红扑扑的水球……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在趣味与惊奇中完美展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联考质检卷精编10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
文化传承与创新1.自1976年起先,秦兵马俑独立或参加展览,已在41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展出,每到处就引起轰动,海外观众总人数超过2000余万。
这充分体现了()A. 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B. 中华文化具有包涵性C.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一系列微纪录片作品接连上线,快速赢得全网关注和转发,让网友们在第一时间见证一个个真实的“抗疫时刻”。
这些作品主题显明、制作精良,以“短平快”的方式,用真实的影像力气和饱满的情感抒发,增加人们同舟共济、英勇斗争的信念,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大众传媒已发展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借助现代科技,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局限③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选择、传递、创建助功能④犹秀的文化以其特有的感召力成为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李子柒是一个美食博主,她依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确定选题拍摄短视频,烧制各种中华美味佳肴,生动演绎了传统文化的美,收获了国内外众多粉丝的好评。
正如央视评价:李子柒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今日起,像李子柒一样酷爱生活,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李子柒的故事反映了()①借助大众传媒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应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同等原则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表明()①文化创新要面对世界,博采众长②文化创新要为社会实践服务③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5.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传统古村落所蕴含的传统建筑风貌、地方文化习俗等正遭遇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必需加强爱护。
2024年新教材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测评含解析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行替代。
“文艺的作用不行替代”是因为( )A.确定的文化只能由确定的经济所确定B.文化能够赐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C.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解析:确定的文化由确定的经济、政治所确定, A项错误;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重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B项正确;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项错误;不同性质的文化的作用不同,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而落后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起阻碍作用,D项错误。
答案:B2.2024年1月11日,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觉初评候选项目名单。
该遗址的挖掘成果表明河姆渡文化干脆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轴线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向前延长1 000多年。
材料表明( ) A.精神产品凝合在确定的物质载体之中B.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历史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历史文化促进当下和将来的发展解析:材料中强调遗址的挖掘成果表明河姆渡文化干脆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表明精神产品凝合在确定的物质载体之中,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3.作为近代思想史开风气的人物,梁启超关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言论成为治疗国民思想疾病的良药。
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
欲建立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
”“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确定了(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文化可以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干脆转化为物质力气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D.思想文化的旺盛确定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解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必需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气,B项中“干脆转化”的说法错误。
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3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A.①③ C.①④
B.①② D.②④
解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推陈出新,革故 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 述错误。 答案:A
“图示法”区分传统文化的特征
1.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 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错因分析 ]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错因分析]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 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3.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的重要标志。 4.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 错因分析 ]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精华。
5.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 错因分析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 族性。
B.传统思想 D.传统建筑
解析: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 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的是传统思想,故 B 正确。 答案:B
3.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 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 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 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1.(2017 年 6 月· 广东学考单选Ⅰ)下列选项中,以其 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而 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标志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答案:B )
2.(2014 年 6 月· 广东学考单选Ⅰ)下列对我国传统文 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2020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Ⅰ1.“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同庆中秋节是( )A.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民族身份的唯一标志C.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源泉D.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解析:“举国同庆中秋节”即庆祝民族节日,故A符合;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A2.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
这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属于人口迁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项即可。
答案:A5.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
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
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
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5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练习含解析
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练习1、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
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2018年,广西将完成三江侗族村寨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和三江侗族村寨申遗文本编制,并与湖南等侗族村寨联合申遗省区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申请报告,力争列入国家2020年推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这样做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有利于研究侗族文化的演进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有利于增加所有居民的收入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3、中国围桌而食,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显现一种独立性。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形,更注重饮食文化;西方饮食,讲究营养搭配,更注重养生。
这直接表明()A.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 要培育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C.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D. 社会实践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4、一座城市的记忆,往往源自一些特殊的文化符号。
杭州那条“文艺范”的地铁,从壁画泥雕到水墨石凳,无处不在的“江南风”让人们在地下空间也能欣赏到风景。
而为了留住这些文化记忆,杭州舍弃的广告收入每年至少有2000万元。
杭州市的这一做法()①坚持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③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④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焕发出生机。
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60)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精练(含解析)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B.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现代社会传媒对于信息的传播已经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D.大众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
"闯关东"的人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
"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贸活动B.人口迁徙C.教育D.口语传播3、2018年7月,以“新时代、新阅读”为主题的第二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深圳举行。
本届书博会积极发扬高新技术优势,力求全民阅读和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展会期间,书业论坛共同探讨了智能科技与书业乃至文化综合体的融合发展动态和应用。
全民阅读和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①有利于人们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享受阅读的快乐②有利于发挥科技在大众阅读中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③会导致传统书业逐步退出文化市场④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前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机智过人》是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内首档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挑战类节目,是中国科学领域与传媒领域一次深入合作,更是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发精英和科技项目的巅峰盛典,标志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新高度。
《机智过人》第一季获“年度匠心视效节目”奖。
第二季着重突出“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主题。
这体现了( )①在当代,文化的价值在于和科技相融合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③科技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④文化发展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开发创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在2018年的两会期间,教育部长提出“重振师道尊严!”他认为,师道神圣,不可违反。
要改善优化教育环境,一定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含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单选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创迹,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③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义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
《诗经》《论语》《塔木德》《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从中得到的启示是()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文字和书写的发明,使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编撰和阅读书籍成了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累积、传承增长的重要方式。
这说明()A. 书籍一直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B.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和媒介C. 经验和知识的累积离不开文字和书籍D. 书籍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4.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成分,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
有人据此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这一观点()①忽视了古代教育思想的消极作用②理清了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③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④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相对稳定性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透过下图可以看出()①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文物是中华文化文脉赓续、博大精深的重要物证③作为“活”着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文物在博物馆的展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6.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衡水中学专用精品.doc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漳州八宝印泥创始于清康熙年间,由药商魏长安在制作八宝药膏的基础上研制而成。
现今漳州生产的八宝印泥闻名于天下,是中国书画家酷爱的文房用品。
现在已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表明( )①八宝印泥是闽南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 【解析】本题考查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错误。
②③④符合题意。
,既为中国与世界互联网互通搭建了国际平台,也为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搭建了中国平台。
两个平台的搭建( )A.拓宽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B.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特点,保障了各民族文化权益C.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融合,重塑了互联网文化秩序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
由材料可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在中国与世界互联网之间搭建了平台,拓宽了文化传播的空间,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 项正确。
B、C两项与题意无关;这两个平台的搭建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但并没有重塑互联网文化秩序,D项错误。
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 )①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同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世界文化的共性,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与题意不符。
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聚焦武汉市“晨读经典”,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点赞。
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Ⅰ1.“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同庆中秋节是( )A.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民族身份的唯一标志C.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源泉D.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解析:“举国同庆中秋节”即庆祝民族节日,故A符合;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A2.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
这说明( ) A.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属于人口迁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项即可。
答案:A5.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
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
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
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
(江苏专用)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2016 江苏单科,24 2 分 考点二 选择 易 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的规范作用
2015 江苏单科,20 2 分 考点二 选择 易 2015 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
总计
次数 总分
12 次 28 分
考点一,考查 1 次、2 分;考点二,考查 7 次、18 分;考点三,考查 4 次、8 分
注意:文化传播的途径不只局限于以上三个方面,小到亲朋 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 化传播的途径。
4.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传 播 的 途 径 是 指 与 人
含 们进行文化传播相关联的 义 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
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区 别
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
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
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 态度
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①基本态度: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具体要求:在 文 化 交 流 中, 要 尊 重 差 异, 理 解 个 性, 和 睦 相 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教育是文 化传 播 的 又 一重要途径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Ⅰ1.“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同庆中秋节是( )A.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民族身份的唯一标志C.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源泉D.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解析:“举国同庆中秋节”即庆祝民族节日,故A符合;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A2.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
这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属于人口迁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项即可。
答案:A5.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
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
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
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
不同国家饮茶文化各有差异是因为( )A.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C.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D.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解析:A与题干要求无关;CD是文化差异的表现,故不符。
答案:B6.有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它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B.是片面的,它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C.是错误的,它没有看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D.是全面的,它客观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析: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而没有看到消极作用,因而是片面的。
A、D两项错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传统文化的作用没有关系,排除C项。
答案:B7.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
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解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推陈出新,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是对文化创新重要性的考查。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②的说法正相反,是错误的,不选。
答案:B9.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印刷术的发明B.电子和网络的发展C.印刷媒体的推广D.报纸、杂志等的出现解析:依据教材可知,C符合题意。
答案:C10.“抬头看春晚,低头抢红包”,人们“点、按、戳、摇”各尽所能,“抢红包”成为狗年热词。
春节派红包的习俗始于压岁钱风俗,流传至今少说也有近千年历史了,原本是长者向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在狗年到来之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
这说明( )A.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C.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解析:春节派红包的习俗始于压岁钱风俗,在狗年到来之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项符合题意。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A项错误。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但不是根本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B项错误。
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C11.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同时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大大加快。
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 )A.欢迎世界一切文化在中国的传播B.防止外域文化冲击中华文化的传统C.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决定作用D.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动学习先进文化解析:我们欢迎世界一切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项说法错误;B项是封闭主义的表现,不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决定作用;D项说法正确。
答案:D12.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既极大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也为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体现了科技进步( )A.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B.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C.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D.往往会催生社会变革解析:材料强调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C项说法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D项说法错误。
答案:C13.“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丧失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
中华文化要进行创新,就必须(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立足实践,服务于实践④吸收人类一切文化成果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人类文化成果有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④说法错误,不选。
答案:B14.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
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两重性,③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应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说法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A15.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
对此( )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②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④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全面接受外来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②不选。
“汉语”不是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与题意不符,④不选。
①③正确,故选B项。
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16.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着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③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④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解析: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说法正确;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人们又享用着文化,感受文化的影响,③说法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立足点,④说法错误。
答案:D17.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
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解析:由与西方艺术风格不同可知,D符合题意。
答案:D18.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吴文化的创新品格,有助于促进吴地经济发展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这主要说明( )A.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B.文化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解析:题干主要强调文化创新对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意义,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
答案:D19.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解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故B正确;A不符合题意;CD说法错误。
答案:B20.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同,建筑材料、结构也有所不同。
杭州市文物保护部门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了专属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都能有的放矢,修旧如旧。
该做法能够( )①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③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④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杭州市保护历史建筑的措施能够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①②符合题意;杭州市保护历史建筑的措施是“修旧如旧”,这并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答案:A21.《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