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 (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2、直角的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2、直角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a12d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f.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2、直角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标示器测量物体表面的角,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角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活动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在一年级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直角的定义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标示器测量物体表面的角。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标示器测量物体表面的角。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直角的定义,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和识别直角。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角的探究兴趣。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角的特点。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理解直角的定义。
六. 教学准备2.直角标示器3.生活情境图片4.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发对角的探究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直角的定义,呈现直角标示器,引导学生观察直角标示器上的直角符号,让学生认识到直角的特点。
3.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每组用三角板和直角标示器测量物体表面的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测量角。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90bf733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e.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各种角,并能用角的特征来描述和比较角的大小。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空间观念,但对于角的概念可能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直观形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角的存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
2.让学生能够用角的特征来描述和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够用角的特征来描述和比较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角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角的实物和图片,如三角板、钟表、剪刀等。
2.准备角的大小比较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
3.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各种角的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角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尖尖的角,从而引出角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角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同时,展示各种不同的角,如锐角、直角、钝角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角。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一量每个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角的大小,判断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钝角。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角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等。
通过这些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角的概念。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e4a3aa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f.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2)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特征。
2. 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3. 角的度量:学习使用量角器,学会测量角的大小。
4. 角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生活中的角类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特征,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角。
2. 学会使用量角器,能够测量角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定义,学会使用量角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量角器、三角板、图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角,如黑板角、桌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特征。
2. 讲解角的概念: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向学生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分类角:展示各种类型的角(直角、锐角、钝角),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它们。
4. 学习使用量角器: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角的大小。
5. 角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生活中的角类型等。
6. 随堂练习:教材第36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直角:9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3. 角的大小比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角属于哪种类型?30°的角是()角。
120°的角是()角。
90°的角是()角。
2. 答案:30°的角是(锐角)角。
120°的角是(钝角)角。
90°的角是(直角)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概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2)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2)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74fc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7.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2)西师大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2课时,主要学习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各种角,并能够用角的名称进行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难点: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各种角,并能够用角的名称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课件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三角板,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板上的角。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板上有锐角、直角和钝角。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打开学生用书,自主学习第2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互相演示、讨论,进一步巩固对锐角、钝角和直角的认识。
4. 教师讲解:在学生初步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我对角的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巩固对锐角、钝角和直角的认识。
6. 课堂小结:在课程结束时,我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锐角:大于0°,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识别下面的角,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答案:锐角、直角、钝角2. 题目:请在纸上画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随堂练习,学生对锐角、钝角和直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2西师大版优选教学课件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2西师大版优选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1034ce770bf78a6529546c.png)
12.没有预谋的闲聊空谈,却生出实际漂亮的事情来。如同野游采摘到美味的山果。 13.一张好碟,自己单独看一次,和自己喜欢的人看一次。
6.站在温暖的窗户后面欣赏大雪最初的样子:轻盈、迷蒙、笼罩大地,洁白还无人践踏。 7.喝酒的时候,是心在应对,而不是肠胃在应对。如同焚香,要的只是一种香的氛围,而不是把香氛当氧气,这也是酒逢知己饮的本意。
8.有很够分量的情敌,你却不战而胜,似乎比用大笔钱买到极昂贵的东西还快乐。这是棋逢对手或物有所值的含义之一。 9.生命中永存一个可以单相思的人,又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那种情怀,美中不足的生活就有了完美的寄托,如同诚信基督的教徒有一个上帝。
这个男生实在是非常清秀,白衬衣蓝色牛仔裤,在夕阳下眯着眼睛轻轻地笑。他朝她伸出白葱样修长的手拉她起来。那一瞬间,蕊敏的目光怔怔的,很像电视里的慢镜头。路边的野姜花开得很艳,蕊敏傻傻地说,我没钱。 男生捂着胸口装很受伤的样子,眉眼笑成一团。他说,把你的IP卡,IC卡,IQ卡通通交出来……呵呵,我还以为你要跳河,准备英雄救美,结果你把我当劫匪了。不过,就算是匪徒劫财劫色也轮不上你吧! 他笑得花枝乱颤,看得蕊敏目瞪口呆。突然想起落出来的不及格的数学试卷,赶紧扑过去藏起来。
蕊敏问她,数学成绩和暗恋相比哪个更重要些?还没有等亚宁回答,她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上数学课的时候脑袋里乱七八糟的,不晓得装的是习题还是那个人。 亚宁长长地哦了一声,非常肯定地说,蕊敏,你也暗恋了!
蕊敏的眼泪吧嗒地落了下来,亚宁也哭了。两个人抱在一起,非常伤心。心里明白,暗恋是一件很难承受却又有小小欣喜的事。 因为这份心思,生活有了不同。确切地说,有了很奇怪的行迹。蕊敏和亚宁常在人群里交换一个莫名的眼神,蕊敏知道,亚宁在想那个人。她们喜欢独处,有了忧伤,会敏感,会发呆,会在下雨的时候写一些很酸的文字,也不再爱吃棒棒糖。而亚宁,在听见播音室传来的声音时,奉为天籁。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50572be7172ded630b1cb698.png)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
●○教学目标①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③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三角板、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等的角。
学生每人准备:一条绳子、不规则纸片、两个硬塑料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①师: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
(播儿歌)“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
小朋友起得早,正在校园做早操”。
(课件出示“校园的早晨”图片),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些什么?学生汇报:a.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b.这里的小朋友在做操。
c.一位老爷爷正在修剪树叶。
d.一位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
……②师: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这样的图形。
(电脑出示红色的闪动的角)。
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闪动的角)。
你们认识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专家评析静态的图片配以欢快的儿歌,很快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角”,学生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教师在实物情境的基础上展示出角,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引导探究①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a.找角。
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
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
(学生活动)b.汇报。
师:哪个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们找到了哪些角?(汇报时,可以有情境图片上的角,也可以是周围物体上的角)学生汇报:◆球门上有角,爷爷的剪刀上有角,老师的三角板上有角,表的两根针形成一个角……◆剪刀上有角,饮料的吸管形成角,水龙头上有角……◆课桌上有角,数学书上有角,把手展开也会形成角……②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a.师: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电脑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9e60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02.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4. 角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观察它们的开口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单位。
2. 能够识别各种角,并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钝角和直角的区分。
2. 教学重点:角的分类和度量,角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角,如窗户、门、桌子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角的概念讲解:通过教具演示,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角的分类: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并通过教具展示各种角,让学生能够识别它们。
4. 角的度量:讲解角的度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并通过教具演示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5. 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比较不同角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画出各种角,并标明它们的名称。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4. 角的大小比较:观察开口大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并标明它们的名称。
(2)用量角器测量教室里的一些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锐角:开口小的角。
直角:开口等于90度的角。
钝角:开口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2) 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2)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c1f41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f.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2)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增强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含义,角的各部分名称,用三角板画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含义,掌握角的画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角?2. 探究新知(1)角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角的定义。
教师总结: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共同的起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各部分名称a. 教师出示一个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b. 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c. 教师讲解角的度数,让学生了解角的度数表示方法。
(3)用三角板画角a. 教师示范如何用三角板画角。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三角板画角。
c. 学生独立用三角板画角,并标出顶点和边。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画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说出它们的度数。
(2)让学生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角的含义,掌握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用三角板画角。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布置作业的要求)1.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角,与家长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8356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c.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2)西师大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2)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二部分。
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角的概念,学会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并且能够用语言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2. 学会用语言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3. 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难点: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并用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具: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
2. 学具:每个学生一份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一下他们看到的角。
然后我会问学生们,他们认为这个角是什么类型的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2. 讲解:我会利用教具和PPT,详细讲解角的概念,以及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我会用实际的模型和例子,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角的概念。
3. 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用语言描述不同类型的角,并比较角的大小。
我会分组让学生们互相练习,并给予他们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角的概念2. 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3. 比较角的大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一下你生活中见到的不同类型的角。
2. 画出三个不同大小的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度数。
答案:1.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不同类型的角,比如门的角是直角,三角板的角是锐角和钝角等等。
2. 学生们可以画出三个不同大小的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度数,比如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如果学生们还有困难,我会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再次讲解和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PPT课件2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PPT课件2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e2013952d380eb62946db6.png)
2。
读作: 角2。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手退
尺
谁聪明谁来猜
?
猜
一
猜
钝角
猜
一
猜
?猜Leabharlann 一猜直角猜
一
猜
?
猜
一
猜
锐角
猜
一
猜
?
猜
一
猜
钝角
猜
一
猜
?
猜
一
猜
锐角
猜
一
猜
?
猜
一
猜
直角
判断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一个正方形,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二 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 2 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2)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 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练习本
折一折
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角,摸一摸,说 说有什么感觉和发现。
量一量下面三个角,你有什么 发现?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直角
锐角
钝角
4
认一认,填一填。
②④ ⑥
①⑤
③⑦
画一画
操作说明 请点击
边 2 顶点 边
1. 点击手形。 2. 点击右下角的尺字,再点击手形。 3. 点击右下角的尺字,再点击手形。 4. 点击右下角的尺字,再点击右下角的手退二字。 5. 点击角的顶点,再点击两条边。 6. 连续点击读法。 注:如果要重画角,手形先不退出,重复以上 点击动作。 点击消失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da198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9.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2 人教新课标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介绍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区分它们。
3. 角的度量: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量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理解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
2. 培养学生使用量角器量角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以及量角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识别锐角、直角、钝角,并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进而引入角的概念。
二、角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锐角是大于0度而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等于90度的角;钝角是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
三、角的度量(10分钟)1. 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掌握量角器的使用。
2. 进行角的度量练习: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并记录下角的度数。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巩固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2. 进行角的度量练习,提高学生使用量角器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锐角:大于0度而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3. 角的度量: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2)](https://img.taocdn.com/s3/m/371245c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3.png)
(1)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 (2)用三根小棒能摆几个角?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张开你理想的翅膀,
想一想一张正方形的纸剪 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看谁的剪法多。
想一想
.
. 这 些. 都 是 角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理解》 (2)
红领巾
边 顶点
边
边 顶点
边
边 顶点 边
角各部分的名称
边
顶点
边
角 :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下面哪些是角?是角的请在编号下打 √
①
②
③④
√
√⑤
⑥√ √⑦
猜一猜: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理解》 (2)
做一做
你能用两根连接棒做一个角吗?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 大小有关。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画一画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 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下面图Fra bibliotek中各有几个角?
4个
3个
10个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43805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f.png)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角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引入角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角的存在,如墙角、桌角等。
2. 学习角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并掌握角的特征,如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角的度量: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了解度、分、秒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特征,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角的概念,探索角的特征。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角的概念和特征。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角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并掌握角的特征。
3. 角的度量:学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了解度、分、秒的概念。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角的认识,有哪些收获。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在角的初步认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探索角特征过程中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
3. 注重学生对角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四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1730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f.png)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四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四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四篇1教学目标:1、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引导学生画角,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指名学生汇报。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角吗?指名学生汇报,课件闪动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1)出示三角尺,请大家摸一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
(角有尖尖,角的两条边直直的……)(2)谁来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有学生只摸到角的顶点处)学生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指指看。
(学生会指着两条边)(3)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习:(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2、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教师演示滑动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点击课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吸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吸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分享交流,合作探究:
对子相互检查,小组内交流。.
四、当堂检测
1、 完成P40页的1、2、题。
2、 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 学生创作画。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
学校:大庆路小学备课组长签字:蹲点领导签字: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课时
1
课型
综合练习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我会展示
班级
小组
姓名
主备人
程桂丽
复备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学习过程
师生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 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拿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3)、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