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建构筑物加固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建(构)筑物加固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区间隧道与建筑关系及处理图》。

2、《区间平、断面图》。

3、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1.2、注浆加固原则及要求

1.2.1、地面建筑物加固原则

1、根据地面建筑物与盾构隧道的关系位置,确定加固的方法和范围。

2、施工方案应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具备优化能力。

3、施工方案及措施必须满足城市环保及节能要求。

1.2.2、地面建筑物加固的要求

1、加固后的土体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自立稳定性。

2、采用压密-劈裂注浆法,袖阀管注浆,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

3、注浆孔深度为建筑物底表面下3m,钻孔间距为1.0m,袖阀管直径为50mm,注浆内管直径为25mm,双栓塞。

4、注浆浆液配合比设计: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W: C=0.8:1,35Be'水玻璃浆双浆液配比:1:(0.5~1.0)。

5、实际注浆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二、工程概况

隧道下穿的人行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底板为500mm的钢筋砼,砼标号为C30、S8,通道最低处为泵房,与隧道净距为3.04m;此处隧道地层为:2/3的(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下部1/3的(4-1)粉细砂层;

下穿排水箱涵为区域主排污渠道,宽10.7m、深2.7m,埋深4.85m,底部为钢

筋砼结构,侧墙为砖砌结构,与隧道斜交,底部距隧道顶10.7m;盾构下穿排水箱涵时相应的地层底部1/3的(4-1)粉细砂层,上部2/3为(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

三、地质概况

3.1、工程地质概况

建筑物地基以下3m范围内土体主要为杂填土、粘土、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

杂填土:松散,由粘性土、砂土与砖块、碎石、块石、片石、炉渣等建筑及生活垃圾混成。

素填土:松散,以粘性土及砂土为主组成,混少量碎石、砖瓦片等。

粘土:黄褐~灰褐色,可塑,中压缩性,含铁锰氧化物。

淤泥质粉质粘土:褐灰~深灰色,软~流塑,高压缩性,含少许有机质及粉粒。

3.2、水文地质概况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综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35~8.66m,相当于绝对标高16.46~23.73m。分为以下水层: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积层中,无统一自由水面,水量有限而很不稳定,地下水位不连续,一般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或排泄,大气降水、地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渗入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

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土层和砾卵石层中,水量丰富,具承压性,受江河流补给。

四、交通导改、绿化带占用及工期

4.1、交通导改及绿化带占用

由于在路面施工,需占用一定的人行道、机动车道及绿化带。

1、人行通道位于主干路交叉口处。根据设计注浆孔位,需占用人行通道、人行通道旁边的绿化带及绿化带旁边少许(2m宽)机动车道。占地面积50×15×2=1500㎡,如下图;占用时间为10天。

2、排水箱涵与路基本平行,根据设计注浆孔位,需占用人行道及绿化带,另外占用部分机动车道。占地面积70×35+70×20=3850㎡,如下图;占用时间为40天。

4.2、工期

工期安排如下表:

序号项目时间备注

1人行通道加固10天

2排水箱涵加固40天

五、注浆加固

5.1、注浆目的

1、减小因盾构掘进引起的地基的不均匀变形,改善建筑物基础底2~3m范围内地基的整体性;

2、使土体形成网状复合体,提高土颗粒之间的内聚力,防止对原有构造物

和埋设物的影响,防止地层的滑动破坏。利用压密效应提高强度,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面沉降。

5.2、注浆方法及材料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特点和工程对注浆质量的要求,参照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采用压密—劈裂注浆法,选用袖阀管注浆,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5.3、注浆浆液配合比设计

水玻璃浓度:BE`=25-40波美度;

水泥浆水灰比=0.8:1,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5-1:1;

实际注浆过程中根据进浆量变化及压力的变化可适当调浓或调稀一级,以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

浆液凝胶的确定一般应采用CS浆液作压注试验,当进浆量很大、泵压长时间不升高时,胶凝时间选1~2分钟;当进浆量中等、泵压稳定上升时,胶凝时间选3~4分钟;进浆量较小、泵压升高很快时,胶凝时间选5~6分钟。

5.4、注浆孔设置

采用双排直线型布置,孔间距0.5米,排距1米;设计布置孔数如下表。

5.5、注浆孔深度

注浆孔深度为建筑物基础底表面下3米,因基础底表面埋深不同,注浆孔深度随之变化。

5.6、注浆压力

本工程注浆依控制注浆量为主,注浆压力只作为参考。注浆压力以水泥浆液能顺利注入为原则,在注入率大于10L/min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注浆压力,减小地面冒浆的可能性。因此,注浆压力可按0.5Mpa~2.0Mpa控制。

六、注浆工艺

6.1、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6.2、钻孔

1、按照设计要求测量放线,定出孔位。

2、采用地质钻机,按标出孔位及设计角度进行钻孔。

6.3、注浆管安设

1、钻到设计深度后,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用钻杆向孔内注入封孔料,直至孔口流出封壳料为止。

2、插入袖套管到设计深度,地面上应预留20cm以上。

6.4、分次注浆

1、施工顺序按照跳孔施工,先外测后内测进行。

2、待封壳料强度上来后(一般24小时以上),在袖套管中插入双向密封注浆蕊管进行分次注浆,每次间隔时间不应12小时,每次注浆后应用清水冲洗袖套管管内残留的水泥浆,为下一步骤注浆开孔打好基础。

3、在完成设计注浆后,待检查合格,用水泥浆封闭袖套管,割掉露出部分,完成该孔注浆工作。

4、注浆施工时应记录每一个孔的每次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时间等基本参数。

6.5、注浆施工控制标准

1、施工控制标准,主要以压力控制为主,每次注浆量和总注浆量为施工控制手段。

2、注浆施工中应通过现场试验时对注浆参数及浆液配经作进一步确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确保注浆效果。

3、通过钻孔,从注浆体内取出原状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

七、临水临电

施工场地距范湖站较远,无法从范湖站直接接水接电,要进行临时用水用电设施的安排。

现场观察,施工场地附近存在配电室和消防栓,通过协商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八、施工组织及部署

施工现场成立项目部,由专人具体负责,有关人员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