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教材教法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一、填空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次)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2次)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次)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7.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8.《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2次)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次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1.“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过程性原则、现实性原则、探索性原则、。

12.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教师能力测试初中数学说课稿

教师能力测试初中数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所选用的教材为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章第二节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几何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简单的四边形的基础上如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对平行四边形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这节课又为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定理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如菱形)的工具性内容。

所以本节课在教材内容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1)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最基本的定义,对于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2)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但是形象思维仍然占有主要地位。

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3)初中生积极性,主动性较高,思维活跃,爱发表见解但是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学会四种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方法并且能够准确的进行判定难点确定为:理解平行四边形判定的依据二、教学目标分析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与此同时还包含着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记四种判定方法,能够准确的应用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3.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分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最新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最新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23.1 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在学习了图形的两种变换——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本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图形旋转现象,给出图形旋转的大致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形辨析能力和探索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观察实例(课件展示).①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3点20分,分针、时针各转动了多少度?②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PP'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实例的角度;(2)在学生发现实例现象的共同特点后,要求学生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义。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设计意图: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定理,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避免了由于数学内容脱离现实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过旋转,所以回答出教师所展示的实例中的共同特点并不困难,也能较顺利地归纳出旋转的数学定义,所以在活动1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可感受到数学可以是具体、生动的。

)2.巩固练习①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个.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盘的转动;水龙头的转动;钟摆的运动;荡秋千运动.②教材第56页练习1、2题。

教师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资料

教师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资料

第一章中学数学课的教学目的与内容1、如何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依据:(1)中学数学教学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2)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其发展水平;(3)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水平和思维特点2、中学数学的培养目标是什么?3、中学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哪三大水平?抽象思维水平、空间想象水平、推理计算水平4、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使学生切实学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准确的运算水平、一定的逻辑思维水平和一定的空间想象水平,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5、三种基本水平的定义分别是什么?推理、运算水平:使用相关运算的知识实行运算、推理求得运算结果的水平。

空间想象水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实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核创新的水平逻辑思维水平:按照逻辑思维的规律,使用逻辑方法来实行思考、推理和论证的水平6、如何确定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在教学实践中,一般以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深入钻研中学数学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确定知识的范围,此外,还要考虑中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7、一般水平分为哪几个部分?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8、注意力有哪几个性能(指标)?集中、分配、持续性、转移9、什么是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指要传授给学生的具体数学知识。

10、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依据:(1)中学数学教学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2)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其发展水平;(3)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水平和思维特点。

11、选择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标准是什么?(1)社会作用标准、(2) 教育作用标准、(3) 后继作用标准、(4)适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准、(5)中学生可接受的标准、(6)可行性标准12、中学数学教学有哪些基本内容?(1)数及运算;(2)代数式与初等超越式的概念、形式及其恒等变形;(3)方程与不等式;(4)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初步;(5)集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6)平面几何;(7)立体几何;(8)平面解析几何。

初中数学教资试课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教资试课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

2.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用具:1. 多媒体课件2. 练习题3. 白板或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交通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提问: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变化规律?3. 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y = kx + b(k ≠ 0),其中k和b为常数,k为斜率,b为截距。

2. 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特点,如直线、斜率、截距等。

3. 讲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4. 通过实例讲解一次函数的应用,如计算路程、计算工资等。

三、例题讲解1. 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2. 讲解解题过程,强调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练习1. 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完成一道题目。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对练习结果进行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

2. 总结一次函数的应用,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讲解例题、课堂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测试卷(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测试卷(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测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公共部分(10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1.D2.D3.C4.C5.D6.B7.A8.B9.B 10.C第二部分课程知识(15分)一、选择题(2分)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1. 基础,普及,发展2. 主体,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解答题(共6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函数图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从数据库中获得数据,回执合适的统计图表;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模拟结果,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以及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等。

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

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第三部分:学科知识(20分)1. 填空题(4分)初中阶段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相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 = 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高中阶段一般地,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 ,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y =f (x )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2. 选择题(2分)C3. 作图题(2分)略4. 画图题(3分)5. 简答题(4分) 第一学段要求能辨认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1分 第二学段要求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2分 第三学段要求 平行四边形(A C(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以及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23.1 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在学习了图形的两种变换——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本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图形旋转现象,给出图形旋转的大致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形辨析能力和探索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观察实例(课件展示).①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3点20分,分针、时针各转动了多少度? ②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实例的角度;(2)在学生发现实例现象的共同特点后,要求学生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义。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设计意图: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定理,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避免了由于数学内容脱离现实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过旋转,所以回答出教师所展示的实例中的共同特点并不困难,也能较顺利地归纳出旋转的数学定义,所以在活动1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可感受到数学可以是具体、生动的。

)2.巩固练习①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盘的转动;水龙头的转动;钟摆的运动;荡秋千运动.②教材第56页练习1、2题。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一填空(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

二、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目标。

三、简述:(1)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2)你如何认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四、何为说课?举例说明说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五、写出“多边形外角和”一课的教学设计简案。

(主要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题引入及教学策略)试题(二)一填空(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和已有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3)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化、评价方法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更要关注他们的。

(4)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

(5)《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

第一类,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二、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目标。

三、简述:(1)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特点。

(2)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与标准。

四、谈谈你对数学新课程所提倡的评价方式与方法的认识。

五、写出“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一课的教学设计简案。

(主要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题引入及教学策略)试题(三)一填空(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师考试初中教案模板

教师考试初中教案模板

教师考试初中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 难点:实验探究过程的控制变量法。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城市夜晚灯光璀璨的图片,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中灯光的变化。

(2)学生根据知识经验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改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的关系。

2. 新课讲授(1)教师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2)学生根据猜想与假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3.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 总结规律(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欧姆定律的内容。

(2)学生通过欧姆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欧姆定律的应用。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初中数学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1

初中数学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1

初中数学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1初中数学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考试背景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研究成绩及素质,本次考试旨在选拔出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初中数学学科教师。

考试内容一、理论知识1. 数论:包括素数、约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整除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2. 代数运算:包括整式的运算、分式的运算、方程的解法等的理解和运用。

3. 平面几何:包括图形的性质、求解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的运算。

4. 空间几何:包括立体图形的性质、体积和表面积等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学能力1. 教学设计:参赛教师需准备一节初中数学的教案,包含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要素,并附上教学资源。

2. 教学展示:参赛教师需要在考试现场进行一次教学展示,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及教学能力的展示。

展示的内容需与教学设计相符。

考试形式理论考试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参赛教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试卷由选择题和解答题构成,涵盖考试内容的各个方面。

应对选择题,考生需在答卷纸上正确标记选项。

解答题则需要依据所学知识展开详细解答。

教学展示教学展示时长为30分钟,参赛教师需准备好相应的教具、教材及其他必要资料。

评委会将根据教学展示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互动效果来评估参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表现。

考试重点理论知识数论、代数运算、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是本次考试的重点内容。

参赛教师需着重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教学能力教学设计和教学展示是评估参赛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教学设计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条理性;教学展示需要充分展示参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技巧及与学生的互动能力。

考试评分考试评分将综合考虑理论考试和教学展示两方面的表现。

理论考试占总分的60%,教学展示占总分的40%。

评委会将根据参赛教师在考试中的得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评选出优秀者。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数学是一门既需要掌握概念理论又需要灵活运用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的教材教法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的说明进行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的提高:1. 渐进性原则:数学是一个连贯的学科,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应该按照知识的发展顺序,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2. 应用性原则: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应用价值,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3. 启发性原则: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规律、归纳总结,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全面性原则: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应覆盖数学学科的各个方面,包括数、代、几何、概率等内容,培养学生全面的数学素养。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1. 归纳法: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示例,引导他们观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与判断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实践等方式自主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 游戏化学习:运用适当的游戏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增加学习的乐趣和趣味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教师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还需要熟悉数学学科的教材教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一、图形与空间:a.33分米2b.24分米2能够采用适当的坐标方式表达一个空间(部分),或者空间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了解基本图形位置关系及其变换与相应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1.课标占10%:考查初中数学教师学习和理解《课标》的程度。

(a)12(b)10(c)9(d)8c.21分米2d.42分米21.对数学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2.对学科专业知识的要求以人教版数学七--九年级教材的学科知识为主,但难易程度高于对学生的要求。

1.正确认识数学课程的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

(2)若ad=6,ae=6,求bc的长.(3分)代数:6.掌握六个方面的教学建议(含例题)。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2010-8-12,二.考试范围:1.一位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立体模型素描教学时,把14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摆在课桌上成如图6形式,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则被他涂上颜色部分的面积为()(1)有理数与实数:6.掌握人教版教材的内容体系,能正确使用教材。

四.试卷结构一.考试性质1.按照《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具体目标的要求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能正确解答初中阶段的数学理论知识方面的题目。

de⊥be交ab于d,⊙o是△bde的外接圆.(4)函数:(二)学科专业知识恰当地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能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知识内容分布比例:7.掌握对评价的五点建议(含例题)。

(2)方程(组):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其答案全部用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不能填在试卷上。

第ⅱ卷为各类型题,直接答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2010-8-12在试卷上。

(1)图形的性质: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4.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完全相同的三个球,分别标有数字3、4、5。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说明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课程体系逐渐完善,教材质量也大幅提升。

同时,教师们对于数学学科教材教法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旨在阐述初中数学教材教法以及初中教师在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的重要性数学教材是教师开展授课的根本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工具。

因此,优质的数学教材教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教材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材教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在数学学科中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的要求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教材教法水平:1. 深入研究教材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设计原则,掌握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只有对教材有全面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熟练掌握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习惯进行差异化教学。

例如,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3. 结合实际生活,注重学科应用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需要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数学学科不仅仅是学习计算和解题的技巧,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初中教师数学学科教材教法考试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数学学科教师教材教法考试中,教师需要充分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复习和准备:1. 教材理解和把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了解教材的章节安排和设计重点。

初中教资数学试讲教案

初中教资数学试讲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勾股定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勾股定理的定义及证明。

2.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勾股定理的发现历程,引导学生对勾股定理产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勾股定理?它能解决哪些问题?二、探究勾股定理(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2. 各组汇报证明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勾股定理的表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三、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15分钟)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答。

2.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汇报解答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出示拓展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述及证明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教资考试备课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教资考试备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运算法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分析观察、归纳类比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运算法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公式、定理法则等重要知识点的推导过程、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用书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做好笔记,准备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基本概念、定理、运算法则。

2. 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3.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拓展视野。

六、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教学目标?3. 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下为具体教学内容的示例: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判别式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分析观察、归纳类比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

初中数学老师试卷备课教案

初中数学老师试卷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试卷中的知识点,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试卷中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 教学难点:复杂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试卷,熟悉试卷中的知识点和题型。

2. 教学方法:讲解、练习、讨论、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试卷有初步的了解。

2. 提出问题:本节课的试卷有哪些重点和难点?(二)新课讲解1. 针对试卷中的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2. 强调解题技巧,如:审题、分析、计算、检验等。

3.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复杂问题的解题思路。

(三)课堂练习1. 针对试卷中的题型,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经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经验。

2. 老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总结,强调解题要点和技巧。

3. 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初中教资考试数学教案模板

初中教资考试数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有理数等知识是生活的需要;(2)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全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2)训练和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2. 教学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对有理数中的有关概念以及有理数法则的理解,绝对值意义和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如温度、海拔等;(2)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意义和特点。

2. 授新课(1)讲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并举例说明;(2)教授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方法;(3)通过实例讲解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确定。

3. 小组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具体问题;(2)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题,并汇报解答过程;(3)教师点评,指出学生解答中的优点和不足。

4. 练习巩固(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对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数学教师考试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教师考试教案模板

教材版本: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时: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探究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与应用。

2.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符号规律及乘法运算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那么有理数乘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乘法。

(二)探究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有理数乘法的例子,分析乘法运算的规律。

2.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的符号规律。

3. 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三)巩固练习1. 基础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 综合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商品的价格、计算利息等。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有理数乘法法则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乘法,那么在运算过程中有哪些技巧呢?(二)探究新知1. 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技巧。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技巧。

(三)巩固练习1. 基础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 综合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商品的价格、计算利息等。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技巧。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

2. 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如计算商品的价格、计算利息等。

五、板书设计1. 有理数乘法法则(1)符号规律:同号得正,异号得负,零乘任何数都为零。

(2)绝对值规律:乘法运算中,绝对值相乘。

2. 有理数乘法运算技巧(1)符号判断:根据乘数符号确定积的符号。

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训练教程

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训练教程

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训练教程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一项重要考试。

通过该考试,教师能够获得合格证书,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本文将介绍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并提供一些训练教程,帮助教师提前准备。

一、考试内容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数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包括数的性质与运算、代数式与方程、几何图形与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2. 数学思维方法与数学问题解决:考察教师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包括数学推理与证明、数学模型与应用等。

3. 数学教学与评价: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业评价与学业指导等。

4. 数学学科知识与学科教育理论:考察教师对数学学科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学科发展趋势的理解,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训练教程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考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以下是一些训练教程的建议:1. 夯实基础知识: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重要,教师应该通过系统学习和复习,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例如数的性质与运算、代数式与方程、几何图形与测量等。

2. 解题技巧训练:考试中,解题是重点,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建议教师选择一些真题和模拟题,按照考试要求进行练习,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

3. 教学设计与实施:考试还会涉及到教学设计和实施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例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可以通过参与教研活动、观摩他人的课堂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 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学习:除了数学学科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加深对学科教育的理解和把握。

5. 考试模拟和自测:最后,在备考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考试模拟和自测,模拟真实考试的环境和时间,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教材教法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测试教材教法理论考查试题一、课程标准第一部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

3.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4.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7.“引导者”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进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8.“合作者”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9.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可理解为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不同于教师为学生做主的学习。

高质量的数学自主学习不完全等同于学生自学。

10.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实际问题,将其数学学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逐步进行数学处理,从而获得问题的数学解决,最终再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加以检验鉴别的过程.第二部分一、名词解释1.数学模型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2.探究学习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2.课程改革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__难__._繁__._偏_._旧__"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__ 教学____,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__终生学习__ 的愿望和能力.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_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1.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 对)2.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 ( 错)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错)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 对)5.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四、简答题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数学的价值;(3)数学学习内容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4)数学教学;(5)评价改革;(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2.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答:(1)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核问题(任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学习方式与所学内容互相适应,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的方式。

(2)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合作学习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4)要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五、论述题(未给答案自行研究)1.简述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目的以及主要的关注点. 你自己在新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方面有哪些新的做法?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请谈谈你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方面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方式方法等内容.3.新的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中提出: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即我们所说的“数学思考”. 请具体阐述关于目标中“数学思考”的几个方面.4.《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请你从上面三种重要学习方式中选取一种, 展开谈谈其重要性,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你的做法.二、教育教学理论一、选择题1.“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③)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①):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3.“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②)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4.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①):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5.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①):⑴痒⑵序⑶校⑷学6.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①):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7.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①):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8.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③):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9.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①):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9.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④):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10.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①):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11.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③):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12.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①):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二、填空题1.杨贤江写的《》,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新教育大纲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五经、四书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5、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6、癸卯学制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10、教学活动 11、辅助形式 12、课外辅导 13、通过各科教学 14、课程计划 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16.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两种基本方式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分)2.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答: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3分)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4.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5.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

(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解答题(未给答案题,自行研究解决)1.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答:数学思想方法既是数学思想,也是数学方法。

同一数学成就,当用它去解决别的问题时,就称之为方法,当评价它在数学体系中的自身价值和意义时,称之为思想。

(2分)与数学知识、数学命题相比较,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之中,是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使用,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各种方式以及策略等。

(2分)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2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通常有两种基本途径:第一,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归纳、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第二,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用数学思想方法。

(2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注意两点:第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以渗透为主要特征;第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该注重长期性和反复性。

(2分)2.简要回答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备课的基本要求:1)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基本要求,明确教材的系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备好习题(1分)。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维特点(1分)。

3)确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分)。

4)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1分)。

5)考虑教学方法: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等(1分)。

6)评价教学效果: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1分)。

3.怎样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在教学中如何贯彻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答:严谨性是数学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