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笔记(宋元)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
宋代文学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政治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科举考试门路的拓宽,文官政治的繁盛,政治、道德成为了文人作品中远胜前代的重要主题(二)四大书院及太学教育的发达,使得学术研讨交流、政治群体的声气相求与文学创作的学术化痕迹、政治取向的大张旗鼓成为趋势。
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即石鼓,朱熹)、嵩阳书院(二程)应天府书院(即睢阳,晏殊)(三)印刷业特别是刻书业的繁盛,既使得文学作品便于广为传播和学习模仿,同时,也为宋代文学的复古思潮打开方便之门(四)宋代政治上的四大特点:一是冗官、冗兵、冗费成为宋政治的最大弊端。
二是宋代的内忧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严重。
三是党争与派系倾轧始终不断。
四是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即所谓文官政治。
二、宋代思想状况与宋人思想修养、精神风貌对文学的影响。
(一)宋代的社会思想一是新儒学和理学的兴起和繁荣。
二是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广为流传。
三是传统的老庄思想仍很流行。
(二)宋代作家的性格和审美情趣1、“内省而广大”(《荀子·修身》:“内省而外物轻矣”“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3、信奉“立朝大节”(宋赵昚宗《经进东坡文集序》)4、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三、城市的繁荣与词、话本的兴盛(一)商业的发达(二)享乐的风尚(三)书肆、瓦子的活跃和大众娱乐的普及四、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及地位(一)分体文学成就及地位1、诗文这些传统的文学样式中,宋诗在唐诗的压力下另辟蹊径,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散文中无论古文、文赋都在承继中得到了变创和开新。
①宋调的基本特色: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因而具有散文化、议论化、才学化的特点,与“唐音”相比显得筋骨强健、思想深邃:“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②宋代散文特点:强烈的政治色彩;平易自然的文风;浓厚的文学色彩;审美与实用的兼容。
2、词在宋人手里完成了词体建设,拓宽了题材领域,风格多样而婉约与豪放并存,影响所及直迄清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5篇《侯鲭录》取汉代娄护合制美食五侯鲭的故事作为书名,意即多方采取合制成的精品。
全书8卷,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实,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佚事、趣闻及诗词之作。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侯鲭录》宋代名物考据辩证类笔记,8卷。
南宋赵令畤撰。
赵令畤(105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
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
哲宗元祐六年(1091)签书颍州公事。
苏轼知颍州,与他共治颍州西湖,并荐之于朝;因此与苏轼、陈师道等来往甚密,日相唱和。
后被人告发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
不久依附内侍以求晋升,颇被清议所非。
高宗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
亦赵令畤能文,但文集已佚。
他所作的咏张生崔莺莺故事的12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是研究宋元说唱文学与戏剧文学的重要资料,在中国戏剧史上是块里程碑。
但所记故实,多为习见者,而且以讹传讹。
有些条目,即采自唐宋人笔记,如《封氏闻见录》、《唐国史补》、《刊误》、《江邻几杂志》等。
其考辨之语,亦无新异,唯谈诗文者,颇有可取。
由于作者在元祐年间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游,故所记诸人轶事、议论,多得之见闻,较为可信,如卷七记王安石对当时填词的另一种见解:荆公云: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
此外,像卷四记苏轼在韩子华家即席赋诗,因韩子华的舞姬鲁生为游蜂所蛰,故有窗摇细浪鱼吹目,舞罢花枝蜂绕衣,上句用典故点破鲁姓,下句言蜂蛰事。
虽是叙席间谈笑,则可为苏诗作注。
卷中记黄庭坚父黄庶的《怪石》诗句: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碧苔就很怪诞恣肆,可见江西派的家学渊源。
又如记苏轼长子苏迈少年时所作诗句:叶随流水知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苏轼笑为村长官诗,这类零章断句当代辑录,亦有助于研究宋诗,考证宋人轶事。
《侯鲭录》通行本有《稗海》本,《知不足斋》本。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3)
第四章后期元杂剧及其它 试论《倩⼥离魂》的剧情结构和艺术感染⼒ 《倩⼥离魂》元代后期杂剧家郑光祖描写才⼦佳⼈缠绵情爱旦⾓戏的代表作。
1、“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处理得⽐较出⾊和巧妙。
将倩⼥的灵魂与躯体分开后,⼀⽅⾯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魂魄⽆拘⽆束时的⼤胆与执著,写出其不愿受封建道德伦理束缚⽽追求婚姻的真性情。
2、另⼀⽅⾯则可通过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中多情⼥⼦相恋的痛苦。
⾃感叹、⾃伤情、⾃懊悔,折腾得死去活来。
3、这样就把当时闺阁佳⼈渴望恋爱⾃由的⼼理,以及忍受礼教禁锢的现实压抑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
试叙钟嗣成《录⿁薄》是中国历第⼀部专为剧作家树碑⽴传的戏曲史著作(即《录⿁薄》的贡献) 元代后期杂剧家钟嗣成的《录⿁薄》⼀书,记录了元代戏曲作家152⼈,剧⽬名称四百四⼗余中,保存了元代戏曲的许多第⼀⼿的珍贵历史资料。
⼀、作者将元代重要的散曲和杂剧作家分为“前辈已死名公才⼈”和“⽅今才⼈”两⼤类进⾏介绍,按时间顺序记述他们的简历和剧⽬,在为剧作家⽴传的过程中,反映出元杂剧创作的基本历史⾯貌。
⼆、《录⿁薄》是中国历第⼀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传的戏曲史著作,许多元杂剧作家由于有此书着录,才为后⼈所知,真正成为“不死之⿁。
”如: 1、“前辈已死名公才⼈”,包括关汉卿、⽩朴、马致远、王实甫、尚仲闲、⾼⽂秀等。
2、“⽅今才⼈”,包括宫天挺、郑光祖、雎景⾂等。
3、“已死才⼈不相知者”,包括胡正⾂等。
第五章元代的散曲 名词解释:散曲 1、在元代,散曲⼀般称为乐府或词,有⼩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令是单⽀的曲⼦,⼜叫“叶⼉”,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样。
套数⼜称套曲,由两⽀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连缀⽽成,曲牌间的联系有⼀定的顺序,曲词须⼀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作为⼀种起源民间新声的⾳乐⽂学,散曲具有⽣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不⽂,俗⽽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元代文学笔记
第四章话本小说一、基本知识1、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
“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2、话本:就是宋代说话人说话(说书)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1、宋代的讲史话本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宋代的讲史话本主要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2、宋代小说话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参考答案:宋代小说话本一般为短篇故事,多表现现实生活,其中爱情和公案题材比较多。
作品人物多为下层百姓中的平凡人物,形象鲜明,颇具个性色彩,善于通过行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女性形象塑造尤为成功,如《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
情节安排曲折生动,脉络清晰,引人入胜。
基本运用白话,通俗简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代表作有《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志诚张主管》、《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
3、宋代话本的地位如何?参考答案: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中国小说史的历史变迁》)。
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
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
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
以上几个方面对于明清小说、白话小说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名词解释国朝文派一.金大定、明昌年间,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
代表作家有蔡珪、党怀英和王庭筠。
他们的创作风格与由宋入金的文人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在《中州集》里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自考笔记
1、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三派:一是“白体”(白居易体)。
代表人物是当时的文坛巨子李昉、徐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
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二是“昆体”(西昆体)。
代表人物是杨亿、钱惟演和刘筠,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三是“晚唐体”。
代表人物是林逋等,他们推崇贾岛、姚合2、(#六一风神: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所谓六一风神即指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
欧文措辞平易,语言精炼而有变化,亲切自然,条达疏畅,让读者从寻常的叙说和描写之中体悟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意境,于一波三折、吞吐反复之中领略特有的情致韵味。
这种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的风格,标志着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倾心于风神姿态,故称之为六一风神。
)3、(二)王安石的诗歌:“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4、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1、多用空灵虚拟之笔,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由挥洒,气势奔腾而壮阔雄奇;2、且句式多变,以散行单句为主,又融合不少骈偶、排比成分,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
1、在描写难以言传的状态、情绪和感受时,他常用的方法是将其具体化形象化,有时用各种事物比喻人,有时又用人比喻各种不同的事物。
2、他不仅能用比喻生动准确地描写自然景物和各种具体事物的特征,还在议论中用比喻说明道理,议论横生而妙趣无穷。
(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1、苏轼为文善于从虚处入手,采用诗家手法翻空出奇,或将无为有,或化有为无。
2、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令人体会到处处有一种真气内充的蓬勃诗意。
5、“一祖三宗”(之说):是指宋代江西诗派的渊源和宗师而言的,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在艺术上以学杜甫诗为宗旨,尤其是学其到夔州以后的诗作,后来作家亦多主学杜,故其一祖为杜甫。
除黄庭坚外,陈师道、陈与义亦是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故江西诗派的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南宋词坛,辛弃疾、吴文英、姜夔鼎足而三▲宋末元初四大家: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张炎用“周情柳思”指代艳情;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晚明思想界两大教主:李贽、达观▲六才子书:金圣叹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清代的讲唱文学形式:元明以来的词话、鼓词、弹词、宝卷得以继承和发展,又出现了子弟书,近现代流行的快板、大鼓、道情、琴书、相声等也开始孕育萌生。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形式。
▲《词综》——朱彝尊、《词律》——万树、《词选》——张惠言、《词源》——张炎、《论词》一一李清照、《曲品》一一吕天成、《曲律》一一王骥德、《词辩》一一周▲《沧浪诗话》一一严羽、《沧浪亭记》一一苏舜钦、《喜雨亭记》一一苏轼、《快雨亭记》——姚鼐▲《古文辞类纂》一一姚鼐,《续古文辞类纂》一一黎庶昌▲姚鼐的义理(义理说来自方苞)、考证(考证说受到乾嘉时期汉学考证学派的影响)、文章(文章说来自刘大櫆)▲吴敬梓《文木山房集》,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恽敬《大云山房》▲邵灿《香囊记》、朱有燉《香囊怨》▲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乾隆三大家:蒋士铨、袁枚、赵翼▲冯梦龙与兄梦珪、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晚清经世文风的开创者梁启超,倡导者魏源▲清人将虞集与姚燧推崇为元文两大家▲钱谦益是顾炎武、黄宗羲的师辈,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他开始的。
▲《浙西六家词》:龚祥麟选举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他本人之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有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 冯梦龙《警世通言序》▲明•辛鞭《清平山堂话本》(《六十家小说》)是最早的话本专集,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六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1.1 复习笔记一、说话艺术1.说话及说话“四家”(1)说话“说话”的本义是口传故事。
后来,人们以“话”代指口传的“故事”。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说话”而来。
又因城市经济的繁荣、瓦舍勾栏的设立、说话艺人的增多、市井听众的捧场,民间说话呈现出职业化与商业化的趋势。
(2)说话“四家”说话“四家”是指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
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即演说佛书;讲史,则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
合声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与以叙事取胜的前三类有别。
所谓说话的家数,是以故事题材作划分标准的。
2.话本(1)定义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
后世统称之为“话本”。
(2)类型①叙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如《三国志平话》等。
②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文字通顺,描写细致,叙事周详,如《错斩崔宁》《碾玉观音》等。
③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兼有一定的故事性,如《宣和遗事》等。
二、小说话本1.现存的小说话本依据《醉翁谈录》《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等对宋元小说话本的记载,再与明人刻印的有关作品相互参证,比较可靠的宋元小说话本有《张生彩鸾灯传》《风月瑞仙亭》《杨温拦路虎传》《西湖三塔记》《简帖和尚》《合同文字记》《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等。
2.小说话本的体制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
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入话(得胜头回)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
正话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正话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套话作结。
3.小说话本的题材(1)爱情故事宋元小说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往往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
像《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与“诗礼传家”的闺秀们大相径庭。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导论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名词解释:西昆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
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第一章辽金文学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
一.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
二.元好问最感人的作品,是他在金亡后写的丧乱诗,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具有极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
三.元好问擅长写各种诗体,而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为突出。
在晚年还写了不少咏物诗、山水诗等,技巧更成熟,且不失其一贯的豪健之气,但艺术感染力已远不如丧乱诗了。
第二章前期元杂剧名词解释:元杂剧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1.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体现白朴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
它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2.“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3.该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写得百转千回。
一.简述《西厢记》在体制上的突破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2.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宋元部分)
古代文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西昆体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
此派诗作的内容大多是馆阁生涯的吟咏,以咏物、咏史、拟古为主要题材,是当时盛世雍容堂皇气象的点缀,虽也有托古讽今之作,但多数作品贫弱苍白,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生活。
在艺术上,此派诗人师承李商隐,却缺乏李诗的深思挚情,追求用典精巧,属对精工,词采藻丽,音节谐婉。
西昆体以华丽典雅的作风取代了白体、晚唐体的冲淡和瘦硬,使宋初以来的诗风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风靡一时,同时它的雕琢浮艳与模仿痕迹过重,也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抨击。
2、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效法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人,由于宋人常把二人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称为“晚唐体”。
此派诗人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好以自然意向入诗,并以此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境界偏于纤小、狭窄,缺乏深刻的现实性。
晚唐体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学贾、姚苦吟一路的九僧,喜好锤炼字句,大多以精炼的五律写幽情僻景,无论题材、风格皆狭小细碎;一类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在苦吟中加入了闲吟,潘诗清丽孤峭,魏诗清淡野逸,都有独到之处;比较特殊的是寇准,他是晚唐体中唯一位至宰辅的达官,也是此派的盟主,诗作意境清寒,含思凄婉。
3、王荆公体王安石后期的诗作以写景抒情的近体诗为主,这些诗巧于构图,善用色彩,体物细腻,兴象玲珑,同时又重视技巧、法度,讲究才学、用典,注意造语用字,这些诗作往往是通过人工的巧妙安排而达到唐诗浑然天成之境界的,因而一方面深得唐人风味,一方面又带有宋人习气,其审美价值取向影响了后来的江西诗派。
人们通常把这些精工巧丽,圆融华妙的小诗称为“王荆公体”(因他曾被封荆国公),亦称“半山体”(因他自号半山)。
代表作品有《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
4、江西诗派由宋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此派诗人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他们都师法江西黄庭坚,故以江西称派。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10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10.1 复习笔记一、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1.《清平山堂话本》及“熊龙峰小说四种”(1)宋元的“说话”技艺到明代仍然流行,一般称之为“说书”或“评话”。
到明代中后期,统治者对评话、话本和通俗小说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民间说书等也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2)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又称《六十家小说》,现存残篇,基本上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今存仅四种,后定名为《熊龙峰小说四种》。
(4)缪荃孙刊行的《京本通俗小说》一书,含小说九种,今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伪书。
2.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
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3.冯梦龙与“三言”(1)冯梦龙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是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而他在通俗文学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三言”的编著。
(2)“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3)“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4)“三言”“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4.凌濛初与“二拍”(1)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各40卷,人称“二拍”。
(2)“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名词解释
1、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
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
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
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2、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3、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4、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
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
6、西昆派:西昆派为北宋初年影响最大,声势最盛的流派,主要在宋真宗朝流行。
师法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多是在朝官了。
名称由来是杨亿所编著的《西昆酬唱集》。
西昆派停留在对李商隐诗歌艺术外貌的模仿层次,缺乏真挚情怀和深沉感慨,优点是追求诗歌艺术美感,纠正了浅陋平直的五代文风,缺点是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和艺术个性。
《西昆酬唱集》问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真宗皇帝也无法禁绝。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南戏
• 《小孙屠》,古杭才人编,也是根据同名杂剧改编而 成。有残缺。这是部公案戏,写开封孙必达,其父早 亡 ,终日行乐,赎出官妓李琼梅,结为夫妇。其弟孙
• 杂剧的基本体制是四折一楔子,篇幅比较紧 凑,情节比较集中,南戏不叫"折"而叫 “出”,每戏没有固定的出数,长短自由。 如《张协状元》分五十三出。《琵琶记》分 四十二出。
• 杂剧一般由一人(正末或正旦)独唱到底,南戏 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以对唱,合唱、接唱 等。
• 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南戏一 出之中不限于同一宫调,可以换韵。
徐渭(1521—1593)
《赵贞女与蔡二郎》
蔡旧南 祝
二 郎 》
牒 , 其
戏 出 于
允 明
等时宣 《
, 亦 不
有 赵 闳
和 之 后
猥 谈
甚夫、 》
多 。
榜 禁
南 渡
:
,之
颇际
述,
名谓
目之
,温
如州
《杂
赵剧
贞。
女予
与见
祝允明(1460—1527)
二、《赵贞女》、《王魁》——“戏文之 首”
1、《赵贞女》:马踹赵五娘,雷轰蔡伯喈。
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 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 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中国古代文学宋元重点笔记
古代文学史第五编宋代文学重点内容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第一节宋初文坛和宋初三体1.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1)“白体”:学习白居易闲适、浅易、通俗风格的诗歌创作(闲适诗,态度:旷达知足,形式:模仿元白互相唱和的近体诗)以希冀“颂美时政”,代表人物王禹偁、李昉;(2)“晚唐体”:推崇与模仿贾岛、姚合诗作,代表人林逋、九僧、魏野、潘阆、寇准。
·诗歌审美类型:清冷、荒凉、悲凄、闲逸、脱俗等,是对当时流行于诗坛的白体的疏离与变革,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西昆体”:诗歌题材上学习李商隐的咏史诗、咏物诗、无题诗(多用典、心思深隐、讲究辞藻华美和色调渲染),代表人杨亿、钱惟演、刘筠。
·因唱和结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收入杨亿、钱惟演、刘筠等17人作品,影响极大,后刘颁《中山诗话》称之为“西昆体”。
·艺术特征:文字华美、对仗工稳、用事深密、风格整饬典丽。
·缺点:①题材狭隘,缺乏时代气息②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2.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诗人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典故。
(2)作诗强调诗句的对偶、押韵以及市局的语言色彩(3)追求诗歌雍容典赡、炼词工整的诗歌风格。
第二节王禹偁1.王禹偁(1)字元之,一生坎坷,诗文多反映其命运多舛的人生遭遇及不屈的生命抗争。
代表作:《待漏院记》《唐河店妪传》(2)文学主张:①文以传道②强调情感和生活遭遇在创作中的作用③吸取骈文整齐、声韵之美。
(3)文学创作:与其他白体诗人不同,王禹偁不但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而且学习白的讽喻诗。
此外,王也研究杜甫和李白的诗篇。
他的古文开创了平易自然的文风,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欧阳修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1.欧阳修(1)号醉翁,晚年六一居士,兼名臣、文人两重身份。
(2)文学思想:“道不远人”、“道盛文至”,即主张文道并重。
(3)诗歌的独特表现方式:①散文布局②复调式结构(4)平易流畅的诗歌艺术风格。
古代文学宋元时期要点整理
古代文学宋元时期要点整理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诗词、散文、戏曲等各种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创新。
下面是对宋元时期文学的要点整理。
一、宋元时期文学的背景1. 社会背景:宋元时期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 创作背景:宋代文人追求文艺的高尚境界,倡导以文学为主要媒介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思想。
二、宋元时期文学的特点1. 反映现实:文学作品注重刻画社会百态,揭露社会弊病,关注民生疾苦,展现了广泛而真实的社会生活。
2. 文人情怀:文学作品主题多涉及个人情感,情感真挚深沉,充满思乡、离愁、世俗之情等情感表达。
3. 修辞技巧: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注重修辞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如比兴手法、夸张手法、排比等,使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宋元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1. 诗词:《宋词三百首》是宋代女词人陆雪琴编选的一部词集,收录了宋代一些优秀的词作;元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词作也是宋元时期的经典之作。
2. 散文:宋代散文大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宋元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代表之作,以自然景物与人物描写相结合,展现了文人豪情壮志。
3. 戏曲: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戏曲形式,以《西游记》、《红楼梦》等为代表,成为元代文学的瑰宝。
四、宋元时期文学的影响1. 文学艺术:宋元时期的文学为后世文人提供了许多优秀创作样式和表达方式,对后来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化传承: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思想启迪: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性的探讨,对当时社会的思想启迪和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作品深入反映了社会现象,展现了文人的情感,以及运用修辞技巧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
选择填空:1.辛派词人:张孝祥、陈亮、刘过(既是辛派词人,又是江湖诗人)。
2.元杂剧体制:一本四折一楔子。
3.说话四家:小说、讲史、说经、合声。
4.陆游诗歌风格:沉郁悲壮。
5.辞达:用言辞表达微妙的心灵,即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
苏东坡6.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
7.林逋:梅妻鹤子8.白体诗:宋初模仿唐代白居易的一批诗人创作的诗歌体裁,代表诗人有李昉、徐铉等,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9.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批诗人创作的诗歌体裁,因贾岛、姚合晚唐诗人故名,代表“九僧”,潘阆、魏野、林逋。
10.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旺影响最大的一种诗歌体裁,因馆阁名臣编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寅。
诗歌体裁,怀古咏史咏物,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等,其风格雕润密丽,音调铿锵。
11.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2.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
13.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4.张三影即张先。
15.柳永是宋初第一位专业词人。
16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7.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也称其为宋代文学之父。
18.王荆公体又称半仙体,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选语用字,间不容发。
故人们称其为王荆公体。
如《雪干》和书湖阴先生壁》。
19《念奴娇.赤壁怀古》背诵20.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21. “活法”说是指吕本中所倡导的诗学理论。
是在有意识地“以苏济黄”,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以苏、黄为代表的宋代诗学的精神,能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流转圆荚”的新途径。
22.秦观的诗称“女郎诗”,词称“感伤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话本小说一、基本知识1、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
“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2、话本:就是宋代说话人说话(说书)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1、宋代的讲史话本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宋代的讲史话本主要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
2、宋代小说话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参考答案:宋代小说话本一般为短篇故事,多表现现实生活,其中爱情和公案题材比较多。
作品人物多为下层百姓中的平凡人物,形象鲜明,颇具个性色彩,善于通过行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女性形象塑造尤为成功,如《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
情节安排曲折生动,脉络清晰,引人入胜。
基本运用白话,通俗简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代表作有《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志诚张主管》、《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
3、宋代话本的地位如何?参考答案: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中国小说史的历史变迁》)。
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
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
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
以上几个方面对于明清小说、白话小说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知识点整理全】
三,韵脚可以平仄通协;
四,对仗的变化较多,有三句对、四句之间两两相对;
五,句式变化大,更加层次不齐
六,可以添加衬字,字数从一字到十字不等。
总的来说,其特点是:在规定的格律中,它比词来的富于变化;在规定的格律之外,又允许较大程度的自由发挥。
散曲的语言特点:
1.大量运用俗语和口语,包括哎呀之类的语气词;
中国文学史(下)
第六编元代文学
概说
元朝历史阶段划分
1)自成吉思汗在漠北统一各蒙古部落、建立大蒙古国,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为第一阶段;
2)由此至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即蒙古人统治中国北方时期,为第二阶段;
3)由此至元顺帝退出大都、明王朝建立,即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
元代文学重要的、与文学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现象,是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从而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
三、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和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的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
四、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元杂剧和金院本等毕竟有质的区别,到了元杂曲,才成为具有完备的文学剧本、严格的表演形式、完整而丰富的内容的成熟的戏剧。
代言体是成熟的戏剧的标志,因为必须在这种表演形式中才能吸引观众进入虽是虚构但却具有真实感的戏剧场景。
在体制方面,元杂剧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结构: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少数剧目是多本的;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同时也是音乐单元),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的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本意是插入到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是指对剧情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部剧本中的有机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名词解释
1、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
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
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
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2、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3、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4、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
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
6、西昆派:西昆派为北宋初年影响最大,声势最盛的流派,主要在宋真宗朝流行。
师法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多是在朝官了。
名称由来是杨亿所编着的《西昆酬唱集》。
西昆派停留在对李商隐诗歌艺术外貌的模仿层次,缺乏真挚情怀和深沉感慨,优点是追求诗歌艺术美感,纠正了浅陋平直的五代文风,缺点是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和艺术个性。
《西昆酬唱集》问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真宗皇帝也无法禁绝。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期文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突破。
宋朝文学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文风而闻名,而元朝文学则充满了奇特和豪放的风格。
宋朝文学
宋朝文学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
他们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文字的细腻描写,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文学形象。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青玉案》等。
宋词在这个时期也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宋朝还产生了许多其他文学流派,如理学文学、辞章学等。
这些流派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宋朝文学的内涵。
元朝文学
元朝文学与宋朝文学有很大的区别。
元朝文学在保留了一定传
统元素的同时,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它的特点是风格奇特,
充满了豪放的色彩。
在元朝,戏剧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
元曲成为元朝
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它以艳丽的词藻、夸张的情节和生动的对白形
式为人称道。
元朝还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戏曲作家,如关汉卿、郑光
祖等。
此外,元朝的文学也表现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元朝文学作
品多关注人民生活、揭露社会不公等内容,体现了底层人民的诉求
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结论
宋元文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
宋朝文学以其
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文风让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而元朝文
学则充满了奇特和豪放的风格,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面貌。
总体而言,宋元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西昆体是宋初试探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派别。
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内容大都是点缀升华歌功颂德应酬唱和,多使用七律等近体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是西昆体在艺术上也有很严重的缺点,西昆体大多专门效仿李商隐诗艺术外貌而,缺乏真挚的感情和深沉感概,往往徒有其表华丽外表而缺乏内在意蕴。
(西昆体衰败的真正原因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且诗歌立于模仿缺乏自主精神但西昆体对后世创作有一定影响)2江西诗派是北宋末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及陈与义,吕本中等人,代表作有吕本中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该诗派在诗歌创作的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受到黄诗的影响,主张自成一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多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就因为这样导致脱离了现实。
靖康事变使诗派风气发生转变,负面影响较大,但它们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辛派词人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
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
共同点是:1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坚定的爱国主义者2.注重内容表达大胆冲破词的格律和音律限制以文为诗进一步发展了词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3继承了稼轩词的豪放词风。
缺点:辛派词人虽极力师承辛弃疾但缺乏战斗经历又无辛弃疾胸怀抱负文学素养,因而学习辛词往往流于表面得其豪放失其沉郁不免有粗疏率直之弊。
4四灵派(永嘉四灵)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四位,因为四人都出自叶适之门四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该诗派以贾,姚为宗。
反对江西诗派晦涩诗风,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诸多作品内容多为题咏景物,专攻五律,以萧散野逸,平淡简远相雕榜,诗歌表现出清新恬淡,平易。
写作手法上多使用精炼语言,白描刻画景物,很少用典。
该派诗歌题材的主题多由于寄情山水反映失意文人的隐逸和闲适情趣,故作品多脱离现实,该诗派对此后的江湖诗派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5话本说话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之为话本6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
7四大传奇即指元末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荆、刘、拜、杀”)。
“四大传奇”是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纠葛为题材的戏文,侧重写封建社会妇女对纯真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她们在封建礼教禁锢和熏陶下形成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性格。
四剧的主要人物都是妇女,剧本内容方面的共通之处是:不仅在婚爱纠葛或家庭矛盾的描述中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她们受到的封建礼教的迫害和对其进行的抗争,还在人物的交往或事件的处理中,展示了她们正直善良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美的道德情操。
她们大多性格坚毅,处世有主见,无论对个人婚爱的处理或家庭纠纷的解决,都表现得有胆有识,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8散曲创始于金元两代的一种新兴的艺术歌曲,它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和胡乐番曲,因以中原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为基础,散曲分北曲和南曲。
9雅正元中期诗坛上诗歌创作的主要风格,题材内容主要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赠答酬唱,题咏书画,以歌咏升平为主导,表现为内涵上的治世之音,雅正抽去了诗的风雅传统中的美刺的讽喻特质,诗风以温柔敦厚为皈依,表现出一种庸容平正。
填空题1《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2周邦彦,号清真;辛弃疾,号稼轩;吴文英,号梦窗;姜夔,白石道人;黄庭坚,山谷道人;范成大,石湖居士;欧阳修,号醉翁。
3元好问,纪乱诗最为上乘4永嘉四灵指的是: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5《陈抟高卧》是马致远一部耐人寻味的神仙道化戏。
6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
7马致远被誉为“曲状元”8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杨维桢。
杨维桢的“铁崖体”9晚唐体盟主:寇准10林逋梅妻鹤子11晏几道“小山词”,艳词小令发展到极致12元祐词人:苏轼为领袖苏门词人;周邦彦为主帅大晟词人群13朱敦儒:诗歌功能初步合一列举题1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2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3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4四大爱情剧:白朴《墙头马上》关汉卿《拜月亭》郑光祖《倩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5元代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6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7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白朴代表作《梧桐雨》8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9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澈,曾巩10北方戏剧作家集中在大都,真定,东平,平阳11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苏轼的文学贡献1苏以丰富多方面的创作实践,最后完成北宋后期诗文革新运动,使北宋文学发展到顶峰,成为继欧阳修后北宋文坛杰出人物。
2苏轼十分重视人才培养。
3苏轼在文学各方面都有成就,一直为人仰慕,其他散文也表现出汪洋肆意,行云流水的独特之路。
他的诗歌代表了北宋诗歌的特色尤其是词,打破了传统题材和风格的限制,提高了词的地位。
开创了豪放派,为南宋辛弃疾开了先路。
李清照词史上的贡献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陆游内容表现1、政治诗:南宋文学的共同主题a抗金救国恢复中原b反映民族压迫同情移民,怀念故土c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与不平d对南宋统治者内部主和投降派以及其荒淫奢靡醉生梦死的揭露2、田园诗:陆游把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倾注于田园风景和人情美之中,创造出桃花源式的农村田园画面从而歌颂农民的朴实善良3、爱情诗:感情真挚表达含蓄委婉杨万里词的特点(“诚斋体”的特点)1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但他往往也寓感愤和讽刺于诙谐嘲笑之中。
2是丰富新颖的想象。
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态,并用拟人的手法加以突出,使之生动而饶有风趣。
比如他用“一峰忽被云偷去”来写流云,用“拜杀芦花未肯休”来写狂风。
3是自然活泼的语言。
他作诗,语言力求平易浅近,并大量汲取俚语谣谚入诗。
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1突出了诗歌中的泥土味,描绘农家生活的艰辛。
2写出了劳动的喜悦之情。
3把描写田园与揭露封建剥削结合起来,揭示农民困苦的原因。
田园诗比较:1、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是:描写田园风光,反映悠然自得的生活;描写农民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描写自己亲自躬耕生活的体验以及与农民结下的深厚情谊。
2、王维孟浩然在恬淡的田园风光中抒发自己的隐逸情趣3、陆游则表现出对家乡的喜爱和农民古朴生活的歌颂4、范诗突出了诗中的“泥土味”真实细腻的描写了农家生活的艰辛;歌颂了农民劳动的喜悦之情情调乐观开朗;把描写田园生活和农民遭受压迫的原因结合起来。
范成大成功的实现了对传统题材的改造,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地位(艺术成就)1稼轩词,创造了一种雄奇阔大的意境。
比之苏轼,辛词是更生动,更突兀,有时笔酣墨饱,气势飞舞,那是苏词里所没有的意境。
2出色地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
如《摸鱼儿》词,是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3全新的意象、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4以文为词,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
5多样化的风格。
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主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最能体现他个性风格的则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
话本小说的地位1话本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艺术形象。
2以通俗生动的口语代替文言,这也是话本的突出成就。
3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总之,宋代的话本小说,以全新的人物形象,通俗的语言,反复曲折的情节等艺术形式,擢入我国古代文学长长的画廊中,给后代的通俗小说开辟了道路。
明清的短篇白话小说,无论在体裁、情节、语言、风格还是创造方法上,都受到话本小说的直接影响。
话本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起着开拓的作用。
《董西厢》的艺术成就(为什么说《董西厢》孕育了《王西厢》?)1题材主题《董西厢》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该小说是悲剧性爱情故事,具体写女主对于自由爱情的渴望,以及封建文人张生的始乱终弃。
《董西厢》则一反《莺莺传》的主题,以歌颂崔张追求爱情,为爱出走,以最终获得圆满结局代替了小说悲剧性结局,从主题思想的彻底改造上可见,《董西厢》是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曲颂歌,具有反封建礼教的积极意义。
2情节结构的扩展,比起《莺莺传》,《董西厢》在情节结构上有很大拓展,他将不到3000字的文言小说改编成五万多字的说唱文学,其结构雄伟,为后代戏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结构改编外,还增添了大量情节,如“闹斋,出走,团圆”等。
它们环环相扣,腾伏跌移,蒸腾跌宕。
3人物形象塑造,《莺莺传》中的张生(见笔记)4关于景物描写,《董西厢》善用景物渲染,寓情于景。
表达人生的离情别绪,以突出作品的爱情主题而展开情节,其对后人的杂剧及小说创作中的写景具有深远影响。
5语言上,《董西厢》吸收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也吸收了古典诗歌中的句法和词汇,写成了朴素而流畅的曲词。
《董西厢》这朵艺术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本一反《莺莺传》主题,在一系列的艺术处理上独具匠心,对后世杂剧有重要影响。
《王西厢》就是在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景物描写(省,见笔记)皆对其有所吸收,从而形成了趋于完美的千古名剧《西厢记》。
窦娥冤悲剧时代意义通过对窦娥一生的悲惨遭遇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元代社会现实,同时热情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从多层面深刻揭露元代社会的黑暗腐败现象高利贷,流氓横行社会动乱谋财害命随时发生,衙门暗无天日,贪官污吏草菅人命下层人民穷困潦倒,饱受欺凌深刻的揭露了产生窦娥悲剧的社会和阶层根源2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她是饱受欺凌的封建压迫的苦难者,其性格有善良温顺的一面,又有刚强反抗的一面。
她的善良温顺突出表现在她对婆婆的同情和照顾,她的反抗体现在她对张驴儿的侵害做出了坚决的反抗,在公堂上做出据理力争。
此时她对官府抱有幻想,但残酷的现实使她清醒被冤判死刑时,她的反抗精神有了质的发展,她骂天骂地控诉谴责上天不公,一曲《滚绣球》唱出封建社会千千万万被压迫者的心声,三桩心愿更是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