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合集下载

第4节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4节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19:46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 1.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 发出的纤维组成皮质核束 的大脑皮质 经内囊膝下行在脑干内不同平面部分交叉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经相应脑神经 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上部 疑核 副神经核
眼球外肌、咀嚼肌、 面肌、咽喉肌、舌肌、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19:46
19:46
目标检测
1.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的第2级神经 元的胞体位于( A ) A.薄束核和楔束核 B.三叉神经脊束核 C.脊神经节 D.后角固有核 E.丘脑腹后外侧核 2. 躯干、四肢本体感觉纤维的交叉部位于( B )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间脑 3.头面部痛温觉传导通路的第1级神经元的胞 体位于( C ) A.三叉神经脊束核 B.三叉神经中脑核 C.三叉神经节 D.薄束核和楔束核 E.三叉神经脑桥核
面神经核下半(颊肌、口轮匝肌),舌下神经 核(舌肌)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核上瘫
核下瘫
核下瘫
核上瘫
19:46
2. 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
发出的纤维组成皮质脊髓束
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 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
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 组成皮质脊髓侧束 少部分纤维不交叉 组成皮质脊髓前束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中、 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9:46
2. 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感 觉 头面部的 器 皮肤、黏膜 触觉纤维 周围突
经三叉神经 第1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节
中枢突 经三叉神经感 觉根进入脑桥
第2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 脑桥核 三叉神经 脊束核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薄束核 楔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
深部感觉传导路损伤:
1、病人闭目站立 时,表现倾斜, 摇晃并易摔倒
2、精细触觉和 震动觉消失
2.非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
肌肉、肌腱 关节、骨膜
周围突
第一级神经元 中枢突 脊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 胸核
中间内侧核
脊髓小脑后束 经小脑下脚
组成脊髓小脑前束 经小脑上脚
旧小脑 皮质
后 角 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侧束 固有核 粗略触觉纤维不交叉或经白质
前连合交叉组成脊髓丘脑前束
在脑干内 组成脊髓丘系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腹 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上升2节段 后根
脊神经节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后肢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交叉
舌下神经核 疑核
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上睑提肌 上斜肌
咀嚼肌
外直肌
睑裂以上表情肌 睑裂以下表情肌 舌肌 咽喉肌
副神经核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核上瘫、核下瘫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损伤部位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细胞锥体束
临床体征 瘫痪范围 瘫痪特点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常较广泛 痉挛性瘫痪
少部分纤维不交叉 组成皮质脊髓前束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脊髓 前角 运动 细胞
脊神经 躯干、四肢的 骨骼肌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前角运动细胞
中央前回中上部、中 央旁小叶前部 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 大脑脚底中3/5
锥体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侧束与躯干、四肢肌定位关系 内侧部:支配上半身纤维 外侧部:支配下半身纤维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

上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后的临床表现比较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损害部位 瘫痪范围 瘫痪特点
肌萎缩 肌张力 腱反射 浅反射 病理反射 肌纤维颤动
皮质运动区 锥体系 常较广泛 全肌群瘫 痉挛性瘫(硬瘫) 早期无 晚期废用性
增高 折刀状 亢进 消失 有 无
周围神经(脑或脊髓) 较局限 单肌 几块肌
迟缓性瘫(软瘫) 明显 早期即有萎缩
减低 消失 消失 无 有
二、锥体外系
定义:是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 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的总称。 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 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结构: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 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 黑质、脑桥核、前庭神经核、小 脑、网状结构及其纤维联系。
(一)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传入神经元
刺激
感受器
中枢
• 感觉传导通路
效应器 (反应)
传出神经元
中枢
运动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 四、听觉传导通路 • 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 六、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颞侧半视野 颞侧半视网膜
第一个交叉: 视野投射交叉
第二个交叉: 视交叉
视交叉中, 颞侧半纤维不交叉 同侧视束
鼻侧半纤维交叉 对侧视束,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视区
感受器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第1级神经元
节细胞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鼻侧纤维交叉
第2级神经元 颞侧不交叉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经内囊后肢

第10章 传导通路

第10章 传导通路

如损伤脊髓丘脑束或脊髓丘脑束以上 部分,可现 伤面以下对侧痛、温感觉消 失。
2、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皮肤、 周围突 口鼻腔粘膜相 关感受器 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上行形成 中枢突 三叉N节 进入脑干 三叉N脊束核(接受痛、温觉) 三叉N脑桥核(接受触压觉)
上行 三叉丘系
发出纤维
内囊后肢
一侧上运动神经元(皮质核束)损伤, 可出现对侧舌肌瘫痪和眼裂以下的面肌瘫 痪。如一侧的下运动神经元(神经核或脑 神经)损伤,则出现同侧相应的肌瘫痪。 如损伤面神经或面神经核可出现同侧的面 肌全部瘫痪;伤舌下神经或舌下神经核可 出现同侧舌肌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脑神经运动核和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它们分别发脑神 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中枢突 脊N节
脊髓
终止于
脊髓小脑前束
经小脑上脚 旧小脑皮质
发出纤维在同侧 和对侧的 腰骶膨大Ⅴ-Ⅶ层 外侧部
(二)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 的传导通路
此通路又称为浅感觉传导通路,由 三级神经元组成。
1、躯干、四肢的痛温觉、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 肢皮肤的 感受器
上行 周围突 中枢突
脊 N节
中央后回下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其 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的皮肤、以 及口、鼻粘膜等处;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进 入脑桥。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痛、温觉在三叉神经 脊束核, 触觉在三叉神经脑桥核,二核发出二 级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上行的三叉丘系。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的腹后 内侧核,由此发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 央后回的下部。
主要功能:
1、协调锥体系运动功能。 2、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维持体态 姿势和习惯性运动。锥体系发起运动,锥体外 系维持习惯性运动。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第十九章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神经系统是人体内部信息传导的重要系统,主要由神经元组成。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是指神经信号是如何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路径。

它是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主要包括传入传导通路和传出传导通路两个方面。

传入传导通路是指从感受器官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信号的路径,主要负责感觉信息的接受和传递。

常见的传入传导通路有视觉传导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平衡传导通路、触觉传导通路等。

其中,视觉传导通路是指眼睛接受到的光信号经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路径。

听觉传导通路是指耳朵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经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路径。

平衡传导通路是指通过内耳的前庭器官接收到的重力感受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经过平衡感觉神经传入大脑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路径。

触觉传导通路是指通过皮肤、肌腱、关节等感受器官接收到的触觉信息经过感觉神经传入大脑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路径。

传出传导通路是指神经信号从中枢神经系统传出到神经肌肉接合部的路径,主要负责运动指令的传递和行动的控制。

常见的传出传导通路有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和自主神经传导通路。

运动神经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或脊髓发出的神经信号经过运动神经传至肌肉或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动作或分泌。

自主神经传导通路是指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信号经过自主神经传至器官,对其进行调节和控制。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化学物质传递来实现的。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电位变化,即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依赖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

离子通道的开闭状态调节了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递质则承担着将神经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相邻神经元的重要角色。

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元的突触前端时,神经递质会被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结合到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而引发下一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第十九章 传导通路

第十九章 传导通路
-40-
练习
8.关于视觉传导通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2级纤维全部交叉 B.投射至大脑半球的中央后回 C.第3级神经元是丘脑腹后外侧核 D.投射至大脑半球的角回
E.第3级神经元是外侧膝状体√
-41-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上脚
旧小脑皮质 旧小脑皮质 (脊髓小脑) (脊髓小脑)
-5-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 和压觉传导通路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脊髓灰质后角 脊神经

Hale Waihona Puke 交叉 脊髓丘系 背侧丘脑 内囊 中央后回中上部
脑干各部 腹后外侧核 后肢 中央旁小叶后部
功能:参与传导双耳的听觉。
一侧听觉中枢受损不会引起全聋。
-15-
五、平衡觉传导通路
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嵴 →双极细胞→前庭神经 →延髓和脑桥交界 →前庭神经核群→背侧丘脑的腹后核(换元) →颞上回前方的大脑皮质
前庭神经核群 →内侧纵束→ 上升的纤维→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
(眼肌前庭反射—眼球震颤); →下降的纤维→副神经脊髓核和上段颈髓
-32-
小结
7.皮质核束的起止、行程和机能。 8.核上瘫、核下瘫的概念。 9.面神经与舌下神经的核上瘫、核下瘫。 10.皮质脊髓束的起止、分部、途径和机能。 11.锥体系上位神经元和下神经元损伤后的症状。
-33-
练习
1.盲人摸字的传导通路,正确的是() A.经三叉丘系传导 B.经外侧丘系传导 C.经脊髓丘系传导
临床表现 同侧眼全盲 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患侧眼鼻侧视野偏盲 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11-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增高
减低
亢进
消失
减弱或消失
消失
亢进
减弱或消失
有(+)
无(-)
早期无,晚期为废用 早期即有萎缩
性萎缩
(二)锥体外系
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 的传导路径。主要机能:调节肌张力、协 调肌群活动、维持和调整身体姿势、进行 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
主要由三条: 1、皮质-纹状体-皮质环路 2、黑质-纹状体环路 3、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皮质脊髓前束 中有一部分纤维始 终不交叉而止于同 侧脊髓前角细胞, 支配躯干肌,故前 角内侧运动细胞受 双侧皮质脊髓束支 配,所以,躯干肌 是受两侧大脑皮质 支配。
皮质脊髓束 损伤:
对侧前角运 动细胞瘫痪
对侧上、下 肢瘫痪
中央前回下部的皮质 Ⅰ
后内 肢囊
束体锥
脑干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1、皮质-纹状体-皮质环路
皮质纹状体纤维
额、顶叶
新纹状体

大脑 皮质
4、6区
腹前核

腹外侧核 苍白球丘脑纤维 体
皮 质 | 纹 状 体 系 图
2、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大脑 皮质
额、枕、颞叶 皮质脑桥纤维 脑桥核
小脑皮质
4、6区
腹前核 腹外侧核
结合臂
齿状核
苍白球丘脑纤维
红核
交叉
红核脊髓束 交叉
诊断:脊髓半截综合症。 请请你用所学解剖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受损的部位是哪里? (2)左、右的症状为什么会有不同,损伤了哪一些传 导束会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
参考答案
(1)受损的部位是胸8或胸9脊髓节段右侧半。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视N
鼻侧半的f交叉-对侧视束 视交叉 颞侧半的f不交叉-同侧视束
外侧膝状体
● 视辐射 距状沟上、下 内囊后肢 的视区皮质
视路损伤最具诊断 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视野缺损
A单眼全盲 B B双眼鼻侧视野偏盲
A B D
C
C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D双眼同向偏盲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网膜
视神经 上丘臂
视交叉
顶盖前区
两侧视束
前庭N核

丘脑腹后核

颞上回前方
前庭神经核的纤维联系
内侧纵束:
上升→动眼N核、滑车N核、展N核 下降→副N脊髓核、上段颈髓前角
前庭脊髓束
发出纤维经小脑下脚入小脑 发出纤维与脑干网状结构、 迷走N背核、疑核联系
内脏感觉传导路
一般内脏感觉传导路 特殊内脏感觉传导路:嗅觉、味觉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第19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分为: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感受器→数级传入神经元→大脑皮质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数级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 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第19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收缩
两侧瞳孔缩小
损伤表现
患侧眼 直接对 间接对 光反射 光反射
视神经 损伤 动眼神 经损伤 丧失 ( -) 丧失 ( -) 存在 ( +) 丧失 ( -)
健侧眼 直接对 间接对 光反射 光反射
存在 ( +) 存在 ( +) 丧失 ( -) 存在 (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 三 叉 神 经 脑 桥 核 内 , 它 们 发 出 的 纤 维交 又 至 对 侧 , 组 成 三 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第 3 级 神经 元的 胞 体 在 背 侧 丘 脑 的 腹 后 内 侧 核 , 发出 纤 维 参 与 组 成 丘 脑 中 央 辐 射 , 经 内 囊 后 肢 , 投 射 到 中 央后 回 下 部 。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二)头 面 部 的 痛 温 觉 和 触 压 觉 传 导 通 路
第 1 级 神 经 元 位 于 三 叉 神 经 节 、 舌 咽 神经 上 神经节、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和膝神经节, 其 周围 突 经 相 应 的 脑 神 经 分 支 分 布 于 头 面部 皮肤及口鼻腔黏膜的相关感受器,中枢突 经 三 叉 神 经根 和 舌 咽 、 迷 走 和 面 神 经 入 脑 干 ; 三叉 神 经 中 传 导 痛 温 觉 的 纤 维 入 脑 后 下 降 为 三 叉 神 经 脊 束 ,连 同 舌 咽 、 迷 走 和 面 神 经 的 纤 维 一 起止 于 三 叉 神 经 脊 束 核; 传 导 触 压 觉 的 纤 维 终 止 于 三 叉 神经 脑 桥 核 。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由此二核发出的 纤维形成内弓状纤维向前绕过延髓中央灰质的腹侧,在 中线上与对侧薄、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称内侧丘系 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转折向上,在锥体束的背侧呈前后 方向排列,行于延髓中线两侧,称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在脑桥呈横位居被盖的前缘,在中脑被盖则位 于红核的外侧,最后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纤 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 (central thalamic radiations ), 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 叶后部, 部分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

神经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

第二级神经元
躯干四 周围突变
中枢突
肢皮肤 经脊神经
经后根
脊神经节
脊髓第Ⅰ、Ⅳ~Ⅶ层
(后角边缘核、后角固有核等)
X、对侧侧索
第三级神经元
和前索上行
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中、上部
脊髓丘脑束
经内囊后肢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腹后外侧核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属小型和中型 假单极细胞体。其纤维较细,周围突构成脊神经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束核和楔束核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丘脑腹后外侧核 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由两级神元组成
肌骨骼 周围突
中枢突
肌腱
关节 经脊神经 经后根
脊神经节
同侧侧索上行 旧小脑
脊髓小脑后束 胸核
骨骼肌 周围突 中枢突 肌腱 关节 经脊神经 经后根
脊神经节
同侧侧索和 对侧侧索上行
第二级神经元
螺旋器
蜗神经
螺旋神经节
蜗神经核
第三级神经元 第四级神经元
大部分交叉至对侧
经下丘臂
听辐射

斜方体、外侧丘系

内囊后肢 回
下丘 内侧膝状体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蜗螺旋神经节,其周 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Corti器);中枢突组 成蜗神经,终止于蜗神经核。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蜗神经核,由此核发 出的纤维大部分左右交叉横穿脑桥形成斜方体, 交叉后的斜方体纤维和小部分不交叉的蜗神经核 纤维,在上橄榄核的外侧上行,称外侧丘系。外 侧丘系的纤维大部分止于下丘,小部分止于内侧 膝状体。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在嗅球,由嗅球发出纤维构 成嗅束,行向后,终嗅三角。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在嗅三角,由嗅三角发出纤 维构成外侧嗅纹,终于海马钩、梨状前区、杏仁 周区。

16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16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221
皮质脊 髓侧束
中 3/ 5→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锥体交叉→
(交叉的纤维) 皮质脊 髓前束
→脊 髓前角细胞→ 躯干四肢骨骼 肌
(2) 皮质核束
(不交叉的纤维) 动眼、滑车、展神经核
眼外肌
疑核 (Ⅸ、Ⅹ)
咽喉肌
双侧 副神经核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
咀嚼肌
中央前回下 1 /3 的→内囊膝部→
性 瘫 痪,肌 张 力
,腱反射
,
病理反射
,肌萎缩

9. 左 侧 皮 质 核 束 损 伤 引 起 的 瘫 痪 称
瘫,主要表现为

肌和
肌瘫痪,口角歪向
侧,伸舌时舌尖偏向

10. 锥体外系包括
环路
环路和
环路。
四、问答题
1. 试述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与精细触觉传导路中,3 级纤维构成什么 传导束,最 终
22 0
神经系 统
叉 ,颞 侧 半 的 纤 维 不 交 叉)
内 囊 后肢
视束

视辐射
距状裂两侧的皮质
外 侧 膝状 体
6. 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
光线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上丘臂 顶盖前区
节后纤维
双侧动眼神经核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瞳 孔 括 约 肌 (缩 瞳 孔)
7. 听觉传导路
周围突 中枢突
内的感受器,第 2 级神
经元胞体主要位于
层,发出纤维经
交叉到对侧上行,传导痛、温度觉的纤 维
组成
束,传导粗触觉的纤维组成
束,第 3 级神经元的纤维构成

2. 头面部痛、温 度、触觉 传 导路 第 1 级神 经元 胞 体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等
3.主要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大脑皮质
↙ ↖ ↙ ↖
纹状体→背侧丘脑脑桥背侧丘脑
↑↓↘↗
黑质小脑
↓↓
网状结构红核
↓↓
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
↘ ↙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上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下瘫)
肌张力
增高
降低
瘫痪特点
硬瘫
软瘫
腱反射
增高↑
降低或消失
病理反射
(+)
(-)
肌萎缩
短期内不明显
短期内明显



练习题:
1.试述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2.针刺小指皮肤因起的痛觉经何途径传至大脑皮质?
3.下牙疼痛经何途径传至大脑皮质?
4.两眼鼻侧视野经何途径传至脑的视区?。
5.分析视交叉中央部损伤、一侧视束或内囊损伤后出现的视野缺损?
6.试述皮质脊髓束的传导通路。
7.锥体外系包括哪些结构?对人体随意运动起着什么作用?
8.面神经核上瘫和核下瘫时,症状有何不同?舌下神经核上瘫和核下瘫的症状有何不同?
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的深面
75%—90%的纤维交叉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10%—25%的纤维不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达上胸节,部分纤维交叉,部分不交叉
下运动神经元
〈○躯干和四肢骨骼肌
前角运动神经元
2.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经内囊膝、大脑脚底中3/5内侧部
下运动神经元
2.了解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3.掌握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痛、温、触、压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4.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部分交叉(视交叉)的情况,在内囊的位置和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掌握瞳孔对光反射的径路。了解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视野变化。
鼻侧半纤维交叉,颞侧半不交叉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
视觉传导通路损伤后的表现
损伤部位
临床表现
Left
Right
一侧视神经
该眼视野全盲
视交叉中央部
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桶状视野)
视交叉外侧部损伤
患侧视野鼻侧半偏盲
一侧视束(视辐射、视区)
双眼病灶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2.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双侧视束上丘臂
四肢〈○
皮肤脊神经节脊髓第Ⅰ,Ⅳ~Ⅶ层
上升1~2个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压觉)
3°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中、上部
〈○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经内囊后肢中央旁小叶后部
2.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2°神经元
头面部皮肤1°神经元中枢突进入脑桥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
〈○
口鼻腔粘膜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2°neuron
三叉丘系3°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下部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囊后肢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视觉传导通路
1°神经元2°神经元视神经
视锥、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节细胞
视交叉→视束3°神经元视辐射
〈○距状沟两侧的视区
难点:神经元位置及纤维交叉部位;
重点:浅、深感觉的传导通路;
教学手段
多媒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分配
以反射弧为主线,设立问题,引入感觉和运动的产生,导入本节讲解
1感觉传导通路
2运动传导通路
10分钟
45分钟
35分钟






《神经病学》
教学内容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各级中枢→大脑皮质→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专业
09级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
班级
3、5班
授课时间
第13周
科目
《人体解剖学》
使用教材
《人体解剖学》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章节名称
传导通路
教学时数
2学时







(一)感觉传导通路
1.掌握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双侧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括约肌
〈○〈○〈○
顶盖前区睫状神经节睫状肌
(四)听觉传导路
蜗神经斜方体→外侧丘系
螺旋器○〈○
螺旋神经节蜗神经核
下丘下丘臂内侧膝状体听辐射
〈○〈○颞横回(听区)
〈○前角运动神经元内囊后肢
上丘顶盖脊髓束
主要感觉传导通路小结
传导通路
一级神经元
二级神经元
三级神经元
纤维交叉部位
投射中枢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中央后回的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2.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肌胸核(C8~L3)脊髓小脑后束
肌腱〈○
关节脊神经节腰骶膨大(Ⅴ~Ⅶ外侧部)同侧或对侧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旧皮质小脑上脚
(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躯干、1°神经元中枢经后根突入脊髓2°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发起运动,对下运动神经元有抑制作用
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的神经细胞及其轴突;构成反射弧的传出部分,并对肌肉有营养作用
(一)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
5.了解听觉传导通路的组成。
(二)运动传导通路
1.掌握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的位置。
2.掌握皮质脊髓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纤维交叉部位及其与下运动神经元联系的状况。
3.掌握皮质核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及其对脑神经运动核的管理。
4.了解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5.掌握锥体外系的概念。







〈○头颈部骨骼肌
双侧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上半部、疑核、副神经核;对侧面神经核下半部和
舌神经核
(二)锥体外系
1.组成: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区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经,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神经核、小脑和脑干的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感觉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肌1°神经元
肌腱中枢突进入脊髓后索
关节脊神经节来自T5以下的纤维形成薄束,行于后索内侧部
皮肤来自T4以上的纤维楔束,行于后索外侧部
2°神经元丘系交叉3°三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
〈○〈○
薄、楔束核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经内囊后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