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动物模型构建实验技术
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
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摘要:建立一种理想的肿瘤动物模型对研究肿瘤的发病、治疗和预防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小鼠肿瘤模型具有生长周期快、易获得、易操作等优点被基础实验研究所广泛采用,如何选择和建立一个合适的小鼠肿瘤模型对肿瘤的整个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字:肿瘤,动物模型,小鼠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对肿瘤的研究一般都是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展开的。
建立一个完全反映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比较困难,但可依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动物实验模型。
1.实验动物的选择可用作肿瘤模型的动物有很多,小鼠肿瘤模型作为其中一种常用模型主要因为有以下几个优点。
(1)易获得,常用的肿瘤模型小鼠通常采用SPF级小鼠,SPF级小鼠一般医学院校及研究所都能买到。
(2)生长周期短,一般小鼠肿瘤模型两周左右就能长大,能大大缩短实验周期。
(3)易操作,小鼠的动物实验操作一般简便,因此可适当增加组内样本数量,使实验数据更具说服力。
2.理想的建立肿瘤模型应具备的条件(1)肿瘤生长的过程应与人类肿瘤生长过程相似,做到尽可能复制出与人类肿瘤相同的模型。
(2)制作模型的方法简单易行。
(3)动物模型的重复性要好,要能满足实验的多次重复试验结果稳定性好。
(4)采用的建模方法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无危害或危害较小。
3.肿瘤来源的选择现在世界上保有近500种的动物移植瘤,但常用于筛药的不到40种,多数为小鼠肿瘤,其次是大鼠和仓鼠移植瘤,包括小鼠L1210淋巴白血病,P1534淋巴白血病,艾氏腹水瘤,Friehd病毒白血病,肉瘤180,白血病P388,Lewis肺癌,腺癌755,白血病615,Walker-256,吉田肉瘤,肉瘤45,Liol淋巴瘤,Dunning 白血病,Wagner癌肉瘤,白血病L5170Y,P1798淋巴肉瘤,LPC-1浆细胞瘤,淋巴瘤8,B16或Cloadman黑色素瘤,Ridaway骨肉瘤,Gardner 淋巴肉瘤,肉瘤37,P315白血病,Mur hy-sturm淋巴肉瘤,Jensen肉瘤,Geurin氏癌,仓鼠十二指肠腺癌和人体肉瘤HSL第1代杂交鼠移植。
肿瘤动物模型构建实验技术
肿瘤动物模型得建立可以:(1)评价抗肿瘤免疫治疗得疗效;(2)作为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3)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更好得研究平台;(4)为研发抗肿瘤转移性药物提供良好得实验工具。
实验方法: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实验方法原理: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就是指研究者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得肿瘤等。
实验材料:肿瘤细胞小鼠试剂、试剂盒、无血清培养基质、3%中性甲醇石腊仪器、耗材、低温离心机、血球计数器、游标卡尺实验步骤一、肝癌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白鼠肝癌(1)取体重250 g左右得封闭群大白鼠,雌雄不拘;(2)按性别分笼饲养。
除给普通食物外,饲以致癌物,即用0、25%DEN水溶液灌胃,剂量为10 mg/kg,每周一次,其余5天用0、025%DEN水溶液放入水瓶中,任其自由饮用;(3)共约4个月可诱发成肝癌;(4)也可以单用0、005%掺入饮水中口吸服8个月诱发肝癌。
2.4-2甲基氨基氮苯(DBA)诱发大鼠肝癌(1)用含0、06%DBA得饲料喂养大鼠,饲料中维生素B2不应超过1、5~2 mg/kg;(2)4~6月就有大量得肝癌诱发成功。
3.2-乙酰氨基酸(2AAF)诱发小鼠、狗、猫、鸡、兔肝癌(1)给成年大鼠含0、03% 2AAF标准饲料;(2)每日每平均2~3 mg 2AAF(也可将2AAF混于油中灌喂),3~4月后有80~90%动物产生肝肿瘤。
4.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1)用剂量为每日0、3~14 mg/kg体重,混于饲料或饮水中给予;(2)6~9个月后255/300大鼠发生了肝癌。
5.亚胺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小鼠肝癌(1)用1%OAAF苯溶液(约0、1 ml含1 mg)涂在动物得两肩胛间皮肤上,隔日一次,每次2~3滴,一般涂100次。
(2)实验后7~8周即而出现第一个肝肿瘤,7个月以上可诱发小鼠肝肿瘤约55%。
(3)或用2、5 mg OAAT溶于葵瓜子油中,给C3H小鼠皮下注射4次,每日间隔10天,也可诱发成肝癌。
肿瘤动物模型
1. 肿瘤发生情况参差不齐。
2. 难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材料,耗时长,耗资大。
3. 发生肿瘤的动物肿瘤生长速度差异大,难以评价。
二、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定义:使用致癌因素(Carcinogens)在实验条件下诱发动物发生肿瘤的动
物模型。
原理:利用外源性致癌因素引起细胞遗传特性异常而呈现出异常生长和
注:肿瘤模型形成时间较长,需30~40d甚至更长。
在异种移植瘤实验中,还有一种正位移植,即将人癌组织或细胞按其在人 体内的原发部位,接种于相应的器官,有别于通常的皮下接种(异位接种)
免疫功能抑制的大鼠作为移植宿主
实验动物:体重120~160g的Wistar大鼠
操作方法(例:人胃癌细胞株):
1.大鼠分笼饲养,皮下注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阿糖胞苷200mg/kg体重,2d后用 10Gy(1000rad)60Co全身照射,照射后的大鼠饲养于洁净环境中,每日紫外线灯照 射1h,自由摄食饮水,饮水中加土霉素1mg/ml 2.将人胃癌细胞株调至1×106个/ml细胞悬液,台酚蓝拒染法检测癌细胞存活率后, 每只鼠皮下注射0.5ml(含5×105个细胞)细胞悬液 3.接种后每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肿瘤生成后取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2.腹水瘤
肿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对肿瘤细胞或瘤株进行冷冻保存可以使其得以长期使用,防 止退化或变异,保存不同代细胞的特征。一般在液氮中保存 1~2年,细胞存活率可达80%~90%。 1.冻存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增殖旺盛的细胞,胰蛋白酶消化、离心、洗涤,
用含7份培养液、2份小牛血清、1份DMSO配成(1~5)*106个/ml的细胞悬液,转 入细胞冻存管。将冻存管于4℃放置30min,-20℃放置4h,-70℃过夜,然后放入液 氮中。
如何进行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如何进行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实验肿瘤学的需要导致肿瘤动物模型的产生,借以研究人类肿瘤的病因、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和预防。
肿瘤动物模型可来自于动物的自发肿瘤、诱发肿瘤和移植性肿瘤。
一前两者由于对动物品系要求严格、实验周期较长或缺少实验一致性而较少使用。
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具有特性明确、生长一致性好、实验周期短、瘤株分布广泛、可反复复制等优点,在肿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移植性肿瘤,是把动物或人的肿瘤移植到同系、同种或异种动物,经传代后,组织类型和生长特性已趋稳定,并能在受体动物中继续传代,又称为可移植性肿瘤细胞。
二可移植性肿瘤移植于同系或同种动物,称为同种移植,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复制方法之一。
同种移植的优点是,可供选择使用的细胞系或细胞株多,许多细胞系在世界范围分布广泛,并且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已经比较明确,一般都有明确的背景资料,使一群动物同时接种同样量的瘤细胞,生长速度一致、个体差异较小,成活率高,易于对照观察,这些都是便于科研成果相互比较和交流的有利因素三在接种过程中,应把握注射深度,否则易造成内脏损伤。
接种后三天即开始观察有无肿瘤形成。
本实验具有周期短、制作方便、成功率比较高、较好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明显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值得推广。
肝癌肿瘤模型建立:抗肿瘤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评价,可通过建立小鼠荷瘤数据模型,探索肿瘤生长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探究其抗肿瘤效果。
方法:小鼠右腋下注射H22肿瘤细胞,注射部位发生癌变,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切片结果证明实验成功,模型构建完成,使小鼠荷瘤,观察肿瘤生长,记录体重数据并建立动物模型。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动物及分组:取20只昆明鼠随机分成A组(10只),B组(5只),C组对照组(5只),编号饲养。
1.1.2试剂:无菌水,生理盐水,台酚蓝,2%冰醋酸,甲醛,乙醇,二甲苯,石蜡等。
1.1.3仪器:离心机,显微镜,计数板,电子称,超净工作台,温箱,切片机等。
乳腺癌动物模型构建
乳腺癌动物模型构建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异常分泌物、乳房皮肤红肿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通过构建乳腺癌动物模型来模拟乳腺癌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研究价值。
一、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构建1. 细胞系移植模型细胞系移植模型是构建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常用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已知的乳腺癌细胞系,将其移植到小鼠的乳腺组织中,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
这种模型可以模拟乳腺癌的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2.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是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操纵技术,使小鼠表达人类乳腺癌相关基因,从而模拟乳腺癌的发展过程。
这种模型可以精确控制乳腺癌发生的时间和位置,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以及与基因突变相关的病理变化。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在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筛选治疗靶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化学诱导模型化学诱导模型是通过给小鼠注射化学物质,如致癌物质DMBA (7,12-二甲基苯[α]蒽)或NMU(N-甲基-N-亚硝基脲),诱导乳腺癌的发生。
这种模型可以模拟乳腺癌的致癌过程,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肿瘤的生长速度、转移能力以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化学诱导模型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诱导肿瘤形成,是进行大规模筛选实验的理想模型。
二、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价值1. 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乳腺癌动物模型能够模拟乳腺癌的发展过程,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
通过观察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研究人员可以揭示乳腺癌的发展规律,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2. 评估抗癌药物疗效乳腺癌动物模型是评估抗癌药物疗效的重要工具。
研究人员可以在动物模型中测试新的抗癌药物,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转移能力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评估药物的疗效。
3. 验证分子靶向治疗方法乳腺癌动物模型对于验证分子靶向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肿瘤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
关于肿瘤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生物实验菌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动物模型光热治疗HE染色常规的动物实验,除了皮肤或者骨的缺损修复,癌症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目前,癌症仍然威胁人类的一大疾病,因此需要动物实验来深入了解如何有效进一步治疗癌症。
通常,动物模型一般是研究者利用化学致癌剂或者致癌病毒诱发实验动物肿瘤。
那么肿瘤动物实验模型建立的优点主要有:抗肿瘤药物的筛选以及疗效;抗肿瘤转移性药物的研发以及研究平台。
因此,我们总结了常见癌症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肝癌(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白鼠肝癌:第一种方式可以用DEN直接灌胃(10mg/kg,每周一次),其余5天用0.025%的DEN 水溶液供其饮用,约4个月可以诱发成肝癌;另一种方式可以直接用0.005%掺入水中饮用约8个月即可诱发肝癌。
(2)2-乙酰氨基酸(2AAF)诱发小鼠、兔、狗肝癌:可以将0.03%的2AAF混入饲料喂养;或者每只每日喂养平均2~3mg的2AAF,3-4月左右即可诱发肝癌。
(3)4-2甲基氨基氮苯(DBA)诱发大鼠肝癌:将0.06%的DBA 混入饲料喂养,饲料中的维生素B2不可超过1.5~2mg/kg。
(4)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将0.001~0.015ppm(每日用量)的黄曲霉素混入饲料中喂6个月后,肝癌诱发率可达80%。
二、肺癌(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小鼠肺癌:小白鼠每周皮下注射1%的DEN水溶液一次,每次剂量56mg/kg,总剂量达到1176mg,半年左右发癌率可达94%。
(2)乌拉坦诱发肺腺癌:适龄大鼠每次每只腹腔注入10%乌拉坦生理盐水液0.1~0.3ml,间隔3~5日再注,共注2~3个月,每只小鼠用量约为100mg。
3个月左右即可成功诱发肺腺癌。
(3)硫酸铵气溶胶诱发肺腺癌:让老鼠吸入硫酸胺气溶剂13个月即可诱发肺腺癌。
三、胃癌(1)不对称亚硝胺诱发小鼠胃癌:不对称亚硝胺的剂量为0.25ml/kg,3个月即可发生前胃乳头状癌,7-8个月诱发胃癌。
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肿瘤动物模型是一种在动物体内模拟人类肿瘤发展过程的实验模型,被广泛用于肿瘤的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研究。
通过建立肿瘤动物模型,可以加深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抑制机制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评估新药物及治疗策略的有效性。
下面将探讨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首先,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一般来说,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以分为自发性肿瘤模型和人工诱导肿瘤模型两种类型。
自发性肿瘤模型主要是利用动物自身遗传倾向或环境诱导等因素,在动物体内自发产生肿瘤。
比如在家养动物中,很多小鼠和家兔由于遗传因素或者饮食、环境等长期暴露,会自发产生肿瘤。
这种模型更接近人类肿瘤的发展过程,但是其建立的可控性和可重现性较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
人工诱导肿瘤模型则是通过外界的干预手段,比如化学药物、辐射等方式,直接在动物体内诱导肿瘤的产生。
这类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可重现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科研实验的需要。
常用的人工诱导肿瘤模型包括移植肿瘤模型、化学诱导模型、基因编辑模型等。
其次,肿瘤动物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一方面,肿瘤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
比如,利用肿瘤动物模型可以深入探究各种致癌物质或致癌基因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分析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转移能力等。
通过模拟肿瘤的生长形态,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细胞的生理活动和分子机制,为探寻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肿瘤动物模型还可以用于筛选和评估抗肿瘤药物。
通过向肿瘤动物模型中输入肿瘤细胞或移植肿瘤组织,可以评估新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适应症等。
这种通过体内实验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新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此外,肿瘤动物模型还被广泛用于研究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指标、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
通过模拟肿瘤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验证这些新技术和新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pdx模型构建方法
pdx模型构建方法
PDX模型构建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技术。
它可以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到实验动物体内,以模拟肿瘤的发展
过程。
PDX模型构建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收集、细胞培养、细胞移植、细胞增殖和细胞分析。
首先,细胞收集是PDX模型构建方法的第一步,它需要从患
者体内收集肿瘤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从活检标本中收集,也可以
从肿瘤组织中收集。
其次,细胞培养是PDX模型构建方法的第二步,它需要将收
集的肿瘤细胞培养在体外培养基中,以增加细胞的数量。
第三,细胞移植是PDX模型构建方法的第三步,它需要将培
养的肿瘤细胞移植到实验动物体内,以模拟肿瘤的发展过程。
第四,细胞增殖是PDX模型构建方法的第四步,它需要在实
验动物体内观察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以了解肿瘤的发展过程。
最后,细胞分析是PDX模型构建方法的最后一步,它需要对
肿瘤细胞进行分子分析,以了解肿瘤的发展机制。
总之,PDX模型构建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肿瘤发生和发展的
技术,它包括细胞收集、细胞培养、细胞移植、细胞增殖和细胞
分析五个步骤。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发展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
如何进行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如何进行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是癌症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用于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治疗策略以及评估新的抗癌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肿瘤模型建立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移植方法、化学物质诱导方法和遗传工程方法。
一、人工移植方法:1.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物肿瘤组织或细胞株移植到小鼠体内,可以通过裸鼠或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建立人类肿瘤模型。
当细胞或组织取出并经过相关处理后,通过给小鼠注射或将其移植到小鼠体内,研究人类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2.移植人体肿瘤片段。
3.使用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如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等,可以接受外源组织移植而不会引发排斥反应。
二、化学物质诱导方法:1.化学物质诱导肿瘤模型是通过给予小鼠致癌物质或诱导剂来诱发肿瘤发生。
2.应遵循相关伦理原则使用易获得且时间成本低的致癌物质。
3.诱导剂可通过各种途径给予小鼠,如口服、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
4.对于使用化学物质诱导的肿瘤模型,需要在给药期间和给药后对小鼠进行定期观察和血液检测,以评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三、遗传工程方法:1.遗传工程方法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特定肿瘤相关基因引入小鼠体内,例如,通过敲除或激活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等,产生特定类型的肿瘤模型。
2.通过基因敲除、敲入或点突变技术,可改变小鼠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模拟人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确定小鼠肿瘤模型建立成功后1.观察和检测小鼠是否出现明显的肿瘤体积增大和质地变硬等症状。
2.定期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以评估肿瘤对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
3.使用体重表、肿瘤质量表等测量工具定期测量肿瘤体积,以评估肿瘤生长速度。
4.进行组织学检测,通过活体组织活检或解剖后进行病理学检测,以确定肿瘤种类和分级。
5.对肿瘤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以确定肿瘤的分子特征。
总结:建立和鉴定小鼠肿瘤模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肿瘤模型鼠的研发与应用
肿瘤模型鼠的研发与应用近年来,肿瘤模型鼠成为了癌症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肿瘤发生机制、肿瘤治疗和转化实验研究中。
本文将从肿瘤模型鼠的研发及应用方面进行介绍。
肿瘤模型鼠的研发肿瘤模型鼠是指经过基因改造或移植的鼠类,能够快速产生特定类型的肿瘤。
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能够创造出与人类类似的肿瘤环境,为研究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当前,肿瘤模型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基因改造肿瘤模型鼠基因改造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小鼠遗传物质DNA,使其具有人工设计的表型性状。
目前,在研究肿瘤发生、发展方面,基因改造肿瘤模型鼠的建立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基因改造,研究人员能够在小鼠体内重建异型肿瘤病理机制,全面探究肿瘤的基因调控机制,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精准度。
以癌症研究为例,目前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肿瘤模型已经发展了许多,如HER2阳性乳腺癌模型、K-RAS突变肺癌模型等。
2. 转基因肿瘤模型鼠转基因鼠是指将人类肿瘤细胞转染到小鼠体内,使之产生人类类似的肿瘤,从而模拟人类肿瘤,为肿瘤研究提供所需的动物模型。
转基因肿瘤模型鼠的建立重在人类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转移,如此一来,对于人类肿瘤的疾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转基因鼠建立之后,其肿瘤细胞的发展进程、转移过程等也能够进行查看,能够给肿瘤研究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
肿瘤模型鼠的应用目前,肿瘤模型鼠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研究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实验动物。
1. 新药筛选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肿瘤模型鼠体内进行药物筛选,测试不同药物对特定肿瘤的影响,从而为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的选择。
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在致死性肿瘤中,药物研发周期长、效果不佳的情况。
2. 癌症治疗在肿瘤治疗上,通过基因改造技术构建的肿瘤模型鼠可以较好地模拟人体的病理过程,对能否治愈人类肿瘤疾病进行评估,有效降低治疗失败率,降低治疗风险。
3. 肿瘤发生机制研究肿瘤研究需要从肿瘤的基本信息入手,通过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来缩小肿瘤研究的范畴。
肿瘤动物模型
三.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及其研究方法
定义:模型是指将动物或人体肿瘤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动物体内连续传代而形成移植
性肿瘤动物的肿瘤
实验动物选择:移植性肿瘤常用动物为小鼠、大鼠和地鼠
肿瘤细胞的选择:筛选抗癌药物时,最好选用
3类瘤株,及肉瘤、腹水型肿瘤和白血病株。在众多 移植性肿瘤中,小鼠Lewis肺癌、小鼠黑色素瘤B16 及小鼠白血病P388是目前最受重视和应用最广的。
操作方法(例:人胃腺癌SGC-7901):
1.超净台内将移植瘤剪成2~3mm3大小的瘤块,用套管针接种在BALB/c裸小鼠右侧 腋窝皮下 2.接种24h后随机分组,开始给予受试药进行实验治疗,试验周期6周左右 3.停药次日,称体重,剥取肿瘤并称重,计算瘤重抑制率。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动物在接种肿瘤后6周左右形成1g以上的瘤块(平均瘤重),则表明移植肿瘤 成功
结果:一般情况下,接种3~5d形成肿瘤,移植成功率可达85%,移植成功后可
用以观察受试药的疗效
Thanks !
谢谢
瘤细胞悬液接种法
每次接种的动物数量较多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是:无菌操作取 出瘤块,将数个瘤块混合后剪成小块,放入玻璃匀浆器中,加无菌生理 盐水向一个方向转动研磨后,经滤网过滤,加生理盐水稀释成1:3~1:4 (肿瘤g:生理盐水ml)的瘤细胞悬液,用台盼兰染色法计数活细胞数, 用1ml注射器注射到接种部位,每个接种点接种0.2ml(一般含 1×106~1×107个细胞数)。通常接种到腋窝皮下,每只动物可选用多个 接种点。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物理方法:放射性物质致瘤,用放射线照射或局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 化学方法:使用化学致癌物,如苯并芘(benzpy rene)、甲基胆蒽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手段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手段动物模型的建立是进行医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
肿瘤是机体自身与外界施加因素之间对立平衡,外界因素的干扰逐渐被机体所转化和接纳,从而形成肿瘤。
因此,任何影响正常机体内外环境和施加因素的条件均可改变肿瘤形成的起始、进展和结局。
本文就几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对不同模型特点和选择进行评价。
标签:肿瘤;动物模型;评价方法人类疾病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为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以人体作为实验对象存在很多的局限性,而且很多的实验方法在道义上也受到限制。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动物疾病材料。
借助于动物模型来间接研究一些疾病的发病全过程,从而更方便、更有效、更全面的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也避免了人体实验造成的伤害。
目前已展现出大量建立肿瘤动物模型的方法,本文做一综述。
1 小鼠肿瘤动物模型的类型及建立方法1.1 自发性小鼠肿瘤模型自发性肿瘤是指实验动物在自然情况下,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而发生的肿瘤。
其发病特征和人类肿瘤很相似,所以对人类肿瘤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而且,自发肿瘤的产生可提供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
若自发性肿瘤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则更接近于人体肿瘤的真实状态。
然而,与人类疾病完全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模型并不多,且样本数量有限,而且,在自然状态下,细胞癌变的概率较低,故很难得到条件满足、数量足够的动物模型,所以该法在研究中很少使用。
1.2 诱发性小鼠肿瘤模型人为地运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于实验动物的特定组织或器官,从而产生相应肿瘤,这就是诱发性动物肿瘤模型。
给药途径和诱导剂的不同,导致最后生成的肿瘤的类型有差异,其成瘤率也不一样。
化学诱导的肿瘤属实验动物的原发肿瘤,其发病机制及肿瘤生长环境接近于人体原发肿瘤,建立方法相对简单,实验重复性好,因此目前运用较为广泛。
但该方法诱导周期仍较长,成瘤率与移植法相比也有一定差距[1-2]。
动物肿瘤造模实验方案
动物肿瘤造模实验方案
动物肿瘤造模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动物实验方法,用于研究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和治疗方案。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动物肿瘤造模实验方案:
1. 选择动物模型: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等。
根据研究目的和肿瘤类型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2. 选择肿瘤细胞系:常用的肿瘤细胞包括人源性肿瘤细胞系和动物源性肿瘤细胞系。
根据研究目的和肿瘤类型选择合适的肿瘤细胞系。
3. 准备肿瘤细胞:将肿瘤细胞培养至合适浓度,并用生理盐水或其它合适的载体悬浮。
4. 动物模型建立:将肿瘤细胞注射到动物体内建立肿瘤模型。
常用的注射方式包括皮下、脾脏或其他器官内注射。
5. 观察肿瘤生长:观察肿瘤模型的生长情况,包括肿瘤体积、肿瘤质地、肿瘤血液供应等。
6. 取样分析:在不同时间点取样,对肿瘤模型进行分析,包括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7. 肿瘤治疗试验:根据研究目的,对肿瘤模型进行治疗试验,可以采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或其它治疗方法。
8.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实验需要遵守伦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实验过程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并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痛苦。
在进行动物肿瘤造模实验时,应严格按照相关实验规范进行操作,并有专业实验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其中,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
一、裸鼠是什么裸鼠是一种没有毛发的实验小动物,通常被用来进行肿瘤移植研究。
这种小动物一般来自人工培育的遗传变异株,因为它没有毛发,所以被称为裸鼠。
这种小动物体型小、活力强,非常适合作为实验对象。
二、肿瘤移植模型的意义肿瘤移植模型是一种通过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来模拟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为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用于发现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
同时,肿瘤移植模型还能够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了解肿瘤生长和发展的规律,找到控制肿瘤的有效方法。
三、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基本步骤1. 建立肿瘤细胞株首先,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肿瘤细胞株。
一般来说,肿瘤细胞株可以从患者的体内或者文献报道中获取,然后通过培养和筛选,筛选出能够稳定生长的肿瘤细胞株。
2. 准备裸鼠裸鼠一般都需要进行体表消毒和饲养管理等操作。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将裸鼠的体表消毒,避免外来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此外,裸鼠的饲养、环境、温度、湿度等也需要进行精心管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移植肿瘤细胞将准备好的肿瘤细胞接种到裸鼠的体内,一般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者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
移植后,需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剖解和测量等操作。
四、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 易于建立:裸鼠的肤色和体毛特征明显,容易观察,建立肿瘤移植模型相对容易。
2. 可控性强:通过各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实验的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结论可靠:通过对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实验结论,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缺点:1. 模拟程度低:由于裸鼠与人体存在较大的生物学差异,因此在某些肿瘤特征的模拟程度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肿瘤动物模型常用建立方法
肿瘤动物模型常用建立方法肿瘤动物模型是用于研究和测试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工具。
建立适当的肿瘤动物模型对于揭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1. 移植瘤模型:这是最常见和简化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之一。
它涉及在动物体内或体外移植人类或动物来源的肿瘤细胞株。
这些细胞可以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得到,并在实验室中培养。
移植瘤模型的优点是易于建立和控制,但它不能反映肿瘤的整个发展过程。
2. 转基因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是通过将特定的基因突变导入小鼠或其他动物体内来模拟肿瘤。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是人类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也可以是具有肿瘤形成潜能的其他基因的突变。
转基因模型可以提供更真实的肿瘤发展和治疗反应,但其建立过程相对复杂和耗时。
3. 化学诱发模型:这种方法通过给动物暴露于化学物质,如化学致癌物质或腺病毒,来诱发肿瘤的发生。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引起DNA损伤或基因突变,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
化学诱导模型可以提供与人类肿瘤相似的病理特征,但其应用范围受到化学物质的选择和剂量的限制。
4. 遗传模型:遗传模型使用特定品系的小鼠或其他动物,这些动物因其自身的遗传缺陷而具有高发生肿瘤的风险。
这些遗传模型可以是自然突变品系,也可以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引入的遗传缺陷。
遗传模型可以提供对特定肿瘤类型和易感因素的研究,但其适用范围受到特定品系的限制。
以上是常见的肿瘤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研究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肿瘤动物模型对于取得可靠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不同模型的优劣势需要综合考虑,并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手段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手段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手段癌症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大疾病,而且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由于癌症的病发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此对于防治癌症的研究和探索主要依靠动物模型研究。
小鼠肿瘤模型是目前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和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注射人类肿瘤细胞后,小鼠可呈现人体肿瘤组织细胞移植的特性。
相对于人体肿瘤实验和传统的肿瘤细胞培养,小鼠肿瘤模型的优异之处在于能够创造肿瘤微环境,仿真人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以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常见的评价手段。
一、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1.1 人体肿瘤细胞移植模型人体肿瘤细胞移植模型以人类肿瘤细胞在裸鼠或小鼠体内移植后的肿瘤实体为基础,分为无血液供应的固体肿瘤模型和有血液供应的血液源性肿瘤模型两种。
在移植人类肿瘤细胞时,要确保细胞的活力和数量,同时条件控制的严谨性也是建立模型成功的关键。
以草甸欧豆荚腺癌细胞(A549)为例,在室温下用胰蛋白酶消化并在热水浴中加温25分钟,离心后取上清液,将细胞恢复在人工营养的体外环境中培养至稳定生长。
然后注射生长正常的A549细胞到裸鼠的皮下尽处,便成为一个人体肿瘤细胞移植模型。
1.2 化学诱导肿瘤模型化学诱导肿瘤模型是通过注射某些化学物质来诱导荷尔蒙依赖性肿瘤,可以有效地模拟荷尔蒙依赖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及其恶化过程。
在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膀胱癌时,过程如下:将DMN溶于苏木精中,经过研磨混合后注射大鼠,每次剂量控制在4-25mg/kg,2个月后检查其膀胱肿瘤的形成情况。
化学物质注射后,不同的化学物质会引起不同部位的肿瘤,如DMN会引起膀胱癌。
1.3 基因敲除技术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目前最为先进的小鼠肿瘤模型是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构建。
通过选择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并在小鼠体内干扰其功能,从而让小鼠形成癌症。
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一种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的基因,在建立小鼠肿瘤模型时被广泛用于其基因干扰的研究。
一种新型经颈动脉注射脑转移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种新型经颈动脉注射脑转移瘤动物模型的
构建方法
新型经颈动脉注射脑转移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脑转移瘤是指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脑部的现象。
为了研究脑转移瘤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治疗方法,构建适用的动物模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经颈动脉注射脑转移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和大鼠。
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体积适中、品系纯正的实验动物。
其次,准备合适的移植细胞。
可以使用已经建立的脑转移瘤细胞株,也可以通过原位肿瘤移植和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取。
确保细胞的纯度和活性。
然后,准备手术器械和材料。
需要准备手术刀片、缝线、局麻剂等。
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接下来,进行手术操作。
首先,将实验动物固定在手术台上,消毒手术区域。
开颅手术后,暴露颅骨,定位动脉。
使用显微镜和微型注射器进行注射操作,将移植细胞悬液缓慢注入经颈动脉。
最后,观察动物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可以使用影像学技术如MRI对肿瘤进行定量分析。
还可以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评估肿瘤转移的程度和效果。
总结起来,这种新型经颈动脉注射脑转移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为研究脑转移瘤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实验操作,可以深入探索脑转移瘤的发生机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常见的肿瘤模型建立的方式
常见的肿瘤模型建立的方式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肿瘤模型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平时听到的癌症,大家都知道它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而为了更好地理解癌症,研究人员就得通过建立肿瘤模型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这就像是给癌症做了一次“体检”,让它的表现更加清晰可见。
要知道,肿瘤模型可不是随便就能搭建的,它们有很多种方式,每种方式的使用都得看研究的目的和具体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常见的几种肿瘤模型建立方式,看看到底都有哪些奇妙的手法,简直比魔术还神奇!说到最常见的方式,那不得不提的就是小鼠模型。
这个方法可是使用得相当广泛的哦。
你可能会想,怎么会是小鼠?怎么不试试其他动物呢?这主要是因为小鼠的基因和人的相似度比较高,而且它们的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非常适合做各种实验。
特别是小鼠能在实验中模拟出很多人的生理反应,所以它们就成为了研究肿瘤的“小小”主角。
你想想,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注射一些癌细胞,小鼠就会得病,接着就能观察这些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表现,看看它们怎么生长、扩散。
嘿,虽然小鼠的个头小,但它们可真是医学研究中的大功臣!不过,也不是所有时候都能用小鼠模型的。
毕竟每个实验都得有合适的模型嘛。
有些研究人员为了更加贴近人类的真实情况,就会选择使用“异种移植模型”。
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把人类的肿瘤细胞注射到小鼠或者其他动物体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更直接地观察到肿瘤细胞在人类身上可能发生的事情。
就像是给动物做了一次“肿瘤体验”,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肿瘤是如何发展的。
而且这类模型特别适合用来测试新药物的效果。
如果药物能有效地在这些模型中控制肿瘤的增长,那就能证明它在临床上也许能有不错的效果。
当然了,除了动物模型,科学家们有时候还会使用“组织工程模型”来研究肿瘤。
哎,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未来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其实也不完全是,简单来说,这就是将人体的细胞拿出来,在体外培养一个小小的肿瘤模型。
这样的模型虽然不能完全替代活体动物,但它的优点是能减少对动物的使用,而且培养出来的肿瘤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类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以:(1)评价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2)作为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3)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4)为研发抗肿瘤转移性药物提供良好的实验工具。
实验方法: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实验方法原理: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
实验材料:肿瘤细胞小鼠试剂、试剂盒、无血清培养基质、3%中性甲醇石腊仪器、耗材、低温离心机、血球计数器、游标卡尺实验步骤一、肝癌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白鼠肝癌(1)取体重250 g左右的封闭群大白鼠,雌雄不拘;(2)按性别分笼饲养。
除给普通食物外,饲以致癌物,即用0.25%DEN水溶液灌胃,剂量为10 mg/kg,每周一次,其余5天用0.025%DEN水溶液放入水瓶中,任其自由饮用;(3)共约4个月可诱发成肝癌;(4)也可以单用0.005%掺入饮水中口吸服8个月诱发肝癌。
2.4-2甲基氨基氮苯(DBA)诱发大鼠肝癌(1)用含0.06%DBA的饲料喂养大鼠,饲料中维生素B2不应超过1.5~2 mg/kg;(2)4~6月就有大量的肝癌诱发成功。
3.2-乙酰氨基酸(2AAF)诱发小鼠、狗、猫、鸡、兔肝癌(1)给成年大鼠含0.03% 2AAF标准饲料;(2)每日每平均2~3 mg 2AAF(也可将2AAF混于油中灌喂),3~4月后有80~90%动物产生肝肿瘤。
4.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1)用剂量为每日0.3~14 mg/kg体重,混于饲料或饮水中给予;(2)6~9个月后255/300大鼠发生了肝癌。
5.亚胺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小鼠肝癌(1)用1%OAAF苯溶液(约0.1 ml含1 mg)涂在动物的两肩胛间皮肤上,隔日一次,每次2~3滴,一般涂100次。
(2)实验后7~8周即而出现第一个肝肿瘤,7个月以上可诱发小鼠肝肿瘤约55%。
(3)或用2.5 mg OAAT溶于葵瓜子油中,给C3H小鼠皮下注射4次,每日间隔10天,也可诱发成肝癌。
6.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1)每日饲料中含0.001~0.015 ppm,混入饲料中喂6个月后,肝癌诱发率达80%。
二、胃癌1.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1)取20 g左右的小鼠,无菌手术下,在腺胃粘膜面穿挂含甲基胆蒽(MC)线结。
(2)含MC的线结是用普通细线,在一端打结后,将线结置于盛有MC小玻璃试管内,在酒精灯上微微加温,使MC液化渗入线结。
MC浓度为0.05~0.1 g 20-甲基胆蒽内浸入10~20根线。
(3)手术埋线后4~8个月可诱发成功胃癌。
2.不对称亚硝胺诱发小鼠胃癌剂量为0.25 ml/kg体重,3个月后全部动物发生前胃乳头状癌,7~8个月后有85~100%发生前胃癌。
昆明种最敏感。
A系次之,615系小鼠敏感性最差。
3.甲基亚硝基醋酸尿素诱发小鼠胃癌给BD大鼠饮水中加甲基亚硝基醋酸尿素,剂量为2 mg/kg体重,每周饮用5次,520天后全部大鼠均发生了腺胃癌。
三、食管癌1.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诱发大鼠食管癌(1)取体重100 g以上的Wistar大鼠;(2)任其食用含甲基苄基亚硝胺的饮水,并将MBNA掺入饲料中使每日摄入量达0.75~1.5 mg/kg体重;(3)80~100天可诱发成食管癌。
2.二烃黄樟素(Dihydrosafrole)诱发大鼠食管癌(1)二烃黄樟素是一种制备啤酒的调味品,在大鼠饲料中加入百万分之二千五百至一万(2500~10000 ppm)黄樟素,就能引起20~75%的食管癌。
3.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1)用0.2%或0.005%的甲基苄基亚硝胺水溶液,给动物经口灌喂,每天一次,大鼠灌注剂量为1 mg/kg体重;(2)至第27天即发现一例食管乳头状瘤,154天发现第一例食管癌,11个月食管癌的发生率为53%。
四、肺癌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小鼠肺癌(1)小白鼠每周皮下注射1%DEN水溶液一次,每次剂量56 mg/kg,DEN总剂量达到868 mg;(2)观察时间为100天左右时,发癌率可达40%。
(3)DEN总剂量达到1176 mg,观察时间为半年左右时;发癌率可达94%。
2.乌拉坦诱发肺腺癌(1)小鼠(A系,1~11/2月龄)较大鼠敏感,每次每只腹腔注入10%乌拉坦生理盐水液0.1~0.3 ml,间隔3~5日再注,共注2~3个月,每只小鼠用量约为100 mg;(2)注后3个月肺腺癌发生率为100%,而且多数为多发性,这种诱发瘤为良性。
3.苯并芘诱发肺腺癌(1)猴气管内注入3,4-苯并芘(苯并花为3~15 mg与等量之Fe2O3混合液),每周一次,共10次;(2)6只猴中有2只诱发肺的鳞状上皮癌。
4.硫酸铵气溶胶诱发肺腺癌(1)用硫酸胺气溶剂给100只大鼠吸入;(2)13个月后所有大鼠都发生了肺腺癌。
5.甲基胆蒽诱发肺腺癌(1)用0.2%明胶作悬浮剂将甲基胆蒽混合后给金地鼠气管内注入,每次0.1 ml(含甲基胆蒽5 mg)每周一次,共6次;(2)53周后有62.5%动物发生了肺癌。
五、鼻咽癌1.二甲基胆蒽(MC)诱发大鼠鼻咽癌(1)取直径2~3 mm的硬质塑米管,在酒精灯上小火拉成锥形,每段长约3.5 cm,管内填以结晶体MC。
(2)小管一端用火封闭,以防药物外溢,尖端用针刺数孔,使MC能从小妃溢出。
(3)取体重120 g左右的大白鼠,雌雄均可,乙醚麻醉后,由前鼻孔将上述含MC的塑料小管插入鼻腔,利用前鼻孔较小管粗端为小的特点,稍加用力,迫使小管全部进入鼻腔内,其尖部可达鼻咽腔。
不需另加固定,即可使小管长期留于鼻腔内。
(4)待到预定时间(半年以上),或动物自行死亡时,到其鼻咽部,10%福尔马林固定,脱钙后,石蜡包埋,进行连续切片。
发癌率可达60%以上。
2.二乙基亚硝胺滴鼻法诱发鼻咽癌(1)取120 g左右大白鼠,雌雄均可,乙醚麻醉后,用磨平针尖的8号针头,从前鼻孔轻轻插入,针尖可达鼻咽腔;(2)经注射器灌注用1%吐温-80新配的33.3%DEN混悬液0.0 2 ml(含DEN 6.7 mg)每周1次,共15~20次,可诱发成鼻咽癌。
六、宫颈癌1.二甲基胆蒽(MC)诱发宫颈取雌性小白鼠,以附有0.1mgMC的棉纱线结在动物不麻醉的状态下,借助于阴道扩张器及磨纯的弯针,将线穿入宫颈。
经右宫角背部穿出,使线结固定于宫颈口。
线的另一端则固定于背部肌肉,缝合皮肤,挂线以后,同日开始连续注射青霉素2~3天。
以防术后感染。
至一定时间(半年左右)处死动物,宫颈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七、结肠癌1.二甲基苄肼(Dimethlhydrazine,DMH)诱发鼻咽癌(1)给四周龄的雄性大白鼠,皮下注射二甲基苄肼(Dimethlhydrazine,DMH)每周一次,连续21周,每次DMH21mg/kg;(2)最后一次给药后1~4周,处死动物;(3)降结肠部位用Bouin液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
所用之DMH先配成每100 ml 含400 mg的母液,并加EDTA37 mg,用氢氧化纳(0.1 N)液将pH调至6.5备用。
注意事项1.要设计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动物数一般为5-10只;2.一般接种肿瘤6-8周后,小鼠的肿瘤可生长至直径为15-20mm (即小鼠会濒临死亡)时,可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并保存血清,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照相,取部分肿瘤组织作冰冻组织切片(或- 80℃保存),作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部分肿瘤组织用3%中性的甲醛固定,石腊包埋,作常规HE染色。
其他1.芳香胺及偶氮染料类致癌物的特点(1)通常需要长期、大量给药才能致癌;(2)肿瘤多发生于远隔作用部位的器官如膀胱、肝等;(3)有明显的种属差异;(4)其本身不是直接致癌物,致癌是由于其某种代谢产物的作用;(5)其致癌作用往往受营养或激素的影响,例如,奶黄仅在以缺少蛋白质和核黄素的饲料喂饲大鼠时才引起肝癌,而且雄性大鼠较敏感,邻位氨基偶氮甲苯则易起雌性大鼠的肝癌。
2.亚硝胺类的致癌特点(1)致癌性强,小剂量一次给药即可致癌;(2)对多种动物(包括猴、豚鼠等不易诱发肿瘤的动物)的许多器官(包括食管、脑、鼻窦等不易引起癌的器官)能致癌,甚至可以通过胎盘致癌,如给怀孕大鼠以二乙基亚硝胺(Diethy lnitrosamine,DEN)可比较快地引起仔鼠的神经胶质细胞瘤;(3)具有不同结构的亚硝胺有明显的器官亲和性,例如二甲基亚硝胺等对称的衍生物常引起肝癌,不对称的亚硝胺如甲基苄基亚硝胺常诱发食管癌;在大鼠,二丁基亚硝胺能引起膀胱癌,二戊基亚硝胺能诱发肺癌,而N-甲基-N-硝基-N-1-亚硝基胍则能引起胃肠癌。
3.黄曲霉毒素的致癌特点(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强,很小剂量(1mg/kg体重)即可使狗、幼龄大鼠、火鸡或小鸭致死;(2)其致癌性也极强,最小致癌剂量比亚硝胺还要小数十倍,是已知化学致癌物中作用最强者;(3)它能诱发多种动物(从鱼到猴)的肝癌,也可引起肾、胃及结肠的腺癌,滴入气管内可引起肺鳞状细胞癌;(4)注入皮下可引起局部的肉瘤,还有报告认为,它可引起泪腺、乳腺、卵巢等其它部位的肿瘤。
4.其他在动物实验中早已确定:乙硫氨酸可诱发大鼠肝癌;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C2H5O-CONH 2)、氨乙胺可引起小鼠的肺癌;一些卤代烃如四氯化碳、氯仿等可引起大鼠或小鼠的肝癌。
构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