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科学】2变变变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变变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变变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变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科学现象》第三节《变变变》。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观察并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如固态、液态、气态。

2. 观察并描述物体在变化过程中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概念,并能用语言描述变化过程。

2.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变化过程中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能进行简单记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冰块、热水、气球、颜料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魔术表演视频,激发幼儿对变化现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概念,引导幼儿关注物体在变化过程中的特征。

3. 例题讲解:以冰块融化为例,讲解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冰块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气球、颜料等物体的变化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变变变》2. 内容:(1)物质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观察物体变化:颜色、形状、大小(3)实验:冰块融化、气球变化、颜料混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身边物体的变化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物质状态变化,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变化过程,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变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同时,可组织一次“变化现象”主题班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概念,并能用语言描述变化过程。

2024年《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2024年《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2024年《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和运动方式。

2.培养幼儿对身体变化的认知和兴趣。

3.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能力。

4.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PPT课件:展示身体各部位和运动方式的图片。

2.音乐CD:《变变变》歌曲。

3.身体运动器材:跳绳、沙包、圈圈等。

4.活动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教师播放《变变变》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简单的身体动作。

2.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觉得身体哪些部位在运动。

(二)主题活动1.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介绍身体的基本构造,如头部、躯干、四肢等。

2.教师展示各种运动方式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运动方式,如跳跃、跑步、投掷等。

a.跳绳比赛:幼儿分为两队,每队轮流跳绳,比比哪队跳得更快、更多。

b.沙包投掷:幼儿分为两队,每队轮流投掷沙包,比比哪队投得更远、更准确。

c.圈圈接力:幼儿分为两队,每队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进行接力比赛。

4.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身体运动方式的调查报告。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布置一个“运动小天地”,展示幼儿的运动照片和作品。

3.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运动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

五、活动评价1.教师根据活动记录表,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家长参与评价,反馈幼儿在家的运动情况。

3.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后续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通过本次《变变变》大班健康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运动方式,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兴趣。

同时,活动也让幼儿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运动的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为他们创造更多有趣、有益的活动。

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

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

变变变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了解简单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的科学现象,如物体溶解、颜色变化、物体漂浮等。

2. 学习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方法,如观察、比较、触摸等。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科学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让幼儿在团队合作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创意表达法: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科学实验材料、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等。

2. 环境:安静、整洁、安全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科学现象,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 实验:教师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让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记录:教师引导幼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5. 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6. 创意表达: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8.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评估幼儿在记录和分享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实验体验,以及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评价幼儿在创意表达环节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

中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

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常见物质的形态变化,如溶解、融化、蒸发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质形态变化的概念:溶解、融化、蒸发等。

2. 实验材料:水、盐、糖、冰块、杯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的形态变化。

2.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解释和描述物质形态变化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形态变化。

2. 探究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和描述物质形态变化的过程。

例如,将盐或糖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溶解的过程。

3.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物质形态变化的过程。

4.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思考物质形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物质形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幼儿对物质形态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交流,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六、教学准备:1. 物质形态变化的教学PPT或教案。

2. 实验材料:水、盐、糖、冰块、杯子、加热器等。

3. 教具:图片、实物等。

七、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幼儿亲身体验物质形态变化的过程。

2. 引导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提问、讨论和分享,增进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形态变化。

2. 探究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和描述物质形态变化的过程。

中班科学活动《变变变》

中班科学活动《变变变》

中班科学活动《变变变》一、活动目标通过《变变变》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现力和动手能力,引发幼儿对事物变化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能够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材料,例如小苏打粉末、醋、纸巾、彩色水果汁等。

2. 准备适量的杯子、容器、滴管、纸杯、搅拌棒等实验用具。

3. 设计合适的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便于幼儿进行观察记录。

三、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并提问:“物体会变吗?变成什么样子?”2.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配备适量的材料和实验用具。

3. 引导幼儿根据记录表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观察和实验。

例如:a. 将小苏打粉末放入杯子中,然后使用滴管滴入适量的醋。

b. 观察幼儿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引导他们描述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c. 鼓励幼儿使用手指触摸实验物质,感受变化带来的温度或触感的差异。

d. 提醒幼儿在实验结束后,使用纸巾清洁实验用具。

四、活动总结1. 组织小组间的讨论,让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2. 引导幼儿总结《变变变》科学活动的要点,例如:“我们通过混合小苏打粉末和醋,发现会产生气泡和溶解,物体的颜色也发生了改变。

”3. 引导幼儿思考物质变化的原因,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五、延伸活动1. 继续进行类似的实验,增加其他材料和变化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观察和探索。

2.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水的变化状态等,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中的变化现象。

3. 贴近幼儿生活,让他们观察和记录一些常见事物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六、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对幼儿的言语和记录表格的评价,评估他们对变化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七、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保持幼儿的安全,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或者尖锐的实验器材。

2. 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时保持环境整洁,结束后清理实验用具。

3. 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引导的过程中兼顾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

中班科学活动《变变变》

中班科学活动《变变变》

中班综合活动《变变变》活动目标:1.认识3原色,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绘本的有趣。

2.尝试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新的变化,使幼儿体验创作的快乐。

3.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培养好奇心。

活动准备:1.交互式白板课件《变变变》2.红黄蓝三原色的棒棒彩、白纸若干;彩色透明胶片若干;装有颜料的矿泉水瓶若干。

活动内容:一、“变魔术”导入:师:我的手有神奇的魔法,会变魔术,想不想看看,我会变什么呢?小眼睛可要仔细看咯。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呀,我变出来了什么呀?是xx吗?我们用放大镜来看看。

(白板1)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颜色的?原来这是一个灰色的点点,这个灰点点感觉有点孤单,想找一些好朋友出来,它的好朋友是彩色的,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呢?二、绘本游戏1.灰点点的好朋友那灰点点的好朋友是什么颜色的、在哪里呢?我们用放大镜再来找找看吧。

有吗?原来,只要我用我的小手轻轻地点一下它,它的好朋友就会变出来了,让我先来变一变哦。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手指点灰点,变出白板2)哇,变出来没有啊?这么多的点点看起来像什么?哦~不过灰点的好朋友好像有一点害羞,他说只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轻轻地点一下他,他的好朋友就会出来了。

谁来试试?(变出白板3)你会跟灰点点说什么呀?(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哇~这次怎么样?你觉得这么多的点点像什么?你们觉得呢?不过灰点说:我的好朋友还有好多呢,还差了一点,只要你们的掌声热烈一点,我的好朋友就会出来咯。

(变出白板4)哇~~~这次灰点的好朋友都来了!他们想邀请所有的小朋友跟他们一起变魔术,想不想变一变?灰点点说:只要所有的小朋友伸出你们的魔法棒,一起来变一次,就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

不过,等会变的时候千万别眨眼睛哦。

准备好了吗?伸出你们的魔法棒,我们一起来说。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2.感受3原色,与生活中的色彩相结合。

哇,天啊,你们变出了什么呀?(白板5)我们一起来看看(用聚光灯)这是?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这是?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这是?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蓝色的呢?3.颜色变变变。

变变变教案小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教案小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教案小班科学教案变变变教案-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的方式,培养小班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2.增强小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小班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小班学生对事物的变化和科学原理的探索。

二、教学准备1.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像糖各种颜色的砂糖、罐子、石膏粉、水杯、牛奶、食用色素、酒精、一次性手套等。

2.清晰的幻灯片或图片,用来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3.课堂布置:准备足够的桌椅,以便小班学生可以进行手工实验。

4.准备一个教具盒,里面装满了和变化相关的物体,如黄油、盐水、巧克力、冰块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与变化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变化的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变化吗?”“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变化?”等等。

2.实验观察(20分钟)(1)实验1:彩色的糖块教师将一些糖块放在桌上,每个糖块上都涂有不同颜色的砂糖。

学生们观察糖块的变化并描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来描述糖块的颜色变化。

(2)实验2:变色的水杯教师在水杯中加入食用色素,然后向杯子中慢慢倒入水。

学生们观察水杯的变化并描述。

教师可以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的颜色变了?”“你们有什么想法?”(3)实验3:与水混合的牛奶教师准备一个杯子装满牛奶,然后向其中加入几滴食用色素。

学生们观察牛奶的变化并描述。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在这个实验中,牛奶的颜色被改变了。

3.游戏探索(1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教具盒,里面装满了各种和变化相关的物体。

学生们依次从盒子中取出物体,观察物体的特点和变化,并试着猜测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引导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想象物体在变化前是什么样子的。

4.实物展示(10分钟)教师提前准备一些与变化相关的物体,如黄油、盐水、巧克力等,用来展示给学生观察。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触摸,感受物体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描述触摸感受和变化特征。

《变变变》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趣味探究

《变变变》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趣味探究

《变变变》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趣味探究幼儿园大班科学趣味探究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科。

幼儿园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第一站,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科学,我们设计了一节趣味探究课——《变变变》。

一、课程背景本次趣味探究课主要面向幼儿园大班,旨在通过观察、实验和发现,让孩子们了解物质的状态可变性,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的状态可变性及其原因。

2.学习简单实验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和发现能力。

3.培养积极合作的意识,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物质变化实验工具(如烧杯、吹风机等)。

2.不同状态的物质样本(如水、盐、糖、油等)。

3.学生工具(如手套、口罩等)。

4.课件或图片素材等。

四、教学流程1.热身游戏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热身游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如“丢手绢”、“传球”等,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2.导入通过课件、图片或小故事等形式,介绍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及其变化。

3.实验环节让孩子们一个个来实验。

借助工具将不同状态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利用吹风机等工具,观察其变化过程并发表感受和想法。

例如,将固态的盐放入烧杯中,经过吹风机的吹风,盐逐渐融化,成为液态的盐水。

4.总结引导孩子们进行总结,梳理观察到的事实和变化原因。

例如,固态的物质经过吹风机等工具加热,分子活动加快,物质热胀冷缩,状态变。

5.提出问题在总结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挖掘更多的科学知。

例如,如果将液态的盐水放在冰箱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五、教学亮点1.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实验方式,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物质状态的可变性,并且探究知识的趣味性。

2.创造性思维训练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启发孩子们动手实验,自己探究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3.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帮助幼儿培养好奇心、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孩子们对于探索未知的兴趣。

因此,设计一份适合小班幼儿的科学教案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主题、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教育。

一、主题:1.主题确定的考虑因素:适合幼儿认知水平、感兴趣的主题、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

2.例子: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风,可以选择以风为主题,如“探索风的奥秘”。

二、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风的基本认知,了解风的形成原因和作用。

2.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实验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1.掌握基本概念:向幼儿介绍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观察风的迹象:教幼儿观察风的迹象,如树叶摇动、旗帜飘动等。

3.制作风力风车:让幼儿动手制作简易风力风车,并观察风对风车的影响。

4.实验探究:进行风的实验探究,如将风通过长颈漏斗吹向悬浮在空中的细长纸条,观察纸条的反应。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提问:使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故事与绘本:通过讲述有关风的故事或读绘本,为幼儿提供直观动人的形象,帮助幼儿理解概念。

3.示范与引导:在制作风力风车和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并引导幼儿逐步完成任务。

4.小组合作: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五、评估:评估幼儿的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观察记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于问题的回答、实验的操作等。

2.测试与问卷:设计简单的测试题目或问卷,并让幼儿填写,以了解他们对于风的掌握情况。

3.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风力风车或其他相关作品,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语:幼儿科学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在实施教学时,需要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标准教案变变变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标准教案变变变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标准教案变变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变变变》,主要围绕第四章“神奇变化”展开,详细内容涉及物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相互转化,以及生活中常见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物质三态变化,知道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三态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物质变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冰块、热水、酒精灯、烧杯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冰块、热水和酒精灯,引导幼儿思考它们之间联系,激发幼儿对物质变化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冰块融化、水加热沸腾、酒精灯燃烧等实例,讲解物质三态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动手操作(10分钟)每组发放彩泥,让幼儿动手制作固态、液态和气态模型,加深对物质三态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变化2. 板书内容:固态→液态:冰块融化液态→气态:水加热沸腾气态→固态:酒精灯燃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观察家里物质变化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用彩泥制作一个物质变化过程,如冰块融化、水加热沸腾等。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略)(2)物质变化过程模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物质变化过程,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科学博物馆,解更多物质变化知识。

(2)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家长帮助下,探索更多有趣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

幼儿园《变变变》主题教案

幼儿园《变变变》主题教案

幼儿园《变变变》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变变变》主题活动,涉及第四章《有趣的科学变化》中的第一节内容,详细内容包括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和生活实例,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知道物体可以通过变化变成其他形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概念理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变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色素、水、醋、小苏打等)、演示用PPT、卡片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如冰融化、面包发霉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讲解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让幼儿了解物体变化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醋与小苏打反应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变化过程,解释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记录,鼓励他们表达观察到的变化。

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强调物质变化的特点。

6. 情景剧表演(5分钟)组织幼儿表演情景剧,加深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变变变——有趣的科学变化》2. 内容:物质变化概念变化实例:冰融化、面包发霉等实验过程:醋与小苏打反应变化特点:形态、颜色、味道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变化现象,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概念理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和表达方式。

幼儿园科学活动《变变变》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变变变》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变变变》教案活动目标1、观察化学小魔术,激发探索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2、了解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的现象,初步了解生活中哪些常见的食物含有淀粉。

3、通过科学实验自主探索,并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1、米汤、土豆、小面粉、馒头、南瓜、芋头、藕等含淀粉的物质若干,萝卜、白菜、莴苣、水果等不含有淀粉的物质若干、小喷壶一个、碘酒、棉签。

2、用米汤画好几幅画。

3、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一、导入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你们喜欢魔术吗?为什么?师:今天老师也要给小朋友们变个小魔术:教师扮演魔术师,首先出示课前用米汤画好的画,然后把碘酒溶液喷在画面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二、知识点讲解1、讨论:为什么原本什么也没有的白纸在喷上药水后会出现图案呢?2、教师讲解:(1)其实老师已经在课前在这张白纸上画好图案了,只是老师画画用的不是小朋友平时用的画笔而是米汤。

所以当喷上碘酒时原来看不出来的画面就显现出来了。

教师示范向米汤中滴入碘酒。

(2)用课件出示有淀粉和碘酒的图片,讲解小实验的科学原理。

师:我们用米汤画画,米汤里含有淀粉,小喷壶里装的药水是稀释的碘酒溶液,淀粉遇到碘酒溶液后就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的很多食物都是含有淀粉的。

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从这些食物中把含有淀粉的食物挑出来。

师:刚才的魔术告诉我们:当淀粉遇到碘元素就会变成蓝色,所以我们只要把碘酒涂抹(滴洒)在食物上,如果食物中含有淀粉,那么当食物中的淀粉与碘酒中的碘元素相遇就会变成蓝色。

2、师向幼儿提出操作要求:每位幼儿从所提供的食材中选取5种自己喜欢的食材进行测试,并把测试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总结测试结果。

(1)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测试了哪些食材,其中哪些是含有淀粉成分的,哪些是不含淀粉成分的。

(2)师利用PPT总结幼儿测试结果。

四、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测试的这些食材只是生活中常见食材的一小部分。

中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

中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

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让幼儿体验变化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积极探究、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让幼儿能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实物图片、变化图片、实验材料等。

(2)记录表格、画笔等。

2. 环境:(1)安静、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

(2)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操作的空间布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一些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实物的变化。

(2)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2. 探究与实践:(1)让幼儿进行实验或操作,观察和描述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词语记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3. 分享与交流:(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结果。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物体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评价幼儿对变化过程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3.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内容:1. 课程一:水的变化(1)学习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2)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 课程二:冰的变化(1)学习冰的融化过程。

(2)通过实验观察冰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 课程三:颜色的变化(1)学习颜色的混合和变化。

(2)通过实验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发现物体的变化。

2. 实验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体验变化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_0629文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_0629文档

2020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_0629文档EDUCATION WORD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_0629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设计意图:科学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幼儿学习科学所要经历的过程,为了让幼儿更喜欢科学活动!我特设计了此次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探索淀粉遇到碘后会变色的现象,激发幼儿在科学实验中操作的浓厚兴趣。

2、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记录,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教具:一封信、一把刷子。

2、学具:馒头、洋芋、黄瓜、萝卜、洋葱,记录表,水彩笔;碘酒,棉签、毛巾若干。

活动重难点探究淀粉遇到碘后会变色的现象。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刚才,老师收到一封信,让我们一起拆开看看?咦,好奇怪呀,这可真是一封神奇的信,内容哪里去了呢?(幼儿猜一猜)2、出示一种神奇的药水,现在我把它涂上去,你们就能看到信的内容了?(看到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自己猜)3、大家想不想搞清楚这里面的秘密呢?等一会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二、探究淀粉遇到碘后会变色的现象1、观察碘酒,把发现告诉老师!2、知道碘酒有什么作用吗?3、碘酒可以消毒,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护士阿姨来一次消毒比赛吧!看谁做得最快,又能把工具摆放整齐。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只消毒平常最常用的两根指头尖。

(幼儿模仿老师给指头消毒)4、老师想来个比赛,用刚才消毒过的两根手指头捡出5粒白米饭,放到白纸上。

5、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想想这是为什么?6、教师小结。

三、拓展寻找碰到碘酒会变色的食物。

1、在生活中除了米饭,还有很多食物,是不是每种食物都含有淀粉呢?老师还准备了五种食物:馒头、黄瓜、洋芋、萝卜、洋葱,下面我们要实验这些食物碰到碘酒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食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变成紫色,就说明这种食物的身上藏有淀粉,请记录员在记录卡对应的图画下面打“√”,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认真、最细心!2、分组用棉签醮一点碘酒直接碰在食物上,要仔细观察。

小班教案《变变变》15篇

小班教案《变变变》15篇

小班教案《变变变》15篇小班教案《变变变》1活动目标:1、知道水的形态,通过变魔术的游戏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2、复习并巩固红,黄,蓝色,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3、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颜色标记20份。

活动重难点:知道水的形态,了解颜料被水溶解变色的小秘密。

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导入游戏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是什么样子的?(无色透明会流动没气味)教师小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

2、师:水宝宝可好玩了。

现在它要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但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好听的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他才会变的。

我们来试试?(教师【先横着】摇动瓶身,据幼儿情况而定,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语气的神秘感):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变出了什么颜色?你们想玩吗?二、探索激趣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一定要说:“水宝宝,变变变哦”。

1、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轻摇瓶身,使其变色。

(老师指导鼓励孩子)提问:你们的水宝宝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交流讨论)给你们的水宝宝贴一个颜色标记吧。

(教师边说边操作后幼儿操作)2、颜色对应师:水宝宝玩累了想休息了,我帮它找个家,红色的水宝宝住红标记的家,请小朋友们看着标记给你们的水宝宝也找个家吧。

(与框子对应放)三、解读秘密师:好奇怪呀,水宝宝怎么会变颜色呢?(幼儿猜测)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2、这瓶怎么没变不出来,而另外一瓶却变出来了?(幼儿猜想)教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

小班科学:变变变

小班科学:变变变

小班科学: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产生好奇心。

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果汁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各种口味的果珍、一次性杯子、搅拌棒、温开水、记录表、绿豆、白糖、盐
活动过程:
一、发现溶解
师: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
过渡语:白糖宝宝觉得天气太热了,想游泳,于是跳进了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根据观察自由回答)
小结:白糖不见了,看来白糖宝宝很喜欢游泳。

二、初步判断材料。

师:除了白糖宝宝有还有绿豆、红糖、盐、果汁粉,四种材料,让我们先猜一猜,它们跳进水里会消失不见吗?
幼儿大胆猜测。

三、动手实验
师:我在桌子上准备好了四种材料,还有一张记录表,你发现它不见了,用圆形贴纸表示,如果没有变化,就用五角星表示,我们开
始吧。

1.幼儿进行实验。

2.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小结:我们都发现这三种材料放在水里慢慢消失了,那我们给消失起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溶解。

虽然绿豆不能溶解,但是它是很好的消暑食材,爸爸妈妈们可以煮绿豆水,做绿豆糕,都能很好的消暑哦!
四、制作果汁
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的果汁粉,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杯果汁解解暑呢?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制作吧!
观看视频。

师:制作果汁的材料已经放在桌子上了,听到音乐后,及时回到座位上哦。

五、分享果汁
师: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客人老师也一定很热,我们把制作的果汁分享给老师们吧!。

变变变大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大班科学教案

变变变大班科学教案引言:大班阶段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逐渐形成,对科学教育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因此,设计一份适合大班阶段的科学教案,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探索世界的乐趣。

一、目标导向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究精神。

因此,在制定大班科学教案时,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通过观察现象、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通过科学实验和问题解决,引导幼儿形成科学思维模式,提高幼儿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社交交流能力:鼓励幼儿在小组合作中互相沟通,讨论并分享观察结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方法1.探究引导法: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实践和观察,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教具,帮助幼儿直观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

3.讨论教学法: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案设计1.主题:鱼和水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和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能力。

活动一:观察小鱼步骤:(1)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鱼缸和几条小鱼。

(2)让幼儿在观察小鱼时,自由表达他们的感受和发现。

(3)引导幼儿发现小鱼在水中的生活习性,例如游动、躲藏等。

活动二:小鱼喜欢哪种水?步骤:(1)给幼儿提供不同的水样本,如自来水、海水、河水等。

(2)让幼儿在不同的水样本中观察小鱼的反应,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观察结果。

(3)引导幼儿从观察结果中归纳出小鱼喜欢的水的特点。

活动三:保护水资源步骤:(1)通过图片和故事,向幼儿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

(2)鼓励幼儿设计节约用水的小方法,并让他们向全班分享。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变变变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变变变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幼儿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5.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实验器具、图片或实物。

2. 幼儿准备:手笔、动手实验的准备。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一张实验图片或实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教师问幼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实验吗?你们想知道这个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吗?3. 引导幼儿提出各种猜测和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第二步:实施探究1.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今天要一起进行一个有趣的实验。

2. 教师向幼儿展示实验材料和实验器具,解释实验步骤。

3. 教师分组让幼儿合作进行实验。

4. 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三步:整理探究结果1. 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实验结果,根据幼儿的回答编写实验报告。

2.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实物,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第四步:总结与展示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中发现的规律和现象。

2. 教师鼓励幼儿通过展示实验结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分享他们的发现。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赞扬和鼓励。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组织观察和探究类的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科学课,我发现幼儿非常喜欢动手实验。

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并试图找出实验的规律。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鼓励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并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

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

中班科学教案变变变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引导中班幼儿开展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将学习到物质的变化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准备1.物质材料准备:–水–砂子–塑料杯–食用油–醋–小型容器–食用色素–碗–塑料袋–纸巾–尺子–透明塑料袋2.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3.教学准备:–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示意图–复印实验记录表,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三、活动步骤1. 水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实验材料:热水、冷水、温水、塑料杯。

•实验步骤:–将热水、温水和冷水分别倒入三个塑料杯中。

–仔细观察水的变化:热水会产生蒸气,冷水则会结冰,温水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实验结果: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变化,热水产生蒸气,冷水结冰,温水没有明显变化。

2. 混合物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的混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实验材料:砂子、水、塑料杯。

•实验步骤:–将砂子倒入塑料杯中。

–慢慢倒入适量的水,观察砂子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砂子和水会形成混合物,砂子会悬浮在水中,形成浑浊的液体。

3. 醋和小苏打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实验材料:醋、小苏打、容器。

•实验步骤:–将醋倒入容器中。

–将小苏打倒入醋中。

–观察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的气体和泡沫。

•实验结果: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气体和大量的泡沫,产生剧烈的反应。

四、实验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活动,中班幼儿观察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了解了混合物的形成以及醋和小苏打混合的反应。

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孩子们培养了科学思维和观察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的兴趣。

此外,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科学知识的积累。

五、拓展活动1.给幼儿提供更多的物质和实验器材,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篇
哈哈镜:能使物像产生变形奇异效果或幻像的各种光学装置中的任何一种。 用凸凹不平的玻璃做成的镜子,照起来奇形怪状,引人发笑。
2020/11/11 Wednesday
分享篇
把你的作品和学到的知识和其他人分享吧
爱心篇
小朋友们,想想看还可以运用凸面 镜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上还可以做些 什么有趣的发明呢?
变变变
观察篇
小朋友们还见到过哪些可以成像的物品呢?
思考篇
• 什么样的镜子是凹面镜呢?
思考篇
• 什么样的镜子是凸面镜呢?
2020/11/11 Wedn现象呢?
探究篇
总结篇
平面镜:镜面是平的,像的大小相等
凹面镜:凹面镜是指镜面向里凹的镜子
凸面镜:凸面镜是指镜子的表面向外凸的镜子 用凸面镜看物体会显得比实际大小细长
2020/11/11 Wednesd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