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黄金卷(全国卷)(四)
2023届高考历史模拟卷 全国卷
2023届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24.春秋时期,诸侯相争,大国肆意僭越礼制。
针对这种混乱局面,大批思想家和政治家极力主张以礼治世。
他们活跃于各诸侯国,宣扬礼对政治的作用,或影响当权者的决策,或直接参与政治,由此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
据此可知当时( )A.礼乐制度破坏殆尽B.社会秩序亟待重建C.儒家思想逐渐成熟D.思想文化较为繁荣25.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官员选任方面完全是熟悉文史法律的“文吏”。
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
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贵族政治到文人政治D.黄老之术到霸王道杂之26.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之说。
在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
北方人吃笼饼的习惯南方人也跟着学。
这些现象主要缘于( ) A.中原地区经济萧条 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D.南宋重视民众教育27.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
这反映了( )A.边疆危机日趋严重B.近代地理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D.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28.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农民政权,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村自耕农数据增加;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孔庙、碎牌位、删改“四书”“五经”。
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C.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D.促使小农经济加速解体29.1920年,在制造业中手工业产值占90.05%,产值约80亿元,到1936年手工业产值占77.96%,产值增加到100亿元。
2023届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 全国卷
2023届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全国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24.春秋末期,鲁昭公在与卿大夫的斗争中失利,逃至国外。
掌权的正卿季平子虽然外看齐楚的援助,内有国君般的权力,但是“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国”。
这反映了此时鲁国( )A.分封制度已然瓦解B.礼乐制度仍有影响C.政局受到大国支配D.集权趋势得到强化25.如图为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镇出土的秦朝简牍一枚,此简牍为秦朝官方文档。
该枚秦简详细记录了当地某户人家的人口数目、性别、年龄,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该枚秦简可以佐证( )A.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B.秦朝官方字体为小篆C.秦朝的法律刑罚严酷D.秦朝的农民负担沉重26.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
”而南宋诗人赵蕃也在《抚州城外作》中写道“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相与昌”。
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A.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B.地域分工的经济形态C.城乡经济联系较密切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27.明代黄册的册首,注明该户籍何属,分为军、民、匠、灶等,写明田地、房产、牛只等,并详列“旧管”“新收”“开除”及“实在”四柱。
据此推断,这( )A.有效防止了土地兼并和买卖B.表明国家放开了对人口的控制C.服务于国家征发赋税及徭役D.有利于明晰家庭的收入和支出28.1857年,马克思撰文指出“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却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因为英国人的行动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
马克思这番言论( )A.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当性B.揭露了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C.主张通过协商解决中英的冲突D.抨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行为29.1905年,清廷下旨立停科举的同时,还要求各省于1906年、1909年、1912年举行优贡考试、生员考职和保送举贡,并在1909年按惯例举行拔贡考试。
1908年年底,为了庆祝翌年宣统帝即位,还照例开设了举荐孝廉方正特科。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汇总(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全国3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含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4分)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
其理论()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2.(4分)“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
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3.(4分)如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
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4.(4分)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
皇帝大怒,让胡作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
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
这反映了()A.胡惟庸打压内阁B.胡惟庸家藏万金C.相权妨碍了皇权D.中央集权急待加强5.(4分)合理的经济政策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下列政策不利于国家强盛的是()A.盐铁专卖政策B.均田制度C.放宽商业限制D.“匠户”制度6.(4分)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士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
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剑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7.(4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四、中国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含答案)
四、中国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1.(2023浙江卷)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A.分封制度的终结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C.宗法制度的湮灭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2.(2023海南卷)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
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3.(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
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
据此可推知()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4.(2022重庆卷)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
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
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5.(2023浙江卷)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
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6.(2022江苏卷)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
2020年河南省高考历史仿真试卷(4月份)(解析版)
2020年高考历史仿真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正在热播的《芈月传》讲述战国晚期,楚国公主芈姝与其同父异母的妹妹芈月嫁给秦惠王为后为妃.惠王死后,芈姝儿子武王即位,武王死后,芈妹准备立幼子继位.芈月却依靠弟弟、将军魏冉等人支持拥立自己的儿子为昭襄王.这表明()A.秦国宗法制较早的崩溃B.秦楚不受礼制约束C.王位交接受多因素影响 D.秦国初具皇帝制度2.西汉初,“天子不能具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犊车”.至武帝之初,“七十余年间,…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材料最能说明()A.汉武帝的“有为”以汉初的“无为”为基础B.黄老“无为”思想取得全面成功C.随着经济发展西汉政权开始腐败D.古人修史往往浮夸溢美,不足采信3.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重用中原的儒士如王猛,大兴儒学.北魏孝文帝时期,儒学兴盛,更是“比隆周汉”.这说明()A.动荡时期统治者更依赖儒学巩固统治B.少数民族汉化完成接受儒家思想C.三教归于儒的现象在边地已经普遍化D.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4.雍正年间,苏州地方官府告示:“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材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地方政府保护B.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冲击C.政府维护雇佣关系的正常秩序D.资本家勾结政府压制工人罢工5.1887年山东牛庄,土纱每包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售价57两,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说明自然经济有抵制经济侵略的作用B.洋纱滞销退出后代之资本输出C.属于外国廉价商品倾销行为D.有加速自然经济瓦解的作用6.蔡元培《释仇满》中写道:“苛满人自觉,能放弃其特权,则汉人决无仇杀满人之必要”。
这一主张()A.对当时流行的“反清”与“排满”做出区别B.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具有夷夏之防的狭隘民族观D.直接促使清帝宣布“逊位”7.如表是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5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前相比,其最主要的变化在于()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以全国的视角来看待整个战争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8.学者张鸣说:“整个中国,在文革十年,整了上亿人,整死几百万人,把国民经济搞到崩溃的边缘,其中在运动中,很多人即使不是凶手,也做过帮凶,罪魁祸首却只有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那几个人…”他要阐明的是()A.文革罪恶深重涉及面广B.文革使普通民众丧失人性C.林彪、四人帮不是文革罪魁D.对文革的清查反思不够9.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雅典城邦时期亚里士多德说:“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二者看法如此接近,主要是()A.同时代同文明下相互借鉴吸取B.儒家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C.城邦体制和诸侯割据下小国寡民的产物D.都仅着眼于男女在社会活动中不同作用10.1855年,日本学者吉田松阴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全国I卷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四
(全国I卷)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韩非子自知其法严峻,但他却不以为恶,其理由是“当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之时,并不是憎恨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
据此,韩非子()A.要求对人性进行遏制 B.强调法治立足于民本C.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 D.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25.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
”而《续汉书·百官志》也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据此可知司隶校尉()A.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B.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 D.可监中央政府官吏26.下表呈现的史实表明()汉至明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时代北方户数南方户数南方户数占总户数比重(%) 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965万111万10.3唐(天宝元年,742年)493万257万34.3宋(元丰三年,1080年)459万830万64.4明(隆庆六年,1572年)344万650万65.4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南方生产力水平更发达C.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 D.北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28.1880年,左宗棠力主兴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勉强开工,一半以上的机器处于闲置状态,水源和原料无法保证,以后更是每况愈下,1883年就不得不停工了。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第04卷(解析word版)
历史试题 第1页(共10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10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第04卷 文综历史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这说明( ) A. 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B. 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 C. 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D. 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答案】B【解析】禹死后传位于儿子启,引发了诸多势力不满,这恰恰说明夏初的传子制度并未牢固确立,而从夏朝王位继承来看,更多的是兄终弟及,故A 项错误;夏启取得王位并通过征服手段灭各种反对势力,这实现了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故B 项正确;启是通过世袭继承王位,材料并未指出夏启是通过战争手段夺取王位,C 项错误;启是通过世袭继承王位,并非通过禅让方式,排除D 项。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 4-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四、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9道,考查频率64%。
【真题例证】1.(2019全国II卷,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解析】由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知要以平静的心情欣赏万物,享受自然的乐趣,人们对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着四季的变化享受自然的乐趣,保持内心的快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了人和万物的相通之处,故选B项;道家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且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排除A项;材料强调静观其变,悠闲自得而非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程颢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排除D项。
2.(2019全国III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解析】“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可见养活这么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北宋实行募兵制”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军事制度,形成“守内虚外”的格局,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C项;“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与社会的“贫富分化”无关联,宋代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排除D项。
2020届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义的。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桃应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法官),瞽瞍(舜父)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曰:“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乐而忘天下。
”孟子倾向于A. 主张治国应当施以仁政B.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C. 主张治国应当施以法治D. 不遵守法治而顾全人伦2.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
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
这说明秦汉A. 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B. 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 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 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明史·食货志》记载:“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
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缴纳之费,加以增耗。
凡额办、派办……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不侵犯地主官僚利益B. 免征力役为农民减负C. 简化税制以杜绝腐败D.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4.《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A. 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B. 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C. 帝国主义列强合谋征服中国D. 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5.史学家雷颐认为:改革愈迟,所付出的“利息”也将愈大。
然而清廷对此毫无认识,他总是在下一个阶段才做原本是上一个阶段应做的事情,而且拒不“付息”。
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从根本上导致了A. 清政府对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力B. 清政府对改革思想认识不到位C. 清政府直接被革命的洪流推翻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6.下表反映了20世纪初三十年间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指数增长情况表经济作物1904—1909年1914—1919年1924—1929年1929—1933年棉花100 127 164 382花生100 89 122 122芝麻100 200 250 225油菜籽100 140 180 187烟叶100 132 526大豆100 163 179A. 中国部分经济作物成为出口的大宗物资B. 中国部分经济作物生产布局不平衡加剧C. 中国部分经济作物生产商品化快速发展D. 中国整体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7.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认为学生的爱国运动特别是采用白话文宣传,对新文化运动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之从校园传播到了全国。
2020_2024近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题组一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限时:19分钟满分:25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151页一、选择题1. [2024天津,3分]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
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缘由是( B )A. 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 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 中心集权受到减弱D. 君主专制逐步强化[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丞相胡惟庸权力过大,从而导致中书省被取消,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缘由是明初继承元朝丞相制度,致使权力失衡,君相冲突加剧,故B项正确。
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次要缘由,不是根本缘由,故A项解除;材料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冲突,不是中心集权的减弱,故C项解除;君主专制强化必定压缩相权,D项与丞相“擅权”不符,解除。
2. [2024全国卷Ⅲ,4分]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 A )A. 内阁权势强大B. 皇权受到严峻制约C. 社会经济凋敝D. 君权相权关系惊惶[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张居正担当内阁首辅时,敢于驳正皇帝的不当言行,而明神宗不得不接受内阁首辅的劝谏,这说明内阁权势强大,A项符合题意。
内阁权力是皇帝赐予的,“皇权受到严峻制约”表述不当,解除B项;社会经济凋敝与材料内容没有干脆关系,解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废除宰相制度,解除D项。
3. [2024重庆,3分]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
顺治十八年(1661年)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西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芜……此外患之可虑者。
……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
此奏意在( B )A. 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B. 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溢C. 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D. 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解析]此奏说明东北封禁后,人口稀有、土地荒芜,存在着严峻的内忧外患,故其意在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溢,故B项正确;此奏意在强调加强东北边防的重要性,而非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故A项解除;材料未涉及东北地势易攻难守的问题,也未涉及弹劾东北官员的信息,故C、D两项解除。
黄金卷02(全国卷新教材)(原卷版)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黄金卷02·全国卷新教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西周金文中的“伯”作为称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贵族男子的排行,与仲、叔、季经常作为同一家族内部兄弟之间的称呼;二是作为诸侯或采邑主的爵称。
下图是伯由“排行”到“爵称”的大致轨迹。
这一过A.藩镇割据减弱中心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夫经济负担C.政治斗争加剧农夫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逼租庸调制4.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
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
这一设置在当时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B.消灭了权力失衡的现象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5.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了郑和船队“海外代购”的金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金锭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
这枚金锭A.是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B.推动明代海禁政策走向终结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D.是明代区域文明互动的产物6.民国七年发表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指出:“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
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制服。
”这主要体现了A.梁启超的维新改良思想B.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C.新文化运动抨击旧文学D.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要求7.1960年月,宽敞内地和边疆省份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在内地形成不少工业中心,内地工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32.15%提高到1965年的35%。
这表明与近代相比,我国A.轻重工业结构日趋合理B.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已经实现C.工业区域布局渐渐改善D.工业技术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8.《汉谟拉比法典》第8条说“自由民窃取牛,或羊,或驴,或猪,或船舶,倘此为神之全部物或宫廷之全部物,则应被科以30倍之罚金,倘此为穆什金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全部,则应科以10倍之罚金;倘窃贼无以为偿,则应处死。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全国卷专用)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全国卷新教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据考古发掘,在距今约5000年前辽宁西部山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等祭祀礼仪性建筑,其中发现了以龙、凤、人等为题材的成套玉礼器,下图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
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文物可以说明辽河地区开始出现阶级分化B.研究红山文化有助于了解母系氏族社会文明C.此遗址展现了公元前5000年前后的辽西风貌D.此遗址是中华文明“多元并进”格局的例证2.《荀子•王政》有言“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
”据此可知当时()A.具有民本思想B.实现四民平等C.建立君主专制D.人民管理国家3.汉武帝时期,统治者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完善刑法;在官员选任方面也不拘泥于儒家标准,像张汤、桑弘羊、霍光、金日磾等人都不是儒家人物,反映了()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B.治国策略的选择适应实际需要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趋于激化D.选官制度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4.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
据此推知()贞元初年(785年)贞元八年(792年)贞元九年(793年)长庆四年(824年)米(1斗)20070—8040—7050绢(1匹)40001500—1600800—900800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5.清代前期,湖南湘乡县农民“收早稻后,又种迟薯,山农以此充食,岁居大半”;四川资阳县农民“多种薯以为食,省谷出粜”;在台湾,“人皆食地瓜,大米之产,全为贩运,以资财用。
重组卷04-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全国卷旧教材)(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冲刺2023年高考真题重组卷04(全国卷·旧教材)历史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4.(2021年全国甲卷)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
25.(2021湖北新高考卷)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
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
该责问方式体现了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答案】B【详解】据题意可知,东汉汉顺帝由于名士樊英没有顺从朝廷的征召而责问地方郡县,地方官府则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由此体现了汉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B项正确;该责问方式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而非君权削弱、吏治腐败和豪强崛起,排除ACD项。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汇总(全国3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全国3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含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4分)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
其理论()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2.(4分)“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
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3.(4分)如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
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4.(4分)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
皇帝大怒,让胡作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
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
这反映了()A.胡惟庸打压内阁B.胡惟庸家藏万金C.相权妨碍了皇权D.中央集权急待加强5.(4分)合理的经济政策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下列政策不利于国家强盛的是()A.盐铁专卖政策B.均田制度C.放宽商业限制D.“匠户”制度6.(4分)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士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
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剑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7.(4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黄金卷(全国卷)(五)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黄金卷(全国卷)(五)1、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以年龄为准则B.以血缘为纽带C.以等级为核心D.以德才为标准2、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治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4、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
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
这反映了实学( )A.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B.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D.摈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并与时俱进5、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活很艰难,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6、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
主要原因在于( )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7、1937年8月9日,上海虹桥机场发生了个别日本军人和中国机场保安队之间的冲突, 双方互有死伤。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04(全解全析)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备战2020年高考全真模拟卷04历 史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CABDCCABCDB24.【答案】D【解析】由图中时间可知,图中现象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时诸侯争霸,即使是姬姓国家间,战争也较为频繁,这说明战争并未因宗法血缘关系得以避免,故选D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期,期间社会动荡,战争频繁,A 项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图中尽管姬姓与非姬姓国家间的战争几乎持续到了最后,这说明姬姓封国并未消亡,排除B ;C 项如果成立,则不会有那么频繁的战争,故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作选择类型的图表分析题时,学生可结合选项内容进行解读,须格外注意选项的程度用词。
2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时期将官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授经书的博士,限制在儒家一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了儒学在官方教育中受到了高度重视,C 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儒学教育,突出儒家经典的地位,并非意味着黄老之学趋向消亡,A 选项错误。
汉武帝独尊的儒学已经吸收了法家等学派的内容,不是“纯守儒术”,B 选项不符合史实。
汉武帝时期通过官方教育推行儒学,使其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并非“强化”,D 选项错误。
2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地方治理。
唐代地方乡族势力利用舆论的方式影响地方政治运作,或直接参与地方政治,显示了唐朝基层制度设计的某些合理性,因为它给基层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民意表达渠道和理性的政治诉求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化解地方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故A 项不符合题意;B 项和C 项只是概括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故BC 不符合题意;“家天下”观念是指政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些举措并未弱化“家天下”观念,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7.【答案】B【解析】稻米是粮食作物,茘枝、柑橘和甘蔗等是经济作物,而茘枝等经济作物的价格要比稻米高,所以福建人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即使政府提倡种植粮食也收效甚微,这说明农业的种植受市场的影响,也就是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故选B ;材料没有体现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经济重心南移,C 错误;南方虽然粮食作物种植少了,但是靠进口稻米,不能说粮食供给危机,排除D 。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四)历史试卷.pdf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四)历史试卷.pdf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四)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成员国。
他们正在就取消关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环境等议题进行谈判,有望于2014年4月达成最终协定。
这一组织①涵盖了北美自由贸易区②与APEC区域有所重叠③将消除国际间的贸易纠纷④将使参与各国同等获益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根据TPP成员国示意图可以得出①正确;APEC即亚太经合组织,可以得出②正确;据材料信息,只能得出TPP成员国可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而无法得出将消除国际间的贸易纠纷,故③错误;④错在“同等获益”的说法,因为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存在,各国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A。
全国卷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黄金卷一202007060240
(全国卷)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黄金卷(一)1、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有3个嫡子,但他想传位给贤能的小儿子季历。
季历深感为难,他的大哥太伯、二哥虞仲主动避逃到荆蛮后,季历方才继位。
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方式得到认同B.墨家选贤任能思想的影响C.周礼文化辐射到长江流域D.宗法制的基本原则遭破坏2、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
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
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3、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
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 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
”材料中的工具( )A.克服地势限制增强灌溉效益B.推动铁犁牛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C.利用水力资源提高冶铁质量D.推动了江南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4、据记载:明朝“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
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
”同时,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 皇帝的权力日趋衰落C. 内阁议政功能完全丧失D. 宦官掌控票拟批红权5、 1862年5月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
他们占领了生丝的主要产区浙江湖州。
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B.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作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D.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6、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黄金卷(全国卷)(四)1、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2、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3、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这说明陆九渊(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4、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
二者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
这些举措( )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现象严重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C.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D.有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5、近代中国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认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这一思想主张( )A.得到统治阶级的普遍认同B.是时代和阶级的产物C.深入认识到了时代的需求D.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6、下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A.对中国国力弱小的漠然B.对日本行为的客观支持C.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7、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
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
这表明( )A. 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 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C. 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D. 民族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8、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看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说:“苏格拉底叽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人民大会.用表决方法把驴变成马。
”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B.认为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C.认为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D.认为有钱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10、以支持路德教的诸侯和信徒为一方,以罗马教廷及其追随者为另一方,德意志发生了宗教内战。
1555年双方签订和约,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
由此可见,马丁・路德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A.宣扬“因信称义”,教徒众多B.符合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要求C.罗马教廷军事实力并不强大D.与封建王权实现了暂时结盟11、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B.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12、下面是一幅关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漫画。
其主要寓意可能是( )A.扩大经济合作范围融入全球化B.提升整体实力应对外部挑战C.打破地域障碍加强制度化建设D.减少贸易壁垒以便优势互补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法律应该和政体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有由委任得来的。
从前本无考试的制度,所以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
就选举上说,那些略有口才的人,便去巴结国民,运动选举;那些学问思想高尚的人,反都因讷于口才,没人去物色他……就委任上说,凡是委任官,都是跟着大统领(总统)进退……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
(中国)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
从前美国有一位学者叫作巴直氏,他是很有名望的,著过了一本书,叫作《自由与政府》,说明中国的弹劾权,是自由与政府中间的一种最良善的调和方法。
——孙中山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法的精神”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种精神在18、19世纪欧美国家的体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孟德斯鸠相比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创新,并评析孙中山的政治主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3-1911年中国制定的部分法律一览表——据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15、材料东汉学校的教育大体与西汉相同。
东汉太学,建立于建武五年(29年),当年就“诸生横巷”,学习人数空前。
就学的不仅有太子和诸侯功臣子弟,甚至匈奴也遣子弟入学。
和帝、安帝时,由于政治黑暗,太学一度很不景气。
永建六年(131年),顺帝扩建太学校舍240房,1850室。
同时扩大生源,除太常所择及郡国选送外,又增加公卿子弟及明经下第两种,并增加太学生的俸禄。
西晋建国之初,沿用汉魏旧制设置太学,太学生中既有高门大族子弟,也有寒门庶族子弟。
晋武帝秦始八年(272年),因高门子弟耻与寒门为伍,不入太学,下诏遣散部分太学生,令“大臣子弟堪受救者”入学。
咸宁二年(276年)便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
到惠帝时,仍嫌国子学招收太溢,更具体地规定只准“官品第五以上得入国(子)学”。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指出东汉至西晋教育改革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教育改革的影响。
16、1950年9月15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
书中说:“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还是取得了圓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材料二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的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行为,即使是双方陆军坦克部队的交火,美军也最大限度发挥己方M1A1主战坦克的火炮射程优势,始终在伊军T-72的火炮射程之外开火射击,使得伊军坦克部队只能被动挨打。
……美军又以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打击伊军地面部队,以巡航导弹打击伊军军队集结地区,以海军航空兵打击伊军反舰导弹阵地,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等。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在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邓稼先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隐姓埋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摘编自杨振宁《邓稼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邓稼先主持“两弹”工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邓稼先的选择做简要评价。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是儒家的治国理念.而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秦朝用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员由中央任免.有很强的流动性.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下.官员不能世袭.没有封地.相对贵族而言.其政治特权并没有强化,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时间是汉中期到南朝前期,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结合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知识可知,北方长期陷入战乱,促使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C项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陆九渊的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知本”即为陆九渊的“心即理也”思想,强调自我修行的作用,故A项正确;陆九渊强调做学问不应受古代经典的束缚,而不是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故B项错误;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初朱元璋强化监察官员的措施。
材料没有反映官员的贪腐情况.且未元璋时期厉行治贪.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砟分割六部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两个机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设立.无法反映官僚机构的膨胀.故c项错误:材料中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这有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故D项正确,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中主张的是以中国封建伦常名教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这体现的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普遍认同,顽固派大力阻挠洋务运动,A项错误;“中体西用”思想是地主阶级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下提出的渐进性学习西方的措施,有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并没有深入认识到时代的需求,是比较肤浅的学习,故C项错误,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