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教学策略[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科学活动中“思维可视化”策略的运用
科学活动中“思维可视化”策略的运用作者:郁玲玲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21年第06期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含实物图示)或图示组合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更加清晰。
这是一种高效工作和学习的策略。
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他们在学习时对“思维可视化”有着极大的需求。
将“思维可视化”策略运用到幼儿的科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建构科学经验,形成科學思维。
一、前期经验可视化——猜测促思幼儿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教育内容生活化。
来源于生活的科学活动内容,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的。
猜测是幼儿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幼儿以自己的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加工、归纳,或将其与有类似关系的特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再通过推理、联想和综合,对结果作出预测性的判断。
当然,这些判断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无论正确与否,我们都可以通过猜测、记录等方法把猜测结果呈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重难点,也能让幼儿在分享观点的同时清楚地看到同伴的猜测,促使他们去思考、探究、验证。
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弯管穿越”中,在探究哪些材料可以穿越弯管前,教师出示了一张图表,上面画有小珠子、游戏币、游戏棒、扭扭棒等,让幼儿猜测哪些材料可以穿越弯管(打√),哪些不可以(打×)。
由于这些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很快就把他们的猜想记录下来了。
由于个体发展的差异,猜测记录的结果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把这种有差异的信息传递给幼儿,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探究,主动思考,建构新的认知体系。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将猜测结果记录下来,就是幼儿前期经验呈现的过程,是“思维可视化”的一种表现。
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
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
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是一种将思维过程和结果以图形、图表等可视化形式展示出来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示例:
1. 概念图:通过绘制概念图,将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
2. 流程图:通过绘制流程图,将复杂的过程或算法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过程。
3. 思维导图: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主题及其相关的子主题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主题。
4. 数据图表:通过绘制数据图表,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5. 模型展示:通过制作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将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在实施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形式,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可视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科学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分析现象和拓展思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一、实践探究法实践探究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常见策略之一。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例如,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植物生长观察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植物生长的原因。
二、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知识。
通过进行启发性教学,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入真实案例和开展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物理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已学知识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开展科学实验开展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法、记录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果。
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掌握科学实验技能。
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任务通过多样化的问题解决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
例如,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地理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最终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种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多媒体资源等,获取并分析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篇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科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不仅是一种学科能力,更是一种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旨在为学生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1.研究现有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2.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科学教学活动。
3.开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评估和反馈。
4.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第一阶段:研究现有教学方法和策略,了解其优缺点,为我自己的教学设计理论支持。
第二阶段: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科学教学活动,包括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旨在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第三阶段: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阶段: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工作的设想:通过以上工作规划,我希望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运用科学思维的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和活动设计。
2.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科学思维能力的评估,并给予反馈。
3.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5.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7.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科学教学活动,如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
8.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9.定期进行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0.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11.每周安排2-3次的科学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和思考。
1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有效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和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思维可视化策略。
一、具象化思维具象化思维是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多种形式具象化,使之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这种思维可视化策略可以通过使用物质(如实物、图形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几何的时候,可以使用各种图形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二、模型建构三、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的形式记录和表示思维过程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思路,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例如,在解决多步运算问题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记录下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
四、动画演示动画演示是将数学概念和问题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电子教具或多媒体资源来进行动画演示,例如在教学数字关系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展示数字的大小关系和运算规律。
五、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一种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维可视化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形、列出条件等方式进行解决。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关系时,可以设置一些和班级环境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建立模型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总之,思维可视化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的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具象化思维、模型建构、思维导图、动画演示和问题解决等策略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可视化策略,为他们搭建一个直观、具体和有趣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值得尝试的方法,帮助教师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实际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实地考察以及科学实践活动等。
通过参与实际的科学实践,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让他们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理解与思考。
三、问题导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通过提出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研究,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规律和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
四、跨学科融合跨学科融合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应用的过程。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索,学生能够培养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科学与数学、科学与艺术等领域进行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地球的自然资源,涉及到地理、生态、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上述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需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在当今信息时代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成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
科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一、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观察、调研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汲取科学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提问和思考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资料搜集和实验验证。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运用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主要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而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开放性问题的解答、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等,来考察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更好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工具,让学生进行在线实验、模拟操作,提供丰富的科学文献和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对科学思维的认识和理解。
五、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科学家、研究者等角色,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和方法,引导他们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兴趣和动机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供趣味性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科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科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1. 提供实践机会科学思维是通过实践和探究来培养的。
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如,在学习物理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仪器和收集数据。
这样的实践机会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培养科学思维。
2. 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质疑和探索。
例如,在生物学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态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提问、探索和验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在合作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分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科学思维。
4. 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科学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和评估科学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评估科学信息,帮助他们辨别真实与虚假、科学与非科学的观点。
通过培养学生对科学信息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创造开放性问题和情境开放性问题和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进行解决。
通过创造开放性问题和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上述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不同的学生在科学思维的培养上可能存在差异。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有效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有效策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它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可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这种策略的有效性。
思维可视化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直观形象。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通过用图像、图表等形式展示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概念形象。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用小球代表数字,用容器代表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抽象概念。
这种可视化的方法能够减少学生的认知负担,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思维可视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和问题需要学生进行空间上的思考和想象。
通过让学生绘制图形、建立模型等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几何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制图形来解决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关系等,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可视化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觉得它很枯燥乏味。
通过采用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可以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可以用游戏、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思维可视化也能够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思考和讨论问题,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思维可视化是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有效的策略。
它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可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思维可视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直观形象,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还能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广泛采用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有效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有效策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呈现视觉图像和图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本文将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有效策略,并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一、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可视化。
例如使用幻灯片、教学软件或者实物模型来展示数学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在电子白板上绘制图形和图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各种工具来解决问题,比如画图、画表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可视化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可视化。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图形和图表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比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四、抓住教学时机五、评估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课堂作业和小组合作活动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能力。
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思维能力测试,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的思维可视化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抓住教学时机,评估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也要主动参与到思维可视化的学习中,积极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引言科学思维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中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践。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科学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关于动物进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有些动物会发生进化?然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供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分析、推理和创新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知识,讨论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培养综合分析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思维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
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教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教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是学生认识自然、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以下是几种教学策略的探讨和建议。
一、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例如,当教授生物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瓶水,让他们观察水的变化,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找到答案。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另一种有效策略。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教授物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一次小实验,并在小组内共同讨论结果和结论。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重要策略。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授化学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四、模拟实验由于实际实验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往往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实际实验。
因此,模拟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策略。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模型和模拟器材等手段进行模拟实验。
例如,在教授地理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拟来理解这一现象。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和体验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五、跨学科教学科学的本质是综合性的,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跨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策略。
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教学策略
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教学策略引言:科学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领域时,运用科学方法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培养科学思维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验、有趣的故事和互动的讨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物理学时,可以通过展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如磁力和光学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科学家来讲解他们的研究成果,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例如,在生物学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从中总结规律。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做出推理提出问题和进行推理是科学思维的核心。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推理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化学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化学反应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和实验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学会提出科学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科学结论。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关于进化理论的辩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评估科学观点。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分析和评估科学证据,并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
五、鼓励学生进行科学项目和研究科学项目和研究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项目和研究,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地理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地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当地的地理特点和环境问题。
浅谈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应用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应用策略金婕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教育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小学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认知事物,并从中发现乐趣并养成研究知识的意识。
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应用加以分析。
引言:小学科学教学这门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实物中探索奥秘、产生兴趣。
但是,纵观当今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很多教学模式偏离了学科教学目标,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所有的小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并不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师应该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从生活中多挖掘教学素材,以此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1 思维可视化概念内涵所谓“思维可视化”简单来说就是将隐性的思维表达转化为显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水平等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隐性的表达方式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而思维可视化可以将学生需要学习和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方式,比如通过生动的情境、直观的场景等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通过动态操作来反复加强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形成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思维可视化的应用过程中,一般会借助图形、视频、情境、实验、思维导图等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推动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2 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的现状首先,科学教学是一门需要结合生活实际的学科,教师单纯地考理论讲解,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无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科学教学,只是在消损内耗。
教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小学科学教学的课时较少,与其他课时分配的比例严重失衡。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食物的消化摘要: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视化”,能帮助教师依照学生的认知需要和特征,去组织、调控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经历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有动手画,学生前概念可视化;交流分类,矛盾揭示可视化;搜寻证据,自我校正可视化;反映学生思维发展轨迹,概念建立过程可视化。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解暗箱;调控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食物的消化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视化,能帮助教师依照学生的认知需要和特征,去组织、调控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经历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这个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了以下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1、动手画,学生前概念可视化教学前,学生对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流程并非白纸一张,采用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食物的“旅行”,学生喜欢,也适合每个学生详尽地、有效率地表达出自己原认知信息,使教师能更全面了解把握学生的认知背景,更准确地预测学生的认知活动需要和指向,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可靠的信息源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探究活动的生长点。
2、交流分类,矛盾揭示可视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背景,矛盾是求知的动力,问题是探究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与视频展示相结合的方法交流分享,在鲜活、生动的直观中引发学生从自己原认知中去发现矛盾,从而激起学生想办法去寻求证据的探究愿望,把探究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流程及其方法,转化为自我建构知识的自主需要。
3、搜寻证据,自我校正可视化建立在学生提出办法用听诊器跟踪食物,利用获取的间接信息引发反思,主动对前概念进行自我校正,通过展示比较,进一步发现产生新矛盾,学生体会到使用听诊器跟踪方法的局限性,激起学生想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主动接纳教师提供的可视化资料,再次对自己先前的认知进行反思,并通过可视化消化器贴图游戏活动等,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流程。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方式,是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关键能力。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
首先,建立实践与探究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来探究问题。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去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实践与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其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科学实验和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或者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积极参与和探究,学生可以主动思考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最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科学思维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积极探索问题,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与创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实践与探究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思维可视化是一种将想法、概念和信息表达为可视化的形式的技巧。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各种概念,并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在教学中,采用思维可视化的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学策略,以促进思维可视化的学习和实践。
1.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的常见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将各种概念和想法进行组织和归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将课堂内容整理出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
此外,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示范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和使用思维导图。
2.使用图表和图像来解释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和图像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流程图来解释一个过程的步骤,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关系和趋势,使用图片来展示具体的实例等等。
这样的可视化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概念,增强学习效果。
3.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像、视频和声音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诸如幻灯片、视频剪辑和音频音乐等多媒体资源来支持思维可视化的学习。
这些多媒体资源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视化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提倡合作学习和讨论:合作学习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交流和协作来共同建构知识。
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展示自己的思路,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和趋势等等。
这样的讨论和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互动,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实践思维可视化的机会。
5.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现在有许多在线和移动应用程序可供学生使用,帮助他们实践和应用思维可视化。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工具,并鼓励他们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使用这些工具。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来组织和整理自己的思维,使用统计图表工具来可视化数据等等。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析[Word文档]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析[Word文档]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析关键字:基于,思维,思维可视化,可视化,小学,小学科学,科学教,教学,教学策略,策略,探析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析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柏拉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在当今开放合作的大背景之下,人类不能停留于自我对话的层面,在进行自我谈话的同时更要与外界对话,通过与他人碰撞交流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任。
了解学生思维状况、把握学生思维动态是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前提,要有效解读学生思维轨迹,必须想办法敞亮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即把原本看不见的思维亮化出来,让思维听得见、看得见。
思维可视化可以帮助教师深层次了解学生探究学习情况,即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致力于“思维可视化”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套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说思路――让思维听得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人们常常通过语言来实现沟通与交流。
思维是一种内在的无声语言,要想有效感知学生思维,可以引导学生用有声语言吐露展示,通过言语表达出思考的过程,让思维听得见。
为了有效倾听到生的思维,抓住学生思维的脉搏,我鼓励学生踊跃表达。
科学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探究活动的成败,为了提高探究活动的质效,我精心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开展方案陈述,说说自己的活动设计,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设计。
例如,在教学《折形状》一课中,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大小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为了提高实验质效,有效达成这一目标,我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了探究方案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我们准备先用几张纸分别折成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和圆柱,然后往上面放书本,哪一个上面放的书本多,就说明谁的承受力大。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1. 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科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其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实验、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运用科学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强调质疑精神质疑精神是科学思维的核心之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向专家请教、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
通过这种质疑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各种知识和观点。
4. 强调实证和证据科学思维需要建立在实证和证据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和事实,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评估不同来源的信息,并避免盲目接受未经验证的观点。
5. 推崇跨学科学习科学思维要求学生将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因此跨学科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将多个学科中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应用。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建立团队合作环境团队合作对于培养科学思维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小组活动或项目合作,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法,并协作解决问题。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在科学领域中共同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7. 总结通过上述教学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实践活动、质疑精神、实证和证据、跨学科学习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组合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并具备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从事有挑战性和实际应用性的任务,使其真正成为具备科学思维能力的人才。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食物的消化摘要: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视化”,能帮助教师依照学生的认知需要和特征,去组织、调控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经历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有动手画,学生前概念可视化;交流分类,矛盾揭示可视化;搜寻证据,自我校正可视化;反映学生思维发展轨迹,概念建立过程可视化。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解暗箱;调控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食物的消化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视化,能帮助教师依照学生的认知需要和特征,去组织、调控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经历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这个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了以下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1、动手画,学生前概念可视化教学前,学生对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流程并非白纸一张,采用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食物的“旅行”,学生喜欢,也适合每个学生详尽地、有效率地表达出自己原认知信息,使教师能更全面了解把握学生的认知背景,更准确地预测学生的认知活动需要和指向,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可靠的信息源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探究活动的生长点。
2、交流分类,矛盾揭示可视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背景,矛盾是求知的动力,问题是探究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与视频展示相结合的方法交流分享,在鲜活、生动的直观中引发学生从自己原认知中去发现矛盾,从而激起学生想办法去寻求证据的探究愿望,把探究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流程及其方法,转化为自我建构知识的自主需要。
3、搜寻证据,自我校正可视化建立在学生提出办法用听诊器跟踪食物,利用获取的间接信息引发反思,主动对前概念进行自我校正,通过展示比较,进一步发现产生新矛盾,学生体会到使用听诊器跟踪方法的局限性,激起学生想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主动接纳教师提供的可视化资料,再次对自己先前的认知进行反思,并通过可视化消化器贴图游戏活动等,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思维教学策略[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食物的消化
摘要: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
策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视化”,能帮助教师依
照学生的认知需要和特征,去组织、调控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
经历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有动手画,学生前概念可视化;交流分类,矛盾揭示可视化;搜寻证据,自我校正可视化;反映学生思维发展
轨迹,概念建立过程可视化。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解暗箱;调控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食物的消化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
策略,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视化,能帮助教师依照学
生的认知需要和特征,去组织、调控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经历
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这个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了以下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1、动手画,学生前概念可视化
教学前,学生对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流程并非白纸一张,采用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食物的“旅行”,学生喜欢,也适合每个学生详
尽地、有效率地表达出自己原认知信息,使教师能更全面了解把握学生的认知背景,更准确地预测学生的认知活动需要和指向,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可靠的信息源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探究活动的生长点。
2、交流分类,矛盾揭示可视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背景,矛盾是求知的动力,问题是探究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与视频展示相结合的方法交流分享,在鲜活、生动的直观中引发学生从自己原认知中去发现矛盾,从而激起学生想办法去寻求证据的探究愿
望,把探究人体消化器官和食物流程及其方法,转化为自我建构知识的自主需要。
3、搜寻证据,自我校正可视化
4、反映学生思维发展轨迹,概念建立过程可视化
在这个案例教学中,反映出学生经历前概念、发展中的概念、形成较科学的概念,以及产生新问题需要等,新概念的连续发展做到了可视化。
这样为学生自我评价反思有生动具体可视依据。
教师对自己教学反思评价也有实在可靠具体的可视依据,对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提升理念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我们认为这样的方法,对当前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交流主动建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当然,有好方法让学生思维可视化,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更加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适时地修改教学设计,调控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更高。
附:教学实录
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食物的消化》
一、背景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与消化》单元的第三课。
本单元密切联系学生的饮食实际,在指导学生获取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合理搭配、食物的消化等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与
运用资料的能力,初步获取一些“解暗箱”的科学认识方法,引导
学生积极关注自己的饮食与健康,增加学生乐于用到的科学知识和
方法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的营养搭配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跟踪食物在人体内的流程,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及在人体里的顺
序和大致位置,通过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变化,初步了解消化的作用,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资料,借助工具
间接感知等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测和“解暗箱”的初步能力。
在执教“食物的消化”时,根据调查了解到,学生对消化器官和消化有一些肤浅的、残缺不全的乃至错误的认识,而且这些认识都
来自书本,或是他人讲述的,学生并未经历人类对人体消化器官的
探究过程,因此,在设计这课时,我们以画“水和馒头在人体里的“旅行”图为切入点,让学生凭借已知,先作出推测,然后再借助
听诊器跟踪小馒头和水在人体内的通行情况,用感知和工具去搜集
获取的间接信息,修改自己的“旅行”图,由于听诊器的局限性,
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重演前人的探究过程,也不可能对人体进行解剖,考虑到借助前人的认识成果获取认识,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
种重要方法。
因此,我设计了一组用X光线观察显影物在人体内的
流程课件,让学生从课件中获取新信息,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
的看法,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一些“解暗箱”的方法,培养他们不
满足现成答案而去追求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需要足够的时间,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我将本课分为了两个课时,下一课时将研究食物的消化过程和作用。
因为人的认识活动是能动而有关联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
一些前概念包消化的内容,因此在课末我安排了让学生思考所学,
提出问题,使这两课时教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并把查阅资料、
上网等间接获取知识的方法迁移到课后。
二、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问题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食物的营养和食物的搭配,现在谁来说说你今天早餐是怎样搭
配的?
生说早餐的搭配。
师:很好。
你们想没想过食物进入人体内是怎样旅行的吗?好,我来当人体模型,请个同学边讲边在老师身上指。
生面对全班学生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旅行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想法,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旅行”的(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张人体轮廓图,(视频展台展示人体轮廓图)图中我们用水和馒头代表我们吃的食物,现在请同学
们根据你的推测,用铅笔在图上画出这两种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线路,并注明器官的名称。
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学生画图,教师
指导、观察(学生活动约5分钟)
师:好,请各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生:小组代表在实物投影台上展示汇报。
师:小组还有补充的吗?
师:同学们的推测很多,大家都认为食物只有一个入口,不同的是:出口有一个的,有2个的,还有没有出口的,还有认为食物还
要经过心脏、肺等等。
你们看水和馒头在人体里有这么多“旅行”
线路,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可能?
生:人是一样的,只会一种线路。
师;那么到底是怎样“旅行”的呢?有办法证明你们的推测吗?
生:用X光、CT、解剖、听诊器等。
师:大家都说了很多办法,都很好,我们今天先用听诊器来跟踪水和馒头在人体里的“旅行”,验证各小组的推测。
(三)、学生用听诊器跟踪水和馒头在人体内旅行,修改图,交流,发现新矛盾
师:如何使用听诊器呢?请两位学生上来示范,其它同学要仔细的看。
你们谁听谁吃东西,现在你们怎么听。
生:按照我们小组推测的“旅行”路线顺序听。
(生边做,师边指导)。
师:同学们你们想动手做吗?
生齐答想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讲解听诊器使用要领):
1、按照“旅行图”顺序用听诊器逐个跟踪
2、跟踪时,耳塞放入耳朵,手握听筒的金属面,薄膜面贴在要听的部位。
3、每听一个部位都要喝一大口水或吞咽一大口馒头。
4、使用听诊器要保持安静
5、根据实验结果,用泡沫笔补充或修改“旅行”图,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请小组长上来领材料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师:请小组长将材料收进实验筐里。
现在请每个小组汇报你们修改、研究结果。
生:(小组代表在实物投影台上展示汇报)
师:几乎每个小组都对原来的旅行图进行了修改,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同路线,这说明我们用听诊器听的方法还是不能准确的确定食
物的旅行线路,我们刚才还想了照CT、X、解剖等方法。
师:老师再给你们提供一个资料,医生在给病人做诊断时,有时会让病人喝入稠状物质,通过利用X光的照射,可以观察到这种稠
状物在人体中内通行的情况。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假如我们把这种稠状物看成是水和馒头,请同学们再一次推测食物在我们人体内是怎样通行的。
生:(学生看课件说)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经过人类长期的研究、探索,科学家最终证实了食物在人体内是这样“旅行”的:从口腔进入、通过食道到达胃,再进入小肠、大肠。
这些器官叫做消化器官,另外还有肝,虽然食物没有通过肝,但它也是消化器官。
(五)、游戏贴图活动,加深认识消化器官及其在人体内的大致位置: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人体贴图游戏,好吗?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件文化衫,各个消化器官的图片,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做模特,
其他同学将器官图片贴在他的身上,看哪个小组贴的又快又准。
组
长领材料。
师:请各组模特上台,面向大家。
我们来评评哪个组贴的好。
同学们点评,修改。
(六)、学生小结与反思: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胃、大肠、小肠等消化器官在那个部位。
生:我不仅知道消化器官在那个部位,我还知道它们的作用,我想了解这些消化器官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生:我知道了食物是怎样旅行的。
生:我知道了肝和胃的作用,还想知道还有其他的消化器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