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 含常见电离方程式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 含常见电离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d97f3fe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6.png)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含常见电离方程式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含常见电离方程式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含常见电离方程式)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无法导电的化合物。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就是自身能够电离出来离子,有些物质溶水时税金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例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存有电离平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弱、强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容易水溶性的电解质,但熔化的部分能够全部电离,则仍属于强电解质。
例如:baso4、baco3等。
3.弱、强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例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不大,导电性较弱。
而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弱、强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5.弱、强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1、酸的电离(h2so4、hno3、hcl、hbr、hi、h3po4、hf、h2so3、ch3cooh、h2co3、h2s、hno2、c6h5oh、hcn、hclo)--h2so4==2h++so42或:h2so4+2h2o==2h3o++so42--hno3==h++no3或:hno3+h2o==h3o++no3(以下雷同)hcl==h++cl-hbr==h++br-hi==h++ich3coohhno2-h++h2po4h2po4h++fh++hso3hso3-----h++hpo42-hpo42-h++po43-h++so3-2-h++ch3coo--h++hco3hco32-h++co3h++hs-hs-h++no2-h++s2-c6h5ohh++c6h5o-(苯酚不是酸,显出酸性)-hcnh++cn-hcloh++clo-h2oh++oh-2h2oh3o++oh2、碱的电离(naoh、koh、ba(oh)2、mg(oh)2、al(oh)3、nh3·h2o)naoh==na++ohko h==k++oh-mg(oh)2mg2++2ohal(oh)3nh3·h2oal3++3oh酸式电离:al(oh)3+2ohnh+4----ba(oh)2==ba2++2ohh++alo-+h2o2-ca(oh)2==ca2++2oh(回应石灰水)ca(oh)2ca2++2oh(石灰悬浊液)--3、盐的电离(nacl、na2so4、nahso4、na2so3、nahso3、mgso4、caso4、al2(so4)3、cuso4、alcl3、agno3、ch3coona、nh4no3、fecl3、na2co3、nahco3、na2s、nahs、nah2po4、na2hpo4、na3po4、ki、nabr、naclo、agcl、caco3)nacl==na++cl-na2so4==2na++so24--nahso4==h++na++so24-na2so3==2na++so24nahso3==na++hso3-(错误书写:nahso3==na++h++so42-)-mgso4==mg2++so24-al2(so4)3==2al3++3so24-cuso4==cu2++so24alcl3==al3++3clagno3==ag++no3ch3coona==ch3coo+na+nh4no3==nh4++no3-fecl3==fe3++3cl2-na2co3==2na++co3-2-nahco3==na++hco3(错误书写:nahco3==na++h++co3)---na2s==2na++s2-nahs==na++hs-(错误书写:nahs==na++h+s2-)nah2po4==na++h2po4na2hpo4==2na++hpo4(错误书写:na2hpo4==2na++h++po4)2-3---na3po4==3na++po3ki==k++icaso4―nabr==na++br―naclo==na++clo2-―ag++cl-(容易溶、微溶物质在水中出现些微电离)2-ca2++co3(错误书写:caco3==ca2++co3)-2-2+ca2++so24(错误书写:caso4==ca+so4)na++cl-2na++o2―mgcl2al2o3mg2++2cl-2al3++3o2―。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cf38b276eeaeaad1f33091.png)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 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 2、SO 3、NH 3、CO 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强酸:H 2SO 4、HCl 、HNO 3、HClO 4、HBr 、HIHClO 3。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_化学电解质基本知识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_化学电解质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27a63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4.png)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_化学电解质基本知识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表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就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就是成正比的,故显出电中性,表示电荷动量。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酸式盐的电离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融和熔化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相同熔化:nahso4===na++hso4—熔化:nahso4===na++h++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溶液中:nahco3===na++hco3—hco3—h++co32—al3++3oh—h++hco3—hco3—h++hso3—hso3—h++h2po4—h2po42—h++co32—h++so32—h++hpo42—hpo42—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特别注意:电离的条件就是在水的促进作用下或熔化熔融,决不能指出就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分解成的阳离子全部就是h的化合物称作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分解成的阳离子就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就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作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电解质重要知识点
![电解质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8b9a8df783e0912a3162a4e.png)
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1)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概念用“或”,说明两种情况择一即可。
③熔融状态:对于固体物质指加热到熔化时的状态,对于液体物质指其纯液体状态。
2. 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电解质: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一般指元素周期表第一,第二竖行的金属元素,如N32。
,Cag),水(但导电性很弱)(2)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如CO, SQ),大部分有机物(CHCOO传除外),NH, 非金属卤化物(PC13, CC14等)注: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它却不是电解质。
因为CO吹溶液导电的实质是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我们可以说碳酸导电,却不能说CO2导电。
同理,SO2 NO2 NH3等均属于非电解质。
3. 电解质导电的实质:金属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电解质因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也能够导电。
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原因是无法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固态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阴阳离子被束缚,不能自由移动。
4. 电解质导电情况分析:(1) 强碱,可溶于水的盐: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能导电(2) 弱碱,难溶于水的盐:水溶液不能导电(不溶解) ,熔融态可以导电(3) 酸:熔融状态(即纯液体时)不能导电,水溶液作用下可以转变为水合离子,从而导电。
(4) 活泼金属氧化物:一般只考虑其熔融态(与水反应不考虑)(5) 碳酸氢盐等热不稳定盐:一般只考虑其水溶液状态(受热易分解)5. 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注:虽然叫龟离”,但却不需要外加电源。
6.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相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有所不同。
电解质的知识点
![电解质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b9f6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4.png)
电解质的知识点
1. 电解质可重要啦!就像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跑起来一样,我们的身体也需要电解质来正常运转呢。
比如说,运动后出了很多汗,这时候就需要补充电解质呀,不然就可能没力气啦!
2. 你知道吗,电解质失衡可不是小事呀!这就好比天平失去了平衡,会引发各种问题呢。
像腹泻的时候,不及时补充电解质,那可就糟糕啦!
3. 电解质有好多种呢!钾就是其中之一,它就像身体里的小卫士,维护着心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要是钾缺乏了,心脏能正常工作吗?
4. 钠也是电解质呀,我们吃的盐里就有它。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钠,我们的身体不就像枯萎的花朵一样没精神啦!炒菜少放盐可不等于不需要钠哦!
5. 电解质在细胞内外的平衡太关键啦!这就如同一场拔河比赛,两边力量要均衡才行。
一旦失衡,后果不堪设想呀!
6. 我们体内的电解质是不断变化的哟,就像天气有时晴有时雨。
生病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观察呢,难道不是吗?
7. 维持电解质平衡可不能马虎呀!就好像盖房子,根基不稳怎么行呢。
多喝水、合理饮食都很重要哦!
8. 小孩和老人更要注意电解质呢,他们就像脆弱的花朵,需要特别的呵护。
要是电解质出问题了,那可不得了啦!
9. 总之,电解质对我们的身体太重要啦!一定要重视起来,时刻关注它的变化,让我们的身体一直健康有活力!。
《电解质》 知识清单
![《电解质》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2011b38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0c.png)
《电解质》知识清单一、什么是电解质在化学和生理学领域,电解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物质。
简单来说,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能导电的原因在于它们在这些状态下会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比如氯化钠(NaCl)在水溶液中会解离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这些离子能够携带电荷并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实现导电。
需要注意的是,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像金属单质虽然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
因为金属导电是依靠自由电子,而不是通过化合物解离出的离子。
二、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大类。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解离,几乎不存在未解离的分子。
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大部分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解离,存在大量未解离的分子和少量解离出的离子。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如醋酸、碳酸等)、弱碱(如一水合氨等)以及少数盐类(如醋酸铅等)。
三、电解质在人体中的作用人体中的体液包含大量的电解质,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钠离子(Na⁺)和钾离子(K⁺)在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如果钠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钙离子(Ca²⁺)对于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骨骼的形成和维持都非常重要。
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的稳定对于心脏的正常跳动也必不可少。
氯离子(Cl⁻)参与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同时在胃液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镁离子(Mg²⁺)在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以及神经功能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例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可能导致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流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四、电解质在工业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电解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解是一种利用电解质溶液进行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
二-2-电解质知识点
![二-2-电解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7d190fde80d4d8d15a4f3f.png)
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1、电离( ionization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HNO3 = H+ + NO3-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
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KCl == K++ Cl―Na2SO4 == 2 Na++SO42―AgNO3 ==Ag++ NO3―BaCl2 == Ba2++ 2Cl―NaHSO4 == Na++ H++SO42―NaHCO3 == Na++ HCO3―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注意:1、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59d99ad7f1922791688e8fe.png)
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H2O、Cu(OH)2、Fe(OH)3、Mg(OH)2等;水:H2O二、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用“=== ”如: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2)弱电解质:用“”如:HF H+ + F—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 OH—(3)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为主)H2CO3H+ + HCO3—HCO3—H+ + CO32—H2SO3H+ + HSO3—HSO3—H+ + SO32—H3PO4H++ H2PO4—H2PO42—H++HPO42—HPO42—H+ +PO43—Cu(OH)2Cu2+ + 2OH—Al(OH)3:两性按两种方法电离酸式电离:Al(OH)3 + H2O [Al(OH)4]— + H+碱式电离:Al(OH)3Al3+ + 3OH—(4)酸式盐的电离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不同熔化:NaHSO4=== N a+ + HSO4—溶解:NaHSO4=== N a+ + H+ + 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溶液中:NaHCO3=== Na+ + HCO3—HCO3—H+ + CO32—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bae832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e.png)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电解质是指在其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其存在对于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都有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解析,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两类。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成离子,如氯化钠、氢氧化钠等,而弱电解质在水中仅部分电离成离子,如醋酸、碳酸氢钠等。
此外,电解质也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具体分类如下:1. 阳离子:铵离子(NH4+)、钠离子(Na+)、钾离子(K+)、镁离子(Mg2+)、铝离子(Al3+)、铁离子(Fe2+、Fe3+)、钙离子(Ca2+)、锌离子(Zn2+)、氢离子(H+)等。
2. 阴离子:氯离子(Cl-)、溴离子(Br-)、碘离子(I-)、氟离子(F-)、硫酸根(SO42-)、磷酸根(H2PO4-)、碳酸根(CO32-)、氢碳酸根(HCO3-)、氢氧根离子(OH-)等。
二、电解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电解质在人体内的平衡控制对于人体健康和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以下是电解质在人体内的作用:1. 钠离子(Na+)、氯离子(Cl-)和钾离子(K+)是人体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电解质,它们在细胞和组织中维持着酸碱平衡和体液浓度的平衡。
2. 钾离子(K+)和钙离子(Ca2+)对于正常心脏和肌肉运动至关重要,它们维持了神经和肌肉细胞的电位差,促进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
当钠离子或钙离子的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导致心脏节律失常或心肌收缩力下降等病症。
3. 磷酸盐和碳酸盐是细胞内重要的缓冲剂,它们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使细胞内环境的pH值保持稳定。
4. 铁离子(Fe2+、Fe3+)是组成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必要元素之一,铁离子还参与了细胞代谢过程、氧气转运和免疫细胞的功能等。
5. 氢离子(H+)是酸碱度的标志,当体内pH过高或过低时会对细胞内部的代谢活动产生影响。
电解质知识点归纳
![电解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82874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e.png)
电解质知识点归纳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离解成带电离子的物质。
电解质在身体的生理功能和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关于电解质的知识点归纳:主要类型1.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钠离子(Na+)、钾离子(K+)、铵离子(NH4+)等。
2.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Cl-)、碳酸根离子(CO32-)、磷酸根离子(PO43-)等。
功能1. 维持水的平衡:电解质通过调节体液的渗透压,控制体内水分的输送和平衡。
2. 帮助肌肉和神经功能:电解质参与肌肉的收缩和神经传递的过程。
3. 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调节体液的pH值,维持酸碱平衡。
4. 传递物质:电解质能帮助离子和其他物质在细胞间传递。
常见电解质1. 钠离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调节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2. 钾离子(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3. 钙离子(Ca2+):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4. 氯离子(Cl-):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5. 磷酸根离子(PO43-):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维持酸碱平衡和能量代谢。
6. 碳酸根离子(CO32-):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电解质失衡1. 高钠血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导致脱水等问题。
2. 高钾血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引起心脏问题。
3. 高钙血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4. 高氯血症:血液中氯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与肾功能问题有关。
以上是关于电解质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归纳,电解质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解质》 知识清单
![《电解质》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d48384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b.png)
《电解质》知识清单一、什么是电解质在化学和生理学中,电解质是一类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通俗地说,电解质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让电流通过的物质。
要理解电解质,首先得明白物质的导电性。
一般来说,物质的导电性取决于其内部是否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而电解质能够导电,则是因为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会解离出带正电的阳离子和带负电的阴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二、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主要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大类。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解离,几乎不存在未解离的分子。
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和大多数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有部分解离,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解离出的离子浓度相对较低。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如醋酸、碳酸等)、弱碱(如氨水等)和少数盐类(如醋酸铅等)。
三、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解离电解质溶解于水时,会发生解离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例如,氯化钠(NaCl)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解离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其解离方程式为:NaCl = Na⁺+ Cl⁻。
而醋酸(CH₃COOH)是弱电解质,其解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存在解离平衡,解离方程式为:CH₃COOH ⇌ CH₃COO⁻+ H⁺。
四、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离子浓度: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2、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3、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离子运动速度加快,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但对于某些弱电解质,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解离度增大,从而使离子浓度增加,导电性增强。
五、电解质与生命活动在人体内,电解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钠离子(Na⁺)和钾离子(K⁺)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具有重要意义。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bd1deffb0717fd5360cdc8b.png)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 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 2、SO 3、NH 3、CO 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强酸:H 2SO 4、HCl 、HNO 3、HClO 4、HBr 、HI 。
强碱;NaOH 、KOH 、Ca(OH)2、Ba(OH)2。
电解质重点知识归纳
![电解质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a934bc85fbfc77da269b188.png)
一.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 无色~浅红~红色石蕊变色范围:5~8红~紫~蓝甲基橙变色范围:3.1~4.4 红~橙~黄二.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1)定义: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同一类型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改变。
(2)条件:①复分解反应(AB+CD=AD+CB)的条件,即反应中有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挥发性的物质生成。
②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置换反应A+BC=B+AC)两强相遇必反应(3)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a+2H₂O = 2NaOH+H₂↑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Al3++3HCO3-=Al(OH)3↓+3CO2↑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Fe3+ +3SCN- = Fe(SCN)(血红色)3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基础)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例如:CuSO4+BaCl2=BaSO4↓+CuCl2第二步:拆(关键)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Cu2++SO42-+Ba2++2Cl-=BaSO4↓+Cu2++2Cl-第三步:删(途径)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 + SO42-= BaSO4↓第四步:查(保证)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Ba2+ + SO42-= BaSO4↓质量守恒:左——Ba,S 4,O 右——Ba,S 4,O电荷守恒:左2+(—2)=0 右=0※补充: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例如:HCl、NaOH、K2SO4。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例如:蔗糖、酒精。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如:NaCl、HCl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电解质重要知识点
![电解质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a5dc037cd184254b3535ba.png)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概念用“或”,说明两种情况择一即可。
③熔融状态:对于固体物质指加热到熔化时的状态,对于液体物质指其纯液体状态。
2.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一般指元素周期表第一,第二竖行的金属元素,如Na2O,CaO等),水(但导电性很弱)(2)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大部分有机物(CH3COOH等除外),NH3,非金属卤化物(PCl3,CCl4等)注: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它却不是电解质。
因为CO2水溶液导电的实质是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我们可以说碳酸导电,却不能说CO2导电。
同理,SO2,NO2,NH3等均属于非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的实质:金属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电解质因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也能够导电。
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原因是无法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固态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阴阳离子被束缚,不能自由移动。
4.电解质导电情况分析:(1)强碱,可溶于水的盐: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能导电(2)弱碱,难溶于水的盐:水溶液不能导电(不溶解),熔融态可以导电(3)酸:熔融状态(即纯液体时)不能导电,水溶液作用下可以转变为水合离子,从而导电。
(4)活泼金属氧化物:一般只考虑其熔融态(与水反应不考虑)(5)碳酸氢盐等热不稳定盐:一般只考虑其水溶液状态(受热易分解)5.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注:虽然叫“电离”,但却不需要外加电源。
6.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相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有所不同。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ddf6e4a08a1284ac8504390.png)
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HClO3。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H2O、Cu(OH)2、Fe(OH)3、Mg(OH)2等;水:H2O二、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用“=== ”如: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2)弱电解质:用“”如:HF H+ + F—CH 3COOH CH3COO— + H+NH 3•H2O NH4+ + OH—(3)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为主)H 2CO3H+ + HCO3—HCO3—H+ + CO32—H 2SO3H+ + HSO3—HSO3—H+ + SO32—H 3PO4H++ H2PO4—H2PO42—H++HPO42—HPO42—H+ +PO 43—Cu(OH)2Cu2+ + 2OH—Al(OH)3:两性按两种方法电离酸式电离:Al(OH)3 + H2O [Al(OH)4]— + H+碱式电离:Al(OH)3Al3+ + 3OH—(4)酸式盐的电离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不同熔化:NaHSO4=== Na+ + HSO4—溶解:NaHSO4=== Na+ + H+ + 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溶液中:NaHCO 3=== Na+ + HCO3—HCO3—H+ + CO32—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36e8f71a37f111f1855bac.png)
电解质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 2、SO 3、CO 2、NO 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 共价化合物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 2SO 4、HCl 、HClO 4等强碱:Ba (OH )2 Ca (OH )2等 弱酸:H 2CO 3 、CH 3COOH 等。
弱碱:NH 3·H 2O 、Cu (OH )2 Fe (OH )3等。
电离方程式 KNO 3→K ++NO 3—H 2SO 4→2 H ++SO 42—NH 3·H 2O NH 4++OH _H 2S H ++HS _ HS _H ++S 2-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27b2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8.png)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一、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根据其溶解度和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指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物质,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
它们能够迅速地将溶液中的离子释放出来,导致溶液的电导能力很强。
2. 弱电解质:指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的物质,如乙醇(C2H5OH)、醋酸(CH3COOH)等。
由于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所以弱电解质的溶液电导能力相对较弱。
二、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离子化方程式在溶液中,电解质会发生电离,即分解成带电的离子。
例如,氯化钠(NaCl)在水中电离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电离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作:NaCl → Na+ + Cl-。
同样地,硫酸(H2SO4)在水中电离成两个氢离子(H+)和一个硫酸根离子(SO42-)。
电离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作:H2SO4 → 2H+ + SO42-。
三、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离子浓度电解质的电离度(α)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生成率。
强电解质的电离度接近100%,而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一般较低。
电解质的离子浓度受到溶液浓度的影响。
在等浓度的溶液中,强电解质的离子浓度更高,因为它们能够更多地电离。
而弱电解质的离子浓度相对较低,因为它们只有部分分子电离。
四、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
离子浓度越高,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能力越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可以通过电导率(κ)来评估。
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内,单位横截面积上的载流子数目。
五、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度和浓度测定方法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度和浓度可以通过电导度测定来确定。
在实验中,可以测量纯溶剂的电导度,然后再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度。
通过比较溶液电导度与纯溶剂电导度的差别,可以得到电解质的电离度。
离子浓度可以通过电导度测定或溶液的密度测定来确定。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物质的差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物质在溶液中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
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
弱碱:NH3·H2O、Cu(OH)2、Fe(OH)3、Mg(OH)2等;
水:H2O
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
如:H2SO4=== 2H+ + SO42—
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
如:HF H+ + F—
CH3COOH CH3COO— + H+
NH3•H2O NH4+ + OH—
(3)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为主)
H2CO3H+ + HCO3—HCO3—H+ + CO32—
H2SO3H+ + HSO3—HSO3—H+ + SO32—
H3PO4H++ H2PO4—H2PO42—H++HPO42—HPO42—
H+ +PO43—
Cu(OH)2Cu2+ + 2OH—
Al(OH)3:两性按两种方法电离
酸式电离:Al(OH)3 + H2O [Al(OH)4]— + H+
碱式电离:Al(OH)3Al3+ + 3OH—
(4)酸式盐的电离
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不同
熔化:NaHSO4=== Na+ + HSO4—
溶解:NaHSO4=== Na+ + H+ + SO42—
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
溶液中:NaHCO3=== Na+ + HCO3—HCO3—H+ + CO32—
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如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置换反应等属于离子反应。
(2)实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都是离子反应。
(3)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或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
总之,这类反应的特点就是向着降低某些离子的浓度或数目的方向进行。
【观察·思考】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向碱式滴定管和烧杯中分别注入0.2mol·L-1Ba(OH)2溶液和0.1mol·L-1稀硫酸各50mL,并向稀硫酸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按如图装置连接好。
①按下开关接通电路,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现象:。
结论:。
②挤压碱式滴定管胶管里的玻璃珠向烧杯中滴加Ba(OH)2溶液,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计指针的变化情况。
现象:。
结论:。
③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Ⅰ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Ⅱ该实验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Ⅲ如果把硫酸溶液改为醋酸溶液,Ba(OH)2溶液改为氨水,仍按照上述操作进行实验,将看到的现象是:。
提示:①现象:电流计指针明显偏转。
结论:硫酸是电解质,它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
②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先逐渐减小至接近0刻度,后来又逐渐增大。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紫色,后来又由紫色逐渐变为蓝色。
结论: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发生了离子反应。
③Ⅰ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稀硫酸电离出的H+和SO42-分别与Ba(OH)2电离出的OH-和Ba2+反应生成H2O和BaSO4沉淀的过程。
Ⅱ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Ⅲ电灯首先由暗变亮,后来又略微变暗。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①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特征:①方程式中出现离子符号;②等号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方法1:
①“写”: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②“断”: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③“写”:综合①和②,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方法2: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③“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说明:此方法的关键是第二步拆,能否可拆取决于该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否符合电离的条件,是否完全电离,在体系中是否以离子形态大量存在。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表示所有同一类的反应。
例如:强酸、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大都可以表示为:H++OH-=H2O。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1)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2)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数均应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