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糖尿病并发胃肠疾病的原因

糖尿病并发胃肠疾病的原因

糖尿病并发胃肠疾病的原因
糖尿病并发胃肠疾病的原因?糖尿病人并发肠胃病的情况比较常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造成很多不便,药物也无法吸收,因此,糖尿病人要充分认识胃肠疾病,做好防治工作。

那么,糖尿病并发胃肠疾病的原因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高血糖
高血糖可使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胃排空滞留相延长,尤其当进食固体时,胃半排空时间明显延长。

研究表明,胃的运动、排空受血糖浓度的影响,即血糖增高可以抑制胃排空速度,胃排空延缓又使血糖浓度不易控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周围血管神经病变
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为发生消化道运动障碍的主要机制。

病理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内脏神经轴突产生节段性脱髓鞘病变、神经节超微结构示非特异性的树突肿胀、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存在结构上的微细变化。

糖尿病消化道异常运动生理变化与迷走神经切断术、交感神经切断术病人相似,且与周身自主神经病变吻合,以上这些也充分提示存在内脏神经受损,且是产生消化道运动障碍的机制。

3、自主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即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高血糖可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支配胃肠的神经受累,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减慢,而引起胃排空延迟或胃-幽门-十二指肠动力异常。

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损害,如糖尿病胃轻瘫的胃运动功能与迷走神经切除后的胃相似。

4、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通过以下几种情况引起:遗传因素引起。

HLA-B8。

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作者:虞薇赟刘淑云王冬香张劼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第06期[摘要]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与影响。

方法资料显示,该院在2018年1—11月共接诊治疗过5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30 R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时长为12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和体重增减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值相似,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关键词] 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谷赖胰岛素[中图分类号] R587;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3(b)-0081-0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三餐饮食和作息时间的不规律,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随之加重,部分患者出现服用降糖药后血糖值仍不稳定的情况[1]。

相关医学报道提出[2]: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降低低血糖症状的发生率。

该院将2018年1—11月接诊治疗过的52例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接诊治疗过5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經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30R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谷赖胰岛素进行治疗。

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范围35~75岁之间,病龄时长范围在1~3年,患者体重范围为(55.6±5.5)kg,糖化血红蛋白值为(11.6±2.1)%;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7~75岁之间,病龄时长范围在1~3.5年,患者体重范围为(54.9±6.5)kg,糖化血红蛋白值为(11.9±1.6)%。

重组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旁路术后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重组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旁路术后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重组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旁路术后血糖控制中的作用马德亮;覃宗升【期刊名称】《武警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21)5【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旁路术后禁食期控制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型糖尿病行胃肠旁路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重组甘精胰岛素组25例及中效胰岛素组25例。

观察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禁食期平均血糖、平均日基础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禁食期平均血糖、平均日基础胰岛素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组甘精胰岛素组血糖达标率高于中效胰岛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于中效胰岛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旁路术后能安全、有效、平稳控制血糖,而且方法简便,为胃肠旁路术后禁食期间控制血糖的较好方法。

【总页数】3页(P329-331)【关键词】2型糖尿病;重组甘精胰岛素;中效胰岛素;胃肠旁路术【作者】马德亮;覃宗升【作者单位】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内分泌诊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相关文献】1.重组甘精胰岛素等剂量转换为原研甘精胰岛素实现血糖更佳控制的3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分析 [J], 张霞;刘楠;吕萃萃;苏本利2.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血糖控制的疗效观察 [J], 陈轩芹;吴丽芳;沈建国3.2型糖尿病患者Roux-en-Y胃旁路术后血糖、胃肠激素、调节性B细胞和应激激素的相关性 [J], 周晓刚; 王林; 覃先蓬; 王凯4.阿卡波糖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J], 韩志芳5.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应用效果评价 [J], 李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及社区护理干预对策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及社区护理干预对策
两位专 家一致认 为, 好假 牙清洁是假 做 牙配戴者保持 t 3 ' 腔健康和减 少英弛 全身痰病 风 险的重要环节。假 牙清洁不及 时导致食 物 残渣滞留 , 造成龋病 、 牙周病 、 让臭、 口腔 溃疡 等, 而影响全 身健康 。普 通 牙膏 中 有 的 进 合 研磨成份 , 使用会在假 霍表 面形成刮痕 , 长期 增加 细菌和茵斑 的蓄积 , 增加感染风险。
讨 论
指导 患 者 血 糖 水 平 的维 持 : 论 是 胰 无
资 料 与 方 法
岛素依赖性 糖尿病 还是非胰 岛素依 赖性 糖尿病都必须把血糖维持到正常水平 , 只 有这样才能减缓糖尿病 的发展 , 延迟并发
症 的 发生 指 导 患 者 控 制 血 糖 维 持 到 正 常水 平 非 常 重 要 , 期 到 患 者 家 里 探 望 、 定 询 问病 情 , 解病 情 进 展 。 了 教 会 患 者 低 血 糖 的 防治 : 尿病 患 者 糖 应 定 量 按 时 进 餐 、 时 用 药 和 定 时监 测 的 按 规律性 , 不要 过 于饥 饿 , 也不 要 过 饱 , 能 不
要。
药得 以救治。
老 年 人记 忆 力 和 认 知 力 减 退 。 测 试
18 0 林 省 松 原 市 中心 医 院 3 00吉
发现 , 部分老年人因用药时间和方法记忆
不 清 导致 漏 服或 用 药 剂 量 不 准 。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 : 0 3 6 /. s . 0 7 s 1 x 2 1
不 够 , 部 分 患 者 喜 欢 晨 起 锻 炼 , 组 有 大 本 1例患 者 晨 起 空腹 锻 炼 引 起 低 血 糖 休 克 ,
及时 来 社 区 抢 救得 以救 治。有 些 人 把 “ 科学饮食” 误认为“ 糖尿病饮食 ” 。担心 食物 里 含 糖 高, 多 食 物 都 不吃 , 种 许 这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目前的治疗方案中,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对于一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来说,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联合应用地特胰岛素和利拉鲁肽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地特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可以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有助于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利拉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缓食物的胃肠道排空速度。

通过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综合利用二者的药理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并且会导致多种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案。

本研究还将对联合治疗方案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和对胰岛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设计。

研究对象为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招募了100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参与本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变化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变化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变化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肠道菌群的研究发现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变化分析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肠道菌群是指寄生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在人体内的功能非常丰富,包括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免疫调节、防止病原菌的侵袭等。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菌群多样性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即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受到了影响。

相比之下,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具有更高的多样性,能够更好地维持肠道的稳定状态。

2.寡菌素丰度增加:寡菌素是肠道菌群的主要能源来源,它是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被菌群发酵产生能量。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对寡菌素的利用能力增强,导致寡菌素丰度增加。

这种现象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

3.产气菌丰度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产气菌丰度增加,主要包括厌氧菌和某些细菌。

这些细菌在肠道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腹胀和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4.肠道炎症反应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与肠道黏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了破坏,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增强。

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加重了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展。

除了以上的特征之外,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还存在动态变化。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展与肠道菌群的失衡密切相关,疾病的进展会导致菌群的进一步变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正向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如益生菌、膳食纤维等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失衡,从而改善血糖控制和疾病预后。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菌群多样性降低、寡菌素丰度增加、产气菌丰度增加和肠道炎症反应增强。

了解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变化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64亿人患有糖尿病,而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5.59亿。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特点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

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非易事,许多患者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以及生活方式管理等,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无法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较为普遍,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且副作用较大。

地特胰岛素和利拉鲁肽分别是一种胰岛素类药物和胰高血糖素类似肽-1(GLP-1)受体激动剂,二者具有互补优势,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减少胰岛素使用量和降低低血糖风险。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旨在评估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研究对象为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一个接受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另一个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

研究持续时间为6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主要研究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副研究指标包括胰岛素用量、体重变化、血脂、血压等。

所有数据将通过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情况,以评估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的疗效和安全性。

2糖尿病病例分析

2糖尿病病例分析
5.C-肽的测定 与胰岛素等分子释放
诊断要点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空腹血糖(FPG)≥7.0mmol/L, OGTT 中 2 小 时 血 浆 葡 萄 糖 ( 2HPG )
≥11.1mmol/L。
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不主张作第三次OGTT。
功能不全慎用
口服降糖药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适应症: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2型糖尿病 - 代表药物:拜糖平、倍欣 - 副作用:腹胀、腹泻、排气增多 - 服法:与第一口饭同服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使用适应征 ①1型糖尿病; ②伴急慢性并发症,或处于应激状态,如创伤
、手术、分娩、妊娠、严重感染等; ③2 型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
3、补钾 4、纠酸 ≤7.0小剂量碳酸氢钠 5、祛除诱因:抗感染
6、处理并发症:休克、心衰、心律失常、肾衰、脑水肿
【问题5】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低血糖 感染
慢性
大血管
微血管
冠心病 脑卒中 外周血管病
糖尿病肾病 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
急性并发症:高渗性昏迷
脱水,较DKA重 高血糖(33.3-66.6mmol/L) 高血浆渗透压(330-460mmol/L) 50-70岁老人常见,2/3无糖尿病史或轻症 起病慢,多饮、多尿、食欲减退,晚期尿闭、 休克 精神症状突出,常有意识障碍、幻觉、昏迷 无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定义
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 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 主要临床症状为:
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三多一少) 以及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 13 个不典型症状,不容忽视!

糖尿病 13 个不典型症状,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但往往许多患者症状并不典型,那么糖尿病都有哪些“非典型症状”?事实上,具备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尚不足全部的一半,许多患者症状并不典型,所以更值得注意,临床常见的如下:1、餐前低血糖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些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常常表现为餐前饥饿难忍及低血糖。

其原因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延迟,与血糖的变化不同步,餐后血糖达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却没达峰值,到下一餐前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这样就造成了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引发餐前饥饿感。

2、异常排汗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出现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且以颜面、上身为主,下肢出汗较少。

3、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影响胃肠道功能,使胃肠道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患者表现为腹胀、纳差或顽固性便秘。

此外,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通常不伴有腹痛及脓血便,而且使用抗生素无效。

4、排尿困难及尿潴留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与排空,患者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滴沥、尿失禁。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首先应考虑前列腺肥大,还应注意排除是否存在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

5、体位性低血压由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当久坐、久卧后突然起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病人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6、性功能障碍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神经及血管病变,从而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所以,以往性功能正常的中年男子,发生阳痿或勃起不坚时,应及时化验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据调查,男性糖尿病患者合并阳痿者约占50%。

7、反复尿路感染女性尿道较短,本身就比男性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糖含量较高,尿道就成了各种病菌(细菌、霉菌等)的最佳滋生地,如果同时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导致尿潴留,将使尿道感染的机会进一步增加。

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在2 型糖 尿病 治疗过程 中 ,应 用胰 岛素强化 治疗及 预混 人胰 岛素 常规治疗 时 ,患者容易发 生低血糖反应 ,患者血糖波 动大。本文 采用 甘精胰 岛素治 疗血糖控 制不佳 的2 型糖 尿病患者 ,观 察其治疗 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化血 红蛋 白水平 ;当空腹指 尖血糖 <6 m l ,为血糖控 制达标 ; . mo/ O L 通过 空腹血糖 、餐后 2血糖 、空腹指 尖血糖和 睡前血 糖测定 ,计算本 h 日 血糖样本标 准差 和极差 ,观察本 日的血糖波动情况 。 1 . 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 S 1. P S4 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 比较采用璀} , 0 验 率的 比较采用 卡方检验 ,P . ,显示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0 5 0 2结 果
甘精胰 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2 型糖尿病 患者 的临床效果分析
胡金 梅
( 湖北 省松 滋市 人民医院,湖北 松滋 4 4 0 ) 32 0
【 要 】 目的 探 讨 甘精胰 岛素 对血 糖控 制不 佳 2型糖尿 病 患者 的 临床 效 果。方 法 选择 我 院 2 糖尿 病血 糖控 制 不佳 患者 7 例 ,随机 分为 摘 型 0 观 察 组和 对照 组 。观 察 组给 予 甘精胰 岛素 ,对 照 组给 予诺 和锐 。观 察 两组 患者血 糖控 制 情 况和血 糖 波动 情况 。结果 观 察 组治 疗后 空腹血
纤维蛋 白,分开浆腹 膜表 面 ,抑制成纤维细胞 的增生 。
皱褶 粘连致输 卵管阻塞 ,进而 影响孕卵移行 ,延迟或制止受精 卯进入
官腔 。而盆腔 子宫 内膜异位则常 发生在人流后 ,主要是 由于人 流和生
殖器 炎症促使 内膜 移植到卵巢子 宫肌层和输 卵管间质部 ,子 宫内膜替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一、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在我国,T2DM的患病率更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T2DM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的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于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由于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有效的自我管理技能,许多T2DM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做到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增加了医疗负担和社会成本。

了解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探讨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调查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2型糖尿病概述2型糖尿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

这种疾病通常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但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遗传因素是指个体携带的易感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使个体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更为敏感。

环境因素则包括饮食、运动、压力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诱因。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尿、口渴、饥饿感、体重下降等。

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所引起的。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机体内醣类代谢紊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有些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后,仍然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这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地特胰岛素和利拉鲁肽是两种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们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本文将就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

地特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能够模拟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利拉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由于这两种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它们的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有望帮助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一项针对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临床试验发现,该治疗方案在改善血糖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研究中,患者在连续12周内接受了地特胰岛素和利拉鲁肽的联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而且这种降低的趋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得到了有效维持。

大部分患者在接受联合治疗后,血糖波动情况明显减少,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血糖不稳定带来的不适感。

除了改善血糖水平外,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况。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而地特胰岛素和利拉鲁肽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合理利用,改善胰岛素的代谢状况,从而有助于缓解胰岛素抵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显示,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维持血糖水平在理想范围内。

治疗方案还能够通过改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比例,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从而有望为长期的血糖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引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有些患者即便进行了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佳。

对于这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地特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已经被证明对于一些难治性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该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详细分析。

地特胰岛素与利拉鲁肽的作用机制地特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模拟自然的胰岛素分泌,能够降低血糖并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

利拉鲁肽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减慢胃肠道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减少胰岛素耐受。

地特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使用可以互补作用,从而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

地特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近年来,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地特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

一项名为DUAL I的研究显示,在给予地特100单位联合利拉鲁肽1.8毫克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HbA1c水平与体重均有显著的改善,且在餐后血糖水平控制方面也有更好的效果。

另一项名为DUAL II的研究发现,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能够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并且对于降低体重和改善心血管风险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地特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联合治疗中,我们还观察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有所减少,这一点与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

地特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减少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联合治疗还可以减少患者的餐后高血糖峰值,有助于改善餐后血糖的控制。

这些都为地特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的应用提供了更充分的临床依据。

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E e to s r a o fg a g n n p f n wi y e 2 d a e e mt s p o l o t o ld b r la t i b ts d u s f c b e v t n o l r i e i a e  ̄ i i t t p ib ts me u o ry c n r l y o a n / a e e r g h e d
显低于对照组的 4 . 3 7 P< .5 。治疗组低血糖事件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0 0 ) 22±1 . ( 0 0 ) P< .5 。结论 口服降糖药治疗
血糖仍控制不佳时 , 联合甘精胰 岛素是安全 、 有效 的启动胰岛素的方案 。
【 关键词 】 甘精胰岛素 ; 中效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 中图分类号】 R57 1 【 8.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4 39(00 1 — 0 2 0 6 — 26 21)8 03 — 2 7
s r e e e e t ft r u s Re u t A t r3 mo ts o ra me t c mp rd w t e e t ame t f s n lo lc s e v d t f c h o wog o p . s l s f n h fte t n , o ae i b  ̄r r t n , a t g b o d gu o e e h e i
W N ogm n Dp r eto ei rsT eT i ep H  ̄i lnC og i , hnqn 0 04 C ia A GH n -a . eat n fG r tc,h hr P ol s o t hn q g C ogi 40 1 , hn m ai d e ai n g
果 治疗 3个月后 , 2组空腹血糖( B 、 F G) 糖化 血红蛋 白( b 1 ) H A c 均较 治疗 前 明显 下降 ( 0 0 ) 且 治疗 组 的 F G P< .5 , B

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探讨

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探讨

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探讨摘要: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患者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多发生在餐后。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进食,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

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采用西药治疗,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及依赖性。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深入,以及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本病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及阴虚火旺等,根据疾病特点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口服和中成药注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胃肠功能紊乱一、病因病机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饮食不节: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导致脾失健运,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痰浊壅滞中焦,气滞血瘀,壅塞于胃,则脘腹胀满。

第二,情志失调:情志不遂或长期抑郁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灼胃阴,津液耗伤,胃失所养而出现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欲饮、嗳气等。

第三,脾肾亏虚:糖尿病病程较长,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虚精亏。

肾主五液而主水,脾主运化水湿,肾阳不足不能气化水湿而成痰饮。

脏腑失调: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导致胃失和降而出现胃脘胀满等症。

第四,脾肾阳虚:阳气不足则阴寒内生,脾阳虚则运化失职而出现食少、腹胀、腹泻、便溏等症。

第五,饮食不节:进食过多过饱损伤脾胃功能。

第六,湿热蕴结:脾虚湿盛则运化失职,导致痰饮内生。

二、辨证论治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及阴虚火旺等。

治疗上以益气养阴、理气健脾为主,佐以清热利湿、疏肝理气。

1.脾气亏虚,运化失常:证见脘腹痞满胀痛,食后尤甚,食后或餐后易腹胀,食后脘闷不舒,体倦乏力,心悸气短,或眩晕耳鸣,腰酸腿软等,舌淡苔薄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细弦。

治宜补益脾气、化湿和中、疏调气机。

2.痰瘀互结:证见胸胁胀满,嗳气吞酸或胃脘疼痛不适或作胀,口粘不渴或渴而不多饮,倦怠乏力,形体肥胖;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或厚腻;脉弦细。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查找原因,并根据存在的原因进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结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与患者对疾病了解相关知识的程度不够,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与患者能否合理运用饮食、运动、药物的治疗非常关键,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重病情的恶化。

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相关疾病力度宣传,通过科学合理的健康宣教来增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标签:糖尿病;血糖控制;护理对策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加快了发病率的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对于现在的医疗水平,临床上目前的治疗手段还处于完善阶段,通常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但处于长期疗效,效果欠佳,治疗效果较差。

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反复住院,不但给经济带来了更多的负担,同时也加重了病情[1]。

为此,分析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跟踪随访,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在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该次研究。

65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

以上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7.5±4.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3.2±1.5)年。

1.2 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①对糖尿病知识匮乏:因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控制与糖尿病的了解以及文化水平相关。

因此,不懂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发症的严重性、不懂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作用及方法。

多数糖尿病患者认为胰岛素具有依赖性,拒绝应用胰岛素,甚至不了解怎样正确使用胰岛素。

促胃肠道动力药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促胃肠道动力药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促胃肠道动力药在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治疗中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并观察该种治疗效果情况。

方法:设置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对象,设置68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谷维素组和莫沙比利组,谷维素组采用谷维素治疗,莫沙比利组采用促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满意度、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等情况。

结果:(1)谷维素组和莫沙比利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对照中,谷维素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均低于莫沙比利组,(p<0.05),两组有差异。

(2)谷维素组和莫沙比利组生活质量对照中,谷维素组情感职能、躯体状态、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低于莫沙比利组,(p<0.05),两组有差异。

结论: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治疗中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促胃肠动力药;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内科疾病,该种病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餐后不适、腹胀、便秘以及上腹痛等症状,为了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感和生活质量,就需要使用药效的药物干预,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治疗中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并观察该种治疗效果,现将分析结果呈现于下文中[1]: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2021年1月--2021年12月68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并分为谷维素组和莫沙比利组,谷维素组34例,患者在43--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61±3.21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莫沙比利组34例,患者在42--71岁之间,平均年龄57.58±3.19岁,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

(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开展研究前需要向医院伦理委员会申请,获得准许后才能实施观察研究。

1.2纳排标准1.2.1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诊断属于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疾病标准。

中西医结合组方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34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组方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34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组方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34例临床观

邓志安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034)008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西医结合组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34例,常规应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泰宁、固本益肠、碱式硝酸铋钾、马来酸曲美布汀4种药物联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均好转,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自拟方对2型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治疗有效,能改善其症状.
【总页数】2页(P100-101)
【作者】邓志安
【作者单位】055250 邢台市第九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32例 [J], 高明松;王芸;黄蓓
2.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J], 孙健
3.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J], 孙健;
4.糖明组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观察 [J], ZHANG
Cangxia;YANG Laiqing;GE Hanxiao
5.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性肾病临床观察 [J], 陈森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邓立功【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5(000)020【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结肠功能紊乱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另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

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腹泻患者最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升高,直肠感觉阈值降低;便秘患者表现为直肠感觉阈值升高。

观察组病程、血糖及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14.2±3.1 vs 8.4±2.1年,9.8±1.8 vs 7.2±1.6mmol/L,5.4±1.1 vs 4.5±1.2mmol/L,P<0.05)。

病程、血糖水平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

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最大自主收缩压、静息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异常。

血糖及病程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进行预防。

【总页数】3页(P4565-4567)【作者】邓立功【作者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四川达州 6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刘序友;杨绮红;舒建昌2.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蓝斌3.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赵炜;高燕;闫济民4.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董俊;杨莉;杨蓓;许仁炜;周理兰;何琪5.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邱丽玲;朱柏乐;尚治新;吴伟英;梁干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关系分析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的关系。

方法选
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再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同时对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的延长,而且其60 min胃排空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显著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现象,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使其胃排空率降低,对于部分存在没有办法解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综合考虑到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标签: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血糖控制不佳
2型糖尿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而且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属于糖尿病中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在临床上存在这种症状的患者高达75%[1],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早饱、上腹饱胀、嗳气等一些类似于消化不良的症状,使其患者的血糖出现了不可预测的波动,加速了病情的恶化,这种现象对控制糖尿病极为不利。

延长的胃部排出会造成小肠的营养吸收速度比较慢,使得进食时间和降糖治疗时药物的起效时间匹配度极差,就会造成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规律[2]。

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与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针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后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1.3±6.9)岁,病程4~20年,所有诊断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的标准。

再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名,女18名,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2.4±7.3)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所有接受试验的成员都统一使用试验餐,其中包括面包100 g、鸡蛋50 g、猪肉50 g、水200 mL,然后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时由同一操作者进行,对其分别检测60、90、120 min各个时间段的胃排空率。

而且同时还应该对患者在餐前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的延长,而且其60 min胃排空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显著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发生糖尿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种族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等都会导致发生糖尿病。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3],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以及增龄都是引发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而且高血压、血压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升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部分病情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

这种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采取药物治疗,还应该注重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综合管理措施,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只有有效的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才能有效的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存在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但是这些症状都会对血糖的控制情况产生影响。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胃半排空时间和胃排空率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下的胃排空异常现象会对药物、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转运、消化和吸收直接的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对血糖的控制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是对患者近1~2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的反应。

临床上一般情况下认为,糖化血红蛋白如果<7%,就属于血糖控制比较良好或者是满意的状态。

该次研究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显著的比对照组高,表明血糖的控制情况不理想,患者伴有胃排空延缓的现象。

使得胃部的运动障碍、胃排空延迟影响了食物的排空,而且对降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产生了影响,导致了食物的吸收和胰岛素、特别是自体的胰岛素分泌和生理不能够同步进行,最终使得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

相关糖尿病的前瞻性研究证明[5],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就会使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任何糖尿病终点时间减少21%、糖尿病相关死亡时间减少21%。

目前,大约有2/3的糖尿病患者仍然不会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这种现象不是由于抗糖尿病的药物太少,而大
部分的因素都是由于治疗的策略不全面导致的[6]。

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之前就已经存在有胃排空以及食管压力的异常现象,然后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使得血管内皮损害也不断的加重,逐渐的减少了胃黏膜的微血管,使得毛细血管扩张,管腔狭窄,管壁和管腔的比例明显的增大,加重了胃动力的延缓,所以才会引起不可预测的低血糖反应[7-8]。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会对糖尿病的治疗产生极大的困难,临床上应该加强重视。

糖尿病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可以采用B型超声对胃排空以及食管运动功能进行测定,有效的减少了致命性低血糖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

综上所述,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现象,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使其胃排空率降低,对于部分存在没有办法解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應该综合考虑到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付海,应海英,李巧丽. 心理干预联合格列齐特和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8):154-155.
[2] 房国伟,崔云竹. 程益春治疗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经验[J]. 江苏中医药,2017,49(4):18-20.
[3] 李菲,胡波,刘静芳,等.维生素D补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9):1080-1089.
[4] 刘斌,鲁蓓,石玉宝,等.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1):2505-2508.
[5] 肖志芳,肖自幼,李国娟,等.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联合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4):3354-3355.
[6] 申桂莲.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性腹泻患者运用自拟升阳止泻汤联合中药热奄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5,44(8):913-915.
[7] 尉晓明,周文超.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疗效观察[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26(6):8-10.
[8] 陈光明,胡艳飞,王姗姗,等.艾塞那肽注射液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4):2239-2242.
[9] 王晓青,胡敏敏,王伟,等.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17):2682-2687. (收稿日期:2017-0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