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需培训项目(总9页)

合集下载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要点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要点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1、建立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建立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机制.3、建工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二、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1、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2、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职工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3、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遵循诊疗常规.4、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5、完善各类会诊制度,医师外出会诊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6、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漏报。

三、医疗技术管理1、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符合诊疗科目范围,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2、医疗技术管理符合规定,建立健全的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

3、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4、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符合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按规定审批.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保护患者安全.5、不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汰的技术。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最新资料欢迎阅读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1.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2.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3.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4.质量与安全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二级管理体系。

1.医院医疗与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组成,院长XXX,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1.1.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1.2.负责制定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

1.3.审议医务科制定的有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实施措施。

对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1.4.对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改进要求。

1.5.制订医院新技术准入制度,认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等级和临床价值,决定对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准入。

1.6.讨论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性质、存在问题,提出院内处理意见(涉及的责任科室或责任人应回避)及整改意见。

1.7.提出全院医、护、技人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科室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为了使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一)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二)促进医疗质量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三)促进医疗安全工作,加强医疗安全目标管理,筑牢医疗安全防线,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及职责(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院长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分别由院长和分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质管办、医务科、护理部、感控办、药剂科、设备科及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催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2.负责健全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指导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设备管理委员会等质量管理组织的工作。

3.负责制定医院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服务流程。

4.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督查、研究,根据医院情况制定全院性的质量管理规划。

5.定期检查各科室对医疗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常规、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6.负责建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监测和评价体系,对医疗、药品、病案、医院感染、设备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7.对医疗质量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加强控制管理。

8.负责制定与修改医院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事故防范的培训。

9.定期组织质量管理方面的学术讨论活动,加强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促进医疗质量健康发展。

临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临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20XX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⅞王里及持续改进记录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市人民医院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要求一、各科室成立以科室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成员。

二、每年度各科室要根据质控科质量管理要求,结合本科室质量薄弱环节制订本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e三、科室根据医院的质控科每季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内容。

四、各科室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自查一次,并填写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上(见附表1),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效果评价,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五、每月质控科对各科室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并将“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内容及存在问题"结果在消息网上进行公示,要求各科质控成员下载打印“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内容及存在问题"汇总表,针对本科室存在问题在二周内督促相关人员,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改进后记录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表"上(见附表2)。

六、每季行政查房后,各科室针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存在问题",二周内要进行持续改进并记录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表”上(见附表2)。

同时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表”通过OA发回质控科-一麦瑞芳收七、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情况进行总结(见附表3)。

八、科室建立资料盒:1、质控资料①-书籍①常规②诊疗规范③操作指南④病历书写规范等专业书籍。

2、质控资料②—各项制度医院、科室各项相关规章制度3、质控资料③—培训资料①各项培训资料②医务科、质控科每年下发文件③质控纪要等4、质控资料④-环节质量①职能科室监管一职能科室检查反馈资料(包括季度质控重点、行政查房反馈资料、日常检查反馈资料)、持续改进记录表;②科室监管-质控小组工作计划、每月质控自查资料。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急诊科设置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1)按照要求急诊科设置应为独立的医疗区域,有急诊“绿色通道”,标志醒目,无障碍,通道衔接通畅,设置了急诊导医。

(2)急诊医疗专业设内、外科两大系列,护理工作由急诊科护士担任。

(3)专业队伍相对固定,确保急诊观察床位大于核定床位的2%,监护床位大于核定床位的1%,固定人员按核定床位的1%设置,副高以上人员大于1/3的标准。

(4)根据急诊工作的要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满足急诊病人的需要。

检查标准2:急救技能掌握(附件1:急诊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诊治及操作技能)(1)急诊医务人员经过医院和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能够熟练掌握急诊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的诊治及相关技能(考核办法见附件2急诊急救培训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见附件3)(2)熟悉院前急救程序(见附件4:院外急、往诊接待流程);(3)熟练使用抢救设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1)坚持岗前培训制度,急诊医师须经过急诊专业培训后上岗(抽查附件1、2内容);(2)科室质控小组每月检查急诊医师专业培训记录、资料和急诊抢救工作记录,查看标准执行情况。

(3)每月进行急诊业务学习,及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4)及时组织新员工进行院前、院内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保障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喉罩管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技能。

检查标准3:急救设备、药品的配备及完好率考核方法:(1)设备设施:实地查看急救设备设施是否定位放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完好率能否达到100%,对于临时故障设备是否加以标识及有无应急措施。

查看急救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及设备的调配方案;(2)急救药品及急救物品:查看药品、急救物品的准备是否齐全足量,有无过期药品和消毒物品。

现场查看各种无菌包及治疗盘的使用情况;查看质控小组抽查情况记录,查看药品、物品的交接班记录;(3)现场查看救护车车况及随车必备抢救设施、物品情况;改进措施:(1)急诊抢救设备每天有专人负责,做到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并记录交接班记录,保障设备性能良好,处于应急状态。

课件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工作方法常见管理工具简介岗前培训院内培训质管科

课件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工作方法常见管理工具简介岗前培训院内培训质管科

现场 考核
1.现场抽查医师及护士一名,考核危机值处理流程的操作情况,不知晓,或操作错误的扣20 分 2.考核上级医师是否及时给与指导和处理。如未能及时处理扣20分。
效果 评估
1.科室内认真组织危机值管理学习并有记录的认定合格,如未组织的扣10分 2.如若因危机值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医疗纠纷,差错,甚至事故的。按目标责任制处理。
步骤八 : 问题总结。
对于方案效果不显著的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开展 新一轮的PDCA循环提供依据。例如:危急值漏报率降低至5%,完成一轮 循环后,进行效果检查时发现未达到目标值,总结经验后进人第二轮 PDCA循环,按计划重新实施后达到了目标值。
第一部分
质量持续改进PDCA基础知识
D
P
D
A C
目标水平
A

C P
D

现有水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C
原有水平
第一部分
质量持续改进PDCA基础知识
PDCA循环的特点
( 3 ) 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 4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 截然分开的.
第一部分
质量持续改进PDCA基础知识
PDCA循环的特点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
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 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 和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 循环转动向前。
第一部分
质量持续改进PDCA基础知识
危急值PDCA管理举例
CQI: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
它是一个组织全范围内进行改进的正规化的方法; 它是通过各业务部门和各级管理层的持续的努力来实现的。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手术科室是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手术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声誉。

为了提高手术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手术科室的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满意度,确保患者安全。

2. 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覆盖手术科室的所有医疗活动,包括诊疗过程、医疗技术、医疗环境等。

3.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措施的落实,避免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

4. 持续改进:不断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安全数据,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1. 成立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医护人员组成,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2. 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质量监控、数据收集和分析、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

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1. 制定并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术前评估制度、术中监护制度、术后随访制度等,确保医疗活动的规范进行。

2. 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严格评估和审批,确保医疗技术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实施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估:定期收集和分析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评估手术质量安全水平,制定改进措施。

4.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升专业技能。

5.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报告不良事件,及时调查和分析事件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五、持续改进机制1. 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培训课件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ppt

培训课件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ppt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实施电子病历系统, 提高了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减少了医疗差错。
案例二
某医疗机构采用临床路径管理, 规范了诊疗流程,提高了医疗服
务效率和质量。
案例三
某医疗机构通过开展多学科协作 ,优化了患者诊疗体验,提高了
患者满意度。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3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方 法与工具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 具,包括计划(Plan)、执行(Do) 、检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 阶段。
PDCA循环有助于确保医疗质量管理 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高医疗服务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医疗领域,PDCA循环可用于医疗 质量改进项目,通过制定计划、实施 计划、检查实施效果和采取行动来不 断优化医疗服务质量。
培训课件医疗质量管 理与持续改进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 录
• 医疗质量管理概述 •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与工具 •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与案例 • 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医疗质量管理概述
医疗质量定义
医疗质量定义
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强调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 。
在医疗领域,全面质量管理注重医疗服务全过程的持续改进,包括医疗服务策划、 医疗服务提供、医疗服务控制和医疗服务改进等方面。
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医疗机构的竞争 力和社会影响力。
详细描述
电子病历系统可以记录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方案、检查结果等信息,并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整合。通过 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可以更加方便地查看患者的病历信息,减少重复检查和诊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电子病历系统还能够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持续改进制度(3篇)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持续改进制度(3篇)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持续改进制度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患者权益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管理和持续改进,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持续改进制度。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持续改进制度。

一、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的基本体系,包括从制度层面对医疗质量和安全进行规范和管理。

它涵盖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核心概念、目标、责任、流程、文件和记录等内容。

1、核心概念(1)医疗质量: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以及满足患者需求和期望的程度。

(2)医疗安全: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保护患者身体和精神健康的能力。

2、目标(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规范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2)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降低医疗风险,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

3、责任(1)医疗机构负责人: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并进行持续改进。

(3)医疗服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4、流程(1)医疗质量和安全评估:定期对医疗质量和安全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2)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系统,通过各类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4)医疗质量和安全沟通:加强与患者、家属、其他医疗机构的沟通,及时反馈和处理相关问题,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持续改进制度持续改进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通过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实施依据及指导思想:(-)实施依据:1.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2.卫健委《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2018版)3.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服务要求。

4.《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示方案》。

5.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6.医院发展规划纲要。

(二)指导思想:1.实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2.以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3.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4.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一)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

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

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主管院长及职能科室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

医院建立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负责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医疗质量与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专业专家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办公室设置在医务部。

医务部、护理部、公共卫生科、药剂科、计算机中心、医保办、设备科、后勤部等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①负责全院医疗、医技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ICU急诊医技部分)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ICU急诊医技部分)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ICU门急诊医技适用)科室年度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标准要求1.科室必须成立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任务。

2.科室小组需在科主任亲自策划、指挥下,制定科室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案,建立医疗风险防范及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的机制,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医院医疗核心制度。

3.科室小组需定期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科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掌握并严格遵守本专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并定期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4.科室小组成员要接受质量管理培训,并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如头脑风暴法、根因分析、PDCA循环),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并定期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

5.科室小组所开展的一切医疗质量安全活动,均由科室医疗质控员负责做好相应记录,呈科室主任审阅签字后妥善保存。

6.科室小组每月需对科室日常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监控指标进行记录,并至少每季度、年度进行汇总、分析,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分析总结会议,组织落实改进措施。

二O二一年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科主任签字:年度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应明确医疗风险防范及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的机制,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覆盖科室年度医疗质量工作计划,明确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监测指标.等)科主任签字:年_月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年月科室专科质量指标年月职能部门医疗质量检查反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个案记录年(季度、年度)科室质量管理总结(科室根据本阶段重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覆盖以下内容:1.工作量指标,2.专科质量指标、效率指标,3.病历/报告单质量管理情况,4.危急值报告管理,5.检查检验质量控制情况,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分析等建议运用图表、质量管理工具展示管理成效的变化趋)势科主任签字:年月日。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2影像学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1-3腔镜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1-4各种功能检查项目的适应症1-5病理学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4.5.3由上级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诊疗(检查、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治疗等)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

4-2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2-2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记录本2-2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记录本4.5.4规范院内会诊管理,明确院内会诊任务,提高会诊质量和效率。

4.5.5为出院患者提供规范的出院医嘱和康复指导意见。

95%规范。

4.5.6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定期分析影响住院诊疗(检查、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治疗等)计划/方案执行的因素,对住院时间超过30 天的患者,进行管理与评价,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

4.5.6.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2-2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2-3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2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管理规定100%。

各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本90%,无丙级病历。

全院各科平均住院日标准1)有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等候时2)有提升医院信缩短住院日具体措施2-2缩短住院日管理规定30 天的患者进行管理与评价。

30 天的患者进行管理与评价有明确管理规定。

住院30天以上患者病情评估1-2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与评价制度30 天的患者,作大查房重点,有评价分析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30 天住院患者的分析持续改进住院管理质量。

4.5.8。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七、资源保障
1.人力资源保障
(1)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能力;
(3)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改进工作,发挥团队力量。
2.物资与经费保障
(1)合理配置医疗设备,保障医疗服务需求;
(2)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专项经费,确保改进措施得以实施;
(3)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
八、宣传与教育
1.加强内部宣传,提高全体员工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改进工作的认识;
2.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分享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经验;
3.通过多种渠道,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医疗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九、风险管理
1.识别风险
(1)通过不良事件上报、患者投诉、日常监督等途径,全面识别医疗质量安全风险;
(1)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开展规范化操作培训,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3)定期组织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4.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1)加强患者身份识别,防止差错事故;
(2)落实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防范措施;
(3)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5.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3)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形成有效震慑。
2.加强内部审计
(1)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内部审计,查找潜在问题和不足;
(2)根据审计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效果;
(3)强化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的审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十四、法律与合规
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1)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已成为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

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是医疗机构永恒的追求。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体系,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准确、有见地的建议。

二、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目标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2. 确保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3.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医疗技术创新。

5.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三、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内容(一)组织管理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政策、规划及监督实施。

(2)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医疗质量管理日常工作。

(3)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具体医疗质量管理项目的实施。

2.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1)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2)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对医疗质量进行定期评估。

(3)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确保患者权益。

(二)医疗服务流程管理1.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1)简化就诊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2)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效果。

(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2.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1)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

(2)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3)加强医疗服务监管,防止过度医疗。

(三)医疗安全管理1.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1)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安全责任。

(2)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

(3)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 降低医疗风险(1)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确保医疗技术安全有效。

(2)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安全合理使用。

(四)医疗技术管理1.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1)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

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ppt课件

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ppt课件
护士长: 护士排班确保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护理风险环节的梳理和防范管理(如医嘱执行、 药物配制、抢救药品、管道管理、院感管理、坠 床跌倒窒息的防范等); 抢救设备、设施物资的管理; 护理规章制度的培训和督查。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二、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体系的组织架构及其
职责 三、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环节 四、医疗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 五、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流程 六、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及考评办法 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医务处、护理部的职责:规章、制度、标准、流程的制定 与修改;医疗缺陷管理;医疗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维 护医疗秩序;对突发事件的应激协调;医疗事件的调查、 调解及处理;督促各临床科室主任对医疗质量的管理;督 促各专业组制定、整理、完善本专业的诊疗技术操作常规 及规范;对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在督查中发现问题的分析、 整改建议,尽量从体系上、根源上对制度、规章、流程和 操作规范等进行修订完善;院内外各种医疗协调工作;组 织院内临床创新技术、新项目的审批;组织全院临床病例 病理讨论会;组织医师资格考试;办理医疗鉴定和法律诉 讼,依法制定、修改医院相关医疗文书;对提高医疗质量 所需要的人、财、物及政策形成报告提交办公会以获得支 持。
对于系统错误的关注,远胜于对员工的个人追究 (九)目的是持续改进,着眼不在于处罚。 (十)培养有资格(准入)有能力(培训)的人在完整的医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医院声誉。

本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二、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

2. 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三、实施方案内容(一)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决策、协调和监督。

(2)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科,具体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3)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网络,涵盖临床、医技、护理、行政等各部门。

2. 完善制度体系(1)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行为规范化。

(3)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二)医疗质量管理1. 医疗技术管理(1)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确保医疗技术安全、有效。

(2)开展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3)建立医疗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对医疗技术进行持续改进。

(1)开展医疗质量监控,对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督。

(2)建立医疗质量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整改。

(3)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价,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3. 医疗安全风险管理(1)建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2)制定医疗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三)护理质量管理1. 护理技术管理(1)加强护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2)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护理行为规范化。

(3)建立护理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对护理技术进行持续改进。

(1)开展护理质量监控,对护理行为进行实时监督。

(2)建立护理质量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整改。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刚刚铺开的稿纸上,笔尖在指尖轻轻旋转,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关于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方案,已经在我脑海中盘旋多时,现在,就让我用这十年的经验,将这些想法汇聚成文字。

一、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1.构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要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各部门负责人为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

2.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任务,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到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中。

3.落实质量管理措施(1)加强医疗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2)完善医疗制度:修订和完善各项医疗制度,确保医疗行为有章可循。

(3)加强医疗质量监控:设立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4)开展医疗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质量管理评价与奖惩设立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价。

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约谈和整改。

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设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小组,负责对医疗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

建立质量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措施和时间节点。

2.加强医疗质量改进项目实施(1)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2)实施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医疗服务中的问题,开展质量改进项目。

(3)加强质量改进交流:定期组织质量改进交流会议,分享质量改进经验。

3.质量改进成果展示与推广三、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2.建立医疗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医疗质量责任,对医疗质量事故进行追责,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一、指导思想医疗质量管理是门诊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

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二、组织领导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医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做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

院(馆)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各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本馆质量管理小组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各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三、医疗质量管理内容(一)强化医疗业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医药费用。

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3、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行为,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

4、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加强医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

5、进一步细化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标准和措施,认真落实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6、规范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需培训项目(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4.2.2.2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1.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

4.2.2.3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1.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

4.2.3.1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1.有各专业、各岗位“三基”培训及考核制度。

2.有根据不同层次及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培训内容、要求、重点和培训计划。

3.有与培训相适宜的技能培训设施、设备及经费保障。

4.符合“C”,并落实培训及考核计划,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95%。

4.2.4.2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1.组织“患者安全目标”相关制度的员工培训与考核。

员工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知晓率≥90%。

4.2.4.3开展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

1.有防范医疗风险的相关教育与培训,其中包括患者安全典型案例的分析。

2.有针对共性及各科室专业特点制定相关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内容,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培训率大于 70%。

3.有针对医疗风险防范的工作制度、流程、规范、预案等进行培训的计划并实施。

4..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培训率大于95%5.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与评价,有持续改进。

4.2.5.1医院与职能部门领导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至少掌握 1~2 项质量管理改进方法及质量管理常用技术工具,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1.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

4.2.5.2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具有相关质量管理技能,开展质量管理工作1.各临床、医技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人员,接受质量管理相关技能培训。

4.2.6.1有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

1.根据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2.开展院科两级的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有记录。

3.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

4.培训效果明显。

经过培训,全员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管理人员能运用 PDCA方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员工能够主动参与。

三、医疗技术管理4.3.1.1依据法律法规开展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任务相适应。

1.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知晓医疗技术管理要求。

4.3.3.1有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和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1.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知晓相关预案和处置流程。

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县医院为必选)4.4.2.1遵照循证医学原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院执行文件,实施教育培训。

1.对相关的科室人员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与考核,包括患者的知情同意。

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4.5.1.1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病情评估/诊断。

1.有对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病情评估的相关培训。

4.5.2.1按照医院现行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

1.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与教育。

4.5.2.3规范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

1.实行三级管理,临床医师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三级管理的处方权。

4.5.2.4规范使用与管理肠道外营养疗法1.不具备药剂科门集中配制条件,由经药学部门培训与考核合格的注册护士配制。

4.5.6.3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住院病历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

1.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作为医师岗前培训的基本内容之一,医师知晓率100%。

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4.6.1.2有定期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

1.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知晓率达100%4.6.2.1有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

1.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4.6.3.1在患者手术前履行知情同意。

1.对临床科室手术医师进行相关教育与培训。

4.6.4.1有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1. 对临床科室手术医师进行相关教育与培训。

4.6.4.2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1. 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

4.6.5.1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制度。

1.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4.7.1.1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并有明确的制度。

1.麻醉医师知晓率100%。

4.7.1.2对麻醉医师有定期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

1.麻醉医师均能知晓。

4.7.1.3麻醉医师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完成继续教育。

1.麻醉医师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

4.7.4.2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1.麻醉医师对规范和流程的知晓率100%。

4.7.5.1全身麻醉后的复苏管理措施到位,实施规范的全程监测。

1.对麻醉复苏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

4.7.6.1建立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管理的规范与流程,能有效地执行。

1.对参与疼痛评估与治疗的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

4.7.7.1建立麻醉科与输血科的有效沟通,严格掌握术中输血适应证,合理、安全输血。

1.相关人员知晓术中用血的制度与流程。

4.7.8.2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

1.依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制定本科室质量与安全培训计划并实施。

2.相关人员知晓培训内容,掌握并执行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技术操作常规并严格遵循。

八、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县医院为必选)4.8.1.2重症医学床位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1.医护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技能要求,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4.8.3.1医护人员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

1. 对医护人员进行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2.护理员、保洁员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后上岗。

3.有定期考核与再培训、再授权管理,保证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呈持续提高状态。

二十三、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4.23.5.3有制度和程序保障“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填写、录入正确、可靠。

1.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其熟知“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的定义。

4.23.5.1采用卫生部发布的疾病分类 ICD-10 与手术操作分类 ICD-9-CM-3,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

1.有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培训计划。

4.23.4.2有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

1.有病历质量监控评价标准,相关医师均知晓标准内容。

(质控)4.23.4.1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实施文件,发至每一位医1.有病历书写的相关培训与训练计划。

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4.19.7.1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院和不同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制度。

1.有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消毒与隔离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有培训考核记录4.19.4.1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依从性监管1.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有记录4.19.2.1有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实施全员培训。

1.有针对各级各类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4.18.5.5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1.由输血科(血库)主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4.18.1.2医院有临床输血反应处理规范和应急用血预案、采集血标本等制度与流程,并遵循1.有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4.18.1.1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1.有组织全院性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记录十七、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4.17.1.3科室有必要的紧急意外抢救用的药品器材,相关人员具备紧急抢救能力,有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1.科室人员熟悉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流程,相关人员经过培训,具备紧急抢救的能力4.14.5.7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1.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记录九、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4.9.5.1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传染病处置演练1.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1)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操作规范。

(2)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疫情报告、预防。

(3)传染病的处置规范与处置流程。

(4)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4.9.1.1健全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1.开展相关制度、规范的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