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形象导学案修订版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导学案(二)第二讲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小说阅读围绕人物形象设题常见方式(把握题型)。
2、理解并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
3、理解并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题型的答题步骤。
【学习重难点】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路以及相关题型的答题步骤。
一、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的形象,或XXX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画线的句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审题提示】1、是概括还是分析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
如:概括文中XXX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概括文中XXX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并简要分析。
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
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
如:作品中的X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作品中的XXX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二、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鉴赏的角度。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第四,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的介绍和评价。
三、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题型的答题步骤。
答题格式:1、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2、××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身份定位),之后结合文本具体展开。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导学案谭晓平学习目标:1、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2、概括人物思想性格3、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人物之间的关系、小说主题来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方法指导:自学、探究法学习过程:一、预习,自学识记:1、塑造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1)肖像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正面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1)其他人物的衬托(2)环境描写的烘托------------侧面描写(3)故事情节的烘托2、掌握分析形象的方法(五个角度):(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或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来把握人物;(2)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典型环境)来分析人物(4)从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5)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注意人物之间的相互对比、映衬及用环境表现人物。
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实写和虚写的结合等。
3、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有哪些角度?1、从情节的角度分析2、从主题的角度分析3、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分析二、真题体验,讨论探究:(一)联系名著,读《林教头《林教头刺配沧州道》》片段中差拨初见林冲片段,谈谈差拨是个什么人?(二)阅读小小说《烛心》,回答:(1)小薇、孩子性格特点各怎样?(2)探讨:小薇与小孩,谁是该小小说的主角?请作简要分析。
三、直击高考:1、阅读《峡谷》(2013年全国),回答:(1)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说明。
(2)小说峡谷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2、阅读小说《看望》(2012年浙江),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作业练习与巩固:1、阅读《未婚妻》(283面)思考:“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阅读小说《报复》(276面),分析彭恩和文亚明的形象。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导学案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导学案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特点导学案【学习目标】1、归纳、积累小说人物形象特点分析的一般方法。
2、梳理、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概括题的答题思路。
【学习重点】归纳解题步骤及规范人物形象特点概括题答题模式。
【学习过程】一、考点解读在考纲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明确要求:“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落实到小说阅读中,即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巧。
1、关于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特征。
外在是指人物的外貌、衣着、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命运变迁等。
2、关于人物塑造的写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直接刻画和间接刻画。
直接刻画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衣着)、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描写以表现人物特征;间接刻画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与他人的言行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命运。
二、鉴赏体验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边有一堆柴炭,1、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问题:画线文字刻画出林冲怎样的心理,答案:以“挑”“盖”“戴”“拿”“拽”等一系列动词,细腻地刻画了林冲谨慎小心、安分守己、惟恐出事的心理状态。
(投影参考答案)【方法归纳】:找出小说中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投影展示)2、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1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小说人物形象导学案
2018—2019扶沟二高高三语文导学案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编写人张琪审核人孔祥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确小说阅读的考点,复习并总结小说类阅读题有关小说人物方面的答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讲练结合,熟练掌握考点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并学习小说中主人公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人物形象的揣摩【自主学习】一、考点分析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
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
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
鉴赏小说,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
那么如何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呢?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性格构成与发展变化。
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关系时,一方面要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一方面要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的热点。
2、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
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任务的思想性格。
比如,《荷花淀》的开头描写水生妻子编席子的场面:“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诗化了的劳动场面,表现了主人公的勤快、利落。
3、从人物描写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
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阅读鉴赏小说要善于细读文本中上述各类描写的相关内容,从中看小说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形神兼备。
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传神的肖像描写,鲁迅在《祝福》里表现祥林嫂命运变迁的三次肖像描写等;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对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的眼神的描写:“瞪着金子的眼光”、“老盯着女儿和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看看金匣子,看看女儿”。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表达技巧导学案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表达技巧导学案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表达技巧导学案的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表达技巧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小说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2.掌握赏析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一、高考典题感知【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活着余华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
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我买牛的钱凑够了,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
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
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
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着一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
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
想想做牛真是可怜。
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
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或物象)的作用导学案(学生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之形象类(人物形象或物象的作用)第二课时黄燕群【学习目标】掌握小说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或物象的作用)的考点和答题技巧,准确答题。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知识储备)(阅读《课堂新坐标》P126-130“人物形象类题”的专题内容)小说人物形象类的三大题型:1.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2.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3.赏析人物形象(或物象)在文中的作用。
题型三:赏析人物形象(或物象)在文中的作用常见提问方式1.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有何意义?2.小说塑造××物象,有何作用?3.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用。
解答思路(1)主要人物作用1、对情节的作用;2、对主题的作用;3、对社会的作用,(2)次要人物的作用1、情节上,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的作用;2、人物塑造上,侧面衬托,突出主要人物的作用;3、主题上,揭示主题,增添魅力的作用;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的作用(注意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5、自身上,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次要人物);有的次要人物自身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3)物象的作用1、人物塑造上,衬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形象;2、情节安排上,线索作用,串联相关情节,推动情节发展;3、环境上,刻画了什么具体环境,揭示或暗示了什么时代特色、氛围;4、主题上,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揭示和深化主题。
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一)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
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
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
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
鉴赏小说形象导学案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题解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题解题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概括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1、(2012江苏盐城二模)马罗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统观全文,对这个形象作简要分析。
(5分)答案:黑夜里发现“我”的所为:表现他看守庄稼很负责任。
对“我”冷笑、吼喊:表现他嫉恶如仇。
放声大哭和破口大骂“放卫星”:表现他率真耿直。
为“我”烤包谷:表现他仁慈善良。
形如青石雕像:表现他可尊可敬可爱。
2、(2013盐城调研)简要概括小说中带“我”的老兵的形象特征。
(4分)答案:①热爱祖国;②忠于职守;③毅力坚定;④不怕吃苦;⑤关爱新兵;⑥坚守承诺。
(每点1分,答对四点得满分)3、(07宁夏海南卷)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
①对比法。
②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这里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描写林冲的言行对比写出差拨的卑劣)。
总结:常见题型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3、评价小说中人物形象(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模式:1、分点简析式……,表现了……品质……,表现了……品质2、概括式XX是一个()()()的人(职业、身份)二、作业情况分析1、洗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
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
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
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
小说人物形象导学案
2016届高三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常见的角度。
2.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究作品的社会意义。
学习重难点:1.重点把握通过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加以运用2.借助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品的社会意义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二、课前导学:《塾师老汪》中,老汪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
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
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
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修,自带干粮就行了。
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
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
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
恰恰是圣人伤了心。
如果身边有朋友。
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
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
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导学案学生版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导学案一、高考小说阅读的考点1、鉴赏人物形象2、鉴赏小说的情节3、分析小说的环境4、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5、综合性选择与个性化探究二、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2、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三、高考题型1、全国新课标卷Ⅰ(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2、全国新课标卷Ⅱ(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6分)3、山东卷19、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4分)4、辽宁卷(2)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
(6分)5、全国新课标卷(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四、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五、解题思路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第四,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六,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人物六、常见答题格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他怎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简要分析”或“具体说明”:分条列举——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阐述(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七、真题演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木笛赵恺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他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文学文本类阅读——小说形象》 导学案
文学类文本——小说形象导学案阅读分析形象(人物形象及其他物象)的作用一、温故知新(课前预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而小说中的人物又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物象,高考在人物形象作用方面的设题也体现在这三方面。
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二、小说形象的设题角度题干示例(2017·高考江苏卷)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2016·高考全国卷Ⅲ)“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6·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15·高考浙江卷)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2014·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14·高考湖北卷)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1.“主要人物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1)小说中塑造××人物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请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2.“次要人物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1)本文的主人公为×××,那么另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3.“物象的作用”其他设问方式:(1)小说多次写到×××(物),有什么艺术效果?(2)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物)在文中的作用。
小说阅读.导学案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案【学习目标】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高考小说考点】1、把握小说的情节2、分析小说的环境3、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4、解读小说的主题与标题5、赏析小说的语言和表达技巧6、探究小说的丰富意蕴【高考形象分析题命题方式】(一)出示历年考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新课标全国II卷、江西卷、湖北卷、浙江卷,20 13年高考山东卷、重庆卷、新课标全国I卷、新课标全国II卷、湖南卷,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江西卷、江苏卷,【14全新II】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6分)【14全新I】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13山东】小说中老人与牛顿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做简要概括。
(4分)【11山东】19.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4分)【10山东】21.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分)(二)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或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真题回练】2014全国新课标II鞋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小说阅读导学案
小说阅读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能够学习如何更好地阅读小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导入阅读一本好的小说,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
然而,要想真正享受阅读小说的乐趣,我们需要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
本次导学将为你介绍如何更有效地阅读小说。
二、阅读前准备在开始阅读一本小说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1. 查找作者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作品的文学流派和背景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风格。
2. 预设期待:在开始阅读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些关于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背景。
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故事情境,容易理解故事的推进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3. 确定阅读目的:明确我们阅读这本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乐趣、了解文化背景还是分析文学技巧。
不同的目的会导致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不同的细节,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三、阅读过程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故事情节:注意故事情节的起伏和转折,抓住主线和支线的关系。
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发展,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和意义。
2. 分析角色形象:仔细观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外貌、性格、动作、语言等。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对话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人物,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3. 预测与猜测: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妨做一些预测和猜测。
根据已有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尝试猜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和参与感。
4. 分析语言运用:小说通常使用比较丰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作者的叙事方式、描写技巧和对话方式,分析作者的用词和句法结构,从而提高我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四、阅读后总结在阅读小说之后,我们可以做一些总结和思考:1. 故事评价:自己对这个故事的评价如何?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2. 深入思考:故事背后有何深层含义?主题是什么?作品想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是什么?3. 与现实联系: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与现实生活有何联系?是否能够给我们启示和思考?4. 推荐与分享:如果觉得这本小说值得分享,可以向朋友和家人推荐,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原版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考纲再现:《考纲》对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的要求是:“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即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巧,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用意或学习目标:1.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方法。
2.熟练掌握方法,高效、规范答题。
学习重难点: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2、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说是我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更新玄幻、言情,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但是,喜欢看不等于喜欢选择小说阅读题,因为小说的人物形象、主旨太难把握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揭开小说人物脸上那层面纱,看看具体是怎样一个人。
二、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探究课堂活动:假如你是一位小说家,如果以班主任为原型来塑造人物,你将如何来塑造?三、小说中人物形象题型探究。
1. 高考中“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型。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③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 探究“小说人物形象”题型的做题方法及答题步骤。
例一、烛心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
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⑤“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
”说完就准备关门。
⑥“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
”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谁?其性格特点是什么?例二、《林冲见差拨》(节选)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小说阅读形象导学案
小说阅读复习导学案(一)命制人:纪洪师审核人:高三语文老师一、复习目标:1、了解小说阅读鉴赏的主要内容之一——形象。
2、掌握知识储备、答题技巧,提高小说阅读答题水平。
二、复习过程:【知识回顾】【阅读鉴赏知识储备】总结人物形象,使用方法等同于语段概括。
可以从梳理故事情节、简述事件大意入手,可以从人物语言(或者对话)、肖像,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手,进行归纳概括。
人物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四种方法,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白描。
【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与人物的性格分析不同,要注意区分,湖北卷的语言运用题中“林冲是一个……形象”这样的表述比较规范)。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白描)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1)XXX是一个……形象。
(2)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经典题目回放】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雁阵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镜子。
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
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
许是走得急了些,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
“好天!”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
“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哪能不来呢?” 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儿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
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形象导学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说阅读复习导学案(一)
命制人:纪洪师审核人:高三语文老师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小说阅读鉴赏的主要内容之一——形象。
2、掌握知识储备、答题技巧,提高小说阅读答题水平。
二、复习过程:
【知识回顾】
【阅读鉴赏知识储备】
总结人物形象,使用方法等同于语段概括。
可以从梳理故事情节、简述事件大意入手,可以从人物语言(或者对话)、肖像,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的描写入手,进行归纳概括。
人物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四种方法,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白描。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与人物的性格分析不同,要注意区分,湖北卷的语言运用题中“林冲是一个……形象”这样的表述比较规范)。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白描)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
(1)XXX是一个……形象。
(2)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经典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
雁阵
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镜子。
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
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
许是走得急了些,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
“好天!”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
“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哪能不来呢” 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儿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
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
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
“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
”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呐,我又栽上了。
”驼爷喃喃着。
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
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人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
“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
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咦呀!” 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子看天。
狗娃也扬起了头。
雁阵。
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
太阳赤灿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
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
他呆了。
他也呆了。
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
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
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狗娃!”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妈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
狗娃没回头。
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狗娃的双眼溢满浊泪。
1、本文中刀“急不可耐蠢蠢欲动”,“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
3、“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4、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些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课后小结:
【经典题目回放】参考答案:
《雁阵》1.(4分)这些描写,渲染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
2.(6分)
①忠于职守(如“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
栽上了”等)②面对威胁不退缩(如“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③坦荡、自信(如“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④关心他人(如“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
⑤对像狗娃这样犯过罪的人也并不丧失信心(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
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等)
3.(4分)
①“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
要形象;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
4.(4分)
①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蓝空的日头。
②A.空阔无人的野地,增加紧张氛围,使矛盾冲突更显尖锐。
B.晚秋时
节,蓝天丽日的描写,突出“雁阵”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