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
安全系统
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序。
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低的、II 主要的、III关键的、IV灾难性的。
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
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的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
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称为重要度。
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11.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
12.危险性预先分析: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件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
13.可靠度:产品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14.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指产品出现故障后到恢复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时间。
15.故障一般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规定的运行时间、条件内,大兴安岭不到设计规定的范围。
16.事故树分析:是一种表示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方法。
17.事故频率:表示在一定的时间内或生产周期内事故发生的次数。
18.评价目标的衡量尺度:即系统安全性指标的目标值,是事故评价定量化的标准。
交通安全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A:错B:对答案:B2.一个全面的、大型的,复杂的包含各个子项目的工程,成为系统工程。
()A:对B:错答案:A3.安全性是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A:对B:错答案:A4.依附性指的是安全依附于生产而存在。
()A:错B:对答案:B5.交通安全研究的内容有交通安全理论、交通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方法、交通安全管理。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可靠性是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对B:错答案:A2.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可修复产品或系统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完成维修的()概率。
A:有效度B:维修度C:预防度D:安全度答案:B3.系统的n个单元中,至少要有k单元正常工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的系统是()。
A:并联系统B:混联系统C:串联系统D:表决系统答案:D4.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A:错B:对答案:B5.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控制的基本环节主要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行驶、()。
A:碰撞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损失B:防止碰撞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损失C:防止碰撞和事故D:碰撞和事故答案:B第三章测试1.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要素有车辆要素、道路要素、人员要素、违章违法要素、事态要素、后果要素和()A:事故要素B:意外要素C:过错要素D:过错或者意外要素答案:D2.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中,人的安全行为研究比较重要,其最终的目的是控制和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A:错B:对答案:B3.一般事故分为A类事故、B类事故、C类事故、一般D类事故。
()A:错B:对答案:B4.按照海上发生水域分,有海上事故、港内事故、()A:内河事故B:行人事故C:重大事故D:水上事故答案:A5.管道运输的缺点()A:输送能力不易改变B:定向定点运输C:只能运输特定的物料D:浆体脱水处理答案:ABCD第四章测试1.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原理
安全工程学1、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换言之,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组成的集合。
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
2、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3、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
4、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内容(主要手段):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5、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①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②本质安全方法,③人—机匹配法,④安全经济方法,⑤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6、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这里,规定的条件都是设计规定的,规定的功能也是设计赋予的。
7、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相反,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就是系统的不可靠度。
8、可靠性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工程技术。
可靠性工程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系统可靠度,使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圆满完成其规定功能的问题。
9、安全系统工程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安全到达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
10、事件树分析(ETA)是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
11、事故树分析(FTA)是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12、结构重要度:不考虑各基本事件发生的难易程度,或假设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相等,仅从事故树的结构上研究各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称为结构重要度分析,并用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基本事件割集重要度系数判定其影响大小。
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
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一、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5个属性:整体性,相互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二、系统工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三、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安全问题的理由,为何能够防患于未然?1、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识别出存在于系统各个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危险性。
2、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危险性;3、系统工程采用的一些方法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四、系统工程在解决安全问题中常采用以下方法:工程逻辑,工程分析,概率论与统计理论,运筹学,现代管理学理论与原则五、安全系统工程:1、定义:采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评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
2、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目标:控制危险、消除事故对环境子系统主要考虑:环境的理化因素和社会因素3、研究内容或主要技术手段: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系统安全评价的任务: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了解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价系统的事故风险大小,与安全指标比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对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安全指标以下。
4、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①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②本质安全方法;③人—机匹配法;④安全经济方法;⑤系统安全管理方法;5、安全系统工程的优点:①通过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所在及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②通过评价和优化技术,可以找出最适当的方法使各分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③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理,现已形成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管理两个分支。
系统工程总结(2篇)
系统工程总结1.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在有机整体。
2.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的工程技术。
它是系统科学中直接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
3.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就是根据确定的目的,利用最优化的结果和各种资料,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对比各种替代方案,考虑成本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权衡各个方案的利弊得失,选择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现实中可行的、良好的或满意的方案。
4.最小割集。
能够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小限度的事件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5.采矿系统工程。
采矿系统工程是根据采矿工程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以系统论和现代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采矿工程综合优化问题的采矿工程学科分支。
顶上事件:将易于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系统三个必备条件:第一、系统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组成,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单位,也是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体。
第二、要素和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在系统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秩序,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
第三、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这是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有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所决定。
系统分析。
利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分析和确定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与效益等问题,抓住系统中需要决策的若干____,根据其性质和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掌握可靠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目标,提出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整理出完整、正确、可行的综合资料,从而为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
系统决策。
在一定环境下,结合系统的当前状态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一局系统的发展目标在可选策略中选取一个最优策略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解答:1.可靠性与可靠性主要评价指标。
答。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系统工程概念题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由于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之中。
4.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来看,它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
5.系统的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关性说明这些联系之间的特定关系和演变规律。
6.系统的结构就是组分(子系统)及组分(子系统)之间关联方式的总和。
关联方式主要是因果关系(数学和逻辑关系),其表现形式有树状结构和网状(网络)结构。
7.系统功能就是系统所产生的、有利于系统和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系统和环境续存和发展的作用。
8.系统行为就是系统功能的一种外部表现,是系统相对于它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任何变化。
9.开放系统是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的系统。
10.封闭系统是指系统与环境互相隔绝,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11.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
12.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大型复杂的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是组织协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活动,使各要素为实现整体目标发挥适当作用;系统工程的研究目的是实现系统整体目标最优化。
13.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协调性)、综合性(交叉性)、满意性(最优化)。
14.还原论的思想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
15.整体论的思想是整体得性质和功能不等同于其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的叠加;整体的运动特征只有在比其部分所处层次更高的整体层次上才能进行描述;整体与部分遵从不同描述层次上的规律。
系统工程学理论知识大总结
系统工程学理论知识大总结系统工程学理论知识大总结第一章 1.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 集合性,系统是由许多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系统这特征称为系统的“集合性”。
关联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一特征称为系统的“关联性”。
目的性,系统总是具有特定的功能,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造系统,系统的存在都具有特定的,即存在的合理性。
特别是人创造的大中型改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一特征称为“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总是存在并活动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系统必须适应环境。
例子(了解)A 集合性a )计算机系统:硬件(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软件、DBMS 等,应用软件),人(user ,操作人员)b )人体系统:脑、四肢、躯干、各部位c )学校:教师、学生、干部、工人、教室(建筑物)、设备(教学仪器、科研设备)等d )汽车:发动机、传动制动系统、轮胎、车体等(司机?) B 关联性a )人体系统:头脑、四肢、躯干、各部位。
骨骼、肌肉、血管、神经连接起来。
头疼的原因:感冒、血压不正常、神经衰弱、心脏供血问题等 b )计算机系统:各个硬件之间相互联结,硬件与软件之间,软件与其它软件之间。
硬件,操作系统,编译软件、DBMS 等,应用软件,人 c )学校:教师、学生、干部、工人、教室(建筑物)、设备(教学仪器、科研设备)教师 -------- 学生 (教学,教与学) 教师、学生 -------- 设备 (实验、科研;学习、实践) 教师、学生 ------- 教室 (上课、办公) C 目的性: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工厂则以生产各种产品、获得利润为目的;汽车的功能:交通运输 D 环境适应性:一个工业企业的环境:原材料市场、技术与劳务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协作单位、竞争单位;政府有关业务管理机关;所处自然地理位置和周围商业、治安的社会条件。
质量管理学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使命:也称为宗旨,目标,反应了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他回答的是“我是谁”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测量:是对产品,服务,过程以及其他活动等的特性与结果的量化,通常用测量指标表示测量活动所产生的数量信息。
激励:就是通过对人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满足或限制的方法,来改变某些行为的动机,从而影响其行为的过程。
团队:是指组织内的一群人,其成员相互依存,在心里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在行为上相互作用,为达到某种目标而结合起来。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和特性文件。
认证:是指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法规或者标准的合格认定活动。
KJ法:是针对那些未来要解决的问题或未知、未接触的领域的问题,搜集与之有关的想法作成归类合并图,进而从中找出应解决的问题和明确问题的形态。
失效:是指原件,产品,系统或其一部分(原件)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通用化:是指独立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和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
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并形成一系列的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需要并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控制图:又称为管理图,他是用来区分一般原因引起的变异还是特殊原因引起变异工具,或者说发现由特殊原因引起的偶然的波动工具。
可靠性:是指原件,产品或系统在特定的运行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其预定的功能的能力或概率。
统一化: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维修性: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系统或产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可以保持恢复到其规定的状态的能力。
绩效考核:是依据职位标准对员工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进行考察,测定和评价的过程,绩效考核也称为绩效考评。
农业生态学名词解释
系统(System)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简言之,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生产者(Producer) 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
消费者( Consumer) 是指除了微生物以外的异养生物,主要指依赖初级生产者或其他生物其他生物为生的各种动物。
分解者(Decomposer) 主要是指以动物残体为生的一样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如甲虫、蠕虫、白蚂蚁和某些软体动物。
生物圈(Biosphere) 地球上存在生物有机体的圈层。
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土壤圈全部。
农业生态系统( Agroecosystem) 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组分结构(Components Structure) 即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由哪些生物种群所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
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 指农业生物类群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垂直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
农业生物也因适应环境的垂直变化而形成各类层带立体结构。
水平结构(Horizontal Structure) 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农业生物类群在水平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亦即由农田、人工草地、人工林、池塘等类型的景观单元所组成的农业景观结构。
时间结构(Temporal Structure) 指农业生物类群在时间上的分布与发展演替。
最新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附答案
最新安全系统⼯程复习题附答案《安全系统⼯程》综合复习资料题型⼀、简答题,共40分(其中包括5个⼩题,每个⼩题8分);⼆、基本知识(包括计算、分析题),⼀般为35分;三、综合应⽤,⼀般为25分。
⼀、简答题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1)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和相互依赖的若⼲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
(3)可靠度: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4)安全标准:约定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个界限、⽬标或标准进⾏⽐较,这个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安全标准。
(5)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就是对系统存在的安全因素进⾏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与评价标准的⽐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
(6)径集:在事故树中,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时,顶事件肯定不会发⽣。
然⽽,顶事件不发⽣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顶事件就不会发⽣;这些不发⽣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也称通集或路集。
(7)安全系统:安全系统是由与⽣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相互制约的若⼲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8)风险率:风险发⽣的概率与事故后果之间的乘积。
(9)权重:权重是表征⼦准则或因素对总准则或总⽬标影响或作⽤⼤⼩的量化值。
(10)稀少事件:稀少事件是指那些发⽣的概率⾮常⼩的事件,对它们很难⽤直接观测的⽅法进⾏研究,因为它们不但“百年不遇”,⽽且“不重复”。
(11)最⼩割集: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集。
⼀个事故树中的割集⼀般不⽌⼀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割集。
换⾔之,如果割集中任意去掉⼀个基本事件后就不是割集,那么这样的割集就是最⼩割集。
(12)故障:故障就是指元件、⼦系统或系统在运⾏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不发生导致死伤、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态称为安全。
3、安全系统工程:应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辨识、分析、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根据其结果对工艺过程、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4、系统安全分析的定义: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评价的基础。
通过系统安全分析,可以查明系统中的危险源,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状态,估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伤害及损伤的严重程度,为确定出哪种危险能够通过修改系统实际或改变控制系统运行程序来进行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5、安全检查表定义: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事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分解、查明问题所在,并根据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有关标准、规范和事故情报等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确定出检查的项目和要点,列成表格进行分析。
6、可靠度:可靠度是衡量系统的标准,是产品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即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
7、可靠性: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规定功能的能力。
8、风险性:发生的概率与损失大小的乘积。
9、最小割集:如果在事故树中的全部基本事件都发生,则顶上事件必然发生。
10、最小径集:如果在事故树中的全部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则顶上事件必然不发生。
11、事故:人们在实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的意外事件。
12、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坏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即事故的原因。
13、事故隐患:风险程度达到使事故很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14、伤亡事故:以人为中心来考查事故的后果,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称为伤亡事故。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完整版本
1、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实验。
5、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经济人:古典管理理论把人视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职工工作的惟一动力,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
7、社会人:梅奥的霍桑实验得出结论:职工是社会人,职工还受到社会和心理的影响,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8:、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定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管理道德: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11、计划工作: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
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2、限定因素: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13、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到达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
14、许诺原理: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重点
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应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辨识、分析、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对工艺过程、设备、生产周期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3.安全检查表: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
4.故障是指系统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因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状态5.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是从生产系统中的工艺状态参数出发来研究系统中的偏差,运用启发性引导词来研究因温度、压力、流量等状态参数的变动可能引起的各种故障的原因、存在的危险以及采取的对策。
6.事件树分析是从给定的一个初始事件的事故原因开始,按时间进程采用追踪方法,对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事件)的状态(成功或失败)逐项进行二者择一的逻辑分析,分析初始条件的事故原因可能导致的事件序列的结果,将会造成什么样的状态,从而定性与定量地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并由此获得正确的决策。
7.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和预防事故的目的8.安全评价: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9.安全决策是通过对系统过去、现在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预测技术的手段,对系统的未来事故变化规律作出合理判断的过程。
0.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能力;0.可靠度: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概率。
系统工程概论知识点总结
1.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Ch12.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与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简言之“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
4.系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第一,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组成的(单个元素构不成系统);第二,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彼此独立的各元素不能称其为系统);第三,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新功能)。
5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a含义:1. 系统内部的不可分割性(军阀混战);2. 系统内部的关联性(欧元明天?);b内容体现:1. 系统目标最佳化;2. 系统的运动规律是整体的规律;3. 功能的整体性(两方面理解)c类型:时间、空间、逻辑整体性d系统中的地位: 1.系统的核心(无整体性即无系统性);2.整体性变化影响系统性能。
(2)相关性含义: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层次性含义: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按照整体和部分的构成关系形成的不同质态及其排列次序。
类型:数量、时间、空间、逻辑层次性a层次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基础;相互作用)b层次与等级、类别、要素的关系?①层次与等级的关系:首先层次与等级之间的区别在于等级性体现的主要是物质之间量的差别。
其次,层次与等级之间也有某种联系,由于不同层次之间不仅有质的差异,而且还有量的不同,所以不同层次之间会有等级特征。
②层次与类别的关系:首先,层次和类别是相互区别的。
层次本是系统在纵向意义上的一种差别,不同层次事物之间存在着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构成关系,而不同种事物之间则不一定存在着这种关系;其次,层次与类别相似或相互联系之处在于物质系统的层次差别有时与类型划分相重合,即同一层次的要素往往具有很多共性,因而属于同一类型。
③层次与要素的关系:层次是指构成系统的要素在纵向上的不同质态及其排列的次序,它形成系统的纵向结构;而要素则是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这些单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的横向结构。
系统工程考点(三大)
第一章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贝塔朗菲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由系统的科学与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构成广义系统论的设想。
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萨缪尔森1976年提出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建议。
钱学森1979年提出了建立系统科学学科体系的思想。
他认为系统科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具有同等地位的科学体系,因此应具有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理论和哲学四个层次。
顾基发认为,系统科学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应用。
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元素)所组成,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因而也是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体,系统离开了要素就不成其为系统;第二,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秩序,任一系统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要素)。
这样,系统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这是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所决定的。
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是:1•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系统通过其整体作用来控制和决定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排列顺序、作用、作用的大小以及作用的范围,协调着各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等等。
系统整体稳定,则要素也稳定;系统整体特性和功能发生变化,则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变化。
2•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一、要素的组成成分和数量具有一种协调、适应的比例关系,使得要素能够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稳定,并使系统走向组织化、有序化;二、要素之间出现不协调、不适应的比例关系,这就会破坏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甚至使系统衰退、崩溃。
(完整版)系统工程概论知识点总结
1.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Ch12.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与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简言之“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
4.系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第一,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组成的(单个元素构不成系统);第二,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彼此独立的各元素不能称其为系统);第三,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新功能)。
5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a含义:1. 系统内部的不可分割性(军阀混战);2. 系统内部的关联性(欧元明天?);b内容体现:1. 系统目标最佳化;2. 系统的运动规律是整体的规律;3. 功能的整体性(两方面理解)c类型:时间、空间、逻辑整体性d系统中的地位: 1.系统的核心(无整体性即无系统性);2.整体性变化影响系统性能。
➢(2)相关性含义: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层次性含义: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按照整体和部分的构成关系形成的不同质态及其排列次序。
类型:数量、时间、空间、逻辑层次性a层次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基础;相互作用)b层次与等级、类别、要素的关系?①层次与等级的关系:首先层次与等级之间的区别在于等级性体现的主要是物质之间量的差别。
其次,层次与等级之间也有某种联系,由于不同层次之间不仅有质的差异,而且还有量的不同,所以不同层次之间会有等级特征。
②层次与类别的关系:首先,层次和类别是相互区别的。
层次本是系统在纵向意义上的一种差别,不同层次事物之间存在着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构成关系,而不同种事物之间则不一定存在着这种关系;其次,层次与类别相似或相互联系之处在于物质系统的层次差别有时与类型划分相重合,即同一层次的要素往往具有很多共性,因而属于同一类型。
③层次与要素的关系:层次是指构成系统的要素在纵向上的不同质态及其排列的次序,它形成系统的纵向结构;而要素则是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这些单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的横向结构。
系统工程知识要点总结
Chapter 1 绪论填空(1)系统1)P1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钱学森)。
基本特征:①由元素组成;②元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所构成的元素关系;③由元素及元素间关系构成的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2)P2分类依据分类类型研究对象工程、经济、教育、商业、城市、军事、环境、人口、社会系统等系统形成角度自然系统(如生态系统)人造系统(如通信系统)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如城市、环境保护系统)系统结构(注意Text P2图1-1)集中系统(如PC的运行都受CPU控制)多级递阶系统(如行政办公系统)分散系统(如无集中调度管理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系统依赖时间变化静态系统动态系统(如绝大多数系统)系统复杂性简单系统复杂系统(“复杂(性)”暂无统一定义)系统是否具有不定性确定性系统不确定性系统(如股票系统)系统开放性封闭系统开放系统(绝大部分系统,如城市系统)组成系统的子系统数量、种类及关联复杂程度(钱学森)简单系统巨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又称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如生物体、人脑、人体、地理、星系系统等;特例——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以有意识的人作为子系统的社会系统)(3)P3 系统工程定义: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钱学森1978)P4 系统工程是以有人参与的复杂大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目的对系统进行分析与管理,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系统工程就是寻求“总体最优”的理论和方法。
系统科学包含“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层次(钱学森)。
系统工程在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结构中处在工程技术层次。
(4)P6 霍尔“三维结构”(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1962年图1-3Chapter 2 系统学基础填空(1)P10从热力学的角度,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①孤立系统—无能量和物质交换(客观世界不存在)图2-1 定态②封闭系统—只有能量交换(如一个密闭的容器)图2-2 热力学平衡态③开放系统—有能量和物质交换(如一个细胞)图2-3 非平衡态系统(2)P11 动力学状态描述空间中一个质点的运动,需要6个状态量(3个坐标,3个速度)(3)P11 任一时刻系统的实际物理量不能够精确等于现实统计平均量,与平均量相比的偏离叫做涨落。
安全试题
15.事故树是一种由各种事件符号和逻辑门构成的,事故树采用的符号包括 、逻辑门符号和转移符号3大类。
16. 是指由事故树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且当集合中的事件都发生时,顶事件必然发生。
8.系统危险控制的原则主要有闭环控制原则 分级控制原则、 。
9.在决策树中,圆圈○表示 ,从它引出的分子成为概率分支;三角形△表示 ,它旁边的数值是每一方案的相应状态下的收益值。
10.事故树的顶事件是发生概率小的事件。 ( )
11.顶事件是基本事件但可以再往下分。 ( )
12.在事件符号中圆形符号表示的是基本事件。 ( )
54.在安全系统工程学分析方法中,通常FMEA表示 ;HAZOP表示 。
55.元件的故障率随之间变化有三个时期,即 、 和损耗故障期。。
56.决策是人们为实现某个(些)准则而制定、分析、评价、 并
24.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为 。
25.安全评价包括危险性确认和 。
26.系统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事故发生的概率,二是 。
全部活动,也是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
57.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物质系数是根据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 和 求得的。
58. 是指系统由开始工作到发生故障前连续正常工作地平均时间
; 是指可修复系统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30.安全系统工程最终的目的是 。
31.危险控制的目的:(1) (2)减少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
32.危险控制技术有 和微观控制技术。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
部Hale Waihona Puke 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系统包含教师、学生、教学信息(课程)、
和教学条件(环境、媒体)四个最基本的构成 性要素 ,组成系统的空间结构;教学目标、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 和学习结果为过程性要素,形成系统的时间结构。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系统 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即教学过程。 教学系统的功能就是教学过程运行的结果。
跳转到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