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英汉语言构词中性别歧视

合集下载

英汉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汉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汉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摘要]性别歧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章对英汉传统文化所反映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在称呼语、辞汇和宗教信仰中的表现作了探讨和比较,说明了社会角色中的男女在不同文化中的期望值。

[关键词]性别歧视;称呼;辞汇;宗教信仰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讲,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己的生活适应、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标准、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英汉文化的内涵极为丰硕,在它们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完全对等是极为少见的,可是在男女关系之间表现出来的对女性的歧视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却存在着许多异曲同工的地方。

一、英汉称呼语反映的性别歧视人类社会中表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号即为称呼。

这种称号反映着必然的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和人组成了社会关系的网络,每一个人都在这张社会关系的网络总占有必然的位置,和周围的人形成一种彼此关系,一个一般的称呼语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会产生丰硕的社会内涵,并随着时刻和场所的不同而变换着内容。

一、姓名里的性别歧视姓名或姓氏是一种符号,它是人们借以彼此区别的标志,它包括姓和名两部份。

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事物,它与人的行为、社会意理、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姓名在中英文中尽管排列顺序不同(中文先姓后名,英文先名后姓),但人们在择姓取名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愿望、社会态度输入其中,强调反映性别原型,即父母和社会依照不同的性别而寄寓不同的期望值。

在英语国家,小孩一样随父姓,女子取名通常表现漂亮、贤淑、高洁、可爱、美德等寓意,如Faith(忠诚)、Charity(博爱)、Lily(莉莉,原意为百合花)、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表示优雅、亲切之意)、Diana(黛安娜,源于希腊语,表示优雅、漂亮、高贵);而男子取名那么表现顽强、勇敢、追求自由和理想、具有远大理想等寓意,如Richard(理查德,源于撒克逊语,表示顽强有力的)、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表示勇敢率直的)、Lewis(路易斯,源于法语,表示人民的爱惜神)。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

论文题材gbfdhgfv bn blkjgfbc* 摘要: 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常常反映在语言中。

从构词、语义、称谓和谚语四个方面解读了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 并对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性别歧视; 文化作者简介: 胡红云, 女, 教授。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图分类号: H03 一、引言性别歧视( Sex ism ) 现象存在于所有的语言中, 英语和汉语中尤为突出。

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轻视和侮辱女性使她们显得微不足道。

美国传统词典cri ination based on gende r m , 尤其是指对女性的歧视) ?。

语言作为人类思想的主要载体和交际媒介, 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和民族思维方式。

一直以来, 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时常常以男人的语言作为标准。

早在1923 年, 丹麦语言学家O tto Jesperson 在言的发展和结构[ 1] 国际贸易系, 浙江杭州, 310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008- 6552 ( 2009 ) 06- 0065 - 04 对woman一词的形成也有很多种解释, 其中一种说法认为w o an一词来源于! w ife o f m an? 的合成; 另一种说法认为m w o an来源于! w o b ( 子宫) and m an? 的合成。

无论是hu m m m an、m an 还是woman, 其词根都是m an 说明语言一开始就以, 男人为主体, 这跟基督教上帝造人之说相吻合。

英语中还有许多表示女性的词是在男性词素的基础上派生而来。

阳性词是构词主体, 加词缀构成阴性词, 这体现了一种所属关系和女性语言的依赖性。

如: actor ( 演员) - actress ( 女演员); hero (英中对性别歧视的定义是! dis espec ially d iscri ination aga inst m w o en (性别歧视是指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的歧视, m 雄) - hero ine (女英雄); usher ( 引座员) - usherette ( 女引座员) 等, 就连女性( fe a le) 这个词都是由男性( m a le ) 派m 生而来。

从英汉语言看性别歧视

从英汉语言看性别歧视

为英语至今仍为男性所控制。

她在书中根据对一些语言实例所做的统计分析指出,英语中与女人相关的很多词都有浓厚的性别色彩。

她承认,与男人相关的不少词也有相同的意味,但统计的结果表明,有关男性乱搞性关系的词汇只有二十个,而有关女性乱搞性关系的词竟有二百二十个。

所以她总结说,作为一种系统,语言体现了性别的不平等,女人在这个系统中总是受害者。

一些激进派甚至认为语言在人类社会中是性别歧视的主要载体。

有些人甚至从词源学的角度认为历史(history)只是“他的故事”(his story),因此主张把该词改成“她的故事”(herstory)。

不管该说法是否可信,从具体的英语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显的性别歧视。

在人类的统称中,我们常用human或human being,有时可用第三人称单数的he来指代人类的个体,但she却没有这种特权。

无论是human,man还是woman,这三个词的词根都是man,即人类--或准确的说是男性--是以男人为中心来定义“人”的。

这一点与汉语中的“他”、“她”、“他们”颇为相似。

男人把自己作为主体的“人”来看待,而把另一个性别的同类作为“女人”来看待。

女人的存在是通过男人来显示的,这跟基督教上帝造人之说有些共同之处。

我们习惯于husband and wife, fatherand mother, son and daughter这样的话语,这种结构与汉语中的夫妻、父母、儿女相同。

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词组构成顺序恰恰反映出男权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

女人是男人的服从者,她们只能躲在男人身后充当男人的附属。

女子在结婚前拥有自己的姓氏,结婚后却要跟随丈夫的姓,这实际是对女子独立存在的抹杀,从英汉语言看性别歧视周红燕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250014语言自产生以来,不仅是人们的主要交流方式,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受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综观语言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在男权社会中语言带着明显的性别歧视特征。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胡红云摘要: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常常反映在语言中。

从构词、语义、称谓和谚语四个方面解读了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并对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汉语;性别歧视;文化作者简介:胡红云,女,教授。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贸易系,浙江 杭州,310018)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8-6552(2009)06-0065-04一、引言性别歧视(Sex is m)现象存在于所有的语言中,英语和汉语中尤为突出。

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轻视和侮辱女性使她们显得微不足道。

美国传统词典中对性别歧视的定义是!dis cri m i nati on based on gende r,espec iall y d i scri m i nati on aga i nst w o m en(性别歧视是指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的歧视,尤其是指对女性的歧视)∀。

语言作为人类思想的主要载体和交际媒介,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和民族思维方式。

一直以来,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时常常以男人的语言作为标准。

早在1923年,丹麦语言学家O tto Jesperson在 语言的发展和结构一书中曾指出:英语是他所熟悉的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

[1]西方女权主义者也认为,英语是一种性别歧视很严重的!m an-made l anguage∀。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而汉语是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所使用的语言。

他们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词法和句法中很少有共同之处,但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却如出一辙。

本文从构词、语义、称谓和谚语四个方面解读了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帮助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了解此类特殊现象,这有利于男女之间平等话语的构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表现形式(一)构词中的性别歧视自古以来,语言学家和词学家大多为男性,他们常常通过语言中的构词表现对女性的歧视。

性别歧视在英汉称谓语中的表现及探析

性别歧视在英汉称谓语中的表现及探析


英 汉 称谓语 中的性 别歧 视 现象
使在父系称谓系统 内部 , 也严格 区分宗亲和非宗亲 。比如
儿子所生的子女 叫“ 子” “ 孙 、 孙女 ” 而女儿所 生 的子 女却 ;
( ) 名 称 谓 一 姓

不论在 中国还是在英美 国家 , 孩子在 出生后取 名一 般
加上“ 字 , 外” 叫做“ 外孙” “ 孙女” 、外 。从称 谓上对父 系和
明显差别 。
依附性可以看出英汉传统文化 中男 女地位 的不平等 , 认为
女性是依附于男性 的。 除了姓 氏上存在着性别歧视 , 英汉文化中在起 名上也
存 在这一现象 。男子起名 以“ 强壮 、 、 勇猛 刚强” 等为 主, 暗
指男性对世界的 占有 和支 配 ; 而女性 的名 字往往 表达“ 文
作者简介: 萍( 9 7 , , 屈 1 7 一)女 甘肃天 水人 , 天水师 范学 院外 国语学院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及研究 .

8 ・ 5
第 04 年 8 21 8月 2 1卷第 期
J un l f g e o 高等 函授学报d ct n P i sp a dS c l cecs o ra h r repn ec ( ai ( hl o h n oi i e) o Hi C rso dn eE 哲学社会科 学版) u o o y aS n

2 01 1
年 冀月 8
Jrl HhCro授edan科 s a Si cc ono i r r等d学 ‘学 会i版y dolie uaf g oe 函n报哲i( l p c e s e 高 n c u 社P学 h n a n ) s e E co h o p t o S

浅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浅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文化长廊浅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商奇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日益渗透,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谓语、语序以及谚语三方面探讨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试图分析其异同及原因。

关键词:性别歧视;英汉语;女性[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194-01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反映到语言中就形成了语言性别歧视。

一.英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一)称谓语称谓语是对被称呼者的社会身份、地位、角色和关系的一种认定,从称谓语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与偏见。

首先,英语中较常见的是用丈夫的姓氏称呼已婚女性,即使女性在政治或科研等方面有和男性同等的能力并取得同等或更高的成就,如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居里夫人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其次,汉语的职称称谓语中也存在语言歧视现象。

近年的网络新闻中经常使用女大学生、女司机等进行报道,特别强调当事人性别,放大了女性的负面形象,容易让人对女性产生误解或偏见。

女作家、女科学家等词语的使用也暗示了女性往往在智力和能力上不如男性。

(二)语序虽然英语语法没有规定男先女后的语言顺序,但人们在长期的言语习惯中,大都采用男先女后的语序。

如:husband and wife, male and female, boy and girl, brother and sister等。

在汉语中,当男性和女性并列出现时,男性总是排在女性的前面。

如夫妇、夫妻、父母、子女、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等,这种排列顺序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

按汉语排列的规律,一般价值高的、重要的排在前边,如大小、多少、高低、贵贱等。

因此,人们习以为常的表达中隐含着一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观念。

(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英汉谚语中也不难发现性别歧视的影子。

譬如在英语中有诸如此类的谚语:A woman, a dog and a walnut tree, the more you beat them, the better they will be(女人如同狗和胡桃树,你越是打,他们越是变得驯服);Wome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brains(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刘列斌,2014:101)。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分析凌楠摘要:性别歧视现象存在于所有语言中。

研究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英汉语言和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本文从词法、语义和句法三方面来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关键词:语言;性别歧视;社会根源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而言,语言是社会之反映,本文在此仅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共同之处,并尝试挖掘其形成的社会根源。

1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形成原因1.1 从词法上看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1.1 词缀英语中,当表示男性和女性的词成对出现时,指男性的词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标记的,而指女性的词语则要在表示男性的词语的基础上附加黏着词——词缀(如:-ess, -ine, -ette等),变成有标记性的词汇。

例如:hero(英雄)——heroine(女英雄),actor(演员)——actress(女演员)。

尽管这些词缀使人很容易地从字面上区分出男性女性,但它已失去了原始功能,让人想到的只是反映出女性是一种从属的、卑微的、被动的含义。

而汉语中,许多女字做形旁的词都含有对女性贬损之意,如:奴、妾、婊等,与之相比,在汉语泱泱字库里很难找出几个以“男”为部首的贬义词来。

1.1.2 复合构词英语中有一些非指称性的中型词语,表示人们所从事的职业。

但当表示女性职业时,职业名称前要加上women/lady/female/girl等词。

可见,在英语中,女性角色的刻板模式是妻子和母亲,体面的职业一般被认为只有男性才有资格从事,当女性有了体面的工作,就必须加上女性的标记了。

如:professor(教授)——women/female professor(女教授),judge(法官)——women judge(女法官)等。

显而易见,这种构词明显带有性别歧视,这也是千百年来妇女在社会中地位低的一个反映。

同样的,在汉语中,原本既可由男性又可由女性担任的职务、职称、头衔、称号等均用来指男性,而指女性时则需在职务或职称前加上“女”字,如“女博士”、“女作家”等。

《2024年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范文

《2024年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范文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篇一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一、引言性别歧视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现象。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异同,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以期为消除性别歧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共性1. 词汇层面的性别歧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层面的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某些职业、社会角色往往被特定性别所“占据”,如“manager”、“leader”等词汇常被视为男性职业,而女性则往往被局限在“nurse”、“teacher”等词汇所代表的职业领域。

这些词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2. 语法结构中的性别歧视在语法结构方面,英语和汉语都曾使用过性别特定的语法形式来区分男性和女性。

虽然现代英语中这种语法差异逐渐淡化,但在某些语言和方言中仍有所体现。

例如,汉语中的“他”和“她”虽然在功能上已无区别,但在一些地方文化中,“他”往往被用作第三人称的泛指代词,忽略了女性的存在。

三、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差异1. 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性别歧视现象的差异。

在英国社会中,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和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使得男性在社会地位、职业选择等方面享有更多优势,从而在语言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而中国社会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这也反映在语言中。

2. 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性别歧视现象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某些词语或表达方式可能隐含对女性的贬低或轻视,如“girl”一词有时被视为不够成熟或能力不足的代名词。

而在汉语中,虽然也有类似的现象,但表达方式可能更加委婉或隐晦,如通过某些成语或习惯用语来暗示性别歧视。

四、消除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策略为了消除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提高语言意识:增强人们对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认识和敏感度,认识到语言对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随着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观念越来越普遍,国家也在推动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得到消除或改善,但性别歧视在许多语言中,尤其是英语,仍然存在。

本文试图通过对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浅析,解释性别歧视如何出现在英语中,并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

首先,应该说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主要存在于词义和语用上。

一般来说,英语中的词汇经常会建立性别的比较关系,把男性视为比女性优越的一方,而把女性视为次等的一方。

比如,man、boy、father、uncle都被视为有着高贵身份的词汇,而woman、girl、mother、aunt 是被视为弱小者的词汇,从而突出了男性在社会中的优越地位。

其次,英语语用经常会把男性以“单数”来表示,把女性以“复数”的形式来表示。

比如,可以用一个单词表示“男人”,但同样用一个单词表示“女人”,这种处理方式也反映出英语性别歧视的现象。

此外,英语语言文字的性别歧视现象也可以在语法、文化等方面发现。

英语语法上的性别歧视表现在受限用法中,当受限词组中出现男性代词时,女性代词会被遗漏掉。

比如, he、him、his指代男性时,she、her不在表达范畴之内,从而表明女性在受限用法上被歧视。

英语文化上的性别歧视表现在会计行业和护理行业的称谓中,比如,“会计”应该是“accountant”,而“护士”常被称作是“nurse”,这也显示了英语文字中性别歧视的现象。

本文分析了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现象,所见现象表明,性别歧视已经深深渗透到英语语言文字中,它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词义、语用、受限用法和文化等,都像一层漆,以及对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男性优越感造成的支持。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语言文字的性别歧视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人们应该以重视平等的态度,努力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摘要】英语词汇中广泛存在着对于性别的歧视,本文将从构词法、词义和俚语等方面浅析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关键词】英语词汇性别歧视一、从构词法浅析性别歧视在构词法中反应了性别歧视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笔者认为,当然是man 和history两个单词。

从构词法方面来说,female和woman都是由male和man 派生而来。

《圣经》中Eve正是从Adam的一根肋骨“派生”而来,附属身份与之俱来。

可见女性身份地位的底下,这样一种被大众潜意识里所认可的“出生”,又怎会被纳入“人人生而平等”的范畴。

故美国早期宪法中,“人人生而平等”却不包括女性,也不包括黑人。

而history是his和story,历史是男人的,不需要女性。

粗略地看,英语词汇中存在不对等性。

男性词汇往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女性词汇要在其后面加以后缀来形成。

这些后缀有:-ess,-ine,-ette,-e等。

例如:prince,actor,host,hero在运用中若不加以后缀或说明则泛指主语或指定人物为男性,假若要指女性,则需要加上-ess等后缀:princess,actress,hostess,heroine。

著名语言学家格林伯格(Greenberg)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有标志(marked)和无标志(unmarked)的理论,这一“标志理论”使得性别歧视现象被披露无疑。

男性词汇被广泛认为是无标志的,而女性词汇因其特殊的附属地位而被打上烙印。

这样一种女性化后缀,无疑似奴隶社会时期主人为自家奴隶打上的身份烙印。

其次,一些表示身份职称的词汇,则根据单词本身的“三流九等”带上明显的性别标志。

除此以外,一些职位名称并非-man的复合词,但这些职位颇高,例如:president,reporter,doctor,lawyer,这些词汇反映了“男性中心模式”,即在没有明确的语境中,通指男性与女性。

而被运用于确定女性身上时,就会在前面加上lady 或woman。

解析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解析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解析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语言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够真实的反映这种社会习俗及价值观念,而作为语言中的精华一谚语更是浓缩了文化的内涵。

因而从谚语中探索性别歧视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极强的说服性。

本文从社会地位,言语行为,才智,婚嫁等方面阐述性别歧视在英汉谚语中的具体体现,目的是通过对英汉谚语的分析揭示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提高人们关于性别歧视的意识,帮助人们减少,继而消除在日常生活以及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标签:谚语;对比;性别歧视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因此语言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性别歧视色彩。

“性别歧视”(sexism)是美国的女性主义者受“种族歧视”(racism)一词的启发而创造的词汇,《朗曼英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偏见”,它通常指男性对女性的歧视。

英语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

而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言学家把它形象地喻为“民族之明镜”,“语言活化石”。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一本小型百科全书,性别歧视部分也就自然而然地包括在内。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分别讨论性别歧视在英汉谚语中的表现。

一、英汉谚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1.社会地位方面自古以来,女性就一直处于被压迫、被欺凌的社会底层。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语系的一则野餐通知上写道一Good Food! Delicious Women!将女性比作美味佳肴的说法,在英语里司空见惯,如“A fair woman wit hout virtue is like palled wine ”(美女无德,淡酒一杯)。

汉语中的“秀色可餐”也反映出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她们如同盘中的食物一样,充当着“软弱被动”的性别角色。

语言也会“男尊女卑”?——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

语言也会“男尊女卑”?——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
的歧 视 。
语 言作为 人类特有 的产 物 , 是 文化 的载体 , 承 载着人类 大量 的社会 文化信息 。在人类 发展的历史 长河 中 . 男性长期 处 于主 导地 位 , 而 女性 则 相对 处 于从 属地 位 。 这种“ 男 尊 女 卑” 的现象 不可避免地 反映在语 言之 中。 伴 随着 美 国妇女解 放运 动的兴 起 ,特 别是 社会语 言 学
大 批 优 秀 的研 究 者 。 白解 红 ( 2 0 0 0 ) 和孙汝建 ( 1 9 9 6 ) 分别从

语 用 学 与 社 会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详 细 研 究 和 探 讨 了性 别 语 言 。
签, 如“ p o s t ma n ” , “ f i r e ma n ” , “ s t a t e s ma n ” , “ s a l e s ma n ” , 等等。
描 述男性 描 述女 性
语 言使用者 使用 语言时 , 经 常会 表现 出一种 对女性 的贬低 、
轻视 、 侮辱 , 等等 , 具 体表现 在词 汇和交际两个 方面 。
2 . 1 词 汇 方 面
词 汇宛如化石一般 , 记 录着人类 生活的社会百态 。英汉
语言 中, 性 别 歧 视 主 要 表 现 在 词 汇 的构 词 、 意年 代起 , 性 别语 言成 为语 言学家们 争 相
研 究 的 重 要 课 题 之 一 。著 名 的 语 言 学 家 L a k o f( 1 9 7 5 ) 、
T r u d g i l l ( 1 9 9 4 ) 和R o m a i n e ( 1 9 9 4 ) 等 都 在此 领 域 做 了大 量 深
笔者试 图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之上 . 从 词汇差异 和交际差 异两大方 面人手 , 详 细分析性别 歧视现象 在英汉语 言 中的表 现, 并尝试从生 理、 心理 、 历史 和社会层 次探讨 此现象的成 因。

试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试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试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男尊女卑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思想观念,这种关于性别歧视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根深蒂固,并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方方面面的展现在了我们的语言中。

本文就从称谓、构词、语义、谚语这几个方面探讨一下中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标签:汉语英语语言性别歧视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主要载体,能够真实的反映一定时间范围内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主流文化趋向和民族风俗习惯。

性别歧视是由来已久的,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更是被称为“men-made lang uage”,即以男性为主创造的语言。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虽然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词汇的构成和用法上有众多不同,但它所表现出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却与英语大相径庭。

本文将就英汉两种语言中共同呈现出的性别歧视问题从几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抛砖引玉。

一、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称谓是应用范围最广和最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对一个人或身份的称呼,本应该是平等的。

但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对人的称谓都存在广泛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中国古代,对男人的称呼多为“老爷”、“少爷”、“官人”、“郎君”,而女性则被称呼为“内人”、“贱内”或“拙荆”等带有贬义的称呼。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女子的名讳除了家人之外多不为人知,只用“姓+特定称谓”代替,如女子姓王,则对外称呼在婚前被称为“王小姐”或“王家小姐”等,婚后自己原来的姓则被夫家姓取代,如若丈夫姓李,则被称为“李夫人”、“李太太”或“李氏”等。

同样的,在英语中,男性无论婚前婚后前缀都称呼为“Mr”,而女性则由婚前的“Miss”变为“Mrs”,结婚与否一个称呼就昭告天下,隐私全无,并且姓氏也由原来的随父姓转变为随夫姓,俨然是男性世界的附庸。

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女性都处于附属地位,中文中自古以来就把女人称为“红颜祸水”,英语中無论多伟大的女性形象都必须向男权社会让步,如以前的居里夫人,现在的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等。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 ” 也” 女 和“ 构成 , 从字形上看女人成 了( ) 他 男人 的另一半 。 带有 “ 字旁含 贬义的字还 有许多 , “ 、 、 、 、 、 女” 如 娼 婊 妓 妖 姘
1英语构词中似乎给人这样的感觉 , ) 整个人类都是男人
的,具体表现在:1 ( )统治国家的是男人 ,如 h m nm n id u a, a k , n k go . u t n ( i d mc ny n o ma 虽然也有女人统治,但用的词仍是 k g i— n
( 丈夫 、 先生) s es受人 供养的情妇) 一mirs ( t 。我们再来看看 下
1性 别歧 视形 成 的社会 根源
在早期人类社会里 , 由于生 产力的发展 、 家庭这个社 会
面 几 组 对 应 词 :e se m - w m n wf a n , ae h — h , a - o a i o m l n e f ma 1 -
2 具体 的表 现 形式
21 构词 中 的性 别 歧 视 .
“ , 媚” 是会意字。“ , 妇 服也 , 从女持帚 , 洒扫也 。” 也就是说 “ 为人妇” 便是意 味着 “ 服从 ” “ 、执箕帚 ”做一 些洒扫 、 衣 、 , 洗
做饭之类 的家务 活。以上( )3 事例说 明女人活动范 围只 2() 能局限于家庭那种狭小 的空间 ,其 主要任 务就是要遵从 于
任 何词缀或点 、 、 、 、 横 竖 撇 捺偏 旁来 延伸 出词 的褒 贬。在词 的构成方面一般是通过加 “ 字旁来表示 的。女字 旁较能 女” 反映出汉语 中的性别歧视 。 辞海 》 在《 中带女字 旁的字有 2 7 5 个 , 中带有 贬义 的字就有 6 个 。在《 语字典》 其 5 汉 中带有女 字旁的汉字有 10多个 , 2 绝大多数 都带 有贬义 。下 面略举几 例 :1 先看“ 字 , () 女” 古文字 中“ 字 就像 女子交臂于前 , 女” 屈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它反映了某个言语团体里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英汉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性别语言,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语,大都含有贬义。

充分了解这些,有助于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及差异,更有助于促进妇女解放运动。

标签:性别;歧视;女权;What is language?——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feeling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a system of sound symbols. [1]——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2]福柯(法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认为,现实是语言的现实,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歧视性的语言,反映了一种歧视性的现实。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

1). 惯用语方面Robin Tolmach Lakoff ,加利福尼亚大学语言学教授在她的著名著作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中指出男女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存在的差别。

[3]例如:女性不能使用强势感叹词,像,“Oh, dear,” , “My Goodness” 或咒语“damn’or “shit’, 而男性却可以使用。

汉语中也是如此。

例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在片中粗话不断,“柱子,你他妈的打歪了。

…”生活中,有些人打电话时可常听到:“你他妈的最近死哪儿去了?” 可女性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生活中很少用这种语言。

在称呼孩子方面,父亲常用祈使句:“儿子,过来”;母亲则会用:“宝贝” or “ 大宝”2)谚语方面:All women may be won.(没有征服不了的女子)A woman, a dog and a walnut tree, the more you beat them, the better they will be.(拳脚之下出好妻;棍棒之下有义犬;胡桃敲打多结果)Long hair and short wit. (头发长,见识短)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 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若要女子有才智,除非毛驴攀上树) [4]3)日常用语方面:For example:说某个观点很好,男性常用:“a great idea” or “a big idea” ;女性在使用上常用:”a great divine”.句子使用中,Woman: “ I’ve got to leave now, haven’t I? ” and probably a man would say, Man: “ I must be off now.”4)偏旁部首:在汉语中,某些带“女”偏旁的字含有地位低下的贬义。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

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从汉英称谓语中看性别歧视现象摘要: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蕴含着人类社会文化及相关现象。

称谓语是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相关现象。

汉英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在社会称谓语、亲属称谓语、姓名称谓语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并且这些现象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在历史文化、社会分工、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以及文化教育的影响下才出现的。

通过对汉英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的浅析,还可以认识到汉英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淡化趋势。

关键词:汉英;称谓;性别歧视Abstract:The language is a product of society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it contains the human society culture and related phenomena. Appell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guage system, but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culture and related phenomena to a certain extent.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Chinese-English appellation are embodied in the social appellation, kinship appellation, name appellation, etc. And the phenomenon is not occasional, but affected by the historical cultur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social prejudice and traditional concept, and the cultur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roots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on Chinese-English appellation, we also can know the desalination tendency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phenomenon on Chinese-English appellation.Key Words:Chinese-English ; Title ; Sexism一、引言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亦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上的一面镜子,它映射着人类的发展轨迹。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性别歧视是指因为一个人的性别而对其进行不公平对待的现象。

在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现象可能体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用上。

本文将试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探讨如何消除这些现象。

英语语言中的语法结构也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使用“he”(他)作为普遍性别代词,而忽略了“she”(她)的存在。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可能也会使用“man”(男人)作为泛指,而不是使用更中性的术语。

这种语法上的性别歧视也会巩固人们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让人们产生误以为男性是普遍性的代表的偏见。

英语语言中的语用也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在交流中,人们可能不经意地使用了一些带有性别偏见的语言。

称赞女性时可能会聚焦在外貌而非能力,或者当女性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时可能会被贴上“女汉子”的标签。

这种语用上的性别歧视也会进一步强化人们对性别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那么,如何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呢?我们可以通过修正词汇来消除性别暗示。

将“policeman”和“fireman”改为“police officer”(警官)和“firefighter”(消防员)来避免性别的暗示。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更中性的代词和语法结构来减少性别歧视。

使用“they”(他们/她们)来替代“he”或“she”,同时也可以使用“humankind”(人类)来替代“mankind”(人类)等。

我们也可以通过教育和倡导来改变人们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性别。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现象体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用上,带来了对于性别的印象和偏见。

我们可以通过修正词汇、使用更中性的代词和语法,以及通过教育和倡导来消除这些现象。

让我们共同努力,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和谐的社会。

【20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英汉语言构词中的性别歧视摘要: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必然要反映社会现实。

社会中存在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语言中也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本文从构词方面探讨了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以期加深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性别歧视构词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交际工具。

语言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其中所折射出来的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由语言符合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用习惯中的必然反映。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而所有国家、民族的人都是由两种性别的人构成,即女性和男性。

而女性和男性是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矛盾体,男女性别的差异也对语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可以从语言的差异中很容易地看到其中的性别歧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指人类两性中一种性别对另一种性别的歧视,我们这里分析的是语言中所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

这种歧视是社会性的,是由生产关系和社会地位决定的。

由于社会分工、社会地位的差异,男子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于是男性逐渐处于独立的、统治的中心地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某种潜在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导向。

对语言与性别关系的考察最早发生在古希腊、罗马时期。

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性别语言的研究还处于零散研究时期,西方最早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的是丹麦语言学家o.jespersen (叶斯柏森),他在1922年出版的《语言论:本质、发展及起源》(language:its nature,development and origin)一书中提出了这一现象。

1929年,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萨丕尔)发表了《亚纳语言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言语形式》,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现象。

自从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兴起以后,人们对性别语言的研究进入了系统研究时期。

女权主义者从“种族歧视”(racism)一词受到启发,创造了“性别歧视”(sexism)一词。

至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在揭示了语言的不对称(asymmetry)现象以后提出来的。

其理论依据是“萨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语言不仅是社会的产物,它还能够反过来影响人的思维与精神的构建,即语言是属于社会的,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根据这种观点,语言学家们相信,在宗法、等级制度所制约的文化环境中的语言所反映的是男性世界图景的本质内容,具体表现为把男性的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性变体。

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也表现在语言中。

对英语性别歧视现象研究贡献较大的有d.bolinger,koff,r.brend,j.destefano,e.baird,f.grosby,l.nyquist,j.holmes等。

我国语言学界对“性别语言”的关注起步较晚,有关专著如: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1983年),陈原《社会语言学》(1983年)和《语言与社会生活》(1980年),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1985年),刘宁生等《语言学概论》(1987年),王德春等人的《社会心理语言学》(1995),孙汝建的《性别与语言》(1997)等等,都程度不等地提出了性别语言研究及性别歧视的问题。

语言能反映社会现实,而词汇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我们可以从英汉语言的词汇中,看到一个社会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

二在构词中的体现丹麦语言学家o.jespersen在他1923年出版的《英语的发展与结构》中指出:“英语是他所熟悉的所有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

”也就是说,以男性语言为规范,把男性的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只是一种附属性变体。

例如she这个单词的拼写正体现了女人天生就是男人he的附属品的事实。

最典型的例子是单词man,它不仅指男性,还常泛指全体人类。

例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each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ate.(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three women and a goose make a market.(三个女人一台戏)。

这里,“man”指整个人类,包括了男人和女人,而“woman”只能指女人,不能泛指人类。

这是因为人们将男性语言作为标准,而女性语言被视为变异。

英语中有许多带—man或man—这一成分的词,它们往往不仅指男性,还可以指女性,如mankind,manmade,policeman,chairman等,这些词以男性为规范,具有男性的特征。

这说明,历史上掌握政治和经济大权的基本上都是男性。

女性female的构词直接源于男性male的构成,也是派生词。

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事实上,女人是残缺不全的男人。

”中世纪神学巨擘阿奎那也在《神学大全》中指出,woman is an imperfect man(女人是不完善的人)。

《圣经》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而又巨大的一本书,《圣经》里描绘的女人是由男人的一根肋骨造成的,所以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永远要依附于男人。

female和woman直接以male和man 作词根,表达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特有的根本性偏见——女人是男人的一个旁枝末节,是男人的派生物。

从词源上分析,history一词来源于histor,意思是“knowing,learned,wise man”,它确实仅指男性。

但事实上,女人和男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决非是“his story”。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更为明显、直观。

“夫”在《说文》中:“夫,丈夫也。

”“夫”是成年男子的称谓。

男子,就其妇而言,称“夫”;就其子而言,称“大”(今西北方言仍称父辈为“大”)。

“女”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像是一个面向左跪着的女子,在小篆中则象一个人屈膝跪地的样子,这个字说明,中国女性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了。

“夫”与“女”形成鲜明的对照,正说明了在造字时人们对女性就早有歧视之心,女性在男性心目中的形象是:向自己礼拜表示雌伏。

“妻”在《说文解字》中:“从女从又,又,持事,妻职也。

”“妇”在《白虎通·嫁娶》中:“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也者。

”意思是说妇女不但要做家务,还要伺候家里的老老小小,上上下下。

这两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中国古代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卑微的家庭地位,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看法:妇女不过是劳作和生育的工具而已。

这种观念一直囿禁着中国人的思想,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普遍地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事。

《说文》最早收入了一些有消极意义的女部字“妄、嫖、婪、妒”等,后来社会上又出现侮辱女性的“耍、娼、妖”等。

所有这些反映出长期以来女子处于被男子主宰的地位。

“明明是男子对女子施暴,责任应在男方,反而加罪于女子,出现了众女淫乱的‘’,这是很不公平的。

”《辞海》所收“女”旁字共有257个字(含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涉及褒贬评价的共有100个字,“其中含褒义的有47个字”,如妍、娥、姝、姬、娟、娴、婷等(都指“美好”的意义);含贬义的有35个字,如奴、奸、妒、妓、妾、婊、姘、嫖等(有奴役、淫乱、嫉妒等含义);褒贬义兼有的有18个字,如妖、娇、娆,既指艳丽、妩媚,又指怪异、邪恶的事物。

这些形容阴暗面的词汇,全都划到了“女”的头上,把男性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一笔勾销,处处可见对女性品格污辱的痕迹,让我们看到数千年来根深蒂固而又绵延不绝的歧视和污蔑女性的封建腐朽思想。

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家庭是在婚姻的基础上构建的,那么,让我们看看汉语中的“婚姻嫁娶”这四个字的来由吧。

“婚”在《说文·女部》中:“婚,妇家也。

礼娶妇以昏时。

妇人,阴也,故曰婚。

”古人结婚仪式都在昏夜时分进行,这是远古抢婚制的遗俗。

“姻”在《说文·女部》中:“姻,婿家也。

女之所因,故曰姻。

”“因”的本义是“依靠、凭借”,这反映出古代妇女没有独立性,只有依靠丈夫。

“嫁”在《白虎通》中:“嫁者,家也。

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即女孩子没有家,只有出嫁才有家。

“娶”在《说文·女部》中:“娶,取女也。

”“娶”在古代文献中写作“取”,就是“拿”人家的女孩来作妻子,这也是远古抢婚习俗在语言文字中留下的痕迹。

这四个字形象地说明了古代女人没有任何的独立性和自由,一生都必须依靠男人,否则是生存不下去的。

英语本身是没有性(gender)的区别的,有很多职业对男女都是适用的,例如:doctor,lawyer,governor等等,但是人们习惯上认为应该是男性在从事这一职业,所以在提到从事同样职业的女性时,前面要加“woman”。

例如:woman doctor,woman lawyer,woman governor。

汉语中,人们也习惯上认为,很多职业应该由男人来担任,如果是女人做的话,则往往在前面加上“女”字。

比如说女警察、女科学家、女医生、女导演、女教师、女作家、女法官、女律师……,为什么这些从事职业的男性却不被称为“男警察、男科学家、男医生……”呢?这是因为这些职业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为男人准备的,而女人被认为只能在家做做家务,相夫教子。

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不愿被人称为“女作家”,但是人们仍然去关心她的私生活,“‘单身美女主席’为什么结婚?”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依然可见。

再如,政府在公布某次会议的代表名单时,无论与会女性的比例有多大,都会在女性代表姓名后面用“(女)”注明。

由此不难看出,“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依然存在。

三结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社会中性别歧视的真实反应,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的。

早在1913年,f·mauthner就指出,社会和历史原因决定了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差异。

产生语言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心理、社会地位、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妇女解放运动进入高潮,妇女要求与男性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包括语言上的平等。

英美等国相继兴起了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的波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些新词被创造出来替代那些带有—man或—man这个成分且具有泛指意义的词,如mankind,spokesman,congressman,fisherman,gentleman分别被humankind,spokesperson,congressperson,fisher和gentleperson代替。

代词he的泛指意义被具体到用he/she代替,his被his/her代替。

女权主义者为了强调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自身价值,将housewife(家庭主妇)改为homemaker(治家的人)和domestic manager(家庭管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