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实施性规划编制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农场为例

合集下载

关于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的思考

关于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的思考

关于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的思考王国和张汉平宋新从陈立(武汉市新洲区林业局430400)[摘要] 涨渡湖湿地是武汉市新洲区唯一的市级湿地保护区.从涨渡湖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湿地恢复工程进行了阐述,对湿地恢复建设工程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设方案,旨在更进一步建设好涨渡湖湿地保护区.[关键词]涨渡湖湿地保护区恢复工程涨渡湖湿地,作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确定江湖连通机制来开展湿地保护的湖泊,是长江中游北岸的重要湿地,是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鱼类和侯鸟的重要栖息地和淡水物种资源库。

2002年12月涨渡湖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为WWF—HSBC长江示范项目第一个示范点,开始了保护涨渡湖湿地的工作。

2003年9月30日,新洲区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订涨渡湖湿地保护示范项目协议。

2004年7月2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准建立市级“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7年8月,国家林业局将涨渡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工程建设纳入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纲要》之中。

一、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与范围项目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境内,北靠大别山余脉、东西承接举水、倒水,南临长江,至武汉市区57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14°52′—114°34′,北纬30°45′—30°32′。

项目区内现有阳逻街、双柳街、龙王咀农场、涨渡湖渔场、涨渡湖林场等5个街镇场、有30个行政村、189个村民小组、5643户、19160人、保护区内总面积为13389公顷,其中耕地3722公顷、水面6236公顷、林地661公顷、建设用地1382公顷、园地228公顷、未利用地1158公顷。

(二)自然状况1、地形地貌涨渡湖西为低山丘陵,南临长江,东北均为平原湖区。

自然保护区内有河流、湖泊等天然湿地约9000公顷,有人工湿地约2000公顷。

2、气象状况涨渡湖自然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体系构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体系构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

Ie wod l b nrrl ln ig n w o nrsd , ln igs se K v rs a — a a nn , e c u t ie pa nn y tm Ur u p y
自 城 乡规 划法) )颁布 以来 ,“ 乡”规 划
1当前新农村 规划存在 的主要问题
1. 1新 农 村 规 划 重 点 轻 面 , 缺 少 区 域

套 相 对完 善 的规 划主 干体 系 , 即 “ 总体 规
划一分 区规 划一 控 制性详 细规 划” 。通 过各层
次规 划 的协 调, 逐 步落 实 了城 市总 体规 划 的 相关 要 求, 有效 指 导 了城镇 的 有序 发展 。 近 几 年来 , 中央和地 方 各 级政府 不 断 加大 新农 村 建设 力度 , 广 大农 村地 区 的规 划逐 步得 到
制村作为 “ 创建村 ” ,开展 “ 四通 四改一化一场

上 对新 农村 建设 起 到 了一定 的 指导 作 用, 但 致 富、改善农村环境,2 0 年,武汉市开始 实 05
由于缺 乏全 局性 、系统 性 的考 虑 ,难 免 存在 局 限性 ,在 规 划 实施过 程 中也 出现 了一 些难 以协 调 的矛 盾 。 因此, 如何 在 农村 地 区构 建 思路 清 晰且 行之 有效 的规 划体 系, 确 保新 农 村 规 划 的逻辑 性 、科学 性和 可操 作 性 ,从 而 保 障 新农 村建 设 的稳 步推 进 是 当前新 农 村规 划建 设 面临 的主 要 问题 。
重视 , 虽 然 已有 的这 些 新 农 村 规 划 在 一 定 程 度
史遗 留 问题 较 多,新农 村建设 难以全 面展开 , 大多数地 区都是 采取突 出重点 、以点带面的办 法,即以县或镇为单位 ,选取几个典型村开展

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

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10〕10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涨渡湖、龙王咀农场,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一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已报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四月六日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为统筹协调土地储备开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等各类建设安排,搞好城乡规划与“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工作,更好地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拟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特制订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按照全市“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好重大建设项目、土地储备、投融资计划与城市规划等关系,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空间发展战略和建设重点,制订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以近期建设规划统筹当前城市建设,促进城市高效、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一)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着力解决近期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对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高效配置空间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发展能力。

(二)坚持远近结合,强化近期建设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使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充分对接、城市长远发展战略有序推进。

同时,以近期建设规划为平台,发挥城乡规划的先导、主导和统筹作用,综合协调好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部门协调,形成近期建设和年度实施行动的合力。

武汉市新洲区绿色农场规划设计方案(优选.)

武汉市新洲区绿色农场规划设计方案(优选.)

武汉市新洲区绿色农场规划设计方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班级:姓名:学号:目录第一章项目提要第二章园区概况第三章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第四章园区的布局与功能第五章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第六章组织领导及运行机制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八章效益分析第九章总体规划实施的主要政策与措施第十章结论与建议第十一章有关附件(必要的图、表及文件等)第一章项目提要1.1园区名称:武汉市新洲区绿色农场1.2园区建设单位及负责人:武汉市新洲区绿色农场1.3园区技术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1.4园区建设地点:武汉市新洲区1.5园区总体建设目标:绿色农场将升级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园区,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水产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3000亩。

1.6园区示范内容与规模1.6.1生态果园示范基地果园:800亩生产晚熟柑橘1.6.2水生蔬菜区:1000亩茭白:1000亩1.6.3现代蔬菜生产基地800亩拟在蔬菜园内,建设200亩热镀锌钢架大棚的设施蔬菜生产区,作为基地最新蔬菜品种引进、生产、展示,现代农业实用配套技术的展示和推广和生态循环商品蔬菜的生产中心。

其中50亩钢架大棚进行蔬菜育苗,其余350亩用于特色蔬菜种植生产。

另400亩用于露地蔬菜生产。

1.6.4水产养殖基地:400亩浅水区用于种植莲藕和养殖龙虾,深水区用于养殖鱼类。

1.6.5园区道路建设:其中:主要道路水泥路面,长2830米,宽10米;次要道路水泥路面,长4500米,宽6米。

1.6.7灌溉系统项目按排灌系统、果园、蔬菜大棚、开挖支排水沟,使整个区域形成层次分明的排灌网。

1.6.8喷、滴灌设施实现灌溉自动化,节约水源,节省劳力,保护土壤,同时有利于集约化科学管理,展示推广。

1.6.8园林建筑作为一个集生产与休闲观光相结合的农场,必须考虑建设一定量的园林小品和附属设施,以增加生态农业园的园林化和生活便利,提高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

乡村水塘景观生态恢复设计——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镇丰乐村福乐庄园为例

乡村水塘景观生态恢复设计——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镇丰乐村福乐庄园为例

乡村水塘景观生态恢复设计——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镇丰乐
村福乐庄园为例
杨中贵;杨小雪;付琪
【期刊名称】《生态经济》
【年(卷),期】2024(40)6
【摘要】针对乡村水塘因长期缺乏重视与保护,导致大量水塘被填平或废弃,失去原有的蓄洪调蓄功能,反而成为乡村建设中的负担的问题,论文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构建了水塘景观生态网络,并优化了调控途径;采用新型水体生态治理技术,有效治理污染水体,提高水塘的整体净化效果。

同时,引植符合当地生境及具备艺术性的适生植被,共同营造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乡土特色、景观美感等多层次人工湿地生态景观。

进而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镇丰乐村福乐庄园为例,详细阐述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理念的应用,得出针对乡村水塘的生境与植物群落景观营造需要协调内在关系的结论。

这一研究不仅对区域水塘景观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我国乡村水塘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页数】7页(P201-207)
【作者】杨中贵;杨小雪;付琪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X196
【相关文献】
1.尝试土地入股经营拓宽持续发展新路——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孙岗村仓溪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做法和启示
2.构建校园文化凸显学校特色——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周铺小学为例
3.续古镇文脉书现代风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中心小学现代化创建纪实
4.弘扬地方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杨裴小学现代化创建纪实
5.协同论视角下的城郊型美丽乡村营建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武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武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武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索与思考作者:徐伟琦来源:日期:2014-02-11武汉市与其他地方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方面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较多差异。

各个村镇的不同条件也决定了建设模式的不同。

所以必须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建设模式,并结合武汉市的具体实际情况,改善和创新,探索符合当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一、武汉市新农村规划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1.新农村规划重点轻面,缺少区域统筹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村地区的规划得不到足够重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任务十分繁重。

由于农村地区点多面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新农村建设难以全面展开,大多数地区都是采取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办法,即以县或镇为单位,选取几个典型村开展示范建设活动。

为使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环境,2005年,武汉市开始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计划每年选取部分建制村作为“创建村”,开展“四通四改一化一场一室”(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网络通,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绿化,建设集稻场、文化活动场等于一体的村多用途活动场,建设集村“两委会”工作室、村卫生室、村民活动室等于一体的村多用途活动室)等11个大项,24小项建设工作。

为了指导村庄建设,各个村开始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以指导具体的建设。

由于规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规划中只能就村论村,将建设重点放在了眼前最紧急的建设项目的布局安排上,因此难以对相邻地区的建设进行协调,更不能对区域性的农村各类设施建设作出统筹安排。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缺少宏观统筹,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如某市曾将村庄集中迁并点选定在规划好的高速铁路线上,导致村庄建设不久就因高速铁路的建设而被迫拆迁,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2.新农村规划重村庄建设轻产业发展,难以兼顾长远发展新农村规划不仅仅是单一的村庄建设,它还涉及农村地区空间系统的变迁、农村与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农村的产业发展等现实问题。

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一、研究背景与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速城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在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应当紧紧把握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积极进行有关新农村调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活动涉及的对象是武汉市的几个郊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包括江夏区、蔡甸区、新洲区、黄陂区等郊区。

三、调查方式调查采用走访调查为主,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

在访问各区当地乡级政府有关部门后,确定调查名单,将调查工作具体地确定到镇村湾。

在对所调查地的建设调查的同时,对当地农民进行个别采访。

收集当地新农村建设前后的情况,并进行系统比较。

五位成员按照申请表的工作安排,合理地分工合作。

调查的时间为2009年7月至8月间。

四、调查内容积极查阅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精神,在武汉市郊区的农村区域经济、村落规划、建筑特征、环境治理、文化等情况综合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开展土木建筑、环境工程、机械制造与应用、文化宣传与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

具体工作如下:1、建筑方面:详细记载“新农村”的房屋建设是否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是否体现出节约土地、节约材料和能源等特征,记录当地农民住房条件(1)对农村居民点分类的调查根据农村居民点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水平、村庄规划分类指导,调查农村居民点的合理规模和分布,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类型。

(2)对农村居民住宅建设标准调查。

确定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标准及村庄建设用地构成,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潜力评价,同时向当地政府咨询当地农村居民点析出土地再利用途径和管理对策并做详细记载。

着力环保宏观战略实现现代化美丽城乡——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举措的调查

着力环保宏观战略实现现代化美丽城乡——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举措的调查

臭 氧 层 空 洞 、 生 态 系 统 退 化 , 生 物 多 样 性 锐 饮用塘水 的村庄 ,患肝病 、 胃病 的人 多,人们
减 ,一部分土地 荒废 ,水 资源 不足 ,更 需注意 叫 “ 水 害村 ”。在检查 中,还 现场查 了1 6 家 医 的 问题 是 水 体 有物 理 的 、化 学 的 、生 物 的污 疗 机 构 和 工 业 企 业 ,对 环 境 的影 响 问题 ,这 1 6 染 ,城 镇 、农村 生活环境 的污 染也存在着较 严 家仅 堆积废 物就 达 l 3 2 吨 ,有 医疗废 物 ,含铅 重 的 问题 。农业 、林业 、畜禽业 、水产业 、工 废物 、废矿物 、废 油漆渣 。影 响 了生活环境 ,
米 ,大大低 于全省全 国水平 ,但加上三 条河入 作坊 ,在生产过程 中,不仅产 生大量有毒有 害
境 水 量 ,年 均 水 量 3 0 . 3 9 亿立 方米 ,人均 3 l O 0 气 体 ,而 且 清 洗 的废 水 己 污 染 了表 水 环 境 和 立 方 米 ,亩 均 3 9 6 6 立 方 米 , 又 高 于 全 省 全 国水 地 下水体 。农村环境污染更重 。全 区农村5 1 万 平 。其 问题 在 于 水 资 源 的开 发 、利 用 和 防 治 污 人 口 ,年 产 生 活 垃 圾 6 . 5 万 多吨 ,许多村 庄 、
大 调 查 ,然 后 在 人 民群 众 中 ,开 展 广 泛 的 思 想 河流 ,8 个监测 面段 ,水质达 到二类 的有5 个,
教 育活动 。区环保局 去年组成 1 0 个 调研专班 ,
占6 2 . 5 % ,水质 为三 类 的有 3 个 , 占3 7 . 5 % 。山
分别深入 山区、湖 区,到各乡村 、街 道 、工业 区道 观河水库 、少潭 河水库水质较好 ,符合功 园 区、企 业 , 围绕 生态 环境进 行 了3 个月 的调 能区类 别 。5 8 0 多个 村大 多数塘 堰污 染严重 , 查 ,对水土 、空气检测 ,发现 当今气候 变暖 , 主要 因子是氮 、磷和有机物 伤害人体 ,尤其 是

MK_054.基于实践需求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考——对武汉市两则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解析

MK_054.基于实践需求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考——对武汉市两则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解析

基于实践需求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考——对武汉市两则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解析方勇,吴聪,彭艳丽,陈瑶恬摘要:通过对武汉市两则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解析,总结了其成功经验是农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引进民间资本推动项目实施、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划指导效应不足、村庄体系规划缺位、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不够等。

基于案例的对比分析,从完善村庄体系规划、增强规划适用性、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等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村庄规划编制的建议。

关键词:村庄集并村庄规划新农村建设武汉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和乡土文化、乡村风貌的空间载体,村庄规划是指导村庄建设和规范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

2008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将村庄规划纳入法定规划体系,村庄规划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村庄规划逐渐受到重视,国家层面积极推动探索村庄规划编制的新方法、新理念,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村庄集中布局、发展现代农业的鼓励政策,地方上也纷纷开展了市、县、镇、村等不同层级村庄规划的编制,从宏观统筹和微观落实,指导新农村建设。

1 武汉市两则实践案例的基本情况2009以来,武汉市各新城区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了多个农村新社区。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江夏区法泗镇怡山湾社区、黄陂区祁家湾街李桥社区。

1.1基于都市现代农业打造的怡山湾社区图1 李桥社区和怡山湾社区区位图243224怡山湾社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紧邻法泗镇区,距武汉城区约80公里。

由大路村、法泗村、珠琳村等3个村的15个村庄,共计324户、1205人集并后建设的农村新社区。

1.实施路径。

2008年,当地走出的企业家回乡创业,成立了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大路村流转2523亩土地,创建怡山湾生态农庄。

针对当地农民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空心村、闲置田的现状,公司将土地进行流转,充分发挥紧邻京珠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和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城镇提供绿色、新鲜的农产品,与农贸市场、超市等签订了直销协议,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和人口集聚。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调查与思考——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调查与思考——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I v s i a i n n Re lc i n n n e t t a d g o f t o De eo me t f e o v lp n o Mo e n d r Ur a Agr ut r — — T k n Xiz o Ditit f u a b n l e i u c a ig nh u s r o W h n c Ci s a a pe t a n Ex m l y

f ly iie g iulu a p lce o he ul ut z a rc t r l oii s f t pat l ry.
K y wor s U b n g iu t r ; C re t sta in;P o lm ; C u tr a u e e d r a a r l e c u u r n i t u o r be o n e me s r
加 大农村水利设施 建设 力度 ; 以改革创 新为动力 , 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 ; 以加强社会服务为载体 ,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体 系建设 ; 以政策 支持为后盾 , 用好 党的各项惠农政策。
关 键 词 : 市农 业 ;现 状 ;问题 ;对策 都 中 图 分 类 号 :3 3 F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4 2 1 )4 0 5— 2 1 0 — 0 X( 02 0 — 0 8 0

要: 对武汉市新洲 区发展都 市农业 的现状和 存在 的主要 问题进行 了概述 , 并对今后 发展 都 市农 业提 出了 6点建议 , 分
别为 : 以规 模 化 重组 为 依 托 , 进 农 业 结构 优 化 升 级 ; 推 以产 业化 运 作 为抓 手 , 升 农 业 产 业化 水 平 ; 提 以夯 实基 础 建设 为 支撑 ,

长江中游江湖生物通道恢复的关键生物学问题与框架构建——以武汉市涨渡湖群为例

长江中游江湖生物通道恢复的关键生物学问题与框架构建——以武汉市涨渡湖群为例

收稿日期:2021-10-20修回日期:2023-08-3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C3200304,2019YFC040890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青年项目(2020CFB322)。

作者简介:陶江平,1981年生,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行为生态学及过鱼设施方面研究。

E-mail:**************通信作者:邱凉,1975年生,男,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生态修复研究与管理。

E-mail:****************长江中游江湖生物通道恢复的关键生物学问题与框架构建——以武汉市涨渡湖群为例陶江平1,刘宏高1,易燃1,侯轶群1,蔡露1,邱凉2(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2.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局,湖北武汉430010)摘要:围绕生物通道恢复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方案设计与分析,搭建生物通道恢复技术框架,为推动长江中下游江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以涨渡湖群为研究试点,系统总结了该水域江湖洄游鱼类在“长江-湖泊”的迁徙、洄游规律,掌握鱼类入湖和出湖习性。

围绕幼鱼入湖、成鱼入湖与出湖等不同生活史阶段的需求,结合河湖水位变化特征与影响、现有工程及调度措施的局限性,提出了“季节性灌江纳苗”“生态水网+过鱼设施”及调度运行等方案,从保障江湖洄游性鱼类生活史完成的角度搭建生物通道恢复框架,为解决江湖复合生态系统阻隔问题、恢复洄游鱼类及生物多样性、修复河湖水生生境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水系连通;生物通道;鱼类洄游;生态水网;过鱼设施中图分类号:Q17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075(2023)05-0001-08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浅水湖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据统计,长江中下游湖泊占全国淡水湖泊总面积的60%以上,1km 2以上的湖泊有651个,10km 2以上的湖泊数量超100个(秦伯强,2002;陈昌仁,2011)。

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

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

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10〕10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涨渡湖、龙王咀农场,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一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已报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四月六日新洲区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为统筹协调土地储备开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等各类建设安排,搞好城乡规划与“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工作,更好地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拟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特制订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按照全市“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好重大建设项目、土地储备、投融资计划与城市规划等关系,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空间发展战略和建设重点,制订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以近期建设规划统筹当前城市建设,促进城市高效、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一)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着力解决近期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对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高效配置空间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发展能力。

(二)坚持远近结合,强化近期建设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使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充分对接、城市长远发展战略有序推进。

同时,以近期建设规划为平台,发挥城乡规划的先导、主导和统筹作用,综合协调好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智慧休闲产业提升研究———以岳家湖湿地公园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智慧休闲产业提升研究———以岳家湖湿地公园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智慧休闲产业提升研究———以岳家湖湿地公园为例作者:段蕾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9年第9期段蕾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美丽乡村建设”之后党对农村建设提出的重要概念。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反复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从不同层面对推动这一重要战略落实提出具体要求,凸显了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而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县域智慧休闲产业在此进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乡村振兴;智慧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一、当前开封市县域智慧休闲产业发展现状综述旅游业是开封市的支柱产业。

目前开封市区文化休闲旅游+近郊农业休闲旅游”的休闲旅游产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开封市拥有210余处名胜古迹景点,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景点(区)28处,市设旅游景点(区)22个,市区内集聚着4A级景区(点)7处。

中央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后,开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其放在全局和战略性位置,优先考虑,高位推动,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团队编制全市及各县区乡村振兴五年规划。

同时,在全市总体规划框架下,同步编制“1+6”示范带村庄发展规划、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等各专项规划及区域规划,指导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因地制宜,以余店村近郊游、西姜寨乡村游、朱仙镇古镇游为示范引领,突出文化旅游、田园风光主题。

二、岳家湖湿地公园智慧休闲产业发展概述自国家提出“精准扶贫”之后,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广大乡村有了一个必须面对的任务,就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岳家湖湿地公园智慧休闲产业发展也是如此。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岳家湖湿地公园位于长智镇西北方岳寨村北部,紧邻县产业集聚区,西距大广高速2500米,东距曹植墓3500米,公园总面积一千亩,其中水体面积400亩,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是开封市重要旅游景点。

岳寨村有人口1500人,耕地2600亩。

超大武汉涨渡湖万亩果蔬基地总体规划方案

超大武汉涨渡湖万亩果蔬基地总体规划方案

超大武汉涨渡湖万亩果蔬基地总体规划方案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编制国营涨渡湖农场2004年7月超大武汉涨渡湖万亩果蔬基地总体规划方案(讨论稿)1、编制综合说明1.1 本规划根据武汉市及新洲区与超大集团达成的意向,由超大集团和涨渡湖农场的专家和领导联合编制,提供论证修订。

1.2 本规划对涨渡湖农场的种植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在其2万多亩棉-麦(油),稻-稻的耕作制度中,调出一万亩建设特色蔬果基地。

1.3 本规划对万亩果蔬基地的开发进行总体布局,设置八个功能区,即特色瓜菜区8000亩,名优果树区1000亩,畜牧水产区400亩,科技试验区(含培训中心、组培中心、质控中心等)400亩,观光休闲区100亩,食品加工区30亩,生物有机肥生产区50亩,办公生活区20亩。

1.4 本规划对万亩基地分三期进行开发。

一期3300亩,2004年启动;二期3300亩,2005年启动;三期3400亩,2005~2006年启动。

1.5 本规划先对一期工程进行总体建设初步设计,待正式立项后,再进行测量和施工设计。

一期工程对原农场的三分场一、二、三队和四分场的一、二、五队连片3300亩左右进行规划。

其中:农田整治工程:将田块划分为六个作业区,每区550亩左右,每块田按长300m,宽150m 设计,面积67亩左右;路桥工程:设置主干路2条,3525m,支干路18条(纵向9条,横向9条),11050 m;桥梁2座。

灌排工程:利用举港河3条港道水源,布设6个泵站。

主干渠4条共 5210m,支干渠29条,共30620 m;电力工程:新增三相(380伏安)高压线路1条,共 2225m,二相(220伏安)低压线路9条,共11050m;变压器3台,其中100KWA2台,200KWA1台。

其他工程见下文。

1.6 一期工程预计总投入 3792万元,其中,路、桥、渠、泵、电、大棚等基础设施1214万元,由政府相关部门配套投入。

开发项目工程2479万元,由承建企业自筹。

搞好区域规划 促进经济开发——新洲县涨渡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和体会

搞好区域规划  促进经济开发——新洲县涨渡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和体会

搞好区域规划促进经济开发——新洲县涨渡湖区域经济发展
规划的实施和体会
靖建钢;方正;郭忠义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年(卷),期】1990(000)003
【摘要】以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成果作为规划的基本依据,搞好区域性资源规划,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区划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县于1984年完成县级农业资源调查和综合农业区划任务,随即着手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现就编制和实施“新洲县涨渡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情况作一介绍。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靖建钢;方正;郭忠义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武汉市新洲县农业区划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湖泊分蓄洪区洪水风险图编制探讨——以湖北武湖、涨渡湖为例 [J], 刘心愿;朱勇辉;姚仕明;田珂
2.搞好水土保持促进小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开发接轨 [J], 毕小刚;杨进怀
3.参与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新洲县农业银行扶持县道观河罐头厂搞好改革改变企业面貌 [J], 罗自安;蔡斌生
4.搞活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开发——浅谈区域经济开发的流通对策 [J], 陈来生
5.沉湖、涨渡湖被列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首批重要成员 [J], 程本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长江村为例

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长江村为例

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武汉市江夏
区长江村为例
宋迎颖
【期刊名称】《智慧农业导刊》
【年(卷),期】2024(4)8
【摘要】“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对于新形势下村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农业、旅游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该文以江夏区金口街道长江村为例,以农文旅的指导思想为核心,依托长江村产业、生态、文化资源,以打造蔬菜小镇为目标,从产业升级、设施完善、风貌提升3个方面提出农文旅融合发展实施策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样本。

【总页数】4页(P159-162)
【作者】宋迎颖
【作者单位】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河源市东源县新港镇双田畲族村为例
2.乡村振兴背景下依托供销社系统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
南浔区为例3.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桑蚕小镇为例4.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以嘉兴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例5.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凤二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振兴背景下武汉市新洲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探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武汉市新洲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探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武汉市新洲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探究发布时间:2021-06-16T10:57:25.377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5月作者:程友珍喻红银[导读] 本文对照武汉市新洲区《新洲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目标任务以及新洲区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结合近年来新洲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于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气象服务新洲区乡村振兴保障工作的措施和发展思路。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气象局程友珍? 喻红银 430400摘要:本文对照武汉市新洲区《新洲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目标任务以及新洲区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结合近年来新洲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于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气象服务新洲区乡村振兴保障工作的措施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探究引言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监测、预测、预报和服务水平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单一的趋利避害式气象服务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需求了,尤其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真正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十分关键。

1新洲区的概况1.1武汉市新洲区的地理和气候特性新洲区是武汉的一个远城区,在武汉市的东北部,是武汉市东部的水陆门户。

全区1500平方公里,管·辖12个街道1所乡镇+经济开发区和风景旅游区各1个。

属于三个级次小城镇发展格局。

新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

春季雨量多,天气多变,会有寒潮、冰雹、大风气象天气发生;夏季雨水多气温偏高,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凉晴多雨少,偶尔会有秋涝;冬季干冷,日照时间短,有时会有寒潮大风、雨雪冰冻等强对流天气。

武汉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新洲区的洪涝、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易发,特别是入梅季节,极易发生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和超警洪水灾害。

1.2新洲区乡村振兴战略新洲生态环境优良,是武汉传统的农业大区、乡村振兴的主阵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实施性规划编制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农场为例王梅胡民锋 Zeya Quid Richard Garber 杨昔乔亮亮周丽摘要:本文从生态、乡村地区和实施性规划三个层面深度剖析,以武汉市远郊农村涨渡湖农场为例,从乡村特点、乡村与城镇地区差异等角度切入探索乡村实施性规划编制内容、体系和特点。

本文认为乡村实施性规划内容应实现从过去只关注建设用地的个体式点规划向乡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全覆盖进行转型;规划体系应涵盖控规和修规两个层次,其中控规应实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统一深度一张图规划,修规包括农村居住区设计和农用地开发整理设计。

本文同时在乡村规划编制特点上探索创新,提出通过城乡统筹政策、利用乡村生态特质和三规合一的编制手段等,以符合乡村特点的产业规划加快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农民居住社区设计指导建设,以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农用地开发整理政策推动乡村规划实施等方式促进乡域经济发展。

本文对现行乡村规划编制侧重于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思路有一定的突破,同时从内生资源出发关注乡村产业发展,为村庄发展找到更多的活力与动力,探索出了一套能应用并推广的生态新村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乡村地区生态城乡统筹实施性规划城镇和乡村作为两种社会形态的差异长期存在,缩小城乡差距、化解城乡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要战略任务。

对于规划而言,现行规划体系也具有明显的二元化特征,长期以来规划主要以城镇为研究对象,城镇规划和管理相对成熟,而乡村研究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现有研究仅限于对乡村规划一般性技术和理论的探讨,尚未涉及乡村规划的深层问题,对乡村地区的规划和管理基本处于自发发展状态。

因此,本文拟以武汉新洲区涨渡湖农场为试点,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道路,从生态、乡村地区和实施性规划层面,研究乡村地区实施性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和特点等,以乡村视角推动城镇化和城乡规划转型。

1 乡村的特点乡村地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区域,空间形态相对简单。

该区域是中国传统文化根,具有特色地域景观和文化特质,从经济发展条件上来看,地区不同,条件差异巨大。

1.1 乡村地区共性特点1.1.1 村庄分布零散乡村地区以广大农村地区为主,含部分镇区建设用地。

乡村建设用地总体分布零散,存在大量散点农村居民点,以武汉市为例,乡村范围内农村地区村湾数17543个,每个农村居民点面积3公顷左右。

见图1。

1.1.2 拥有大尺度生态要素乡村地区产业单一,建设量小,受建设驱动力小,相对城镇而言,生态环境原生性保持良好,拥有大尺度的生态要素,以武汉市为例,范围内海拔100米以上的山体95%位于乡村地区,规模以上的湖泊70%位于乡村地区。

见图2。

1.1.3 邻里关系特殊乡村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血缘和地缘关系。

乡村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在区域间接触较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呈现出一种“熟人社会”的态势,有较大的封闭性、稳定性和传统的承继性。

图1 武汉市农村居民点分布图2 武汉市山体分高层和水体分布1.2 乡村与城镇地区差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地区一直处在一种被动、弱势的地位,始终扮演着支持者和依附者的角色,城镇地区正是通过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瓦解,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因此,乡村地区与城镇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配备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在土地承担的功能、空间形态和结构组织机制上也存在不同。

1.2.1 扩张方式不同乡村地区是人口不断流出区域,面临的是萎缩问题;城镇地区则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活动最剧烈的区域,面临的是扩张问题。

1.2.2 与自然环境联系紧密度不同乡村地区规模小,分布散、密度低、对自然环境高度依赖,人与土地自然性联系紧密。

村庄是乡村地区生活组织基本单元。

城镇地区建设密集,规模大,人与土地经济性联系紧密。

1.2.3 社会脉络差异乡村地区社会结构稳定,流动性低,具有同质性和强烈的社会归属感,社会关系以亲缘、地缘关系为主,业缘关系为辅。

城镇人口流动性高,以亲缘、业缘关系为主。

见图3和图4。

疏疏图3 乡村地区人脉关系网络图4 城镇地区人脉关系网络乡村地区是人与自然关联密切区域,也面临着人口萎缩和空间迁移等问题。

不同乡村具有个性的发展特征,情况相似的乡村社区无法套用同一种规划模式。

同时,以家庭和地缘关系维系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以自然为依托形成的空间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决定了城乡之间的差异性,不能以城市发展思路照搬照抄来指导乡村规划建设,应基于乡村发展条件来选择合适发展路径。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更好的利用乡村地区共性的生产要素(如生态等)进行内生化发展,真正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保持原有的乡村社会关系和邻里特色,成为乡村规划编制的重点。

2 乡村实施性规划编制特点2.1 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探索需要重新审视乡村发展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传统规划无法对城乡建设的用地关系、建设和非建设用地之间的控制协调进行有效的引导,难以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因此,乡村规划转型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应注重并探索城乡统筹发展。

2.1.1 规划范围上实现城乡统筹长期以来,规划侧重于镇区建设用地规划编制,而镇区范围外的广大农业地区成为了规划的真空地带。

对乡村地区而言,因为该区域是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为辅,规划对象和重点已不仅仅是建设用地规划,而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类用地规划。

因此,乡村规划应实现内容上的延伸,通过个体式的点规划走向乡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全覆盖规划。

2.1.1 规划实施手段上实现城乡统筹农村地区空间分散的现状决定了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不是如城市公共设施配套以统一的标准能够解决的。

规划手段上可以通过现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居民点进行适当的空间集聚,进而提高公共服务覆盖面和质量,推动城乡统筹。

2.2 三规合一传统规划侧重于乡村建设规划,过度关注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等空间布局,而忽视乡村产业发展,对乡村规划实施引导并不强。

乡村规划转型应在实施规划层面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三规合一,以产业规划加快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农民居住社区设计指导建设,以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农用地开发整理政策推动乡村规划实施。

从规划布局上来看,以区域现状和发展需求确定功能分区,根据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农民居住社区和产业用地规模边界,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细化各类用地布局。

同时对规模边界外的农林用地进行功能细分,构建乡村建设和非建区域一体化规划;从规划设计上来看,分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两个层次,分别开展农民居住社区设计和农用地开发整理设计。

并且将土地整治的“田、水、路、林”与交通市政体系和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增减挂钩农村建新区与村庄平面设计相结合、基本农田保护与生态景观保护相结合;从实施管理上来看,以工程化和项目化为抓手,进行具体的项目策划、资金测算和近期建设安排,将发展改革、国土、规划等多部门联合捆绑,共同推进,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2.3 生态特色传统乡村规划前篇一律,有的甚至照搬照抄城市发展模式和空间规划,缺乏当地特色,乡村规划转型应充分利用地区间不同特色和生态要素,走和城镇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农居、生态景观等“四位一体”的生态乡村,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 乡村实施性规划体系及主要内容图5 乡村实施性规划体系在导控性规划(乡村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乡村域用地规划用于指导农民居住社区建设和农用地开发整理,形成真正服务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乡村实施性规划一张图。

乡村实施性规划体系主要涵盖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见图5。

3.1 控制性详细规划紧紧围绕农民生产(农民农业用地、生态产业用地)和生活(农村居住社区),编制覆盖全域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规合一乡村域用地规划,深化乡镇总体规划,指导详细设计。

3.2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农民居住社区设计和农用地整理设计。

其中农民居住社区设计主要是侧重人的规划。

通过调查农民搬迁意愿和户数、人口等双登资料,从便利于农民生活和生产的角度,同时保持农民与自然环境高度联系,设计农民社区规划平面图,指导施工图设计。

农用地整理设计主要侧重于地的规划。

综合对土地平整和田水路林的整理,形成田间路和生产路两级农村生产道路、干支斗农四级灌排体系等,分别纳入交通和市政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试点乡村实施性规划编制实践4.1 试点乡村概况及特点涨渡湖农场位于武汉市东部新洲区,与黄冈市团风县交界,与武汉市中心城区距离约55km,始建于1953年,属于国有制农场,面积33km2,下辖四个分场和一个社区(沐家径社区)。

涨渡湖农场主要以蔬菜、粮棉油种植为主,有部分水产养殖和初级农产品加工和包装产业,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00万元,其中一产6400万元,二产2800万元,三产10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0368元,仅次于阳逻街。

见图6和图7。

图6 试点乡村位置和影像图图7 试点乡村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涨渡湖农场居民点分散,农场范围内零散分布村湾个数26个,平均每1.3 km2分布一个村庄,平均每个村庄面积5公顷;农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域约占总面积比例接近30%;农场范围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武汉蔬菜生产基地;农场属于国有农场,农工比例高达50%,各村湾间保持较好的邻里关系;近十年镇区建设用地总量保持50公顷左右。

用地无增长,镇区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见图8;土地流转量大面广,范围内已进驻五家规模农业合作企业,主要开展大面积蔬菜种植,流转土地约500公顷(7510亩),占可流转土地比例约30%。

图8 镇区建设用地的变迁(1996、2002、2005、2009、2012年)综上,该区域是具有一定的生态资源,以农业种植为主,同时经济不活跃发展面临衰败的典型乡村地区。

4.2 上位规划要求及发展定位涨渡湖农场紧邻涨渡湖湿地保护区,为《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立的29个一般镇之一,属于需要培育的一批旅游休闲服务型特色小城镇,为农村居民点发展规划分区中确定的调整完善区;在《新洲区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年)》中涨渡湖为一般镇,职能为旅游型,以水产养殖、旅游服务业为主。

将涨渡湖打造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形成各具特色的次级旅游配套服务中心,就近服务重点旅游区;在《涨渡湖街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涨渡湖农场定位为都市田园化的旅游乡镇,确立了一镇一村两个居住社区,分别位于镇区沐家径和四道沟。

因此,涨渡湖发展定位应以农业种植、旅游休闲等生态产业为主,打造生态宜居、生态景观、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生态涨渡湖,成为中部地区宜居、宜业的远郊生态示范乡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