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 基于反校园文化的视角
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塑造积极价值观
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塑造积极价值观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内在的精神氛围和共同价值观念的集合体。
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对于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使命,因此,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塑造和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营造积极、向上、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这可以通过在校园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实现,比如举办演讲比赛、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其次,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比如,在校园里可以设置“德育周”或者“核心价值观教育周”,组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每个班级都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使学生们能够共同进步,相互学习,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另外,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创新课程、组织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此外,在校园里还可以设置创客空间、实践基地等,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最后,学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心理状态。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自信心。
这可以通过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来实现。
学校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公正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如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
如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是所有学校必须要关注的事情。
它们不仅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更体现了学校的品质和形象。
在今天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如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
一、建设校园文化,创造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制定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是学校办学理念、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集中表现。
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强化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识,灌输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让学校赋予更高的价值。
学校应该注重文化的建设,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学校特色。
二、改造校园环境,营造校园美好氛围校园环境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载体;是学校中所有成员学习、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也是形象展示和诠释学校文化的重要部分。
如何改造校园环境、营造校园美好的氛围,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在不断地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想办法,使校园环境不断地得以美化,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档次和形象。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长期的思考、实践、总结与反思。
而这样一个过程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
学校需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宗旨、文化特点、建设成果。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学校的宗旨,接纳并实践学校的文化,感受学校实力。
四、完善校园管理制度,营造和谐校园校园环境的美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条件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人的关注和管理。
学校需要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能力培养,规范教学秩序、提升师生和谐,并且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
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弘扬文明校园精神,确保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它关系到学校形象、师生自尊心、学习和教育质量、全面发展等方面。
因此,学校需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不断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美化,以此推动学校的发展。
学校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呢?一、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目标首先,学校要深入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校园环境的布置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更包括学校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师生的精神风貌等方面。
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特质。
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至关重要。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
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现代文明的成果,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校园的建筑、设施、景观等。
学校要合理规划校园布局,使校园建筑既美观大方又实用舒适。
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
同时,要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绿化。
种植花草树木,营造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观;设置文化长廊、宣传栏、雕塑等,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优秀师生的事迹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作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此外,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也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正常运转的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规范和引导,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爱师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综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综述前言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校园文化建设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路、措施和成效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谈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建设的可行性。
文化建设的现状当前,许多高校正致力于文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在文化建设方面,现阶段高校主要实行以下四种模式:1. 特色文化模式许多高校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和学科优势,构建以学科、人文、地域、校园等为特色的文化。
例如,北京大学的“五四精神”、清华大学的“自主、自立、自强”等。
2. 开放式文化模式许多高校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放校内资源,吸引外界文化和思想的融合,如海南大学“美妙校园、美好生活”文化活动等。
3. 文艺演出模式文艺演出是高校中经典的文化展现方式,许多高校在此基础上形成“走出校门、走进大众”的特色,例如四川大学的文艺节就吸引了众多观众。
4. 博物馆展览模式许多高校将校园内的历史、文化、成就等展现在博物馆内,让广大师生和校外人士能够更直观地认识校园文化,例如同济大学的博物馆。
文化建设的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根据不同的高校特点和文化现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建设思路。
一般而言,文化建设思路包含以下几个方向:1. 创造文化氛围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宣传和推广,创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严谨求实、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2. 增强校园文化意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文化类活动,如文艺演出、讲座、展览、比赛等,培养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3. 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思想,如劳动精神、孝道、仁爱等,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引进外部文化因素发扬思想启蒙的力量,引进来自不同文化区域和学科领域的学者和思想,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的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制订和落实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社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意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明的象征,是大学的软实力,蕴含了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
其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综合文化建设,它不仅包括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还包括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最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的内在要求,是大学使命的体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面向未来的坚实基石。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在于,它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路径。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是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校园文化,才能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是大学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只有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才能实现大学教育的内在转型。
最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是大学开拓创新的动力源泉,只有树立大学创新文化的理念,才能激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学生素质的培养、师生关系的构建、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等方面。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打造出融洽和谐的校园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提升大学的社会声誉。
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和共同进步。
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只有弘扬大学的精神文明和优良传统,才能传承和弘扬大学的优秀文化基因。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整个校园的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是每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建议。
一、引言: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和谐校园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然而,许多学校存在着校园欺凌、学习压力大等问题,这些不良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责任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和谐的校园。
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教师应注重学生成长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一环,过大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学生产生抑郁情绪和自卑感,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如合理安排作业、考试和补课时间,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四、加强师生沟通,促进互相尊重和理解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关键。
学校应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生也应学会尊重并理解教师的教育方式和规则,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创造和谐的校园。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校园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艺术节、科技展、运动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首要保障。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
它代表一种风气,体现一种和谐,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
一所学校,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特别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下面,笔者结合管理工作的点滴体会,就校园文化建设作一粗浅的论述。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精神文化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实质和水准。
首先,学校要有比较高的思想品位,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支撑。
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现代的眼光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决策。
同时,要竭力把全体教职员工凝聚在一起。
其次要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一所学校如果校风不正、学风不浓、教风不严,很难说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也不会认可。
我们学校依托当地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辈出的名人磨砺出了“精勤惕励、艰苦卓绝”的泾中校魂;确立了“崇德启智”的办学理念。
即:崇德养德潜心教人成人,启智润智静心育才成才;提出了“为师生服务”的管理宗旨;形成了“尊师爱生、求实好学、团结进取、锐意开拓”的泾中校风;打拼出了“齐心协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善打硬仗”的泾中精神。
它让我校的教师要以德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
它激发了我校学生的自尊心,塑造了他们的自信心,唤起了他们的进取心,形成了他们前进的内在动力。
它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航标。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清新怡人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对师生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它包括校园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的环境、自然的景物特色、现代化的设施等。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参考文献摘要: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正受到教育界的正视和重视,先进的校园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其对于学校师生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正确确立,以及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大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
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新时期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有着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一、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体人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而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校园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师生员工的归属感,以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大环境产生作用。
校园文化的本质意义和最高价值在于促进人格的发展。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对生活于其中的校园人起着指导、陶冶与规范作用。
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管理性。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
因而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校园文化按其质态,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并按相互间的支配与被支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心圆结构。
1、校园物质文化现状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有许多功能,但最根本的是它的隐性育人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载体。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渗透着一定的审美文化意蕴,能够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能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对校园文化的物化形式是比较重视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各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的美化、规范化和教育化方面工作能够重点发展,特别是在教学设备的先进化、建筑设施的完善上取得较高的满意度,但在校园景观建设、数字化建设以及教学设备的开放、学生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方面,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需进一步加强。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建议书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建议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学校的核心,校园文化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这篇建议书中,将提出一些关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学校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和方向。
一、加强学校文化的宣传与传播学校校园文化的宣传与传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校园内,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来宣传学校的价值观、精神文化和标志性活动。
首先,可以在学校网站和校园公告栏上设置专门的版面,定期发布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报道、文章和活动通知,以便广大师生了解和参与。
此外,可以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加强对学校文化内涵的传递,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
二、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与个性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色,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体现学校的特色与个性。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富有特色的团体活动,如文艺晚会、篮球比赛、书法比赛等,展示学校的独特文化风采,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特色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
三、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更要注重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的引导。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健身操比赛等,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请专业心理老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调节情绪,建立积极心态。
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相识、交流和合作。
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参加一些共同的活动,如认识新生会、师生篮球赛等,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更加深入的联系和了解。
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开辟一些专门的交流平台,如教师学生活动中心、在线讨论平台等,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造更多的机会。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以平等、尊重和关怀的态度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学生则应尊重教师的权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倡导文明礼仪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倡导文明礼仪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组织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素养,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应自觉遵守校园里的公共秩序,保持环境整洁,文明用餐,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
三、打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学习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教学资源要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
学校还应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共同进步,互相促进。
四、推行和谐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要营造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班主任要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和共同进步等价值观念。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等,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校园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压力。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辅导活动、成立心理咨询室,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七、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有责任将校园文化传统弘扬下去。
学校可以开展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八、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尤为重要。
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建议。
反学校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试论反学校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摘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
反学校文化应引起我们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不同层面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关键词:反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整合型学校文化;启示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81-02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是与学校主导价值规范相悖的[1]。
对有些学生而言,学校并不是一个“乐园”,学校越想促使他们顺应主流文化方向发展,能有良好的表现和反应,却越会激起这些学生的不满与反抗[2]。
反学校文化产生的原因很多,如社会流行文化对学校的影响、家庭教育功能的缺位等,其中学校教育本身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学生重要的社会化历程,校园文化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资源,丰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健康社会化的重要保障。
与主流学校文化相对立的反学校文化,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一、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足1.折射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强的群体,其成员的“归属感”强,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3]。
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都是在学校文化氛围中培育起来的。
凝聚力能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也是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学校就是要用文化来凝聚人、塑造人。
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体现为个体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两方面。
然而,在反学校文化氛围里,群体的向心力被削弱了,很多学生体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对学校教育的自我认同都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向心力和吸引力我足。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校园文化建立管理制度为了使我校校园文化建立能真正到达育人的目的,给师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根据我校校园文化建立的实际及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立。
校园物质文化建立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活动场所和所有教学设施设备。
它们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
物质文化建立要提高文化品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要标准标准,表达独特的文化风格,重视人文景观建立,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
1、教学楼、宿舍楼要符合教学要求,相关位置要书写校训、校风、校纪等内容。
各组处室宣传栏要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教学楼走廊悬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名人名言或画像或中国传统的优秀字画学生校言等,教室内前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和班训,黑板两侧挂学校晨训、课程表、时间表班规班纪等,后黑板适时更换,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2、学校教学楼要悬挂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标语,楼走廊墙壁悬挂科学家画像,实验室内张贴实验操作标准。
3、餐厅墙壁要悬挂宣传科学饮食,讲究钦食卫生的标语,提示学生养成文明就餐、节省的好习惯。
4、搞好教室、宿舍文化建立。
〔宿舍文化由学生自己设计适合自身特色、个性的载体为主,要有宿舍名和文明宿舍公约,班级要有班标或班训、班风、学风等〕.5、操场周围要设计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宣传和标语口号。
二、努力培育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
精神文化不仅要弘扬学校传统文化,而且要表达出时代精神。
1、师生风貌。
教职工要认真贯彻和执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那么,为人师表。
认真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本钱职工作,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效劳育人。
学生要认真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做到认真执行?小学生守那么?、?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习惯,杜绝不文明行为,做文明学生。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了构建和谐的校园,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思政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弘扬校园文化:通过宣传校歌、校训、校风等,树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
3. 建设校园环境:注重校园建设和管理,提高校园环境的舒适性和美观度,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4. 加强品德教育:通过组织校际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5.加强社会服务:学校应发挥社会服务的作用,在本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科技、体育等活动,推广优秀的校园文化。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些问题进行一一阐述,并提出浅显的看法。
一、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有先进的文化理念,但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已经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投入不少人力、物力等,并且能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围绕着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提出许多比较先进的办学理念,如“敦德励学、知行相长”,“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等,尤其是在校风、校训、班风等方面大做文章。
然而,这些文化理念的提出,是否能够真正地被教师、学生内化为自身行为呢?事实上,由于理念在内容上的类似,在文字上的晦涩,导致种种文化理念并未形成师生的自觉行为,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尚缺乏可操作性。
2.有丰富的文化活动,但缺乏实效性。
通过对实验学校研究可以发现,广大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师生读书、演讲等形式的学习活动;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等形式的文体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色彩。
但是,上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整合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3.有健全的制度文化,但缺乏群众性。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内在保障。
从学校组织领导机构到班级管理,从教研活动开展到学生考评等,处处体现校园的制度文化。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
但在实际过程中,师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制度的执行力度还不够,缺乏群众基础。
订立的制度往往是应付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的,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如何在现有制度文化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对师生的人文关怀与自我意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由于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更需要外部激励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更是这样。
拒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总结
拒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总结拒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总结引言概述:校园暴力问题向来以来都是我们社会中的一大难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倡导和谐校园文化,我们学校近期开展了“拒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活动。
本文将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以期为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1.1 学生之间的身体冲突校园暴力主要表现为学生之间的身体冲突,包括打架、欺凌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伤害,还严重影响了校园秩序和学习氛围。
1.2 心理暴力的存在除了身体冲突,心理暴力也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之间的言语攻击、排斥、传播谣言等行为,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为了极大的伤害。
1.3 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也给校园暴力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行为,使得校园暴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二、活动策划与组织2.1 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策划之初,我们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建立和谐校园文化。
2.2 活动形式的设计为了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我们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主题演讲、校园文化展示、心理辅导等。
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参预度,又能传递正确的校园文化理念。
2.3 资源整合与合作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学校、社会组织以及专业机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合作,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匡助,提高了活动的效果。
三、活动实施与成果3.1 宣传教育活动我们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全校师生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开展了主题演讲、心理辅导等活动,提高了学生对校园暴力问题的认识。
3.2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我们组织了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展示了学生的优秀作品和校园文化成果。
通过这些展示,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对校园暴力的抵制力。
浅谈反学校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对策略
[ 2 0 1 0 �1 2 �2 0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李寒丹( 1 965 - ) , 女, 吉林长春人, 吉林 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保卫处�
� 9 7�
偏差 �而特征明显的显性反学校文化群体通过引导 " 和规范可能逐渐 退化" 为隐性反学校文化群体, 甚 至服从于学校主流文化 �之所以提出隐性反学校文 化和显性反学校文化并突出其概念的模糊性, 其意 图在于澄清这样一个事实: 反学校文化群体有着一 定的复杂性, 并不是只有那些表现出偏差行为的学 生才是学校关注的对象� 对此, 教育者应该保持清 � 醒的头脑和警惕性 � �反学校文化的多种成因 二� 原因分析� 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原因可以外延至其广阔的社 会背景, 同时也要考虑到它与学校教育各相关要素 之间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分析如下: ( 一 ) 社会变迁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说学校是社会的晴雨表, 这 个比喻并不过分, 社会的"阴晴圆缺 " 都会在学校中 有所反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民主进程的加快, 社会价值观逐渐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反映在学校中 就是传统学校教育的单向灌输不再为学生所接受, 部分学生利用其从社会习得的观念与学校主流价值 相抗衡� 如香港电影中的"黑社会 " 文化对青少年 的不良影响就是其中一例� ( 二 ) 家庭背景 国外研究者对反学校文化学生调研之后, 发现 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具 有一些比较明显的 共同特 征: 1 .家庭不和谐 , 缺乏父母的爱; 2 . 父母亲的管教 十分放纵或极为专制无理; 3. 父母亲对学校的态度 较为消极或负面� ( 三 ) 学校弊病 "哪里有压迫 , " 哪 里就有反抗� 学生 在学校之 中生活和学习 , 学校中的任何弊病和不合理都会导 � 致不满和反抗 而随着这种不满和反抗的积累和加 剧, 学生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否定则成为必然� 就我 国学校教育的现实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会导致 反学校文化的产生 : 1 .教师和行政人员不合理的管 教方式; 2 .师生关 系恶化; 3. 教学方法未能 因材施 教; 4. 应 试教 育 的教 学 内容 繁 复, 不能 引 起学 生 兴趣 � ( 四 ) 同辈群体 "近朱者赤 , " 近墨 者黑� 同辈对于青 少年的影 响有好有坏� 但对于这些反抗学校的学生而言, 更 �"偏差行为 " 多的时候是同辈的不良影响 学生的 煽动 � 教唆以及青少年自身攀比 � 好奇的心理特点, 使得这些学生没有独立 的思考而是单纯的 效仿或 � 9 8�
建设校园文化 打造和谐校园
建设校园文化打造和谐校园引言概述: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体系。
建设校园文化是为了营造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建设校园文化,打造和谐校园。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1.1 增设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校可以建设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1.2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术讲座、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
1.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可以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考试技巧培训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二、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2.1 加强体育锻炼: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如运动会、健身操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2 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会、话剧演出、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培养审美情趣。
2.3 弘扬社会公德:学校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3.1 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座谈会、心理辅导活动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3.2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学校可以设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
3.3 建立互动平台:学校可以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学生社交平台等,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互动交流途径,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
四、弘扬校园文化特色4.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可以组织传统文化节、书法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传承中华文化。
4.2 引入现代艺术元素:学校可以邀请艺术家举办展览、演出等,引入现代艺术元素,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4.3 建设校园品牌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校园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打造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校园品牌活动,提升校园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校园文化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1. 建设文明礼仪学校应组织各项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校园文化周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文明待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扰。
同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三、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1. 建设师生关系平等的教育环境学校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动、相互尊重的关系。
2. 定期组织师生交流活动学校可开展一些富有创意的师生交流活动,如趣味竞赛、团队建设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1. 创设丰富的艺术体验学校创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体验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艺术表现舞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兴趣。
2. 开展体育竞赛与运动会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项体育比赛和运动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构建友善关爱的校园环境1. 强化爱心与公益教育学校开设公益志愿者服务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学生实践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理念。
2. 加强同学友谊建设鼓励学生组织各类兴趣社团、俱乐部,提供一个志同道合、互帮互助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友谊意识。
六、培养和践行 core values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目标。
2.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实践,敢于创造。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范文(4篇)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包括校内和校外活动。
第三条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流环境。
第四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推动全体师生员工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第五条学校将制定具体措施,引导和规范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为,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校园文化。
第二章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第六条学校设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进行监督和评估工作。
第七条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任命产生,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各项工作。
第八条学校将设立校园文化委员会,由教师、学生、家长和校外专家组成,负责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第九条学校将设立学生文化委员会,由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提供相关意见。
第十条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应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开展合作与交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
第三章校园文化活动第十一条学校将组织各类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科技创新等,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
第十二条学校将组织文化节、艺术展、科技展等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艺和成果,营造浓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
第十三条学校将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第十四条学校将开设校园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第四章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第十五条学校将建立校园文化建设档案,记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和成果。
第十六条学校将建立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对参与者进行鼓励和奖励。
第十七条学校将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对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学校将加强对校外文化活动的管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权益。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校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学校重要的工作之一、建设和谐文明校园,不仅是校园的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只有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素质和形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引领校园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该以明确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着“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努力提升学校整体育人水平,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尊重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
只有在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和理解的关系,促进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三、营造和谐美好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注重打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文明的学习生活场所。
在校园建设中,要注重绿化环保,注重卫生整洁,营造一个优美宜人的学习氛围,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校园文化氛围的关键。
学校应该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活动内容,积极组织各类文化展示、演出、比赛等活动,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通过精心策划的文化活动,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来支持和保障。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流程,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 基于反校园文化的视角发表时间:2010-06-07T09:04:41.810Z 来源:《学园》2009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英英张俊华[导读] 我国学术界对“校园文化”这个颇具争议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李英英张俊华中农业大学【摘要】在校园文化中,不仅存在着积极向上的,也存在着各种消极颓废的,这些消极的反校园文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如今要使得学校管理有水平,校园文化显特色,我们要透过反校园文化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透过本质寻求解决的方法,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反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09)11-0013-02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地位是无可厚非的。
它虽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但却是高校教育教学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突出环节,其肩负的社会责任是相当重大的。
一、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我国学术界对“校园文化”这个颇具争议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校园文化”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有 76种之多。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从广义上来讲,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对学生施加影响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文化因素,既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又包括了学风、校风、行为规范教育及课余生活等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
而美国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大多数从“文化”的基点来阐述,然后转为从实用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
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高校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时间、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
”对比这两种解释,中外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物质环境。
在高校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地域位置、自然风景、整体规划、建筑格局、设施结构等,的确在校园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所高校的物质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方面的一个核心要素。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它的物质环境比武汉其他高校略胜一筹:坐落在狮子山下南湖湖畔,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校园占地面积 495万平方米(合 742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服务体系一应俱全。
建筑楼群鳞次栉比,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图书馆。
2006年建成的新图书馆,整体建筑内、外环境优美,馆舍面积达 3万余平方米。
图书综合馆藏243万册,其中电子图书 90万册。
这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优雅的校园环境给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优良的物质基础条件。
校园里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书写着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些传统文化的积累构成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譬如张之洞塑像,其底座的碑身上刻有学校的创办历史:督鄂 1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积极兴办洋务,开办新式学堂,提出“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办学思想,光绪 24年(1898),张之洞上奏朝廷,创办湖北农务学堂即华中农业大学前身。
本着对“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办学思想的传承,在 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优良办学传统和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
在这种有着强劲的科研实力、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风严谨、校风朴实的校园文化气息中,一代又一代的华农人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并全面培养了“今天我以华农为荣,明天华农以我为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总之,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学习交流、积累沉淀和发展完善的过程。
不管是优良的物质文化还是优秀的精神文化,它们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反校园文化的现象及其根源“反校园文化”是相对于“亲校园文化”而言的。
反校园文化的概念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很多学者都是基于反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视角来阐述此概念。
“反文化( counterculture)亦称‘对立文化’或‘反主流文化’,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化或主导性文化并与之激烈冲突的亚文化。
”这种反文化在校园里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上课迟到、无故旷课、考试作弊;不遵守公共规范与道德;抄袭剽窃他人的论文;打架斗殴、暴力事件、自残自杀等不和谐的因素构成了不符合校园主流文化的反校园文化。
这些反校园文化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显性的,通常表现为本着无所谓的玩乐心态却极易对学校产生不满,并通过偏激叛逆的表象来发泄内心的愤恨;另一种是隐形的,这类群体逃避校园生活,自我封闭,或是表面顺从但内心却消极对待。
反校园文化这类群体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关心集体,甚至忽视校园文化的价值,这是对校园主流文化和健康发展的破坏。
究其原因,可以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网络文化四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成年人中的心理障碍,几乎全部来自学生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不完整以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一般是很严厉的,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家长在孩子眼里是权威的象征,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家庭对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就促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偏离正常轨道,于是进入高校,他们的行为往往就表现为反校园文化现象。
“中国家庭对青少年的束缚是导致青少年反抗家庭进而反抗社会、反抗政治的深层次的原因。
”其次,社会环境如同大染缸,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蔓延到纯洁的校园,引起一部分群体对校园价值观的改变,同时也冲击着校园文化的精神世界。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每一种反校园文化的现象都有其发生的社会因素。
再次,校园环境是最主要的因素,它自身存在着不利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被学生接受、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校行政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一些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不能体现人性化管理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学生感受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反校园文化的叛逆心理。
最后,低俗的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飞速发展的网络文化给校园文化蒙上了一层阴影,色情、淫秽等低俗信息大肆传播,毒化了纯洁的校园风气,特别是对于崇尚张扬个性的一部分群体来说,势必会扭曲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5月 14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 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等内容的电邮或电子贺卡”。
因此,这些低俗的网络文化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冲击。
三、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设想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凝聚校园精神、提高思想境界、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
对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设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应该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作指导,充分认识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关键性作用,紧紧围绕“人”,一切着眼“人”,努力发展“人”,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如同一个硕大的舞台,是我们每一个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大家汇集在同一个校园氛围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认识。
这些思想认识如果能够得到统一和提高,那么对于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校园文化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积极融入校园文化的意识。
因为只有主动地融入其中,去感受它、欣赏它、赞美它,才能将自我价值的实现真正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去。
其次,丰富校园活动,培养校园精神。
学校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庆典仪式:新生的开学典礼仪式、校庆日、毕业生的授予学位仪式和毕业典礼;在传统节日里,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文艺会演等,这些校园活动不仅显示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且也让师生们深受校园文化精神的熏陶,更好的调动了他们积极性。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有效载体,沿袭并完善了社会上的社团组织建设方式,逐渐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亮丽风景。
”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个人能力、施展个人才华,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和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
培养校园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利用校园内杰出代表的典型事例去教育和影响其他人的行为规范。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管理学院99级经济学专业学生徐本禹, 2002年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后来因孩子们舍不得他离开,于是他放弃读研深造的机会再一次回到条件坚苦的为民小学义务支教。
徐本禹当选为 “2004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尤其是感动了广大的青年在校生。
徐本禹的事迹便是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利用他的人格魅力能够使校园文化精神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使我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徐本禹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进取、奋发成才、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也树立了华农大作为高等农业院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社会的良好公众形象。
再次,提高人文素养,重视生命教育。
我国的高校应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人文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校园这个大家庭里学会分享的快乐,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另外,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来校参加校园交流会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内心都渴望从成功人士那里得到一些平时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人生经历、奋斗史,这些经历确实可以激励学生朝着他们的理想奔跑。
尽管到最后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功成名就,但是至少学生们努力过、奋斗过,他们也成为了有着健全的人格心态和精神勇气的人。
因此,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性认识。
目前,重视生命教育越来越备受关注。
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每一个生命都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也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最后,加强优良学风校风的培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严谨而优良的学风校风是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培育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的良好校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其使命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