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十五讲 第八讲共57页文档
美学十五讲
1.过程与结果世说新语》《王子遒雪夜访戴》。
故事全文如下:王子遒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士》,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分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纵观全文,可知王戴二人,相隔百里。
王子遒用尽一宿的时间在大雪之夜造访戴安道,天明至其家门而不入。
而造访之原因却也简单,缘起“咏左思《招隐士》”而羡其意境。
而不入家门的缘由更是出人意料:“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是这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它反映了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也折射出一种生活之哲学。
凡事不问结果,但问过程。
既然享受了过程,结果如何,已并不重要了。
人生本是一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加重要。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广度和深度。
2.如何理解君子不器?此时无声胜有声。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柏拉图的“理念”: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外,有一个绝对的、更为本质、永恒不变的“理念”的世界,我们现实世界只不过是本体的“理念”的现象而已。
基于这样的思维,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因而艺术只是对“理念”的本质世界的模仿的模仿,只是“理念”的影子,这就是著名的“影子说”。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上的两种美——“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重写意轻写实。
4.“儒家是积极入世,道家是消极避世,所有中国人在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是道家。
我们中的儒家建设、奋斗;道家旁观,微笑。
——林语堂《中国人》但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儒道互补的关系对中国古典美学有何影响呢?表面上看,儒家和道家是离异而对立的,但实际上他们刚好互相补充而协调。
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在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理念。
——李泽厚《美的历程》5.“花是红的”与“花是美的”判断“红”是花的某种属性与本质,但“美”不是花的属性与固定不变的本质。
美育十五讲
美育十五讲曾繁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十四讲美育与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新趋势这是一个以消费而不是以生产为目的的时代,是一个通过巨额广告去除产品的使用价值与时间价值而增加其时尚价值与更新速度的时代,是一个充分肯定欲望与身体快感的时代,是一个将一切都化作商品与金钱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消费时代产生了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商品化与商品的文化化。
361页文化中心成了商业中心的组成部分。
但不要以为文化被糟蹋:否则那就太过于简单化了。
实际上,它被文化了。
同时,商品(服装、杂货、餐饮等)也被文化了,因为它变成了游戏的、具有特色的物质,变成了华丽的陪衬,变成了全套消费资料中的一个成分。
【法】让。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4页它的整个“艺术”就在于耍弄商品符号的模糊性,在于把商品与实用的地位升华为“氛围”游戏;这是普及了的新文化,在一家上等的杂货店与画廊之间,以及在“花花公子”与一部“古生物学论著”之间已不再存在什么差别。
【法】让。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页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为商品;当然这不是说那些理论家们正在利用自己的理论发财,而是说商品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338页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盛行的视觉文化是一种后现代的视觉文化形态。
我们将其特征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当代的视觉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
当代消费社会是一种不以需要为目的而以消费为目的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视觉文化必然成为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人们不仅进行着商品的交易与消费,而且进行着视觉形象的交易与消费。
第二,当代视觉文化与一系列新技术紧密相联。
第三,视觉文化是一种机械复制的工业文化。
第四,视觉文化是一种城市文化。
366-368页对于视觉教育的内容,美国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理论家P。
丹柯有一个概括,他认为视觉艺术教育领域包括三条主要的线索:(1)一个广泛的、最大限度的提供形象与人工制品的经典库;(2)我们如何看待形象与人工制品,以及我们观看的各种条件;(3)要联系其语境来研究视觉文化形象并把它们当做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美学原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四、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特殊地位在于,它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的学科。
第一,美学由于研究人的基本的感性特质,因而可以为各门人文学科提供人的研究的综合基础; 第二,美学由于悉心追究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价值,因而对各门人文学科具有一种基础和沟通 作用。当然,与此同时,美学也往往从其他人文学科中吸取自身的资源和养分。
“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是指 17世纪欧洲哲学中出现的以人的理性觉醒取代 神学统治的潮流,它相信人的知识不再是来源 于上帝,而是来自人凭借理性对世界的观察和 分析。法国哲学家笛卡儿(Rene Descartes, 1596—1650)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这 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首次突出了理性思考的重 要意义,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 基础。
(五)阐释法
阐释法,是指美学研究过程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20世纪后期西方美学与文论家往往采用这 种方式,如伽达默尔(Hans Georg Gadamer,1900—2002)、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 )、杰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赛义德(Edward Said,1935—2003)和伊 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等。阐释法的特点是,注重具体现象的文本分析,关注文本 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柏拉图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本质论美学有两个突出特征: 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 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
第一节 美学的历史
(二)中世纪神学美学 进入中世纪,随着基督教的主导,美的本质论被引导到唯一的上帝基点上。 中世纪美学是西方美学被神学主宰而发生偏航的结果。人类生活的丰富多样的美被归结为
西方美学十五讲(1)
古代西方雕塑的区别和特点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引导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趋势,欧洲各国文化受其熏陶,而欧洲文化出现了四大高峰, 第一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 而這个时代的艺术, 可以以希腊的雕塑为中心艺术.因为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而那时雕塑极为普遍, 导致后来清理罗马城内发现雕塑和城内的居民数大体一致,并且每个雕塑和古希腊相比既有相似处,但也有不同之处,下面给大家分析分析:1.古罗马雕塑的特点:罗马人在雕塑上去的卓越的成就。
罗马人早期的肖像模具从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强调;概括这种肖像表情:死板,没有活力,具有自认主义的逼真。
罗马人征服希腊以后,希腊雕刻艺术对罗马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临摹了很多希腊雕塑以后罗马艺术开始概括,生动的表现对象,开始学会美化人物。
罗马帝国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上升,艺术中的理想的光环消失,罗马肖像雕塑进入现实主义时期,肖像出现了无懈可击的真实,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内在品质的表现进行了探索,形成了高度戏剧化的心理后期作品,以前的那种静态的庄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内在活动。
尤其是在帝国末期,社会进入极度矛盾不安和动荡中,罗马人面临着一种普遍而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对社会各阶层的反映不同:有的荒淫堕落、放纵、醉生梦死,有的极度神经质、残暴疯狂,有的竭力逃避现实、主张内心的超脱……这些现象在艺术中都有反映。
而古罗马的雕刻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1)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
(2)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峻,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3)缺乏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刻划,人物大多陷于沉思中。
古罗马雕刻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美学十五讲 第八讲
• 数量的崇高主 要涉及体积 • 力量的崇高指 巨大的威力, 同时我们心中 有足够的抵抗 力和这种威力 抗争。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
• 对于康德的崇高 在于体积巨大的 观点,受到后人 的批评。英国的 勃拉德莱在《牛 津诗学讲义》中, 就举了俄国作家 屠格涅夫写到的 麻雀抗拒猎狗的 例子反驳康德的 这个观点。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
• 重高作为一种审美范畴,18世纪以后在西方受到普遍重视, 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当时欧洲普遍进入资产阶 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在审美方面对浮华纤巧、彬彬有礼 的封建贵族文明感到厌倦,他们向往粗犷的大自然,追求 惊心动魄的境界。自然界中的崇高是矫揉造作的贵族上流 社会无法体验到的。18世纪启蒙主义哲学家、美学家狄德 罗在《论剧体诗》里说:“诗人需要的是什么呢?生糙的 自然还是经过教养的自然?动荡的自然还是平静的自然? 他宁愿哪一种美?纯净肃穆的白天里的美?还是狂风暴雨 雷电交作,阴森可怕的黑夜里的美呢?诗需要的是一种巨 大的、粗犷的、野蛮的气魄。”这里,巨大的、粗犷的、 野蛮的气魄就是崇高美。
• 希腊诗人荷马曾经创作两部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由于年代久远,荷马创作这两部史诗的确切日期已经无从查考。 公元1世纪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比较这两部史诗时,认为《伊利 亚特》创作于荷马才华全盛的时代,而《奥德赛》则是荷马晚年 时期的作品。原因是,《伊利亚特》全篇生意蓬勃,而《奥德赛》 以叙事为主,“这是暮年老境的征候”。“在《奥德赛》里,你 可以把荷马比拟落日,壮观犹存,但光华已逝了。” 朗吉弩斯 因此诗意地将仍然壮观、却不再热情的《奥德赛》比作“退潮的 沧海”。
• 在美学史上第一个对崇高与优美进行比较的是18世纪英国美学家 博克。博克认为,崇高的事物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可怖。比如, 浩瀚的海洋、晦暗的神庙、狂奔的烈马、一望无际的天空都让人 有可怖的感觉,因而引起崇高感。而优美的事物共同的特点是可 爱。博克认为,这些可爱的事物是能够引起人的怜爱或类似爱的 情欲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美学》(第1-8讲) (1)精品PPT课件
神:形式的形式 形式先于质料
对柏拉图的继承:承认理式的存在
对柏拉图的批判:
方法上:放弃神秘的哲学思辨,对客观世 界进行冷静、客观的逻辑分析
观点上:强调“理”在“事”中,认识到 一般和特殊不可分割,承认现实世界的真 实性。
(3)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并区分了 “美”和“美的”。他研究的就是美的 本体。
2、美学研究艺术
黑格尔:美学是“艺术哲学”,是“美的 艺术的哲学”。
3、美学研究美感、人的审美心理。
鲍姆嘉通:“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 识的完善”,“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 思维的艺术 ,是美的艺术的理论。”
4,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同 时,认为艺术是美学的研究对象。
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1)快感说——美的实质 美不能定义,只能凭感觉认识。
“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 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 种不同的美。” 美就等于美感。
“快感与痛感不只是美与丑的必有的 随从,而且也是美与丑的真正本质。”
(2)效用说——美的来源 美具有相对性
“美对人才有效,必然随人的利益不同 而显出分歧。” 效用:不是观赏者个人的实际利害。效用 是对所有人或者和对象有关的人来说的。
(2)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A、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B、 “镜子说” 艺术要忠实模仿自然 自然:普遍自然;艺术:第二自然 艺术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 艺术家要善于观察,把分散的美集中起
来,加以理想化。 人是小宇宙,要善于表现人的精神世界
·
白 陶 鬶
大 汶 口 文 化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之一“游鱼之乐”(2007-02-11 00:58:52)分类:读书笔记庄子和惠子的濠上之辩,是《庄子》中最发人深省的故事之一。
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
游鱼之乐中,齐同万物,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就是“大”的世界。
庄子哲学的核心就在“大”,一种超越的宇宙人生情怀。
以物为量,就是不以大为大,不以小为小,泰山不独大其大,毫毛不独小其小。
游鱼之乐,反映了道家重视天全之美的思想。
天之美是不可分别,浑然整全的美,是之谓“大全”。
“大制不割”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充满圆融的美。
有为,机心,认知,都是美的破坏者,而浑全,质朴,至淳,无为的境界,才是大全的境界,至美的境界。
庄子的哲学不是“物皆着我之色彩”,而是“物皆无我之色彩”。
庄子不是冷然于扁舟孤海中人,而是在相忘于江湖中独守天真。
庄子认为,自由即生命。
自由是释放人生命的根本途径。
庄子认为,只有当人是自然之时,才是真实的人;只有人是真实的人时候,心灵才能真正地自由;只有在自由的境界中,心灵才能真正地游戏。
总之,庄子的思想是:会通物我,以物为量,大制不割,忘情融物和自由优游。
可以看出,庄惠之别的根本在于,庄子远离知性的道路,开启生命的灵性,返归内在纯粹体验,重视当下鲜活自由。
嘿,庄子不愧是一条游回世界的鱼!读《中国美学十五讲》之二-----不二法门(2007-02-12 15:51:22)分类:读书笔记“真即实,实即真”,这是禅宗关于世界意义的最简洁的表述。
真实世界,是一个实相世界,这个实相世界,乃是“如如”,如世界自身而存在,如其自性而存在,不为他法而存在,一句话,物之存在意义只在其自身。
禅宗说:“何不任由其自在圆成?!”禅宗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境,最当此理。
禅家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为第一境,以“空山无人,水落花开”为第二境。
在初境中,空山茫茫,落叶飘扬,四处寻觅,天地苍苍,目无所见,意态荒荒。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课后思考题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课后思考题第一讲1.中西方对宇宙美的欣赏有什么区别?中国人观照宇宙的方法和西方大不相同。
由此形成了中西审美意识和艺术意识的重要区别。
西方人向宇宙作无限地追求,而中国人要从无穷世界返回到万物,返回到自我,返回到自己的“宇”。
西洋人站在固定的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
而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的节奏。
中国人的空间意识是遥望着一个目标而绸缪往复。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
同是观照宇宙的美,中国人和西方人竟有那样的不同,根本原因是由于宇宙意识的差异。
2.分析“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事物自身的美是自在之美,事物适合使用者的美是自为之美。
自为之美总是包含着效用的因素,而自在之美就没有这些因素,自在之美是绝对的,自为之美是相对的,因为同一个事物可能符合这一种效用,而不符合那一种效用。
3.怎样理解柏拉图的“美是理式”?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和其他事物有所区别,因此它具有一系列的本质特征,而这一系列本质特征的总和就是理式。
柏拉图的理式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发现,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式的作用,导致理式世界与现实世界分离,他试图寻找一种普遍因素,由于这种普遍因素的存在,各种美的现象才成为美的。
美的理式的四个特征。
第一,永恒性。
第二,绝对性。
第三,单一性(一类中只有一个)。
第四,具体事物分有美的理式。
4.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论述有什么特点?亚里士多德否定理式的孤立存在,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在事物本身中寻找美的根源。
有两个重要观点:第一,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第二,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徘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然而在美学上,他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客观现实和事物自然属性上寻求美的方向。
5.分析“美是价值”的命题。
美作为价值,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外部形式;第二个层次是事物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这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由事物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
读《中国美学十五讲》,浅谈“拙的智慧”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人们会追求巧,却不会追求“拙”,但其实巧的最高境界便是“拙”,“拙”即大巧。
“巧”是一种技巧、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技术的进步,人对巧的追求、探索也越来越深。
但在老子看来,这种技术上的巧其实是小巧,是真正的拙劣,最多是布局的精巧与矫情的巧,本质上是对自然的破坏,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大巧与小巧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创造状态。
一种是人工的,机心的,外在的状态,一种是天工的,自然的,平淡的状态。
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老子是尚自然斥人工的,而庄子也丰富了老子这一思想。
在庄子看来,“拙”就是从人的知识的跃跃欲试回到天全状态的懵懂,从人的欲望回到恬淡无目的,从外在的感官捕捉回归到深心体悟。
人类文明就是追求巧的过程,但巧只是一种工具上的便利,无法解决人们心灵的问题,物质的巧不能代表生命的全部。
一味地追求巧,只会产生“文明的空荒感”。
庄子提出了技近乎到道的观点,在拙中近于道。
庄子认为庖丁解牛里的庖丁之所以有如此的纯熟手段,是放弃机心,走向自然的产物,是养生的产物,不是学技得来的,他的解牛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
“技”是知识的,工巧的,而非天成。
庄子讨论的是如何超越技巧。
“极近乎道”的“进”不是说道超越技,而是对技某种程度的提升,是道对技的超越,否弃和消解。
通过斋戒其心,物我皆忘,放弃知识的努力,放弃复杂的技术考量,在自然的心灵中合于自然,人们自然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是得道的过程,养生的过程,是培植自我生命的内在的融合,而非技术积累的过程。
老子认为,“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只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破坏本性的行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价值观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人过度沉醉于追求物质、名利的世界里,在色相世界里自得其乐,时间久了,最终迷失自己,丢失本性。
但其实,他们追求的只是物质的充足,或许他们会因此得到虚荣心上的满足,但却无法填满精神的空虚。
凌继尧艺术设计十五讲笔记A4纸30页(全)[1]
艺术设计十五讲考研核心笔记凌继尧第一讲艺术设计的定义20世纪美国设计师罗维创立艺术设计中的流线型风格。
飞机、汽车、舰艇等美国艺术设计师德雷福斯1937年设计的现代电话机原型环绕我们生活的美也包括造物的美。
造物世界是艺术设计的世界……一、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艺术设计(design),并不是对象的全部设计,而只是对象的艺术方面的设计。
艺术设计是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的结合起来的设计。
作为一种职业,它在20世纪初期诞生和形成。
其理论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和艺术、效用和美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艺术设计观念的形成1、春秋时代的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涉及到艺术设计的观念。
《老子》、《论语》、《大学》2、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手工艺技术的著作,是我国古代技术史最重要的文献。
在我国器物制作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它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器物制作经验,制定了器物制作的基本原则。
2、它包含着丰富的艺术设计观念。
以车为例,它关于车轮、车厢、车盖和其他部件的制作原则都充分体现了形式遵循功能的观念。
车轮的制作要使使用者感到舒适,用现代术语说,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因素。
木车的制作还要考虑到文化象征意义。
3、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集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于一身,“天工开物”史“天然界靠人工技巧开发出有用之物”这四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
4清朝康熙年间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中的艺术设计观念。
他把器物看做感情的寄托。
他善于通过排列布置,使无情之物变为有情之物。
这样看待器物,就是造物在手而臻化境矣。
(二)西方艺术设计观念的1、古希腊人理解的艺术包括音乐、绘画、雕塑、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等。
艺术和技术是不同的然而相互补充的活动。
2、苏格拉底产生了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认为没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
有害就丑。
我写《美学十五讲》
我写《美学十五讲》摘要:《美学十五讲》作为本科生教材,在撰写过程中注意到三点:倡导感性魅力,坚持有深度的通俗,要有一定的文采。
关键词:美学;感性魅力;有深度的通俗拙作《美学十五讲》是为高校中文和艺术专业本科生撰写的教材,它于2003年出版,迄今印刷15次。
它的繁体字本由台湾五南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2008年我访问纽约时,纽约一家书店的老板告诉我,他们书店销售过繁体字本的《美学十五讲》,该书很快告罄。
应纽约部分读者购书的要求,我回国后给这些读者寄去了40多本简体字本的《美学十五讲》。
在撰写这本教材时,我注意到三点:倡导感性魅力,坚持有深度的通俗,要有一定的文采。
一、倡导感性魅力“美学”在希腊语中的原义是“感性学”。
现在学习美学的学生,将来只有极少数的人会从事专门的美学研究。
因此,美学课程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灌输枯燥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各种审美现象的具体感悟能力,在物质化、功利化和工具化的趋势中,引导学生进入诗意化、审美化的人生境界。
美学课程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应该充满魅力。
而要使美学课程具有魅力,美学教材本身首先要有感性魅力。
为了使《美学十五讲》具有感性魅力,我努力追求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我在读研究生时,导师朱光潜先生就不喜欢高头讲章,他反对把美学著作写成朱子家训。
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也说过,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
“真正理想的美学著作,所应追求的恰恰是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1]遵照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学术旨趣,我在教材中把学术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位使用该书作教材的教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它(指《美学十五讲》——引者注)突破了现有美学教材的过于注重学科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理论性,而灵活性、生动性、审美实践性不足的框架体例,以学术讲座的形式,颇具匠心地将有关的美学基础性知识梳理、切换成十五个教学单元,恰好和一学期的教学时数和进度的要求相吻合,非常便于授课教师的备课和上课。
中国美学十五讲
中国美学十五讲《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后感这是一部以历史人文为基础讲述中国美学底蕴的书籍。
十五个章节在尽可能简练的环境下为我们详尽地从道、儒、禅、骚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讨论中国美学在知识之外(无言之美)、空间之外(灵的世界)、时间之外(永恒之美)、自身之外(以小见大)、色相世界之外(大巧若拙)追求美,总体形成了对生命超越美学范畴的概论,涉及到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和养气五个基本范畴。
书中于讲述之中包含着对美学根源与气质的向往与追求,能让读者很好地了解到中国美学的意义。
而这本书中为我感触最深的两节,乃《气化宇宙——气韵》与《四时之外——刹那永恒》也。
气韵,自然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
书中讲到“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万物有一气派生,一气相联,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活于一气之中,中国人视天地自然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快之大全体,天地之间的一切无不荡乎其间生命之间彼慑互荡,由此构成一生机勃郁的空间。
”也正因如此,我国古人才如此注重气韵的存在与变化,无论是一纸行书或是一幅国画,正因有了气韵的存在,才能在观客目中挥洒喷吐出自我的灵魂,彰显出真正的价值。
在中国美学文化中,气韵便是其内涵与象征,气韵能使人感受到一幅作品的气息,它表达的思想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
刹那永恒,从根本上讲两个意义相悖的词。
然而在中国独特的美学观念中,或许正是刹那的一瞬,才成为永恒的记忆。
超越时间的束缚,坐观潮起潮落,笑对云卷云舒,在那一刻,你的心头,可能早已播下了禅产的种子,看淡一切,妙悟参玄。
四季之内,人们难免为白驹过隙所叹息,正如李清照词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可能为时间所限制,而中国美学中超越时光的非凡想像,才能将遇到的一刹那定格为永恒的美。
因此在这种境界下,即使樱桃再红,芭蕉再绿,又何以挽住我们的目光,阻挡我们对美好的追求?或许,这就是刹那永恒留下的感悟吧。
中国美学,自然同广袤的华夏版图般博大精深,阅读这本书,一方面是为了对它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更是激励着我们能更好地探索并传承这份文化。
在美的体验中,伸展自己的性灵——读朱良志教授的著作《中国美学十五讲》体悟
在美的体验中,伸展自己的性灵——读朱良志教授的著作《中国美学十五讲》体悟【整体感悟】阅读《中国美学十五讲》这本书,我能体悟到作者的出发处在中西之别,继而捕捉中西哲学的不同。
西方哲学是知识的、思辨的,而中国哲学则是生命的、体验的。
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
可以想见,这样的中国哲学必使它与艺术的关系更加紧密。
千载之下遥想先哲,多不是正襟危坐地讲学论道,更多的是他们活的生命。
这可能是泰戈尔所赞许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因此,作者心中的中国美学是“生命超越之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
对于本书的价值,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陈说:“这里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吉光片羽中提炼出的十五个问题,我以为都是生命超越美学的重要问题。
”《中国美学十五讲》可分为三个意义单元:前五讲分别从道、禅、儒、骚以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追踪生命超越美学产生的根源及其流变,这是根源论。
就美学而言,道家哲学要在齐同万物、冥然物化;禅宗确立世界本身的意义,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中,就包含这样的思考;楚辞具有唯美和感伤的传统,给中国美学注入特别的气质;儒家哲学强调创造新变;传统的气化哲学强调天地大自然为一生命流荡的世界,等等,这些对确立中国美学的基本特点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间五讲,集中讨论中国美学在知识之外(无言之美)、空间之外(灵的空间)、时间之外(永恒之美)、自身之外(以小见大)、色相之外(大巧若拙)追求美,体现出独特的超越美学旨趣,这是生命美学的形态论。
而后五讲,则是对生命美学范畴的讨论,涉及到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和养气五个基本范畴,这是生命美学的范畴论。
中国传统超越美学含摄的内容很多,这里选讲的若干重要问题,只是对于基本情况作一粗略的勾勒。
”【金句解读】1.游鱼之乐所体现的思维,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
《第一讲:游鱼之乐》解读:庄子所说的游鱼之乐,绝不是对游鱼之乐的“知”——从认知的角度看,不存在游鱼之乐——而是对游鱼之乐的体验,他体验鱼会如此,其实鱼并不如此,但他根本不在乎鱼不如此。
美学讲义
美学讲义引言Ⅰ.简介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嘉登出版专著《美学》(Aesthetica),标志着美学摆脱了哲学附庸的地位,而一跃成为独立的学科。
美,表面看来似乎是对象世界的一种客观属性,但这种属性又只有人才能发现和欣赏,只有对具有美感经验的人才有意义。
因此,美与美感、与人的审美心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人还可以有意识地去创造美,这就是艺术活动。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中第一句话就指出: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所以美学这门学科,传统上包括三个分支,即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理论。
西方美学自黑格尔以后,绝大多数美学家对于传统的哲学美学不再感兴趣,而着重于对艺术现象和审美经验进行各种历史的和心理的分析研究。
我们说,对美的本质、审美规律以及对美的各种具体现象的探索与解释,只能从具体的审美活动出发,通过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具体分析来获得答案。
人类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构成美学研究的对象,在对这些对象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美学学科体系。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把美学称为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学科。
而从美学需要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角度看,又可以把美学称为研究审美现象的学科,或是研究美的学科。
Ⅱ.美学的任务:作为哲学一个分支派生出来的“美学”,它的任务也不是为人提供打开审美和艺术殿堂的万能钥匙,传授具体操作层面的技巧和秘方。
它是对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活动高屋建瓴的理性分析,是对各种审美现象的哲理层面的本质把握。
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美学的任务简单说来就是使人生活得既清醒明白,又情趣盎然;既理智,又美好。
具体说来,美学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1.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美学观,提高分辨美、丑的能力,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2.总结和把握人类古往今来审美实践的历史,特别是艺术实践的客观规律,提高艺术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不断开拓人类审美实践的新领域、新境界。
美学十五讲
第一讲美从何处寻1、中西方对宇宙美欣赏有什么区别?观宇宙的美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根子在于宇宙意识的差异。
毕达哥拉斯学派用书的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和宇宙的美,把数学、音乐和天文学结合起来。
数是宇宙的本源,宇宙内的各个天体处在数的和谐中。
和距离成比率的音调组成和谐的声音,这就是宇宙的谐音。
具体可感的宇宙是做高的美。
毕达哥拉斯以“数”为宇宙原理,觉得宇宙一面是“数”的永久定律,一面即是至美和谐的音乐。
弦上的节奏即是那横贯全部宇宙之和谐的象征!数即是美,数即是宇宙的中心结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宇宙的球体是最美的,它永恒的、匀速的圆周运动也是最美的。
希腊美学家对宇宙的描述是诗意的、审美的。
中国人观宇宙的方法和西方大异其趣,由此形成中西方审美意识的德重要区别。
按照宗白华先生的观点,西方人向宇宙作无限地追求,而中国人是从无穷世界返回到万物返回到自我,返回到自己的“宇”。
“西洋人站在固定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限”,而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节奏”。
中国人的空间意识是遥望着一个目标而萦回委曲,绸缪往复。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无限,又于无限中见有限。
他的意趣不是一往无返,而是回旋往返的”。
2、分析“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美是事物本身的美,苏格拉底所说的美是事物适合使用者的美。
前者是自在之美,后者是自为之美。
自为之美中包含着效用的因素,而自在之美就没有这些因素。
自在之美是绝对的,自为之美相对的,因为同一个事物可能符合这一种效用而不符合那一种效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的和谐是数得比例造成的,这种和谐就是美。
这就是自在之美。
在他们看来合乎数得比例的是和谐的,就是美的,他们用数得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和宇宙的美,把数学音乐和天文学结合起来。
数是宇宙的本原,宇宙内的各个天体处在数的和谐中。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宇宙看作是合目的性的,然而这种和目的性是不脱离事物自身的,它在宇宙的节奏和对称中表现出来。
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
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第一篇: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摘要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
总的来说,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审美直觉是境界的起点,并且贯穿在存在者真理显现过程始终,审美直觉既是创造亦是欣赏。
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是蕴涵有丰富的有机构成的整体经验的,直觉不是单纯的表象、想象、“灵感”,而是有理性参与的包含情趣、性格在内的综合的心理机制。
审美直觉作为创造,在诗的境界中,它是表现与传达意象的统一活动。
关键词:审美、美感、表现意象、创造意象美是真理的显现(《美学十五讲》读后感)很少有学术著作能给人一种馨香典雅的阅读记忆,《美学十五讲》就做到了。
拿到这本湛蓝底色的图书,翻看渗透着美之操练的目录:美从何处寻,人物的品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乡的醉梦者,《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从西南联大的校歌谈起……不觉中陶醉于书中洋溢着的纯净而深刻的美学气息。
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
古希腊不区别创造艺术和手工技艺,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低劣摹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的摹仿,艺术之美只是灵魂依附肉体之前在天上所见到的真美的影子。
在近代,鲍姆嘉通将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则认为审美判断是连接纯粹理性判断和实践理性判断的拱顶,于是,美又与真和善三分人类精神世界。
当然,真正有价值的美学理论都应当要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和关注当代人的精神文化困境,《美学十五讲》亦不例外。
对此,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即艺术之美既不是对真的摹仿,也不是与真比肩而立的东西,而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
存在者“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是被遮蔽和隐匿的,而在艺术中却被敞亮和开启出来。
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
在通常的理解中,作品源于艺术家的创造活动。
但是,反过来看,却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的声誉,似乎艺术家又源于作品。
从艺术家到作品,再从作品到艺术家,两者互为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包含另外。
中国美学十五讲每章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十五讲每章读书笔记《中国美学十五讲》是一本探讨中国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它涵盖了多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内容。
以下是每章的读书笔记:第一章,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美学的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学的影响。
美学被视为一门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学科,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思想和艺术形式对于中国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美学与中国古代文学。
这一章聚焦于中国古代文学对美学的贡献。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对于塑造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美学与中国古代绘画。
这一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美学特点和价值。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技法和审美原则,揭示了中国古代绘画对于美学的独特贡献。
第四章,美学与中国古代音乐。
这一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学特征。
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的音律、音色和演奏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古代音乐对于美学的独特贡献和审美价值。
第五章,美学与中国古代舞蹈。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美学特点。
通过对中国古代舞蹈的舞姿、舞蹈动作和舞台表演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古代舞蹈对于美学的重要影响。
第六章,美学与中国古代建筑。
这一章聚焦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价值。
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布局和装饰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对于美学的独特贡献和审美意义。
第七章,美学与中国古代雕塑。
这一章主要研究了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点。
通过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形态、材料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古代雕塑对于美学的独特贡献和审美价值。
第八章,美学与中国古代戏剧。
这一章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戏剧的美学特征。
通过对中国古代戏剧的剧本、表演和舞台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古代戏剧对于美学的重要影响和审美意义。
第九章,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美学特点。
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对于美学的贡献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