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第四章国际储备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学国际储备

国际金融学国际储备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英镑代替黄金执行国际货币 的各种职能,成为各国最主要的储备货币。30年代,美 元与英镑并驾齐驱,也成为储备货币。二战以后,英国 经济实力大大削弱,美元是唯一直接与黄金挂钩的主要 货币,构成各国外汇储备的主体。70年代初以来,由于 美元不断爆发危机,加之日本、原联邦德国等经济上的 崛起,马克和日元也跻身于储备货币之列,储备货币的 供应开始出现多样化的局面。
(三)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所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是指一国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档头寸加上债权头寸。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可以无条件地提取其储备头寸用于 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储备档头寸又称“储备档贷款”,是指成员国以黄 金、外汇储备或特别提款权认缴基金组织规定份额的 25%所形成的对基金组织的债权。
国际储备管理包括国际储备规模管理与国际 储备结构管理。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供给与需求
一、影响国际储备供给的因素 (一)国际收支顺差 (二)干预外汇市场 (三)国际借贷 (四)收购黄金 (五)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六)储备资产的收益
二、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 (一)国际收支状况 (二)融资能力大小 (三)汇率制度的选择 (四)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成本和效果 (五)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六)政策偏好 (七)国际政策协调
以黄金作为储备也有其缺点: 1.黄金的流动性较低。 2.黄金的收益率偏低。 3.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4.增加黄金储备有实际困难。
(二)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指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外国可兑换货币
和用它们表示的支付手段。作为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以下 三个条件:第一,这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 位;第二,这种货币必须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储备资产;第 三,其内在价值相对比较稳定。

国际金融学之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金融学之国际储备政策
❖ 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 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
❖ 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货币当局行政当局以 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 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 权。
❖ 外汇储备由各种能够充当储备货币的资产构成。 ❖ 储备货币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 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可兑换货币;
加入时缴纳份额(入股基金): 1. 25%可兑换货币; 2. 75%本国货币;
国际收支困难时,可以提款: 1. 会员国可以自由提用,无需经特殊批准。 2. IMF 向其他会员国提供本国货币的贷款,可
无条件提取。 3. IMF向该国借款的净额。
D.SDR (Special Drawing
Rights) 特别提款权
❖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 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最 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创设,后称为 “特别提款权”。
❖ 最初SDR价格与黄金挂钩,目前以美元、欧元、 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综合成为一个“一篮子” 计价单位。
2020/4/1
11
SDR的特点
❖ 具有内在价值,是人为创造的纯粹的帐面资产; ❖ 不像黄金和外汇那样,通过贸易和非贸易取得,也
价值相对稳定。
所有可兑换货币都可以成为储备货币吗?
作为储备货币的三特点:
1. 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所选择的关键货币。具有稳
定购买力。
2. 总体上保持适量的供给,供给过少限制国际贸
易;供给过大世界性通货膨胀。
3. 中央银行用于其干预外汇市场。世界各国普遍接
受。
C.在 IMF的储备头寸
IMF股份制的储备互助会
外汇储备是自有国际储备的主体,因而也是国际 清偿力的主体,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

3、其他信贷 如向其他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和商 业银行贷款,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等。 4、诱导储备 诱导储备主要包括本国商业银行和个人持有的对外短期 可兑换货币资产、其他国家希望持有该国资产的数量、该 国提高利率时可以引起资金流入的数量等。
(二)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是指一 国直接掌握或不直接掌握、但在必要时可以用以 调节,支持本国货币对外汇率安排以及清偿国际 债务的一切国际流动资金与资产。它既包括一国 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还包括该国从国外借 入的外汇储备、该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外汇资产和 该国官方或私人拥有的中长期外汇资产。
国际储备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力,而 国际清偿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力和 可能有的对外清偿力,是一国金融实力的表现。
决定一国国际清偿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个: (1)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
(2)从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市场借款能力的大小。 (3)该国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金融当局从私人 部门可迅速获得的短期外汇资产的多少。 (4)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外国人持有该国货币 的意愿。 (5)在未发生不利的国内影响的条件下,利率提高或利 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对鼓励资金内流的程度.
外汇储备货币构成的变化: 金本位制度:英镑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 当今牙买加体系:美元、欧元、日元、英镑 美元的比重为60%左右。
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是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 2000年,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占全球总额的60.77%, 而发达国家仅为39.23%。这是由储备货币发行国的 特殊地位导致的。
4、多元货币储备体系
牙买加体系:1976至今
四、国际储备的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 国际储备用来解决暂时的国际收支困难,而如果 困难是长期的、巨额的,国际储备只能作为辅助措 施配合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 3、政府向外借款的信用保证。 4、应付突发事件。 5、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国际储备》课件

《国际储备》课件

03
国际储备管理
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
确保国际储备充足
保持足够的国际储备,以应对外部冲击 和突发事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维持汇率稳定
通过国际储备管理,影响外汇市场供 求关系,维护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优化国际储备结构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优化国际储备的货币和资产结构,提 高储备的收益和流动性。
详细描述
SDR是一种虚拟货币,其价值由IMF所选择的几种主要货币组成,通常包括美元、 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SDR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用于补充 成员国的官方储备,以应对国际收支压力和稳定汇率。
SDR的分配与使用
总结词
SDR的分配和使用是IMF的重要政策之一,旨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
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 利用国际储备作为政策工具,推动国 际金融稳定与发展。
国际储备管理的策略
多元化投资策略 流动性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 长期价值投资策略
将国际储备分散投资于多种货币和资产类别,降低单一资产的 风险,提高整体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和收益。
保持国际储备的高流动性,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外部冲击时 能够快速变现。
《国际储备》课件
• 国际储备概述 • 国际储备的来源与规模 • 国际储备管理 • 特别提款权(SDR) • 国际储备与全球经济稳定 • 国际储备的未来发展
0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储备的定义
总结词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持有的、用于平衡 国际收支和维持汇率稳定的各种资产。
详细描述
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外部资产, 主要用于满足该国国际收支的需要, 以及维持或干预外汇市场。这些资产 通常包括黄金、外汇和特别提款权等。

第四章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学

第四章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学

世界黄金协会公布最新官方黄金储备排行表 (2012-2-14)

排名 国家 官方黄金储备(吨) 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总额之比(%) 1 美国 8,133.5 74.5 2 德国 3,396.3 71.4 3 IMF 2,814.1 4 意大利 2,451.8 71.0 5 法国 2,435.4 71.1 6 中国 1,054.1 1.6 7 瑞士 1,040.1 16.3 8 俄罗斯 883.3 9.1 9 日本 765.2 2.9 10 荷兰 612.5 59.8 11 印度 557.7 9.2 12 欧洲央行 502.1 31.5 13 中国台湾 422.4 5.4 14 葡萄牙 382.5 90.5 15 委内瑞拉 372.9 72.4 16 沙特 322.9 2.9 17 英国 310.3 16.2 18 黎巴嫩 286.8 29.7 19 西班牙 281.6 39.7 20 .奥地利 280.0 55.6
(四)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尤 其是在离岸金融市场或欧洲货币市场上的资产, 虽其所有权不属于政府,也未被政府所借入,但 因为这些资金流动性强,对政策的反应十分灵敏, 故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新闻的、道义的手段来 诱导其流向,从而间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活新一轮的借款安排,将提供591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
有效期自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30日。NAB由IMF的
36个成员国和机构安排,提供给IMF的信贷额度。
借款总安排的发展状况
时间及成员 总额
1962年,IMF与十国集团
1983年2月,增加资金 1984年,瑞士加入,沙 特成为联系国 1997年,IMF建立25个成 员方的NAB

第四章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性质(国际金融-厦门大学 王艺明)

第四章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性质(国际金融-厦门大学 王艺明)

第一节国际储备的性质一、国际储备的含义1.什么是国际储备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s)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各国的生产、贸易、金融、服务等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这一背景下,各国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收支均衡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然而,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并不总是能达到自动均衡,多种因素的结果,国际收支往往出现不平衡。

虽然各国的国际收支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非均衡状态下的,只要这种非均衡不超出一定程度,它对经济的影响也将在经济体系的承受范围。

但当一国国际收支超出某种限度时,它就会对该国的汇率、货币供求、物价水平、国际贸易乃至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后果,甚至酿成金融危机。

正是为了避免此类情形的发生,各国都储备有一定数量的资产作为国际储备,用于调节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以便把国际收支失衡与汇率波动的幅度控制在某一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使其不至于对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2.国际储备资产的特征一个国家用于国际储备的资产,通常被称为国际储备资产。

一种资产须具备三个特征,方能成为国际储备:(1)可得性。

国际储备资产必须能随时、方便地被政府所得到。

(2)流动性。

国际储备资产须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能在其各种形式资产之间自由兑换,而且,各国政府或货币当局必须能无条件地获得并在必要时候运用这些资产。

(3)普遍接受性。

国际储备资产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

当然,国际储备资产还有一些其他特征,如国际储备资产内在价值必须相对稳定,但上述三条是最基本的特征。

3.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与国际储备相近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是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

根据国际储备的定义和特征,国际储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4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1)国际储备/进口额:25%
与进口贸易的支付规模相适应,保 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美国经济学家特里 芬(R·Triffin)认为,这个比例最高 额为40%(相当于5个月的进口额),最 低额为20% (相当于2.5个月的进口 额),如从全年平均看,以25%即相当 于3个月进口额为宜。这个方法自60年 代提出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2)国际储备/外债:50%
一国的国际储备应与该国的外债总额保持 一个合理的比例。各国一般认为,一国的国际 储备量占外债总额的1/2较为合理。 但外债的偿还不仅由国际储备量多少决定。 一国的经济实力较雄厚,开放程度高,对外融 资能力强,其国际储备量可适当减少;一国出 口能力强也可适当减少国际储备量。 在遵循1/2的标准基础上,可根据本国具 体情况酌情决定。
2)另三种储备资产的三级分类法 普通提款权,由于会员国能随时从基金 组织提取和使用,故类似一级储备。 特别提款权,由于它只能用于会员国政 府对基金组织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支付,会 员国若需将它用于其他方面的支付,须向基 金组织提出申请。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日才 能完成,因此,特别提款权可视为二级储备。 各国货币当局一般只在黄金市价有利时, 才肯将黄金卖为储备货币,因此,黄金储备 可视为三级储备。
第四章 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1.国际储备的定义及特征 (1) 定义: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 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维持本国货币 汇率,在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2)特征:a.可得性 b.流动性 c.普遍接受性
注:根据上述定义与特征,国际储备应包括自有储备和借入 储备,即广义的国际储备,又称国际清偿能力。通常,国 际储备指自有储备,即狭义的国际储备。

第四章 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金融》

第四章 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金融》

最佳国际储备量的确定方法
1.比例分析法 特里芬标准
刘遵义:6个月进口,到期外债,证券投资存量等
2.回归分析
国民收入,货币供给量、国际收支变量、进口水平、边际进口倾向、 机会成本等
3.成本收益分析 4.区间分析(经常储备量与保险储备量) 5.定性分析(质量、态度、调节效力、稳定性)
4.3.2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合理的国际储备结构,是指国际储备资产最佳的 分布格局,即: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和 特别提款权之间,以及外汇储备的各种货币之间保持 适当的比例关系。
主要原则:币值的稳定性 盈利性 国际经贸往来的方便性
国际储备的资产结构管理
主要原则:安全性 流动性 盈利性
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
(1)与弥补赤字和干预外汇市场所需外汇一致 (2)与一国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债务结构一致 (3)选择和增加硬通货的储备量 (4)保持多元化
外汇储备较快增长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增强对我国经济前景和人民币的信心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 3.有利于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运行 4.有利于夯实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1.制度因素 强制结售汇制度 稳定的汇率政策鼓励出口 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经济因素 高投资、高储蓄和低消费 双顺差 游资涌入
1991.1.1 40
21 — 17 11
1996.1.1 39
21 — 18 11
2001.1.1 45
— 29 15 11
2006.1.1 44
— 34 11 11
2011.1.1 41.9 — 37.4 9.4 11.3 —
4.3 国际储备的管理
4.3.1 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管理 4.3.2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国际储备课件

国际储备课件

4924.8 5152.3
4565.4 4256.3
12347.5 13923.4
2738.2 2556
488.9
887
2621.4 3046.8
10
国际储备的构成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缴纳的份额 无偿分配的,可供会员国用以归还基金组织 贷款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的 一种账面资产。
653033 332072 31258 24119 248752
210668 88863 82306
742671 439302 27656 23653 26731
271372 103978 79651
8
国际储备的构成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地位)(Reserve Position in Fund)
560.9 532.5 523.8 987.5 1042.7
2001
56861 46960 14219 4018.9 4695.8 4019.5 9901.1 2060.5 188.8 2035.5
2002
66065
2003
66508
53717 52584
16166.5 15164.9
5298.4 5204.2
美国 德国 法国 瑞士 发展中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1996
904.87 748.16 261.66 95.18 81.85 83.28 156.72
12.7 13.49 12.78
1997
887.36 732.47 261.64 95.18 81.89 83.28 154.89
12.7 16.3 12.74

第四章-第二节--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及形式(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第四章-第二节--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及形式(国际金融-厦门大学-王艺明)

第二节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及形式一、国际储备的结构按照国际储备的定义和特征,广义的国际储备可以划分为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

(一)自有储备自有储备,即狭义的国际储备,对于IMF的成员国而言,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性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中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SDR)余额。

(1)货币性黄金(Monetary Gold)。

即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非货币用黄金不在此列。

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已有很长的历史。

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国际金本位制下,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把黄金作为官方储备和平衡国际收支的最后手段。

直至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储备资产的基础再一次得到肯定。

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它的供应不仅取决于黄金的产量,而且取决于世界黄金市场的供应数量和非货币用的吸收情况。

战后,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私人储藏和工业用金需求的不断增长,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黄金数量已日益不能满足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对国际流通手段的需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黄金储备的实物量一直徘徊在10亿盎司左右,1950年为9.56亿盎司,1987年为9.44亿盎司。

从所占比重看,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50年为69.03%,1987年下降到6.13%。

IMF所有成员国的黄金储备量,1990年为9.39亿盎司,1993年以来有所下降,1996年一度下降到8.90亿盎司,但亚洲金融危机后又迅速攀升,到1999年底,IMF所有成员国的黄金储备大约有9.41亿盎司,其中,83.5%的黄金储备为工业国家所拥有,中国约1210万盎司。

自1976年起,根据IMF的《牙买加协议》,黄金非货币化,黄金同国际货币制度和各国的货币脱钩,黄金既不准作为货币制度的基础,也不准用于政府间的国际收支差额。

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地位,也曾鼓吹“黄金非货币化”。

但是,IMF在统计和公布各成员国的国际储备时,依然把黄金储备列入其中。

国际金融—国际储备

国际金融—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与特征 国际储备的概念与特征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间来干预外汇 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姜波克定义)
2.特征 2.特征
(1)特定的归属性:实际拥有或有效控制 (2)普遍的接受性:世界各国普遍认可或接受 (3)充分的流动性: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
二、国际储备的分类或构成
三、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测量方法
4.定性分析法 通过对影响国际储备需求各种经济和政策因素的 分析,估计国际储备的适度水平。 这些因素有: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 汇率及需求管理政策、外汇政策、关税政策等。
第四章 国际储备
第四节 国际储备的需求管理
一、规模管理
1.国际储备需求规模的影响因素 1.国际储备需求规模的影响因素
Q2
Q1
三、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测量方法
Q1的确定: Q1的确定: 的确定 边际收益=边际安全保证效用(狭义) =储备边际生产成本(P)=边际成本 的确定: Q2的确定: 边际收益=边际安全保证效用(狭义) =储备边际机会成本(P)=边际成本 Q2向Q1的移动 的移动: Q2向Q1的移动: 边际收益=边际安全保证效用(狭义)+利率 =储备边际机会成本(C)=边际成本
(1)对外开放程度及外债规模与条件 (2)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制度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与政策的效率 (4)国际储备的构成及本国货币的地位与作用 (5)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6)国际信用等级与对外融资能力 (7)经济增长目标及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 (8)国际货币金融合作与协调的有效性。
一、规模管理
2.国际储备需求适度规模的确定 2.国际储备需求适度规模的确定
二、国际储备体系的多元化
(2)消极影响 ——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加剧汇率与外汇市场的波动; ——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 ——加大各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16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4.1.5 储备货币分散化及其影响
★储备货币分散化 储备货币分散化亦称“储备货币多元化”,指储备
货币由单一美元向多种货币分散的状况或趋势。 出现国际储备货币分散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
◆ 20世纪30年代前,英镑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几乎成为唯一的储备货币; ◆ 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趋势,但至 今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一国货币欲成为储备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能自由兑换,即必须是可兑换货币; (2) 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中占较大比重; (3)币值稳定。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11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4.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
◆特别提款权是IMF按成员国基金份额无偿分配 的一种帐面资产。
◆特别提款权的特征:
人为创造;无偿分配;使用受到限制; ◆特别提款权可以用于政府间结算;可以用于偿 还向IMF的借款本息;经货币发行国同意后可以兑换 成外汇;但不可以支付商品与劳务的款项,也不可 以兑换成黄金。
国际金融
黄金
外汇
普通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7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1.黄金储备(Gold Reserve) (1)作为国际储备的黄金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货币 性黄金。 (2)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有不断下降趋势。
◆ 20世纪30年代以前,黄金是最主要的储备资产;
◆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元代表黄金成为主要 的国际储备资产;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黄金已不能直接用于国 际间支付,但IMF仍然将黄金储备列入国际储备统计中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8 /35
金融系
国际金融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9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际金融
2.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1)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 (2)外汇储备的变化:
4国际储备
4 国际储备
1 国际储备概述 2 国际储备的管理 3 我国的国际储备
我国的国际储备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2 /35
国际金融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4.1.1 国际储备的概念及其特征
★ (1)什么是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亦称“官方储 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保持汇率 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 遍接受的所有资产。
★ (2)国际储备的特征
普遍接受性:为各国普遍接受 充分流动性:可随时动用 自由兑换性:可随时兑换 官方持有性:官方持有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3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 (3)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亦称“国 际流动性”,指一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而无需采用调 节措施的能力。
2.互惠信贷协定(Swap Arrangements)
互惠信贷协定,亦称货币互换安排,它是两国中央银
行之间进行的一种双边货币合作。
3 . 借 款 总 安 排 ( General Arrangements to Borrow, GAB)
4.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它既包括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现实能 力即国际储备,又包括融资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向外借 款的最大可能能力。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4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5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关系
联系:国际清偿能力涵盖了国际储备,国际储备 是国际清偿能力的核心部分。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除 国际储备外,还包括该国在国外筹措资金的能力。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12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特别提款权分配情况 (单位:亿SDR)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13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 借入储备
1.备用信贷(Stand-by Credits) 备用信贷,是一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或预计要 发生困难时,同IMF签订的一种备用借款协议。
区别: ①国际储备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 而国际清偿能力还包括潜在的对外清偿能力。 ②国际储备只包括无条件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 际清偿能力还包括有条件的对外清偿能力,如各种贷 款等。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6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4.1.2 国际储备的构成
★ 自有储备
自有储备
14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4.1.3 国际储备的来源
一国视角下的国际储备来源
1.国际收支盈余 2.中央银行在进行外汇干预时购进的外汇 3.一国政府对外借款的净额 4.中央银行购买的黄金 5.接受他国支付的特别提款权 6.其它 以上国际储备的来源渠道中,从根本上讲,只有国际收支 盈余才是一国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10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金融
3.在IMF的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亦称“在IMF的储备部位”、普通提款权,指成员国在 IMF的普通账户中可自由提用的资产。具体包括: (1)成员国向IMF缴纳份额(Quota)中的外汇部分。 (2)IMF用去的本币持有量部分。 (3)基金组织从成员国的借款净额。
全球视角下的国际储备来源
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是全球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
2020年7月30日星期四
15 /35
金融系
4.1 国际储备概述
4.1.4 国际储备的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2)调节本币汇率 (3)充当信用保证 (4)防患突发事件
国际金融
2004 年 , IMF 发 布 了 最 新 的 《 外 汇 储 备 管 理 指 南》,其中关于外汇储备功能的表述中,增强对本币 的信心被放在核心地位,这表明国际储备“弥补国际 收支赤字”作用的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