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的爱和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由于儿童先天就具备好了精神发展的模式,它是储存在我们生命里的密码,这个密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它破译完全。这些密码能破译到多少,依靠爱和自由。爱和自由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是我们要破译这个密码所需要的条件。这个条件才能保证儿童把这个密码破译出来。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真正的自由就是把破解内在密码的权力和自由给你,让你破译你自己。你真的不知道人的天分有多高!你有没有想过有的人为什么会那么伟大,那么杰出。这取决于你
自己童年所做的工作。这就是人的天赋。
什么是自由?蒙特梭利说:“自由是一种籍由教育的帮助,而使潜在的导引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把那个精神胚胎破译了,这就是我们所要获得自由的全部内涵。
儿童的成长,应该拥有怎样的自由?
第一、儿童拥有从环境中选择吸引自己的事物的自由。对什么有兴趣,他可以自由的选择。
第二、表现在行动上的自由,进出教室的自
由。怎么判断一所幼儿园是否自由?儿童依据自己的愿望可以在教室里工作,也可以在教室外工作;儿童打破了我们以往认为的必须进了教室才叫工作,出了教室就不叫工作的做法。蒙特梭利说,有屋顶的是教室,没有屋顶的也是教室。这完全取决于儿童自己对自己的把握,不取决于老师。所以蒙特梭利才说,头六年儿童生命的精力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所以需要自由。
第三、儿童拥有安静时不受干扰的自由。
儿童拥有独处的自由,选择空间的自由。以往在我们的经验中,我们认为,儿童时时刻刻都要有人盯着,他们不能有自己的空间,因为那样危险。但实际上,我们说,到了一定年龄的儿童,独处的时候,正好是自我创造的一个过程,所以儿童独处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定的时间。
第四、儿童拥有自己发现问题、想出办法与计策,并且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我们成长的经验中,总有老师把过程告诉我们,把现成的答案告诉我们,这个过程就是被灌输的过程。我们没有发现的喜悦,没有探索的快乐,没有获得答案的成就感。儿童应该拥有这样的权力,“我这个时候不知道,但是我迟早会知道的。”我的鞋穿反了,总有一天我惊喜的发现,秘密原来在这里。发现的时候,就会有成长的喜悦感。如果你告诉他:“鞋又穿反了。” 你永远都在跟他说他不行,他是笨的,小朋友都是笨的,只有大人是聪明的。
把发现的权力和惊喜,还给儿童。因为他必然能发现!他的发现是必然的,并不是偶然的,这只是一个过程。所以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
第五、儿童拥有凭自己的意志将他的发现与
人交换及分享的自由
生命中最高的、最后的一个自由是这个自由。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痛苦也罢,幸福也罢,都有一个愿望,就是与他人分享,最典型的就是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如果真正爱上一个人,你一定要跟别人分享。而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也会找一个人分
享,分享很重要。
是跟别人分享,不是宣泄,抱怨。我们需要在成长中练习分享,这样我们才不会去宣泄。
前几天,有一个孩子拿着巧克力,谁也不让谁吃,但不断地在跟别的小朋友说,“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后面的一句潜台词,你们看一看,我的爸爸对我的爱。这是在展示爱。
等到我们现在长大了,我们不再这样分享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对人越来越冷漠,跟别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人的信任也就越来越少。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连接,有了连接,我们才不会孤独,我们跟人一体化,才能达到最高的状态。如果我们只是通过性爱来一体化的话,那是一个最原始的办法。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分享,来达到心理和心灵
的连接,而达到一体化,这样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舒服,才会愉悦。
教育的过程也是这样,需要给孩子空间,让他去分享。所以经常看到小朋友手上拿着好吃的、玩
具,或者他爸爸给他买的手表,不断地看,“老师你看,我爸爸给我买的手表”,没完没了地说,而且他要从早到晚的给你看时间⋯⋯
这就是这个幼儿园给儿童提供的自由状态。一个自由运作的理想班级,每个孩子都是有效的、理性的,而又自动自发地行动,并且不会做出粗暴、野蛮的行为,儿童之间是疏离和分离的,不扎堆,大部分是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在一起,整个校园都是这样的一片景象。这就是我们说的自由。
爱与自由启示录
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0~6 岁的儿童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来自于孩子自己,这个时期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将变成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蒙特梭利经常会说这么一句话:“ Help me to do by myself ”(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在她看来,儿童对美好的东西有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吸收的愿望,他跟随这个愿望去经验。有了这个认识世界的良好开端,孩子自然就会发展到真实、自然、内在、主动和积极的认知状态。
但现实往往是,我们成人认为某种经验好,就强迫孩子接受。大多数的孩子经过这种强制之后,自我认知这方面的能力被削弱了,他跳不出成人给他设的框框,这就是所谓的“画地为牢”。所以你先不要急于教给孩子应该怎么做,先让他自己探索、努力,通过自己的每一个小的开拓,把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发展起
来。
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
在美国,我看到很多学校的墙壁上都贴着这么一句话:你一生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说得太好了,让你的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你或是其他什么人,那么你的孩子就会成长得非常好。
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朋友对老师说,妈妈说姐姐画的画好,我画得不好。这样的对白我们并不陌生,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下长大的。如果我是他的老师,我会告诉他,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他,也只有一个姐姐,每个人都做他自己才是最好的。
你创造了你的孩子,这个孩子和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样,就因为他的不一样,才会变得独特,他才是你的孩子,不是你,也不是别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