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链球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链球菌ppt演示课件
.
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抗原构造模式图
荚膜
蛋白质Ag 多糖Ag
肽聚糖 .
核蛋白Ag
1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抵抗力
抵抗力不高 不耐热,55℃灭活 对常用消毒剂及抗 生素敏感
.
11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1、细菌胞壁成分
(是细菌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的首要条件)
①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LTA)、F蛋白
β-溶血
.
4
甲链
丙链 乙链
.
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类
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分20群(其中致病菌株多 属于A群)
各群之间,又按蛋白质抗原不同,分若干 型。如A群—— 分M、T、R…等约150个型
B群——分 4型 C群——分13型
.
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A群链球菌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G+ 球菌,链状排列 无鞭毛、芽胞 培养早期可有荚膜。
.
41
.
27
油镜 ×1000
.
28
肺炎链球菌
Gram’s染色镜检图
.
29
扫描电镜
.
30
电镜
.
31
•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生长
菌落周围α-溶血,与甲链相似
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胆汁溶菌
试验、菌落中间下陷(自溶)
.
32
脐样凹陷 . 18-24h
33
胆汁溶解试验
.
34
致病物质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抗体(ASO)
抗体在体内存在数月至1年
链球菌属-精品医学课件
二、临床意义
二、临床意义
A群 有 较 强 的 侵 袭 力 , 链球菌 是最常见引起感染的链球菌
肺炎 主要引起成人大叶性肺炎 链球菌 和小儿的支气管肺炎。
B群 主要与围产期母婴感染有关 链球菌
A群链球菌
1.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菌体成分
胞外侵袭酶类
侵袭力
外毒素
12
菌体成分
1) 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 与生物膜有高度亲和力 是该菌定植在机体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等表面
链球菌菌属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是一大类镜 下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
自然界分布广泛 人及动物的肠道、泌尿生殖道、健 康人的鼻咽部 多为正常菌群
2
一、分 类
1.产生溶血与 否及其溶血现
象不同
1、 甲型 (α) 溶血性链球菌 2、 乙型 (β) 溶血性链球菌
3、 丙型 (γ) 链球菌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致热外毒素抗
原性强,具有超抗原作用,对兔有致热性和致死性。
2) 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A群链球菌可分为两种溶血素(hemolysin): 链球菌溶素O(SLO):对哺乳动物多 (抗原性强氧敏感) 种细胞有毒性作用 链球菌溶素S(SLS):对红白细胞和多种组织 (无抗原性氧稳定) 细胞有破坏作用
36
4.抗原结构
荚膜 蛋白质
细胞壁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
根据M蛋白不同进 一步分型
C多糖 ①分20个群,A群致 病性最强;②肺链C 多糖可被CRP沉淀。
1)C多糖抗原;为群特异性抗原,细胞壁的多糖组分。
2)蛋白质抗原:壁外层的菌毛样结构含M蛋白,位于C抗原外层,具型
需氧和兼性厌氧性球菌鉴定—链球菌属的鉴定(微生物检验课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链球菌溶血素 (1)链球菌溶血素O(SLO):SLO抗体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协助诊断风湿热
(>1:400) (2)链球菌溶血素S (SLS):无抗原性。
2、致热外毒素(猩红热毒素/红疹毒素) 3、M蛋白 4、透明质酸酶 5、链激酶 6、链道酶
(二)所致疾病 主要由A群链球菌引起。 1、化脓性感染:由皮肤伤口侵入,经呼吸道
第二节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一、生 物 学 特 性
(一)形态与染色 G+,球形或椭圆 形,呈链状排列, 无鞭毛、无芽胞, 有荚膜。
一、生 物 学 特 性
(二)培养特性
条件:营养要求较高,多数为兼性厌氧 菌,少数专性厌氧,5%CO2。
液体:沉淀生长(絮状或颗粒状)。 血液琼脂平板:
3 、按对氧的需求分型:需氧菌、厌氧菌、 兼性厌氧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抵抗力 不强,60℃30min杀死,对多种消毒剂敏感。 乙链: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敏感。 肺炎链球菌:PRSP和多重耐药。 其他群的细菌:对青霉素耐药频度增加。 (七)变异性 肺炎链球菌荚膜变异:有荚膜的光滑(S)型菌 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毒力减低或消 失。
链球菌在血平板上菌落特征
丙链
甲链
乙链
(三)生化反应
活泼 分解多种糖类、蛋白质、氨基酸。
菊糖(-)
胆汁溶菌试验(-)
(区别甲链与肺链)
optochin敏感试验(-)
触酶(-)(区别于葡萄球菌属)
(四)抗原构造 1、多糖抗原(C抗原):群特异性。 2、蛋白抗原(M、T、R、S)
型特异性,M蛋白抗原是与致病有关的主 要物质,引起超敏反应。
神奇的微生物科普知识PPT课件
患病,但多数微生物是有益于人类的, 如用于制作食品、制药等。
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勤剪指甲 ➢ 定期洗澡、勤理发 ➢ 勤换衣服 对于生活在江边的,每年的血吸虫高发期,要注意安全。
请将左列与右边相应的微生物进行连线
1、面包
1、霉菌
2、酸奶
2、大肠杆菌
3、水果长毛
3、酵母菌
4、发烧
4、乳酸菌
神奇的微生物
同学们
我们周围都有 哪些生物呢?
什么是微生物呢
wēi shēng wù shì yī qiē ròu
微 生 物是一切肉
yǎn kàn bù jiàn huò kàn bù
眼看不见或看不
qīng de wēi xiǎo shēng wù de
清的微小 生 物的
zǒng chēng
总 称。
酸菌制品有益健
康
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
大型子实体真菌
丝状真菌 霉菌
真菌结构模式图
酵
母
菌
产松使产生软果生气汁酒体或精使粮面食包发膨酵大,
变味
质,霉ຫໍສະໝຸດ 的对食身菌
物体
酱油的酿造,一些有 有 药物的生产 霉 害
金针菇
香
食菇
用
木
杏
耳
鲍
菌 平菇
菇
病 毒
狂犬病
小结
总之,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有些微生物可以使食物腐败、使人
7 / 60
列 文 虎 微生物的 克
发现
微
细菌
生 真菌
物 病毒
其它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特殊结构 一 般 结 构
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勤剪指甲 ➢ 定期洗澡、勤理发 ➢ 勤换衣服 对于生活在江边的,每年的血吸虫高发期,要注意安全。
请将左列与右边相应的微生物进行连线
1、面包
1、霉菌
2、酸奶
2、大肠杆菌
3、水果长毛
3、酵母菌
4、发烧
4、乳酸菌
神奇的微生物
同学们
我们周围都有 哪些生物呢?
什么是微生物呢
wēi shēng wù shì yī qiē ròu
微 生 物是一切肉
yǎn kàn bù jiàn huò kàn bù
眼看不见或看不
qīng de wēi xiǎo shēng wù de
清的微小 生 物的
zǒng chēng
总 称。
酸菌制品有益健
康
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
大型子实体真菌
丝状真菌 霉菌
真菌结构模式图
酵
母
菌
产松使产生软果生气汁酒体或精使粮面食包发膨酵大,
变味
质,霉ຫໍສະໝຸດ 的对食身菌
物体
酱油的酿造,一些有 有 药物的生产 霉 害
金针菇
香
食菇
用
木
杏
耳
鲍
菌 平菇
菇
病 毒
狂犬病
小结
总之,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有些微生物可以使食物腐败、使人
7 / 60
列 文 虎 微生物的 克
发现
微
细菌
生 真菌
物 病毒
其它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特殊结构 一 般 结 构
链球菌属
兰氏分群法
• 兰氏(Lancefield)用温热的稀盐酸浸出C抗原,与特异性血清作沉淀 反应,将链球菌分为20个血清群(A-V, 缺I和J)。同群链球菌间,因 表面蛋白质抗原不同,又分不同型。
乳胶凝集 实验
以乳胶颗粒作为载体的一种间接凝 集试验。即吸附可溶性抗原于其表面, 特异性抗体与之结合后,可产生凝集 反应。
组
微生物学诊断
• 病料的采集: 采集适当的渗出液、脓汁、乳液、脑脊髓 液、尿液和感染组织。
•检验方法
•(一)直接检查: 可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二)分离培养:接种血平板,观察菌落形态和溶血 情况。
•(三)细菌鉴定:菌落形态、溶血特性、细菌形态、 生化特性。如定群、定型,则要作血清学试验。
粘附于扁桃体上 皮的马链球菌
马腺疫-腺疫病马 食槽肿胀
关节腔充满脓汁、血 水或干酪样分泌物
败血型,体表弥 漫性发绀、出血
死亡猪呈败 血症症状
关节腔充满 浓汁
淋巴结出血、 发黑
猪链球菌病 淋巴脓肿型
猪:脑膜充血、 出血
肺炎链球菌感 染后的肺组织
织病 临 的牛 床 病和 乳 理健 腺 组康 炎 织乳 学牛 观乳 察腺
菌溶 血 性
• 从不同的鱼体分离到的
致病性的链球菌生化特
性有比较大的差异
肺 炎
• 与葡萄球菌不同 链球菌
链
不产生触酶
球
菌
链球菌抗原结构模式图
细胞壁
糖成分。C抗原
有群特异性,根据含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将链球
(C抗原)
菌分为19个血清群。
型特异性抗原 是链球菌细胞壁的蛋白质抗原,位于C抗原的
细菌学诊断
病料
免疫性
B族链球菌感染对母儿的影响ppt课件
感染GBS产妇
未传染给新生儿
30~60%
传染给新生儿
40%~70%
无症状
97%
早发性疾病,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
1%~3%
5%会导致死亡
早发疾病(early - onset disease , EOD) :指生后1 周内发生的GBS 感染,占新生儿GBS 疾病的80 % ,出生后6 h发病者占到50%。 母婴垂直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最早的症状包括肤色、肌张力、活力、吃奶等变化,可以有体温调节差。如果不严密观察有时难以发现,诊治不及时可以发生新生儿突然死亡。
GBS感染的诊断
GBS感染临床表现: 临床羊膜腔内感染,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GBS带菌者,并不引起显性的临床感染。 GBS引起的羊膜腔内感染主要表现为:产时母亲发热,体温一般≥38℃,并且在短时间内体温迅速升高,产母脉搏增快>100次/min、末梢血白细胞计数>20 X 109/L,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子宫压痛和羊水有臭味可不明显。胎儿心动过速,胎心率持续>160次/min,严重者胎死宫内,患者一般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的病史。
近几年来,有关于B族链球菌导致严重母婴感染的病例报道,提示B族链球菌导致的严重危害不容忽视, 国内关于新生儿的研究则提示,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细菌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 北京儿童医院234例死亡新生儿的肺组织石蜡标本进行了B族链球菌检测,其检出率为65%,结论: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肺炎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尤其在早发型肺炎病例中GBS感染占很大比重。 目前B族链球菌的感染问题已引起我国围产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GBS的取样部位和方法
1、取样部位:阴道和直肠 阴道下1 / 3 肛门括约肌2~5cm
GBS的取样部位和方法
2、取样方法: 方法一:使用一个女性拭子,按先后顺序分别在阴道及直肠处同时采集标本; 方法二:使用两个女性拭子,每个拭子只在一个部位采集标本,两个拭子同时送检; 阴道下1/3及肛周细菌培养GBS有20%阳性率。同一个棉拭子可同时擦拭2个部位,(首先阴道),但有人反对,认为有传播阴道肛门疱疹的可能性,阴道拭子应插入而不借助于窥器,较低的阴道壁(1/3)取样(不应该子宫颈)。肛门拭子超过肛门括约肌,插入和飞旋几圈(总深度不超过2.5cm),不论一个或两个棉拭子,均应接种于培养基中。
未传染给新生儿
30~60%
传染给新生儿
40%~70%
无症状
97%
早发性疾病,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
1%~3%
5%会导致死亡
早发疾病(early - onset disease , EOD) :指生后1 周内发生的GBS 感染,占新生儿GBS 疾病的80 % ,出生后6 h发病者占到50%。 母婴垂直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最早的症状包括肤色、肌张力、活力、吃奶等变化,可以有体温调节差。如果不严密观察有时难以发现,诊治不及时可以发生新生儿突然死亡。
GBS感染的诊断
GBS感染临床表现: 临床羊膜腔内感染,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GBS带菌者,并不引起显性的临床感染。 GBS引起的羊膜腔内感染主要表现为:产时母亲发热,体温一般≥38℃,并且在短时间内体温迅速升高,产母脉搏增快>100次/min、末梢血白细胞计数>20 X 109/L,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子宫压痛和羊水有臭味可不明显。胎儿心动过速,胎心率持续>160次/min,严重者胎死宫内,患者一般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的病史。
近几年来,有关于B族链球菌导致严重母婴感染的病例报道,提示B族链球菌导致的严重危害不容忽视, 国内关于新生儿的研究则提示,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细菌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 北京儿童医院234例死亡新生儿的肺组织石蜡标本进行了B族链球菌检测,其检出率为65%,结论: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肺炎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尤其在早发型肺炎病例中GBS感染占很大比重。 目前B族链球菌的感染问题已引起我国围产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GBS的取样部位和方法
1、取样部位:阴道和直肠 阴道下1 / 3 肛门括约肌2~5cm
GBS的取样部位和方法
2、取样方法: 方法一:使用一个女性拭子,按先后顺序分别在阴道及直肠处同时采集标本; 方法二:使用两个女性拭子,每个拭子只在一个部位采集标本,两个拭子同时送检; 阴道下1/3及肛周细菌培养GBS有20%阳性率。同一个棉拭子可同时擦拭2个部位,(首先阴道),但有人反对,认为有传播阴道肛门疱疹的可能性,阴道拭子应插入而不借助于窥器,较低的阴道壁(1/3)取样(不应该子宫颈)。肛门拭子超过肛门括约肌,插入和飞旋几圈(总深度不超过2.5cm),不论一个或两个棉拭子,均应接种于培养基中。
微生物学 第12章 链球菌属 12 Streptococcus
致热外毒素
红疹毒素,猩红热毒 素
基因:温和噬菌体 蛋白质 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 直接作用于下丘脑 引起发热和皮疹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
溶血素O(SLO)
白细胞、血小板、心肌 抗“O”抗体-ASO ASO可中和SLO活性, 是实验室定量检测ASO 基础
溶血素S(SLS)
血平板形成透明溶血环 对氧稳定,无抗原性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侵袭性酶(三种)
透明质酸酶
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 有利于细菌扩散
链激酶(SK)
使血浆中纤维蛋白酶原转 变成纤维蛋白酶,溶解血 块或阻止血浆凝固
scarlet fever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培养
血琼脂平板,形成典型的溶血现象
抗原的检测 血清学试验
抗O试验(ASO) Dick试验(Dick test)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防治原则
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皮肤感 染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风湿热或急 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风湿热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抗生素对已经形成慢性的肾小球肾炎(或风 湿性心脏病)疗效不佳
形态与染色
直径约1μm,球形 革兰阳性 链状排列 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A族有M蛋白以及脂磷 壁酸形成的类菌毛结构 可形成透明质酸荚膜
B族链球菌孕期筛查ppt课件
5
1:胎膜早破(PROM)
• GBS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发病因素。GBS对绒毛膜有较 强吸附能力,且穿透能力最强,接种2小时内即可吸附于母体 组织,继而侵入绒毛膜,通过炎症细胞的吞噬作用及细菌产生 的蛋白水解酶的直接侵袭,使胎膜局部张力减低,从而导致胎 膜早破。胎膜早破后病原微生物侵入官腔,可引起羊水、胎盘 以及胎膜感染。 据Grable等研究:在60例孕周≤35周伴有胎膜早破的孕妇中, 培养确诊GBS阳性者有15例,占25%,国内文献也有报道: 186例宫颈分泌物检出GBS58例,占31.2%,尓GBS阳性组胎 膜早破的发生率为29.3%,明显高于GBS阴性组11.7%的胎膜 早破发生率
3
GBS临床意义(2)
•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的常见菌,死 亡率高
• 感染途径为:分娩时经产道感染和院内感染 • 对成人,侵袭力较弱,主要为肾盂肾炎、心内膜
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子宫内膜炎等 • 危险因素: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 • 1970年,美国曾爆发新生儿(小于3月)菌血症
和脑膜炎
4
B族链球菌的影响及危害
1
B族链球菌(GBS)
• 又名,无乳链
beta-溶血环窄小 11%的GBS不溶血,少数可形成较宽的溶血圈
2
GBS临床意义(1)
• GBS是女性生殖道,人体肠道常见的定值菌 • -10~30%女性存在定值 • -非洲、美国女性定值率更高
• 定值菌临床难检出 • -无临床症状 • -动态变化 • -无法通过查体或病史(需培养)
当妊娠期妇女有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多次妊娠、 低龄或高龄等危险因素时,则更容易感染GBS。
9
GBS 对新生儿的影响与危害
• 母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途径,GBS的母婴传播发生 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暴露于GBS感染的产道,可能吞进和 吸入细菌,导致新生儿感染及孕妇感染。
1:胎膜早破(PROM)
• GBS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发病因素。GBS对绒毛膜有较 强吸附能力,且穿透能力最强,接种2小时内即可吸附于母体 组织,继而侵入绒毛膜,通过炎症细胞的吞噬作用及细菌产生 的蛋白水解酶的直接侵袭,使胎膜局部张力减低,从而导致胎 膜早破。胎膜早破后病原微生物侵入官腔,可引起羊水、胎盘 以及胎膜感染。 据Grable等研究:在60例孕周≤35周伴有胎膜早破的孕妇中, 培养确诊GBS阳性者有15例,占25%,国内文献也有报道: 186例宫颈分泌物检出GBS58例,占31.2%,尓GBS阳性组胎 膜早破的发生率为29.3%,明显高于GBS阴性组11.7%的胎膜 早破发生率
3
GBS临床意义(2)
•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的常见菌,死 亡率高
• 感染途径为:分娩时经产道感染和院内感染 • 对成人,侵袭力较弱,主要为肾盂肾炎、心内膜
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子宫内膜炎等 • 危险因素: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 • 1970年,美国曾爆发新生儿(小于3月)菌血症
和脑膜炎
4
B族链球菌的影响及危害
1
B族链球菌(GBS)
• 又名,无乳链
beta-溶血环窄小 11%的GBS不溶血,少数可形成较宽的溶血圈
2
GBS临床意义(1)
• GBS是女性生殖道,人体肠道常见的定值菌 • -10~30%女性存在定值 • -非洲、美国女性定值率更高
• 定值菌临床难检出 • -无临床症状 • -动态变化 • -无法通过查体或病史(需培养)
当妊娠期妇女有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多次妊娠、 低龄或高龄等危险因素时,则更容易感染GBS。
9
GBS 对新生儿的影响与危害
• 母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途径,GBS的母婴传播发生 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暴露于GBS感染的产道,可能吞进和 吸入细菌,导致新生儿感染及孕妇感染。
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生物学性状
抗原结构
(1)荚膜多糖抗原 具有型特异性,可将肺炎链球菌分为85个型别. (2)其他抗原 肺炎链球菌含有M蛋白和C多糖.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CRP 不是抗体,但在炎症的活动期(如风湿热) 含量增多.
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性 条件致病. 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所致疾病:主要引起人的大叶肺炎(lobar pneumonia), 还可引起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副鼻窦炎,中耳炎和儿童 的化脓性脑膜炎等. 免疫性 感染后机体产生荚膜抗体,有调理作用,对同型菌建立 较牢固的特异性免疫.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S.pneamoniae)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 咽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 疾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约占细菌性肺炎的 80%.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肺炎球菌荚膜 (荧光染色) ×1000
肺炎球菌 荚膜 ×1000
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相似. 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相似. 区别: 区别: 脐形" 1)"脐形"菌落; 脐形 菌落; 2)胆汁溶菌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 3)分解菊糖(+); 分解菊糖(
致病性与免疫性
(1)细胞壁成分 ①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 细胞壁成分 脂磷壁酸( acid,LTA) ②M蛋白(M protein); 蛋白( protein); 肽聚糖; ③肽聚糖; 细胞壁受体. ④细胞壁受体. (2)侵袭性酶类 ①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 侵袭性酶类 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 ②链激酶(SK,又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链激酶(SK,又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链道酶(SD,亦称链球菌DNA DNA酶 ③链道酶(SD,亦称链球菌DNA酶); 胶原酶. ④胶原酶. 溶血素; ①溶血素; ②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 . 致热外毒素,
B群链球菌显色平板课件
10%~30%
孕妇感染GBS
30%~60%
40%~70%
未传染给 新生儿
传染给新生儿
97%
无症状
1%~3%
早发性疾病,败血症,肺 炎或脑膜炎,甚至死亡
• GBS还可引起孕妇感染、引起早产、 胎儿发育不良(低体重儿)、胎膜 早破及晚期流产
存活新生儿:可能有神经系统后遗 症(脑积水、智力障碍、小头畸形 、耳聋等)
可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脑积水智力障碍小头畸形症脑积水智力障碍小头畸形耳聋等耳聋等1030早发性疾病败血症肺早发性疾病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甚至死亡炎或脑膜炎甚至死亡标本尿液各种分泌物粪便血液浓汁体液保健科妇产科计生部门优生优育生殖遗传中心开单科室b群链球菌显色培养基上各种常见菌株显色情况b群链球菌肠球菌白念大肠金葡红色蓝色抑制生长本公司b群链球菌显色培养基与科玛嘉b群链球菌显色培养基对比状况b群链球菌atcc13813安图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安图灵敏度对比试验安图09310cfuml09410cfuml真阳性阳性预期值金标准37安图373663364临床对比情况680份白带标本24小时结果临床对比科玛嘉假阳性安图安图显色培养基灵敏度与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相同
susceptibility to antibiotics. Indian J Med Res 2004, 119: 84-87.
S Vergnano, N Embleton, A Collinson, E Menson, A Bedford Russell, P Heath. Missed
opportunities for preventing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fection.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B族链球菌筛查ppt课件(1)
球菌感染筛查及防治
母 新 危 孕 指 和 发 1.7亲 生 产 南 病因2/01阴儿妇率素》100道感的从之,0年0携染带一并9个进0带的菌。于年新行主 率要G2代生了0B要 以降0早S儿修2及低高是期降改年,
Case analysis
美国CDC-2010 GBS筛查指 南
对 结所果有阳孕性妇者于进妊行娠预3防5性-3治7周疗进行GBS筛查, 以下情况,应进行GBS检查和预防性治疗:
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B链筛查培养基
B养 妇族B基族链,链球供球菌医菌筛疗携查机带培构情养用况基于。是筛一查种临选床择样性本产中色孕培 由 素 出不 组 的浅同成粉种,色类这到的些红蛋 成色白 分菌胨 能落、 够来3通种筛过显查培色无养底乳基物链上和球生抗菌长生。 其 生 菌它 长 落细,。菌或和产酵生母 紫菌 色多 、数 蓝不 色在 ,这 无种色培的养不基典中型 典 呈型 珍的珠无状乳链球菌落呈浅粉色到红,圆形
GBS新生儿感染率
7(9G中 72C制000B新~D% 年 年S定生C感3代代了与),儿但染美以/《其早1在的国来围0他发晚发,新0美产机0型发病生活国期构G型率儿产的B共B却和族GS婴产同B感没病链,前S病染有死感抗死的明率染生率发显均的素大病变有发预于率化所病防5下降。率0策降低% 是略了,。其使
显色培养 基
PCR
免疫
备注
原理 培养
DNA PCR
ELISA/胶体金
培养方法是细菌检测 的金标准
采样-准备样品 胶体金:采样-
(震荡离心)- 稀释-加样-观
操作流 程
采样-接种-孵 育-观察
准备对照品- 察结果 DNA提取-准备 NhomakorabeaELISA:样品准 反应液和反应 备-加样-孵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群链球菌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G+ 球菌,链状排列 无鞭毛、芽胞 培养早期可有荚膜。
链球菌光镜 ×1000 革兰染色
链球菌 扫描电镜 ×12000
学习交流PPT
8
链球菌的排列
学习交流PPT
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在含血或血清的培养基生长好 液体培养基:沉淀生长,易形成长链 固体培养基(血琼脂平皿): 针尖样小菌落,大多数菌株有溶血圈 根据菌型不同,溶血情况不一
学习交流PPT
1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链球菌溶血毒素“O”
特点: 对O2敏感,抗原性强
遇氧 -SH-
-S-S- 失去溶血能力
抗原性强 SLO
机体
抗体(ASO)
抗体在体内存在数月至1年
临床意义: 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临床称为抗“O”试验 ,ASO效价在1:400 以上有诊断价值
②中毒性疾病--由毒素引起,如猩红热、毒素休克 样综合症
③变态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发病机制 Ⅱ型、Ⅲ型超敏反应)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25
猩红热皮疹、舌苔
学习交流PPT
26
学习交流PPT
猩红热毒素
•概念: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 菌产生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主要引起人类猩红热(皮肤红疹),也可导致毒性休克综合征
学习交流PPT
14
第二节 链球菌属
②链球菌溶素
• 作用:溶解RBC 、破坏白细胞 和血小板
• 种类:根据对氧的稳定性不同,分为 链球菌溶血毒素O(SLO) 链球菌溶血毒素S(SLS)
·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 种类多,致病性强弱不一,主要 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肺炎、猩 红热、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应等
•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和 肺炎链球菌
学习交流PPT
1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分类
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其周 围溶血环的情况)
不完全溶血--α- 溶血 完全溶血--β-溶血 无溶血圈
学习交流PPT
1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抗原构造模式图
荚膜
蛋白质Ag 多糖Ag
核蛋白Ag
肽聚糖
学习交流PPT
11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抵抗力
抵抗力不高 不耐热,55℃灭活 对常用消毒剂及抗生 素敏感
学习交流PPT
12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二、致病性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特点 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致病性较弱,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特点
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圈 致病性强(A群多属于此类)
丙型链球菌 (γ - streptococcus)
特点
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3、侵袭性酶类
①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分解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细菌易在组织间扩散 ② 链激酶(SK) --溶纤维蛋白酶:使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溶解纤维 蛋白,有利于细菌的扩散 ③ 链道酶(SD) --链球菌DNA酶:溶解脓液中高度粘稠的DNA,使脓液稀薄, 有利于细菌在感染灶中的扩散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1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溶血毒素 S
streptolysin S, SLS 特点:对O2 稳定 ,无抗原性。(链球菌在血琼 脂平皿中生长后菌落周围β溶血环由SLS所致) 作用 :对白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作用于细胞膜上磷脂,导致细胞损伤
学习交流PPT
17
第二节 链球菌属
光滑型“S”型,毒力强
无荚膜的粗糙型“R”
型,毒力降低。
● 其它致病因素-- 肺炎球菌溶血毒素、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等,与肺炎球菌致细胞 坏死、溶血、与细胞粘附等作用有关。
所致疾病
● 大叶性肺炎 偶可引起其它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及败血症、脑膜炎等。
学习交流PPT
1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致病物质
• 细菌胞壁成分—黏附素、M蛋白等 • 外毒素—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等 • 胞外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链道酶
学习交流PPT
1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所致疾病
①各种化脓性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上呼吸道感 染等。 感染特征:脓液稀薄,略带血性,病灶与周围组 织界限不清。
致病物质
1、细菌胞壁成分
(是细菌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的首要条件)
①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LTA)、F蛋白
粘附于哺乳动物多种细胞,利于细菌侵入机体
②M蛋白
抗吞噬作用、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③肽聚糖
致热、溶解血小板、诱发实验性关节炎
学习交流PPT
13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外毒素类
①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或
27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
• 形态染色-- G+双球菌,可形成短链状,菌体为矛头 状,有荚膜(根据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分为84个血清 型)
学习交流PPT
28
油镜 ×1000
学习交流PPT
29
肺炎链球菌 Gram’s染色镜检图
学习交流PPT
30
扫描电镜
学习交流PPT
一般无致病性
学习交流PPT
2
甲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的 溶 血 情 况
学习交流PPT
3
乙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的 溶 血 情 况
学习交流PPT
4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不完全溶血--溶血圈 窄,圈内RBC未完全破 坏,呈草绿色
α- 溶血
☆完全溶血--溶血圈宽 大,RBC完全溶解溶血 圈透明
31
电镜
学习交流PPT
32
•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生长菌落
周围α-溶血,与甲链相似
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胆汁溶菌
试验、菌落中间下陷(自溶)
学习交流PPT
33
脐样凹陷 18-24h
学习交流PPT
34
胆汁溶解试验
学习交流PPT
35
致病物质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 荚膜-- 抗吞噬,是肺炎球菌主要侵袭力。有荚膜为
β-溶血
学习交流PPT
5
甲链
丙链 乙链
学习交流PPT
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类
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分20群(其中致病菌株多属于A 群)
各群之间,又按蛋白质抗原不同,分若干型。如A 群—— 分M、T、R…等约150个型
B群——分 4型 C群—— 链球菌属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G+ 球菌,链状排列 无鞭毛、芽胞 培养早期可有荚膜。
链球菌光镜 ×1000 革兰染色
链球菌 扫描电镜 ×12000
学习交流PPT
8
链球菌的排列
学习交流PPT
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在含血或血清的培养基生长好 液体培养基:沉淀生长,易形成长链 固体培养基(血琼脂平皿): 针尖样小菌落,大多数菌株有溶血圈 根据菌型不同,溶血情况不一
学习交流PPT
1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链球菌溶血毒素“O”
特点: 对O2敏感,抗原性强
遇氧 -SH-
-S-S- 失去溶血能力
抗原性强 SLO
机体
抗体(ASO)
抗体在体内存在数月至1年
临床意义: 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临床称为抗“O”试验 ,ASO效价在1:400 以上有诊断价值
②中毒性疾病--由毒素引起,如猩红热、毒素休克 样综合症
③变态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发病机制 Ⅱ型、Ⅲ型超敏反应)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25
猩红热皮疹、舌苔
学习交流PPT
26
学习交流PPT
猩红热毒素
•概念: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 菌产生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主要引起人类猩红热(皮肤红疹),也可导致毒性休克综合征
学习交流PPT
14
第二节 链球菌属
②链球菌溶素
• 作用:溶解RBC 、破坏白细胞 和血小板
• 种类:根据对氧的稳定性不同,分为 链球菌溶血毒素O(SLO) 链球菌溶血毒素S(SLS)
·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 种类多,致病性强弱不一,主要 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肺炎、猩 红热、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应等
•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和 肺炎链球菌
学习交流PPT
1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分类
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其周 围溶血环的情况)
不完全溶血--α- 溶血 完全溶血--β-溶血 无溶血圈
学习交流PPT
1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抗原构造模式图
荚膜
蛋白质Ag 多糖Ag
核蛋白Ag
肽聚糖
学习交流PPT
11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抵抗力
抵抗力不高 不耐热,55℃灭活 对常用消毒剂及抗生 素敏感
学习交流PPT
12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二、致病性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特点 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致病性较弱,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特点
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圈 致病性强(A群多属于此类)
丙型链球菌 (γ - streptococcus)
特点
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3、侵袭性酶类
①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分解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细菌易在组织间扩散 ② 链激酶(SK) --溶纤维蛋白酶:使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溶解纤维 蛋白,有利于细菌的扩散 ③ 链道酶(SD) --链球菌DNA酶:溶解脓液中高度粘稠的DNA,使脓液稀薄, 有利于细菌在感染灶中的扩散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1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溶血毒素 S
streptolysin S, SLS 特点:对O2 稳定 ,无抗原性。(链球菌在血琼 脂平皿中生长后菌落周围β溶血环由SLS所致) 作用 :对白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作用于细胞膜上磷脂,导致细胞损伤
学习交流PPT
17
第二节 链球菌属
光滑型“S”型,毒力强
无荚膜的粗糙型“R”
型,毒力降低。
● 其它致病因素-- 肺炎球菌溶血毒素、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等,与肺炎球菌致细胞 坏死、溶血、与细胞粘附等作用有关。
所致疾病
● 大叶性肺炎 偶可引起其它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及败血症、脑膜炎等。
学习交流PPT
1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致病物质
• 细菌胞壁成分—黏附素、M蛋白等 • 外毒素—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等 • 胞外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链道酶
学习交流PPT
1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所致疾病
①各种化脓性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上呼吸道感 染等。 感染特征:脓液稀薄,略带血性,病灶与周围组 织界限不清。
致病物质
1、细菌胞壁成分
(是细菌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的首要条件)
①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LTA)、F蛋白
粘附于哺乳动物多种细胞,利于细菌侵入机体
②M蛋白
抗吞噬作用、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③肽聚糖
致热、溶解血小板、诱发实验性关节炎
学习交流PPT
13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外毒素类
①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或
27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
• 形态染色-- G+双球菌,可形成短链状,菌体为矛头 状,有荚膜(根据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分为84个血清 型)
学习交流PPT
28
油镜 ×1000
学习交流PPT
29
肺炎链球菌 Gram’s染色镜检图
学习交流PPT
30
扫描电镜
学习交流PPT
一般无致病性
学习交流PPT
2
甲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的 溶 血 情 况
学习交流PPT
3
乙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的 溶 血 情 况
学习交流PPT
4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不完全溶血--溶血圈 窄,圈内RBC未完全破 坏,呈草绿色
α- 溶血
☆完全溶血--溶血圈宽 大,RBC完全溶解溶血 圈透明
31
电镜
学习交流PPT
32
•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生长菌落
周围α-溶血,与甲链相似
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胆汁溶菌
试验、菌落中间下陷(自溶)
学习交流PPT
33
脐样凹陷 18-24h
学习交流PPT
34
胆汁溶解试验
学习交流PPT
35
致病物质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 荚膜-- 抗吞噬,是肺炎球菌主要侵袭力。有荚膜为
β-溶血
学习交流PPT
5
甲链
丙链 乙链
学习交流PPT
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类
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分20群(其中致病菌株多属于A 群)
各群之间,又按蛋白质抗原不同,分若干型。如A 群—— 分M、T、R…等约150个型
B群——分 4型 C群—— 链球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