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室程序文件完整版
试验室《程序文件》现场检验管理程序
![试验室《程序文件》现场检验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86340e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8.png)
试验室《程序文件》现场检验管理程序1目的保证现场检验工作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检验的检验室。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是程序的实施负责人。
3.2各检验室的检验人员实施本程序。
4程序4.1现场检验任务的接受4.1. 1现场检验的检验室直接接受现场检验任务的委托,由委托单位填写委托单(计量室除外),检验人员按照样品编号规则进行编号,并办理委托手续。
委托单一式两份,分别交委托人、资料管理员。
有样品检验的执行《样品管理程序》。
4. 2现场检验的内容:产品外观检查和产品抽样检查、工程结构检测、仪器设备的校准和其它必须现场进行的检验。
4. 3现场检验及要求4. 3. 1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人员必须是两人以上(包括两人)。
4. 3. 2定期监督检验必须持质量检查通知书。
4.3.3在到现场检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是否正常。
4.3.4在现场使用设备时,要检查现场条件是否符合检验标准求,现场提供的电源是否和仪器设备的要求一致。
4. 3. 5现场的环境不能满足检验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避免和隔离措施。
如: 时间上隔离和地点上隔离。
4. 3.6进行检验前,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确认正常、仪器设备运行稳定后,进行检验。
检验完毕检查设备状态并记录。
4. 3.7必须使用现场仪器设备时,要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
要详细记录使用现场设备的信息,记录仪器设备的名称、编号、规格型号、量程和精度、计量检定证书的有效期和仪器设备的所在单位。
4.3.8现场检测时,出现检测数据异常,要及时查明原因。
发现设备异常,停止检测,重新安排检测。
4.3.9现场检验还执行《检验工作程序》。
4. 4现场检验记录4.4. 1检验人员要认真做好现场检验的原始记录,对于使用外部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要重点记录。
程序文件检验检测机构完整版
![程序文件检验检测机构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9068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1.png)
程序文件检验检测机构完整版在当今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在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程序文件作为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机构的运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程序文件的定义与作用程序文件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的各项活动的规范和描述。
它详细规定了完成某项工作的具体步骤、方法、职责和要求,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操作层面的指导。
对于检验检测机构而言,程序文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检测活动按照统一、标准的流程进行,减少操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明确职责分工:明确每个岗位在检测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
3、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检测过程的严格控制,减少误差和偏差,保证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被检测对象的实际情况。
4、便于内部管理和监督:为管理层提供了对机构运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5、满足认可和资质认定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认可和资质认定都要求建立完善的程序文件体系。
二、程序文件的编制原则1、符合性原则:程序文件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机构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
2、系统性原则:程序文件应涵盖检验检测机构的所有活动和过程,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整体。
3、可操作性原则:程序文件的内容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实际工作。
4、持续改进原则:程序文件应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以适应机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要求。
三、程序文件的主要内容1、人员管理程序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和评价的流程和要求。
人员资质的认定和授权。
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
2、设备管理程序设备的采购、验收、校准、维护和报废的流程和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的程序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的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fde875ddccda38376baff1.png)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的程序文件1,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2,4.1.5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
(保护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程序可以合并)3,4.2.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
(人员培训程序可以合并)4,4.2.6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
5,4.3.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场所环境管理程序。
6,4.4.2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可以合并)7,4.4.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8,4.5.3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文件控制程序9,4.5.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
10,4.5.6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采购程序。
11,4.5.7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服务客户的程序。
12,4.5.8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处理投诉的程序。
13,4.5.9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出现不符合的处理程序。
14,4.5.10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程序。
15,4.5.1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记录管理程序。
16,4.5.12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
17,4.5.13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评审的程序。
18,4.5.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19,4.5.15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需要建立和保持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20,4.5.16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程序。
21,4.5.17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抽样控制程序。
22,4.5.18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样品管理程序。
23,4.5.19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质量控制程序。
24,4.5.5 分包控制程序。
必须要程序文件18个,推荐程序文件6个。
1,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试验室《程序文件》员工培训和考核程序
![试验室《程序文件》员工培训和考核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76a596da0116c175e0e4894.png)
试验室《程序文件》员工培训和考核程序1目的保证检测中心全体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满足检验工作要求和发展需要。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中心全体员工。
3职责3.1检测中心主任责任批准员工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保证计划实施的资源。
3.2技术负责人是程序实施的负责人,提出员工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3.3质量负责人负责程序实施。
4程序4.1员工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4.1.1技术负责人制定员工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保证业务发展的人才资源。
4.1.2规划中要提出人员配制要求、引进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员工的知识更新、岗位培训及员工的激励机制。
4.1.3质量负责人根据规划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中心主任批准,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
计划格式见记录DJ议-几-35。
4.2培训内容和要求4.2.1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岗位培训、标准规范、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知识、计量理论、误差理论、数据处理、数理统计、抽样方法和理论、法律法规、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和职砒道德规范等内容。
4.2.2培训人员可分为:新老员工;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等,对于不同的人员逆行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培训。
4.2.3培训的形式分为: 脱产、半脱产和业余培训,培训的期限为短期和长期培训,要尽量采用业余时间培训。
4.2.4质量负责人要对培训情况进行统计,对于外出培训的人员在报销学费和旅差费之前,经过质量负责人签字、登记方可报销,学习和培训证书的复印件交人事管理人员。
4.2.5各部门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安排培训工作,保证完成计划。
对不参加培训和培训不合格者由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承担培训费用,并予以处罚。
4.2.6对于新参加工作和新调进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对于培训不合格者不能上岗,并限期培训合格。
4.3培训工作的检查和总结4.3.1质量负责人对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掌握进度、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安排后续的培训工作,并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报技术负责人。
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含附属表单)
![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含附属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6959b41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1.png)
XXX检验检测中心程序文件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编号:XXX/PD14-2015编制:批准:颁布日期:2015年11月1日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副本控制:受控发放登记号持有人(或部门):1 目的在接受客户的委托检验检测工作中为本中心的客户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政府委派的检验检测和接受客户委托检验检测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以及为客户另外提出的合理要求所提供的服务。
3. 职责:3.1中心主任主管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的控制。
3.2质量负责人负责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实施的监督。
3.3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的检查和审核。
3.4各试验室具体实施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
3.5各岗位人员配合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的实施。
4. 工作程序4.1识别客户的要求4.1.1本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每一客户并与客户或其代表密切合作。
4.2加强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服务的意识4.2.1在检验检测过程中须征求客户意见时,应由检测负责人及时与客户沟通以取得一致意见。
4.2.2工作人员须加强为客户服务的意识,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当由于客户对检测方法不理解造成对检测结果产生疑问时,检测负责人应及时对客户进行耐心解释和说明。
4.2.3 检验在申请后的十个工作日之内实施,完成相应检验后十个工作日之内出具检验报告书;4.2.4每年度定期向客户寄发意见征询表,收集客户的意见经汇总形成文件交管理评审会议评审。
4.3维护客户利益4.3.1当本中心的检测结果引起客户抱怨时应由质量负责人、办公室会同检验人员同客户一起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尽可能给客户满意的答复,如果是本中心原因造成的视情况决定按《申诉和投诉程序》的要求处理。
4.3.2由于管理不当造成客户的技术资料遗失,数据泄漏等事故应由试验室负责人告知客户,协商解决并承担相关责任。
4.4 在经过技术负责人或检测现场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允许客户代表在确保其他客户机密和所有权的前提下进入检测场所相关区域观察为该客户进行的检测和了解检测的进度。
史上最全的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史上最全的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03ac7d2f60ddccda38a0b4.png)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史上最全的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目录程序文件修订页1 XXXX/CX4.2.4-1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2 XXXX/CX4.2.4-2监督工作程序3 XXXX/CX4.2.9-1内部沟通程序4 XXXX/CX4.3.4-1内务管理程序5 XXXX/CX4.3.4-2环境保护控制程序6 XXXX/CX4.3.4-3安全作业管理程序7 XXXX/CX4.4.1-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8 XXXX/CX4.4.7-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9 XXXX/CX4.4.9-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溯源管理程序10 XXXX/CX4.5.3-1诚信从业程序11 XXXX/CX4.5.3-2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12 XXXX/CX4.5.4-1文件控制程序13 XXXX/CX4.5.5-1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14 XXXX/CX4.5.6-1分包管理程序15 XXXX/CX4.5.7-1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及管理程序16 XXXX/CX4.5.8-1服务客户程序17 XXXX/CX4.5.9-1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18 XXXX/CX4.5.10-1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19 XXXX/CX4.5.12-1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程序20 XXXX/CX4.5.14-1记录的控制程序21 XXXX/CX4.5.15-1内部审核程序22 XXXX/CX4.5.16-1管理评审程序23 XXXX/CX4.5.17-1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24 XXXX/CX4.5.17-2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25 XXXX/CX4.5.17-3检验检测方法偏离控制程序26 XXXX/CX4.5.17-4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27 XXXX/CX4.5.17-5 意外情况处理程序28 XXXX/CX4.5.17-6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29 XXXX/CX4.5.18-1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30 XXXX/CX4.5.18-2电子采集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保护程序31 XXXX/CX4.5.19-1抽样程序32 XXXX/CX4.5.20-1样品管理程序33 XXXX/CX4.5.21-1质量控制程序34 XXXX/CX4.5.22-1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程序35 XXXX/CX4.5.23-1检验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36 XXXX/CX4.5.31-1检验检测活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管理程序37 XXXX/CX4.5.32-1数据统计和年度报告程序修订页1、目的对关键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和各类人员的培训考核,实施有效控制管理,确保人员的录用、培训、管理等规范进行。
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程序(含附属表单)
![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程序(含附属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a892106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0.png)
XXX检验检测中心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程序编号:XXX/PD20-2015编制:批准:颁布日期:2015年11月1日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副本控制:受控发放登记号持有人(或部门):1 目的中心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中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中心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认可准则的要求。
内部审核计划应涉及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包括检验检测活动。
以确保中心的运作持续符合其要求,并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中心内部审核及附加审核。
3 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内部审核工作,技术部负责具体组织与策划。
4 工作程序4.1 制定《内部审核方案》4.1.1 由技术部在每年年初提出内部审核方案,特殊需要的内部审核可及时提出。
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下发给各部门。
4.1.2 内部审核方案的内容包括:a)审核目的——常规的年度审核;——实验室认可前的自我评价审核;——管理体系有重大变化后进行的内部审核;——中心的组织结构有重大调整时进行的内部审核;——发生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进行的内部审核。
b)审核范围审核目的为其前三项时,应包括全部要素和部门及检验检测活动;其余二项根据需要可安排对部分要素和部门审核及部分检验检测活动;c)审核依据的标准和文件依据中心的管理体系文件和法律法规及相应技术标准d)审核时间安排集中审核要规定时间范围;滚动审核要制定审核进度时间表。
e)审核方式按要素进行审核需涉及所有相关部门;按部门审核要涉及全部要素。
f)对组建内审组、审核的实施及审核报告等的原则要求。
4.2 组建内审组4.2.1 由质量负责人根据需要组织若干人的内审组,确定组长。
4.2.2 内审组成员应具有内审员资格。
4.2.3 内审组成员的分工应是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者。
4.3 审核的准备:内审组长组织成员编制审核专用文件。
4.3.1 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根据《内部审核方案》的要求来制定。
内容包括: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内审组组成及分工、审核项目及时间安排等,报质量负责人审批后下发各部门。
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6260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1.png)
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
件
目标
根据2023年的需求,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列表
以下是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的列表:
1. 实验室安全操作程序文件
- 实验室安全操作守则
-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 实验室防护装备使用手册
- 实验室废物处理指南
2. 检测样品采集和处理程序文件
- 样品采集规范
- 样品处理操作步骤
- 样品标识和储存要求
3. 分析仪器操作和维护程序文件
- 仪器操作手册
- 仪器日常维护流程
- 仪器故障排除指南
4. 数据记录和分析程序文件
- 数据记录要求和格式
- 数据验证和校准流程
- 数据分析方法和报告生成要求
其他要求
- 所有程序文件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以确保与法规和标准的一致性。
- 所有实验室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程序文件的培训和指导,并确保严格遵守。
以上内容为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的简要概述。
具体内容和细节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制定和完善。
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检测报告控制程序(含附属表单)
![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检测报告控制程序(含附属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58bee22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b.png)
XXX检验检测中心程序文件检验检测报告控制程序编号:XXX/PD30-2015编制:批准:颁布日期:2015年11月1日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副本控制:受控发放登记号:持有人(或部门):1 目的检验检测报告是全部检验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信息的载体,一定要保证其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并符合规定要求,因此对其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批准应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及岗位职责。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心所出具的各类检验检测报告的控制。
3 职责试验室责任检验检测员负责编制检验检测报告,试验室负责人负责审核,授权签字人负责审批。
4 工作程序4.1工作流程4.1.1 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审核试验室责任检验检测员按照《记录管理程序》“4.6 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要求”对原始记录进行审核。
当对检验数据需计算或转换时,按《计算和数据转换校核程序》规定执行,并随记录一起归档。
4.1.2试验室责任检验员根据标准要求,按照原始记录检验检测结果编制检验检测报告,并打印检验检测报告。
在编制项内签名后,将打印文本及全部资料交试验室负责人。
4.1.3试验室负责人对检验检测报告进行审核,保证检验检测报告结论正确合理。
最后在审核项内签名,交授权签字人审批。
4.1.4授权签字人审查检验报告无误后签名,交办公室盖章发出。
4.2检验检测报告编制各岗位的职责4.2.1试验室责任检验员的职责a)审核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计算及转换。
数字位数应按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进行数值修约,单位统一为法定计量单位。
不是法定计算单位要说明理由;b)根据标准要求和检验原始记录,编制检验检测报告,对原始记录及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负全责。
c)如需在检验检测报告中提供意见和解释,也应同时起草;d)起草检验检测结论,当不确定度与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CNAS有要求时,检验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e)将检验检测报告打印,对打印的文本进行复核。
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环境程序(含附属表单)
![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环境程序(含附属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21cb03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b.png)
XXX检验检测中心程序文件环境管理程序编号:XXX/PD03-2015编制:批准:颁布日期:2015年11月1日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副本控制:受控发放登记号持有人(或部门):中心的环境条件是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中心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符合要求,满足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中心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验检测产生的废气、废液、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所有检验检测环境保护。
3 职责3.1 办公室负责中心整体环境保护。
3.2 试验室负责检验检测过程环境保护。
4 工作程序4.1 办公室4.1.1 应根据检测工作需要经常对中心的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
4.1.2 应对中心的设施、环境定期进行监督,使其符合要求,满足检验检测工作需要。
4.2 中心4.2.1 中心水、电、气等设施应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同时应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
4.2.2 中心的检测工作区域应经常保持整洁,水、电、气、采暖、通风等设施应经常检查、维护,使其完好,随时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4.2.3 相互干扰的试验操作要在不同分析室进行,防止交叉污染。
样品前处理中对易挥发及有害物质的配制、量取应在通风橱内操作。
4.2.4 精密仪器及天平室的环境条件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
4.2.5 微生物检测必须在无菌室内进行,无菌室在实验前应经过紫外线消毒,所有的玻璃器皿等用具,应经高压灭菌。
检验废弃物应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及时清理。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微生物室。
4.2.6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检验区域,确因工作需要,须征得中心负责人的同意,并穿工作服进入。
4.2.7 中心应对所配备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并保证检测工作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进行。
4.2.8废气、废液排放严格按规定执行。
5 相关文件《不符合检验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XXX/PD16-2015。
2023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
![2023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8822b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c.png)
2023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1. 引言本文档是用于2023年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程序文件。
这些程序文件是为了确保机动车检验检测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进行而制定的。
本文档将详细说明各个程序文件的目的、应用范围和操作流程。
2. 目录结构├── 程序文件1│ ├── 目的│ ├── 应用范围│ ├── 操作流程│ └── 补充说明├── 程序文件2│ ├── 目的│ ├── 应用范围│ ├── 操作流程│ └── 补充说明├── 程序文件3│ ├── 目的│ ├── 应用范围│ ├── 操作流程│ └── 补充说明└── ...3. 程序文件13.1 目的程序文件1的目的是确定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以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应用范围程序文件1适用于所有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
3.3 操作流程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要求;2.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流程;3.确定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4.设立质量管理评审机制和改进措施;5.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
3.4 补充说明程序文件1的实施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和改进。
4. 程序文件24.1 目的程序文件2的目的是规范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4.2 应用范围程序文件2适用于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各个部门和相关检测人员。
4.3 操作流程1.接受车主或委托单位的申请并确认检测项目;2.按照标准和规定进行预检;3.进行现场检验和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4.制作检验报告,并进行初步评估;5.进行评审并签发检验合格证明或不合格通知书;6.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补充说明程序文件2的实施应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检验检测标准,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5. 程序文件35.1 目的程序文件3的目的是确保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保护车主和委托单位的隐私和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室程序文件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X X X试验室程序文件版本号:编号:受控号:编制:审核:审批:2016年1月11日发布 2016年1月15日实施地址:电话:目录1、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关键人员、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包括管理层、执行层、检测和操作、抽样、核查等人员)规定了明确的岗位条件、职责和权限,并在职责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以保证检测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机构全部人员管理。
3、人员岗位要求中心主任A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5年以上。
B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全权负责各项工作及资源调配。
C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程。
D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有效,提供管理体系运行的必备资源。
E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主持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
F组织职工参加有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保证检测质量。
G做好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检测公司开展文明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技术负责人A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B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技术工作。
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等要素的技术管理和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D协办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及执行上述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E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负责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质量负责人A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初级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B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的工作及负责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D负责管理评审工作,准备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做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总结,并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E协办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要素及执行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F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
G负责管理体系运行的考核工作。
内审员A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熟悉工作程序和管理体系的要求,有能力判定管理体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检测人员A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上岗资格和持证上岗,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岗位培训项目相符。
B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方法,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C认真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按照规定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和处理,检测记录字迹清晰,数字准确无误,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负责。
D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熟练掌握其性能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
仪器使用前后进行记录,发现异常停止使用,及时报修。
1、目的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规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工作秩序。
3、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公司内务管理工作,并定期提出管理建议。
各职能部门负责所辖区域的内务管理。
4、程序内容严禁在检测区域内饮食和吸烟、不准用实验器皿做饮食用具。
检测区域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清扫,周末大清扫。
与检测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检测区域,不准在检测区域进行娱乐活动和一切影响检测工作的活动。
检测所用的仪器、药品,放置要合理有序,检测台面要清洁,检测告一段落后要及时清理作业台;检测结束后,一切仪器、药品、工具要放回原处。
试验室负责人应在下班前检查内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检测区域,尤其是有特殊环境要求的工作区域,以免影响环境的稳定性和检测工作的安全、保密性。
检测工作人员纪律检测人员必须有严格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制度,不得违章操作。
认真钻研业务技术,掌握检测基本理论,熟练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检测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测中做好记录。
检测完毕应立即将试剂、仪器清理后复原,保持公司环境清洁、整齐。
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气。
发现仪器、设备有损坏应及时向本检测组负责人汇报,并作好登记。
1、目的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是其正常开展检测工作并取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的物质基础。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试验室应对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配备、管理和使用的每个环节都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定程序。
2、适用范围设备的采购、审批、购置、检验、校准、使用、维护等环节的规定。
3、职责各检验室为设备管理职能室。
4、程序内容设备的购置4.1.1设备的购置应与本中心承担的业务工作适应,其技术指标应满足检验规范、检验标准的技术要求。
4.1.2设备购置的申报、论证、审批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应的规定执行。
4.1.3办公室接到中心主任的审批意见后,与设备供给商签定订购合同;4.1.4办公室应按《采购服务和供应程序》对本中心设备供给商进行评审,并保存供给商及其提供服务的情况记录。
设备的验收4.2.1设备购进后,由办公室组织验收,检验室配合,验收工作应在索赔期内完成;4.2.2验收合格后检验室填写设备出库单,领取设备及其说明书、证书复印件;4.2.3整个验收过程应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填写《仪器设备验收记录》。
4.2.4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统一对外联系处理。
4.2.5验收完毕交付使用的同时,办公室应建立并保存设备档案。
设备使用4.3.1中心有设备均应有具备资格的专人保管、使用,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视情况,编制操作规程。
4.3.2中心有设备经过检验后,检验室及时实施标识管理,技术负责人不定期的检查。
4.3.3设备应合理使用,仪器使用前后应有检查记录。
标志管理.标志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式样。
标志分“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
4.4.1 合格证(绿色)为计量检验合格者;4.4.2准用证(黄色)一般为不必检验的设备,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打印机);a)设备无法检测,经比对或鉴定适用者;b)多功能检验设备,某项功能已丧失,但其检验工作中心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c)验试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验(验)工作中心用量程合格者;d)降级使用。
4.4.3停用证(红色)a) 检验仪器、设备损坏者;b)仪器设备经检验不合格者;c)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d)仪器设备超过检验周期者;设备的维护保养4.5.1设备应有专人进行维护保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4.5.2设备在正常维护保养时,检验室若有能力维修可指定专人维修,若无能力维修,则由有能力维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维修;4.5.3设备因故损坏应停止使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组织修复。
4.5.4设备检修完毕,管理人员应认真填写设备维修记录。
4.5.5修复后的计量器具要及时检测/校准。
4.5.6技术负责人每年组织一次设备检查,检查内容:设备完好率;设备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标识管理等。
设备借用4.6.1在本中心内部借用,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
使用完毕,要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4.6.2本中心设备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做好记录。
设备的存放和运输4.7.1设备按说明书的要求贮存在适宜的场中心,在运输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震动、防潮湿等措施,确保设备的准确可靠。
运输前后应有检查记录。
不合格设备处理和报废4.8.1不合格设备包括:a)已损坏的设备;b)经检验/校准或使用证明有缺陷且无法使用的设备;c)性能无法确定的设备;d)超过检验周期(确认间隔)的设备。
4.8.2检验室发现设备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贴上“停用”标志,防止误用或错用。
4.8.3技术负责人在接到检验室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意见。
a)经分析、重新检验或校准,可以排除不合格的怀疑时,应重新确认该设备合格状态,可恢复使用;b)经多年使用或因事故损坏无法修复的设备,根据检验室的建议、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本中心最高负责人批准后,可作报废处理;c)设备的报废手续,由办公室集中办理;d)设备的报废申请批准后,要填写报废单。
设备档案管理4.9.1办公室对设备应建立档案,检验室应建立本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台帐。
4.9.2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以下内容:a)设备的名称、制造厂名称、型号和编号或本中心编号;b)接收日期、启用日期、接收时的状态和验收记录;c)目前存放的地点;d)随机携带文件资料或使用说明书;e)历次的检验证书/校准证书;f)历次维修的记录;g)检验标准;h)操作规程。
4.9.3仪器设备档案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复印件由检验室管理。
1、目的对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进行运行检查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核查,以保证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运行检查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的期间核查。
3、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相应的期间核查计划。
中心主任负责审批期间核查计划,并对核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且应做好《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并负责归档。
4、下列情况下应考虑进行期间核查新购的仪器设备、试验设备及首次使用的标准物质;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使用频次较高的仪器设备;发现检测数据之间出现分散性较大的仪器设备。
5、期间核查的方法参加与其它试验室之间的能力验证比对;采用高一级准确度等级的仪器或计量标准、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采用多台同精度的检测设备进行比对;选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检测,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检测结果进行评估;通过对样品不同特性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验证。
6、期间核查的制定及实施质量负责人根据本中心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对象,制定期间核查计划;期间核查的主要内容是复核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间隔之间示值误差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中心主任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与计量检定证书比较,评定该仪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如证实仪器设备状态不符合使用要求,应对上次检查后的检测数据追溯,核查是否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