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监测实验室程序文件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室检测流程

化学实验室检测流程

化学实验室检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实验室检测流程一、实验准备阶段。

在进入化学实验室进行检测之前,必须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准备工作。

检化验操作规程

检化验操作规程

检化验操作规程本文档旨在规范化实验室中的检化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规范检化验实验室中各项检测工作的操作流程,包括实验前准备、样品处理、试剂配制、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本文档也旨在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检化验实验室中的各项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水质分析、土壤分析、空气质量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

二、操作流程2.1 实验前准备实验前准备工作是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1.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设备和标准品。

2.检查试剂和标准品的质量和保存情况,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3.准备实验所需的辅助工具,如量筒、烧杯、试管等。

4.清洗实验器材,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5.制定实验操作步骤和流程,并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

2.2 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1.按照样品处理要求,准备待分析样品。

2.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样品的收集、保存、制备等步骤。

3.注意样品的标识和追踪,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回溯性。

4.针对不同的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2.3 试剂配制试剂配制是实验工作中常见的操作环节。

1.按照需要的浓度和体积,准确称取试剂。

2.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试剂的配制,避免操作失误。

3.配制好的试剂需标识清楚,包括试剂的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信息。

4.配制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2.4 仪器操作仪器操作是检化验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1.准确校准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并定期进行仪器保养和维护。

2.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仪器的操作。

3.仪器操作过程中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产生危险。

4.准确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参数设置等信息。

2.5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

1.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实验室化验流程

实验室化验流程

山东华盛化工化验室操作流程2020年4月2日目录一、密度的测定二、水分的测定三、常、减压馏程(原油收率测算)四、氯含量的测定五、硫含量测定六、残炭含量的测定七、灰分含量的测定八、碱性氮含量的测定九、轻蜡、重蜡、柴油凝点的测定十、轻蜡、重蜡、柴油冷滤点的测定十一、汽、柴油馏程十二、闭口闪点的测定十三、石脑油氧含量的测定十四、沥青软化点的测定十五、沥青针入度的测定十六、沥青延伸度的测定一、密度的测定(GB/T1884-2000;GB/T260-88)实验器材:250ml量筒,100℃量程的水银温度计,加热器,不同量程的密度计等。

1、实验步骤:①先观察样品形状,是否需要加热,如需加热一般加热至40—50℃,直至样品流动性好,不断搅拌均匀,取来清洁干燥的250ml量筒,倒入样品至适宜量(以放入密度计后样品不溢出为宜,过少不利于读取密度计读数)。

②过程中尽量不要产生气泡,如有气泡,量少用滤纸去除,量大把气泡部分倒出,再补齐适宜量。

③将温度计插入量筒内不断搅拌,尽量不要触碰量筒壁,使量筒内上下部分样品搅至均匀,最后上下搅动,温度计水银球不要离开样品液面,读出温度计读数记为t视。

④选择合适范围的密度计缓慢放入量筒内,尽量与量筒轴心线相重合,密度计在样品中自由漂浮并静止后,读取液面与密度计刻度(原油、重蜡为上弯月面;轻蜡、石脑、汽柴油为下弯月面)相切点对应的密度值,记录为ρ视。

如果选用的密度计不适合,迅速更换,时间较长后,重新测量温度。

20℃标准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标=(t视- t标)r视+ ρ视其中r视为视密度所对应的修正系数,t标= 20℃密度单位为g/cm3 或g/ml,kg/m3 。

⑤清洗器材,实验结束。

2、本实验适用于绝大多数油品密度的测定。

二、水分的测定(GB/T6536-97)实验器材:水分测定器,500ml圆底烧瓶,水分接收器,疏通杆,100ml量筒,百分之一电子称,沸石,适量溶剂油或二甲苯。

1、实验步骤:①打开实验仪器,打开冷却循环,打开加热套组电源,调节适当电压,检查冷却循环系统是否制冷正常,各冷凝器间软管是否有堵塞、漏液情况。

实验室检(监)测报告程序

实验室检(监)测报告程序

程序文件文件编号-02-14-2017
页码第3页,共4页
修改号第2017版第4次修订
主题:检(监)测报告程序颁布日期2017年04月26日数据统计方法、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若有)的适用性;
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数据准确性;
结论内容与监测数据的符合性、逻辑性和正确性(若有)。

(3)报告签发
①授权签字人签发监测报告。

②签发报告时应检查的内容包括:
报告是否经过审核;
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监测结果的合理性和结论的正确性;
报告认证标识使用的正确性(必要时);
报告审核人员提出的需在报告签发时裁定的问题(若有);
签发人认为有必要检查的其他内容。

③在报告签发阶段检查出必须纠正的问题,签发人提出修改意见,并给予修改;签发人认为监测报告符合要求,在《监测报告》上手写签名。

④若监测项目为资质认定项目并在资质认定有效期内,应在监测报告封面左上角加盖资质认定标识,标识应清晰可辨。

经签发的报告应在报告首页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并加盖骑缝章。

(4)报告发送
①监测报告应直接或按委托方的要求发送给委托方。

②未经委托方书面授权,不得将报告发送给任何第三方。

报告发送和保管人员应遵守《保密程序》的相关规定,为委托方保密。

③当委托方要求用电话、传真或电子网络传送监测结果时,应遵守《保密程序》和《电子信息数据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认真核实接收方的姓名和身份,维护委托方的保密要求。

④监测报告的发放应登记。

(5)报告更改
①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对已发出的报告进行更改:
若有投诉并经复验,证明原监测报告存在问题的;。

化学实验室检测流程

化学实验室检测流程

化学实验室检测流程When it comes to the process of testing in a chemistry laboratory, there are various steps and precautions that need to be taken to ensu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sults. One of the first steps in the testing process is to carefully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experiment protocol. This includes not only the procedure for conducting the test but also the safety measures that need to be followed in the laboratory setting.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有各种步骤和预防措施需要采取,以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

测试过程中的第一步之一是仔细阅读和理解实验方案。

这不仅包括测试的程序,还包括实验室设置中需要遵循的安全措施。

Prior to starting the experiment, it is important to gather all the necessary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This includes chemicals, glassware, and any other items that may be needed to carry out the test. Ensuring that all equipment is clean and properly calibrated is essential to obtaining accurate results.在开始实验之前,重要的是收集所有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试验室的试验检测程序文件

试验室的试验检测程序文件

为了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真实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试验室的试验检测工作。

3、职责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对本试验室试验检测的公正性和真实性负领导责任。

试验检测人员对所做的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真实性负直接责任。

4、工作程序4.1 工作态度试验检测工作不受行政干预。

试验检测人员要廉洁奉公,坚持科学态度,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检测、试验规程,认真负责,严格按章办事,保证数据准确。

4.2 样品管理试验检测工作必须对来样负责,对试样应进行核对签收,按规定封样、保管、检测、留样以备复检或待查。

4.3 试验检测工作要求对所有顾客委托的试验检测工作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

全体试验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检测、试验规程规定进行检测,准确读数,实事求是地认真填写检测试验记录和检测试验报告,不得弄虚作假。

4.4 记录、报告的填写、审核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试验检测记录必须用钢笔(碳素水或兰黑墨水)填写,字迹清楚,更改之处必须加盖试验检测人员印章,试验检测报告必须用碳素墨水填写,不得涂改。

试验检测报告及记录须由从事检测工作五年以上的人员复核签章,经技术或质量负责人审核签名,加盖公章后生效。

5、相关文件、记录无。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CX-02-20141、目的为了做到对质量文件控制,管理规范化,使质量文件的适用性及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实。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试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职责3.1 主任负责质量文件编制工作的领导、协调工作,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编制工作、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审核批准质量手册等质量文件。

3.2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文件编制的日常工作,组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等专门小组,参加各文件的编制工作。

4、工作程序4.1 文件形成及分类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分类包括: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c)《程序文件》d)确保检测所需的文件,如操作规程,检测方法及标准,作业指导书,规范,检定规程。

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

目标
根据2023年的需求,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列表
以下是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的列表:
1. 实验室安全操作程序文件
- 实验室安全操作守则
-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 实验室防护装备使用手册
- 实验室废物处理指南
2. 检测样品采集和处理程序文件
- 样品采集规范
- 样品处理操作步骤
- 样品标识和储存要求
3. 分析仪器操作和维护程序文件
- 仪器操作手册
- 仪器日常维护流程
- 仪器故障排除指南
4. 数据记录和分析程序文件
- 数据记录要求和格式
- 数据验证和校准流程
- 数据分析方法和报告生成要求
其他要求
- 所有程序文件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以确保与法规和标准的一致性。

- 所有实验室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程序文件的培训和指导,并确保严格遵守。

以上内容为2023年化学实验室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的简要概述。

具体内容和细节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制定和完善。

分析实验室-管理程序文件

分析实验室-管理程序文件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1. 目的本司实验室是用水、用电及使用易燃易爆、有毒试剂集中的场所,必须制定严格管理程序,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2. 适用围本司实验室及站相关业务部门各个场所及设施。

3. 职责3.1实验室责任人对安全全面负责。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检查,处理安全隐患。

3.2 实验人员负责水、电线路、消防器材的配置和设施安全检查。

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相关的化学药品、水电气、门窗的等安全。

3.4 实验室人员负责试剂、药品,特别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管理。

4. 工作程序4.1 安全操作规4.1.1 检测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杜绝一切违章操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登记报告。

4.1.2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触样品试剂。

使用腐蚀性强、有毒物质必须带防护手套,中途不许离岗。

4.1.3在进行加热、加压、蒸馏等操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若因故须暂时离开,必须委托他人照看或关闭电源。

4.1.4各种安全设施不许随意拆卸搬动、挪作他用,保证其完好及功能正常。

4.1.5操作人员要熟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和维护知识,熟悉水、电等的使用常识及性能,遵守安全使用规则,精心操作。

4.2 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4.2.1化学试剂、药品中凡属易燃易爆,有毒(特别是剧毒物品)、易挥发产生有害气体的均应列为危险物品,严格分类,加强管理,专人负责。

4.2.2建立详细帐目,帐、物、卡相符,专人限量采购,入库检查。

4.2.3 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有毒物品放入专用柜并加锁,注意通风。

4.2.4领用时应进行登记,用多少领多少。

操作室不宜大量贮存危险物品,不许存放剧毒试剂。

4.3 三废处理4.3.1在某些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中可能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

这类废液直接排放于下水管道将会污染环境,必须统一收集,进行有效的处理后再排放。

4.3.2实验室产生的废液贮存到一定数量后,集中处理。

可用于回收的废液的容器应分类盛装,禁止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

实验室检测工作控制程序(参照模板)

实验室检测工作控制程序(参照模板)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1、目的为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对影响检测质量的所有实验工作环节,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控制。

2、适应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检测项目。

3、职责3.1技术负责3.1.1负责检测过程中检测方法的确认3.1.2组织处理检测中的技术问题3.1.3审批检测报告3.2质量负责人3.2.1负责下达生产任务单3.2.2对检测质量进行监督3.2.3审核检测报告3.2.4负责质量评估3.2.5负责处理重大质量事故。

3.3 质量监督员负责检测工作过程控制。

3.4质量管理室3.4.1负责业务受理、样品管理3.4.2监控检测质量、出具检测报告3.5制样室负责样品制备3.6化学分析室负责样品检测4、程序4.1 根据本中心的检测能力,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确定检测工作流程(流程图见下页),技术负责对流程进行审批。

所有样品的检测均执行此流程,如有偏离或改变本流程的情况,经技术负责批准后方可执行。

4.2 业务受理4.2.1 质量管理室负责确定客户的检测需求,组织对检测要求进行评审,具体执行《合同评审程序》;4.2.2 与客户签订合同后,质量管理室负责样品抽样或样品接收,并填写《收样单》,具体执行《抽样管理程序》和《检测样品管理程序》。

4.3 样品标识4.3.1 由样品管理员按《检测样品管理程序》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

4.3.2 做好标识的样品由样品管理员填写《检测任务通知书》,将样品交样品加工室。

4. 4 样品加工4.4.1样品加工室依据《加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加工。

4.4.2加工后的样品由样品加工室负责人检验合格后,将正样交付质量管理室,副样由样品加工室予以保管。

4.4.3质量负责人对样品质量进行确认,并填写《检测任务通知书》,质量管理室样品管理员,按《检测样品管理程序》的要求对样品进行保管。

4. 5 检测任务下达4.5.1质量负责人在《检测任务通知书》上明确检测要求及完成时间,给化学分析室下达检测任务,质量管理室样品管理员根据《检测任务通知书》将正样样品交化学分析室,化学分析室主任确认样品的状况、数量、质量等,并在《检测任务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实验室程序文件

实验室程序文件

实验室程序文件在科学研究、质量检测、产品开发等众多领域,实验室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安全地进行,制定一套完善且合理的实验室程序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实验室程序文件是实验室工作的规范和指南,它涵盖了从实验的准备、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到实验结果的报告与存档等一系列环节。

其目的在于保证实验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实验准备阶段的程序。

在开展任何实验之前,实验人员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这包括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原理、预期的结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然后,根据实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在选择仪器设备时,要确保其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要求,并经过了正确的校准和维护。

对于试剂材料,要检查其有效期、纯度和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试剂。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是关键。

每一个实验都应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实验人员必须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如果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修;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应仔细检查实验步骤和数据,寻找可能的原因。

数据记录与处理是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实验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实验条件、观测结果、测量数据等。

数据的记录应清晰、完整,便于后续的查阅和分析。

在处理数据时,要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计算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实验结果的报告与存档也是不可忽视的步骤。

实验完成后,实验人员应根据实验的结果撰写报告,报告应包括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报告的格式应规范、统一,语言应简洁明了。

同时,要将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图像等资料进行妥善存档,以便日后查阅和参考。

为了确保实验室程序文件的有效执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2017版实验室检测程序文件

2017版实验室检测程序文件

2017版实验室检测程序文件在科学研究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我们制定了 2017 版实验室检测程序文件。

这份文件将为实验室的检测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以保障检测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

一、文件的适用范围和目的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实验室进行的各类检测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微生物检测等。

其目的在于明确检测工作的流程、方法、质量控制要求以及相关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比性,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检测服务。

二、实验室检测的基本流程1、样品接收与登记样品送达实验室后,由专人负责接收和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样品的数量、状态、标识等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应及时与送样方沟通并说明情况。

接收合格的样品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样品名称、来源、检测项目、送样日期等信息。

2、样品预处理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预处理方法应符合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例如,对于化学分析样品,可能需要进行消解、萃取等处理;对于微生物检测样品,可能需要进行稀释、培养等操作。

3、检测方法选择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应优先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

如果没有适用的标准方法,可采用经过验证的实验室自建方法。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考虑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因素。

4、检测仪器设备的准备与校准在进行检测前,应对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性能指标符合检测要求。

对于需要定期校准的仪器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并保存校准记录。

5、检测操作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选定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按照规定的公式和方法进行结果计算。

实验室检测流程程序文件

实验室检测流程程序文件

实验室检测流程程序文件英文回答:In the laboratory testing process, there are several steps that need to be followed to ensu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sults. Firstly, the sample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stage is crucial. This involves obtaining the sample from the patient or the environ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est being conducted. For example, in a blood test,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will draw blood from the patient and properly label the sample. In a water quality test, a technician will collect a sample from the water source and store it in a sterile container. This step is important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 and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sample.Once the samples are collected, they are then transported to the laboratory for analysis. This step requires proper handling and storage to maintain sample integrity. For example, blood samples need to be stored at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to prevent degradation of the analytes. Samples should also be properly labeled and accompanied by relevant documentation to ensure traceability.In the laboratory, the samples undergo various tests and analyses depending on the purpose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may involve using different instruments and techniques to measure specific parameters or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certain substances. For instance, in a microbiology test, the sample may be cultured on agar plates to identify and count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In a chemical analysis, the sample may be subjected to spectrophotometry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a particular compound.After the tests are conducted, the laboratory technicians interpret the results based on established reference ranges or criteria. This require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test methodolog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For example, if a blood test reveals elevated levels of certain enzymes, it may indicate liver damage or disea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shouldtake into account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clinical presentation.Finally, the laboratory generates a report summarizing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is report is usually sent to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or the requesting party, whowill use the information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regarding patient care 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report should be accurate, concis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It may include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testing or ac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中文回答:在实验室检测流程中,有几个步骤需要遵循,以确保结果的准确可靠。

化学监测实验室程序文件

化学监测实验室程序文件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管理程序1 目的为维护委托方利益,切实保护委托方所有权,对委托方的技术、数据和商业机密保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开展校准/检测服务时涉及到的委托方所有权和各种机密的保护。

3 职责3.1 业务负责与校准/检测有关的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管理工作;3.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具体工作。

4 工作程序4.1 保护所有权4.1.1 当委托方提供的校准/检测所需的技术资料、设计图纸等需要保密时由XXXXXX随同仪器一起接收。

转交检测人员时需要办理资料交接手续。

校准/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尽快将有关资料归还XXXXXX,任何人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复印;4.1.2 校准/检测用样品所有权属委托方,校准/检测后由委托方取回,任何人不得占用;4.1.3 检测人员不得利用委托方技术从事技术服务或产品开发。

4.2 保密4.2.1 样品接收时若附有资料和图纸,经办人应咨询委托方是否需特别保密,并做好标识;4.2.2 委托方提供有关资料若需保存的由XXXXXX统一存档,因工作需要借阅需经XXXXXX主任批准;4.2.3 校准/检测的原始记录及结果应妥善保管,校准/检测原始记录由各室存档,采用计算机进行校准/检测或数据处理的应加密;4.2.4 证书的发放按《证书管理程序》执行;4.2.5 所有需保密的资料,非资料保管人员未经批准办理手续不得查阅,也不得询问其内容;4.2.6 委托方要求电话、电传、传真或者其它电子、电磁方式传递校准/检测结果时,按《证书管理程序》执行;4.2.7 对委托方的样品应妥善保管,以防泄露委托方的技术秘密。

4.3 本所工作人员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或损坏委托方所有权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5 相关/支持文件5.1 《证书管理程序》文件控制1 目的对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场所均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更改、作废等控制。

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检测机构).doc

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检测机构).doc

4.3 质量手册的版本和修订
4.3.1 质量手册分正本(一本)和副本(若干本),受控和非受控。正本和副本,受控和非受控均应
在首页加注相应的标记。
4.3.2 受控副本编号登记发放,受控正本存档。手册内容需作更改时,应首先对受控正本进行更改,
其后再对受控副本进行跟踪更换。更换下来的手册或手册插页应及时加注“作废”标识,归档保存或
二、范 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检测活动。
三、职 责 3.1 实验室主任负责发布公正性声明,对公正、诚信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2 实验室全体员工按公正性声明要求开展检测活动;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检测工作诚信度进行监督。
四、程 序 4.1 为了鉴别潜在的利益冲突,中心主任应根据本中心监测工作特点,界定对监测结果公正性有影 响的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制订并发布公正性声明,规定保证全中心监测活动公正性的具体要求。 4.2 中心主任应取得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对我中心监测活动公正性的理解和支持,并要求行政 主管部门领导出具不对本中心工作实施财务、行政或其它方面的干预,确保本中心对监测结果判断独 立性和诚实性的公告(或声明)。 4.3 全中心员工在监测活动中应自觉遵守公正性声明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标准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技术规范;采取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不参与任何可能会降低本中心技术 能力、判断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监测诚信度的活动,保证监测结果和监测报告不受任何可能影响其技 术判断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影响。 4.4 在监测工作日常管理、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过程中,如发现监测工作不符合或潜在 不符合公正性声明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本中心诚信度时,中心主任应根据情节轻重程度及时对责任人 进行教育或处罚,同时质量负责人启动《不符合的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或《预防措 施程序》。

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程序(试行)

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程序(试行)

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程序(试行)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分析方法验证是确证该方法适用于某一分析目标的过程,为规范分析方法的验证流程,提高本专业检测类方法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特制定本程序。

1.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化学检测类标准建立过程中方法的验证,无论该标准是新制定标准、由现有分析方法转化的标准或由原标准更新后的标准。

此外,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及自主研究开发新方法时,也可参照本程序用以判断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若所制定的标准或方法为等同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则可采取仅进行第二、三章中本实验室及独立实验室验证的快速验证程序;若所制定的标准或方法为修改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对其关键性技术进行修改,则需进行完整的验证流程。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鼓励方法开发方进行完整的验证流程。

1.3 组织机构化矿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本专业化学检测方法验证的组织、审核等管理工作。

委员会通过秘书处承担具体职责,包括审核验证实验室资质,建立并定期更新维护验证实验室数据库,指定并组织验证实验室开展验证,组织专家进行验证材料的审核及验证数据的统计等。

1.4 术语与定义1.4.1 本实验室内验证(In-house validation)方法开发方通过本实验室内对方法特性指标的测试,初步判断方法的适用性。

1.4.2 独立实验室验证(Independent laboratory validation)独立于方法开发方的实验室,通过重复测试方法的性能指标,以审核方法特性指标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分析目标。

1.4.3 协同实验验证(Collaborative study validation)协同实验室通过协同实验以获得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1.5 验证流程开展验证工作的具体步骤如下,验证流程图参见附录A。

1.5.1本实验室内验证(1)方法开发方完成方法草案、选择合适的验证参数(即方法的性能指标)、并设计验证方案。

化学实验室-检测报告编制和管理程序

化学实验室-检测报告编制和管理程序

1.0目的:为保证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并能真实地反映检测结果的全部信息,降低客户使用报告的风险。

2.0范围:检测报告的编号、格式和信息要求,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批准,对报告内容的意见和解释,报告发送和报告的修改/补充。

3.0职责:3.1检测员:按照检测原始记录编制检测报告;3.2校核人员:校核检测报告的资料。

3.3授权签字人:批准检测报告。

3.4资料员:归档保存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

3.5技术负责人应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4.1检测报告编制要求4.1.1检测报告的编号定义:□□□-□□-□□-□□□报告的序号报告的月份报告的年份实验室简称4.1.2检测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或每一系列的检测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检测报告的标准格式应由检测室负责人根据承检产品/项目标准的要求设计,其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并尽量减少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1)检测报告的标题;(2)实验室的名称与地址,进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3)检测报告的唯一编号标识和每页数及总页数,以确保可以识别该页是属于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4)客户的名称和地址;(5)所用方法的标识;(6)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7)对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检测物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8)如与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相关时,实验室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9)检测的结果,适当时,带有测量单位;(10)检测报告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同的标识;(11)相关之处,结果仅与被检物品有关的声明;4.1.3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2)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声明;(3)适用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提出要求时,或当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4)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5)特定方法、客户和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化学检实施方案

化学检实施方案

化学检实施方案一、前言化学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化学检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化学检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实验前准备1. 实验室准备:在进行化学检测前,需要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实验仪器设备齐全,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试剂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所需的试剂,确保试剂的纯度和保存状态符合实验要求。

3. 个人防护:进行化学检测时,必须佩戴实验室所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三、实验操作流程1. 样品处理:按照实验要求,对待检测样品进行处理,如样品的提取、稀释、预处理等。

2. 试剂配制:根据实验需要,按照配制好试剂的浓度和体积,注意配制过程中的操作规范,避免试剂的浪费和误差。

3. 仪器操作:根据实验方法,正确操作化学分析仪器,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四、实验数据处理1.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样品信息、试剂使用量、仪器读数等。

2.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所需的化学指标或物质含量等。

3. 结果比对:将实验结果与标准值或其他实验数据进行比对,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安全与废物处理1. 实验安全:在化学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化学品的危害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废物处理:对实验产生的废液、废固体等废物,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六、实验总结与报告1. 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2.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对实验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和总结。

七、结束语化学检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化学检测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促进化学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化学检测实验室管理补充程序

化学检测实验室管理补充程序

化学检测实验室管理补充程序
1. 目的
由于化学检测实验室的特殊性,对人员、环境、设施等方面有特别要求,为对化学检测实验室进行有效控制,除按本公司《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执行,应按本程序提出的补充要求及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材料及产品的理化分析和相关检测,也包括食品、化工产品、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等实验室的人员、检测设备及设施和环境、检测方法及确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等管理。

3. 职责
3.1 公司管理层及质管部负责人员配备,负责组织对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3.2 办公室负责提供检验环境与设施。

3.3 质管部负责检测设备提供,组织对设备的维护,对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进行监督检查。

4. 补充要求及控制程序
4.1 人员
对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本公司对其进行有关化学安全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

符合条件后,方可上岗。

4.2 设施和环境条件
4.2.1 公司制定并实施《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对人员的健康进行管理。

质管部根据检测工作需要提请办公室配备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4.2.2 公司制定并实施《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对从事生物毒素检测、农兽药残留检测等实验室进行管理。

本公司配备专用实验室,用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并由质管部、相关检验部门根据规定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

4.2.3 为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由质管部组织制定《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规范》,配备必要的处理设施,并监督实施。

4.2.4 对相关场公司,由办公室配备与检测范围相应的安全防护报警设施,包括如烟雾报警器、毒气报警器等。

对这些装置与设施的状态,办公室定期进行检查与检修,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管理程序1 目的为维护委托方利益,切实保护委托方所有权,对委托方的技术、数据和商业机密保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开展校准/检测服务时涉及到的委托方所有权和各种机密的保护。

3 职责3.1 业务负责与校准/检测有关的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管理工作;3.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具体工作。

4 工作程序4.1 保护所有权4.1.1 当委托方提供的校准/检测所需的技术资料、设计图纸等需要保密时由XXXXXX随同仪器一起接收。

转交检测人员时需要办理资料交接手续。

校准/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尽快将有关资料归还XXXXXX,任何人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复印;4.1.2 校准/检测用样品所有权属委托方,校准/检测后由委托方取回,任何人不得占用;4.1.3 检测人员不得利用委托方技术从事技术服务或产品开发。

4.2 保密4.2.1 样品接收时若附有资料和图纸,经办人应咨询委托方是否需特别保密,并做好标识;4.2.2 委托方提供有关资料若需保存的由XXXXXX统一存档,因工作需要借阅需经XXXXXX主任批准;4.2.3 校准/检测的原始记录及结果应妥善保管,校准/检测原始记录由各室存档,采用计算机进行校准/检测或数据处理的应加密;4.2.4 证书的发放按《证书管理程序》执行;4.2.5 所有需保密的资料,非资料保管人员未经批准办理手续不得查阅,也不得询问其内容;4.2.6 委托方要求电话、电传、传真或者其它电子、电磁方式传递校准/检测结果时,按《证书管理程序》执行;4.2.7 对委托方的样品应妥善保管,以防泄露委托方的技术秘密。

4.3 本所工作人员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或损坏委托方所有权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5 相关/支持文件5.1 《证书管理程序》文件控制1 目的对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场所均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更改、作废等控制。

3 职责3.1 xxxxx负责质量体系和技术文件的控制;4 工作程序4.1 文件的分类4.1.1 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管理;4.1.2 技术文件:国家标准、检定规程、技术标准、技术资料;4.2 文件的编号4.2.1 质量手册的编号:XXXXXXXX4.2.2 程序文件的编号:XXXXXXX4.2.3 作业指导书编号:XXXXXX4.2.4 记录编号:QXXXXXX4.2.5 原始记录的编号:按XXXXXX规定;4.2.6 人员档案、仪器设备档案、计量标准档案的编号按《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4.3 文件的编制和审批4.3.1 质量体系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质量手册由所长批准,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批准,作业指导书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质量记录的格式由XXXXXX批准;4.3.2 技术性文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并批准。

4.4 质量体系文件的发放4.4.1 质量体系受控文件加盖“受控版本”印章并注明受控号,登记注册。

非受控文件只加盖“非受控版本”印章。

4.4.2 质量体系文件由质控部按发放目录发放,并填写“质量体系文件发放记录”,未经所长批准,质量体系文件一律不馈赠。

4.4.3 受控文件不得随意复印,不得使用未加盖“受控版本”印章的复印件。

4.5 文件的更改4.5.1 文件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文件更改提出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说明原因,对重要的更改(如技术参数)还应附有充分的依据。

4.5.2 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应由原审批人进行,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可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批。

4.5.3 文件更改批准后,由文件管理部门实施更改,注明生效时间,并按旧文件领用人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同时收回作废的旧文件。

4.6 文件的换版和作废4.6.1 文件经多次更改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

4.6.2 作废文件由文件管理部门按文件领用人名单收回原文件,同时发放文件新版本,当作废的文件需要留用时,文件使用部门应填写“文件留用申请表”,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并在文件封面加盖“保留资料”印章方可留用。

4.7 文件管理4.7.1 文件经拟制、审核、批准后,原版文件交文件管理部门归档,存入软盘的文件由文件管理部门进行归档登记,为防止文件的丢失,所有存入软盘的文件均应有备份,以软盘贮存的文件应进行标识。

4.7.2 需借阅文件的人员,填写“文件借阅申请表”,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方可借阅文件,借阅者应在指定时间归还。

4.7.3 文件管理部门应保存好各类无效文件以防外流,于每年年底对无保留价值的无效文件列明“销毁文件清单”后进行销毁,销毁记录保存五年。

4.7.4 文件应安全贮存,防潮、防虫、防遗失,妥善保管。

4.8 外部文件控制4.8.1 本所执行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本所参照执行的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发放时在“计量检定规程/规范领用发放表”中记录。

4.8.2 直接引用的其它外部文件由所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4.8.3 XXXXXX负责定期检索使用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技术规范和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的有效版本,及时更换过期文件;5 相关/支持文件5.1 《档案管理办法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1 目的为了证明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符合计划安排,评价本所是否持续地按质量体系的要求有效运行,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内部质量体系的审核。

3 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内审计划,所长批准;3.2 由有资格的审核员实施审核和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3.3 责任部门负责人采取纠正措施;3.4 XXXXXX负责组织内审工作的实施。

4 工作程序4.1 编制审核计划每年年初,质量负责人应编制一份该年度的审核计划表。

各部门或各要素的审核频次应取决于其现状和重要性,并考虑前几次审核发现的问题,对出现问题较多的要素或部门,可以加大内审的力度和频次,也可视需要追加临时性的计划。

审核计划一般包括审核要素、审核日期等,审核计划表由所长批准。

4.2 审核准备4.2.1 质量负责人根据审核计划中确定的被审核部门和要素委派具有内审员资格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负责审核,并确定审核组组长,质控部为审核员提供审核记录表格;4.2.2 受委派的审核员应在研究涉及受审核部门的质量体系文件的基础上,按照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分工编制“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记录表”;4.2.3 审核组长在评审前5天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协调工作。

4.3 实施审核4.3.1 审核员按照“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记录表”进行审核,如实记录被审核方的现状;4.3.2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并做好记录;4.3.3 审核必须依据客观证据,不应加入个人的主观分析、推测等感情因素;4.3.4 审核组应分析所有的观察结果,确定不合格项;4.3.5 审核员应就不符合事实、类型、结论等内容填写“质量体系不符合报告”;4.3.6 “质量体系不符合报告单”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内审员发给有关被审核方负责人,由被审核方负责人填写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期限,并在期限内采取纠正措施。

4.4 纠正措施和跟踪4.4.1 审核员按照纠正措施预定完成的日期,或接到完成的通知后,验证完成情况;4.4.2 审核员确定纠正措施已有效实施后,在“质量体系不符合报告单”中记录验证情况,并报告审核组组长;4.4.3 对不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期限内未完成的部门,质量负责人负责加以追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所长批准执行;4.4.4 每次内审完毕后,由审核组组长写出审核报告,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存档备查。

5 相关记录5.1 质量体系不符合报告单5.2 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记录表质量体系评审1 目的为了确保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和不断改进,定期对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评价。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的质量体系评审。

3 职责3.1 站长负责组织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工作;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

4 工作程序4.1 管理评审由站长根据需要组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4.2 管理评审的参加人员:站长、所领导班子、内审员和指定有关人员。

4.3 管理评审以会议方式进行。

站长主持会议,质控部作好会议记录,会议结束后由质量负责人编制管理评审报告。

记录和管理评审报告由质控部归档保管。

4.3 管理评审重点解决质量体系运行中长期存在的以下问题:4.3.1 质量方针、目标是否适宜?需要调整哪些内容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实验室的发展战略?4.3.2 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是否协调与合适?4.3.3 各项程序文件的制订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增减或修改?4.3.4 各项过程是否受控?有没有进行内部质量控制?4.3.5 资源是否配置得当和充分?能否满足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要求?4.4 管理评审的输入主要是:4.4.1 内、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的分析;4.4.2 方针的贯彻情况及目标的实施情况;4.4.3 现有质量体系文件分析(适应性、有效性、协调性);4.4.4 报告/证书质量分析;4.4.5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4.4.6 技术校核方法的使用效果分析;4.4.7 业务范围和工作量的变化情况;4.4.8 内、外部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4.4.9 规程/标准的更新、校准/检测技术的发展;4.4.10 服务质量分析(委托方投诉和事故分析);4.4.11 人员素质及培训情况;4.4.12 供应商的控制情况;4.4.13 实验室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4.4.14 各类人员的报告和信息反馈;4.4.15 上次管理评审的决定及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

4.5 管理评审的输出主要是:4.5.1 质量方针、目标的调整;4.5.2 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的修订、完善;4.5.3 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提高管理水平;4.5.4 薄弱环节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4.6 管理评审决定的问题,有关部门按要求落实,确保有效实施。

4.7 质量负责人检查实施情况,并及时向站长反馈信息。

5 相关记录5.1 管理评审报告纠正措施及跟踪管理程序1 目的保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单位采取的纠正措施可行、有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内部审核、比对和校核方法评审、管理评审、外部审核、监督检查、抱怨等单位发现问题的纠正措施的提出、实施和跟踪。

3 职责3.1 审核员负责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出不符合项报告单;3.2 业务部抱怨受理人员负责抱怨的纠正;3.3 责任部门负责对发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可行、有效的纠正措施。

4 工作程序4.1 内部质量审核员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出不符合项,并在“质量体系不符合报告单”中描述不符合事实,责任部门必须对不符合报告单中的事实陈述进行确认,并负责对发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可行、有效的纠正措施,并由内审员监督实施纠正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