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最新教学文档
高中政治课外阅读技巧
高中政治课外阅读技巧当你走进高中政治课外阅读的世界时,你会发现它像一片辽阔的森林,充满了丰富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
这片森林不仅有高大的树木和繁茂的植被,还有曲折的小径和幽静的林间小道。
你的任务是探索这片森林,发现其中的宝藏。
为此,你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使你的探索之旅更加高效和充实。
首先,了解这片森林的地图至关重要。
在高中政治的课外阅读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书籍、文章和资料。
它们可能涉及政治理论、历史背景、国家政策等方面。
你需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当前学习阶段的材料。
例如,如果你正在学习民主制度,那么选择有关民主理论和实践的书籍和文章将是你的最佳选择。
其次,带上一个可靠的工具箱。
有效的笔记习惯是你探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阅读时,随时记录下重要的观点和个人的思考,这不仅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材料,还能在复习时提供宝贵的参考。
试着将复杂的理论和观点以简明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能帮助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在深入探讨每一个知识点时,不妨像一位小探险家一样,提出问题和思考。
这种主动思考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加深入地理解材料。
比如,当你阅读有关某一政策的文章时,尝试思考其实施的背景、目的以及可能的影响。
这样的分析不仅能增强你的理解,还能提高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与他人交流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政治课外阅读中,参与讨论或与同学交换看法,可以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这种互动交流可以激发新的思考,拓宽你的视野,让你对所学内容有更全面的认识。
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规律性也十分重要。
像探险一样,你需要时常走进这片森林,避免长时间的中断。
定期的阅读不仅能帮助你保持对材料的熟悉度,还能逐步建立起对整个政治学科的系统性理解。
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确保每周都有一定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
最后,记住保持好奇心和耐心。
高中政治课外阅读可能会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材料,这时候不要轻易放弃。
像在探险中遇到的难题一样,耐心地寻找解决方法和答案。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几种解读方法-最新教育文档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几种解读方法在传统教材观中,教材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教材记熟了,知识就丰富了。
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老老实实地、忠实地“传教”教材,传授客观的、静止的、远离学生生活的知识,再通过“题海战术”,巩固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考出高分就“万事大吉”了。
由此,教材被人为地拔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教学活动的“圣经”。
这种做法使丰富的课程资源被忽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使学生的发展受限,也使教师的专业能力无法发挥。
高中政治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高中文科的其他学科,也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文科学科,例如语文或英语学科的教材解读方法。
政治学科的教材解读方法需要创新。
目前高中政治新教材虽然尚未形成有统一称谓的教材解读方法,但教材解读方法的实践探索已相当丰富。
我在教学实践中,在借鉴同行教学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探索高中政治教材解读方法。
一、知识分析式解读知识分析式解读的具体操作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在通读整本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方面的联系和认识过程上的联系,因为它反映了整个知识体系的构成。
只有充分了解了教材的内在逻辑系统性和教材的知识逻辑结构形式,才能更好地从宏观的角度解读教材,而不是人为地把教材“肢解”为支离破碎、孤立无关、枯燥无味的知识点。
2.教师必须节选出自己所要教授的大致内容,明确一定的知识范围,为后续从微观上解读教材做好铺垫。
3.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微观分析(从量化分析到质的分析):首先在量上必须确定该节选的内容知识点的数量,其次对量化的知识点做质的分析。
如哪些属于感性认识和哪些属于理性认识的知识;若干知识点之间是如何相联系的;哪些知识是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主导成分,即所谓的重点和难点;哪些属于陈述性知识;哪些属于程序性知识,等等。
4.对于教材的辅助文本加以解读,并把这些辅助文本与相关知识点进行关联或合并。
5.重新组织处理教材,生成本章节或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落实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如何正确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 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
如何正确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高中思想政治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正确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正确阅读高中政治课本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
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的学生做错。
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和原则。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
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高中政治教材的高效阅读方法
高中政治教材的高效阅读方法阅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
文科学生最需要阅读,而在文科学生阅读的范围内,学生最感头疼的是政治类教材的阅读,其中尤其是课前阅读,常常是阅读数遍,头脑中仍一片空白。
为此,阅读需要我们从中去摸索出一定的技巧。
名师支招高中政治教材的几种阅读方法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
简单地说,商品就是劳动产品。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品”这个经济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交换的”。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也就是说,商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商品”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随着我国信用卡使用的快速增加,信用卡领域的违法犯罪也随之增多。
我国信用卡使用快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2021年江苏学业水平考试考题A.使用信用卡能够节省交易费用 B、信用卡的功能全面,收款手续简便C、个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加强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但是,据当时的统计,仍然有32%的学生做错。
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书上还有诸如:“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他们都属于易混词。
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
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
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
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
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
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
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
“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
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
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 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人教版高一上册政治课本-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一上册政治课本-教学文档本文档旨在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教授人教版高一上册政治课本。
以下是本书的大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第一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学方法、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重点讲解政治学的定义,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政治学。
第二章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现代国家的定义、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现代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现代国家的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等。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要重点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章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包括中国政治制度的定义、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现状、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等。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加深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知。
第五章中国政治的外部关系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政治的外部关系,包括外交、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参与和推动中国的外交工作。
总结本书综合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以及中国政治的外部关系等内容。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书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怎样阅读政治教材
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
“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
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
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方法
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方法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
“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
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
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
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
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
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
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市场调节实现的”。
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
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
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
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
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
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
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
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
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高中政治教材重点解读技巧
高中政治教材重点解读技巧当我们翻开高中政治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知识领域。
这个领域不仅需要理解各种理论和概念,还需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如何有效解读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每个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
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些解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驾驭这门学科。
首先,明确教材的结构至关重要。
高中政治教材通常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涵盖不同的主题或模块。
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对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建议学生在阅读前先浏览一遍教材目录,了解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接下来,重点关注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理论是解读的关键。
政治学科有许多抽象的概念,例如“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等,这些概念往往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或实际应用来加深理解。
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例子和图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理解。
这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提升对核心概念的掌握。
此外,分析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常考内容同样重要。
高中政治教材通常会强调一些重点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在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教材中关于“政治制度”的部分可能会涉及到国家治理结构、权力分立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
因此,学生需要特别关注这些部分,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在阅读教材时,标记和笔记的技巧也是解读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工具对重要概念、定义和理论进行标记。
此外,撰写简明扼要的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还能在复习时提供便利。
这些笔记可以总结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以便后续查阅和讨论。
理解教材内容的深度也需要注重,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和“如何”。
例如,在学习“经济体制”这一章节时,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固然重要,但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如何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这种体制对社会的影响。
高中政治阅读技巧和方法
高中政治阅读技巧和方法
高中政治课本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但掌握它的奥秘需要合适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首先,理解教材的结构至关重要。
高中政治书籍通常分为若干章节,每一章涵盖了特定的主题和知识点。
掌握这些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有的放矢,快速定位关键信息。
接下来,做好笔记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关键。
面对复杂的理论和概念,学生应在阅读时边看边记,重点记录关键定义、重要观点和难点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能为后续复习提供便利。
在细读教材时,主动思考是提高阅读深度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尝试将所学的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联系起来,从中挖掘理论的实际应用。
这种方法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此外,积极运用辅导资料也是一个有效的技巧。
除了课本,使用参考书和辅导资料可以提供额外的视角和补充信息,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政治知识。
尤其是在面对难以理解的部分时,这些资源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练习题和历年真题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做题,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逐步提高解题技巧。
解决实际题目时,要学会从题目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以找到正确答案。
最后,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成功的关键。
定期阅读,保持对政治知识的持续关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节奏。
每次阅读后进行总结和复习,有助于巩固记忆和提高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从而在政治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
“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
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节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
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
阅读高中政治教材有哪些方法?
阅读高中政治教材有哪些方法?教材的阅读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否则我们很可能忽略掉很多必读知识点。
以高中政治教材为例,如果我们能有效阅读教材,我们就能比他人掌握更多的关键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那幺在下边,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些阅读高中政治教材的方法,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课本内容。
阅读高中政治教材有哪些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教材内容的学习方法。
教科书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也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料。
学生阅读政治课教材应坚持四个“结合”。
⑴教材粗读与精读的结合。
粗读,一般是指一种对教材只求“观其大意”的读书方式。
其特点是快速阅读。
通常的步骤是:浏览前言,通读目录,抓住重点,快速摘记,看结束语。
精读,是指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教材“一一寻究,得其要领”的读书方式。
归纳要点,做读书笔记,立异标新。
要读好政治课教材,必须处理好粗读和精读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读一本书或一课书时,粗读和精读要交替使用,重点内容要精读,一般内容可粗读,在几本书都要读时,对重要的书要精读,同时以精读带动粗读,以粗读来补充丰富精读的内容。
⑵教材横读与纵读的结合。
政治课教材的内容到人类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要读好它,必须做到横读与纵读的结合。
横读,就是着重发现和把握教材内容各个方面之间的横向的、左右的联系;纵读,就是着重发现和把握教材内容各个方面之间的纵向的、前后的联系。
横读和纵读,就是要求读者善于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有关知识,从而能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
⑶教材自读和群读的结合。
自读,即指一个人“埋头苦读”教材。
自读课本,据特级教师钱梦的概括,其步骤是:认读、辨体、审题、问答、质疑、评价六步。
自读课。
高中政治课本阅读方法
高中政治课本阅读方法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高考题目答案的依据。
“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本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对学生的高考有利,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也很有利。
学生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本本”,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学会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必修一第8页“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1)主干成分:“纸币是价值符号”。
简单地说,纸币是符号。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既然纸币是符号,并且是价值符号,这说明纸币本身无价值。
(2)第一修饰词:“强制使用的”。
可以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是强制使用的呢?因为它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第二修饰词)。
如果不接受这种被强制,那就无法购买东西。
(3)第二修饰词:“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
这表明两层意思:纸币的发行主体只能是主权国家或地区,而不能是其他机关,单位甚至个人。
还可以进一步结合到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联系,为什么国家和地区都能发行纸币呢?因为主权国家具有管理国家内部事务的权利,具有管辖权。
而还有一些区域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要么受某国际上承认的某个国家管辖,主权国家授予了它一定的权利,要么是由于本地区的统治阶级自己在统治时,甚至是争取主权时的一种手段。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高中政治的课本的有效阅读方法详解
高中政治的课本的有效阅读方法详解学习脱离不开课本,学生首先要了解课本的知识点,但是阅读课本的有效性是有影响的,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政治的课本的有效阅读的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政治的课本的有效阅读方法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
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
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
如何正确阅读高中政治课本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
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因此,并不是
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
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
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
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
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
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
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
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
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
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
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2019年12月10,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
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
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
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
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
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
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
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019年
某市高二上期期末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
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
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
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共存对立统一的观点。
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
的观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市场调节实现的。
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
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
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
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
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
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
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
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
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
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
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
这个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
引言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
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
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
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
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
黑体字是重点。
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
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
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
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
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
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
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
这样,一句话就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
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