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前言本教科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力求体现历史教育的时代精神,强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提高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目录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一课原始社会- 内容提要:概述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第二课奴隶社会- 内容提要:介绍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变迁,突出奴隶社会的特点。
第三课封建社会的形成- 内容提要: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及秦朝的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确立。
第四课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 内容提要:叙述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历史,展示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
第二单元中国近现代史第五课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 内容提要: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阐述晚清社会的特点。
第六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内容提要: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民主政治的探索。
第七课国民革命与抗日战争- 内容提要:回顾国民革命运动和抗日战争的历史,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第八课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 内容提要:描述解放战争的过程,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九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 内容提要: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教训,分析探索与曲折的原因。
第十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内容提要:阐述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第十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内容提要:介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影响力。
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第十二课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内容提要:概述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的历史,分析其文明特点。
第十三课古代希腊、罗马- 内容提要:讲述古希腊、罗马的历史,突出其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第十四课古代阿拉伯、印度、东亚国家- 内容提要:介绍古代阿拉伯、印度、东亚国家的历史,展示其文化成就。
第五单元世界近现代史第十五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内容提要: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初中人教版新课标历史新教材与旧教材区别及认识
初中人教版新课标历史新教材与旧教材区别及认识对历史材的认识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论作为整套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相比较于旧教材,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首先,材的课文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
每课的体例包括导语、正文、资料、材料阅读、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等研究栏目,使教材变成了有利于学生研究的“学本”。
其次,材倡导探究性研究方式。
为了改变学生过于强调接受性研究、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课文中特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同时每个研究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研究过程之中。
最后,材注重图表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历史知识表述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研究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初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消除了“难、繁、偏、旧”现象,使其适应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清晰的历史主题和研究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的题目涵盖了几个朝代的特点,而八年级上册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条理清晰,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
新的课程体系为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同时也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研究,完善人格。
经过一年多的课改实验,教师和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有所改变。
教师现在感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他们积极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校外教育资源。
一些历史教师为讲好一节课,为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为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不惜代价或自己到市里参加计算机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
这些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现在的历史课导入形式丰富多彩。
除了复旧课式导入、提出问题式导入,很多课都采用了诗词式导入、播放乐曲式导入、图片赏析式导入等。
这些形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快地带学生走进历史,提高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
浅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发 着 浓 浓 的 田 园气 息 ,一 点 也不 可 怕 ,而 且科 学
道 理 也蕴 含其 中 ;还 如 《 傍水 而 居 》 ,这 一标 题用
一
( 图例 和 注 记 ) 含 、气 温 曲线 图和 降水 柱 状 图 ( 在
彩 色 图册 中 ) ,让 学生 自己通 过理解 、分析 去归 纳
就 七 年 级 新 教 材谈 一谈 自 己的 几点 认 识 。
第 一 ,教 材语 言 贴 近 生 活 ,让 学 生 觉 得更 亲 切。 新 教 材 的 语 言 在 规 范 简 练 而 又 平 实 的 前 提 下 ,一 改过 去 的语 言风 格 ,采 用 了大 量 生 动形 象 而 又 通 俗 的语 言 。 比如 ,以往 地 理 教材 中各地 的 自然 环 境 特征 是 学 生最 难 以记 忆 ,也是 最 容 易 混
活 力 :教 师不 但 能够 引 导 学 生从 文 字 上 比较 所 学
淆 的 。而 新 教材 对 有 些难 点 采 用 通俗 易 懂 的 H常 生 活语 言 ,用对 话 与 聊 天 的形 式 告诉 学 生 ,学 生 就倍 感 新 奇 而有 趣 ,也 进 一步 促 使 他们 在 课 外 去
探 索 更 广 阔 的 世 界 , 自主 地 学 习 知识 。 此 外 , 新 教 材 课 题 的设 计 也 颇 具 匠 心 。例
情 画意 ,有 利 于陶 冶 学生 的情操 。 下册 第 八 单 元
青 少 年 的 人 文 素 质 特 别 是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如 何 ,直 接关 系 到 中华 民族 的 未来 ,新 教 材 为培 养 公 民应有 的人 文 素 质和 自强 不息 的 民族精 神 提供 了一 个 很好 的载 体 ,它散 发 着 浓厚 的人 文气 息 。 1 .新教 材 在标题 的取 名 上体 现 出生活 化 、人 文化 的气 息 。 如 《 乡孕 育 的城 镇 》标 题 中 “ 水 孕 育 ” 意味 着 城镇 的产 生 发展 富有 生机 和 活 力 ,它 如 同母 亲 孕 育 生命 一 般 ,十 分形 象 地诠 释 了水 与 城 镇 的密 切 关 系 ;再 如 《 海 牧 鱼 》 耕 ,平 时 看 到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1. 中国古代史卷- 第一章: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 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统一与繁荣-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斗争与社会变革-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 第六章:宋代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 第七章:元明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八章:清代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2. 世界史卷- 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的政治与文化- 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四章: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展- 第五章: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 第六章: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亚非拉解放运动- 第七章: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 第八章: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3. 中国近现代史卷- 第一章:晚清政治的动荡与变革-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第四章:中国的成立与土地革命- 第五章: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 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4. 世界现代史卷- 第一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 第二章:冷战与东西方对抗- 第三章: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第四章: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 第五章:科技革命与信息社会- 第六章:当代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5. 历史文化知识与方法- 第一章:历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第二章: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资源6. 历史与社会- 第一章:历史与社会的关系与互动- 第二章:历史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章:历史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7. 历史与人生- 第一章:历史与人生观- 第二章:历史与价值观- 第三章:历史与公民素质8. 历史与时代- 第一章:历史与时代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社会变革- 第三章:历史与科技进步9. 历史与文化- 第一章: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人与经典作品10. 历史与国际交往- 第一章:历史与国际交往的关系与互动- 第二章:历史与国际关系- 第三章:历史与国际文化交流11. 历史与科学技术- 第一章: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12. 历史与艺术- 第一章:历史与艺术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艺术的交流与创新13. 历史与体育- 第一章:历史与体育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体育的交流与竞技14. 历史与环境- 第一章:历史与环境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5. 历史与传媒- 第一章:历史与传媒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传媒的交流与传播16. 历史与生活- 第一章:历史与生活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生活的交流与体验17. 历史与未来- 第一章: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与发展- 第二章:历史与未来的展望与探索每章内容具体细节可参考教材中的详细章节划分与内容安排。
教材历史与社会(人教版)3至4年级全一册内容
教材历史与社会(人教版)3至4年级全一册内容教材历史与社会(人教版)3至4年级全一册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祖国第1课:美丽的祖国学习目标- 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
主要内容- 地图上的祖国:介绍我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
- 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示我国的名山大川、湖泊草原、珍惜动植物。
- 丰富的资源:介绍我国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等。
第2课:繁荣的祖国经济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 培养学生自豪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主要内容- 经济发展历程: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 农业发展:介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改革、农业科技创新。
- 工业发展:展示我国工业化进程、重要产业、新兴产业发展。
- 服务业发展:介绍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3课:我们的家园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城乡建设的成就和问题,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意识。
-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情感。
主要内容- 城乡建设:展示我国城乡建设的成就,如高速公路、高铁、城市建筑等。
- 环境问题: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破坏等。
- 保护环境:介绍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
第二单元: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第4课:我们一家亲学习目标- 了解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质。
- 培养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家庭和睦的能力。
主要内容- 家庭结构:介绍家庭成员、家庭角色,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 家庭关系: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亲情、爱情等。
- 家庭沟通:教授与家人沟通的技巧,如倾听、表达、理解等。
第5课:我们的学校学习目标- 了解学校的组织结构、功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情感。
- 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小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小学历史与社会教材
目录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小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
第一册
目录
1.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
2. 我们的祖先
3. 古代文明
4. 中华民族大家庭
5.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6. 近代历史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9. 走向未来
第二册
目录
1. 我们的家园
2. 人类文明的开端
3. 古老的文明
4. 国家的产生与统一
5. 社会变革
6. 科技与文化的繁荣
7. 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8. 近代化的探索
9. 走进现代社会
第三册
目录
1. 我们的家乡
2. 古代社会
3. 国家的产生
4. 春秋战国
5. 秦汉时期
6. 魏晋南北朝
7. 隋唐时期
8. 宋元时期
9. 明清时期
10. 近代历史
11. 建设新中国
12. 探索与改革
13. 走进现代社会
第四册
目录
1. 我们的世界
2.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曙光
3. 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印度
4. 古代希腊、罗马
5. 亚洲封建社会的形成
6. 中古欧洲社会
7.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8. 国家的产生与统一
9. 社会变革
10. 科技与文化的繁荣
11. 近代化的探索
12. 走进现代社会
以上为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小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目录,供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人教版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 八上 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阅读书本38—39页,列举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的表现
(1)翻译: (2)自然科学方面: (3)建筑:
阿拉伯文
(4)文学:
中国发明、印度糖、 (5)东西文化的桥梁: 稻米、棉花传入欧洲
在一个曾经贫瘠、荒凉的干旱半岛,古代阿拉伯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形成的背景: 人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呢?
①为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社会矛盾激烈。 ②各阶层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穆罕默德 610年 麦加
号召人们放弃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 默罕默德自称是安拉的使者。
安拉
穆斯林 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古兰经》
默罕默德对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 界限,促进半岛统一。
伊斯兰教纪年:
622年
开 斋 节
穆斯林朝拜时现都朝麦加方向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 九月为斋月,穆斯林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白 天不能吃饭喝水,称为守斋。斋月结束的次日即行开斋, 为开斋节,并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也是中国回族、维吾 尔族等10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开斋节那天,身着节日盛 装,到清真寺做礼拜。人们走访亲友,互相馈赠礼品,互 相祝福。
银川清真寺
现今伊斯兰教徒约有七八亿,人数仅次于基督教 而远远超过佛教,散布在90多个国家。
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西临 大西洋 北接 黑海与里海 巴格达 东到 印度河 流域
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疆域
南包 整个半岛
(1)默罕默德建国:
背景:伊斯兰教 麦加贵族 默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建立国家 时间:622年 特点:政教合一
(2)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632年,默罕默德去世之前,阿拉伯半岛基本实现统一。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
代前夜的危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3页 0078页 0124页 0174页 0269页 0342页 0411页 0465页 0467页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第一课 走出中世纪的蒙昧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人教版2023年最新高中历史教材清单
人教版2023年最新高中历史教材清单概述本清单旨在提供人教版2023年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的详细信息,包括教材名称、册数、主要内容等。
学生、教师和家长可据此了解教材的基本情况,为教学和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教材名称及册数人教版2023年高中历史教材共分为四册,分别为:1. 《必修1:中国古代史》2. 《必修2:中国近现代史》3. 《选修1:世界古代史》4. 《选修2:世界近现代史》主要内容以下为各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概述:《必修1:中国古代史》本册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史,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阶段。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必修2:中国近现代史》本册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阶段。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选修1:世界古代史》本册主要讲述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选修2:世界近现代史》本册主要讲述世界近现代史,包括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历史阶段。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教学建议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些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历史素养。
结语人教版2023年最新高中历史教材清单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教材的基本信息,有助于教学和研究的高效开展。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提高历史学科的研究效果。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1课大洲和大洋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和特点。
2.人类在大洲和大洋中的活动。
3.大洲和大洋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难点: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人类活动对大洲和大洋的影响。
解决办法:
1.利用地图和图片,直观地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
(3)人类在大洋中的活动主要包括航海、捕鱼、探险等。
2.判断题:
(1)大洲是指地球上面积较大、地理环境相对一致的陆地。(×)
(2)大洋是指地球上面积较大、地理环境相对一致的海洋。(√)
(3)大洲和大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2.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在大洲和大洋中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深入理解大洲和大洋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4.提供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地图、地球仪、白板。
2.课程平台: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材。
3.信息化资源:PPT课件、视频资料、图片、在线地小组合作、实践活动、问答、辅导和答疑。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知识梳理: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和特点,理解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关系。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七上13课课件
教材呈现方式:
考古发现 研究结论
例:北京人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
灰烬、烧石、烧骨
会用火、保存火种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 内容要点: (减少)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北京人 北京人内容更详尽,增加
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发现过程及相关考古发现; 北京人体貌特征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 北京人狩猎场景、用火场景想象图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 新旧课标要求的变化: 旧: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
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新: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 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 据。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 认知要求: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 要证据。
始祖(史论说法变化)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尧舜禹的禅让
增加:尧舜禹禅让的时代背景 尧舜的成就 问题思考: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 什么样的精神? 减少: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 史论说法变化:禅让制即将首领位子 让给贤德之人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黄帝——人文初祖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增加:炎帝部落情况、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又增加了会炼铜、发明弓箭 、指南车。隶首发明算盘。 炎帝陵庙、轩辕故里图 考古出土的铜刀、船形彩陶壶、骨笛、陶觚图 减少: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图 小字变正文:传说印证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 展水平。 注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1课我的家在哪里
4.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使用色彩、图形、符号等元素,使板书更具吸引力。
示例板书设计:
```
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
|家庭的概念|
|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家庭结构的变迁|
---------------------
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直观地展示家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没有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深入讲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历史素养、公民素养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通过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此外,通过分析家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的目录,以帮助读者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
第一章:古代史概述1.1 史前文明1.2 古代东方文明1.3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4 古代印度文明第二章:中国古代史2.1 中国古代史概述2.2 夏商周时期2.3 春秋战国时期2.4 秦汉时期2.5 魏晋南北朝时期2.6 隋唐时期2.7 宋辽金时期2.8 元明清时期第三章:世界古代史3.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3.2 古代印度文明3.3 古代非洲文明3.4 古代美洲文明第四章:中国近代史4.1 中国近代史概述4.2 清朝末年4.3 辛亥革命4.4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4.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4.6 国共内战与新中国的成立第五章:世界近代史5.1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5.2 第一次世界大战5.3 第二次世界大战5.4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第六章:中国现代史6.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6.2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七章:世界现代史7.1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7.2 当代世界的经济格局7.3 当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上是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的目录。
本教材旨在全面介绍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内容。
每个章节都涵盖了该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特点,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请注意,本文档所列目录为根据题目要求编写,具体内容请参考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
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教材内容的替代品。
历史与社会 新教材 八下 人教版 第六单元 提纲
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提纲(重要资料妥善保管)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手工工场的出现出现: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
影响:商人、银行家和工场主的影响日益增大。
二、新航路的开辟(一)★原因:(根本)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对货币尤其是黄金的狂热追求。
③对东方商品的需求。
④对东方的贸易被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和阿拉伯人操纵。
⑤《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⑥传播基督教。
(二)★条件:①造船技术和航海知识的进步。
②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③“地圆说”的流行。
④一些欧洲国王的支持。
⑤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三)过程★(四)影响1.积极影响:(1)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
(2)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交流和传播,如产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甘薯传入亚洲和欧洲2.消极影响:(1)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殖民国家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野蛮地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
(2印加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一、文艺复兴运动(1)背景:中世纪时,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绝对统治下。
教会要求人们服从“上帝”的安排,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表达人的内心的情感。
(禁欲主义)14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里,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他们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2)概念: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的力量,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于需求,。
(3)地区:首先兴起于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随后传播到法国、德国、英国等其他国家。
★(4)代表人物及作品:①但丁:意大利中世纪最后以为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神曲》②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巨匠”;《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旧教科书比较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旧教科书比较
第一章《历史与社会》新旧教科书的比较
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新旧教科书在内容上有所不同。
旧教科书更加注重讲述历史事实,内容较为繁杂,让学生有时候难以理解。
新教科书则更加注重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内容
较为简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第二章新教科书的优势
新教科书在内容上更加简洁明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此外,新教科书在结构上也更加合理,每一章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第三章旧教科书的不足
旧教科书在内容上较为繁杂,让学生难以理解。
此外,旧教科书在结构上也不够合理,缺
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让学生难以掌握知识。
第四章结论
总的来说,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新旧教科书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不同。
新教科书在
内容上更加简洁明了,在结构上也更加合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旧教科书的
不足则在于内容繁杂,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旧教科书的价值。
旧教科书虽然内容繁杂,但是它们涵盖的内
容也更加全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因此,我们可以在使用新教科书的同时,
也可以适当使用旧教科书,从中取长补短。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详细目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详细目录推荐文章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热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热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热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题热度: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热度:教材是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之本,那么教材目录是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编的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目录,感谢欣赏。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目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内容归纳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 960万km2,≈欧洲,世界No.3(<俄,加)领土四至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南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在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陆上邻国 15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海上邻国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我国的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濒临海洋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台湾岛(No.1)、海南岛(No.2)崇明岛(No.3)舟山岛(No.4) 疆域优势P4 海陆兼备。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国土辽阔,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省级行政区划单位3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x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直辖市4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特别行政区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6图5-6、 P7表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分布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东部)人口十分稠密13.7亿(世界最多) 143人/k㎡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以西(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各知识点梳理: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P6)②地图的三要素:(P7-8)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位。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指向标地图,先确定南北,将指向标放大平移再确定东西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半圆)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例如,0 10 20千米。
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如选举)、经济(如商场购物或银行存取款等)、文化(体育、学校等)和管理(物业、环保、公共设施的添置和维护等)功能。
(要学会选择)(P8-9)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 (P10-13)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人教版 新教材 历史与社会八上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日本寺庙中的观音像
答:说明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
自由阅读卡
日 本 武 士 镰 仓 时 代 的 日 本 武 士
武士道精神系日本应遵守的封建道德, 始于镰仓幕府时期,内容有忠君、节义、 廉耻、勇武、坚忍等。武士腰间常佩利刃, 作为勇武的象征。"明治维新"后,武士废 除了,但对新式军队战士仍长期灌输武士 道精神,强调效忠天皇、绝对服从,军人 在必要时必须勇于拨刀"切腹"(剖腹自 杀),以示忠勇、义烈。
1、大化改新的实施: 2、大化改新的内容:
(1)政治上: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 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 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3)法律上: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 典,作为治国基础。
3、大化改新的影响
(1)积极性:
(2)局限性:
讨论题: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 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并在学习 的同时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 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 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汉委奴国王”印
九了什么?
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一 衣 带 水
1、大和统一日本
(1)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家 最为强大。 (2) 5世纪时统一了日本,其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改称天皇。
2、大化改新的背景
日本 内部 (1)社会状况: (2)经济上: (3)政治上:
受外部 (4)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 影响 (5)日本留学生 推动 (6)645年,铲除苏我氏势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
讨三国鼎立局面
年
的形成是历史的
军 阀
进步还是倒退?
割
书本76页思考题(从历史发展的角
据
a 度或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析16)
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倒退
因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 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 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 不利的影响。
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来看
三国鼎立是一种进步
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豪强割据 使东汉实际上已是一个分裂的 国家,三国实际上是消灭各自 地区的割据势力,实现本地区 的统一基础上建立的,这样的 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3、西晋的短期统一
魏国大臣司马懿和他的 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逐 渐控制了曹魏政权。司 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 魏国皇帝,自己登上皇 位,建立晋朝。
北方人民为什么南迁?
4世纪南迁移民分布图
5、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①自东汉末年开始,为躲避北方的战乱,大量北方人南迁, 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三国以来,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为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努力。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
魏晋先后灭掉蜀吴,西 晋完成新的统一。
但是,西晋的统一非常 短暂。
晋武帝司马 炎
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
3、西晋的短期统一
263年,魏国大臣司马昭出兵灭蜀国 266年,魏国大臣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消灭吴国,统一全国。
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北朝
短暂统一
南朝
4、东晋和南北朝政局
曹操胜,袁绍败
影响:官渡之战后, 曹操陆续吞并河北诸 州,统一了长江以北 的大部分地区
8
(
《 龟
虽
寿 》 节 选 )
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曹操实现壮心有哪些优势?
a
9
曹操实现壮心所遭遇的主要对手有哪些人?
刘
孙
备
赤壁
权
a
10
2、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试图消灭刘备和孙权,兼并荆 州和江南,统一天下。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刘备和孙权结成 联盟,共同抵抗曹操。双方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火烧赤壁, 以少胜多,打败曹军,曹操败退回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 国鼎立的基础。
新朝在历史上的时间很短,影响不大,但它是西汉 和东汉的转折点。
王莽实行的“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爆发了大 规模的农民战争——绿林、赤眉起义。王莽的新朝 被推翻。
在群雄逐鹿,争夺皇位的战争中,汉室宗亲刘秀战 胜群雄,夺取皇位,建立东汉。史称“光武中兴”。 汉朝得以继续延续了200年,但已开始衰落下去。
①农业方面:
②手工业方面: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少数民族内迁
据史籍记载,从东汉三国开始,我国西部和北
部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纷纷
三国大事
《三国演义》描写了 大约100年的历史
184年,黄巾起义,桃园结义。 208年,赤壁之战,三国分立。 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263年,魏国灭蜀,蜀国灭亡。 266年,司马篡魏,魏国灭亡。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1、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a
200年,袁绍 与曹操在官渡 展开激战
秀汉
光 武
光 武 中
帝兴
刘
东汉末年发生了黄巾起义,为镇压 黄巾起义,软弱无力的东汉政府只能放 任各地募兵镇压,结果导致了军阀割据, 割据势力互相争斗,战乱不休。
a
5
关于三国时期的简介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廷,天下大乱, 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黄巾起义。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并起,形成大大 小小的割据势力,并相互兼并。
东汉政权土崩瓦解,形同虚设。汉献帝成为曹操 手中的傀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 治优势。同时袁绍兵势最盛。
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三国的代 表人物是曹操、刘备、孙权。280年,三国被西晋 统一。
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把这段历史写得 生动鲜活,把有关的著名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从 而使中国人民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
公元6世纪的《宋书》记载,南朝前期 江南是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 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丰 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郡大丰 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江南地区为什么有如此变化?(请从自然 条件、人口、技术等方面考虑)
北方人民南迁
据史料记载,当时南迁的人口近百万, 占在籍人口的六分之一。
赤壁 之 战
时 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经过
结 果 曹操失败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影 响 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a
14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
魏
蜀 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
15
东 汉
三 国 鼎
疆
立
域
形
势
东 汉
比较这三幅图,探
a
1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纪年表
25
东汉
220 265 304
386
魏 十六国
晋 西 221
蜀 317
439 420
北
东
581
北
魏齐
魏 西北
魏周
534
隋
502
222
吴
东 晋
宋 齐梁陈
479
557 589
政权分立
a
3
回顾东汉时期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废掉西汉皇帝,王莽自己当了 皇帝,改国号“新”,是为“新朝”,也称“新 莽”。
公元6世纪的《宋书》记载,南朝前期 江南是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 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 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郡大丰收,就 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江南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
公元前1世纪的《史记》记载,汉中期 以前的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老百姓以 鱼米为食。那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百姓 没有什么积蓄,但也少有挨饿受冻之人。
420年
316年, 西晋灭亡
317年,司马睿,定 南方: 都建康,史称东晋。
淝 水 383年, 之 战
北方:十六国 十六国之一
的前秦统一 了北方地区
宋、齐、梁、陈
鲜卑族的一 支拓跋部
6世纪前期,由 北魏分裂出来
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北周
5、江南地区的开发
公元前1世纪的《史记》记载,汉中期 以前的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老百姓以 鱼米为食。那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百姓 没有什么积蓄,但也少有挨饿受冻之人。